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59397A -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9397A
CN101459397A CNA2008102469850A CN200810246985A CN101459397A CN 101459397 A CN101459397 A CN 101459397A CN A2008102469850 A CNA2008102469850 A CN A2008102469850A CN 200810246985 A CN200810246985 A CN 200810246985A CN 101459397 A CN101459397 A CN 101459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lue gas
power generation
gas heat
conver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69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洋波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8102469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9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9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主管、旁路支管、烟气换热器进口、烟气换热器出口、消音器、电极连线、用电设备、蓄电池、循环水换热器进口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将温差发电装置安置在内燃机车的排气口和消音器之间,由发动机排气管分流为排气主管和旁路支管,排气主管与温差发电装置、烟气换热器和烟气换热器进口相连接,利用内燃机的排放余热作为热源、循环冷却水作为冷源,进行温差热电转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电一部分应用于机车用电设备供电,剩余部分向机车蓄电池充电,可以取代机车自带发电机,可以节省燃油5%左右。

Description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汽车、载重卡车、铁路机车、坦克、装甲车和海运轮船等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温差发电技术领域,涉及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的能量,一般只有30%转换为机械能,即使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最多也只有50%转换为机械能,排放的烟气带走的热量占30%~45%,温度约在600K~1100K。大量具有较高品位的余热随内燃机尾气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能量损失和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地利用内燃机逸散到大气中的余热,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国内外学者长期探讨的问题。内燃机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现有内燃机具有的优越性和经济性,通过完善机内燃烧方式和过程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排放,很难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表明:利用内燃机排放废热温差发电器来取代机车汽车、载重卡车、铁路机车、坦克、装甲车和海运轮船等自带发电机,向机车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而且发电吸热降温也有利于机车的整体性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即将在现代家庭中普及,对能量需求会不断提高,能量和环境问题会进一步恶化,开发相关的新能源和充分利用废能源意义更加重大。本发明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无需化学反应或流体介质、无运动部件,其温差电转换发电装置发电过程中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无磨损、坚固耐用、无噪声、无泄漏等众多优点。另外,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合成了具有纳米管和纳米囊薄壁粗短管形态的Bi2Te3,由此制备的纳米复合结构块状热电材料,在热电性能方面比国际先进水平提高20%。所以本发明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及为广泛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利用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装置来取代机车自带发电机,向机车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可以明显地提高内燃机的循环热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主管、旁路支管、温差发电装置、烟气换热器进口、烟气换热器出口、消音器、电极连线、用电设备、蓄电池、循环水换热器进口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将温差发电装置安置在内燃机车的排气口和消音器之间,由发动机排气管分流为排气主管和旁路支管,排气主管与温差发电装置、烟气换热器和烟气换热器进口相连接,烟气换热器出口与旁路支管汇合后与消音器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的电极连线与用电设备和蓄电池的导线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循环水换热器的循环水换热器进口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与机车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温差发电装置由个循环水换热器、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和烟气换热器构成,循环水换热器中布置铝合金制褶皱散热片,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由导电体与P型半导体热电偶和N型半导体热电偶熔结在一起,P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之间由温差热电转换单元块绝缘层隔开。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阵列排列布置在上下平行的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和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之间,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由导电薄片串联,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与烟气换热器壁面通过绝缘材料薄层相接触,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内壁面通过绝缘材料薄层相接触。烟气换热器进口与机车的排气主管相连,烟气换热器出口与消音器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换热器和烟气换热器的壳体由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内燃机的排放废热作为热源、循环冷却水作为冷源,进行温差热电转换,其发电一部分应用于机车用电设备供电,剩余部分向机车蓄电池充电。利用此种温差发电装置,应用于中小行汽车中,功率可以达到100W~300W,可以节省燃油5%左右;应用在重型卡车中,功率可达1000W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图中:1、发动机,2、排气主管,3、旁路支管,4、温差发电装置,5、烟气换热器进口,6、烟气换热器出口,7、消音器,8、电极连线,9、用电设备,10、蓄电池,11、循环水换热器进口,12、循环水换热器出口,13、烟气换热器,14、循环水换热器,15、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6、褶皱散热片,17、导电体,18、P型半导体热电偶,19、N型热电偶,20、温差热电转换单元块绝缘层,21、壳体,22、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23、烟气换热器壁面,24、绝缘材料薄层,25、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26、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内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由发动机1、排气主管2、旁路支管3、温差发电装置4、烟气换热器进口5、烟气换热器出口6、消音器7、电极连线8、用电设备9、蓄电池10、循环水换热器进口11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12组成,将温差发电装置4安置在内燃机车的排气口和消音器7之间,由发动机1排气管分流为排气主管2和旁路支管3,排气主管2与温差发电装置4、烟气换热器13和烟气换热器进口5相连接,烟气换热器出口6与旁路支管3汇合后与消音器7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4的电极连线8与用电设备9和蓄电池10的导线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4、循环水换热器14的循环水换热器进口11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12与机车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温差发电装置4由个循环水换热器14、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和烟气换热器13构成,循环水换热器14中布置铝合金制褶皱散热片16,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由导电体17与P型半导体热电偶18和N型半导体热电偶19熔结在一起,P型热电偶18和N型热电偶19之间由温差热电转换单元块绝缘层20隔开。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阵列排列布置在上下平行的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22和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25之间,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由导电薄片串联,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22与烟气换热器壁面23通过绝缘材料薄层24相接触,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25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内壁面26通过绝缘材料薄层24相接触。烟气换热器进口5与机车的排气主管2相连接,烟气换热器出口6与消音器7相连接。循环水换热器14和烟气换热器13的壳体21由合金材料制成。

Claims (2)

1、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排气主管(2)、旁路支管(3)、温差发电装置(4)、烟气换热器进口(5)、烟气换热器出口(6)、消音器(7)、电极连线(8)、用电设备(9)、蓄电池(10)、循环水换热器进口(11)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12),将温差发电装置(4)安置在内燃机车的排气口和消音器(7)之间,由发动机(1)排气管分流为排气主管(2)和旁路支管(3),排气主管(2)与温差发电装置(4)、烟气换热器(13)和烟气换热器进口(5)相连接,烟气换热器出口(6)与旁路支管(3)汇合后与消音器(7)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4)的电极连线(8)与用电设备(9)和蓄电池(10)的导线相连接,温差发电装置(4)、循环水换热器(14)的循环水换热器进口(11)和循环水换热器出口(12)与机车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温差发电装置(4)由个循环水换热器(14)、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和烟气换热器(13)构成,循环水换热器(14)中布置铝合金制褶皱散热片(16),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由导电体(17)与P型半导体热电偶(18)和N型半导体热电偶(19)熔结在一起,P型热电偶(18)和N型热电偶(19)之间由温差热电转换单元块绝缘层(20)隔开。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阵列排列布置在上下平行的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22)和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25)之间,温差发电转换单元块组(15)由导电薄片串联,温差转换单元块热端高温壁面(22)与烟气换热器壁面(23)通过绝缘材料薄层(24)相接触,温差转换单元块冷端低温壁面(25)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内壁面(26)通过绝缘材料薄层(24)相接触,烟气换热器进口(5)与机车的排气主管(2)相连接,烟气换热器出口(6)与消音器(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换热器(14)和烟气换热器(13)的壳体(21)由合金材料制成。
CNA2008102469850A 2008-12-26 2008-12-26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Pending CN101459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69850A CN101459397A (zh) 2008-12-26 2008-12-26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69850A CN101459397A (zh) 2008-12-26 2008-12-26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9397A true CN101459397A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7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469850A Pending CN101459397A (zh) 2008-12-26 2008-12-26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9397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594A (zh) * 2010-08-27 2011-01-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汽车
CN102080590A (zh) * 2011-01-25 2011-06-01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充分利用汽车尾气热量的系统
WO2012046170A1 (en) * 2010-10-04 2012-04-12 Basf Se Thermoelectric modules for exhaust system
CN102444439A (zh) * 2011-11-14 2012-05-09 天津大学 发动机余热回收热力循环系统装置
CN102484196A (zh) * 2009-08-28 2012-05-30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热电装置
CN102510245A (zh) * 2011-12-02 2012-06-20 浙江大学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CN102865166A (zh) * 2012-09-12 2013-01-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进行温差发电制氢、氧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46988A (zh) * 2012-12-10 2013-04-17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排气管废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18479A (zh) * 2013-12-19 2014-03-05 东南大学 基于南极天文观测站柴油发电机组余热的发电及蓄能系统
CN103670791A (zh) * 2013-12-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余热梯级利用和深度回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5042937A (zh) * 2015-07-15 2015-11-11 奉政一 基于金属微孔管网的能量转换系统
CN105545432A (zh) * 2016-01-04 2016-05-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公交车尾气热量利用装置
CN105697109A (zh) * 2016-04-25 2016-06-22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利用装置
US9476617B2 (en) 2010-10-04 2016-10-25 Basf Se Thermoelectric modules for an exhaust system
CN109026306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9184871A (zh) * 2018-10-15 2019-01-11 青岛黄海学院 一种具有二次回收功能的船舶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9887721A (zh) * 2019-01-24 2019-06-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变压器热量回收装置及设备
CN110107384A (zh) * 2019-05-13 2019-08-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分离输出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10608092A (zh) * 2019-08-30 2019-12-24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燃料控制方法
CN111828132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扬州勃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散热器
CN113404579A (zh) * 2020-11-18 2021-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机动车复合排气消声器
CN116517668A (zh) * 2022-01-24 2023-08-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196A (zh) * 2009-08-28 2012-05-30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热电装置
CN102484196B (zh) * 2009-08-28 2015-11-25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热电装置
CN101956594B (zh) * 2010-08-27 2012-06-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汽车
CN101956594A (zh) * 2010-08-27 2011-01-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汽车
WO2012046170A1 (en) * 2010-10-04 2012-04-12 Basf Se Thermoelectric modules for exhaust system
US9476617B2 (en) 2010-10-04 2016-10-25 Basf Se Thermoelectric modules for an exhaust system
CN102080590A (zh) * 2011-01-25 2011-06-01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充分利用汽车尾气热量的系统
CN102444439A (zh) * 2011-11-14 2012-05-09 天津大学 发动机余热回收热力循环系统装置
CN102510245B (zh) * 2011-12-02 2014-09-03 浙江大学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CN102510245A (zh) * 2011-12-02 2012-06-20 浙江大学 用于机动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器
CN102865166A (zh) * 2012-09-12 2013-01-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进行温差发电制氢、氧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46988B (zh) * 2012-12-10 2015-10-28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排气管废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46988A (zh) * 2012-12-10 2013-04-17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排气管废热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0791B (zh) * 2013-12-18 2015-06-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余热梯级利用和深度回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3670791A (zh) * 2013-12-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余热梯级利用和深度回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3618479B (zh) * 2013-12-19 2015-08-19 东南大学 基于南极天文观测站柴油发电机组余热的发电及蓄能系统
CN103618479A (zh) * 2013-12-19 2014-03-05 东南大学 基于南极天文观测站柴油发电机组余热的发电及蓄能系统
CN105042937A (zh) * 2015-07-15 2015-11-11 奉政一 基于金属微孔管网的能量转换系统
CN105545432A (zh) * 2016-01-04 2016-05-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公交车尾气热量利用装置
CN105697109A (zh) * 2016-04-25 2016-06-22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利用装置
CN109026306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9184871A (zh) * 2018-10-15 2019-01-11 青岛黄海学院 一种具有二次回收功能的船舶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9887721A (zh) * 2019-01-24 2019-06-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变压器热量回收装置及设备
CN110107384A (zh) * 2019-05-13 2019-08-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分离输出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110608092A (zh) * 2019-08-30 2019-12-24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替代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燃料控制方法
CN111828132A (zh) * 2020-07-10 2020-10-27 扬州勃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散热器
CN111828132B (zh) * 2020-07-10 2021-11-30 扬州勃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散热器
CN113404579A (zh) * 2020-11-18 2021-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机动车复合排气消声器
CN116517668A (zh) * 2022-01-24 2023-08-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6517668B (zh) * 2022-01-24 2024-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9397A (zh) 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系统
CN101603473A (zh) 运用斯特林发动机的废热回收装置
CN201623673U (zh) 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装置
CN201360230Y (zh) 一种内燃机余热温差电转换发电装置
Hoang A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heat exchanger for recovering exhaust gas energy from small diesel engine fueled with preheated bio-oils
CN101645679B (zh) 以柴油机余热为热源的碱金属热电直接转换器发电装置
CN201523345U (zh) 一种利用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CN103993938A (zh) 内燃机尾气废热回电装置
CN101956594B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能量利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汽车
CN202832852U (zh) 一种用于蓄热式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蓄热装置
CN208718770U (zh) 一种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108643994B (zh) 一种车载发动机排气能量多级联合回收装置
CN20390605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废热回电装置
CN203906057U (zh) 内燃机尾气废热回电装置
CN203537273U (zh)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
CN215256410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8019260B (zh)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1794557A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余热发电方法及装置
CN201225205Y (zh) 内燃机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02841020U (zh) 船舶内燃机高温烟气船舷温差发电装置
CN203098005U (zh) 分流式内燃机排气余热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01869135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排气口发电节能装置
CN209025727U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热交换的发电装置
CN201125770Y (zh) 汽车燃料废气发电装置
CN203161328U (zh) 一种利用余热能的定压加热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