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838A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6838A CN101436838A CNA2008102404220A CN200810240422A CN101436838A CN 101436838 A CN101436838 A CN 101436838A CN A2008102404220 A CNA2008102404220 A CN A2008102404220A CN 200810240422 A CN200810240422 A CN 200810240422A CN 101436838 A CN101436838 A CN 1014368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pipe
- vehicle
- power generation
- generation sheet
- electric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可以为车辆提供部分电能。它含有排气管外壳、温差发电片、翅片散热器。排气管的平面外壳与温差发电片高温面相接触,温差发电片的低温面向翅片散热器导热,翅片散热器将热量传导至环境中。温差发电片利用高低温面的温差产生电能。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可以为车辆节省燃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它利用车辆排气管产生的高温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通过温差发电片产生直流电能,属于新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是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耗途径,随着世界上石油能源的日益短缺,车辆节能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车辆指标。发动机尾气具有超过600℃的温度,如果将其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利用半导体的热电原理制成的温差发电片在产生温差时会有直流电产生,温差越高,电能越大。车辆排气管温差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优点,现有车辆经过少许改动即可安装使用该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97576Y公开了利用汽车排气温度的温差发电装置,它在排气管的外壁上设半导体热电材料,但是它的热电材料为弧形,生产、安装要求高且稳定性不好,热电材料的低温面散热性能不佳,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发电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使其不仅生产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而且散热性能好,发电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1,排气管外壳2,温差发电片3和翅片散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外壳2包裹在车辆排气管1的外面,排气管外壳2的内表面与车辆排气管紧密接触,排气管外壳的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均为平面,所述的温差发电片3的高温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上;所述的翅片散热器4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3的低温面;所述设置在排气管外壳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上的温差发电片3相互间用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在于:所述翅片散热器与排气管外壳之间的空隙部分用隔热材料填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排气管外壳采用平面结构,避免了使用弧形的温差发电片,从而使平面温差发电片接触面的导热热阻减小。本发明所使用的翅片散热器为温差发电片的低温面散热,在车辆行驶时,翅片散热器与环境空气发生强迫对流换热,传热增强,这两个因素都使得温差发电效率增加。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可以为车辆节省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温差发电系统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温差发电系统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辆排气管,2-排气管外壳,3-温差发电片,4-翅片散热器,5-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和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1,排气管外壳2,温差发电片3,翅片散热器4,隔热材料5。排气管外壳2包裹在车辆排气管1的外面,接触紧密使其导热良好。排气管外壳2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排气管外壳2的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均为低粗糙度的平面,在这三个平面均放置温差发电片3,排气管外壳平面与温差发电片3的高温面相接触。翅片散热器4的底部和温差发电片3的低温面接触,翅片散热器4的翅片布置方向有利与在车辆行驶中气流流过翅片的各个换热面。温差发电片3的高、低温面均涂上导热硅脂以增强导热。
温差发电片3的数量决定于排气管温度分布,温差发电片3所在点的排气管工作温度不能超过温差发电片3的额定最高温度。各个温差发电片3以串联或并联等方式连成电路。温差发电片3在排气管外壳2和翅片散热器4之间的空隙加上隔热材料5,使热量不易传递。
在车辆行驶时,排气管1排放高温气体,而翅片散热器4因为空气强迫对流而散热,使温差发电片3高温面与低温面达到较大的温差而产生直流电,将直流电通过DC/DC转换充入车载蓄电池。根据温差发电片3产生的电能和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可以用不同的串、并联方式组合温差发电片3的电路。
Claims (2)
1、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车辆排气管(1),排气管外壳(2),温差发电片(3)和翅片散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外壳(2)包裹在车辆排气管(1)的外面,排气管外壳(2)的内表面与车辆排气管紧密接触,排气管外壳的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均为平面,所述的温差发电片(3)的高温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上;所述的翅片散热器(4)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片(3)的低温面;所述设置在排气管外壳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上的温差发电片(3)相互间用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翅片散热器与排气管外壳之间的空隙部分用隔热材料(5)填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2404220A CN101436838A (zh) | 2008-12-19 | 2008-12-19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2404220A CN101436838A (zh) | 2008-12-19 | 2008-12-19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6838A true CN101436838A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11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2404220A Pending CN101436838A (zh) | 2008-12-19 | 2008-12-19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36838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2798A (zh) * | 2010-01-28 | 2011-08-03 | 陈翔 | 发动机排气管温差发电的方法 |
CN102208885A (zh) * | 2011-05-03 | 2011-10-05 | 吉林大学 |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 |
CN102594218A (zh) * | 2012-02-22 | 2012-07-18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低温热发电装置 |
CN104135191A (zh) * | 2014-08-18 | 2014-11-0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温差发电装置 |
CN105515449A (zh) * | 2016-01-24 | 2016-04-20 | 河南鸿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承接余热的半导体发电装置 |
CN105604661A (zh) * | 2016-03-07 | 2016-05-25 | 天津大学 |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CN105865535A (zh) * | 2016-06-28 | 2016-08-17 | 邢永安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在线监测系统 |
CN106703955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尾气热电转换装置 |
CN106837493A (zh) * | 2016-08-27 | 2017-06-13 | 东莞市美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差发电片供电的车载gps系统 |
CN112134491A (zh) * | 2020-10-10 | 2020-12-25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汽车尾气温差的发电和蓄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630042A (zh) * | 2021-08-16 | 2021-11-09 |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工作机及其温差发电器 |
CN113982726A (zh) * | 2021-11-18 | 2022-01-28 | 西安技达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发电回充再利用装置 |
CN114812845A (zh) * | 2022-04-11 | 2022-07-29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温差供电的无线测温传感器 |
-
2008
- 2008-12-19 CN CNA2008102404220A patent/CN10143683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2798A (zh) * | 2010-01-28 | 2011-08-03 | 陈翔 | 发动机排气管温差发电的方法 |
CN102208885A (zh) * | 2011-05-03 | 2011-10-05 | 吉林大学 |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 |
CN102594218A (zh) * | 2012-02-22 | 2012-07-18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低温热发电装置 |
CN102594218B (zh) * | 2012-02-22 | 2015-04-08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低温热发电装置 |
CN104135191A (zh) * | 2014-08-18 | 2014-11-0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温差发电装置 |
CN105515449A (zh) * | 2016-01-24 | 2016-04-20 | 河南鸿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承接余热的半导体发电装置 |
CN105604661A (zh) * | 2016-03-07 | 2016-05-25 | 天津大学 |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CN105865535A (zh) * | 2016-06-28 | 2016-08-17 | 邢永安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在线监测系统 |
CN106837493A (zh) * | 2016-08-27 | 2017-06-13 | 东莞市美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差发电片供电的车载gps系统 |
CN106703955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尾气热电转换装置 |
CN112134491A (zh) * | 2020-10-10 | 2020-12-25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汽车尾气温差的发电和蓄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630042A (zh) * | 2021-08-16 | 2021-11-09 |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工作机及其温差发电器 |
CN113982726A (zh) * | 2021-11-18 | 2022-01-28 | 西安技达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发电回充再利用装置 |
CN114812845A (zh) * | 2022-04-11 | 2022-07-29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温差供电的无线测温传感器 |
CN114812845B (zh) * | 2022-04-11 | 2023-12-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温差供电的无线测温传感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6838A (zh)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
CN102208885A (zh) |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1277082Y (zh) | 温差发电型汽车节能减排器 | |
CN201490940U (zh) | 一种车用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1739025U (zh) | 一种汽车余热发电装置 | |
CN103368470B (zh) | 废热回收装置 | |
CN202004695U (zh) | 相变换热器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5790638B (zh) | 多级高效耦合高温显热‑潜热相变储能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7612426B (zh) | 船舶余热回收两级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2739115A (zh) | 一种利用建筑物内外环境温差的发电系统 | |
CN105604661A (zh) |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
CN201523345U (zh) | 一种利用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
CN106130407B (zh) | 一种利用空调压缩机余热的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1604940A (zh) | 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
CN103306851A (zh) | 一种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缸套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2664562A (zh) | 柔性基座的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3787471U (zh) | 热电堆及应用该热电堆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制冷装置 | |
CN101615871A (zh) | 自冷却的转炉余热回收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 | |
CN210111882U (zh) | 一种基于家电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器 | |
CN111780456A (zh) |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半导体制冷散热装置 | |
CN201430558Y (zh)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
CN20437587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 | |
WO2017162196A1 (zh) | 热电转换模块、新型内燃机、新型电机及发电方法 | |
CN201332370Y (zh) | 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
CN205400867U (zh) |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