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258933U - 按键及其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及其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8933U
CN202258933U CN2011203415925U CN201120341592U CN202258933U CN 202258933 U CN202258933 U CN 202258933U CN 2011203415925 U CN2011203415925 U CN 2011203415925U CN 201120341592 U CN201120341592 U CN 201120341592U CN 202258933 U CN202258933 U CN 202258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pivot end
button
hole portion
pivot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415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亮达
颜志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415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8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8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89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按键及其键盘,按键包含有底板、弹性件、键帽以及支撑件。该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包含本体以及枢接件。该枢接件自该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且具有枢轴端部。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底板之间,用来提供弹力以使该本体相对该底板往释放位置移动。该支撑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具有枢接孔部以及限位部,该枢接孔部用以枢接该枢轴端部,该限位部用来于该本体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抵接该枢接件,以使该本体实质上平行于该底板。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不需经由升降支撑装置的复杂结构连动设计,就能达到于释放位置以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目的,因此,亦可提高按键的按压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按键及其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无需利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及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1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按键10包含底板12、电路板14、键帽16、弹性件18以及升降支撑装置20。电路板14设置于底板12上。升降支撑装置20设置于键帽16与底板12之间,以使键帽14可相对底板12做上下运动。弹性件18亦设置于键帽16与底板12之间,当键帽16被使用者按压后,弹性件18提供键帽16弹性回复力,使键帽16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
如图1所示,键帽16具有第一滑槽161以及第一卡槽163,底板12具有第二滑槽121以及第二卡槽123,升降支撑装置20包含第一支撑件201以及第二支撑件203。于组装第一支撑件201时,第一支撑件201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61中,且第一支撑件20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123中。于组装第二支撑件203时,第二支撑件20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21中,且第二支撑件20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163中。藉此,键帽16可伴随升降支撑装置20沿底板12的方向垂直上下移动。
然而,由上述可知,习知的升降支撑装置20具有复杂的机构设计,故会导致费时费工的组装流程。此外,上述机构设计也会导致升降支撑装置20需要较大的高度空间,进一步限制按键10的高度,因此,不利于键盘薄型化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利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有底板、弹性件、键帽以及支撑件。该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包含本体以及枢接件。该枢接件自该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且具有枢轴端部。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底板之间,用来提供弹力以使该本体相对该底板往释放位置移动。该支撑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具有枢接孔部以及限位部,该枢接孔部用以枢接该枢轴端部,该限位部用来于该本体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抵接该枢接件,以使该本体实质上平行于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撑件包含有:组装槽,其连通于该枢接孔部;以及止挡结构,其形成于该组装槽连通于该枢接孔部的位置上,用来于该枢轴端部通过该组装槽以枢接于该枢接孔部内时,防止该枢轴端部脱离该枢接孔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形成于该枢轴端部上的导角结构,该导角结构用以引导该枢轴端部通过该止挡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弹性件具有圆顶结构,例如为圆顶橡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另包含有电路板,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弹性件的位置上具有开关,当该本体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该弹性件触发该开关。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有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如上所述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有底板、键帽、弹性件以及支撑件。该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键帽包含本体以及枢接件。该枢接件自该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且具有枢轴端部。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底板之间,用来提供弹力以使该本体相对该底板往释放位置移动。该支撑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支撑件包含有枢接孔部、组装槽以及止挡结构。该枢接孔部用以枢接该枢轴端部,且该组装槽连通于该枢接孔部。该止挡结构形成于该组装槽连通于该枢接孔部的位置上,用来于该枢轴端部通过该组装槽以枢接于该枢接孔部内时,限制该枢轴端部脱离该枢接孔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形成于该枢轴端部上的导角结构,该导角结构用以引导该枢轴端部通过该止挡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弹性件为圆顶橡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另包含有电路板,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弹性件的位置上具有开关,当该本体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该弹性件触发该开关。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有复数个按键,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如上所述的按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枢轴端部与枢接孔部的枢接设计,使键帽于被按压及被释放的过程中,可以枢轴端部为旋转轴而稳定地于按压位置及释放位置间转动,进而允许使用者可利用按压按键的动作以执行所欲输入的功能。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不仅可提供给使用者良好的按键按压手感,并且由于按键可仅利用枢轴端部与枢接孔部的简单枢接设计,而不需经由升降支撑装置的复杂结构连动设计,就能达到于释放位置以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目的,因此,亦可提高按键的按压使用寿命。除此之外,由于省略了升降支撑装置的配置,因此亦可节省按键与键盘的体积空间以利键盘薄型化的应用,以及省略因组装升降支撑装置所带来的繁复组装流程,而大幅地降低键盘在按键组装上所需耗费的时间。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按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按键沿剖面线X-X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键帽的本体移动至按压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的键帽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的按键位于一组装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按键沿剖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2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键盘2包含复数个按键30、底板32以及电路板34。电路板34以及每一按键30皆设置于底板32上,按键30可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
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图2的按键30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按键30沿剖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按键30包含有键帽36、弹性件38以及支撑件40。键帽36设置于底板32上,且其包含有本体361以及枢接件363,枢接件363自本体361的一侧延伸形成。弹性件38设置于键帽36的本体361与底板32之间,其用来提供弹力至键帽36的本体361。藉此,键帽36便可藉由弹性件38所提供的弹力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件38具有圆顶结构,例如为圆顶橡胶(rubber dome),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其亦可为圆顶簧片(metal dome),换言之,只要是可以提供键帽36的本体361弹力的结构设计,皆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地,键帽36的枢接件363具有枢轴端部365,支撑件40设置于底板32上且具有枢接孔部401,支撑件40的枢接孔部401用以与枢接件363的枢轴端部365枢接。如此一来,藉由枢接孔部401与枢轴端部365的枢接设计,键帽36即可于被按压时以枢轴端部365为旋转轴沿第一方向D1相对底板32向下转动,或者是,键帽36亦可于自按压状态被释放时,藉由弹性件38所提供的弹力,以枢轴端部365为旋转轴沿第二方向D2相对底板32向上转动。另外,支撑件40另具有限位部403,限位部403用来于键帽36的本体361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释放位置时,抵接枢接件363,以使键帽36的本体361可实质上平行于底板32(如图4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40是以热融接合的方式固定于底板32上,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支撑件40亦可与底板32一体成型。至于采用上述何者的设计,其端视键盘2的实际设计需求而定。
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34对应弹性件38的位置上具有开关341,例如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或其它触发性开关,且弹性件38内侧对应开关341的位置上形成有突出部381,突出部381用来于按键30的键帽36被按压时,触发电路板34上的开关341。请参阅图4以及图5,图5为图4的键帽36的本体361移动至按压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当键帽36被按压时,键帽36可以枢轴端部365为旋转轴沿第一方向D1相对底板32向下转动,直到键帽36的本体361移动至如图5所示的按压位置为止。此时,弹性件38的突出部381可下压电路板34上的开关341,进而触发开关341,从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
请参阅图3、图4、图6以及图7,图6为图3的键帽36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的按键30位于一组装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图4、图6以及图7所示,支撑件40包含有组装槽405以及至少一止挡结构407,且至少一导角结构367形成于枢接件363的枢轴端部365上。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40较佳地包含有两个止挡结构407,每一枢轴端部365上较佳地形成有两个导角结构367,且两个导角结构367分别对应两个止挡结构407。另外,组装槽405连通于枢接孔部401,且止挡结构407形成于组装槽405连通于枢接孔部401的位置上。
于组装键帽36与支撑件40时,首先,可压挤键帽36的枢接件363,以使枢接件363发生内缩变形,藉此,枢轴端部365即可穿入支撑件40并接着如图7所示地穿设于支撑件40的组装槽405中。接着,如图7所示,将键帽36同时沿第三方向D3向上移动以及沿第四方向D4转动,直到枢轴端部365通过止挡结构407而枢接于枢接孔部401内,且键帽36的本体361位于如图4所示的释放位置并与弹性件38相接合为止,如此即可完成键帽36与支撑件40以及弹性件38的组装。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当枢轴端部365通过止挡结构407时,枢轴端部365上的导角结构367可用来辅助枢轴端部365能顺利地通过止挡结构407。进一步地,当枢轴端部365藉由导角结构367的引导通过止挡结构407以枢接于枢接孔部401内时,止挡结构407亦可用来将枢轴端部365限制于枢接孔部401中,藉以防止枢轴端部365脱离枢接孔部401而掉回组装槽405中。
需注意的是,上述支撑件40的组装槽405以及止挡结构407为可省略的结构,藉以简化按键30的结构设计以及组装流程。也就是说,在省略组装槽405以及止挡结构407的配置下,于组装键帽36与支撑件40时,可压挤键帽36的枢接件363以使枢轴端部365穿入支撑件40内并对齐枢接孔部401,如此即可在停止施力时使枢轴端部365直接穿设于枢接孔部401内,从而完成枢轴端部365与枢接孔部401的枢接组装。
请参阅图8以及图9,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按键30′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8的按键30′沿剖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对位置,于此不再赘述。按键30′与上述的按键3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30′于支撑件40′上省略限位部403的设置。也就是说,键帽36可仅利用枢接孔部401与枢轴端部365的枢接设计、弹性件38与键帽36的本体361的接合以及弹性件38所提供的弹力,以使键帽36可相对底板32上下移动。至于按键30′的组装流程,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为求简洁,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的枢接件上的枢轴端部枢接于底板上的支撑件的枢接孔部,因此,当按键被按压时,键帽可以枢轴端部为旋转轴朝按压位置转动,直到弹性件的突出部触发开关为止,藉以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另一方面,当按键被释放时,弹性件提供弹力,以使键帽以枢轴端部为旋转轴朝释放位置转动。
简言之,本实用新型采用枢轴端部与枢接孔部的枢接设计,使键帽于被按压及被释放的过程中,可以枢轴端部为旋转轴而稳定地于按压位置及释放位置间转动,进而允许使用者可利用按压按键的动作以执行所欲输入的功能。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不仅可提供给使用者良好的按键按压手感,并且由于按键可仅利用枢轴端部与枢接孔部的简单枢接设计,而不需经由升降支撑装置的复杂结构连动设计,就能达到于释放位置以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目的,因此,亦可提高按键的按压使用寿命。除此之外,由于省略了升降支撑装置的配置,因此亦可节省按键与键盘的体积空间以利键盘薄型化之应用,以及省略因组装升降支撑装置所带来的繁复组装流程,而大幅地降低键盘在按键组装上所需耗费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底板;
键帽,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键帽包含:
本体;以及
枢接件,其自该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且具有枢轴端部;
弹性件,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底板之间,用来提供弹力以使该本体相对该底板往释放位置移动;以及
支撑件,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具有枢接孔部以及限位部,该枢接孔部用以枢接该枢轴端部,该限位部用来于该本体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抵接该枢接件,以使该本体平行于该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含有:
组装槽,其连通于该枢接孔部;以及
止挡结构,其形成于该组装槽连通于该枢接孔部的位置上,用来于该枢轴端部通过该组装槽以枢接于该枢接孔部内时,防止该枢轴端部脱离该枢接孔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该枢轴端部上的导角结构,该导角结构用以引导该枢轴端部通过该止挡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具有圆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电路板,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弹性件的位置上具有开关,当该本体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该弹性件触发该开关。
6.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如权利要求1-5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7.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底板;
键帽,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键帽包含:
本体;以及
枢接件,其自该本体的一侧延伸形成且具有枢轴端部;
弹性件,其设置于该本体与该底板之间,用来提供弹力以使该本体相对该底板往释放位置移动;以及
支撑件,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支撑件包含有:
枢接孔部,该枢接孔部用以枢接该枢轴端部;
组装槽,其连通于该枢接孔部;以及
止挡结构,其形成于该组装槽连通于该枢接孔部的位置上,用来于该枢轴端部通过该组装槽以枢接于该枢接孔部内时,防止该枢轴端部脱离该枢接孔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该枢轴端部上的导角结构,该导角结构用以引导该枢轴端部通过该止挡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电路板,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弹性件的位置上具有开关,当该本体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该弹性件触发该开关。
10.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一包含如权利要求7-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CN2011203415925U 2011-08-31 2011-08-31 按键及其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8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15925U CN202258933U (zh) 2011-08-31 2011-08-31 按键及其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15925U CN202258933U (zh) 2011-08-31 2011-08-31 按键及其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8933U true CN202258933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2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4159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8933U (zh) 2011-08-31 2011-08-31 按键及其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893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1714A (zh) * 2012-11-09 2013-04-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以及发光键盘
CN107507723A (zh) * 2017-08-03 2017-12-2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结构
CN110808185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
US20200174579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Key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CN111292989A (zh) * 2018-12-10 2020-06-16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1714A (zh) * 2012-11-09 2013-04-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以及发光键盘
CN107507723A (zh) * 2017-08-03 2017-12-22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结构
CN110808185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
US20200174579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Key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TWI697924B (zh) * 2018-12-04 2020-07-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裝置及鍵盤裝置
US10884512B2 (en) 2018-12-04 2021-01-05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Key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CN111292989A (zh) * 2018-12-10 2020-06-16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CN111292989B (zh) * 2018-12-10 2022-05-24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3871A (zh) 按键
CN202258933U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103065842B (zh) 按键
CN102623224B (zh) 按键
CN202523584U (zh) 按键
CN105914073A (zh) 按键
CN103681051B (zh) 薄型化按键及键盘
CN202167386U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201853596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1374273Y (zh) 一种复合按键
TWM466303U (zh) 按鍵及鍵盤
CN201717158U (zh) 按键及键盘
CN103811216A (zh) 具有按键收纳功能的键盘
CN202523610U (zh) 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
CN201673833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1853617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2261224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2601463U (zh) 支撑装置及按键
CN201812713U (zh) 按键及键盘
US20120006666A1 (en) Keyswitch and keyboard
CN203367100U (zh) 能阻止键帽下压的键盘
CN201859782U (zh) 长型按键及键盘
CN202025292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1984995U (zh) 键帽总成、按键及键盘
CN201673820U (zh) 按键及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