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349132U -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49132U
CN202349132U CN2011203741445U CN201120374144U CN202349132U CN 202349132 U CN202349132 U CN 202349132U CN 2011203741445 U CN2011203741445 U CN 2011203741445U CN 201120374144 U CN201120374144 U CN 201120374144U CN 202349132 U CN202349132 U CN 202349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driving
driving pulley
driven
driven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741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广博
翁浩宇
魏文彬
周庆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741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49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49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491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直线输送或传动的传动装置,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主动带轮(1)由锥形的第一主动带轮(11)和锥形的第二主动带轮(1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从动带轮(3)由锥形的第一从动带轮(31)和锥形的第二从动带轮(3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第二主动带轮(12)具有第一连杆(121);第二从动带轮(32)的尾部具有第二连杆(321),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321)可自转的嵌套在控制板(6)内。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控制板对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轮径进行调整,实现了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传动比得无极变化调整。

Description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直线输送或传动的传动装置,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变速传动机构有齿轮传动、链式传动、皮带传动等,它们在变速过程中由于传动的主动轮、从动轮的半径不能改变,使得传动的速比也就固定了。在某些特定场合,为了适合扭矩、速比的不同要求,需要有多组速比传动才能满足要求。比如多挡变速箱,其体积大,还得需要控制机构,而且不能实现连续变速要求。现有的CVT链式无极变速装置,其构成是在液压系统控制两面式锥形齿轮在同轴的轴向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与两面式锥形齿轮相配合的钢带围转半径,从而改变传动速比实现无极变速,其工艺难度大、精度高、成本高,而且需在箱内浸油传动,一般变速机构是难以承受的,另外,在动力传动时只是钢带边缘和锥形体相结合,形成线与面摩擦传力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另一种梯形皮带与锥形皮带轮传递动力时,存在皮带与轮之间由于材质不同,传递时皮带镶嵌两锥形皮带轮之间难以分离,造成效率低,皮带发热、难以实现有效传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轮半径无级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具有主动带轮的主动轴和具有从动带轮的从动轴,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皮带的包套连接传动,所述的主动带轮由锥形的第一主动带轮和锥形的第二主动带轮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与主动轴固连,第二主动带轮具有与主动轴配合的、穿过第一主动带轮的第一连杆;所述的从动带轮由锥形的第一从动带轮和锥形的第二从动带轮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与从动轴固连,第二从动带轮的尾部具有与从动轴配合的第二连杆,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对角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自转的嵌套在使二者形成轴向同步移动的、与具有沿轴向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连的控制板内。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为伞齿。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的伞齿由长啮合齿和短啮合齿交替组成,长啮合齿与短啮合齿之间的齿间距离大于长啮合齿的齿厚。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连杆由与第二主动带轮各长啮合齿顶固连的啮合片以主动轴的轴线为轴围绕而成。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动轴上沿轴向设有与啮合片插接配合的插接槽。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控制板上固定设有轴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轴承固连。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控制板对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轮径进行调整,实现了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传动比得无极变化调整,而在具体操作上,仅需对控制板施加一个轴向的调整力即可,且采用伞齿结构,在满足轴向调整齿径的同时,可有效的提高各轮的传动效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主动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一连杆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二连杆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状态控制板的左视图;
图6为主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带轮;11、第一主动带轮;111、固定部;12、第二主动带轮;121、第一连杆;1211、啮合片;2、主动轴;21、插接槽;3、从动带轮;31、第一从动带轮;32、第二从动带轮;321、第二连杆;4、从动轴;5、皮带;6、控制板;61、轴承;62、卡簧;71、长啮合齿;72、短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中涉及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具有主动带轮1的主动轴2和具有从动带轮3的从动轴4,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通过皮带5的包套连接传动,主动带轮1由锥形的第一主动带轮11和锥形的第二主动带轮1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11与主动轴2固连,第二主动带轮12具有与主动轴2配合的、穿过第一主动带轮11的第一连杆121;从动带轮3由锥形的第一从动带轮31和锥形的第二从动带轮3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第一从动带轮31与从动轴4固连,第二从动带轮32的尾部具有与从动轴4配合的第二连杆321,第二主动带轮12与第二从动带轮32对角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321可自转的嵌套在使二者形成轴向同步移动的、与具有沿轴向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连的控制板6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带轮11、第二主动带轮12、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2为伞齿,其结构完全相同,以第一主动带轮11为例,由图2所示,第一主动带轮11从整体上看为一个接近圆锥形的圆台形,其圆台的底部为固定部111,用来对其上的各齿进行固定,组成其伞面的啮合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长啮合齿71,其二为短啮合齿72,各啮合齿为片状结构固连在固定部111上,且各啮合齿环绕围套的中心部位设有供主动轴2穿过的空间,为保证啮合效果,长啮合齿71和短啮合齿72交替的间隔设置,且长啮合齿71与短啮合齿72之间的齿间距离大于长啮合齿71的齿厚,由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两个相邻的长啮合齿71之间设有两个短啮合齿72,该设置以保证第二主动带轮12的长啮合齿71穿插在其内部,且保证第一连杆1211(如下描述)能够与第一主动带轮11的各齿啮合后,并穿过固定部111而与主动轴2配合。 
由图3所示,第二主动带轮12的各长啮合齿71的齿顶固连有啮合片1211,各啮合片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各啮合片以主动轴2的轴线为轴围绕形成一个作为第一连杆121的整体。 
由图4所示,第二从动带轮32的固定部111的尾部端面上设有与第一连杆121结构相同的由啮合片组成的第二连杆32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从动带轮32的第二连杆321的走向为远离第二从动带轮32的方向。为保证第一主动带轮11、第二主动带轮12、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2、第一连杆121、第二连杆321与主动轴2或从动轴4的同步转动效果,主动轴2和从动轴4采用相同的结构,以主动轴为例,如图6所示,在主动轴2上、沿轴向设有与啮合片121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21,同时,将长啮合齿71和短啮合齿72的齿厚与啮合片1211的片厚设置为相同,长啮合齿71和短啮合齿72也与插接槽21插接相连,这样就确保了第一主动带轮11和第二主动带轮12在主动轴2上插接的导向,且限定了第一主动带轮11和第二主动带轮12与主动轴2的同步转动。 
在整体上,通过图1可以看出,四个带轮相互配合而形成带轮传递结构时,第二主动带轮12和第二从动带轮32对角设置,而第二主动带轮12的第一连杆121穿过第一主动带轮11后,与第二连杆321位于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的同一侧(图中为右侧),在两个连杆上套装一个控制板6,由图5可以看出,控制板6上设有两个安装孔,在各安装孔内分别固定安装有轴承61,由啮合片围成的第一连杆121或第二连杆321穿入轴承61内,并通过卡簧62限定了第一连杆121或第二连杆321与控制板6的轴向相对移动,但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321可在控制板6内进行转动。 
在使用时,将各带轮相互插接至所需轮径位置后,通过皮带5与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的啮合,实现主动轴2的转速通过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的变速后传递至从动轴4。当需要对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的传动比进行调整时,只需通过具有沿轴向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输出动力,带动控制板6沿主动轴2的轴向进行向左或向右的移动,进而同步控制第一主动带轮11和第二主动带轮12、第一从动带轮31和第二从动带轮32的插接深度,从而对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的带轮直径进行调整,进而使传动比发生变化。 

Claims (6)

1.一种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具有主动带轮(1)的主动轴(2)和具有从动带轮(3)的从动轴(4),所述的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3)通过皮带(5)的包套连接传动,其特征在于:主动带轮(1)由锥形的第一主动带轮(11)和锥形的第二主动带轮(1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11)与主动轴(2)固连,第二主动带轮(12)具有与主动轴(2)配合的、穿过第一主动带轮(11)的第一连杆(121);所述的从动带轮(3)由锥形的第一从动带轮(31)和锥形的第二从动带轮(32)沿轴向相互插接以实现同步转动而成,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31)与从动轴(4)固连,第二从动带轮(32)的尾部具有与从动轴(4)配合的第二连杆(321),第二主动带轮(12)与第二从动带轮(32)对角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321)可自转的嵌套在使二者形成轴向同步移动的、与具有沿轴向直线驱动力的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连的控制板(6)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11)、第二主动带轮(12)、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2)为伞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11)、第二主动带轮(12)、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2)的伞齿由长啮合齿(71)和短啮合齿(72)交替组成,长啮合齿(71)与短啮合齿(72)之间的齿间距离大于长啮合齿(71)的齿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21)由与第二主动带轮(12)的各长啮合齿(71)齿顶固连的啮合片(1211)、以主动轴(2)的轴线为轴围绕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2)上沿轴向设有与啮合片(121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2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6)上固定设有轴承(61),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321)与轴承(61)固连。
CN2011203741445U 2011-09-30 2011-09-30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41445U CN202349132U (zh) 2011-09-30 2011-09-30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41445U CN202349132U (zh) 2011-09-30 2011-09-30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49132U true CN202349132U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38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7414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132U (zh) 2011-09-30 2011-09-30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49132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7983A (zh) * 2012-09-05 2012-12-12 李龙 无级变速机构
CN103171611A (zh) * 2013-03-25 2013-06-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可变传动比转向连接机构、具有该连接机构的车辆转向系统
CN105114567A (zh) * 2015-08-07 2015-12-02 上海理工大学 无级变速带传动机构
CN108326436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海宁市锦新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数字化模具生产设备
CN112709512A (zh) * 2020-12-24 2021-04-27 杭州富阳陶门开门机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调速开门机
CN113309835A (zh) * 2021-05-13 2021-08-27 秦艳姣 一种瓣型双插入式无级变速器装置
CN115106167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湖北永壮生态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肽微生物复合肥用控量下料粉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03244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7983A (zh) * 2012-09-05 2012-12-12 李龙 无级变速机构
CN102817983B (zh) * 2012-09-05 2015-11-18 李龙 无级变速机构
CN103171611A (zh) * 2013-03-25 2013-06-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可变传动比转向连接机构、具有该连接机构的车辆转向系统
CN103171611B (zh) * 2013-03-25 2016-03-0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可变传动比转向连接机构、具有该连接机构的车辆转向系统
CN105114567A (zh) * 2015-08-07 2015-12-02 上海理工大学 无级变速带传动机构
CN108326436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海宁市锦新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数字化模具生产设备
CN112709512A (zh) * 2020-12-24 2021-04-27 杭州富阳陶门开门机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调速开门机
CN113309835A (zh) * 2021-05-13 2021-08-27 秦艳姣 一种瓣型双插入式无级变速器装置
CN115106167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湖北永壮生态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肽微生物复合肥用控量下料粉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03244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杭州金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传动系统用带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49132U (zh) 轮径可调的皮带传动机构
KR102433297B1 (ko) 무단 변속기
CN201875096U (zh) 等效直径可调链轮装置、无级变速装置及动力系统
WO2006032206A1 (en) Sliding sheet type of variable-teeth gear
EP3012486B1 (en) Flexibly engag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gearbox
US9970520B2 (en)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uniform input-to-output ratio that is non-dependent on friction
CN101398069A (zh) 无级变速器
CN103603934B (zh) 一种无级变速机构
CN101280835A (zh) 一种虚齿数可调的链传动机构和应用该装置的自动变速器
CN102345720B (zh) 带轮单元及具有该单元的带轮和皮带传动结构
CN206098622U (zh) 电控移相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移相器
KR101311573B1 (ko) 차량용 무단 변속장치
WO2016072880A4 (ru) Трансмиссия на шестернях со спиральными зубчатыми переходами
CN211852729U (zh) 变径链条环轮以及变径链条环轮变速器
CN104976289A (zh) 无级变速装置
CN201050585Y (zh) 一种虚齿数可调的链传动机构和应用该装置的自动变速器
CN102242800B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
CN201575115U (zh) 偏心同步带传动机构
CN104930136A (zh) 一种齿轮调控变速箱
CN202392056U (zh) 非圆锥齿轮无级变速器
CN103644263A (zh) 无级变速箱
KR100896496B1 (ko) 무단변속장치
CN105864371A (zh) 无极变速装置
CN106402303A (zh) 一种变速器
CN104896026B (zh) 滚柱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