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5499U -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35499U CN204235499U CN201420622567.8U CN201420622567U CN204235499U CN 204235499 U CN204235499 U CN 204235499U CN 201420622567 U CN201420622567 U CN 201420622567U CN 204235499 U CN204235499 U CN 2042354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ll
- scraping
- drill body
- con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主要包含钻柄的两端分别衔接刮削钻身及咬爪钻身,一端的刮削钻身包含衔接的钻尖部及锥牙段,且刮削钻身上更设置由钻尖部连续延伸至锥牙段的刮削部,连续延伸于钻尖部与锥牙段范围内的刮削部能对受损螺丝产生连续的刮削动作并导引锥牙段进给螺合于受损螺丝并同时驱转导出受损螺丝,整体操作顺畅度高;而另端的咬爪钻身则可透过设置于端面的咬爪端面的剖沟增加与驱动槽之间的摩擦力,而能紧咬受损严重的驱动槽,并于紧咬驱动槽后导引咬爪钻身顺利进给并与受损螺丝结合,据此提高满足不同受损螺丝的适用,提高使用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是与卸除损坏零件的工具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螺丝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结合工具之一,只要透过螺丝起子配合螺丝头的驱动槽即能带动驱动,然而,在螺丝起子与螺丝配合使用的过程中,操作者的施力不当、螺丝起子与驱动槽的尺寸不对应、或是螺丝起子与驱动槽的形态不对应,都会造成螺丝头的驱动槽受损、崩坏;一旦螺丝的驱动槽崩坏,一般的螺丝起子就无法配合驱转,此时若要拆卸该螺丝就必须使用一种专门适用于拆卸受损螺丝的钻锥;
如图1所示为普通拆卸受损螺丝A的钻锥10,该钻锥10主要包含衔接的一钻身11及一钻柄12,该钻身11包含依序衔接的一前端部111、一颈缩段112以及一逆向牙段113,该前端部111上设置二刃唇114,该颈缩段112位于该前端部111与该逆向牙段113之间,该颈缩段112两端的直径分别小于该前端部111与该逆向牙段113与该颈缩段112衔接处的直径,据此使该前端部111、逆向牙段113与该颈缩段112之间构成一容屑槽115,而该逆向牙段113衔接该钻柄12,该逆向牙段113的螺牙相较于受损螺丝A的螺牙为逆牙;藉此,该钻锥10即能以该刃唇114刮削并钻入受损螺丝A的驱动槽A1,持续驱动使该钻锥10透过逆向牙段113锁入结合受损螺丝A,同时该受损螺丝A则能被带动导出。
然而,虽然上揭钻锥10可结合受损螺丝A并达到驱转的目的,但由于该钻锥10运作时主要是先透过二该刃唇114刮削钻入受损螺丝A的驱动槽A1,即二该刃唇114主要负责刮削的动作;之后再透过逆向牙段113攻入刮削后的驱动槽A1,并透过逆向牙段113攻出牙形并锁入该驱动槽A1,即该逆向牙段113是负责结合该受损螺丝A并进而带动的部位;而由于该逆向牙段113与该前端部111之间配置了该颈缩段112,二该刃唇114延伸至该颈缩段112即终止114,而该逆向牙段113则起始于该颈缩段112之后,如此,该前端部111的二该刃唇114的刮削动作至该颈缩段112则终止,而该逆向牙段113的攻牙动作则必须在该颈缩段112之后重新开始,该颈缩段112成为持续带动钻锥 10钻入结合受损螺丝A动作的空窗,如此使得该逆向牙段113承受极大的阻力,造成操作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拆卸受损螺丝的钻锥具有带动位移动作及刮削动作的空窗,而有驱动阻力大、操作困难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包含一钻柄的两端分别衔接一刮削钻身及一咬爪钻身,该钻柄、该刮削钻身及该咬爪钻身沿一中轴延伸长度,其中:
该刮削钻身包含相衔接的一钻尖部及一锥牙段,该钻尖部具有一钻尖顶点,该刮削钻身以该锥牙段衔接该钻柄,该锥牙段的外周面的延伸方向相对该中轴具有夹角,且该锥牙段是向该钻柄方向扩张;而该锥牙段为锥形结构且具有一逆向牙;且该刮削钻身上对称设置二分别由该钻尖部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的刮削部,二该刮削部使该钻尖部界定出二离隙面,各该刮削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刮削面、一残余部以及一第二刮削面,该残余部为由第一衔接面与第二衔接面有角度地衔接构成的结构,该第一刮削面与该钻尖部、该锥牙段及该残余部的第一衔接面相交,该第一刮削面与该钻尖部相交处形成一第一刮削缘,该第一刮削缘延伸于该钻尖顶点及该锥牙段之间;而该第二刮削面与该钻尖部、该锥牙段及该残余部的该第二衔接面相交,且该第二刮削面与该钻尖部相交处形成一第二刮削缘,该第二刮削缘延伸于该钻尖顶点与该锥牙段之间;以及
该咬爪钻身为锥形体,且该咬爪钻身是由衔接该钻柄处向远离该钻柄的方向渐缩的锥形体,该咬爪钻身的外周面设置一逆向牙,且该咬爪钻身远离该钻柄的一端为一咬爪端面,该咬爪端面的轮廓为圆形,且该咬爪端面上设置一剖沟,该剖沟为沿该中轴方向向该钻柄凹陷的U形沟槽形态,且该剖沟421的周缘与该咬爪端面42接邻处成为一咬爪部422。
本实用新型透过一端的刮削钻身上紧邻设置的钻尖部及锥牙段,以及由该钻尖部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的刮削部,使刮削钻身由钻尖部开始刮削动作,并使刮削动作持续延伸至锥牙段,连续的刮削动作导引锥牙段顺势位移并能同时铰制成形出螺牙,据此使该锥牙段是受到导引地进给并与受损螺丝完成结合,提高整体双头钻锥结构进给的顺畅度及整 体操作的便利性;而另一端的咬爪钻身则可透过设置于端面的咬爪端面的剖沟增加与驱动槽之间的摩擦力,而能紧咬受损严重的驱动槽,并于紧咬驱动槽后导引咬爪钻身顺利进给并与受损螺丝结合,据此提高满足不同受损螺丝的适用,提高使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拆卸受损螺丝的钻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刮削钻身的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咬爪钻身的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刮削钻身配合受损螺丝使用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刮削钻身与受损螺丝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刮削钻身结合受损螺丝并驱转带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咬爪钻身配合受损螺丝使用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咬爪钻身与受损螺丝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以咬爪钻身结合受损螺丝并驱转带动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咬爪钻身的另一实施例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钻锥 10 钻身 11
前端部 111 颈缩段 112
逆向牙段 113 刃唇 114
容屑槽 115 钻柄 12
受损螺丝 A 驱动槽 A1
钻柄 20 第一环槽 21
第二环槽 22 刮削钻身 30
钻尖部 31 钻尖顶点 311
离隙面 312 锥牙段 32
逆向牙 321 刮削部 33
第一刮削面 331 残余部 332
第二刮削面 333 第一衔接面 334
第二衔接面 335 第一刮削缘 336
第二刮削缘 337 颈缩段 34
咬爪钻身 40 逆向牙 41
咬爪端面 42 剖沟 421
中轴 X 受损螺丝 A
驱动槽 A1 螺丝螺牙 A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至6所示,该双头钻锥结构供以结合驱转一受损螺丝A,该受损螺丝A具有一损坏的驱动槽A1及一螺丝螺牙A2,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包含一钻柄20的两端分别衔接一刮削钻身30及一咬爪钻身40,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整体沿一中轴X延伸长度,其中:
该刮削钻身30包含相衔接的一钻尖部31及一锥牙段32,该钻尖部31具有一钻尖顶点311,该刮削钻身30以该锥牙段32衔接该钻柄20,该锥牙段32的外周面的延伸方向相对该中轴X具有夹角,且该锥牙段32是向该钻柄20方向扩张;而该锥牙段32为锥形结构且具有一逆向牙321,该逆向牙321为与该螺丝螺牙A2反向的螺牙;
该双头钻锥结构的刮削钻身30上对称设置二分别由该钻尖部31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刮削部33,二该刮削部33使该钻尖部31界定出二离隙面312,各该刮削部33分别具有一第一刮削面331、一残余部332以及一第二刮削面333,该残余部332为由 第一衔接面334与第二衔接面335有角度地衔接构成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残余部332为车削成形该第一刮削面331与该第二刮削面333后必然形成的特殊角锥造型,该第一刮削面331与该钻尖部31、该锥牙段32及该残余部332的第一衔接面334相交,该第一刮削面331与该钻尖部31相交处形成一第一刮削缘336,该第一刮削缘336延伸于该钻尖顶点311及该锥牙段32之间;而该第二刮削面333与该钻尖部31、该锥牙段32及该残余部332的该第二衔接面335相交,且该第二刮削面333与该钻尖部31相交处形成一第二刮削缘337,该第二刮削缘337延伸于该钻尖顶点311与该锥牙段32之间;此外,该钻柄20于接邻该刮削钻身30之处更设置一第一环槽21,该第一环槽21供电动驱动工具结合;以及
该咬爪钻身40为锥形体,且该咬爪钻身40是由衔接该钻柄20处向远离该钻柄20的方向渐缩的锥形体,该咬爪钻身40的外周面设置一逆向牙41,该逆向牙41为与该螺丝螺牙A2反向的螺牙,且该咬爪钻身40远离该钻柄20的一端为一咬爪端面42,该咬爪端面42的轮廓为圆形,且该咬爪端面42上设置一剖沟421,且该剖沟421的周缘与该咬爪端面42接邻处成为一咬爪部422,透过该咬爪部422作为刮削主体,本实施例的剖沟421于该咬爪端面42上为十字形走向(如图6),且该剖沟421为沿该中轴X方向向该钻柄20凹陷的U形沟槽形态;此外,该钻柄20于接邻该咬爪钻身40之处更设置一第二环槽22,该第二环槽22供电动驱动工具结合;而该剖沟421也可设置为一字形(如图15)。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结构组态及特征,使用时,可如图7至图10所示以该双头钻锥结构的刮削钻身30的钻尖部31上的第一刮削缘336、第二刮削缘337接触该受损螺丝A的驱动槽A1,驱动该双头钻锥结构转动,使该双头钻锥结构的刮削钻身30的各刮削部33的第一刮削缘336及第二刮削缘337刮削该驱动槽A1,紧接着,由于该锥牙段32是衔接于该钻尖部31,同时,更由于该刮削部33是由该钻尖部31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配置方式,该刮削部33的刮削动作不会局限于该钻尖部31的范围,而是能够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范围内进行刮削。
该钻尖部31上的第一刮削缘336与该第二刮削缘337刮削该驱动槽A1之后,该锥牙段32即能立即接续接触该驱动槽A1,此时,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刮削部33能持续对驱动槽A1进行刮削,且位于该锥牙段32上的刮削部33更随该锥牙段32的锥形尺寸 变化而扩大刮削范围,使该锥牙段32上的刮削部33顺势刮削成形出适应该锥牙段32通过的形态,据此降低锥牙段32进给的阻力。
同时,该双头钻锥结构转动使该锥牙段32接续于该驱动槽A1中铰制出螺孔,而由于该双头钻锥结构上的刮削钻身30的锥牙段32的逆向牙321为与该螺丝螺牙A2反向的螺牙,因此在驱动该双头钻锥结构向该受损螺丝A进给并结合的状态下,该受损螺丝A便同时结合于该钻接结构上而朝相反于钻接结构进给方向的方向退出,据此即能顺利带动驱转受损螺丝A。
此外,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也可如图11至14所示,以该双头钻锥结构的咬爪钻身40的咬爪端面42接触该受损螺丝A的驱动槽A1,而由于该咬爪端面42为圆形端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咬爪端面42特别适用于受损严重的驱动槽A1,驱动该双头钻锥结构转动,使该双头钻锥结构的该咬爪钻身40的咬爪端面42的剖沟421接触并刮削该驱动槽A1,而本发明透过该剖沟421与该咬爪端面42因高度落差产生该咬爪部422,该咬爪部422相较于该驱动槽A1成为尖锐的尖角而能进行刮削,于工作状态中,相较于该刮削钻身30透过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刮削部33以深入刮削的方是进行刮削,该咬爪端面42则透过设置于端面42上的剖沟421及咬爪部422增加与该驱动槽A1的端面接触点,据此提高与驱动槽A1之间的摩擦力,藉助摩擦力的提升而紧咬该驱动槽A1,当该咬爪端面42紧咬该驱动槽A1后,由于该咬爪端面42是设置于该咬爪钻身40的端面,因此当该双头钻锥结构持续转动的状况下,该咬爪端面42紧咬该驱动槽A1并带动整体双头钻锥结构向该驱动槽A深入,并能直接导引该咬爪钻身40接触该驱动槽A1,而当该咬爪钻身40接触该驱动槽A1时,该咬爪钻身40上的逆向牙41为与该螺丝螺牙A2反向的螺牙,因此在驱动该双头钻锥结构向该受损螺丝A进给并结合的状态下,该受损螺丝A便同时结合于该钻接结构上而朝相反于钻接结构进给方向的方向退出,据此即能顺利带动驱转受损螺丝A。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透过刮削钻身30上紧邻设置的钻尖部31及锥牙段32,以及由该钻尖部31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32的刮削部33,使刮削钻身30由钻尖部31开始刮削动作,并使刮削动作持续延伸至锥牙段32,连续的刮削动作导引锥牙段32顺势位移并能同时铰制成形出螺牙,据此使该锥牙段32受到导引地进给并与受损螺丝A完成结合,提高整体双头钻锥结构进给的顺畅度及整体操作的便利 性;而咬爪钻身40则可透过设置于端面的咬爪端面42的剖沟421增加与驱动槽A1之间的摩擦力,而能紧咬受损严重的驱动槽A1,据此提高使用的适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的刮削部33除了具有主要用以刮削的第一刮削面331及第二刮削面333之外,车削成形该第一刮削面331与该第二刮削面333后必然产生的该残余部332则使该刮削部33成为与一般钻锥结构截然不同的特殊形态,据以提高其辨识度。
Claims (4)
1.一种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钻柄的两端分别衔接一刮削钻身及一咬爪钻身,该钻柄、该刮削钻身及该咬爪钻身沿一中轴延伸长度,其中:
该刮削钻身包含相衔接的一钻尖部及一锥牙段,该钻尖部具有一钻尖顶点,该刮削钻身以该锥牙段衔接该钻柄,该锥牙段的外周面的延伸方向相对该中轴具有夹角,且该锥牙段是向该钻柄方向扩张;而该锥牙段为锥形结构且具有一逆向牙;且该刮削钻身上对称设置二分别由该钻尖部连续延伸至该锥牙段的刮削部,二该刮削部使该钻尖部界定出二离隙面,各该刮削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刮削面、一残余部以及一第二刮削面,该残余部为由第一衔接面与第二衔接面有角度地衔接构成的结构,该第一刮削面与该钻尖部、该锥牙段及该残余部的第一衔接面相交,该第一刮削面与该钻尖部相交处形成一第一刮削缘,该第一刮削缘延伸于该钻尖顶点及该锥牙段之间;而该第二刮削面与该钻尖部、该锥牙段及该残余部的该第二衔接面相交,且该第二刮削面与该钻尖部相交处形成一第二刮削缘,该第二刮削缘延伸于该钻尖顶点与该锥牙段之间;以及
该咬爪钻身为锥形体,且该咬爪钻身是由衔接该钻柄处向远离该钻柄的方向渐缩的锥形体,该咬爪钻身的外周面设置一逆向牙,且该咬爪钻身远离该钻柄的一端为一咬爪端面,该咬爪端面的轮廓为圆形,且该咬爪端面上设置一剖沟,该剖沟为沿该中轴方向向该钻柄凹陷的U形沟槽形态,且该剖沟的周缘与该咬爪端面接邻处成为一咬爪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爪钻身的该剖沟于该咬爪端面上为十字形走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柄于接邻该刮削钻身之处更设置一第一环槽,该第一环槽供电动驱动工具结合;且该钻柄于接邻该咬爪钻身之处更设置一第二环槽,该第二环槽供电动驱动工具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爪钻身的该剖沟于该咬爪端面上为一字形走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22567.8U CN204235499U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22567.8U CN204235499U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35499U true CN204235499U (zh) | 2015-04-01 |
Family
ID=5276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2256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35499U (zh) | 2014-10-24 | 2014-10-24 |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354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3789A (zh) * | 2017-09-30 | 2018-03-16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机体内断螺栓的掏取方法 |
-
2014
- 2014-10-24 CN CN201420622567.8U patent/CN2042354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3789A (zh) * | 2017-09-30 | 2018-03-16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机体内断螺栓的掏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61089B2 (en) | Tool for removing screws with damaged heads | |
US7516686B2 (en) | Two-flute twist drill | |
US9539711B2 (en) | Bit for removing damaged screws | |
TWI408293B (zh) | 自行鑽孔螺釘 | |
DE502006005519D1 (de) | Bohrer für die Dentalimplantologie | |
US11371546B2 (en) | Self-drilling screw structure | |
CN204235499U (zh) | 卸除受损螺丝的双头钻锥结构 | |
CN106584361A (zh) | 一种内胀型对接式管材断丝拆分器 | |
TWI541109B (zh) | 卸除受損螺絲的鑽錐結構 | |
CN2929298Y (zh) | 钻尾螺丝 | |
US6868756B2 (en) | Device to extract broken fasteners embedded in a workpiece | |
CN204135999U (zh) | 卸除受损螺丝的钻锥结构 | |
CN204194987U (zh) | 盲孔挤牙式丝锥 | |
CN203509252U (zh) | 刀具 | |
CN105252049A (zh) | 一种扩孔钻与丝锥复合刀具 | |
CN205021528U (zh) | 一种断头螺丝钻头 | |
TWI508825B (zh) | 卸除受損螺絲的雙頭鑽錐結構 | |
CN203362767U (zh) | 攻牙螺丝 | |
TWI679354B (zh) | 螺絲結構 | |
CN215660065U (zh) | 一种复合取出器 | |
EP2226519A2 (en) | Tapping Screw | |
CN204321272U (zh) | 一种加工旋翼接头的拉式铣刀 | |
CN215588420U (zh) | 一种螺旋复合丝锥 | |
TWM558692U (zh) | 斷螺栓取出器 | |
TWI734312B (zh) | 具有擴孔部的螺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