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5955U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25955U CN204825955U CN201520591549.2U CN201520591549U CN204825955U CN 204825955 U CN204825955 U CN 204825955U CN 201520591549 U CN201520591549 U CN 201520591549U CN 204825955 U CN204825955 U CN 204825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casing
- wind turbine
- offshore wind
- turbine foundation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属于海上风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该施工装置包括海上风机基础、桩套管以及套筒,桩套管用于安装钢桩,桩套管设置于海上风机基础的底部,套筒的下端与桩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通过增加临时施工用的套筒,保证海上风机基础的调平及灌浆连接工作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完全采用干法作业,安全可靠;将传统的湿法灌浆改造成干法灌浆,施工人员在桩套管平台实时监控,施工精度易控制;并且,便于进行海上嵌岩施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目前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分为先打桩和后打桩两种施工方案。先打桩安装方案一般先将钢管桩打入海底,再将海上风机基础的桩腿插入钢桩,再进行灌浆连接作业;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是一种传统的海上风机基础方案,其在海上风机基础底端设计了插桩施工的若干桩套管,对于该类带桩套管的海上风机基础,传统施工方法为:先将海上风机基础置于海底,然后从桩套管中插入钢桩至设计深度,然后进行水下调平和灌浆。该方案中水下调平和水下灌浆需要水下机器人或者潜水员下水作业,难度较大;尤其中国的大多数海域淤泥较厚,海底浑浊,水下调平和水下灌浆难度更大。同时该传统施工方案对于海底岩石地质,水下嵌岩桩施工非常困难,必须要借助非常先进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可以不需要水下调平和水下灌浆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包括海上风机基础、桩套管以及套筒,所述桩套管用于安装钢桩,所述桩套管设置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的底部,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桩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套管包括桩套管灌浆段竖管、桩套管内平台和桩套管上端套管,所述桩套管上端套管的下端与所述桩套管灌浆段竖管的上端通过所述桩套管内平台连接,所述桩套管上端套管的上端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桩套管内平台,便于进行干法灌浆连接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海上风机基础进行调平的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设置于所述桩套管内;
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千斤顶和调平支撑板,所述调平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钢桩的顶端,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调平支撑板与所述桩套管内平台之间。
通过设置调平装置,使施工人员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干法调平作业,保证海上风机基础的调平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桩套管的上部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底板连接,所述桩套管的下部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横板连接,所述桩套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竖板连接。
采用连接底板、连接横板以及连接竖板,使桩套管能够非常稳固地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套管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平齐或凸出于所述连接底板。桩套管的下端与连接底板平齐或凸出于连接底板,超出部分可置于海床或者插入海床砂土层,从而提升桩套管与套筒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上端安装有临时平台,所述临时平台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连接。
临时平台既是海上风机基础的平台和套筒之间的人行通道,也是稳定套筒的支撑结构,且可以用作嵌岩或其他施工设备的安置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使用时,先将套筒吊装至海上风机基础的桩套管处,并将套筒和桩套管连接,将带有套筒的海上风机基础放置到海床面,使桩套管下端钢管置于海床上或者插入海床泥土,将钢桩置于桩套管内,套上打桩锤进行打桩,直至打入桩套管内到指定设计高程,抽出海水和泥沙,海上风机基础调平后,对桩套管与钢桩进行焊接连接、灌浆连接或者两者同时实施,再移除套筒,即完成施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通过增加临时施工用的套筒,保证海上风机基础的调平及钢桩和海上风机基础连接工作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完全采用干法作业,安全可靠。将传统的湿法作业改造成干法作业,施工人员在桩套管平台实时监控,施工精度易控制。并且,可方便嵌岩施工干法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拆除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在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套筒与桩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海上风机基础1;
桩套管2;连接底板21;连接竖板22;连接横板23;桩套管灌浆段竖管24;桩套管内平台25;桩套管上端套管26;
套筒3;临时平台31;
钢桩4;调平支撑板41;
千斤顶5;
送桩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包括海上风机基础1、桩套管2以及套筒3,桩套管2用于安装钢桩4,桩套管2设置于海上风机基础1的底部,套筒3的下端与桩套管2的上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海上风机基础1可以是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海上风机水下三桩基础或多桩基础等。
另外,桩套管2为现有结构,是一种与海上风机基础1相连的用于插桩的结构。并且,桩套管2安装于海上风机基础1的位置为现有技术,通常是安装于海上风机基础1的底部。桩套管2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定,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桩套管2为四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使用时,先将套筒3吊装至海上风机基础1的桩套管2处,并将套筒3和桩套管2连接,将带有套筒3的海上风机基础1放置到海床面,使桩套管2下端钢管置于海床上或者插入海床泥土,将钢桩4置于桩套管2内,套上打桩锤进行打桩,直至打入桩套管2内到指定设计高程,抽出海水和泥沙,海上风机基础1调平后,对桩套管2与钢桩4进行焊接连接、灌浆连接或者两者同时实施,再移除套筒3,即可完成施工。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通过增加临时施工用的套筒3,保证海上风机基础1的调平及钢桩4和海上风机基础1连接工作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完全采用干法作业,安全可靠。将传统的湿法作业改造成干法作业,施工人员在桩套管2的平台实时监控,施工精度易控制。并且,可方便嵌岩施工干法作业。该套筒3为临时工装,基础施工完成后可拆除并可反复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请参阅图2和图3,该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还包括桩套管灌浆段竖管24、桩套管内平台25和桩套管上端套管26,桩套管上端套管26的下端与桩套管灌浆段竖管24的上端通过桩套管内平台25连接,桩套管上端套管26的上端与套筒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桩套管内平台25,便于进行干法灌浆连接工作。
另外,桩套管2底端止水,主要有两种措施:a)桩套管2的内壁底端位置预安装橡胶止水圈,钢桩4打入后挤压橡胶止水圈形成止水密封;b)桩套管2底端钢管部分插入海底泥土止水。
本实施例中,桩套管2的内壁下端安装有橡胶止水圈。桩套管2的内壁下端位置预安装橡胶止水圈,钢桩4打入后挤压橡胶止水圈形成止水密封。
请参阅图3,桩套管2的上部与海上风机基础1通过连接底板21连接,桩套管2的下部与海上风机基础1通过连接横板23连接,桩套管2的外侧壁与海上风机基础1通过连接竖板22连接,桩套管2的下端与连接底板21平齐或凸出于连接底板21。
采用连接底板21、连接横板23以及连接竖板22,使桩套管2能够非常稳固地与海上风机基础1固定连接。桩套管2的下端与连接底板21平齐或凸出于连接底板21,超出部分可置于海床或者插入海床砂土层,从而提升桩套管2与套筒3的密封性能。
另外,请参阅图4和图5,该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海上风机基础1进行调平的调平装置,调平装置设置于桩套管2内。调平装置包括千斤顶5和调平支撑板41,调平支撑板41设置于钢桩4的顶端,千斤顶5设置于调平支撑板41与桩套管内平台25之间。
调平的基本思路是:千斤顶5置于桩套管内平台25上,通过顶升钢桩4向下压海上风机基础1调平。钢桩4顶端焊接调平支撑板41,千斤顶5底端放置在桩套管灌浆段竖管24与桩套管内平台25上,千斤顶5顶端支撑钢桩4调平支撑板41。调平后,可以将桩套管2和钢桩4先焊接连接,再灌浆。
通过设置调平装置,使施工人员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干法调平作业,保证海上风机基础1的调平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套筒3的上端安装有临时平台31,临时平台31与海上风机基础1连接。临时平台31既是海上风机基础1的平台和套筒3之间的人行通道,也是稳定套筒3的支撑结构,且可以用作嵌岩或其他施工设备的安置平台。
另外,本实施例中,套筒3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安装爬梯,便于施工人员进出套筒3,以便进行施工。套筒3和海上风机基础1之间的连接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增加水平连接和斜撑。
海上风机基础1安置于海底后,钢桩4插入桩套管2,并通过送桩管6将钢桩4打入到设计高程,并接近于桩套管2上端。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海上风机基础1加工完成后,将桩套管2底端的橡胶止水圈固定在桩套管2上;
2)海上吊装前将套筒3吊装至海上风机基础1的桩套管2处,并用螺栓联接;
3)套筒3上的临时平台31分别与海上风机基础1的平台固定连接;
4)将带有套筒3的海上风机基础1放置到海床面,使桩套管2底端钢管置于海底或者插入海床泥土;
5)将钢桩4置于桩套管2内部;
6)套上打桩锤开始打桩,钢桩4顶端接近海上风机基础1最上端时,可接上一段送桩管6,继续打入,直至打入桩套管2内到指定设计高程。打桩结束,如果由于设计偏差,钢桩4打到持力层,多余部分钢桩4无法达到设计高程,可进行截桩;
7)打桩工序完成后,抽出套筒3内和桩套管2的海水和泥沙;
8)施工人员从套筒3下到桩套管内平台25;
9)施工人员将千斤顶5放置在钢桩4顶端焊接的调平支撑板41与桩套管内平台25之间,对海上风机基础1进行调平工作;
10)调平完成后,根据需要,可以先将钢桩4桩端和桩套管2焊接固定,然后对桩套管2与钢桩4进行灌浆连接;
11)海上风机基础1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拆除套筒3与桩套管2之间的螺栓,施工人员爬上套筒3;
12)移除套筒3。
13)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如果需要嵌岩,进行嵌岩操作。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的优点为:
1)通过增加临时施工的套筒3,采用套筒3排水后干法作业,保证海上风机基础1的调平及灌浆连接工作无需人员水下作业,完全采用干法作业,安全可靠。
2)于传统的桩套管2的基础上,优化改造,设计了插入泥土止水的下端钢管和与套筒3连接的上端结构。
3)套筒3上端和海上风机基础1的平台的连接,增加了连接结构临时平台31,既是支撑结构,又是通道且可作为其他施工设备的安置平台。
4)将传统的湿法灌浆改造成干法灌浆,施工人员在桩套管内平台25实时监控,施工精度易控制。
5)钢桩4和桩套管2的连接,可以采用灌浆并可以增加焊接,充分保证了连接的强度和安全。
6)套筒3和桩套管2连接的止水结构,大大提高了密封止水性能。
7)该装置能够实现嵌岩施工干法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上风机基础、桩套管以及套筒,所述桩套管用于安装钢桩,所述桩套管设置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的底部,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桩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套管包括桩套管灌浆段竖管、桩套管内平台和桩套管上端套管,所述桩套管上端套管的下端与所述桩套管灌浆段竖管的上端通过所述桩套管内平台连接,所述桩套管上端套管的上端与所述套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海上风机基础进行调平的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设置于所述桩套管内;
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千斤顶和调平支撑板,所述调平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钢桩的顶端,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调平支撑板与所述桩套管内平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套管的上部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底板连接,所述桩套管的下部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横板连接,所述桩套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通过连接竖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套管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底板平齐或凸出于所述连接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安装有临时平台,所述临时平台与所述海上风机基础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91549.2U CN204825955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91549.2U CN204825955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25955U true CN204825955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8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9154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25955U (zh) | 2015-08-03 | 2015-08-03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2595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5569A (zh) * | 2015-08-03 | 2015-12-16 | 浙江华蕴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CN105604084A (zh) * | 2016-03-02 | 2016-05-25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海上风机基础钢管桩与过渡段水下高压灌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工艺 |
CN108222049A (zh) * | 2018-01-02 | 2018-06-29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式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08-03 CN CN201520591549.2U patent/CN20482595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5569A (zh) * | 2015-08-03 | 2015-12-16 | 浙江华蕴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WO2017020697A1 (zh) * | 2015-08-03 | 2017-02-09 |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CN105155569B (zh) * | 2015-08-03 | 2017-05-31 | 浙江华蕴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US10253475B2 (en) | 2015-08-03 | 2019-04-09 | Ming Yang Smart Energy Group., Ltd. |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with piling performed later |
CN105604084A (zh) * | 2016-03-02 | 2016-05-25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海上风机基础钢管桩与过渡段水下高压灌浆连接结构及其安装工艺 |
CN108222049A (zh) * | 2018-01-02 | 2018-06-29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式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5569A (zh)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02124865U (zh) |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装置 | |
CN111456075A (zh) | 一种桩筒复合桁架式海上风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 |
CN105697021A (zh) | 盾构穿越浅覆土河床的预制隧道及施工方法 | |
CN104805854A (zh) | 一种潮汐环境下深水超长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 |
CN204825955U (zh)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的施工装置 | |
CN110359476A (zh) | 一种钢板桩围堰内支撑与钻孔桩钢护筒安装用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 |
CN104988915A (zh) | 一种可拆卸钢护筒装置及水下联系梁预制安装方法 | |
CN106609509A (zh) | 自平衡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223355A (zh) | 一种深水高桩承台抱箍法有底钢套箱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12878375A (zh) | 一种适用于硬质地层的水下隧道内垂直顶升实施工法及结构 | |
CN208545763U (zh) | 一种用于桥梁深水基础的钢管桩围堰 | |
CN102888847B (zh) | 电梯井局部深基坑免降水施工方法 | |
CN205000332U (zh) | 一种后打桩海上风机基础施工装置与桩套管连接结构 | |
CN105625420A (zh) | 一种可伸缩式人工挖孔桩支护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797653A (zh) | 一种利用深基坑围护桩进行结构抗浮的施工方法 | |
CN103572770B (zh) | 一种桩箱水工结构物及其建造方法 | |
CN110206039B (zh) | 复杂地质条件坑中坑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法 | |
CN205857173U (zh) | 一种应用在水上灌注桩的新型钢护筒护套 | |
CN104074234B (zh) | 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638448B (zh) | 工井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地下管道工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059460U (zh) | 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 | |
CN106120811A (zh) | 一种基坑周边预防变形和纠偏施工方法 | |
CN212641468U (zh) | 坑中坑快速施工结构 | |
CN103015459A (zh) | 强涌潮河口水下承台钢套箱施工工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