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871651U -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1651U
CN205871651U CN201620548371.8U CN201620548371U CN205871651U CN 205871651 U CN205871651 U CN 205871651U CN 201620548371 U CN201620548371 U CN 201620548371U CN 205871651 U CN205871651 U CN 205871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location
bush
hole
loc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83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海斌
王遵
汪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83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1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1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1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控制臂总成,解决了每一侧的定位板在实现固定的过程当中仅仅只能与一个方向上的螺杆进行配合固定,进而不能适配复杂的副车架结构,其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衬套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外侧压配有一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向第一衬套外侧延伸的第一定位部和向第一定位部反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一贯通的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垂直设置的减重孔。达到了进而实现了在第一定位部可以实现插入两根方向相反的定位杆进行定位,并且减重孔的还能实现减轻第一定位部的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汽车悬挂系统的前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其中悬挂系统主要分为前桥和后桥两大块。控制臂是汽车悬架中关键的一个安全件,其连接转向节、副车架和控制悬架在运动过程中的定位参数、传递载荷的作用,对刚度和强度要求都很高。目前,在大多数车辆的前悬架系统的机构中,汽车前控制臂与车架和车轮的连接时采用三端连接的方式,即前控制臂的一端与转向节连接,另一端与副车架连接。目前的控制臂上均通过设置有衬套来实现与转向节或者副车架的连接,目前衬套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为直接在衬套内部插设有螺杆来实现固定,这种方式结构更加紧凑但是拆装困难,另一种方式实用新型申请号201020687079.7的图中公开的前摆臂本体的后衬套,在外侧向外两侧延伸有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置有一定位孔,但是每一侧的定位板在实现固定的过程当中仅仅只能与一个方向上的螺杆进行配合固定,进而不能适配复杂的副车架结构,其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前控制臂总成,该前控制臂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所述前控制臂本体所述前控制臂本体的通过第一衬套总成和第二衬套总成与车架连接,还包括一球头定位座,所述第一衬套总成包括第一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外侧压配有一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向第一衬套外侧延伸的第一定位部和向第一定位部反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一贯通的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垂直设置的减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定位部设置有贯通的定位孔,并且还设置有与定位孔垂直的减重孔,进而实现了在第一定位部可以实现插入两根方向相反的定位杆进行定位,并且减重孔的还能实现减轻第一定位部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定位片以及设置在定位片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定位部设置有至少有两个定位孔,即实现了与副车架配合的过程当中定位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定位片设置有一缺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一缺角,节省了不必要的结构,实现了在定位过程当中与相应的副车架配合过程当中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二衬套总成包括套筒以及安装在套筒内的第二衬套。
附图说明
图1是前控制臂本体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架的单独示意图。
图中,1、前控制臂本体;2、第一衬套总成;21、第一衬套;3、第二衬套总成;31、套筒;32、第二衬套;4、定位架;41、第一定位部;41a、减重孔;42、第二定位部;42a、定位片;43、定位孔;5、球头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1至2,一种汽车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1,前控制臂本体1通过第一衬套总成2和第二衬套总成3与副车架连接,第一衬套总成2包括设置在前控制臂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在第一固定轴上装配有第一衬套总成2,第一衬套总成2包括套设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衬套21,第一衬套21即为橡胶套,并且在第一衬套21的外部压配有定位架4,其中定位架4包括第一定位部41和第二定位部42,第一定位部41和第二定位部42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其中第一定位部41为正方体的块状,在第一定位部41的一侧设置有一贯穿的定位孔43,在第一定位部41的另一侧设置有一贯穿的减重孔41a,并且减重孔41a和定位孔43相交,由于这样的设置,就可以起到实现在第一定位部41插入两根方向相反的定位杆进行定位,并且减重孔41a的还能实现减轻第一定位部41的重量。
并且第二定位部42包括一块定位片42a,在定位片42a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43,并且在定位片42a上设置有一三角形的缺角,节省了不必要的结构,实现了在定位过程当中与相应的副车架配合过程当中结构更加紧凑。
并且前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还设置有一球头定位座5,在球头定座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43,以实现与球头定位座5的牢固定位。
第二衬套总成3包括套筒31和安装在套筒31内部的第二衬套3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包括前控制臂本体(1),所述前控制臂本体(1)所述前控制臂本体(1)的通过第一衬套总成(2)和第二衬套总成(3)与车架连接,还包括一球头定位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总成(2)包括第一固定轴以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衬套(21),所述第一衬套(21)的外侧压配有一定位架(4),所述定位架(4)包括向第一衬套(21)外侧延伸的第一定位部(41)和向第一定位部(41)反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42),所述第一定位部(41)包括一贯通的定位孔(43)以及与定位孔(43)垂直设置的减重孔(4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42)包括定位片(42a)以及设置在定位片(42a)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42a)设置有一缺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总成(3)包括套筒(31)以及安装在套筒(31)内的第二衬套(32)。
CN201620548371.8U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Active CN205871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371.8U CN205871651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371.8U CN205871651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1651U true CN205871651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8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8371.8U Active CN205871651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1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4700A (zh) 轮梁式无桥车架
CN20386479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108638777B (zh) 横置板簧结构及双横臂结构前独立悬架
CN203752819U (zh)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CN202754029U (zh) 前副车架
CN112829832A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
CN205871651U (zh)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CN205468380U (zh) 客货两运车辆及其悬架系统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106627016A (zh) 一种汽车纵横臂独立悬挂
CN203358724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KR20120062338A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CN205553836U (zh) 车辆用悬架总成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KR101509669B1 (ko)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CN204915177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均衡梁装置
CN204278983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独立悬架结构
CN212605435U (zh) 一种五连杆后副车架
CN103486174B (zh) 一种减震弹簧
CN205736733U (zh) 前控制臂总成
CN205736729U (zh) 一种前控制臂总成
CN205469282U (zh) 一种倒凹形电动汽车专用车架
CN205395688U (zh)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
CN203713964U (zh) 四轮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