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4252Y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54252Y CN201254252Y CNU2008200993334U CN200820099333U CN201254252Y CN 201254252 Y CN201254252 Y CN 201254252Y CN U2008200993334 U CNU2008200993334 U CN U2008200993334U CN 200820099333 U CN200820099333 U CN 200820099333U CN 201254252 Y CN201254252 Y CN 20125425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ular
- frame
- motor vehicle
- steel pipe
- wheeled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梁(1)、纵梁(2)、前横梁(3)、后轴臂连接总成(5)、横梁钢管(7),其关键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后座加强横梁(9);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座加强横梁(9)分别设置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支承架(14)和发动机后支承架(15)。这种车架的结构由三角形和梯形组成呈舰形,目的是提高车架前部的扭转刚度和整车的抗弯强度等综合机械性能。其次,这种车架可使发动机后置,省去后桥,并且使两后轮在行驶过程中不互相干扰,从而提高了三轮摩托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其三,这种车架还可以配置手启动机构,实现手、电两种起动功能。同时车架的重量也比较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常用的三轮摩托车车架的结构为龙骨式,其发动机一般前置,使得驾驶室的温度高,驾驶员操作时很不舒适,并且还会有烫伤脚的危险;另一方面,发动机前置就必须设置后桥传动,而且在行驶时,两个后轮之间的运动会互相干扰。同时,车架采用龙骨式结构,这种结构扭转刚度较差,车架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发动机后置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梁、纵梁、前横梁、后轴臂连接总成、横梁钢管、其特征是:所述车架还包括后座加强横梁;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座加强横梁分别设置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支承架和发动机后支承架。
为使发动机更靠后设置,所述后座加强横梁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尾部;
为充分利用空间,所述发动机前支承架最好设置在所述横梁钢管的下方;所述发动机后支承架最好设置在所述加强横梁的下方。
为提高车架的扭转刚度,所述前横梁靠前设置,并与所述前梁构成三角形。
为提高整车的抗弯强度,所述两根纵梁与所述前横梁、横梁钢管和后座加强横梁构成梯形,并与上述三角形构成舰形,使整个车架具有较高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强度等综合机械性能。
为增加车架的强度,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横梁之间设置有角铁支撑;所述角铁支撑与所述纵梁和所述前横梁构成三角形。
所述角铁支撑最好在两根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横梁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即在车架上一个设置两个角铁支撑。
为了可以安装CNG燃气气瓶,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设置有可安装气瓶的气瓶半圆座,最好是在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气瓶半圆座。
为了配置手启动的新型启动方式,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设置有手启动固定座,所述手启动固定座最好为矩形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后座加强横梁;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座加强横梁分别设置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支承架和发动机后支承架,因此可以使发动机后置,从而可省去后桥,并使在行驶的过程中两后轮的动力传输相对独立,从而使两后轮不互相干扰,提高了三轮摩托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由于后座加强横梁设置在车架的尾部,因此可使发动机尽量后置;
(3)由于所述发动机前支承架设置在所述横梁钢管的下方,并且所述发动机后支承架设置在所述加强横梁的下方,因此可使车架的结构更紧凑;
(4)由于所述前横梁靠前设置,并与所述前梁构成三角形,因此车架的扭转刚度好,不容易变形;
(5)由于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横梁、横梁钢管和后座加强横梁构成梯形,因此车架的抗弯强度好。
(6)由于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横梁之间设置有角铁支撑;所述角铁支撑与所述纵梁和所述前横梁构成三角形,因此车架的强度高;
(7)由于在两根所述纵梁与所述前横梁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角铁支撑,即在车架上一个设置两个角铁支撑,因此可在保证车架有较高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车架的制造成本。
(8)由于在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设置有可安装CNG燃气气瓶的半圆座,因此可在车架上安装气瓶,拓展了发动机使用燃料的多种类型;
(9)由于在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气瓶半圆座,因此可使气瓶安装的稳定,并且可提高中横梁的稳定性;
(10)由于所述横梁钢管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之间设置有手启动固定座,所述手启动固定座最好为矩形钢板,因此可以配置手启动的新型启动方式,并可提高中横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视图。
图中符号表示为:
1、前梁;2、纵梁;3、前横梁;4、角铁支撑;5、后轴臂连接总成;6、气瓶半圆座;7、横梁钢管;8、后减震支承;9、后座加强横梁;10、车轿固定横梁;11、手启动固定座;12、立管;13制动软管支承;14、发动机前支承架;15、发动机后支承架;16、加强斜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梁1;前横梁3,所述前梁1与所述前横梁3构成三角形;纵梁2,所述纵梁2横截面的形状为形,两根纵梁2按“”形对称设计;两根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横梁3、横梁钢管7和后座加强横梁9构成梯形,并与上述三角形构成舰形;两根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横梁3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角铁支撑4,所述角铁支撑4与所述纵梁2和所述前横梁3构成三角形;后轴臂连接总成5;横梁钢管7,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5之间间隔设置了两个安装CNG燃气气瓶的半圆座6;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5之间还设置有手启动固定座11,所述手启动固定座11为矩形钢板;所述车架的尾部还设置有后座加强横梁9;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座加强横梁9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支承架14和发动机后支承架15。使用这样的车架,可以将发动机悬挂在所述发动机前支承架14和所述发动机后支承架15之间,并可将CNG燃气瓶置于所述气瓶半圆座6上;所述前梁1还设置有安装方向柱的立管12;这样的车架还可以配置手启动的新型启动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梁(1)、纵梁(2)、前横梁(3)、后轴臂连接总成(5)、横梁钢管(7),其特征是:所述车架还包括后座加强横梁(9);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座加强横梁(9)分别设置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支承架(14)和发动机后支承架(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座加强横梁(9)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尾部;所述发动机前支承架(14)设置在所述横梁钢管(7)的下方;所述发动机后支承架(15)设置在所述加强横梁(9)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梁(1)与所述前横梁(3)构成三角形,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横梁(3)、横梁钢管(7)和后座加强横梁(9)构成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横梁(3)之间设置有角铁支撑(4);所述角铁支撑(4)与所述纵梁(2)和所述前横梁(3)构成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两根所述纵梁(2)与所述前横梁(3)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角铁支撑(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5)之间设置有安装气瓶的气瓶半圆座(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5)之间间隔设置了两个安装气瓶的气瓶半圆座(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钢管(7)和所述后轴臂连接总成(5)之间设置有手启动固定座(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手启动固定座(11)为矩形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2)横截面的形状为“”形;其两根纵梁横截面按“”形对称设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993334U CN201254252Y (zh) | 2008-07-02 | 2008-07-02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993334U CN201254252Y (zh) | 2008-07-02 | 2008-07-02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54252Y true CN201254252Y (zh) | 2009-06-10 |
Family
ID=4073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993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4252Y (zh) | 2008-07-02 | 2008-07-02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54252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1653A (zh) * | 2016-04-14 | 2016-06-29 | 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型汽车前端框架 |
CN110406594A (zh) * | 2018-04-26 | 2019-11-05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车架及汽车 |
-
2008
- 2008-07-02 CN CNU2008200993334U patent/CN20125425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1653A (zh) * | 2016-04-14 | 2016-06-29 | 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型汽车前端框架 |
CN110406594A (zh) * | 2018-04-26 | 2019-11-05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车架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467237U (zh) | 后驱电动车用后悬架装置 | |
CN104309429A (zh) |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 |
CN20587166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后纵臂式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1254252Y (zh)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
CN204749784U (zh) |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 |
CN204095429U (zh) |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 |
CN202169855U (zh) | 后桥总成 | |
CN201254060Y (zh) |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 |
CN205675158U (zh) | 一种设有可整体倾斜行驶的倒三轮前转向机构 | |
CN201300677Y (zh) | 摩托三轮车分体式连接装置 | |
CN201633848U (zh) | 一种载重型电动车车架 | |
CN101879926A (zh) |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 |
CN100453393C (zh) | 一种微型三轮车及其车架 | |
CN212605435U (zh) | 一种五连杆后副车架 | |
CN203766973U (zh) | 三轮摩托车 | |
CN20933642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轮边驱动桥结构 | |
KR20220140253A (ko) | 차체 스페이스 프레임 플랫폼과 이것이 구비된 차량 | |
CN203767001U (zh) | 脚蹬组件及摩托车 | |
CN201186708Y (zh) | 一种摩托车车架 | |
CN218229283U (zh) | 摩托车 | |
CN201761595U (zh) |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 |
CN220054052U (zh) |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减震装置 | |
CN222310823U (zh) | 一种减震缓冲型摩托车架 | |
CN109532369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下摆臂 | |
CN203142899U (zh) | 带可拆卸挡风板的三轮车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