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304411U -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4411U
CN207304411U CN201721323099.4U CN201721323099U CN207304411U CN 207304411 U CN207304411 U CN 207304411U CN 201721323099 U CN201721323099 U CN 201721323099U CN 207304411 U CN207304411 U CN 20730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on oil
main engine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uni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23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长昕
王慧斌
潘新祥
郑子升
徐敏义
吕延枫
高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323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44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烟气管路、外部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所述的烟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的管路内,并且在烟气管路外壁和外部六面体结构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填充导热油形成导热油区域;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分别对应依次安装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无运动部件、无污染;采用导热油结构,避免了烟气温度波动对装置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管理和维护。

Description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船舶主机废气低品位余热回收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主机排出的余热有高低品质之分,船舶余热应该遵循其品质的高低而合理利用。
船舶余热回收利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品位余热,主要是废气余压能的利用;二是低品位余热,主要以废气余热回收利用。
对于废气余压能主要以涡轮的方式利用回收,常见的有动力涡轮和涡轮增压技术,比如主机废气涡轮增压器。而对于废气余热能的回收,通常的做法是直接作为其他用热设备的加热热源使用,比如加热热水、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热源、加热油舱、供暖等。
随着社会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科研人员对节能技术的深入探索,船舶余热回收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其中比较成熟技术包括废气锅炉、海水淡化以及有机朗肯循环,然而采用这些技术的装置相对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需要定期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船舶主机废气回收装置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需要定期维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烟气管路、外部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所述的烟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的管路内,并且在烟气管路外壁和外部六面体结构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填充导热油形成导热油区域;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分别对应依次安装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
所述的温差发电单元包括规则排列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的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陶瓷基板、P&N型半导体、导电材料;每一面的温差发电片的两个陶瓷面分别与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和冷板接触,承受高温及低温,分别作为温差发电单元热端和温差发电单元冷端,所述P&N型半导体规则排列在所述陶瓷基板之间;所述P&N型半导体包括间隔设置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通过导电材料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板内设置有规则设置的冷却水流道,所述的冷却水流道上,相对于烟气管路的进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相对于烟气管路的出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的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热端的陶瓷基板和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间涂有高性能导热硅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不同的螺栓扭矩实现特定的紧固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材料为金属导体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有海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冷板为金属铜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提供了一种利用回收船舶排放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的途径。
2、采用导热油结构,避免了烟气温度波动对装置效率产生的影响。
3、船舶废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电能通过并入带有储能及功率调节单元的船舶微电网后,能够持续为船上设备供电,实现船舶能效提升。
4、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无运动部件、无污染。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管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差发电片局部视图。
其中:1、冷板,2、温差发电单元,3、外部六面体结构,4、烟气管路,5、导热油区域,6、冷却水进口,7、冷却水出口,8、冷却水流道,31、陶瓷基板,32、温差发电单元冷端,33、P&N型半导体,34、导电材料,35、温差发电单元热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烟气管路4、外部六面体结构3、温差发电单元2和冷板1;为实现传热效率最优,减少热损失,综合多方面考虑选用铜作为装置整体材料。
所述的烟气管路4设置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3的管路内,并且在烟气管路4外壁和外部六面体结构3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填充导热油形成导热油区域5。
所述导热油结构,即在烟气管路4和外部六面体结构3之间的填充区域灌注导热油,避免由于功率变化导致的烟气温度大范围波动造成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温度的不稳定甚至是烧毁温差发电单元2,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2和冷板1分别对应依次安装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所述冷板1为金属铜板。
所述的温差发电单元2包括规则排列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的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陶瓷基板31、P&N型半导体33、导电材料34。每一面的温差发电片的两个陶瓷面分别与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和冷板1接触,承受高温及低温,分别作为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和温差发电单元冷端32,所述P&N型半导体规则排列在所述陶瓷基板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的陶瓷基板31和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间涂有高性能导热硅脂层,以增强热量的传递。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2固定在所述六面体结构3外壁与所述冷板之间,所述冷板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间通过螺栓及多层垫片(弹簧垫片、隔热垫片等)连接,为了保证性能最优,针对不同种类的温差发电片,通过不同的螺栓扭矩实现特定的紧固压力。
装置外形结构呈六面体,每面排列一定数量的温差发电片,每面的温差发电片串联,构成温差发电单元2,六面体每一面的温差发电单元2并联;装置依靠温差发电技术进行发电,其主要的工作单元为温差发电片;由于船舶主机排气温度在250℃到380℃之间,装置采用的温差发电片为低温温差发电片。
两个所述的陶瓷基板31之间设置有规则排列的P&N型半导体33;所述P&N型半导体33包括间隔设置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通过导电材料34连接固定;所述导电材料34为金属导体连接件。优选的导电材料34为铜或铝。
所述的冷板1内设置有规则设置的冷却水流道8,所述的冷却水流道8为蛇形流道。
所述的冷却水流道8上,相对于烟气管路4的进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7,相对于烟气管路4的出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进口6;冷却水流向与烟气流向相反,即冷却水进口在烟气出口端,冷却水出口在烟气进口端。所述的冷却水进口6连接有海水泵。
工作时,当船舶主机废气通过烟气管路4时,热量通过导热油区域5中的导热油传递到外部六面体结构3的外壁,外壁与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之间涂有导热硅脂以强化热量传递。
外部六面体结构3外壁与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之间涂有导热硅脂,使接触面之间间隙尽量减小,避免空气传热造成热量的损失,导热硅脂具有高导热性,增强了热量的传递。
同时导热油区域5中的导热油被加热后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温度,保证了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温度的稳定,避免了烟气温度波动对装置效率的影响;此时,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温度升高。
海水泵吸入海水由冷却水进口6进入到冷板1,与温差发电单元冷端32进行对流换热,对温差发电单元冷端32进行冷却,而后冷却水由冷却水出口7排出,却水流向与烟气流向相反。
此时,温差发电单元热端35与温差发电单元冷端32之间形成温差,进行余热发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实现对船舶主机废气低品位余热的回收利用,进行发电后并入船舶微电网,为船上设备供电,减少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燃料消耗,实现船舶的能效提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适用于船舶主机烟气的回收利用,烟气温度范围约为250℃~380℃,选用温差发电片为中低温温差发电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是利用船舶柴油机排放的废气维持高温、水循环冷却维持低温和塞贝克效应原理来发电的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安全可靠,依据塞贝克效应,采用温差发电技术来利用船舶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进行发电。同时,其还具有结构简单、无转动部件、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电能通过并入带有储能及功率调节单元的船舶微电网后,能够持续为船上设备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路、外部六面体结构、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
所述的烟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的管路内,并且在烟气管路外壁和外部六面体结构内壁形成的空间内填充导热油形成导热油区域;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和冷板分别对应依次安装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
所述的温差发电单元包括规则排列于所述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的温差发电片;
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陶瓷基板、P&N型半导体和导电材料;
每一面的温差发电片的两个陶瓷面分别与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和冷板接触,分别作为温差发电单元热端和温差发电单元冷端,所述P&N型半导体规则排列在所述陶瓷基板之间;
所述P&N型半导体包括间隔设置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通过导电材料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板内设置有规则设置的冷却水流道,所述的冷却水流道上,相对于烟气管路的进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相对于烟气管路的出气方向一侧设置有冷却水进口;
所述的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热端的陶瓷基板和外部六面体结构外壁间涂有高性能导热硅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材料为金属导体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有海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板为金属铜板。
CN201721323099.4U 2017-10-13 2017-10-13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0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3099.4U CN207304411U (zh) 2017-10-13 2017-10-13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3099.4U CN207304411U (zh) 2017-10-13 2017-10-13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4411U true CN207304411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1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2309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04411U (zh) 2017-10-13 2017-10-13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44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6306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6505800A (zh) * 2023-04-21 2023-07-28 天津大学 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烟气余热的水冷温差发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6306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6505800A (zh) * 2023-04-21 2023-07-28 天津大学 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烟气余热的水冷温差发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04410U (zh) 基于翅片换热的船舶焚烧炉高温废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CN107612426B (zh) 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
CN103644016B (zh) 圆柱壳直板翅片式汽车排气热电发电装置
CN101436838A (zh)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CN102427320B (zh) 一种超导液传热温差发电机
CN103306851B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缸套温差发电装置
CN101459397A (zh)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CN102739115A (zh) 一种利用建筑物内外环境温差的发电系统
CN101882898A (zh) 低温烟气温差发电装置
CN207304412U (zh) 热管式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CN207304411U (zh) 采用导热油结构的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利用温差发电装置
CN104088724B (zh) 基于温差发电的lng热管理系统
CN212318160U (zh) 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CN107171598B (zh) 一种极地温差发电系统
CN107612425A (zh) 多级式热管强化换热的船舶废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CN104539195B (zh) 一种斯特林温差发电机构
CN113530704A (zh) 回收发动机冷却水及尾气中废热的热电转换系统
CN216866823U (zh) 船舶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CN109842323A (zh) 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的装置
CN204733097U (zh) 太阳能液热温差发电装置
CN202841020U (zh) 船舶内燃机高温烟气船舷温差发电装置
CN111663997B (zh) 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CN106849754B (zh) 一种环形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CN212535852U (zh) 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CN210780603U (zh) 一种基于海水气化器的lng冷能温差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