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512894U -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2894U
CN202512894U CN2012201661120U CN201220166112U CN202512894U CN 202512894 U CN202512894 U CN 202512894U CN 2012201661120 U CN2012201661120 U CN 2012201661120U CN 201220166112 U CN201220166112 U CN 201220166112U CN 202512894 U CN202512894 U CN 202512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ib
storage device
lower cov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661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忠辉
陈冬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2201661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2894U/zh
Priority to TW101207606U priority patent/TWM439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2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28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壳体装置适用于容置储存装置并包括下盖及上盖;下盖包括底壁及第一肋板与至少一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具有第一连接板及定位穿孔,第一肋板具有第一定位面;上盖包括顶壁及第二肋板与数量对应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具有第二连接板及定位凸柱,第二肋板具有第二定位面;定位凸柱供沿第一方向穿入,且卡扣于定位穿孔,第二肋板供沿第一方向越过第一肋板而使第二定位面抵靠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藉此限制上盖相反于第一方向退出且脱离下盖,上盖与下盖结合界定出供储存装置放置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承受外力不易使上盖与下盖分离且可轻松拆卸。

Description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壳体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便于携带的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与图3,一般的便携式随身硬盘的硬盘盒,包括上下相结合的一上盖11及一下盖12。上盖11具有一顶壁111、以及一自顶壁111一侧延伸的上侧壁112,以及多个间隔排列的卡槽113,所述卡槽113自顶壁111向下凸伸且邻近上侧壁112。下盖12具有一下侧壁121,以及数量对应卡槽113的卡钩组122,所述卡钩组122分别自下侧壁121的内壁面凸伸,各卡钩组122具有三个间隔排列的卡钩123。参阅图1与图4,当上盖11与下盖12对接盖合时,每一卡槽113与对应的三个卡钩123扣合。
参阅图1至图4,当硬盘盒因摔落或受到外力撞击时,卡槽113与卡钩123仅能抵抗上下方向的外力,而来自左右方向的施力,会使上盖11的上侧壁112或下盖12的下侧壁121变形位移,因此使卡槽113与卡钩123侧向相对位移,导致上盖11与下盖12得以分离。再者,硬盘盒在拆解上盖11与下盖12时,需要施力逐一将各别的卡钩123脱离对应的卡槽113,操作上并不方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承受外力不易使上盖与下盖分离且轻松拆卸的壳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承受外力不易使上盖与下盖分离且轻松拆卸的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于是,本实用新型壳体装置,适用于容置一储存装置,并包括一下盖以及一上盖;该下盖包括一底壁,以及由该底壁向上凸伸的一第一肋板与至少一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贯穿该第一连接板的定位穿孔,该第一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一定位面;该上盖包括一顶壁,以及由该顶壁向下凸伸的一第二肋板与数量对应该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该第二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一自该第二连接板朝该第一方向凸伸的定位凸柱,该第二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定位面;该上盖的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凸柱供沿该第一方向穿入,且卡扣于该下盖的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穿孔,该第二肋板供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一肋板而使该第二定位面抵靠该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藉此限制该上盖相反于该第一方向退出且脱离该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界定出一供该储存装置放置的容置空间。
第二肋板具有一平行第一方向的压制部,以及一自压制部斜向延伸的导引部,压制部具有第二定位面;第一肋板具有一平行第一方向的板体,以及一自板体向上凸伸的凸部,凸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依序相间隔的一与第一方向夹一锐角的导引斜面及第一定位面,第一肋板的凸部受第二肋板沿第一方向越过,第二肋板不形变,而第一肋板提供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弹性变形,使压制部的第二定位面靠抵在凸部的第一定位面。
下盖还包括一由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一自底壁凸伸向上的止挡肋板,且止挡肋板间隔地排列于第一肋板内侧。
下盖还包括一贯穿第一周壁且邻近第一肋板的拆解孔。
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分设于二相对侧的定位孔;壳体装置还包含四个分别固定储存装置的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以及四个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柱的缓冲套。
下盖还包括一由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四个分别由底壁向上凸伸且连接于第一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一悬挂件,上盖还包括一由顶壁周缘朝下延伸的第二周壁,以及四个分别由顶壁向下凸伸且连接于第二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二悬挂件,各第一悬挂件与各第二悬挂件皆沿法线方向平行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上盖与下盖结合,各第一悬挂件与各第二悬挂件对应罩覆固定各缓冲套。
壳体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的屏蔽罩,屏蔽罩包括一罩本体及多个与罩本体连接的弹片,罩本体供储存装置安装,且所述弹片的末端接触储存装置的表面。
于是,本实用新型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包括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壳体装置;该壳体装置容置该储存装置,并包括一下盖以及一上盖;该下盖包括一底壁,以及由该底壁向上凸伸的一第一肋板与至少一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贯穿该第一连接板的定位穿孔,该第一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一定位面;该上盖包括一顶壁,以及由该顶壁向下凸伸的一第二肋板与数量对应该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该第二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一自该第二连接板朝该第一方向凸伸的定位凸柱,该第二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定位面;该上盖的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凸柱供沿该第一方向穿入,且卡扣于该下盖的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穿孔,该第二肋板供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一肋板而使该第二定位面抵靠该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藉此限制该上盖相反于该第一方向退出且脱离该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界定出一供该储存装置放置的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藉由上盖的各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凸柱对应穿设于下盖的各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穿孔,限制在垂直第一方向移动的自由度。再者,第二肋板的第二定位面抵靠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限制在第一方向移动的自由度。当壳体装置受到外力时,第一定位件、第一肋板或第二定位件、第二肋板也随第一周壁或第二周壁同时变形,不会发生上盖与下盖分离;再者,只需执持一细长物往拆解孔插入顶抵第一肋板,再沿一相反于第一方向推动上盖,使拆解过程更加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一般便携式随身硬盘的硬盘盒的组装关系;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上盖;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下盖;
图4是一局部立体放大图,说明一卡槽与三卡钩的组装关系;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壳体装置的一实施例,且供容置一储存装置;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下盖;
图7是一立体放大图,说明一第一肋板、一止挡肋板、以及一拆解孔;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上盖;
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屏蔽罩;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罩本体连同四个缓冲套沿第一方向套入该下盖;
图11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罩本体的一侧顶抵该第一周壁,使四个第一悬挂件沿第一方向对应套入四个缓冲套的一半圆柱;
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上盖沿第一方向推入该下盖;
图13是一沿图12的A-A割面的剖视图,说明该上盖沿第一方向推入该下盖;
图14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肋板沿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一肋板;
图1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定位;
图16是一沿图15的B-B割面的剖视图,说明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定位;以及
图17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用一细长物拆解该上盖与该下盖。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储存装置            421长边侧
21定位孔             422短边侧
3下盖                43第二肋板
31底壁               431压制部
32第一周壁           432导引部
321长边侧            433第二定位面
322短边侧            44第二定位件
33第一肋板            440连接壁
331板体               441第二连接板
332凸部               442定位凸柱
333导引斜面           45第二悬挂件
334第一定位面         5电连接单元
34止挡肋板            51插座电连接器
35第一定位件          6屏蔽罩
350连接壁             61罩本体
351第一连接板         62弹片
352定位穿孔           63通道
36第一悬挂件          64贯孔
37开                  7定位柱
38拆解孔              8缓冲套
4盖                   9容置空间
41顶壁                10细长物
42第二周壁            D1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壳体装置的实施例,供容置一储存装置2。储存装置2是以硬盘为例作说明,其中,硬盘可为磁头式硬盘或是固态式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储存装置2包括四个分设于两相对侧的定位孔21。壳体装置包括一下盖3,以及一上盖4。
配合参阅图6,下盖3包括一底壁31、一由底壁31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32,以及由底壁31向上凸伸的一第一肋板33、一止挡肋板34、至少一第一定位件35,以及四个第一悬挂件36。第一周壁32区分为两个长边侧321及两个短边侧322。本实施例中,是以图示方向来说明第一方向D1是由前朝后方向。
配合参阅图7与图14,第一肋板33位于其中一长边侧321内侧,并具有平行第一方向D1的板体331,以及一自板体331向上凸伸的凸部332,凸部332具有在第一方向D1上依序相间隔的一与第一方向D1夹一锐角的导引斜面333及一法线方向平行第一方向D1的第一定位面334。止挡肋板34间隔地排列于第一肋板33内侧,也就是说,第一肋板33邻近第一周壁32(见图6)的长边侧321,止挡肋板34远离第一周壁32的长边侧321。
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下盖3包括八个第一定位件35,第一定位件35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D1的第一连接板351,以及一沿第一方向D1贯穿第一连接板351的定位穿孔352,第一连接板351连接第一周壁32。三个第一定位件35相间隔连接在第一周壁32的其中一长边侧321的内侧,三个第一定位件35相间隔连接在第一周壁32的其中另一长边侧321的内侧,二个第一定位件35则是间隔地通过两连接壁350连接在第一周壁32的短边侧322其中之一。但不以此为限,下盖3仅包括一个第一定位件35亦可实施,在实际实施时,根据第一周壁32的尺寸有所调整第一定位件35的数量。
各第一悬挂件36概呈C形,所述第一悬挂件36中,其中两个第一悬挂件36是相间隔地连接于第一周壁32的其中一长边侧321,另二个第一悬挂件36是相间隔地连接于第一周壁32的其中的另一长边侧321。
参阅图8,上盖4包括一顶壁41、一由顶壁41周缘朝下延伸的第二周壁42,以及由顶壁41向下凸伸的一第二肋板43、数量对应第一定位件35(见图6)的第二定位件44,以及四个第二悬挂件45。第二周壁42区分为两个长边侧421及一个短边侧422。
配合参阅图14,第二肋板43邻近第二周壁42的其中一长边侧421内侧,并具有一平行第一方向D1的压制部431,以及一自压制部431斜向延伸的导引部432,压制部431具有一法线方向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定位面433。
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上盖4包括八个第二定位件44,第二定位件44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D1的第二连接板441,以及一自第二连接板441朝第一方向D1凸伸的定位凸柱442,第二连接板441连接第二周壁42。三个第二定位件44分别间隔连接在第二周壁42的其中一长边侧421内侧,另三个第二定位件44分别间隔连接在第二周壁42的其中另一长边侧421内侧,二个第二定位件44则是间隔地通过一连接壁440连接在第二周壁42的短边侧422。但不以此为限,上盖4仅包括一个第二定位件44亦可实施,在实际实施时,根据第二周壁42的尺寸有所调整第二定位件44的数量。
各第二悬挂件45呈倒C形,所述第二悬挂件45中,二个第二悬挂件45是相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周壁42的其中一长边侧421,另二个第二悬挂件45是相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周壁42的其中的另一长边侧421。
参阅图5、图6与图9,为使储存装置2能与外界电连接,壳体装置还包括一且供储存装置2插设的电连接单元5,电连接单元5包括多个供外部电缆(图未示)电连接的插座电连接器51,以下以四个插座电连接器51举例说明。此外,壳体装置还包括一屏蔽罩6,屏蔽罩6是以金属制成可使储存装置2接地,并达到防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效果。屏蔽罩6包括一概呈开口朝上的矩形盒的罩本体61、多个与罩本体61相连接的弹片62,以及四个位于罩本体61后侧四个插座电连接器51且对应穿置的通道63,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罩6包括九个弹片62,四个弹片62由罩本体61的底壁切割向上弯折而成,另外五个弹片62由罩本体61的顶壁向下凸伸。下盖3还包括四个对应四个通道63且贯穿第一周壁32的后侧的短边侧322的开口37。在实际实施时,插座电连接器51、通道63与开口37的数量,可视需求而增减。另一方面,为使储存装置2更稳固且兼具防振效果的套设于壳体装置内,壳体装置还包括四个用来固定储存装置2的定位柱7,以及四个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柱7的缓冲套8。屏蔽罩6还包括四个分别对应所述定位孔21且贯穿罩本体61两相对侧的贯孔64。
参阅图5、图10与图11,储存装置2与壳体装置组合方式,是先将储存装置2插入于电连接单元5,然后将储存装置2连同电连接单元5套入屏蔽罩6的罩本体61内,使所述插座电连接器51对应所述通道63而外露于罩本体61,且弹片62末端接触储存装置2的表面,再将四个定位柱7锁固在罩本体61的两相对侧的贯孔64,并将四个缓冲套8分别套设于四个定位柱7外,而呈四个突出的圆柱状。
接着,将储存装置2与罩本体61连同四个缓冲套8沿第一方向D1置入下盖3,罩本体61的一侧顶抵第一周壁32在后侧的短边侧322,四个通道63对应四个开口37,使所述插座电连接器51外露于第一周壁32,四个第一悬挂件36供四个缓冲套8沿第一方向D1对应置入,到达图11所示位置,各缓冲套8的一半圆柱受第一悬挂件36罩覆,另一半圆柱外露。
参阅图12、图13、图15与图16,最后,使上盖4覆盖于下盖3上方,并相对于下盖3沿第一方向D1推移,且使上盖4的八个第二定位件44的定位凸柱442,对应穿入下盖3的八个第一定位件35的定位穿孔352并且相互卡扣。四个第二悬挂件45已沿第一方向D1对应罩覆在四个缓冲套8的外露另一半圆柱。参阅图14、图15与图16,此时第二肋板43已沿第一方向D1越过第一肋板33而使第二定位面433抵靠第一肋板33的第一定位面334(也可参阅图17),藉此限制上盖4相反于第一方向D1退出且脱离下盖3。上盖4与下盖3结合界定出一供储存装置2放置的容置空间9。更切确地说,第二肋板43的导引部432沿第一方向D1通过凸部332的导引斜面333,此时迫使第一肋板33垂直第一方向D1地产生弹性变形,第二肋板43则是不形变地越过第一肋板33,使压制部431的第二定位面433靠抵在凸部332的第一定位面334,而止挡肋板34限制第一肋板33在垂直第一方向D1的最大变形量。
参阅图5与图17,为使壳体装置易于维修或更换储存装置2,下盖3还包括一贯穿第一周壁32且邻近第一肋板33的拆解孔38。欲拆解壳体装置取出储存装置2时,先执持一细长物10(如小圆棒或是将一回形针扳直)往拆解孔38插入顶抵第一肋板33,使第一肋板33沿法线方向平行第一方向D1弹性变形,因此凸部332的第一定位面334离开压制部431的第二定位面433。接着,沿一相反于第一方向D1推动上盖4,如图13所示的,使各定位凸柱442离开对应的各定位穿孔352且四个第二悬挂件45离开对应的四个缓冲套8。最后,根据前述步骤反向操作使储存装置2离开壳体装置。利用此方式拆解壳体装置取出储存装置2,较一般便携式随身硬盘的硬盘盒,拆解过程更加容易操作。
参阅图13、图16与图17,由于,上盖4与下盖3的定位机制,是藉助上盖4的各第二定位件44的定位凸柱442对应穿设于下盖3的各第一定位件35的定位穿孔352,限制在垂直第一方向D1移动的自由度。再者,第二肋板43的第二定位面433抵靠第一肋板33的第一定位面334,限制在第一方向D1移动的自由度。当壳体装置因摔落或受到外力撞击时,虽然会使下盖3的第一周壁32或上盖4的第二周壁42变形位移,但第一定位件35、第一肋板33或第二定位件44、第二肋板43也随第一周壁32或第二周壁42同时变形,不会发生上盖4与下盖3分离。再者,因壳体装置的下盖3与上盖4是藉由所述第一悬挂件36、第二悬挂件45、缓冲套8,以及定位柱7固定储存装置2(见图5),而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套8是以橡胶材质制成,而有弹性,可以吸收储存装置2工作所产生的振动能量,或是可以缓冲壳体装置因摔落或受到外力撞击的振动,而具有抗振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壳体装置,藉由上盖4的各第二定位件44的定位凸柱442对应穿设于下盖3的各第一定位件35的定位穿孔352,限制在垂直第一方向D1移动的自由度。再者,第二肋板43的第二定位面433抵靠第一肋板33的第一定位面334,限制在第一方向D1移动的自由度。当壳体装置受到外力时,第一定位件35、第一肋板33或第二定位件44、第二肋板43也随第一周壁32或第二周壁42同时变形,不会发生上盖4与下盖3分离;再者,只需执持一细长物10往拆解孔38插入顶抵第一肋板33,再沿一相反于第一方向D1推动上盖4,使拆解过程更加容易操作,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壳体装置,适用于容置一储存装置,并包括:
一下盖,其特征在于,该下盖包括一底壁,以及由该底壁向上凸伸的一第一肋板与至少一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贯穿该第一连接板的定位穿孔,该第一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一定位面;以及
一上盖,该上盖包括一顶壁,以及由该顶壁向下凸伸的一第二肋板与数量对应该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该第二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一自该第二连接板朝该第一方向凸伸的定位凸柱,该第二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定位面;
该上盖的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凸柱供沿该第一方向穿入,且卡扣于该下盖的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穿孔,该第二肋板供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一肋板而使该第二定位面抵靠该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藉此限制该上盖相反于该第一方向退出且脱离该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界定出一供该储存装置放置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肋板具有一平行该第一方向的压制部,以及一自该压制部斜向延伸的导引部,该压制部具有该第二定位面;该第一肋板具有一平行该第一方向的板体,以及一自该板体向上凸伸的凸部,该凸部具有在该第一方向上依序相间隔的一与该第一方向夹一锐角的导引斜面及该第一定位面,该第一肋板的凸部受该第二肋板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二肋板不形变,而该第一肋板提供在垂直该第一方向的弹性变形,使该压制部的第二定位面靠抵在该凸部的第一定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由该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一自该底壁凸伸向上的止挡肋板,且该止挡肋板间隔地排列于该第一肋板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贯穿该第一周壁且邻近该第一肋板的拆解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分设于二相对侧的定位孔;该壳体装置还包括四个分别固定该储存装置的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以及四个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柱的缓冲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由该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四个分别由该底壁向上凸伸且连接于该第一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一悬挂件,该上盖还包括一由该顶壁周缘朝下延伸的第二周壁,以及四个分别由该顶壁向下凸伸且连接于该第二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二悬挂件,各该第一悬挂件与各该第二悬挂件皆沿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各该第一悬挂件与各该第二悬挂件对应罩覆固定各该缓冲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屏蔽罩,该屏蔽罩包括一罩本体及多个与该罩本体连接的弹片,该罩本体供该储存装置安装,且所述弹片的末端接触该储存装置的表面。
8.一种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该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包括:
一储存装置;以及
一壳体装置,该壳体装置容置该储存装置,并包括:
一下盖,其特征在于,该下盖包括一底壁,以及由该底壁向上凸伸的一第一肋板与至少一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一第一方向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贯穿该第一连接板的定位穿孔,该第一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一定位面;以及
一上盖,该上盖包括一顶壁,以及由该顶壁向下凸伸的一第二肋板与数量对应该第一定位件的第二定位件,该第二定位件具有一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一自该第二连接板朝该第一方向凸伸的定位凸柱,该第二肋板具有一法线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定位面;
该上盖的第二定位件的定位凸柱供沿该第一方向穿入,且卡扣于该下盖的第一定位件的定位穿孔,该第二肋板供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一肋板而使该第二定位面抵靠该第一肋板的第一定位面,藉此限制该上盖相反于该第一方向退出且脱离该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界定出一供该储存装置放置的容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肋板具有一平行该第一方向的压制部,以及一自该压制部斜向延伸的导引部,该压制部具有该第二定位面;该第一肋板具有一平行该第一方向的板体,以及一自该板体向上凸伸的凸部,该凸部具有在该第一方向上依序相间隔的一与该第一方向夹一锐角的导引斜面及该第一定位面,该第一肋板的凸部受该第二肋板沿该第一方向越过,该第二肋板不形变,而该第一肋板提供在垂直该第一方向的弹性变形,使该压制部的第二定位面靠抵在该凸部的第一定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由该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一自该底壁凸伸向上的止挡肋板,且该止挡肋板间隔地排列于该第一肋板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贯穿该第一周壁且邻近该第一肋板的拆解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分设于二相对侧的定位孔;该壳体装置还包括四个分别固定该储存装置的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以及四个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柱的缓冲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下盖还包括一由该底壁周缘朝上延伸的第一周壁,以及四个分设于该第一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一悬挂件,该上盖还包括一由该顶壁周缘朝下延伸的第二周壁,以及四个分设于该第二周壁二相对侧的第二悬挂件,该第一悬挂件与各该第二悬挂件皆沿法线方向平行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该上盖与该下盖结合,各该第一悬挂件与各该第二悬挂件对应罩覆固定各该缓冲套。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屏蔽罩,该屏蔽罩包括一罩本体及多个与该罩本体连接的弹片,该罩本体供该储存装置安装,且所述弹片的末端接触该储存装置的表面。
CN2012201661120U 2012-04-18 2012-04-18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2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61120U CN202512894U (zh) 2012-04-18 2012-04-18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TW101207606U TWM439964U (en) 2012-04-18 2012-04-24 Housing device and assembly of housing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61120U CN202512894U (zh) 2012-04-18 2012-04-18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2894U true CN202512894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6611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2894U (zh) 2012-04-18 2012-04-18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2894U (zh)
TW (1) TWM4399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242A (zh) * 2012-11-01 2015-07-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固定结构
CN104936426A (zh) * 2015-05-23 2015-09-23 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 屏蔽结构和屏蔽结构的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7037B (zh) * 2012-11-27 2016-11-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容納盒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TWI559842B (zh) * 2015-07-30 2016-11-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免工具之零件承載機構與電子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2242A (zh) * 2012-11-01 2015-07-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固定结构
CN104936426A (zh) * 2015-05-23 2015-09-23 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 屏蔽结构和屏蔽结构的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9964U (en) 201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2894U (zh) 壳体装置及壳体装置与储存装置的组件
CN204463819U (zh) 一种组合式外壳及固态硬盘
CN103049045B (zh) 主机板模块及应用该主机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5942578U (zh) 免螺丝硬盘抽取盒及其硬盘抽换模块
US7755913B2 (en) Disk drive cage with shielding member
US8083548B1 (en) Probe connector
JP5968388B2 (ja) 接地部材及び該接地部材を有するハードディスク用支持フレーム
US8469466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TWM479492U (zh) 伺服器機箱
US20100035450A1 (en)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product
TWM312877U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disk drive bracket
US20120014055A1 (en) Computer case with guiding plates for drives
CN103593012B (zh) 硬盘组合架
CN202166939U (zh) 适配卡固定装置
TW201326574A (zh) 風扇固定裝置
US1013652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elastic member
CN205750693U (zh) 储存模块的固定座
TW201426743A (zh) 硬碟模組
US9841792B2 (en) Chassis with fastening apparatus
TW201341667A (zh) 風扇固定裝置
CN107544635B (zh) 一种提手和机箱
US88110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465649U (zh) 存取装置无螺丝拆装防震固定结构
CN204424612U (zh) 电子卡装置及卡扣式屏蔽壳体
CN214846560U (zh) 一种硬盘快拆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