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4890U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04890U CN203404890U CN201320336187.3U CN201320336187U CN203404890U CN 203404890 U CN203404890 U CN 203404890U CN 201320336187 U CN201320336187 U CN 201320336187U CN 203404890 U CN203404890 U CN 203404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rranges
- central controller
- adjuster
- auto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一设置驾驶室中部的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若干室内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所述室外传感器安装于车体保险杠加强件下部,所述室内传感器安装于中央控制器一侧;一设置车体内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一设置车体前方的进风口,一设置中央控制器两侧以及后座厢内的出风口,一设置车体后方的排气口;鼓风机安装于进风口处;所述进风口处还安装一调节器,能够同时分别对车内两个区域(左右)的出风温度、风量、吹风模式进行独立的自动控制,保证了车内空气清新司乘人员的舒适感。和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能够降低2.5%的车辆用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影响车室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烟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
自动空调控制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即要很好的解决恒温及通风换气问题,又要尽可能的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以达到环保效能。
但是目前在车体内的空调控制,只有单一控制模式,车体内只能按照一种模式进行调节,调节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够同时分别对车内两个区域(左右)的出风温度、风量、吹风模式进行独立的自动控制,保证了车内空气清新司乘人员的舒适感。和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能够降低2.5%的车辆用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包括:
一设置驾驶室中部的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若干室内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所述室外传感器安装于车体保险杠加强件下部,所述室内传感器安装于中央控制器一侧;
一设置车体内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一设置车体前方的进风口,一设置中央控制器两侧以及后座厢内的出风口,一设置车体后方的排气口;
鼓风机安装于进风口处;
所述进风口处还安装一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一与进风口连接的空气分配箱,一设置空气分配箱气体通道上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一侧设置两路气体管道,分别连通驾驶室内的左座舱和右座舱,
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热交换器和辅助加热器,在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的出口处还设置一空气翻板,所述空气翻板调节气体流通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两侧还连接左侧调节器和右侧调节器,所述左侧调节器和右侧调节器分别设置于车体左座舱和右座舱上方,
左侧除霜装置设置左侧调节器上方,右侧除霜装置设置右侧调节器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神经网络控制的本质是非线性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对于参数波动和负载干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结合车内、车外和设置温度,建立了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给出了控制规则和神经网络逻辑控制表,实现了车内温度的神经网络控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双温区空调控制器能够同时分别对车内两个区域(左右)的出风温度、风量、吹风模式进行独立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包括:
一设置驾驶室中部的中央控制器4,所述中央控制器4分别连接若干室内传感器5和室外传感器(图中未标出),所述室外传感器安装于车体保险杠加强件下部,所述室内传感器5安装于中央控制器一侧;
一设置车体内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一设置车体前方的进风口1,一设置中央控制器两侧以及后座厢内的出风口2,一设置车体后方的排气口3;
鼓风机(图中未标出)安装于进风口处;
所述进风口1处还安装一调节器6,所述调节器6包括一与进风口3连接的空气分配箱601,一设置空气分配箱气体通道上的蒸发器602,所述蒸发器602一侧设置两路气体管道,分别连通驾驶室内的左座舱7和右座舱8,
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热交换器603和辅助加热器604,在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的出口处还设置一空气翻板605,所述空气翻板605调节气体流;气体通过空气翻板之后分别流向多个风道,包括左座舱7处的左风道701,左仪表风道702,左除霜风道703,左脚坑风道704,以及右座舱8处右风道801,右仪表风道802,右除霜风道803,右脚坑风道804,和中央仪表风道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器4两侧还连接左侧调节器401和右侧调节器402,所述左侧调节器401和右侧调节器402分别设置于车体左座舱7和右座舱8上方,
左侧除霜装置403设置左侧调节器401上方,右侧除霜装置404设置右侧调节器402上方。
室内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实时监测车体,车外的温度,中央控制器设定舒适的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则启动中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则相应零部件工作;
设置于中央控制器两侧的调节器,能根据各组座舱需求进行调节,使用神经网络结构将车体内所有部件联动起来,调节精度高。
神经网络控制的本质是非线性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对于参数波动和负载干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结合车内、车外和设置温度,建立了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给出了控制规则和神经网络逻辑控制表,实现了车内温度的神经网络控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分别对车内两个区域(左右)的出风温度、风量、吹风模式进行独立的自动控制,保证了车内空气清新司乘人员的舒适感。和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能够降低2.5%的车辆用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设置驾驶室中部的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若干室内传感器和室外传感器,所述室外传感器安装于车体保险杠加强件下部,所述室内传感器安装于中央控制器一侧;
一设置车体内的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一设置车体前方的进风口,一设置中央控制器两侧以及后座厢内的出风口,一设置车体后方的排气口;
鼓风机安装于进风口处;
所述进风口处还安装一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一与进风口连接的空气分配箱,一设置空气分配箱气体通道上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一侧设置两路气体管道,分别连通驾驶室内的左座舱和右座舱,
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热交换器和辅助加热器,在所述蒸发器气体管道的出口处还设置一空气翻板,所述空气翻板调节气体流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两侧还连接左侧调节器和右侧调节器,所述左侧调节器和右侧调节器分别设置于车体左座舱和右座舱上方,左侧除霜装置设置左侧调节器上方,右侧除霜装置设置右侧调节器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6187.3U CN203404890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6187.3U CN203404890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04890U true CN203404890U (zh) | 2014-01-22 |
Family
ID=4994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361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4890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0489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5577A (zh) * | 2014-02-27 | 2015-09-02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全工况双区温度校准方法及其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N111928423A (zh) * | 2020-06-30 | 2020-11-1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06-09 CN CN201320336187.3U patent/CN2034048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5577A (zh) * | 2014-02-27 | 2015-09-02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全工况双区温度校准方法及其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N104875577B (zh) * | 2014-02-27 | 2019-03-22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工况双区温度校准方法及其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CN111928423A (zh) * | 2020-06-30 | 2020-11-1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
CN111928423B (zh) * | 2020-06-30 | 2023-05-26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机组的除霜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88502U (zh) |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可变气流控制系统 | |
CN103935329B (zh) | 多区域除雾策略 | |
CN105946505A (zh) |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 | |
CN208498176U (zh) | 一种温度线性控制的汽车空调hvac总成 | |
CN203349470U (zh) | 汽车和汽车空调系统 | |
CN203404890U (zh) |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
CN205009921U (zh) | 一种车用风道结构 | |
CN201300694Y (zh) | 精确风量分配的司机室风道系统 | |
CN201300857Y (zh) | 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 | |
CN205736765U (zh) | 车载空调 | |
KR20120104942A (ko) | 차량 공조 장치 | |
CN209191958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 | |
CN111452589A (zh) | 风道分流结构、用于汽车空调的控风系统及控风方法 | |
CN113085480B (zh) | 车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101428A (zh)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
CN201353992Y (zh) | 车载冷暖一体型自动空调器 | |
CN205387052U (zh) | 一种空调客车用的可控制新风系统 | |
CN208263926U (zh) | 一种客车及其客车空调系统 | |
CN102180179A (zh) | 一种高速列车用外接式变截面均匀送风系统 | |
CN112918209A (zh) | 一种智能调温大巴汽车及其智能调温控制方法 | |
CN20170322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结构 | |
CN103144646A (zh) | 轨道客车空调通风系统及轨道客车 | |
CN109969212A (zh) | 轨道列车及其空调风道 | |
CN207875648U (zh) | 轨道列车及其空调风道 | |
CN109677237B (zh)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