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79071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0716U
CN205790716U CN201620502772.XU CN201620502772U CN205790716U CN 205790716 U CN205790716 U CN 205790716U CN 201620502772 U CN201620502772 U CN 201620502772U CN 205790716 U CN205790716 U CN 205790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connector
but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27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凯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027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0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0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0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部;多个端子,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用于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导接;一杠杆件,所述杠杆件具有一操作部,自所述操作部相对两端朝绝缘本体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两连接部,自两所述连接部各一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藉由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作为杠杆支点,操作所述操作部向下运动时,所述抵持部向上运动而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向上移动,使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轻松分离。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其与对接连接器分离便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使用的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一对接连接器,为实现二者的稳定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必须紧固插接在所述电连接器上,然而为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的发展趋势,现有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会越来越轻薄,其在电子设备中所述占空间也愈加变小,因此当所述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插拔力较大时,在狭小的空间内,所述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分离便较困难,不利于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拆卸;另外随着电子设备功能日益丰富,所述电连接器的端子数量越来越多,端子越来越小,所述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分离时,如不能保证所述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完全沿所述端子插接方向平行分离,必然会导致压坏所述端子,缩短所述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对接连接器可轻松分离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部;多个端子,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用于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导接;一杠杆件,所述杠杆件具有一操作部,自所述操作部相对两端朝绝缘本体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两连接部,自两所述连接部各一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藉由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作为杠杆支点,操作所述操作部向下运动时,所述抵持部向上运动而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向上移动,使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分离。
进一步,所述抵持部自所述连接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且与所述操作部平行。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操作部斜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连接臂,及自所述连接臂水平弯折延伸形成的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 所述连接部还设有一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连接所述支撑臂且凸出于所述支撑臂,所述限位臂于水平方向挡止于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 所述支撑臂和所述限位臂相互偏心设置;
进一步, 所述支撑部具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一通孔供所述连接部穿过,自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以挡止所述连接部向上移动;
进一步, 自所述通孔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部,自所述通孔相对另一侧侧向延伸形成一缺口贯通所述支撑部侧边,自所述缺口延伸形成一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第三挡止部挡止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
进一步, 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塑胶本体,所述塑胶本体对应所述抵持部设有凸出的一抓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持所述抓持部;
进一步, 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多个对接端子和锡球,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延伸部,自所述延伸部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两固定部,自两所述固定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两第一限位部,自所述延伸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朝远离所述操作部方向弯折,所述第一限位部于水平方向抵持锡球,所述第二限位部向上抵持锡球;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收容空间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端子和所述对接连接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更靠近所述操作部;
进一步,包括一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设有一开口收容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金属框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设有两侧壁位于两支撑部之间;
进一步, 所述金属框于所述开口另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底壁,所述绝缘本体底面设有凹陷部收容所述底壁;
进一步, 所述侧壁设有一卡扣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以及一让位孔,所述抵持部穿过所述让位孔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所述电连接器中,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接所述对接连接器,操作所述操作部向下运动时,藉由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支撑部的作用,所述抵接部可向上顶出所述对接连接器,使其与所述电连接器轻松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刚刚分离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刚刚分离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第一收容空间11 第二收容空间12
支撑部13 通孔131 第一挡止部1311 第二挡止部1312
缺口1313 第三挡止部1314 凹陷部14 杠杆件2
操作部21 连接部22 连接臂221 支撑臂222
限位臂223 抵持部23 金属框3 开口31
第一侧壁311 卡扣部3111 让位孔3112 底壁312
端子4 对接连接器200 塑胶主体201 抓持部2011
对接端子202 延伸部2021 固定部2022 第一限位部2023
第二限位部20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连接器200。
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端子4,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的一杠杆件2,一金属框3,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四周。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第一空间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空间12,所述端子4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11,所述第二空间12用于让位电路板上其它电子元件,避免其与所述绝缘本体1产生干涉;所述第一空间11的相对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一支撑部13,所述支撑部13具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一通孔131,自所述通孔131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部1311,自所述通孔131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部1312,自所述通孔131相对的另一侧侧向延伸形成一缺口1313贯通所述支撑部13的侧边,自所述缺口1313延伸形成一第三挡止部1314。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杠杆件2具有一操作部21,自所述操作部21相对两端朝所述支撑部13方向延伸形成的两连接部22,及自两所述连接部22各一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一抵持部23,藉由所述连接部22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3作为杠杆支点,操作所述操作部21向下运动时,位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下方的所述抵持部23向上运动并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使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轻易分离。
如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21到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的距离大于其到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2的距离,如此便可尽可能的延长所述连接部22的长度,提升所述杠杆件2的力矩,使其操作更加轻松。另外,所述连接部22包括一连接臂221、一支撑臂222及一限位臂223,所述连接臂221自所述操作部21斜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增大所述操作部21向下运动的空间,提升所述杠杆件2的操控性;所述支撑臂222自所述连接臂221一端水平弯折延伸形成,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3,所述支撑臂222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抵持部23,所述抵持部23平行于所述操作部21,如此便可保证所述操作部21竖直向下运动时,所述抵持部23竖直向上运动,使所述抵持部23在竖直方向向上抵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使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平行分离,避免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一侧翘曲,压坏所述端子4。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所述支撑臂222稳定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3,所述支撑臂222穿过所述通孔131,所述第一挡止部1311位于所述支撑臂222上方并挡止所述支撑臂222向上过度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部1312和所述第三挡止部1314位于所述支撑臂222相对两侧,挡止所述支撑臂222朝左右方向过度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取其它任意方式限位所述支撑臂222于所述支撑部13,在此并不为限。
另外,所述支撑臂222上还具有凸出其表面的所述限位臂223,所述限位臂223位于所述抵持部23与所述支撑臂222之间,所述限位臂223于水平方向挡止于所述支撑部13,避免所述支撑臂222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杠杆件2在水平方向过度移动。在本实施例上,所述限位臂223是与所述支撑臂222偏心设置的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臂223可以为其它任意设置方式,只要其能起到水平限位作用,在此并不为限。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金属框3设有一开口3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金属框3于所述开口31相对两侧设有两第一侧壁311位于两所述支撑部13之间,所述金属框3于所述开口31另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底壁312,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凹陷部14收容于所述底壁312,如此便使所述金属框3稳定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进一步的,两所述侧壁311分别设有一卡扣部3111位于所述连接臂221的上方,挡止所述连接臂221向上过度移动,避免所述杠杆件2损坏;两所述侧壁311还设有一让位孔3112,所述抵持部23穿过所述让位孔3112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一塑胶本体201,多个对接端子202固持于所述塑胶本体201的端子孔中,所述塑胶本体201对应所述抵持部23设有凸出的一抓持部2011,所述抵持部23抵持所述抓持部2011,当所述抵持部23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分离后,操作人员再抓持所述抓持部2011,拿开所述对接连接器200。所述对接端子202具有一延伸部2021,自所述延伸部2021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两固定部2022,自两所述固定部202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两第一限位部2023,自所述延伸部2021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部2024,所述第一限位部2023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4朝远离所述操作部21方向弯折,所述第一限位部2023于水平方向抵持锡球;所述第二限位部2024向上抵持锡球,用于限制锡球的高度,避免锡球的限高结构设置在微小的所述端子孔内,导致焊接时,出现不保膜现象,避免焊接不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电连接器100装配的过程中,先将所述端子4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然后将所述金属框3安装一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其次,将两所述连接部22分别通过两所述缺口1313卡持于所述通孔131,最后将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从上至下按压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即可;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与所电连接器100分离时,操作所述操作部21向下运动,使所述抵持部23向上运动并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向上移动,待所述对接端子202与所述端子4分离后,操作所述抓持部2011,拿走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抵持部23向上抵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操作所述操作部21向下运动时,藉由所述连接部22支撑于支撑部13的作用,所述抵持部23向上顶出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使其与所述电连接器100轻松分离;
(2)所述支撑臂222呈水平方向设置,如此可确保所述抵持部23水平放置,使其竖直向上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保证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在竖直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平行分离,避免损伤所述端子4;
(3)所第一挡止部1311挡止所述支撑臂222向上过度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部1312和所述第三挡止部1314挡止所述支撑臂222过度左右移动,使所述支撑臂222稳定限位于所述支撑部13,增强所述杠杆件2的工作稳定性;
(4)偏心设置的所述限位臂223,避免了所述连接部22转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过度移动而使所述杠杆件2失效;
(5)所述连接臂22自所述操作部21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增大了所述操作部21向下运动的距离,增强了所述杠杆件2的通用性;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多个端子,分别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用于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导接;
一杠杆件,所述杠杆件具有一操作部,自所述操作部相对两端弯折延伸形成两连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相对两侧,自两所述连接部各一端朝相互靠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连接部支撑于一支撑部上,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
藉由所述连接部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作为杠杆支点,操作所述操作部向下运动时,所述抵持部向上运动而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向上移动,使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自所述连接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且与所述操作部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操作部斜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连接臂,及自所述连接臂水平弯折延伸形成的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支撑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设有一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连接所述支撑臂且凸出于所述支撑臂,所述限位臂于水平方向挡止于所述支撑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限位臂相互偏心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自所述绝缘本体延伸,所述支撑部具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一通孔供所述连接部穿过,自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以挡止所述连接部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通孔一侧延伸形成一第二挡止部,自所述通孔相对另一侧侧向延伸形成一缺口贯通所述支撑部侧边,自所述缺口延伸形成一第三挡止部,所述第二挡止部和所述第三挡止部挡止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塑胶本体,所述塑胶本体对应所述抵持部设有凸出的一抓持部,所述抵持部向上抵持所述抓持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多个对接端子和锡球,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延伸部,自所述延伸部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两固定部,自两所述固定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两第一限位部,自所述延伸部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朝远离所述操作部方向弯折,所述第一限位部于水平方向抵持锡球,所述第二限位部向上抵持锡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收容空间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端子和所述对接连接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更靠近所述操作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设有一开口收容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金属框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设有两侧壁位于两支撑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于所述开口另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底壁,所述绝缘本体底面设有凹陷部收容所述底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一卡扣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以及一让位孔,所述抵持部穿过所述让位孔抵持所述对接连接器。
CN201620502772.XU 2016-05-30 2016-05-3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5790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2772.XU CN205790716U (zh) 2016-05-30 2016-05-3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2772.XU CN205790716U (zh) 2016-05-30 2016-05-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0716U true CN205790716U (zh) 2016-12-07

Family

ID=5997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2772.XU Active CN205790716U (zh) 2016-05-30 2016-05-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0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7995A (zh) * 2021-11-16 2022-04-01 衡南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风扇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7995A (zh) * 2021-11-16 2022-04-01 衡南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风扇设备
CN114267995B (zh) * 2021-11-16 2023-12-15 衡南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风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7011Y (zh) 卡缘连接器组件
CN105406235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3427235A (zh) 电连接器
CN202503139U (zh) 电连接器
CN101752757A (zh) 电连接器
US1042281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tacts thereof
CN108847539B (zh) 电连接器
CN202503130U (zh) 电连接器
CN205790716U (zh) 电连接器
CN204885593U (zh) 电连接器
CN204190022U (zh) 电连接器
CN108879162A (zh) 电连接器
CN103746224B (zh) 卡连接器
CN208173836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37U (zh) 电连接器
CN202005118U (zh) 固定片
CN201142411Y (zh) 连接器
CN103746209A (zh) 卡连接器
CN204230466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17927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690560U (zh) 卡连接器
CN204088620U (zh) 电连接器及其固定件
CN100470942C (zh) 低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CN111653883B (zh) 一种可防止端子漏焊的连接器结构
CN202434749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