[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431164U -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1164U
CN207431164U CN201720960373.2U CN201720960373U CN207431164U CN 207431164 U CN207431164 U CN 207431164U CN 201720960373 U CN201720960373 U CN 201720960373U CN 207431164 U CN207431164 U CN 207431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hearth
chamber
concubine
dirt pocket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0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琪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i Sh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i Sh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i Sh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i Sh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0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1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1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1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包括炉膛、除尘室、副室,所述炉膛分为第一炉膛预燃室、第二炉膛主燃室和第三炉膛燃烬室,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包括燃烧区和锻造区,所述燃烧区和锻造区通过竖除尘栅孔网板隔开,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内部顶端水平设有横除尘栅孔网板。所述横除尘栅孔网板上方设置有上细下粗的出烟口,所述出烟口顶部插入除尘室内,所述副室设于除尘室一侧,所述除尘室与副室之间通过热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气通道的设置,将热气倒入副室中,使得副室能对锻件进行退火及正火预热,从而使得余热被合理利用,并且能节省原先退火及正火预热所需的原料,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炉,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锻造加热炉均包括一个单一的加热腔室,锻件在此加热腔室中进行加热后锻造,加热过程中加热炉中的余热随烟道排放,余热不能被有效利用,浪费了热能。锻件在锻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退火及正火预热工序,这些工序都需要在另外的具有相对较低的炉温的加热炉中进行,需要消耗很多的原料。同时锻造加热炉由于结构简单,添加到燃烧室内的燃料立即参与燃烧,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不能充分燃烧,热量损失较大,热效率低。而不充分燃烧的产生的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解决了现有锻造炉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包括炉膛、除尘室、副室,所述炉膛分为第一炉膛预燃室、第二炉膛主燃室和第三炉膛燃烬室,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包括燃烧区和锻造区,所述燃烧区和锻造区通过竖除尘栅孔网板隔开,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内部顶端水平设有横除尘栅孔网板。所述横除尘栅孔网板上方设置有上细下粗的出烟口,所述出烟口顶部插入除尘室内,所述副室设于除尘室一侧,所述除尘室顶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副室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热气进口,副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除尘室与副室之间通过热气通道连通,所述热气通道一端连接热气进口另一端连接热气出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上设有燃料入口,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与第二炉膛主燃室通过水冷炉排隔开,第二炉膛主燃室与第三炉膛燃烬室有炉墙隔开并留有烟气通道喉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锻造区开设有锻造口,所述锻造口上设有隔热罩。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炉膛主燃室下方设有通风室,第二炉膛主燃室与通风室由下炉排隔开,所述通风室一侧开设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外侧连接鼓风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倒置的半球形吸附座,所述半球形吸附座球形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半球形吸附座上方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对称开设有热气出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气通道的设置,将热气倒入副室中,使得副室能对锻件进行退火及正火预热,从而使得余热被合理利用,并且能节省原先退火及正火预热所需的原料,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常规热风炉的一个炉膛改为三个炉膛,第一炉膛预热室加热预燃,第二炉膛主燃室高温燃烧,第三炉膛燃烬室燃烬,使燃料在炉膛内完全燃烬,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产生高温,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源。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锻造口设置隔热罩的方式,防止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节约了资源。
4、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室和鼓风机的设置,将空气通入炉膛中,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节约资源的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5、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尘室和除尘栅孔网板的设置,过滤了热气中的杂质,避免了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炉膛,2-除尘室、3-副室、4-热气通道,5-鼓风机,11-第一炉膛预燃室、12-第二炉膛主燃室、13-第三炉膛燃烬室、14-水冷炉排,15-炉墙,16-烟气通道喉口,17-通风室,18-下炉排,21-半球形吸附座,22-活性炭吸附层,23-排气管道,24-热气出口,31-热气进口,32-排气口,111-燃料入口,131-燃烧区,132-锻造区,133-竖除尘栅孔网板,134-横除尘栅孔网板,135-出烟口,136-锻造口,137-隔热罩,171-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包括炉膛1、除尘室2、副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分为第一炉膛预燃室11、第二炉膛主燃室12和第三炉膛燃烬室13,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包括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所述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通过竖除尘栅孔网板133隔开,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内部顶端水平设有横除尘栅孔网板134。所述横除尘栅孔网板134上方设置有上细下粗的出烟口135,所述出烟口135顶部插入除尘室2内,所述副室3设于除尘室2一侧,所述除尘室2顶部设有热气出口24,所述副室3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热气进口31,所述副室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2,所述除尘室2与副室3之间通过热气通道4连通,所述热气通道4一端连接热气进口31另一端连接热气出口24。
作为优选的,所述锻造区132开设有锻造口136,所述锻造口136上设有隔热罩137。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上11设有燃料入口111,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11与第二炉膛主燃室12通过水冷炉排14隔开,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第三炉膛燃烬室13有炉墙15隔开并留有烟气通道喉口16。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下方设有通风室17,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通风室17由下炉排18隔开,所述通风室17一侧开设有空气入口171,所述空气入口171外侧连接鼓风机5。
作为优选的,所述除尘室2内设置有倒置的半球形吸附座21,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球形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22,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上方设有排气管道23,所述排气管道23上对称开设有热气出口24。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包括炉膛1、除尘室2、副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分为第一炉膛预燃室11、第二炉膛主燃室12和第三炉膛燃烬室13,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包括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所述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通过竖除尘栅孔网板133隔开,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内部顶端水平设有横除尘栅孔网板134。所述横除尘栅孔网板134上方设置有上细下粗的出烟口135,所述出烟口135顶部插入除尘室2内,所述副室3设于除尘室2一侧,所述除尘室2顶部设有热气出口24,所述副室3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热气进口31,所述副室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2,所述除尘室2与副室3之间通过热气通道4连通,所述热气通道4一端连接热气进口31另一端连接热气出口24。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锻造区132开设有锻造口136,所述锻造口136上设有隔热罩137。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上11设有燃料入口111,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11与第二炉膛主燃室12通过水冷炉排14隔开,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第三炉膛燃烬室13有炉墙15隔开并留有烟气通道喉口16。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下方设有通风室17,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通风室17由下炉排18隔开,所述通风室17一侧开设有空气入口171,所述空气入口171外侧连接鼓风机5。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除尘室2内设置有倒置的半球形吸附座21,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球形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22,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上方设有排气管道23,所述排气管道23上对称开设有热气出口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包括炉膛(1)、除尘室(2)、副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分为第一炉膛预燃室(11)、第二炉膛主燃室(12)和第三炉膛燃烬室(13),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包括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所述燃烧区(131)和锻造区(132)通过竖除尘栅孔网板(133)隔开,所述第三炉膛燃烬室(13)内部顶端水平设有横除尘栅孔网板(134),所述横除尘栅孔网板(134)上方设置有上细下粗的出烟口(135),所述出烟口(135)顶部插入除尘室(2)内,所述副室(3)设于除尘室(2)一侧,所述除尘室(2)顶部设有热气出口(24),所述副室(3)的侧壁下部设置有热气进口(31),所述副室(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2),所述除尘室(2)与副室(3)之间通过热气通道(4)连通,所述热气通道(4)一端连接热气进口(31)另一端连接热气出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区(132)开设有锻造口(136),所述锻造口(136)上设有隔热罩(13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11)上设有燃料入口(111),所述第一炉膛预燃室(11)与第二炉膛主燃室(12)通过水冷炉排(14)隔开,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第三炉膛燃烬室(13)有炉墙(15)隔开并留有烟气通道喉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下方设有通风室(17),第二炉膛主燃室(12)与通风室(17)由下炉排(18)隔开,所述通风室(17)一侧开设有空气入口(171),所述空气入口(171)外侧连接鼓风机(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2)内设置有倒置的半球形吸附座(21),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球形表面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22),所述半球形吸附座(21)上方设有排气管道(23),所述排气管道(23)上对称开设有热气出口(24)。
CN201720960373.2U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Active CN207431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0373.2U CN20743116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0373.2U CN20743116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1164U true CN207431164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301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0373.2U Active CN20743116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1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3212A (zh) * 2017-08-03 2017-11-21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再利用的锻造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3212A (zh) * 2017-08-03 2017-11-21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再利用的锻造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5618U (zh) 一种新型分段低氮燃烧装置
CN2635677Y (zh) 空、煤气双预热热风炉
CN207431164U (zh) 一种有效利用余热的锻造炉
CN106635068A (zh) 一种焦炉及其加热方法
CN203785241U (zh) 一种三次燃烧热风锅炉
CN107044727A (zh) 一种无烟节能智能化锅炉
CN106931451A (zh) 旋流式焚烧炉
CN104748367B (zh) 超强节能无尘热风锅炉
CN203385192U (zh) 卧式农业专用热风环保锅炉
CN203382777U (zh) 热风炉
CN201159472Y (zh) 节能减排链条锅炉设备
CN201443859U (zh) 双炉排分层相互助燃式民用采暖炉
CN204165231U (zh) 一种具有v型细缝的梯形炉排热风炉装置
CN206755182U (zh) 旋流式焚烧炉
CN20668295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炉墙冷却风系统
CN202024368U (zh) 节能型双燃反烧环保炊暖炉
CN206095015U (zh) 一种高效烘干机能量转化装置
CN107363212A (zh) 一种余热再利用的锻造炉
CN206467197U (zh) 一种焦炉
CN206291232U (zh) 一种负压引燃分离装置
CN206787041U (zh) 一种燃煤煤气化热水锅炉
CN206787262U (zh) 节能环保型岩棉干燥用热风炉
CN112781027A (zh) 一种热风管被动翻料的链条炉排燃烧装置
CN206459175U (zh) 新能源智能化双旋锅炉
CN203848494U (zh) 一种以生物质为燃料的民用炊事采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