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5698U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滤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95698U CN206295698U CN201621455932.6U CN201621455932U CN206295698U CN 206295698 U CN206295698 U CN 206295698U CN 201621455932 U CN201621455932 U CN 201621455932U CN 206295698 U CN206295698 U CN 206295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tubular element
- shell
- screen pack
- inner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精滤油装置,包括筒状滤芯,外壳、内壳,外壳、油路通道,于外壳上设进油管,于内壳内设筒状滤芯,油路通道内设过滤网,过滤网目数大于筒状滤芯目数,过滤网上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掉一次过滤后的粒度较小的杂质,过滤网上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阻挡件既能够阻挡一部分过滤网没有滤掉的杂质,也能阻挡一部分随油路流动改变经过过滤网方向的杂质以及在污油中分散的杂质,变相进行第三次过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滤油系统中是根据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原理而设计的,真空滤油系统包括初滤器﹑真空加热罐﹑油泵﹑过滤装置﹑冷凝器(即凝汽器)和真空泵等部分。真空泵将真空加热罐内的空气从真空加热罐的气相出口抽出形成真空,外界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过初滤器,清除较大的颗粒,然后进入真空加热罐内的加热区,经过加热等40~75℃的油通过自动油漂阀,此阀是自动控制进入真空罐内的油量进出平衡。经过加热后的油液通过喷翼飞快旋转将油分离成半雾状,油中的水份急速蒸发成水蒸气,并混合空气连续被真空泵吸入冷凝器内,进入冷凝器的水蒸气经冷却后再返原成水放出,在真空加热罐内的油液,被排油泵排入精滤器通过滤油纸或滤芯将微粒杂质过滤出来,从而完成真空滤油机迅速除去油中杂质、水份、气体的全过程,使洁净的油从出油处排出机外。为了清除掉污油里的固体杂质,真空滤油系统设计了初滤器与过滤装置等滤油装置,但是传统的滤油装置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一种滤油装置仅能过滤一种粒度或粗细度的固体杂质,所以真空滤油系统中设置了若干滤油装置,完成初滤、精滤工作,以此保证过滤效果,多个滤油装置串联虽然能保证过滤效果,但是多个设备直接导致成本增加,设备增多即管路、阀门等配件也随之增多,增大了系统泄漏的可能性,并且在污油进真空罐前设置的初滤器、在污油出真空罐后设置的过滤装置如果过滤效果不好只能循环继续过滤,延长了设备运行的时间,造成人力资源、生产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滤油装置,解决了现有真空滤油系统中为保证过滤效果而串联多个滤油装置导致成本增加、增大系统泄漏可能性、循环过滤造成人力资源与生产成本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滤油装置,包括壳体、水平设于壳体内的筒状滤芯,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外壳、内壳之间形成油路通道,于外壳上设从外及内依次穿过外壳、油路通道、内壳的进油管,于内壳内可转动地设有筒状滤芯,所述筒状滤芯一端连通进油管,所述筒状滤芯另一端接于内壳内壁,于内壳上设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为两个,对称设于筒状滤芯上、下两侧,污油经过筒状滤芯进行一次过滤,过滤掉污油中的较大固体杂质后流出筒状滤芯,固体杂质被留在筒状滤芯内,污油通过出油口流出内壳流入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内设有用于过滤来自出油口污油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目数大于筒状滤芯目数,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掉一次过滤后的粒度较小的杂质,过滤网上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阻挡件既能够阻挡一部分过滤网没有滤掉的杂质,也能阻挡一部分随油路流动改变经过过滤网方向的杂质以及在污油中分散的杂质,变相进行第三次过滤,于外壳上设连通油路通道与外壳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为两个,分设于进油管两侧,筒状滤芯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带动内壳内的污油随之转动,起到均匀出油,使一次过滤后的污油能够均匀地通过对称设置的出油口进入油路通道进行二次过滤。筒状滤芯配合过滤网在一个精滤油装置内进行了两次过滤工作,再配合L型的阻挡件阻挡一部分过滤网没有滤掉的杂质,不需要设置多个滤油装置串联,控制了成本,减小了泄漏隐患,并且单个本实用新型即能同时完成初滤、精滤工作,不用循环过滤、延长设备运行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生产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内设置可转动的筒状滤芯,污油与筒状滤芯的接触保持时刻均为动态,转动的筒状滤芯不断的扰动污油的流动,使污油内的杂质更为分散,而不是简单的某几处接触,扩大杂质与筒状滤芯的接触面,使过滤效果更好,不容易堵塞筒状滤芯;且本实用新型将两次过滤装置配合进行迂回布置,比起单纯的于单个过滤装置内串联过滤网,结构合理,缩小了所占空间,对设备内部空间利用率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连通内壳端设覆盖进油管管口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内设通孔,所述通孔上设向内壳延伸并连通筒状滤芯的中空转筒,所述中空转筒可转动地设于通孔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检修,所述筒状滤芯的顶部与底部设若干板状件,板状件加强筒状滤芯转动时对筒状滤芯外污油的扰动,使之更均匀地分路进入油路通道,使后续过滤网过滤的污油分配更为平均,保证二次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口内径长度、出油管内径长度均为进油管内径长度的一半。平衡进油、出油流量,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两次过滤工作的效果,使之不至于发生进油量大于出油量,污油于壳体内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L型的阻挡件均包括水平板与垂直板,所述水平板一端接于过滤网背侧,所述水平板另一端沿油路流动方向延伸并连接垂直板,所述水平板上竖直设挡板,所述挡板与水平板、垂直板配合形成容纳结构。挡板配合水平板、垂直板形成的容纳结构可以将垂直板挡下的部分小粒度杂质收集于容纳结构内,不随油的流动被带出,保证了阻挡件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通孔、中空转筒、筒状滤芯共轴。保证进油顺畅。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掉一次过滤后的粒度较小的杂质,过滤网上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阻挡件既能够阻挡一部分过滤网没有滤掉的杂质,也能阻挡一部分随油路流动改变经过过滤网方向的杂质以及在污油中分散的杂质,变相进行第三次过滤,筒状滤芯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带动内壳内的污油随之转动,起到均匀出油,使一次过滤后的污油能够均匀地通过对称设置的出油口进入油路通道进行二次过滤。筒状滤芯配合过滤网在一个精滤油装置内进行了两次过滤工作,再配合L型的阻挡件阻挡一部分过滤网没有滤掉的杂质,不需要设置多个滤油装置串联,控制了成本,减小了泄漏隐患,并且单个本实用新型即能同时完成初滤、精滤工作,不用循环过滤、延长设备运行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生产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内设置可转动的筒状滤芯,污油与筒状滤芯的接触保持时刻均为动态,转动的筒状滤芯不断的扰动污油的流动,使污油内的杂质更为分散,而不是简单的某几处接触,扩大杂质与筒状滤芯的接触面,使过滤效果更好,不容易堵塞筒状滤芯;且本实用新型将两次过滤装置配合进行迂回布置,比起单纯的于单个过滤装置内串联过滤网,结构合理,缩小了所占空间,对设备内部空间利用率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滤油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状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筒状滤芯,2外壳,3内壳,4油路通道,5进油管,6出油口,7过滤网,8阻挡件,8a水平板,8b垂直板,8c挡板,9出油管,10密封件,11通孔,12中空转筒,13板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精滤油装置,包括壳体、水平设于壳体内的筒状滤芯1,所述壳体包括外壳2、设于外壳2内的内壳3,所述外壳2、内壳3之间形成油路通道4,于外壳2上设从外及内依次穿过外壳2、油路通道4、内壳3的进油管5,于内壳3内可转动地设有筒状滤芯1,所述筒状滤芯1一端连通进油管5,所述筒状滤芯1另一端接于内壳3内壁,于内壳3上设出油口6,所述出油口6为两个,对称设于筒状滤芯1上、下两侧。
所述油路通道4内设有用于过滤来自出油口6污油的过滤网7,过滤网7套设于内壳3外并连接外壳2内壁,以此过滤来自出油口6的污油,所述过滤网7目数大于筒状滤芯1目数,过滤网7上周向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8,以此扩大扰动范围,于外壳2上设连通油路通道4与外壳2的出油管9,所述出油管9为两个,分设于进油管5两侧,所述出油口6内径长度、出油管9内径长度均为进油管5内径长度的一半。
参见图3,所述每个L型的阻挡件8均包括水平板8a与垂直板8b,所述水平板8a一端接于过滤网7背侧,所述水平板8a另一端沿油路流动方向延伸并连接垂直板8b,所述垂直板8b垂直设于水平板8a另一端,所述水平板8a上竖直设挡板8c,所述挡板8c与水平板8a、垂直板8b配合形成容纳结构。在过滤网7对污油进行过滤的时候,因为油的流动,部分固体杂质会随流动改变经过过滤网的方向,也即竖直会被过滤的杂质变成水平经过了过滤网,也有可能部分松散杂质被过滤网阻挡后变分散而经过过滤网,而L型的阻挡件8(垂直板8b)可以将这部分杂质挡下来,被阻挡的杂质掉落于容纳结构进行收集,而不会被油的流动带出,从而起到保护过滤效果的作用。
参见图2,所述进油管5连通内壳3端设覆盖进油管5管口的密封件10,也即密封件10设于进油管5与筒状滤芯1的连接处,所述密封件10内设通孔11,所述通孔11上设向内壳3延伸并连通筒状滤芯1的中空转筒12,所述中空转筒12可转动地设于通孔11上,所述筒状滤芯1的顶部与底部设若干板状件13,所述进油管5、通孔11、中空转筒12、筒状滤芯1共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精滤油装置,包括壳体、水平设于壳体内的筒状滤芯(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2)、设于外壳(2)内的内壳(3),所述外壳(2)、内壳(3)之间形成油路通道(4),于外壳(2)上设从外及内依次穿过外壳(2)、油路通道(4)、内壳(3)的进油管(5),于内壳(3)内可转动地设有筒状滤芯(1),所述筒状滤芯(1)一端连通进油管(5),所述筒状滤芯(1)另一端接于内壳(3)内壁,于内壳(3)上设出油口(6),所述出油口(6)为两个,对称设于筒状滤芯(1)上、下两侧;
所述油路通道(4)内设有用于过滤来自出油口(6)污油的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目数大于筒状滤芯(1)目数,过滤网(7)上设置若干L型的阻挡件(8),于外壳(2)上设连通油路通道(4)与外壳(2)的出油管(9),所述出油管(9)为两个,分设于进油管(5)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5)连通内壳(3)端设覆盖进油管(5)管口的密封件(10),所述密封件(10)内设通孔(11),所述通孔(11)上设向内壳(3)延伸并连通筒状滤芯(1)的中空转筒(12),所述中空转筒(12)可转动地设于通孔(11)上,所述筒状滤芯(1)的顶部与底部设若干板状件(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6)内径长度、出油管(9)内径长度均为进油管(5)内径长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L型的阻挡件(8)均包括水平板(8a)与垂直板(8b),所述水平板(8a)一端接于过滤网(7)背侧,所述水平板(8a)另一端沿油路流动方向延伸并连接垂直板(8b),所述水平板(8a)上竖直设挡板(8c),所述挡板(8c)与水平板(8a)、垂直板(8b)配合形成容纳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5)、通孔(11)、中空转筒(12)、筒状滤芯(1)共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5932.6U CN206295698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5932.6U CN206295698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95698U true CN206295698U (zh) | 2017-07-04 |
Family
ID=59204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5593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95698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9569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31188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重庆海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CN115126683A (zh) * | 2022-07-12 | 2022-09-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滤装置、曲轴组件及压缩机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621455932.6U patent/CN2062956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31188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重庆海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CN106731188B (zh) * | 2016-12-28 | 2023-05-30 | 烟台齐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CN115126683A (zh) * | 2022-07-12 | 2022-09-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滤装置、曲轴组件及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95698U (zh)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
CN108993050A (zh) | 过滤装置 | |
CN105585193B (zh) |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的进水机构 | |
CN106731188A (zh) | 一种精滤油装置 | |
CN203999452U (zh) | 间歇式糠醛精制装置 | |
CN205300994U (zh) | 污水预处理采样自动化一体机 | |
CN208218590U (zh) | 一种机械加工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6342955U (zh) | 一种二次滤油装置 | |
CN206285559U (zh) | 一种具有搅拌、洗涤功能的控温压滤装置 | |
CN107057847A (zh) | 一种茶油冷却精滤装置 | |
CN208414356U (zh) | 一种新型压榨油后用降温装置 | |
CN206746138U (zh) | 一种可过滤的结晶罐 | |
CN104588577B (zh) | 一种含水蜡液的除水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 |
CN106753784A (zh) | 芝麻油过滤装置 | |
CN207493351U (zh) | 密封型油水分离器滤芯 | |
CN204073636U (zh) | 轧辊磨床润滑油过滤器 | |
CN106512504B (zh) | 一种二次滤油装置 | |
CN219662942U (zh) | 液液分离器 | |
CN208193750U (zh) | 一种油中除气泡过滤器 | |
CN213790073U (zh) | 一种提取装置 | |
CN206496434U (zh) | 除湿机 | |
CN207276336U (zh) | 一种用于水管加工的水循环水箱 | |
CN220552321U (zh) | 一种换热结构及人造革加工尾气处理装置 | |
CN206803491U (zh) | 一种氢化铝锂烘干导热油炉 | |
CN206285572U (zh) | 滤油设备上的滤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