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18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47182U CN204947182U CN201520495905.0U CN201520495905U CN204947182U CN 204947182 U CN204947182 U CN 204947182U CN 201520495905 U CN201520495905 U CN 201520495905U CN 204947182 U CN204947182 U CN 2049471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module
- pair
- buckle
- insulating body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端子模组、金属件、固持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绝缘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部及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各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包括夹持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之间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两侧且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一对卡勾,其中,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分别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的基部设有与若干卡扣结构卡扣的若干卡扣构造,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若干卡扣结构沿着与所述对接方向垂直的横方向呈交错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结构及卡扣构造的卡扣操作实现端子模组与金属件固持从而简化制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能适用于正反插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设备最普及的信号传输规格莫过于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以此规格制作的连接器插座及传输线可使外接于电脑的周边设备,如滑鼠、键盘等,即时为电脑所测得并立即使用。由于目前标准的USB插头仅一面设有一排接点,且USB插座系于其内的舌片一面设有一排接点,在使用上,USB插头需插入方向正确才能使两者的接点对上实现电连接。为了确保USB插头插入时能电连接,两者在对接上具有防呆设计,即当USB插头反向插入时则无法插入,使用者即会再换另一个方向插入,方向正确了才能插入。使用者通常是随机插入,故插不进去的机率是1/2,故常常是插两次,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015年2月1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204156225号及2015年2月25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204156225号揭示了正反插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两个端子模组及夹持于所述两个端子模组间的金属片。金属片两侧连接有一对卡勾。两个端子模组外通过包覆成型将两个端子模组及金属片固持在一起。
2015年4月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204243688号及2015年2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第496254号揭示了正反插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两个端子模组及夹持于所述两个端子模组间的金属片。金属片两侧连接有一对卡勾。端子模组上设有突柱,金属片上设有与突柱卡扣的卡扣孔。
仅在金属片上设有卡扣孔与端子模组的突柱卡扣令卡扣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程简单且卡扣稳定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端子模组、金属件、固持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绝缘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部及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各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包括夹持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之间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两侧且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一对卡勾,其中,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分别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的基部设有与若干卡扣结构卡扣的若干卡扣构造,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若干卡扣结构沿着与所述对接方向垂直的横方向呈交错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件的基部包括连接于所述一对卡勾之间且沿着所述横方向延伸的连接部、离开所述连接部且沿着所述横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若干卡扣构造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与横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卡扣构造包括一对第一卡扣孔,所述一对第一卡扣孔设于横梁的两侧且侧向开口,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孔卡扣的卡扣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横梁之间设有若干间隔部,所述若干卡扣构造进一步包括设于若干间隔部之间的第二卡扣孔,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孔卡扣的卡扣柱。
进一步的,各所述卡勾包括与金属件的基部连接的臂部、设于所述臂部前端的扣持部及自臂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臂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基部之连接于臂部的部分的上表面共面,所述臂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基部之连接于臂部的部分的下表面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一对卡勾中的一个卡勾的焊接部自对应的臂部向上弯折,另一个卡勾的焊接部自对应的臂部向下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件的前表面不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前表面。
进一步的,各绝缘本体设有扣持柱及扣持孔,一对端子模组中的一个绝缘本体的扣持柱、扣持孔分别与另一个绝缘本体的扣持孔、扣持柱扣持,所述扣持柱的高度大于卡扣结构的高度。
进一步的,端子包括设有接触部的前半段及设有尾部的后半段,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大于后半段的厚度。
进一步的,一种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金属件、固持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绝缘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部及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各端子包括设有接触部的前半段及设有尾部的后半段,其中,所述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大于后半段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为0.16毫米,所述端子的后半段拍扁0.04毫米从而令厚度成为0.12毫米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结构及卡扣构造的卡扣操作实现端子模组与金属件固持从而简化制程。两个端子模组的卡扣结构交错设置令卡扣更稳定,防止单侧翘起。卡扣构造设于连接部与横梁之间从而简化结构、节约材料、令卡扣稳定。端子后半段拍扁从而增大阻抗,令端子中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能够改善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线缆未图示。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绝缘部、弹片、贴膜、遮蔽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金属件安装于一个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端子模组1
端子组件10绝缘本体11
卡扣柱112卡扣块113
突块114扣持柱115
扣持孔116端子12
接触部121尾部123
金属件2基部21
连接部211横梁212
第一卡扣孔213第二卡扣孔214
间隔部215卡勾22
臂部221扣持部222
焊接部223绝缘部3
刺入槽31嵌入槽32
凹槽33卡槽34
开槽35锁扣槽36
弹片4窗口41
对接部42舌片43
导接部431刺入部45
贴膜5遮蔽壳体6
电路板7导电片71
理线部8外壳体9
线缆9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电连接器100可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包括端子组件10、组装于端子组件10外的绝缘部3、套设于绝缘部3及端子组件10外的遮蔽壳体6、一对弹片4、一对贴膜5、组装套设于绝缘部3外的遮蔽壳体6、设有导电片71的电路板7、理线部8、外壳体9及线缆90。
请参阅图5及图6,端子组件10包括一对端子模组1及金属件2。各端子模组1包括绝缘本体11及通过注塑成型或插入方式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上的若干端子12。所述一对端子模组1的绝缘本体11结构相同。各绝缘本体11设有卡扣柱112、卡扣块113、扣持柱115、扣持孔116。所述扣持柱115的高度大于卡扣块113或扣持柱115的高度。绝缘本体11的两侧设有侧向突出的突块114。端子12包括设有接触部121的前半段及设有尾部123的后半段。端子12的前半段的厚度为0.16毫米,后半段的长度为5毫米,拍扁0.04毫米令其厚度成0.12毫米。从而增大阻抗,令端子12中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12能够改善高频性能。
所述金属件2包括夹持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1之间的基部21及设于所述基部21两侧的一对卡勾22。所述金属件2的基部21包括连接于所述一对卡勾22之间且横向延伸的连接部211、离开所述连接部211且横向延伸的横梁212及形成于所述连接部211与横梁212之间的若干卡扣构造。所述若干卡扣构造包括一对第一卡扣孔213及一对第二卡扣孔214。所述一对第一卡扣孔213设于横梁212的两侧且侧向开口。所述连接部211与横梁212之间设有若干间隔部215。所述若干第二卡扣孔214设于若干间隔部215之间。
各所述卡勾22包括与金属件2的基部21连接的臂部221、设于所述臂部221前端的扣持部222及自臂部221向后延伸的焊接部223。所述臂部221的上表面与所述基部21之连接于臂部221的部分的上表面共面。所述臂部221的下表面与所述基部21之连接于臂部221的部分的下表面共面。所述一对卡勾22中的一个卡勾22的焊接部223自对应的臂部221向上弯折,另一个卡勾22的焊接部223自对应的臂部221向下弯折。
绝缘部3上、下表面分别设有若干开槽35、位于开槽35两侧的刺入槽31、位于开槽35前方的若干嵌入槽32及位于开槽35后方的凹槽33。绝缘部3的一对侧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卡槽34及一对锁扣槽36。
各弹片4前端设有朝内弯折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若干对接部42、位于对接部42后方的窗口41、位于窗口41后方的舌片43、设于舌片43上且朝外翘起以与遮蔽壳体6接触的一对导接部431。弹片4两侧设有若干片状的刺入部45。
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阅图6,在模块成型步骤中将若干端子12与绝缘本体11注塑成型成端子模组1。制得一对结构相同的端子模组1。用金属材料冲压出金属件2。固定步骤中将金属件2置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1之间。所述基部21夹持于一对绝缘本体11之间。一个端子模组1中的卡扣块113、卡扣柱112分别自上而下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213、第二卡扣孔214卡扣。另一个端子模组1中的卡扣块113、卡扣柱112分别自下而上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213、第二卡扣孔214卡扣。所述一对端子模组1的中一个绝缘本体11的卡扣柱112、卡扣块113与另一绝缘本体11的卡扣块113、卡扣柱112交错设置。一个绝缘本体11的卡扣柱112位于另一绝缘本体11的卡扣块113与卡扣柱112之间。一个所述金属件2的前表面不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1的前表面。一对端子模组1的中一个绝缘本体11的扣持柱115、扣持孔116分别与另一个绝缘本体11的扣持孔116、扣持柱115扣持。一对端子模组1与金属件2通过卡扣固持在一起形成端子组件10。
制得绝缘部3并将绝缘部3套设于端子组件10前端。绝缘部3的锁扣槽36与端子组件10的突块114锁扣。卡勾22嵌入卡槽34。然后,将一对贴膜5贴附于开槽35对应区域。将一对弹片4配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与绝缘部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令各弹片4的若干刺入部45刺入绝缘部3的刺入槽31。对接部42嵌入所述嵌入槽32。舌片43置于凹槽33。窗口41位于开槽35对应区域。
将遮蔽壳体6套设于所述端子组件10、绝缘部3及弹片4外。并令弹片4的导接部431接触遮蔽壳体6。贴膜5用于防止端子12与遮蔽壳体6的误导通。
参阅图2,端子12的尾部123延伸出绝缘本体11后焊接于电路板7的导电片71。一对卡勾22的焊接部223分别焊接于电路板7的上、下表面上的导电片71。遮蔽壳体6、电路板7及理线部8一起收容于外壳体9。线缆90焊接于电路板7后通过理线部8整理后。
一对端子模组1结构相同。一个端子模组1中的卡扣块113、卡扣柱112分别自上而下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213、第二卡扣孔214卡扣。另一个端子模组1中的卡扣块113、卡扣柱112分别自下而上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213、第二卡扣孔214卡扣。一对端子模组1的中一个绝缘本体11的扣持柱115、扣持孔116分别与另一个绝缘本体11的扣持孔116、扣持柱115扣持。不需设置包覆成型从而简化制程。所述一对端子模组1的中一个绝缘本体11的卡扣柱112、卡扣块113位于另一绝缘本体11的卡扣块113与卡扣柱112之间。上述卡扣结构令卡扣更稳定,防止金属件2从一侧脱离端子模组1。
卡勾22与对接连接器卡扣,同时其焊接部223与电路板7的导电片71电性连接以增强接地效果。弹片4的对接部42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导接部431与遮蔽壳体6接触以进一步增强接地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端子模组、金属件、固持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绝缘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部及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各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各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包括夹持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之间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两侧且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一对卡勾,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分别设有若干卡扣结构,所述金属件的基部设有与若干卡扣结构卡扣的若干卡扣构造,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若干卡扣结构沿着与所述对接方向垂直的横方向呈交错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的基部包括连接于所述一对卡勾之间且沿着所述横方向延伸的连接部、离开所述连接部且沿着所述横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若干卡扣构造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与横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卡扣构造包括一对第一卡扣孔,所述一对第一卡扣孔设于横梁的两侧且侧向开口,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孔卡扣的卡扣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横梁之间设有若干间隔部,所述若干卡扣构造进一步包括设于若干间隔部之间的第二卡扣孔,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孔卡扣的卡扣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勾包括与金属件的基部连接的臂部、设于所述臂部前端的扣持部及自臂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臂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基部之连接于臂部的部分的上表面共面,所述臂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基部之连接于臂部的部分的下表面共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绝缘本体设有扣持柱及扣持孔,一对端子模组中的一个绝缘本体的扣持柱、扣持孔分别与另一个绝缘本体的扣持孔、扣持柱扣持,所述扣持柱的高度大于卡扣结构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设有接触部的前半段及设有尾部的后半段,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大于后半段的厚度。
9.一种电连接器,可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金属件、固持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绝缘部、套设于所述绝缘部及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各端子包括设有接触部的前半段及设有尾部的后半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大于后半段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前半段的厚度为0.16毫米,所述端子的后半段拍扁0.04毫米从而令其厚度成为0.12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5905.0U CN204947182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电连接器 |
TW104212568U TWM537746U (zh) | 2015-07-10 | 2015-08-05 | 電連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5905.0U CN204947182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47182U true CN204947182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1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95905.0U Active CN204947182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47182U (zh) |
TW (1) | TWM537746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6728A (zh) * | 2016-05-19 | 2016-08-03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898895A (zh) * | 2017-03-23 | 2017-06-27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108631124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8963558A (zh) * | 2017-05-26 | 2018-12-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004422A (zh) * | 2018-08-01 | 2018-12-14 | 陈晋益 | 一种hdmi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0078276A1 (zh) * | 2018-10-19 | 2020-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电路板及通信设备 |
-
2015
- 2015-07-10 CN CN201520495905.0U patent/CN204947182U/zh active Active
- 2015-08-05 TW TW104212568U patent/TWM537746U/zh unknown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26728A (zh) * | 2016-05-19 | 2016-08-03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631124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I726110B (zh) * | 2017-03-21 | 2021-05-0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CN106898895A (zh) * | 2017-03-23 | 2017-06-27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108963558A (zh) * | 2017-05-26 | 2018-12-0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8963558B (zh) * | 2017-05-26 | 2021-05-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9004422A (zh) * | 2018-08-01 | 2018-12-14 | 陈晋益 | 一种hdmi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0078276A1 (zh) * | 2018-10-19 | 2020-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电路板及通信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37746U (zh) | 2017-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4718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56524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493716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045790U (zh) | 电连接器 | |
TWI593199B (zh) | 電連接器 | |
CN20328884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41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315776U (zh) | 电连接器 | |
US11031725B2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212412347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200235515A1 (en) |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 |
CN109411921B (zh) |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 |
CN220856967U (zh) |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507006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82235Y (zh) | 层叠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166744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563642U (zh) | Usb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1838762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组件 | |
CN214706333U (zh) | 连接器 | |
CN210744211U (zh) | Usb插座 | |
CN103545638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405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185199B (zh) | 具有功率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 |
CN20220591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17976Y (zh) | 电连接器遮蔽壳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