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600227U -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 Google Patents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0227U
CN206600227U CN201720368815.4U CN201720368815U CN206600227U CN 206600227 U CN206600227 U CN 206600227U CN 201720368815 U CN201720368815 U CN 201720368815U CN 206600227 U CN206600227 U CN 20660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ance
primary coil
diode
colelct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88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林
张邦全
张明鸿
奚建平
邓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IHU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HU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HU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HUA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688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022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包括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的点火线圈、以及与初级线圈连接的点火控制电路,点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脉冲,还包括与点火控制电路连接的熄火自锁电路,所述熄火自锁电路用于使点火控制电路失效;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其通过增加熄火自锁电路,能避免汽油机误启动、汽油机熄火不彻底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还可以接入机油传感器,在发动机机油报警时实现熄火保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防止外部电源接入点火器引起点火器不良。

Description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油机的点火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用汽油机点火器大多采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该点火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点火线圈B1的初级线圈L1(即磁电机定子)感应出一组电动势脉冲波形(波形见图2);当L1感应电动势负脉冲前沿到来时,因电阻R1和电阻R2的分压作用使三极管Q2不能先于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3导通后,三极管Q4、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5导通后,点火线圈B1的初级线圈L1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经初级线圈L1、电阻R5、三极管Q5的C、E极形成回路导通。
接着电阻R5上的压降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R5上的压降大于C1的压降超过0.7V时三极管Q1导通对第一电容C1充电(此时三极管Q1和第一电容串联形成的电路相当于在R1上并联一个电阻),三极管Q2截止,第一电容C1上电压随着脉冲前沿上升而增加,感应电动势到脉冲峰值后三极管Q1的B极电压低于第一电容C1上电压,三极管Q1截止(C1上充得的电量经三极管Q1、Q2进行释放),此时电阻R2上的压降也增加到能使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三极管Q3、Q4、Q5随之截止,此时初级线圈L1上由于电流突变,自感应一个几百伏的电压,通过次级线圈L2升压,在次级线圈输出10KV以上的电压到火花塞上,点燃发动机气缸中的混合气。
该点火控制电路能实现当发动机需要点火时,提供出足够高的电压通过火花塞点燃发动机气缸中的混合气,从而实现汽油发动机汽缸内混合气点火燃烧。汽油机正常运转需要熄火停机时,人工按下熄火开关S1(S1短路),将初级线圈L1感应的电动势短接熄火(即汽油机停机)。但是若当人工松开熄火开关S1时(S1开路),如果此时汽油机没有完全停止,初级线圈L1的感应电动势会继续加到点火控制电路上使点火器继续点火,汽油机会立即恢复正常运转,造成汽油机误启动;或熄火开关S1存在接触不良时,发动机会呈现抖动而熄不了火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汽油机点火器存在对操作人员的重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以解决现有通用汽油机点火器易造成汽油机误启动、汽油机抖动不能彻底熄火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包括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的点火线圈、以及与初级线圈连接的点火控制电路,点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脉冲,还包括与点火控制电路连接的熄火自锁电路,所述熄火自锁电路用于使点火控制电路失效;
所述点火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以及第一电容;
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熄火自锁电路包括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三级管的基极和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容,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熄火开关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还包括与熄火开关并联的机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其通过增加熄火自锁电路,能避免汽油机误启动、汽油机熄火不彻底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还可以接入机油传感器,在发动机机油报警时实现熄火保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防止外部电源接入点火器引起点火器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汽油机电感式点火器的点火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的电动势脉冲波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的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L1-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B1-点火线圈、S1-熄火开关、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就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三极管、Q8-第八三极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包括由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组成的点火线圈B1、以及与初级线圈连接的点火控制电路,点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脉冲,还包括与点火控制电路连接的熄火自锁电路,所述熄火自锁电路用于使点火控制电路失效;
所述点火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以及第一电容C1;
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熄火自锁电路包括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三级管的基极和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容,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熄火开关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其点火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路工作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其熄火自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当汽油机正常运转需要熄火停机时,人工按下熄火开关S1(S1短路),初级线圈L1感应电动势“A点”脉冲为正时,经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熄火开关S1回路向第二电容C2充电。
初级线圈L1感应电动势“A点”正脉冲过后,第二电容C2充得的电量经第六电阻R6、第六三极管Q6、第九电阻R9回路进行释放,对第六三极管Q6加B、E极偏压,使第六三极管Q6维持B、E极正偏状态。当初级线圈L1感应电动势“A点”脉冲为负时第六三极管Q6导通,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随之导通,初级线圈L1产生的电动势经第五三极管Q5形成回路释放掉,点火控制电路失效,达到熄火功能。
第二电容C2充得的电量同时经第七三极管Q7、第七电阻R7回路进行释放,对第七三极管Q7加B、E极偏压,使第七三极管Q7保持B、E极正偏状态。
2、当人工松开熄火开关S1时(S1开路),汽油机未完全停止的状态下,初级线圈L1继续产生电动势继续加载到控制回路上,由于第二电容C2上充得的电量释放需要一定时间,继续维持第六三极管Q6导通,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导通,维持点火控制电路失效。
3、当汽油发动机持续运转到使初级线圈下一个感应电动势负脉冲到来,“A点”脉冲为正时,由于第二电容C2充得的电量释放,对第七三极管Q7加B、E极偏压,使第七三极管Q7保持B、E极正偏状态,第七三极管Q7导通。经过第八电阻R8使第八三极管Q8随之导通。初级线圈L1上的感应电动势经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八三极管Q8、第三二极管D3回路再次向第二电容C2补充电量,每个周期给C2电容补充一次电量。汽油机不完全停机,第二电容C2上电量就不会释放完,形成自销回路,达到熄火自锁功能,确保点动熄火开关S1后汽油机就能完全停止工作,不会误启动。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还包括与熄火开关并联的机油传感器,在不缺机油的状态下,机油传感器处于常开状态,当缺少机油时,机油传感器导通,本改进使得在发动机机油报警时可实现熄火保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

1.一种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包括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的点火线圈、以及与初级线圈连接的点火控制电路,点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脉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点火控制电路连接的熄火自锁电路,所述熄火自锁电路用于使点火控制电路失效;
所述点火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以及第一电容;
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容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电阻的一端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熄火自锁电路包括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三级管的基极和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容,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熄火开关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与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熄火开关并联的机油传感器。
CN201720368815.4U 2017-04-10 2017-04-10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0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8815.4U CN206600227U (zh) 2017-04-10 2017-04-10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8815.4U CN206600227U (zh) 2017-04-10 2017-04-10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0227U true CN206600227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881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00227U (zh) 2017-04-10 2017-04-10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02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948A (zh) * 2017-04-10 2017-07-28 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N111322189A (zh) * 2019-12-25 2020-06-23 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机油保护和一氧化碳报警防篡改的点火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948A (zh) * 2017-04-10 2017-07-28 重庆力华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N111322189A (zh) * 2019-12-25 2020-06-23 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机油保护和一氧化碳报警防篡改的点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0227U (zh)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N109818505A (zh) 单针点火检火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燃气壁挂炉
CN101598354B (zh) 一种燃气灶的点火装置
CN106988948B (zh) 带熄火自锁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N206722952U (zh) 带熄火保护功能的电感式点火器
CN203964008U (zh) 脉冲点火器
CN109372676A (zh) 一体多功能通用汽油机点火器
CN204212893U (zh) 带机油检测的限速汽油机点火器
CN206636687U (zh) 防外部电源误接入电感式点火器
CN201531920U (zh) 一种燃气灶的点火装置
CN1208577C (zh) 燃气具快速安全保护装置
CN206722953U (zh) 带三极管温升抑制电路的电感式点火器
CN206002665U (zh) 小型汽油发电机组自动过流保护系统
CN214585908U (zh) 一种指示灯检测仪
CN100487409C (zh)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失火故障发生方法及装置
CN209261720U (zh) 一体多功能通用汽油机点火器
CN104500307B (zh) 摩托车进角点火器专用集成电路及其点火器
CN2615532Y (zh) 燃气具快速安全保护装置
CN207161244U (zh) 防点火线圈烧毁的点火控制装置
CN205779308U (zh) 一种减压阀控制电路
CN205330862U (zh) 一种电子打火器
CN206448898U (zh) 一种发动机定时熄火控制电路
CN211692689U (zh) 一种具有机油保护和一氧化碳报警防篡改的点火装置
CN213279233U (zh) 一种双峰电路以及使用该电路的汽车点火系统
CN221202167U (zh) 5.7kw燃油发电机并网的远程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