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9705U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39705U CN202439705U CN2012200926463U CN201220092646U CN202439705U CN 202439705 U CN202439705 U CN 202439705U CN 2012200926463 U CN2012200926463 U CN 2012200926463U CN 201220092646 U CN201220092646 U CN 201220092646U CN 202439705 U CN202439705 U CN 202439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artment
- layer
- lathe bed
- lower floor
- upper str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包括上层主床身、上层栏杆、上层活动靠背、上层桌子、上隔板、扶手、上层副床身、上层过道、下层桌子、下层活动靠背、下隔板、下层主床身和下层副床身。下层主床身和下层副床身分别固定于车厢地板和车厢侧壁上,上层过道与下隔板和车厢侧壁分别相连接,上隔板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与上层过道连接,上层栏杆与上层床身靠车厢过道的一侧连接,上层桌子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上隔板连接。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座椅和床的随意变化来获得适合的状态,以更好的消除旅途的疲劳,行李存放于座位下面的行李存放区,它的贮存空间是原来车厢的1.5倍。本实用新型空间利用率更高,大大的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火车客车硬座车厢是名符其实的座位车厢,他只能给每位乘客一个呆板而狭小的座位,旅客从始至终只能保持坐姿,无法提供身体需要良好休息的空间,满足不了长途旅行身体的需要,会造成身体的极度疲劳,它的功能极不人性化,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卧铺车厢虽然能让旅客能舒服的乘坐,但是它的载客量小,只有硬座的一半,不符合我国人多运力小的国情,而且上层卧铺空间狭小,上下极不方便使乘坐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层窗户、下层窗户、上层过道、扶手、梯子、行李存放区和车厢过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层主床身、上层栏杆、上层活动靠背、上层桌子、上隔板、上层副床身、下层桌子、下层活动靠背、下隔板、下层主床身和下层副床身,下层主床身和下层副床身分别固定于车厢地板和车厢侧壁上,下隔板固定于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主床身和副床身连接,上层过道与下隔板和车厢侧壁分别相连接,上隔板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与上层过道连接,上层主床身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上隔板和上层过道相连,上层栏杆与上层床身靠车厢过道的一侧连接,上层桌子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上隔板连接,下层桌子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下隔板连接,梯子固定于上层过道的下方靠车厢过道一侧,扶手固定于上隔板上,上层活动靠背铰接于上层床身上,下层活动靠背铰接于下层床身上,上层副床身固定于上隔板上,行李存放区位于下层主床身和下层副床身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行李存放的方式比原来存放于高空的形式更加安全,没有坠落砸伤乘客的危险,总体结构比原有结构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提高了人均空间占有率就,大大的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具体措施是把原来一层的硬座位置,设计成两层,上面乘坐一半,下面乘坐一半,每个座椅具有一个活动靠背,当靠背立起来时就是一个靠背椅,靠背放倒就是一张半躺的床,从而实现每位旅客不但能坐,而且有足够的空间躺下,下层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乘客的行动不受约束和限制,上层的乘客通过梯子上下极为方便,也具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乘客的活动也不受约束和限制,每层的布局是过道在中间,一边是二个连坐的座椅,一边是三个连坐的座椅,上层和下层的乘坐方向是相反的。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由上层主床身1、上层栏杆2、上层活动靠背3、上层桌子4、上层窗户5、上隔板6、扶手7、上层副床身8、下层窗户9、上层过道10、下层桌子11、梯子12、下层活动靠背13、下隔板14、行李存放区15、下层主床身16、下层副床身17和车厢过道18组成,下层主床身16和下层副床身17分别固定于车厢地板和车厢侧壁上,下隔板14固定于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主床身16和副床身17连接,上层过道10与下隔板14和车厢侧壁分别相连接,上隔板6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与上层过道10连接,上层主床身1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上隔板6和上层过道10相连,上层栏杆2与上层床身1靠车厢过道18的一侧连接,上层桌子4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上隔板6连接,下层桌子11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下隔板14连接,梯子12固定于上层过道10的下方靠车厢过道18一侧,扶手7固定于上隔板6上,上层活动靠背3铰接于上层床身1上,下层活动靠背13铰接于下层床身16上,上层副床身8固定于上隔板6上,行李存放区15位于下层主床身16和下层副床身17下方。
当活动靠背立起来时,就形成一个靠背椅,活动靠背放倒时就形成一个床,旅客通过梯子上到上层过道,从而实现上层空间的利用,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座椅和床的随意变化来获得适合的状态,以更好的消除旅途的疲劳,行李存放于座位下面的行李存放区,它的贮存空间是原来车厢的1.5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行李存放的方式比原来存放于高空的形式更加安全,没有坠落砸伤乘客的危险,总体结构比原有结构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提高了人均空间占有率就,大大的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Claims (1)
1.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包括上层窗户(5)、扶手(7)、下层窗户(9)、上层过道(10)、梯子(12)、行李存放区(15)和车厢过道(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主床身(1)、上层栏杆(2)、上层活动靠背(3)、上层桌子(4)、上隔板(6)、上层副床身(8)、下层桌子(11)、下层活动靠背(13)、下隔板(14)、下层主床身(16)和下层副床身(17),下层主床身(16)和下层副床身(17)分别固定于车厢地板和车厢侧壁上,下隔板(14)固定于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主床身(16)和副床身(17)连接,上层过道(10)与下隔板(14)和车厢侧壁分别相连接,上隔板(6)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与上层过道(10)连接,上层主床身(1)固定在车厢侧壁上并分别与上隔板(6)和上层过道(10)相连,上层栏杆(2)与上层床身(1)靠车厢过道(18)的一侧连接,上层桌子(4)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上隔板(6)连接,下层桌子(11)分别与车厢侧壁和下隔板(14)连接,梯子(12)固定于上层过道(10)的下方靠车厢过道(18)一侧,扶手(7)固定于上隔板(6)上,上层活动靠背(3)铰接于上层床身(1)上,下层活动靠背(13)铰接于下层床身(16)上,上层副床身(8)固定于上隔板(6)上,行李存放区(15)位于下层主床身(16)和下层副床身(17)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26463U CN202439705U (zh) | 2012-03-13 | 2012-03-13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26463U CN202439705U (zh) | 2012-03-13 | 2012-03-13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39705U true CN202439705U (zh) | 2012-09-19 |
Family
ID=4682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9264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9705U (zh) | 2012-03-13 | 2012-03-13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397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8318A (zh) * | 2017-05-08 | 2017-09-05 | 西南交通大学 | 客运交通工具铺位布局结构 |
-
2012
- 2012-03-13 CN CN2012200926463U patent/CN2024397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8318A (zh) * | 2017-05-08 | 2017-09-05 | 西南交通大学 | 客运交通工具铺位布局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3127B (zh) | 运送乘客的交通工具座舱及相应的飞行器 | |
CN104520187B (zh) | 可变换成双层床的座椅装置 | |
CN201484417U (zh) | 一种铁路客车的卧铺车厢 | |
CN202439705U (zh) | 一种新型火车客车车厢内部结构 | |
CN104554315A (zh) | 客运交通工具双层卧铺结构 | |
CN110271458A (zh) | 乘客用前后连体式双层卧椅 | |
CN203267819U (zh) | 轻型载货汽车用的组合式后座椅 | |
CN204801570U (zh) | 带腿托座椅及座椅组合 | |
CN206086733U (zh) | 一种轨道交通商务车座椅及车厢 | |
CN105291924A (zh) | 载人运输工具的卧铺结构 | |
CN204845943U (zh) | 轨道交通卧铺车 | |
CN204415410U (zh) | 客运交通工具双层卧铺结构 | |
CN204821217U (zh) | 卧铺客车组合式座椅 | |
CN202507960U (zh) | 一种坐卧两用长途客车 | |
CN204687886U (zh) | 客车坐卧两用功能座椅 | |
CN107792106B (zh) | 一种轨道车辆车窗结构及轨道车辆 | |
CN204750176U (zh) | 改进型yw25g/k硬卧车厢 | |
KR101383224B1 (ko) | 열차용 복층 의자 | |
CN2480231Y (zh) | 阶梯式坐卧两用客车座椅 | |
JP2001158267A (ja) | 乗り物の座席を就寝時には寝台に切り替える | |
CN102991378B (zh) | 车辆后排的座椅及车辆 | |
CN222713346U (zh) | 一种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 |
CN101590820A (zh) | 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座椅 | |
CN201613903U (zh) | 火车车厢的多层组合式多功能座椅 | |
CN201685823U (zh) | 折叠隐藏式床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