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729600U -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9600U
CN204729600U CN201520168701.6U CN201520168701U CN204729600U CN 204729600 U CN204729600 U CN 204729600U CN 201520168701 U CN201520168701 U CN 201520168701U CN 204729600 U CN204729600 U CN 204729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eed changer
cvt
engine assembly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68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贵良
郑小兵
崔兴健
闵渝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68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9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9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96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和CVT变速器,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本实用新型减小了CVT变速器的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距离,形成短距的变速输出结构,利于CVT变速器的热量散失,保证使用效果;优化的间距范围使得发动机总成保证传动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紧凑的结构,不但从体积上可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并不降低传动效率、传动强度等参数,保证用于小型车后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驱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机动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一般包括动力装置、变速器和车轮车架总成;发动机总成是较为普遍采用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车辆行驶,一般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变速机构。现有技术中,变速机构与发动机即成为一体,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而为了用于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则需要对变速机构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从而减小体积,但会造成传动效率、档位和传动强度上的损失。
而实际上,摩托车(特别是三轮摩托车)使用环境较为复杂,而对于山地、丘陵地带的使用环境,则需要具有较大的扭矩输出,也就是说,在优化结构的同时,并不能传动效率、档位和传动强度上的损失,否则,则会影响车辆的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发动机以及传动结构,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紧凑的结构,不但从体积上可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且并不降低传动效率、传动强度等参数,保证用于小型车后并不影响车辆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紧凑的结构,不但从体积上可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且并不降低传动效率、传动强度等参数,保证用于小型车后并不影响车辆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和CVT变速器,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0mm-155mm;发动机将动力通过曲轴传递至CVT变速器的主动轮,并由从动轮将动力输出,该结构属于现有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结构优化并减小了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形成短距的变速输出结构,使得CVT变速器以及发动机的组合结构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同时,进一步利于了CVT变速器的热量散失。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的排量不大于150ml,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根据发动机排量,合理优化该间距,不但适应于CVT变速器的热量产生程度和散热性能,还能提高整体的输出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二级变速机构,所述CVT变速器动力输出至二级变速机构;采用CVT变速器结合二级变速机构形成复合变速的结构,增加变速范围,保证了车辆的使用性能;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和发动机位于CVT变速器的同侧,即发动机和二级变速机构并列设置,位于CVT变速器同侧;利用发动机以及CVT变速器共同形成的多余空间设置二级变速机构,合理利用空余空间,在较大的变速范围的条件下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入轴档位传动的第一中间轴和与将第一中间轴的动力输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传动配合,第一中间轴上转动配合设有高速档从动齿轮和转动配合设有低速档从动齿轮,高速档从动齿轮和低速档从动齿轮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接合传动,接合传动的方式可采用现有的同步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该结构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实现高低速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实现容易;采用单独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可灵活采用或者改变动力输出的传动点、动力输出形式和动力输出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且与高速档从动齿轮啮合的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低速档主动齿轮,所述低速档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组与低速档从动齿轮啮合传动;合理布置传动齿轮,进一步简化传动链,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与低速档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和与低速档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均传动配合设置于一第二中间轴;动力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可转动配合设置于发动机总成的箱体,在此不再赘述;本结构利用较大的可用空间实现高速、低速档的布置,保证高效传动的同时,使得本方案的整体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低速档主动齿轮为传动配合设置于动力输入轴的整体齿轮;采用同一齿轮作为两个档位的输入齿轮,利用后续的传动链拟合高速和低速传动,进一步减小轴向的尺寸,使得结构进一步紧凑,方便安装,并利于增加传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入轴、第一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均平行于曲轴,平行的结构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紧凑性,且方便布置;第一中间轴上传动配合设有输出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上传动配合设有与输出主动齿轮啮合的输出从动齿轮;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和低速档从动齿轮通过换挡接合器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接合传动;换挡接合器可采用同步器结构,也可采用普通的接合齿轮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CVT变速器设有CVT侧盖,CVT侧盖与发动机总成的箱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CVT变速器传动部件的空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CVT侧盖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用于CVT变速器本身的叶轮形成强制通风冷却;所述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即排风口与从动轮的位置对应,从动轮的传动末端指的是从动轮与传动皮带传动分离的位置;排风口位于该位置更利于冷却空气贯通整个CVT侧盖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整个传动部位,利于更好的散热。
进一步,所述排风口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CVT侧盖且向前倾斜,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60°;向前倾斜指的是向CVT变速器的皮带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排风道一体成型于CVT侧盖,排气方向与传动方向相适应,进一步利于排气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减小了CVT变速器的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距离,形成短距的变速输出结构,利于CVT变速器的热量散失,保证使用效果;优化的间距范围使得发动机总成保证传动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紧凑的结构,不但从体积上可应用于三轮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并不降低传动效率、传动强度等参数,保证用于小型车后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向视图;
图3为图1沿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图1沿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1和CVT变速器3,所述CVT变速器3的主动轮31轴线与从动轮32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0mm-155mm;发动机1将动力通过曲轴传递至CVT变速器3的主动轮31,并由从动轮31将动力输出,该结构属于现有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结构优化并减小了CVT变速器3的主动轮31轴线与从动轮32轴线之间的距离,形成短距的变速输出结构,使得CVT变速器以及发动机的组合结构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同时,进一步利于了CVT变速器的热量散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的排量不大于150ml,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本实施例选择为147mm;根据发动机排量,合理优化该间距,不但适应于CVT变速器的热量产生程度和散热性能,还能提高整体的输出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二级变速机构1,所述CVT变速器3动力输出至二级变速机构17;采用CVT变速器3结合二级变速机构17形成复合变速的结构,增加变速范围,保证了车辆的使用性能;如图所示,发动机1、CVT变速器3和二级变速机构采用同一箱体进行安装,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且合理利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7和发动机1位于CVT变速器3的同侧,即发动机1和二级变速机构并列设置,位于CVT变速器3同侧,形成迂回传动的结构;利用发动机1以及CVT变速器3共同形成的多余空间设置二级变速机构,合理利用空余空间,在较大的变速范围的条件下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7包括动力输入轴4、与动力输入轴4档位传动的第一中间轴12和与将第一中间轴12的动力输出的动力输出轴11,所述动力输入轴4与CVT变速器3的从动轮32传动配合,,即动力输入轴4为CVT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第一中间轴12上转动配合设有高速档从动齿轮8和转动配合设有低速档从动齿轮10,高速档从动齿轮8和低速档从动齿轮10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12接合传动,接合传动的方式可采用现有的同步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该结构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12实现高低速的切换,结构简单紧凑,实现容易;采用单独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可灵活采用或者改变动力输出的传动点、动力输出形式和动力输出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动力输入轴4传动配合且与高速档从动齿轮8啮合的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与动力输入轴4传动配合的低速档主动齿轮,所述低速档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组与低速档从动齿轮10啮合传动;合理布置传动齿轮,进一步简化传动链,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与低速档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6和与低速档从动齿轮10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15,所述第一中间齿轮6和第二中间齿轮15均传动配合设置于一第二中间轴5;动力输入轴4、第一中间轴12、第二中间轴15和动力输出轴11可转动配合设置于发动机总成的箱体16,在此不再赘述;本结构利用较大的可用空间实现高速、低速档的布置,保证高效传动的同时,使得本方案的整体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低速档主动齿轮为传动配合设置于动力输入轴4的整体齿轮7;如图1所示,低速档从动齿轮10和高速档从动齿轮8均与整体齿轮7啮合,图1中该结构为展开图;采用同一齿轮作为两个档位的输入齿轮,利用后续的传动链拟合高速和低速传动,进一步减小轴向的尺寸,使得结构进一步紧凑,方便安装,并利于增加传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轴4、第一中间轴12和动力输出轴均平行于曲轴,曲轴指的是发动机1的曲轴;平行的结构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紧凑性,且方便布置;第一中间轴12上传动配合设有输出主动齿轮13,动力输出轴11上传动配合设有与输出主动齿轮13啮合的输出从动齿轮9;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8和低速档从动齿轮10通过换挡接合器14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12接合传动;换挡接合器14可采用同步器结构,也可采用普通的接合齿轮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CVT变速器3设有CVT侧盖2,CVT侧盖2与发动机总成1的箱体16共同形成用于容纳CVT变速器3传动部件的空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CVT侧盖2设有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用于CVT变速器3本身的叶轮形成强制通风冷却;所述排风口22位于与CVT变速器3的从动轮32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32的传动末端,即排风口22与从动轮32的位置对应,从动轮32的传动末端指的是从动轮32与传动皮带传动分离的位置;排风口22位于该位置更利于冷却空气贯通整个CVT侧盖2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整个传动部位,利于更好的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32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CVT侧盖2且向前倾斜;如图所示,排风道一体成型于CVT侧盖,排气方向与传动方向相适应,进一步利于排气的顺畅性;使用时,一般CVT变速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前后并列,此时排风道位于从动轮上部,排风道本身向上前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60°,上述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选择60°;该倾斜角度范围能够适应侧盖内部空气的排出,同时与侧盖外部的空气流动情况相适应,避免影响CVT变速器本身的散热;纵向指的是侧盖长度方向,即CVT变速器3的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之间的连线方向;倾斜角度范围适合于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的短距结构,特别是对所述发动机的排量不大于150ml,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散热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配合包括机械连接的传动、一体成型等;转动配合指的是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进行配合,可设置轴承等,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CVT变速器,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0mm-15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排量不大于150ml,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变速机构,所述CVT变速器动力输出至二级变速机构;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和发动机位于CVT变速器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入轴档位传动的第一中间轴和与将第一中间轴的动力输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传动配合,第一中间轴上转动配合设有高速档从动齿轮和转动配合设有低速档从动齿轮,高速档从动齿轮和低速档从动齿轮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接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且与高速档从动齿轮啮合的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与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低速档主动齿轮,所述低速档主动齿轮通过减速齿轮组与低速档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与低速档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和与低速档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均传动配合设置于一第二中间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低速档主动齿轮为传动配合设置于动力输入轴的整体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第一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均平行于曲轴;第一中间轴上传动配合设有输出主动齿轮,动力输出轴上传动配合设有与输出主动齿轮啮合的输出从动齿轮; 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和低速档从动齿轮通过换挡接合器可分别与第一中间轴接合传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VT变速器设有CVT侧盖;所述CVT侧盖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凑型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CVT侧盖且向前倾斜,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60°。
CN201520168701.6U 2015-03-24 2015-03-24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8701.6U CN204729600U (zh) 2015-03-24 2015-03-24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8701.6U CN204729600U (zh) 2015-03-24 2015-03-24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9600U true CN204729600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6870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600U (zh) 2015-03-24 2015-03-24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9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172A (zh) * 2015-03-24 2015-07-15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短轴距cvt变速器的发动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172A (zh) * 2015-03-24 2015-07-15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短轴距cvt变速器的发动机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29600U (zh) 紧凑型发动机总成
CN204533391U (zh) 复合变速的发动机总成
CN202326833U (zh) 齿轮啮合调节速比的并联式液力缓速器
CN104776172A (zh) 短轴距cvt变速器的发动机组件
CN104728374A (zh) 双变速驱动组件
CN205273177U (zh) 三轮车用模块化前置锥齿增力增速动力系统
CN204755809U (zh) 行星齿轮式变速差速器总成
CN204961745U (zh) 行星齿轮驱动变速系统
CN203723096U (zh) 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
CN207106134U (zh) 一种小型乘用车用纯电动集成动力总成
CN203395110U (zh) 角传动变速器
CN202560793U (zh) 混合动力车用驱动电机轴
CN204547763U (zh) 一种无极变速电动车
CN205078740U (zh) 纵置式多档位动力系统
CN107701302B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单缸发动机
CN207795402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单缸发动机
CN205101479U (zh) 组合式变速器总成
CN203623902U (zh) 一种高性能的三轮车变速器
CN203876936U (zh) 变速驱动连接组件及摩托车
CN203627677U (zh) 一种小型燃油变速器
CN203384318U (zh) 一种摩托车变速箱总成
CN204878578U (zh) 行星齿轮传动式后驱总成
CN203844598U (zh) 客车动力后置结构及客车
CN203627676U (zh) 一种紧凑型燃油变速器总成
CN203627685U (zh) 一种多功能三轮车变速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