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9312U -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99312U CN201699312U CN2010202460261U CN201020246026U CN201699312U CN 201699312 U CN201699312 U CN 201699312U CN 2010202460261 U CN2010202460261 U CN 2010202460261U CN 201020246026 U CN201020246026 U CN 201020246026U CN 201699312 U CN201699312 U CN 201699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rk plug
- insulator
- improved spark
- glass
- plug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包括绝缘体,在绝缘体下段中安装有中心电极、上段中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中心电极的内端与导体玻璃高温连接,绝缘体上包覆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电连接侧电极,在导体玻璃与金属杆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该结构的火花塞电极打火力强、火力均衡、不易积碳、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发电内燃机及汽车火花塞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发电内燃机以及汽车所用的火花塞,是在绝缘体下部中安装有中心电极、上部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中心电极与金属杆之间由导体玻璃高温连接,金属杆上端部安装有接线螺母,在绝缘体下段包覆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电连接侧电极,中心电极与侧电极间具有跳花间隙。这种结构的火花塞点火闪光电弧能力有限,点火速度慢,致使燃烧室爆发性能差,易积碳,直接影响内燃机的功率,并且排放污染高,低温下不易启动。同时,现有的火花塞普遍存在电极消耗快,使电极间隙很快变大,致使火花塞放电电压超出点火线圈所提供的电压极限,造成断火、停火,使用寿命缩短,于是有人采用白金电极,以次提高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但采用贵重金属制造火花塞,其造价为普通金属火花塞的10倍,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火花塞普遍存在打火困难、点火速度慢、易积碳的弊端,提供一种打火力强、点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火花塞,以提高火花塞的整体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体,在绝缘体下段中安装有中心电极、上段中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中心电极的内端与导体玻璃高温连接,绝缘体上包覆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电连接侧电极,其结构特点是在导体玻璃与金属杆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
所述的引射促燃器包括密封的玻璃管,沿玻璃管长度方向外侧设有导电金属丝,导电金属丝的两端部与玻璃管两端部烧结在一起,且导电金属丝的两端部伸入到玻璃管内腔中形成发射端和接收端,玻璃管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
所述的导电金属丝为镍丝,其表面镀镁。
所述的发射端端部呈尖端状或球状,所述的接收端端部呈尖端状或球状。
所述的发射端及其端部表面涂有碳酸盐层,所述的接收端及其端部表面涂有碳酸盐层。
所述的惰性混合气体为氩、氖混合气体。
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在管帽与导体玻璃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导体玻璃与金属杆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而引射促燃器采用阴极射线原理设计,并且在引射促燃器的玻璃管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而惰性混合气体在高压下又具有电离特性,这样,在金属杆与中心电极之间产生瞬间脉冲或脉动电流,因此打火力强,经试验,火花塞点火闪光电弧比普通火花塞提高十几倍,能瞬间穿透油雾分子,点火速度快,火力均衡,使油雾分子更小、更细,燃烧更充分,电极间不易积碳,节油10-20%,排放污染小,能在零下45℃低温环境下快速启动,并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而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在管帽与导体玻璃之间设有弹簧,便于火花塞的组装,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引射促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引射促燃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火花塞包括绝缘体2,绝缘体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在绝缘体2下段中安装有中心电极17、上段中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3,金属杆3上端部安装有接线螺母1,中心电极17的内端与导体玻璃14高温连接,绝缘体2上包覆有金属壳体4,本实施例中,在绝缘体2下段包覆有金属壳体4,金属壳体4与绝缘体2之间设有内垫圈16,金属壳体4上还设有多层密封垫圈15,金属壳体4上电连接侧电极18,中心电极17与侧电极18间具有跳花间隙。在导体玻璃14与金属杆3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该引射促燃器根据阴极射线原理设计,包括密封的玻璃管11,玻璃管11纵剖面呈椭圆状,沿玻璃管11长度方向外侧设有导电金属丝8,本实施例中,导电金属丝8采用镍丝,其表面镀镁。导电金属丝8的两端部与玻璃管11两端部烧结在一起,且导电金属丝8的两端部伸入到玻璃管11内腔7中形成发射端5和接收端10,为提高发射、接收效率,发射端5端部6呈尖端状或球状,接收端10端部9呈尖端状或球状,发射端5及其端部6表面涂有碳酸盐层,接收端10及其端部9表面涂有碳酸盐层,以提高电离效果,玻璃管11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这样,在金属杆与中心电极之间由沿玻璃管11长度方向外侧设置的导电金属丝8产生平稳电流,利用惰性混合气体在高压下的电离特性产生瞬间脉冲或脉动电流,提高打火强度,同时,在玻璃管11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可以避免发射端5及其端部6、接收端10及其端部9被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惰性混合气体为氩、氖混合气体。为组装方便,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12,在管帽12与导体玻璃14之间设有弹簧13,金属杆3、引射促燃器、管帽12、弹簧13、导体玻璃14电连接。为提高导电性能,引射促燃器中由导电金属丝8构成的接收端10为两条,其中一条与沿玻璃管11长度方向外侧设置的导电金属丝8为一体结构,另一条外端部与管帽12电连接,由两条电金属丝8构成的接收端10内端部电连接在一起形成接收端10端部9;发射端采用与接收端相同的结构,其顶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即该引射促燃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可以采用对称设计结构,也可以采用非对称设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火花塞结构不限于图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引射促燃器可以应用在任何公职的火花塞中,任何在中心电极与金属杆之间设置引射促燃器的火花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包括绝缘体(2),在绝缘体(2)下段中安装有中心电极(17)、上段中安装有伸出其端部的金属杆(3),中心电极(17)的内端与导体玻璃(14)高温连接,绝缘体(2)上包覆有金属壳体(4),金属壳体(4)上电连接侧电极(18),其特征是在导体玻璃(14)与金属杆(3)之间设有引射促燃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射促燃器包括密封的玻璃管(11),沿玻璃管(11)长度方向外侧设有导电金属丝(8),导电金属丝(8)的两端部与玻璃管(11)两端部烧结在一起,且导电金属丝(8)的两端部伸入到玻璃管(11)内腔中形成发射端(5)和接收端(10),玻璃管(11)内腔中充有惰性混合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金属丝(8)为镍丝,其表面镀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射端(5)端部(6)呈尖端状或球状,所述的接收端(10)端部(9)呈尖端状或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射端(5)及其端部(6)表面涂有碳酸盐层,所述的接收端(10)及其端部(9)表面涂有碳酸盐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惰性混合气体为氩、氖混合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火花塞结构,其特征是在引射促燃器的下端部设有由导体材料制成的管帽(12),在管帽(12)与导体玻璃(14)之间设有弹簧(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60261U CN201699312U (zh) | 2010-06-21 | 2010-06-21 |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460261U CN201699312U (zh) | 2010-06-21 | 2010-06-21 |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99312U true CN201699312U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340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460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9312U (zh) | 2010-06-21 | 2010-06-21 |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993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1167A (zh) * | 2015-06-17 | 2015-09-09 | 王迪蔚 | 一种汽车用火花塞 |
CN105048289A (zh) * | 2014-05-02 | 2015-11-11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火花塞 |
-
2010
- 2010-06-21 CN CN2010202460261U patent/CN2016993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8289A (zh) * | 2014-05-02 | 2015-11-11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火花塞 |
CN104901167A (zh) * | 2015-06-17 | 2015-09-09 | 王迪蔚 | 一种汽车用火花塞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5087B (zh) | 通过电晕放电点燃内燃机中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装置 | |
CN201699312U (zh) | 改进的火花塞结构 | |
CN201908766U (zh) | 低压高能电点火半导体电嘴 | |
CN204633129U (zh) | 串联间隙多点放电火花塞 | |
CN105429005A (zh) | 一种改进的摩托车发动机的火花塞 | |
CN100530869C (zh) | 以全陶瓷电热体为中心电极的火花塞 | |
CN202333443U (zh) | 增强火花塞电击穿能量电容器 | |
CN207234152U (zh) | 高效火花塞 | |
CN206412636U (zh) | 一种摩托车火花塞 | |
CN205159792U (zh) | 一种内燃机火花塞接地电极 | |
CN202586078U (zh) | 环状巨能火花塞 | |
CN203135216U (zh) | 汽车用多中心电极火花塞 | |
CN209993871U (zh) | 一种汽油发动机火花塞 | |
CN201018191Y (zh) | 一种汽车内燃机喷射点火火花塞 | |
CN204045934U (zh) | 火花塞 | |
CN200962497Y (zh) | 多功能强力火花塞 | |
CN203134744U (zh) | 冷阴极气体放电管 | |
CN203193120U (zh) | 多功能摩托车用火花塞帽 | |
CN203135213U (zh) | 汽油机用节能减排火花塞帽 | |
CN108574200B (zh) | 高效火花塞 | |
CN203134745U (zh) | 三电极单桥容电放电管 | |
CN203189186U (zh) | 连接汽车高压点火线圈的多次放电点火装置 | |
CN203130323U (zh) | 连接汽车高压点火线圈的高能点火装置 | |
CN201444535U (zh) | 并串极多间隙节能环保火花塞 | |
CN203707566U (zh) | 具有高点火能量的节能火花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