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72412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4126U
CN205724126U CN201620321667.6U CN201620321667U CN205724126U CN 205724126 U CN205724126 U CN 205724126U CN 201620321667 U CN201620321667 U CN 201620321667U CN 205724126 U CN205724126 U CN 205724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astic arm
wall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16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权
闵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216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4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4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41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贯穿所述舌板上下表面的通槽;一弹性端子,固持于所述基部且向前延伸一收容于所述通槽的弹性段,所述弹性段包括一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的接触部;一弹性臂,自通槽内壁延伸并悬空于所述通槽,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弹性端子上方与所述弹性段相互抵持。当弹性端子与对接端子接触,弹性端子向上移动发生弹性形变,弹性臂抵持所述弹性端子,增大接触的正向力;当弹性端子受力过大,弹性臂与弹性端子一起发生形变,减小弹性端子形变程度,缓解弹性疲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端子抵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过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实现电源或信号的传输,弹性端子与平板端子的接触是一种常用的接触方式:弹性端子设有弹性部和自弹性部弯折延伸的接触部,通过平板端子与接触部抵压,弹性端子发生形变,弹性形变的恢复力转化成两种端子的接触力实现两种端子的电性接触。
一般设有弹性端子的端子槽既需要给弹性端子提供弹性形变空间,又需要对弹性端子有一定的支撑,保证所述弹性端子与对接端子接触的正向力,现有技术采用将接触部悬空,将弹性部设置于端子槽支撑面,但是当弹性端子形变时弹性部受支撑面的硬性支撑,容易导致弹性端子形变处产生疲乏,通过多次累积使弹性端子形变后难以恢复导致接触不良,尤其是当弹性端子长度较短,同样的压力下力臂越短形变越严重电连接器寿命越短。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具有弹性端子抵持结构且不易导致端子弹性疲乏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端子抵持结构且不易导致端子弹性疲乏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贯穿所述舌板上下表面的通槽;一弹性端子,固持于所述基部且向前延伸一收容于所述通槽的弹性段,所述弹性段包括一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的接触部;
一弹性臂,自通槽内壁延伸并悬空于所述通槽,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弹性端子上方与所述弹性段相互抵持。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内壁包括一后内壁,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后内壁向前延伸位于所述弹性端子的正上方,与所述弹性端子相互抵持。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段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内壁包括相对的一左内壁和一右内壁,所述弹性臂为两个,分别自所述左内壁和右内壁相对延伸且位于所述弹性端子左右两侧的上方,与所述弹性端子相互抵持。
进一步的,两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段的接触面积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弹性段包括自所述基部延伸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弹性臂下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上表面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且自所述内壁向弹性臂末端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一对侧表面、所述弹性臂上表面和所述弹性臂下表面均自所述内壁向弹性臂末端逐渐变窄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前端向下弯折一折弯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折弯部向后反向弯折延伸,所述弹性部和所述折弯部收容于所述通槽,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通槽下方,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部抵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弹性臂和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弹性端子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舌板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提供弹性端子形变空间,所述通槽中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抵持于所述弹性端子形变弯向的一侧,当所述弹性端子发生形变,所述弹性臂的抵持作用增大正向力,使接触效果更好;当弹性端子比较短或者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时,由于弹性臂悬空于通槽中,所述弹性臂可以随所述弹性端子一起形变,抵消所述弹性端子部分受力,使所述弹性端子不易产生疲乏而导致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 绝缘本体1 基部11 基部顶壁111
凹槽1111 基部侧壁112 凸肋1121 舌板12
舌板上表面121 舌板下表面122 通槽123 后内壁1231
左内壁1232 右内壁1233 前内壁1234 弹性端子2
弹性段21 弹性部211 折弯部212 接触部213
固定部22 焊接部23 弹性臂3 弹性臂下表面31
弹性臂上表面32 侧表面33 末端34 金属壳体4
金属壳体顶壁41 耳扣411 金属壳体侧壁42 开口421
对接连接器20 平板端子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电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本体1,弹性端子2,弹性臂3和金属壳体4。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基部11和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基部顶壁111设有一凹槽1111,基部侧壁112设有一对凸肋1121;所述舌板12设有贯穿舌板上表面121和舌板下表面122的通槽123,本实施例所述通槽123截面大致呈四边形,设有后内壁1231、左内壁1232、右内壁1233和一前内壁1234。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弹性端子2与所述绝缘本体1埋设成型。所述弹性端子2设有一固定部22固持于所述基部11,所述固定部22向后延伸有焊接部23,所述焊接部23自所述基部11后端穿出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固定部22向前延伸一弹性段21,所述弹性段21包括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的弹性部211,自所述弹性部211前端向下弯折的一折弯部212,和自所述折弯部212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一接触部213;所述弹性部211和所述折弯部212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123,所述接触部213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122且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通槽123中。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213还可以直接自所述弹性部211向前弯折延伸。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自所述后内壁1231向前延伸悬空于所述通槽123内。所述弹性臂3设有一下表面31,一上表面32,一对侧表面33,以及一末端34。所述侧表面33与所述左内壁1232和所述右内壁1233具有一定间隙;所述末端34与所述前内壁1234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和所述侧表面33均自后向前变窄。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与所述弹性部211抵接;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123,且自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作为一种较佳实施例,所述末端34距所述后内壁1231的距离大约为所述弹性段21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后内壁1231之间还可以设有一过渡部(未图示),所述过渡部截面呈矩形宽于弹性臂后表面(未图示)。
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金属壳体4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舌板12围成一插接空间(未图示),所述金属壳体顶壁41设有一对耳扣411,所述金属壳体侧壁42设有一对开口421,当所述金属壳体4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耳扣411扣持于所述凹槽1111,所述开口421卡持于所述凸肋1121,上述两种扣合机构对所述金属壳体4和所述绝缘本体1实现前后方向的定位。
请参阅图6,对接连接器20设有平板端子201,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0与所述电连接器10插接,所述弹性端子2与平板端子201接触,所述弹性端子2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臂3向下抵持所述弹性端子2并随所述弹性端子2向上变形。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弹性臂3为两个且分别自所述左内壁1232和所述右内壁1233相对延伸悬空于所述通槽123内,所述弹性臂3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中大致相同,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和所述侧表面33均自相应内壁向末端34变窄。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123,且自相应内壁向末端34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两所述弹性臂3分别位于所述弹性部211上方的左右两侧,且两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与所述弹性部211抵接且接触面积相同。
所述弹性臂3还可以自所述前内壁1234向后延伸悬空于所述通槽123内(未图示),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与所述弹性部211抵接;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123,且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所述弹性臂上表面32和所述侧表面33均自前向后变窄。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槽123截面可以设置成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弹性臂3可以自所述内壁沿所述弹性部211的延伸方向同向或反向延伸;所述弹性臂3也可以自所述弹性部211的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相对延伸。所述弹性臂3位于所述弹性端子2上方,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与所述弹性部211抵接。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
(1)舌板12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123提供弹性端子2形变空间,所述通槽123中设有弹性臂3,所述弹性臂3抵持于所述弹性端子2形变弯向的一侧,当所述弹性端子2发生形变,所述弹性臂3的抵持作用增大正向力,使接触效果更好;
(2)当弹性端子2比较短或者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时,由于弹性臂3悬空于通槽123中,所述弹性臂3可以随所述弹性端子2一起形变,抵消所述弹性端子2部分受力,使所述弹性端子2不易产生疲乏而导致接触不良。
(3)弹性端子2和绝缘本体1埋设成型,所述弹性端子2设有一弹性部211和自所述弹性部211前端向下弯折的一折弯部212,所述接触部213自所述折弯部212向后反向弯折延伸,此种实施例,有利于缩短舌板12的长度,实现电连接器10的小型化。
(4)弹性臂3与通槽内壁(1231、1232、1233、1234)连接处设有一过渡部(未图示),所述弹性臂下表面31、弹性臂上表面32和一对侧表面33均自一所述内壁向末端34延伸且逐渐变窄。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内壁连接处较宽或者设有过渡部使弹性臂3形变时更稳固不易断裂,所述末端34变窄使所述弹性臂3更容易发生形变。
(5)第一实施例中,弹性臂3的末端34到后内壁1231的距离小于弹性段21的长度。较优的所述弹性臂3的末端34距所述后内壁1231的距离大约为所述弹性段21长度的三分之一,此为所述弹性臂3提供所述弹性端子2支撑力的较佳方案。
(6)弹性臂上表面32完全收容于通槽123,且自所述内壁向末端34延伸且逐渐向下倾斜, 使弹性臂3发生形变时不会凸出于所述舌板上表面121阻碍对接连接器20的插入。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贯穿所述舌板上下表面的通槽;
一弹性端子,固持于所述基部且向前延伸一收容于所述通槽的弹性段,所述弹性段包括一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的接触部;
一弹性臂,自通槽内壁延伸并悬空于所述通槽,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弹性端子上方与所述弹性段相互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包括一后内壁,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后内壁向前延伸位于所述弹性端子的正上方,与所述弹性端子相互抵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段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包括相对的一左内壁和一右内壁,所述弹性臂为两个,分别自所述左内壁和右内壁相对延伸且位于所述弹性端子左右两侧的上方,与所述弹性端子相互抵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段的接触面积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段包括自所述基部延伸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弹性臂下表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上表面完全收容于所述通槽,且自所述内壁向弹性臂末端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侧表面、所述弹性臂上表 面和所述弹性臂下表面均自所述内壁向弹性臂末端逐渐变窄延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前端向下弯折一折弯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折弯部向后反向弯折延伸,所述弹性部和所述折弯部收容于所述通槽,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通槽下方,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弹性端子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CN201620321667.6U 2016-04-18 2016-04-18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4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1667.6U CN205724126U (zh) 2016-04-18 2016-04-1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1667.6U CN205724126U (zh) 2016-04-18 2016-04-1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4126U true CN205724126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2166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4126U (zh) 2016-04-18 2016-04-1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4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8304A (zh) * 2018-09-19 2019-02-22 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 一种用于大功率模块产品的端子结构
CN111262064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8304A (zh) * 2018-09-19 2019-02-22 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 一种用于大功率模块产品的端子结构
CN111262064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62074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111262074B (zh) * 2018-11-30 2022-02-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US11557852B2 (en) 2018-11-30 2023-01-17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Cable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0749Y (zh) 电池连接器
CN10702633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5724126U (zh) 电连接器
CN201515054U (zh) 板端电连接器
CN201682094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TW202107781A (zh) 連接器及端子
TWM475061U (zh) 電連接器
JP2015204186A (ja) 端子
CN201185294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5657216U (zh) 具有稳固结构的电池连接器
CN206211087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CN211957953U (zh) 一种耐用可靠的接触弹片
CN204030062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08589574U (zh) 具有两个弹性插针的电源连接器
CN216598091U (zh) 一种新型线端连接器母座
CN204809470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端子、电池连接器及终端
CN211126157U (zh) 一种车充插头的弹片结构
CN212991415U (zh) 垫高型usb 3.1 af接口连接器
CN204156167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04118376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TWM462453U (zh) 彈簧式電池連接器
CN212874834U (zh) 可拆卸压接端子
CN219779362U (zh) 一种连接器固定支架、连接器组件及车辆
CN218919430U (zh) 一种高稳定性板对板母座连接器
CN217983810U (zh) 提高插拔力的usb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