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5176U - 冷却盘管 - Google Patents
冷却盘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5176U CN205175176U CN201520942332.1U CN201520942332U CN205175176U CN 205175176 U CN205175176 U CN 205175176U CN 201520942332 U CN201520942332 U CN 201520942332U CN 205175176 U CN205175176 U CN 2051751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valve
- water inlet
- outfall sewer
- cooling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盘管,旨在提供一种能将铜管内的水清理干净且方便对U形连接管焊接的冷却盘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冷却盘管,直铜管与直铜管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进行连通形成输送管道,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进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固定板包括有固定a板与固定b板,固定a板的与固定b板之间相互抵触,通孔由固定a板上的半圆缺口c和固定b板上的半圆缺口d组成,进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高压气泵,出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的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通过高压气流的喷吹达到清扫输送管道内水的作用,通过固定板的拆卸实现对输送管道的方便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冷却盘管。
背景技术
将热水通入冷却盘管,经过冷却盘管长轨道的路径循环与外部空气的流动或通过冷水对冷却盘管外表面进行喷淋带走冷却盘管表面因热水而产生的热量,对热水进行散热降温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52010401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冻型盘管结构),它包括换热翅片组和若干导水管,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翅片组由多个换热翅片沿垂直翅片表面的方向叠加组成,换热翅片上设有多列穿孔;导水管穿过所述穿孔,导水管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导水管包括穿过穿孔的直铜管和连接相邻直铜管端部的U形连接管,U形连接管沿水流方向上游端的高度低于或等于下游端的高度。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换热翅片上设置有多列穿孔,直铜管穿过换热翅片上的穿孔,直铜管与相邻的直铜管两端通过U形连接管进行连通,且U形连接管沿水流方向上游端的高度低于或等于下游端的高度,将换热翅片固定在定位框上形成防冻型盘管结构,该方式只能将直铜管管内的大多数水分排出,但铜管内壁上会由于水本身的黏性粘黏在铜管内壁上,使铜管内壁上存留有很多的水滴无法清理干净,如果室外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时候,残留在铜管内壁的水滴发生凝结从而造成冷却盘管容易被冻坏或堵塞,现有的直铜管与U形连接管之间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焊接的方式简便快捷且密封性好,不会使铜管内部流通的水从连接的缝隙中流出,在对防冻型盘管进行安装时,都是先将直铜管穿过换热翅片再将U形连接管套设在直铜管的两端对直铜管与U形连接管进行焊接固定,直铜管排列在换热翅片上,再对U形连接管进行焊接时,需要对U形连接管的连接孔进行周向的焊接,完成对第一排的U形连接管焊接后再对下一排的U形连接管进行周向焊接,而上一排U形连接管的存在就会对下一排U形连接管靠近上一排U形连接管的焊接部位进行抵触,增加焊接的难度达不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铜管内的水清理干净且方便对U形连接管焊接的冷却盘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盘管,包括定位框、U形连接管、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固定板和若干直铜管,所述直铜管与直铜管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进行连通形成输送管道,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供直铜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直铜管穿过通孔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定位框上,所述进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固定板包括有固定a板与固定b板,所述固定a板与固定b板之间相互抵触,所述通孔由固定a板上的半圆缺口c和固定b板上的半圆缺口d组成,所述进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与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高压气泵,所述出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靠近孔壁的一面与直铜管抵触,所述固定板的材料为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四周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总管与进水总管上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靠近出水口与进水口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外部直接焊接的方式先将直铜管与U形连接管之间进行固定焊接形成输送管道,再将固定a板远离半圆缺口c的一侧通过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框上,在将焊接好的输送管道安装到固定a板上,将输送管道上的直铜管卡进半圆缺口c中,再将固定b板上的半圆缺口d朝向半圆缺口c所在的一侧卡在传送管道上的直铜管上,在将固定b板通过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框上,通过这样的安装方式既快捷又方便,不存在因为U形连接管的抵触而存在不好焊接的地方,而导致焊接不好存在密封性不良的问题,当需要对热水进行冷却处理时,将位于出水总管与进水总管上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关闭,热水通过输送管道完成对热水的冷却,在对热水完成冷却传输的过程后,位于输送管道的内大部分水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从出水总管中排出,由于水本身的粘性会粘黏在输送管道的内壁上,打开进水总管上的阀门,通过高压气泵的运作将高压气流通过软管传输到输送管道内对输送管道内残留的水进行高压喷吹,将位于输送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打开,使输送管道内被高压气流吹出的水通过出水总管上的第二阀门流出,完成对传输管内残余的水进行清理干净,使室外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时候,不会因为残留在铜管内壁的水滴而发生凝结,造成冷却盘管冻坏或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盘管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冷却盘管固定板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冷却盘管固定板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定位框;2、U形连接管;3、进水总管;4、出水总管;5、固定板;51、固定a板;52、固定b板;6、直铜管;7、通孔;71、半圆缺口c;72、半圆缺口d;8、第一阀门;9、软管;10、高压气泵;11、第二阀门;12、凸起;13、螺栓;14、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冷却盘管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冷却盘管,包括定位框1、U形连接管2、进水总管3、出水总管4、固定板5和若干直铜管6,所述直铜管6与直铜管6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2进行连通形成输送管道,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供直铜管6穿过的通孔7,所述直铜管6穿过通孔7通过固定板5固定在定位框1上,所述进水总管3与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总管4与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固定板5包括有固定a板51与固定b板52,所述固定a板51与固定b板52之间相互抵触,所述通孔7由固定a板51上的半圆缺口c71和固定b板52上的半圆缺口d72组成,所述进水总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所述第一阀门8的一端与进水总管3连通,另一端通过软管9连接有高压气泵10,所述出水总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1的一端与出水总管4连通。
通过外部直接焊接的方式先将直铜管6与U形连接管2之间进行固定焊接形成输送管道,再将固定a板51远离半圆缺口c71的一侧通过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框1上,在将焊接好的输送管道安装到固定a板51上,将输送管道上的直铜管6卡进半圆缺口c71中,再将固定b板52上的半圆缺口d72朝向半圆缺口c71所在的一侧卡在传送管道上的直铜管6上,在将固定b板52通过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框1上,通过这样的安装方式既快捷又方便,不存在因为U形连接管2的抵触而存在不好焊接的地方,而导致焊接不好存在密封性不良的问题,当需要对热水进行冷却处理时,将位于出水总管4与进水总管3上的第一阀门8与第二阀门11关闭,热水通过输送管道完成对热水的冷却,在对热水完成冷却传输的过程后,位于输送管道的内大部分水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从出水总管4中排出,由于水本身的粘性会粘黏在输送管道的内壁上,打开进水总管3上的阀门,通过高压气泵10的运作将高压气流通过软管9传输到输送管道内对输送管道内残留的水进行高压喷吹,将位于输送管道上的第二阀门11打开,使输送管道内被高压气流吹出的水通过出水总管4上的第二阀门11流出,完成对传输管内残余的水进行清理干净,使室外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时候,不会因为残留在铜管内壁的水滴而发生凝结,造成冷却盘管冻坏或堵塞的情况。
所述通孔7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凸起12,所述凸起12靠近孔壁的一面与直铜管6抵触,所述固定板5的材料为铁。
通过凸起12的方式去增加直铜管6与固定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直铜管6在固定板5的固定下变的更加稳定,且增大面积使直铜管6与固定板5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不会使直铜管6因为接触面小与输送管道内水的重力而导致铜管发生局部弯曲的情况,由于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通过凸起12方式能增加热传导量,通过凸起12与直铜管6表面直接接触的方式将铜管表面上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固定板5上,增加输送管道对热水的冷却效果。
所述固定板5的四周通过螺栓13固定在定位框1上。
通过定位框1与固定板5之间螺栓13连接的方式能对输送管道进行方便拆装的作用,输送管道因为外部力的直接接触导致输送管道发生破损时,通过螺栓13连接的方式将输送管道从定位框1上拆下,没有定位框1的阻隔能方便工作人员对输送管道内破损的直铜管6进行维修,当输送管道发生破损时,将破损的输送管道从固定板5上拆卸下更换新的输送管道,就能实现对固定板5与定位框1的循环使用,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环保。
所述出水总管4与进水总管3上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4,所述凹陷部14设置在靠近出水口与进水口的一端。
在进水总管3和出水总管4上需要连接有水管通道将热水通入到冷却盘管上去实现对热水的一个冷却过程,而在进水总管3与出水总管4上设置凹陷部14能方便在水管套设在进水总管3与出水总管4上通过卡箍与凹陷部14相互配合的方式将水管卡住陷入到凹陷部14上,使水管更牢固的固定进水总管3与出水总管4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冷却盘管,包括定位框、U形连接管、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固定板和若干直铜管,所述直铜管与直铜管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进行连通形成输送管道,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供直铜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直铜管穿过通孔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定位框上,所述进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总管与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有固定a板与固定b板,所述固定a板与固定b板之间相互抵触,所述通孔由固定a板上的半圆缺口c和固定b板上的半圆缺口d组成,所述进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与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高压气泵,所述出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靠近孔壁的一面与直铜管抵触,所述固定板的材料为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四周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与进水总管上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靠近出水口与进水口的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2332.1U CN205175176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冷却盘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2332.1U CN205175176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冷却盘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5176U true CN205175176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3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423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75176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冷却盘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5176U (zh) |
-
2015
- 2015-11-23 CN CN201520942332.1U patent/CN2051751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77181B (zh) | 具有自动清洗装置的乏风换热装置 | |
CN103884209A (zh) | 一种分体组合式烟道换热器 | |
HRP20201305T1 (hr) | Sustav za izmjenu toplinske energije za uređaje sa toplinskom pumpom, posebno za kondenzator za stvaranje i skladištenje leda | |
US20090095454A1 (en) | Drainpipe heat exchanger | |
CN205175176U (zh) | 冷却盘管 | |
CN205175177U (zh) | 一种组装方便的冷却盘管 | |
CN204460725U (zh) | 一种电热交换器 | |
CN205175185U (zh) | 一种冷却盘管 | |
CN208382948U (zh) | 一种新型工厂余热回收加热装置 | |
CN211925931U (zh) | 一种换热器结构及空调器 | |
WO2021223490A1 (zh) |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 | |
CN207963573U (zh) | 新型壳式换热器 | |
CN204612239U (zh) | 一种可视化换热器 | |
CN207095100U (zh) |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4176917U (zh) |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08366128U (zh) | 一种调质塔加热箱装置 | |
CN110174007A (zh) | 一种湍流型空气冷却器 | |
CN109990618A (zh) | 一种冷却塔 | |
CN211650418U (zh) |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采暖的供热系统 | |
CN205174942U (zh) | 一种新型蒸发式冷凝器 | |
CN204460855U (zh)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
CN205436092U (zh) | 双腔体式水气分配器 | |
CN219244311U (zh) | 一种空冷器管束结构 | |
CN108592420A (zh) | 一种可拆卸的金属平板集热器 | |
CN203323597U (zh) | 一种防冻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