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025292U - 按键及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及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5292U
CN202025292U CN2011201411455U CN201120141145U CN202025292U CN 202025292 U CN202025292 U CN 202025292U CN 2011201411455 U CN2011201411455 U CN 2011201411455U CN 201120141145 U CN201120141145 U CN 201120141145U CN 202025292 U CN202025292 U CN 202025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opening
switch
extension arm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11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基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411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5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5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52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有支撑板、金属延伸臂、键帽以及磁性件。支撑板形成有第一开口,金属延伸臂延伸连接于支撑板且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键帽设置于第一开口之上且可相对支撑板于按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磁性件固定于键帽上且可分离地吸附于金属延伸臂上,磁性件用来与金属延伸臂之间产生吸引力,藉以驱动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当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磁性件与金属延伸臂分离且随着键帽移动至位于第一开口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Description

按键及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利用磁吸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的消费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近来,由于笔记本电脑薄型化的趋势,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亦随之有薄型化的需求。
习知的按键内常设置有弹性元件,例如橡胶垫圈(Rubber Dome)等,以作为按键使用时,键帽复位的弹力来源。然而,习知的弹性元件具有特定的高度,故按键需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供弹性元件设置于其中。换言之,习知的按键中因设置有弹性元件,故会限制键盘的结构尺寸设计,而不利于笔记本电脑的薄型化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磁吸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按键及键盘,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有支撑板、金属延伸臂、键帽以及磁性件。支撑板形成有第一开口,金属延伸臂延伸连接于支撑板且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键帽设置于第一开口之上,可相对支撑板于按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磁性件固定于键帽上且可分离地吸附于金属延伸臂上,磁性件用来与金属延伸臂之间产生吸引力,藉以驱动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当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磁性件与金属延伸臂分离且随着键帽移动至位于第一开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更包含电路板、平板构件以及金属条状结构。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开关。平板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下方且于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开口。金属条状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且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当该磁性件随着该键帽移动至位于该第一开口中时,该磁性件吸引该金属条状结构的该突出部贴附至该电路板以触发该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该电路板为薄膜电路板。该平板构件与该金属条状结构一体成型。该金属条状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中。该磁性件与该金属延伸臂间的吸附面积大于该磁性件与该金属条状结构间的吸附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更包含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开关,该磁性件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用来触发该开关的突出部。该键帽包含有用来容置该金属延伸臂的容置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键更包含上盖,其设置于该键帽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包含如上所述的按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板上的金属延伸臂与固定于键帽的底面上的磁性件间所产生的吸引力,以驱动位于按压位置的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进而产生利用磁吸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功效。如此一来,通过省略弹性元件的设置而改利用磁性件取代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键盘在内部结构空间运用上可具有更大的设计弹性,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键盘沿X-X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构件与金属条状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键盘1包含复数个按键5,键盘1较佳地为一般应用于个人电脑的键盘,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键盘1亦可应用于一般具有由上盖与下壳体组成的开合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折叠式键盘)。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图1所示的按键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的键盘1沿X-X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按键5包含平板构件7、支撑板9、金属延伸臂11、升降支撑装置13、键帽15、磁性件17、电路板19以及金属条状结构21。支撑板9上形成有第一开口23,金属延伸臂11延伸连接于支撑板9且位于第一开口23的上方。升降支撑装置13设置于支撑板9上,键帽15设置于第一开口23之上且连接于升降支撑装置13且具有底面25。磁性件17固定于底面25上且可分离地吸附于金属延伸臂11上。电路板19设置于支撑板9的下方且对应第一开口23的位置上具有开关27。于此实施例中,电路板19较佳地为薄膜电路板。另外,平板构件7设置于电路板19的下方,且于对应开关27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开口29。金属条状结构21设置于第二开口29中且具有突出部31。此外,升降支撑装置13不限制于图2所示的剪刀(scissors)结构,亦可为传统火山口结构或其他形式的升降支撑结构,其相关设计常见于现有技术中,故于此不再赘述,换句话说,在本实用新型中,键帽15相对支撑板9上下移动的设计可改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升降支撑功效的结构。
除此之外,键帽15形成有容置空间33,容置空间33用来容置金属延伸臂11,藉以避免键帽15与金属延伸臂11于键帽15作上下直线运动时相互干涉。于实际应用中,容置空间33的设计亦有可能因键帽15的机构空间的不足,而直接贯穿键帽15形成穿孔。此时,按键5可更包含上盖35,其设置于键帽15上藉以遮盖此穿孔。另外,按键5更包含有薄膜37,薄膜37设置于平板构件7的下方,用来遮盖平板构件7的第二开口29,以防止金属条状结构21自第二开口29脱落。
以下为针对升降支撑装置13搭配键帽15与支撑板9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键帽15具有第一滑槽39以及第一卡槽41,且支撑板9具有第二滑槽43以及第二卡槽45。升降支撑装置13包含第一支撑件47以及第二支撑件49,其中第二支撑件49与第一支撑件47枢接。第一支撑件47具有第一滑动部51以及第一枢接部53。于组装第一支撑件47时,第一滑动部5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39中,且第一枢接部53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45中。第二支撑件49具有第二滑动部55以及第二枢接部57。于组装第二支撑件49时,第二滑动部55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43中,且第二枢接部57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41中。如此一来,通过上述的结构连接设计,键帽15可藉由升降支撑装置13而可相对于支撑板9于按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以下为针对按键5如何触发电路板19的开关27的作用原理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4为图3所示的键帽15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与图4所示,电路板19对应第一开口23的位置上具有开关27,且金属条状结构21对应开关27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31。当按键5的键帽15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磁性件17随着键帽15移动至位于第一开口23中。此时,磁性件17即可吸引金属条状结构21向上贴附至电路板19。如此一来,金属条状结构21的突出部31即可由下而上地触发开关27(如图4所示)。
另一方面,由于磁性件17与金属延伸臂11间的吸附面积大于磁性件17与金属条状结构21间的吸附面积,故磁性件17与金属延伸臂11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大于磁性件17与金属条状结构21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因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键帽15时,磁性件17即可被金属延伸臂11吸引而自如图4所示的位置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进而驱动键帽15从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自动回到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在上述过程中,金属条状结构21与磁性件17之间的磁吸力会随着两者之间距离的增加而持续地减弱,换言之,当磁性件17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金属条状结构21与磁性件17之间的磁吸力已不足以驱动金属条状结构21继续向上贴附至电路板19,故金属条状结构21就会从如图4所示的位置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进而解除开关27的触发。另外,于实际应用中,金属条状结构2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开口29中,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构件7’与金属条状结构21’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金属条状结构21’亦可以冲压成型的方式与平板构件7’一体成型。需说明的是,为加强金属条状结构21’对开关27的触发效果,可于金属条状结构21’对应开关27的位置上,设置突出部31’,用以由下而上地触发开关27。至于采用何种设计,视实际需求而定。另外,由图5可知,在此实施例中,金属条状结构21’是经由至少一桥臂22(图5中显示二个)连接于平板构件7’,藉此,在实际应用中,其可选择性地利用改变桥臂22的宽度W的方式来调整金属条状结构21’的结构弹性,以辅助金属条状结构21’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均可顺利触发开关27,进而提高开关27被触发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触发电路板19的开关27的结构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请参阅图6,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5’的剖面示意图。按键5’与上述的按键5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5’省略金属条状结构21的设置而改采用增加厚度的设计,藉此,磁性件17即可用来于键帽15移动至按压位置时,直接向下触发开关27。也就是说,于此实施例中,磁性件17以增加厚度的方式,使磁性件17于键帽15移动至如图6所示的按压位置时,可接触并按压开关27,藉以增加按键5’的触压灵敏度。至于增加按键的触压灵敏度的方式,其可不以上述的设计为限,举例来说,其亦可在磁性件17对应开关27的位置上设置突出部59(如图7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5”的剖面示意图)。如此一来,当键帽15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按压位置时,磁性件17的突出部59可直接向下触发开关27。上述突出部辅助触发开关的设计亦可应用在电路板以及键帽上,举例来说,亦可于电路板19位于开关27附近的位置上延伸增设第二突出部(未显示于图式中),以帮助磁性件17可更加确实地向下触发到开关27。另外,亦可于键帽15上增加第三突出部(未显示于图式中),当键帽15被按压时,第三突出部直接向下触发开关27。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辅助开关27可顺利地被触发,除了采用上述增加磁性件17的厚度的设计之外,按键5’也可同时采用如图5所示的平板构件7’与金属条状结构21’的设计,藉以产生按键5’可使用磁性件17以及金属条状结构21’共同触发开关27的功效,同样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实际应用中,按键5’可利用改变桥臂22的宽度W的方式来调整金属条状结构21’的结构弹性,如增加桥臂22的宽度W以加强其结构刚性,进而提高开关27被触发的稳定性。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板上的金属延伸臂与固定于键帽的底面上的磁性件间所产生的吸引力,以驱动位于按压位置的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进而产生利用磁吸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功效。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亦利用磁性件与金属条状结构,使金属条状结构于磁性件随键帽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触发开关;或是在省略金属条状结构的设计下,于键帽移动至按压位置时,直接以磁性件触发开关。换句话说,在键帽位于按压位置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利用磁吸力以提供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同时也可以利用金属条状结构或磁性件达到触发开关的目的。如此一来,通过省略弹性元件的设置而改利用磁性件取代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键盘在内部结构空间运用上可具有更大的设计弹性,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板,其形成有第一开口;
金属延伸臂,其延伸连接于该支撑板且位于该第一开口的上方;
可相对该支撑板于按压位置及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键帽,其设置于该第一开口之上;以及
磁性件,其固定于该键帽上且可分离地吸附于该金属延伸臂上,该磁性件用来与该金属延伸臂之间产生吸引力,藉以驱动该键帽往该释放位置移动,该磁性件于该键帽被按压至该按压位置时与该金属延伸臂分离且随着该键帽移动至位于该第一开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开关;
平板构件,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下方且于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开口;以及
金属条状结构,其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且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突出部,当该磁性件随着该键帽移动至位于该第一开口中时,该磁性件吸引该金属条状结构的该突出部贴附至该电路板以触发该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薄膜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平板构件与该金属条状结构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条状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开口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件与该金属延伸臂间的吸附面积大于该磁性件与该金属条状结构间的吸附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上具有开关,该磁性件对应该开关的位置上具有用来触发该开关的突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包含有用来容置该金属延伸臂的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上盖,其设置于该键帽上。
10.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CN2011201411455U 2011-04-27 2011-04-27 按键及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5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11455U CN202025292U (zh) 2011-04-27 2011-04-27 按键及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11455U CN202025292U (zh) 2011-04-27 2011-04-27 按键及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5292U true CN202025292U (zh) 2011-11-02

Family

ID=44850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114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5292U (zh) 2011-04-27 2011-04-27 按键及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52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224A (zh) * 2012-03-30 2012-08-0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10379661A (zh) * 2019-06-28 2019-10-2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
US11551889B2 (en) 2019-06-25 2023-01-1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224A (zh) * 2012-03-30 2012-08-0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2623224B (zh) * 2012-03-30 2014-08-2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US11551889B2 (en) 2019-06-25 2023-01-1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CN110379661A (zh) * 2019-06-28 2019-10-2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
CN114005694A (zh) * 2019-06-28 2022-02-0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
CN110379661B (zh) * 2019-06-28 2022-04-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
CN114005694B (zh) * 2019-06-28 2023-08-2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4786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914073B (zh) 按键
TWI416564B (zh) 按鍵結構
CN208819783U (zh) 按键及键盘
CN105938772B (zh) 按键
TW202008411A (zh) 按鍵
CN202189707U (zh) 按键组合与键盘
CN201323148Y (zh) 按键及键盘
TWM466303U (zh) 按鍵及鍵盤
CN105679586B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202025292U (zh) 按键及键盘
TWM354115U (en) Keyboard structure
TW202040617A (zh) 按鍵結構
CN208127083U (zh) 剪刀脚结构按键及其开关装置,及应用该按键的键盘
CN201717158U (zh) 按键及键盘
US9312079B2 (en)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with
TW202008414A (zh) 按鍵
CN104701054B (zh) 键盘
CN109243894A (zh) 按键及键盘
CN109524265B (zh) 按键
CN201853617U (zh) 按键及键盘
CN106298327B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201853595U (zh) 按键及键盘
TWI44621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CN202067708U (zh) 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