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452792U -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2792U
CN205452792U CN201620250711.9U CN201620250711U CN205452792U CN 205452792 U CN205452792 U CN 205452792U CN 201620250711 U CN201620250711 U CN 201620250711U CN 205452792 U CN205452792 U CN 205452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park plug
housing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507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希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507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2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2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2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花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容式火花塞。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绝缘体和中心电极,所述绝缘体的下端安装有接地螺母,绝缘体的上端通过六角螺母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呈锥形状,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导体,所述的中心电极与内导体连接,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侧电极,侧电极设置在中心电极的上端并与中心电极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中心电极包括电极I、电极II,其中,电极I和电极II之间留有8-12mm的间隙,所述的电极I和电极II分别与内导体连接。与传统的火花塞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由于长期使用,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间隙变大问题,增加火花塞电击穿的能量,点火效果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花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发动机常用的一种零部件,它主要由绝缘体、壳体、接线螺杆和电极组成。其绝缘体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导热性。火花塞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耐受高温热冲击和化学腐蚀,材料通常是95%的氧化铝瓷。火花塞电极包括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两者之间为火花间隙。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启动、功率、工作稳定性和经济性。合理的间隙与点火电压有关。中心电极与接线螺杆之间是导体玻璃密封剂,既要能够导电,也要能承受混合气燃烧的高压,同时保证其密封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火花塞往往出现点火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长期使用,火花塞内部的零部件老化,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间隙变大,影响点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点火效果好的复容式火花塞。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绝缘体和中心电极,所述绝缘体的下端安装有接地螺母,绝缘体的上端通过六角螺母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呈锥形状,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导体,所述的中心电极与内导体连接,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侧电极,所述的侧电极设置在中心电极的上端并与中心电极留有间隙,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电极伸出内导体,中心电极与内导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中心电极包括电极I、电极II,其中,电极I和电极II之间留有8-12mm的间隙,所述的电极I和电极II分别与内导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台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第二台阶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位置,第三台阶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部,壳体呈锥形状,所述的内导体呈锥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之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容式火花塞,与内导体连接的中心电极包括电极I、电极II,与传统的火花塞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由于长期使用,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的间隙变大问题,增加火花塞电击穿的能量,点火效果更稳定。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不高,实用性强,适合在相关产品领域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绝缘体2和中心电极,所述绝缘体2的下端安装有接地螺母3,绝缘体2的上端通过六角螺母4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壳体1呈锥形状,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内导体5,所述的中心电极与内导体5连接,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侧电极6,所述的侧电极6设置在中心电极的上端并与中心电极留有间隙。
具体的,中心电极伸出内导体5,中心电极与内导体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具体的,中心电极包括电极I7、电极II8,其中,电极I7和电极II8之间留有8-12mm的间隙,所述的电极I7和电极II8分别与内导体5连接。
与传统的火花塞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由于长期使用,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6的间隙变大问题,增加火花塞电击穿的能量,点火效果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设置有第一台阶9、第二台阶10和第三台阶11。所述的第一台阶9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第二台阶10设置在壳体1的中间位置,第三台阶11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部,壳体1呈锥形状,所述的内导体5呈锥形状。所述第一台阶9与第二台阶10之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壳体1的第一台阶9、第二台阶10和第三台阶11的结构设计使得壳体1呈锥形状结构,也使得点火端的热量更容易传导出去,提高活塞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极结构设计,电传导更充分,增加火花塞电击穿能量,提升了火花塞使用的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5)

1.一种复容式火花塞,包括壳体,绝缘体和中心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的下端安装有接地螺母,绝缘体的上端通过六角螺母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呈锥形状,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导体,所述中心电极与内导体连接,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侧电极,所述的侧电极设置在中心电极的上端并与中心电极留有间隙,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容式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电极伸出内导体,中心电极与内导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容式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中心电极包括电极I、电极II,其中,电极I和电极II之间留有8-12mm的间隙,所述的电极I和电极II分别与内导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容式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台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第二台阶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位置,第三台阶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部,壳体呈锥形状,所述的内导体呈锥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容式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之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
CN201620250711.9U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2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0711.9U CN20545279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0711.9U CN20545279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2792U true CN205452792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507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279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2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5087B (zh) 通过电晕放电点燃内燃机中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装置
CN205452792U (zh) 一种复容式火花塞
CN204459851U (zh) 一种开关式防触电led灯管
CN105429005A (zh) 一种改进的摩托车发动机的火花塞
CN205982358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件的插拔结构
CN103945584B (zh) 消毒灭菌器用加热装置
CN207651259U (zh) 一种带外间隙线路支撑避雷器
CN206412636U (zh) 一种摩托车火花塞
CN201773679U (zh) 一种进线套管
CN203760233U (zh) 一种防雷绝缘子保护器
CN204514979U (zh) 使用c型内胀式弹簧圈的电能表连接插头
CN201699312U (zh)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CN203367746U (zh) 火花塞
CN205159792U (zh) 一种内燃机火花塞接地电极
CN205282877U (zh) 一种防积碳火花塞
CN204517161U (zh) 一种增大点火接触面积的火花塞
CN205004616U (zh) 一种新型火花塞
CN106704077B (zh) 点火线圈测试试验用电子火花塞
CN204361482U (zh) 多核高能360°点火火花塞
CN204215994U (zh) 一种触臂式熔断器固定装置
CN203135372U (zh) 防雷保护装置
CN105576505B (zh) 一种防滞燃负极打火单元及包括该负极打火单元的火花塞
CN20531950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火花塞
CN203352162U (zh) 避雷器
CN218123965U (zh) 一种组合式火花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