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0855U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60855U CN204460855U CN201520129173.3U CN201520129173U CN204460855U CN 204460855 U CN204460855 U CN 204460855U CN 201520129173 U CN201520129173 U CN 201520129173U CN 204460855 U CN204460855 U CN 2044608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end plate
- evaporator
- exchange tubes
- righ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多根热交换管,各根热交换管呈蛇形弯曲,其中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右端板上,其中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左端板上,第一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通过第一分配器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一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第二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通过第二分配器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二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性能好,有效保证试验箱温场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背景技术
试验箱是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模拟出自然气候环境对试件造成破坏性的装置,代表试验有低压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热冲击试验、太阳辐射试验、淋雨试验、防潮试验、盐雾试验、沙尘试验等。
试验箱在做低温试验时,使用蒸发器作为热交换器,把经过压缩、液化的制冷剂流经蒸发器的热交换管气化,吸收热量,降低周围介质的温度,试验箱内的空气通过气道系统循环流过蒸发器,实现试验箱内预定温度的要求。目前试验箱使用的蒸发器为单进单出式蒸发器,蒸发器的分配器与制冷回气管位于蒸发器的同一侧,分配器将制冷剂分配给蒸发器各通路,制冷剂在各通路移动的过程中气化后流入制冷回气管。当风道系统的风道宽度较大时,蒸发器通路跨度大,流程长,引起制冷剂流速过低,影响换热性能,通路远端的制冷效果较近端的制冷效果差,导致试验箱内温场不均匀,试件测试结果失真,同一分配器分配路数过多,制冷剂难以分配均匀,无法保证试验箱内的温场均匀,同时同一分配器连接过多的通路,增大了蒸发器的生产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其热交换性能好,有效保证试验箱温场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设置在左、右端板之间的多根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数量为偶数个,各根热交换管呈蛇形弯曲,其中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蒸发器的右端板上,其中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蒸发器的左端板上,第一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通过第一分配器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一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第二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通过第二分配器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二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分配器通过软管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分配器通过软管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
所述热交换管上设有若干与左、右端板平行的传热翅片,相邻两传热翅片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设置在左、右端板之间的多根热交换管,试验箱的蒸发器安装在试验箱风道系统的风道中,试验箱工作室中的热空气从风道系统的入口进入风道,经过这些热交换管时,被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后通过风道系统的出口进入试验箱的工作室,如此循环,将工作室内的空气温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所述热交换管的数量为偶数个,各根热交换管呈蛇形弯曲,蛇形弯曲的热交换管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其中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蒸发器的右端板上,其中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蒸发器的左端板上,热交换管的通路远端与相邻热交换管的通路近端位于同一侧,由于通路远端的制冷效果比通路近端的制冷效果差,如此交叉排列热交换管,能显著改善温场的均匀性,保证试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第一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通过第一分配器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一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上,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第二制冷进液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通过第二分配器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进口连接,第二制冷回气管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上,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的出口连接,由于相邻的热交换管的进口分别位于蒸发器的左、右端板上,蒸发器的两侧均设置分配器与对应的热交换管进口连接,减少了分配器的分配路数,制冷剂分配较为均匀,保证试验箱温场的均匀性。
所述热交换管上设有若干与左、右端板平行的传热翅片,相邻两传热翅片之间留有间隔距离,设置的传热翅片增加了热交换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传热翅片与左、右端板平行,传热翅片的横截面较小,不阻碍空气在风道中的流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向示意图。
附图中,1为左端板,2为右端板,3为热交换管,4为进口,5为出口,6为第一制冷进液管,7为第一分配器,8为第一制冷回气管,9为第二制冷进液管,10为第二分配器,11为第二制冷回气管,12为传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的具体实施例,该双进双出蒸发器包括左端板1、右端板2和设置在左、右端板之间的多根热交换管3,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端板的上、下两端均向外弯折形成折边,折边上设有安装孔,双进双出蒸发器通过螺栓穿过这些安装孔固定安装在试验箱的风道中。所述热交换管3的数量为偶数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管的数量为八个,这些热交换管从后往前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热交换管,各根热交换管3呈蛇形弯曲,其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热交换管的进口4和出口5位于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其中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热交换管的进口4和出口5位于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第一制冷进液管6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该第一制冷进液管6的上游端朝向蒸发器的前方,通过第一分配器7分别与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第一分配器与这些进口通过软管连接,第一制冷回气管8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该第一制冷回气管的下游端朝向蒸发器的前方,分别与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热交换管3的出口5连接。第二制冷进液管9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该第二制冷进液管9的上游端朝向蒸发器的前方,通过第二分配器10分别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第二分配器与这些进口通过软管连接,第二制冷回气管11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该第二制冷回气管的下游端朝向蒸发器的前方,分别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热交换管3的出口5连接。为增加热交换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些热交换管3上设有若干与左、右端板平行的传热翅片12,相邻两传热翅片12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位于蒸发器右端板的第一制冷进液管通过第一分配器将液化的制冷剂均匀分配给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热交换管,同时位于蒸发器左端板的第二制冷进液管通过第二分配器将液化的制冷剂均匀分配给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热交换管,制冷剂在热交换管中移动的过程中气化,吸热,对流经蒸发器的空气降温,位于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热交换管中气化的制冷剂分别从出口进入第一制冷回气管,位于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热交换管中气化的制冷剂分别从出口进入第二制冷回气管。
Claims (3)
1.一种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包括左端板(1)、右端板(2)和设置在左、右端板之间的多根热交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3)的数量为偶数个,各根热交换管(3)呈蛇形弯曲,其中奇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和出口(5)位于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其中偶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和出口(5)位于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第一制冷进液管(6)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通过第一分配器(7)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第一制冷回气管(8)安装在蒸发器的右端板(2)上,分别与奇数的热交换管(3)的出口(5)连接,第二制冷进液管(9)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通过第二分配器(10)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第二制冷回气管(11)安装在蒸发器的左端板(1)上,分别与偶数的热交换管(3)的出口(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器(7)通过软管与奇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所述第二分配器(10)通过软管与偶数的热交换管(3)的进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3)上设有若干与左、右端板平行的传热翅片(12),相邻两传热翅片(12)之间留有间隔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9173.3U CN204460855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9173.3U CN204460855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60855U true CN204460855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6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917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60855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608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8528A (zh) * | 2016-08-15 | 2017-01-04 |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通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
-
2015
- 2015-03-06 CN CN201520129173.3U patent/CN2044608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8528A (zh) * | 2016-08-15 | 2017-01-04 |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通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46256B2 (en) |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a vapor port | |
CN102095283A (zh) | 一种空调器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 |
CN102445100A (zh) |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 |
CN203928496U (zh) |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104390495B (zh) | 一种过冷式冷凝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 |
HRP20201305T1 (hr) | Sustav za izmjenu toplinske energije za uređaje sa toplinskom pumpom, posebno za kondenzator za stvaranje i skladištenje leda | |
EP3062037B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ing said heat exchanger | |
CN203758089U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应用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 | |
CN104214830A (zh) | 室外换热器和空调 | |
CN104596155A (zh) | 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106796088A (zh) | 多端口挤出式热交换器 | |
CN103090618A (zh) | 冷冻冷藏箱 | |
CN203464544U (zh) |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机换热器 | |
CN105258401A (zh) | 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安装有该热交换器的热泵型空调系统 | |
US11060801B2 (en) | Microtube heat exchanger | |
CN204460855U (zh) | 环境试验箱的双进双出蒸发器 | |
JP2018100803A (ja) | 熱交換装置、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
CN202420262U (zh) |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 |
CN202254497U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01724474U (zh) | 一种空调换热器 | |
CN204630438U (zh) | 一种外部自然对流式相变热交换器 | |
CN208720574U (zh) |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 |
CN216694561U (zh) | 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 |
CN204574629U (zh) | 冷冻冷藏机组蒸发器 | |
CN204227760U (zh) |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