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5943U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卧铺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45943U CN204845943U CN201420299435.6U CN201420299435U CN204845943U CN 204845943 U CN204845943 U CN 204845943U CN 201420299435 U CN201420299435 U CN 201420299435U CN 204845943 U CN204845943 U CN 2048459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est room
- seat
- paving
- space
-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由客室、车下部分和车上部分构成,客室内空间沿车辆宽度方向分为左、中、右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部空间为通道,左右两部分空间可各自按需分层排布一列或多列单人舱式铺席,与传统卧铺铺席一般沿客室宽度方向、或沿客室长度方向等排布方案不同,本实用新型中单人舱式铺席的总体长度方向与客室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皆不垂直,均形成一定角度。水平相邻铺席由隔墙沿铺面长边分割,铺面与其两侧隔墙、上层铺席底面或客室顶棚以及客室侧壁构成一开口朝向客室中部通道的五面腔体,形成每位乘客均有独享空间的单人舱式铺席,不仅大幅提高了卧铺车的运输效率,也为乘客提供了独享的个人空间,提高了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铺车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属于轨道交通客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碳钢车和动车组上一般均设置有轨道交通卧铺车:其中,普通碳钢车上一般设置有高级软卧、两层铺软卧车和三层铺硬卧车,普通单层25型三层铺硬卧车定员66人,二层铺软卧车定员36人;对于目前国内已大面积投运的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列车,由于客室高度和安全等因素限制,一般只能使用传统的双层铺席,定员40人左右。纵观当今轨道交通卧铺车,都存在定员数较小,运输效率较低的问题,直接导致卧铺票额既少同时票价又高,一方面广大乘客对出行舒适度的要求远远无法满足,另一方面铁路系统也空耗了大量运输资源,但产生效益有限。
传统25型三层铺硬卧车和两层铺软卧车以及动车组卧铺车中的铺席均至少双人共用一间隔间,独立性私密性不好,乘客之间容易相互干扰,不仅旅途生活质量受损,心理舒适度也不好。
传统25型三层铺硬卧车和两层软卧车以及动车组卧铺车中的铺席均沿客室宽度方向排布,列车紧急制动时易引发乘客滚落。
传统25型三层铺硬卧车和两层软卧车中的铺席均紧靠客室单侧侧壁布置,理论上不利于车辆质量平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应用中常见轨道交通卧铺车中铺席垂直于客室侧壁布置时无法在通道两侧同时布置铺席,而多列铺席水平布置于中央通道与客室侧壁之间时靠窗铺席或进出不易或需单独设置通道空间,且较高定员数的卧铺车乘客均无独享空间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客室,所述客室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客室的两侧侧壁之间各排布一列或高低排布多列铺席,其特征在于:铺席铺面的总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客室的长度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均形成一锐角,且所有所述锐角角度相同。同时,沿客室长度方向相邻的铺席间仅由隔墙分割,无其余空间,铺席铺面与其两侧隔墙、上层铺席底面或车顶棚以及客室侧壁构成一开口朝向客室中部通道的五面腔体,形成每位乘客均有独享空间的单人舱式铺席。此种倾斜式蜂巢布局方式同时调和了空间利用效率与乘客舒适性间的多个矛盾,同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此种布局方式所形成的铺席的完整铺面为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符合人体头脚两端宽度较小,中部躯干宽度较大的规律,既可以基本保证舒适性,又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倾斜”特性,可使铺面面积和现有软硬卧铺席铺面面积、长宽比例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在中央过道两侧同时排布铺席,对客室内中央过道两侧的空间充分利用,可以把传统硬卧车辆内边座与行李架的空间转化为铺席空间并可以最终转化为铺席数量。而在传统铺席铺面长度方向与客室长度方向垂直布局方式下,由于客室宽度以及客室中部通道需直行的限制,导致通道两侧无法同时布置铺席,而在通道单侧布置铺席的情况下,无论单纯增加铺席铺面长度虽然可以给单一铺席内增加一部分使用空间,但无法把此空间用于增加铺席总数;第二,此种布局方式下各铺席铺面均有一边直接与中央通道相邻,乘客出入方便,互不影响,避免了铺席长度方向与客室长度方向一致且在通道一侧设置多列铺席的排布方式下,靠窗铺席或出入不便或需单独设置通道空间的问题;第三,此种布局方式下几乎全部铺席空间的形状完全一致,均为一较规律的六面体,内部空间平整且各铺席空间互不交错侵占,不仅保证了乘客的舒适性也易于加工生产;第四,由于此种布局方式的每位乘客均有独享空间的单人舱式铺席,并且通道两侧舱口相对的铺席间亦形成较大角度,可显著遮断乘客间视线,即便不使用舱口遮帘,亦可使每个铺席的乘客感受到相对独立私密的个人空间,可明显降低乘客间的相互干扰,极大提高了每位乘客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舒适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卧铺车中,通过在每个单人舱式铺席内部单独设置可收放的桌板、行李架、电源接口以及可调节的空调出风口等设施,在满足旅途中各项基本需求的同时,亦可灵活满足每位乘客对空调温度及风量的不同要求。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卧铺车同时兼顾了乘客舒适和铺席总数两个方面,在保证铺面面积和现有软硬卧铺席面积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在使用上下2层单人舱式铺席时,即有可能使车辆定员超越传统三层卧铺车30%至50%;在使用上下3层单人舱式铺席时,即可能使车辆定员超越传统三层卧铺车一倍以上。特别是对于目前国内已大面积投运的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列车,由于客室高度和安全等因素限制,一般只能使用传统的双层铺席,直接导致运输效率较低,卧铺票额即少同时票价又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铺车在使用双层单人舱式铺席时定员数即可接近二等座车,超过动车组卧铺车定员一倍有余,不仅在长途乘车时免除乘客久坐之苦,也可显著提高铁路系统卧铺车辆运输能力,增加运营收入。
在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卧铺车中,由于每个单人舱式铺席只有一个面向通道的舱口,而且铺席的长边与客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既不垂直也不一致,即便列车突然启动或紧急刹车,舱内的乘客也不会发生滚落。在更强的冲击下,由于隔墙与列车行驶方向形成夹角,可以将冲击力度减少和分散,减轻乘客所受伤害。
在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卧铺车中,由于客室内铺席均会在通道两侧对称布置,因此有利于车辆总体的质量平衡。
附图说明
图1(平面俯视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卧铺车的铺席布置图;
图2(立体侧视图)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卧铺车的铺席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应用中轨道交通卧铺车定员数普遍较少,运输效率偏低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客室,所述客室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客室的两侧侧壁之间各排布一列或高低排布多列铺席,其特征在于:铺席铺面的总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客室的长度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均形成一锐角,且所有所述锐角角度相同。同时,沿客室长度方向相邻的铺席间仅由隔墙分割,无其余空间,铺席铺面与其两侧隔墙、上层铺席底面或车顶棚以及客室侧壁构成一开口朝向客室中部通道的五面腔体,形成每位乘客均有独享空间的单人舱式铺席。
图1(俯视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卧铺车的铺席布置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卧铺车的客室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通道1,通道1与客室侧壁2之间,各固定有一列铺席,位于通道1同侧的所有隔墙3之间相互平行但与客室侧壁2既不垂直也不平行,相邻隔墙3与客室侧壁2形成铺席铺面4,长度A为铺席铺面4占用客室长度方向的长度,长度a为铺席铺面4的内部宽度。
图2(立体侧视图)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轨道交通卧铺车的铺席结构图,在图1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通道1与客室侧壁2之间固定有两层舱式铺席,所有位于通道同侧的隔墙3相互平行,且与客室侧壁2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而相邻隔墙3之间上下设置两层舱式铺席,为上下层铺面4,虽然本实施例中为满足乘客需要切除了铺面一角,但完整铺面形状仍为一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方案为:隔墙3上均设置可收放的桌板、行李架、电源接口、照明系统以及可调节的空调出风口。
在图2基础上具体可布置如下:在车长25000mm,车宽3300mm,客室长度20000mm,通道1的宽度设置为650mm,通道1左右两部分客室对称布置,每个舱式铺席的铺面4长边(即隔墙3的水平最大宽度)设置为1800mm,铺面4内宽设置为700mm,每个舱式铺席的高度设置为1000mm的情况下,即可使定员达到80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轨道交通卧铺车还包括转向架、制动系统、内装设备、空调系统、车端连接系统、给水卫生系统、电器系统,所述车体的四角设置有车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客室,所述客室内中间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客室的两侧侧壁之间各排布一列或高低排布多列铺席,其特征在于:每个铺席铺面的总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客室的长度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均形成一锐角,且所有所述锐角角度相同;同时,沿客室长度方向相邻的铺席间仅由隔墙分隔,无其余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卧铺车,其特征在于:每个铺席铺面与其两侧隔墙、上层铺席底面或客室顶棚以及客室侧壁构成一开口朝向客室中部通道的五面腔体,形成每位乘客均有独享空间的单人舱式铺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99435.6U CN204845943U (zh) | 2014-06-07 | 2014-06-07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99435.6U CN204845943U (zh) | 2014-06-07 | 2014-06-07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45943U true CN204845943U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3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994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5943U (zh) | 2014-06-07 | 2014-06-07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4594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7685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文曙东 | 旅客列车卧铺车厢铺位布局结构 |
AT526780A4 (de) * | 2023-05-15 | 2024-07-15 | Skoda Group Austria Gmbh | Liegen für einen Waggon |
-
2014
- 2014-06-07 CN CN201420299435.6U patent/CN2048459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7685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文曙东 | 旅客列车卧铺车厢铺位布局结构 |
AT526780A4 (de) * | 2023-05-15 | 2024-07-15 | Skoda Group Austria Gmbh | Liegen für einen Waggon |
AT526780B1 (de) * | 2023-05-15 | 2024-07-15 | Skoda Group Austria Gmbh | Liegen für einen Waggo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71650B1 (en) | Sleeper carriage for railway coach | |
CN103693051B (zh)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
KR101396206B1 (ko) | 공기 순환 기능을 갖는 복층식 열차 | |
ES2765428T3 (es) | Vagón ferroviario de transporte de viajeros con dos niveles y tren que comprende tal vagón | |
US11772686B2 (en) | Terrace railway car | |
CN204845943U (zh)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
CN206781754U (zh) | 客运交通工具铺位布局结构 | |
CN107697305A (zh) | 一种远程宽体客机的卧铺与座席混合舱 | |
CN105857616A (zh) | 一种客机平躺经济舱 | |
CN203698278U (zh)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
CN104960534A (zh) | 轨道客车车厢及轨道客车 | |
CN105774824A (zh) | 轨道卧铺车厢 | |
CN107128318B (zh) | 客运交通工具铺位布局结构 | |
CN204750176U (zh) | 改进型yw25g/k硬卧车厢 | |
CN101014496A (zh) | 航空器客舱上部的布局 | |
CN106394585A (zh) | 一种轨道交通卧铺车厢 | |
RU127018U1 (ru) |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вагон электропоезда | |
CN204956496U (zh) | 轨道客车车厢及轨道客车 | |
CN205396093U (zh) | 轨道卧铺车厢 | |
WO2018218955A1 (zh) | 一种车厢包间隔墙、车厢包间及车厢 | |
CN202439705U (zh)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
CN207594973U (zh) | 一种车厢和列车 | |
RU128575U1 (ru) |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вагон купейного исполнения - "вагон-микст" | |
CN100371197C (zh) | 一种铁路客车车厢结构 | |
KR101396208B1 (ko) | 복층식 열차의 객실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Qin X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of Request for Re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