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0558Y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30558Y CN201430558Y CN2009200152210U CN200920015221U CN201430558Y CN 201430558 Y CN201430558 Y CN 201430558Y CN 2009200152210 U CN2009200152210 U CN 2009200152210U CN 200920015221 U CN200920015221 U CN 200920015221U CN 201430558 Y CN201430558 Y CN 20143055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oelectric
- generation sheet
- heat
- cooling water
- water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集热器、温差发电片、冷却水箱;该装置的连接是集热器的表面装有至少一个温差发电片,每个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与集热器的侧面相连,每个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冷却水箱相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集热器进行尾气余热集热,为温差发电片提供高温度,用冷却水箱为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散热不受外界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能使温差发电片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温差发电片工作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产能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66亿辆,每年燃油量巨大,然而,燃油中60%左右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以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1436838公开了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该专利采用的排气管外壳套在车辆排气管外面,集热效果较差;其采用翅片散热器与环境空气发生强迫对流换热的散热效率低,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在实际运用中难以实现稳定运行,导致其装置产能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通过集热器、温差发电片和冷却水箱的组合,以达到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温差发电器具有集热效率高,温差恒定,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产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集热器、温差发电片、冷却水箱。
该装置的连接是集热器的表面装有至少一个温差发电片,每个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与集热器的侧面相连接,每个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冷却水箱相连接。
其中集热器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与空腔轴线向平行排列的翅片,翅片平行于气流流动方向。
其中温差发电片为片状结构,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和冷端都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其中冷却水箱内部设有挡板隔成迂回通道。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汽车的安装连接:集热器的进气口与汽车排气筒相连接,与汽车排气筒的具体连接位置由温差发电片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决定,冷却水箱的进口与汽车冷却系统的冷端相连接,冷却水箱的出口连接汽车冷却系统的热端;温差发电片的数量由集热器的长度、宽度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该装置连接在汽车排气筒温度较高位置上,车辆行驶时,排气筒流出的高温气体经集热器的内部管道,在集热器的集热作用下将高温传导给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同时与汽车水箱相连的冷却水箱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使冷端保持较低温度,温差发电片在热端和冷端较大的温差下产生直流电,该电能通过稳压电路后便可给汽车用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集热器进行尾气余热集热,为温差发电片提供高温度,用冷却水箱为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冷却液冷散热不受外界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能使温差发电片的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温差发电片工作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产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1结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1截面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水箱结构原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2结构原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2截面原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3结构原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实施例3截面原理图;
图中:1集热器,2温差发电片,3冷却水箱,4管路,5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的详细结构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装置如图1和2所示,集热器选择为长方体,温差发电片选择8片,冷却水箱选择4个,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集热器1、温差发电片2、冷却水箱3;该装置的连接是集热器1的四个侧面均匀装有8片温差发电片2,每个侧面的温差发电片2采用串联方式,各个侧面的温差发电片2之间采用并联方式,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集热器1的侧面相连接,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与冷却水箱3相连接。
其中集热器1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与空腔轴线向平行排列的翅片5,翅片5平行于气流流动方向,用于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集热效果,如图2所示。
其中温差发电片2为片状结构,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都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其中四个冷却水箱3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冷却系统。
其中冷却水箱3内部设有挡板隔成迂回通道,用于增强散热性,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汽车的安装连接:集热器1的进气口与汽车排气筒相连接,与汽车排气筒的具体连接位置由温差发电片2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决定,冷却水箱3的进口与汽车冷却系统的冷端相连,冷却水箱3的出口接汽车冷却系统的热端;温差发电片2的数量由集热器1的长度、宽度决定,温差发电片2的连接形式可采用串联或并联多种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该装置连接在汽车排气筒温度较高位置上,车辆行驶时,排气筒流出的高温气体经集热器1的内部管路,在集热器1的集热作用下将高温传导给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同时与汽车水箱相连的冷却水箱3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使冷端保持较低温度,温差发电片2在热端和冷端较大的温差下产生直流电,该电能通过稳压电路后便可给汽车用电。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装置如图4和5所示,集热器选择为六面体,温差发电片选择12片,冷却水箱选择6个,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集热器1、温差发电片2、冷却水箱3;该装置的连接是集热器1的六个侧面均匀装有12片温差发电片2,每个侧面的温差发电片2采用串联方式,各个侧面的温差发电片2之间采用并联方式,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集热器1的侧面相连接,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与冷却水箱3相连接。
其中集热器1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与空腔轴线向平行排列的翅片5,翅片5平行于气流流动方向,用于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集热效果,如图5所示。
其中温差发电片2为片状结构,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都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其中六个冷却水箱3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一个冷却系统。
其中冷却水箱3内部设有挡板隔成迂回通道,用于增强散热性,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装置如图6和7所示,集热器选择为三面体,温差发电片选择1片,冷却水箱选择1个,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集热器1、温差发电片2、冷却水箱3;该装置的连接是集热器1的一个侧面装有1片温差发电片2,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集热器1的侧面相连接,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与冷却水箱3相连接。
其中集热器1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并在空腔内装有与空腔轴线向平行排列的翅片5,翅片5平行于气流流动方向,用于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集热效果,如图7所示。
其中温差发电片2为片状结构,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都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其中冷却水箱3内部设有挡板隔成迂回通道,用于增强散热性,如图3所示。
Claims (4)
1、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集热器(1)、温差发电片(2)、冷却水箱(3);其中集热器(1)的表面装有至少一个温差发电片(2),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集热器(1)的侧面相连接,每个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与冷却水箱(3)相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器(1)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与空腔轴线向平行排列的翅片。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片(2)为片状结构,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都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箱(3)内部设有挡板隔成迂回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152210U CN201430558Y (zh) | 2009-07-10 | 2009-07-10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152210U CN201430558Y (zh) | 2009-07-10 | 2009-07-10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30558Y true CN201430558Y (zh) | 2010-03-24 |
Family
ID=42034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152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30558Y (zh) | 2009-07-10 | 2009-07-10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30558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7715A (zh) * | 2010-08-02 | 2012-02-08 | 余哲锐 | 显示温差效应的手温发电装置 |
CN102510245A (zh) * | 2011-12-02 | 2012-06-20 | 浙江大学 |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
CN104052335A (zh) * | 2014-07-14 | 2014-09-17 | 山东理工大学 | 利用汽车废气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
CN106861383A (zh) * | 2017-05-02 | 2017-06-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多级介质阻挡放电的节能型VOCs处理装置 |
CN108390591A (zh) * | 2018-01-11 | 2018-08-10 | 江苏大学 | 一种带有分流翅片的平板式温差发电器及其翅片角度确定方法 |
-
2009
- 2009-07-10 CN CN2009200152210U patent/CN20143055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7715A (zh) * | 2010-08-02 | 2012-02-08 | 余哲锐 | 显示温差效应的手温发电装置 |
CN102510245A (zh) * | 2011-12-02 | 2012-06-20 | 浙江大学 |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
CN102510245B (zh) * | 2011-12-02 | 2014-09-03 | 浙江大学 |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
CN104052335A (zh) * | 2014-07-14 | 2014-09-17 | 山东理工大学 | 利用汽车废气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
CN106861383A (zh) * | 2017-05-02 | 2017-06-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多级介质阻挡放电的节能型VOCs处理装置 |
CN106861383B (zh) * | 2017-05-02 | 2019-07-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多级介质阻挡放电的节能型VOCs处理装置 |
CN108390591A (zh) * | 2018-01-11 | 2018-08-10 | 江苏大学 | 一种带有分流翅片的平板式温差发电器及其翅片角度确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04940A (zh) | 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
CN201623673U (zh) | 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1080865Y (zh) | 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9474204B (zh) | 一种利用吸液芯热管强化换热的汽车排气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1739025U (zh) | 一种汽车余热发电装置 | |
CN101436838A (zh) |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 |
CN201430558Y (zh)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
CN201523345U (zh) | 一种利用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 |
CN201507346U (zh) | 汽车排气管温差发电节能装置 | |
CN208630306U (zh) | 基于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的客车 | |
WO2022095008A1 (zh) |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回收利用方法 | |
CN208168957U (zh) | 一种圆筒式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4652267U (zh) | 一种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4747386B (zh) | 风力发电机组变频器冷却降温装置 | |
CN112886868B (zh) | 一种基于热管-相变材料的蓄热式汽车排气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4729164U (zh) | 一种汽车冷却液余热回收利用散热器 | |
CN113098324A (zh) | 一种热管换热式水冷汽车尾气发电装置 | |
CN106194356A (zh) | 一种新型发动机尾气热电转换汽车 | |
CN106602170A (zh) | 一种可变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1303300Y (zh) | 可将汽车内燃机热量发电的装置 | |
CN203135760U (zh) | 混动汽车蒸汽式热能发电器 | |
CN205243600U (zh) | 用于废热热电发电系统的换热器 | |
CN215256410U (zh) |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1794557A (zh) |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余热发电方法及装置 | |
CN211448806U (zh) | 尾气的温差发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