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690036U -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0036U
CN201690036U CN2010202195961U CN201020219596U CN201690036U CN 201690036 U CN201690036 U CN 201690036U CN 2010202195961 U CN2010202195961 U CN 2010202195961U CN 201020219596 U CN201020219596 U CN 201020219596U CN 201690036 U CN201690036 U CN 20169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ner circuit
do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95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2195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00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一内电路板及一屏蔽壳体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空间及一容置空间,其分别容纳一对接电连接器及该内电路板,该绝缘壳体的对接空间及容置空间是由一间隔墙区隔,该间隔墙允许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从中穿过,进入该对接空间。该内电路板上具有多个共模扼流线圈及变压器,各该共模扼流线圈及各该变压器分别是由导线缠绕而形成,各该共模扼流线圈及各该变压器的导线是分别被焊接于该内电路板的适当接点,通过该内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适当连接各该接点。该屏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壳体及该内电路板外缘。

Description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使用于传输以太网络电子信号的模块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频以太网络传输的高频信号传输对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相当敏感;而一般用来连接或传输高频以太网络的线缆是以一种低价的无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e,UTP cable)作为传输媒介。这种UTP线缆并没有金属屏蔽层,因此当高频信号在该无屏蔽双绞线传递时,该无屏蔽双绞线无法提供有效的电磁波屏蔽,导致在无屏蔽双绞线内传输的高频信号很容易与其它电子设备产生交互影响而产生噪声(Noise)。一般为克服该无屏蔽双绞线易受干扰的缺失,而在高频以太网络模块电连接器,又称为RJ-45电连接器,内装置一电子次模块,以该电子次模块执行筛检信号(Signal Conditioning)。该电子次模块是由一内电路板及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所组成,并于该内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子电路,通过该内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及各个电子零件滤除高频共模噪声(CommonMode Noise)。该电子次模块的多个电子零件中,以共模扼流线圈(CommonMode Choke Coil)及变压器(Transformer)最为主要,有特别需求时,该电子次模块可适当的加入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或其它集成电路。
如图6所示,美国第7,044,750号专利揭露一种模块电连接器。该模块电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A、一电子次模块B及一屏蔽壳体C所组成。该绝缘壳体A主要是由一主体A1及一辅助框体A2所组成,该绝缘壳体A的主体A1具有一对接开口A11,该对接开口A11可容纳一对接电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该绝缘壳体A的辅助框体A2是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A的主体A1,且该辅助框架A2具有一容置空间A21,该辅助框架A2的容置空间A21可容纳该电子次模块B。该电子次模块B是由一组对接端子B1、一第一内电路板B2、一承载盒体B3、一第二电路板B4及一组连接端子B5所组成。该电子次模块B的各对接端子B1的一端延伸进入该绝缘壳体A的对接开口A11,且各对接端子B1另一端是被焊接于该第一电路板B2上。该承载盒体B3上装置有多个中间端子B31及多个电子线圈B32,各中间端子B31两端分别电连接该第一电路板B2及第二电路板B4,使所示两个电路板B2、B4电性导通,且该电子次模块B的各个电子线圈B32分别由多导线B321缠绕而成。各电子线圈B32的多根导线B321分别缠绕于适当的中间端子B31,使各电子线圈B32分别具有共模扼流线圈或变压器的电气特性。各连接端子B5的一端分别被焊接于该第二电路板B4,各连接端子B5的一端分别延伸出该电子次模块B。该屏蔽壳体C大致包覆该绝缘壳体A及该电子次模块B,以保护该绝缘壳体A及该电子次模块B,使该电子次模块B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
在图6所揭露的现有技术中,该电子次模块B的多个电子线圈B32分别将导线缠绕于该承载盒体B3上的各中间端子B31,而在该承载盒体B3上狭小的空间限制下,生产线必须利用各中间端子B31间细微的间距将诸多导线B321逐一缠绕在正确的中间端子B31上,且须注意各导线B321间是否有短路的问题。
由于电子线圈B32的诸多导线B321难以在各中间端子B31微小的间距被正确定位,使模块电连接器生产线对于产品的量产一直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该模块电连接器的电子线圈导线可以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中间端子,使该模块电连接器的电子次模块可以更容易被量产。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中,该电子次模块已不必以中间端子电连接各电子线圈及电路板,因此本说明书以下仅以内电路板一词与现有技术的电子次模块区分。本实用新型的内电路板上可以是配置有多个电子电路及各种电子零件,这些电子零件可以是共模扼流线圈、变压器、电阻器、电容器及电感器等传统的电子零件。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模块电连接器是由一绝缘壳体、一内电路板及一屏蔽壳体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空间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空间可容一对接电连接器插入匹配,该绝缘壳体容置空间至少足以容纳该内电路板,该绝缘壳体的对接空间及容置空间是由一间隔墙区隔,该间隔墙允许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从中穿过,进入该对接空间,该内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电子零件,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至少包括多个共模扼流线圈及多个变压器,该屏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壳体及该内电路板外缘,其特征在于:该内电路板上的各该共模扼流线圈及各该变压器分别由导线缠绕而形成,各该导线分别被焊接于该内电路板的适当接点,且该内电路板上配置有适当电子电路,以分别电连接该内电路板上的接点。
其中,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还包括至少一电容器。
其中,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还包括多个电阻器。
其中,该模块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更进一步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该隔墙区隔使该对接电连接器无法穿过该间隔墙而进入该容置空间。并且通过该内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适当的电连接,以方便生产线量产该模块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2A,为图2中A-A线剖面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电路板及电子元件侧视图。
图4A,为图4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图4的内电路板及电子元件的电子电路图。
图6,为现有技术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绝缘壳体      A1主体
A11对接开口    A2辅助框体
A21容置空间    B电子次模块
B1对接端子     B2第一内电路板
B3承载盒体     B31中间端子
B32电子线圈    B321导线
B4第二电路板   B5连接端子
C屏蔽壳体
1绝缘壳体      11对接空间
12间隔墙       13容置空间
14显示装置     2内电路板
21电子零件     211共模扼流线圈
2111导线       212变压器
2121导线       22接点
221接地接点    3屏蔽壳体
31前壳体       32后壳体
321弹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该模块电连接器是由一绝缘壳体1、一内电路板2及一屏蔽壳体3所组成。该绝缘壳体1设有一对接空间11、一间隔墙12及一容置空间13,该绝缘壳体1的对接空间11可容一对接电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插入匹配。该绝缘壳体1的间隔墙12阻挡该对接电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使该对接电连接器不能穿越该绝缘壳体1的对接空间11而进入该容置空间13,但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可穿过该间隔墙12,进入该对接空间11。该绝缘壳体1的容置空间13可容纳该内电路板2,且该绝缘壳体1及该内电路板2外是以一屏蔽壳体3保护。
如图4、图4A及图5所示,该内电路板2上具有适当的电子电路(图标中未绘示)及多电子零件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子零件21包括该内电路板2上的四个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四个变压器212,因此在该内电路板2上有48个接点22。如图4及图4A所示,各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变压器212都是使用传统导线2111、2121(漆包线)缠绕而成,各导线2111、2121分别被固定于该内电路板2对应的接点22,通过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电路分别适当的连接,使该内电路板2可以执行特定功能,例如:滤除噪声。
由于各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变压器212的导线2111、2121分别被固定在该内电路板2对应的接点22,各个电子零件21通过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电路适当连接,使生产线可以简易地将各导线焊接在正确的各接点22上。
在本实用新型前述内容中,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零件21除了可设置适当数量的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变压器212外,仍可加入传统的电阻器、电容器及电感器(参照图5)等电子零件21。如图5所示,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电路及各个电子零件21的种类、数量及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电路配置是依照模块电连接器实际需求不同而有差异,本实用新型图标中的电子电路配置仅以一种可用来1GHz高频信号的高频以太网络模块电连接器例示而已。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子零件21是以该内电路板2上的四个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四个变压器212为例,且本较佳实施例的各附图中各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变压器212分别是以三条导线2111、2121缠绕,因此该内电路板2上至少有四十八个接点22;但此为实施本实用新型所揭露技术的一例,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推知当本实用新型实施在有八个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四个变压器212的内电路板2时,若各共模扼流线圈211及变压器212分别是由三条导线缠绕而成,则该内电路板2上至少有七十二个接点22,且各接点22间是通过该内电路板2上的电子电路适当电连接。
如图3、图3A及图5所示,一般有高频电子信号通过用的电子电路经常是需要被接地,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中也揭露有一种利用该屏蔽壳体3将该内电路板21接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屏蔽壳体3是由一前壳体31及一后壳体32所组成,该后壳体32朝该内电路板2延伸一弹臂321,且该内电路板22对应于该后壳体32的弹臂321而设有一适当的接地接点221,则当该后壳体32被组装于该绝缘壳体1时,该弹臂321接触该内电路板2的接地接点221,使该后壳体32与该内电路板2的接地接点221具有相同的地电位。当该屏蔽壳体3的后壳体32被电连接至某一系统接地电路(图标中未绘示)时,该内电路板2的接地接点221因此而与该接地电路有相同的电位。
如图3及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绝缘壳体1可以更进一步设有多个显示装置14,即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dodes,LEDs)。该显示装置14是依需求而选择性的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显示装置14而观察该模块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图示中未绘示)间的信号传输情况。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该模块电连接器是由一绝缘壳体、一内电路板及一屏蔽壳体所组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空间及一容置空间,该绝缘壳体的对接空间可容一对接电连接器插入匹配,该绝缘壳体容置空间至少足以容纳该内电路板,该绝缘壳体的对接空间及容置空间是由一间隔墙区隔,该间隔墙允许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从中穿过,进入该对接空间,该内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电子零件,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至少包括多个共模扼流线圈及多个变压器,该屏蔽壳体包覆于该绝缘壳体及该内电路板外缘,其特征在于:该内电路板上的各该共模扼流线圈及各该变压器分别由导线缠绕而形成,各该导线分别被焊接于该内电路板的适当接点,且该内电路板上配置有适当电子电路,以分别电连接该内电路板上的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还包括至少一电容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还包括多个电阻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更进一步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CN2010202195961U 2010-06-02 2010-06-02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95961U CN201690036U (zh) 2010-06-02 2010-06-02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95961U CN201690036U (zh) 2010-06-02 2010-06-02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0036U true CN201690036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959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0036U (zh) 2010-06-02 2010-06-02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0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3599B2 (en) Modular jack having an improved magnetic module
US20020042223A1 (en)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a filter insert
CN203135129U (zh) 电连接器
JP3164183U (ja) ネットワークコネクター
US825174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module
CN103828139B (zh) 用于连接用户线与数据总线的电缆部件及其通信设备
JP2004031291A (ja) コネクタ付き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EP3404672B1 (en) Cable
CN102843898B (zh) 连接构造以及连接方法
US7575478B1 (en) High frequency connector having common mode choke coil
CN201813029U (zh) 模块电连接器
CN201690036U (zh) 具有内电路板的模块电连接器
TWM412505U (en) A module jack with a built-in PCB
US10931067B2 (en) Common mode choke
CN201766250U (zh) 模块式电连接器
WO2022206508A1 (zh) 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CN201725997U (zh) 改良的模块电连接器
TWM396526U (en) The modular jack connector
TWM397086U (en) The modular connector for RJ
CN102446616A (zh) 滤波电路及具有该滤波电路的电连接器
KR100951973B1 (ko) 플러그식 전원장치
CN110350532A (zh) 三相四线电源滤波器
US20240331928A1 (en) Inductor-type network transformer
US11088495B2 (en) Common mode choke
CN221768523U (zh) 一种光电混装并集成断路器的emi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