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0028Y -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00028Y CN201100028Y CNU2007201386033U CN200720138603U CN201100028Y CN 201100028 Y CN201100028 Y CN 201100028Y CN U2007201386033 U CNU2007201386033 U CN U2007201386033U CN 200720138603 U CN200720138603 U CN 200720138603U CN 201100028 Y CN201100028 Y CN 20110002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electronic
- drive
- lock
- clutch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安装于一锁体内,该锁体的两侧各具有一套盘组,并分别连接一把手,用以驱动锁闩,其中;该离合机构,包括:一驱动管,一端可直接或间接连接该把手,另一端具有一凹槽;一套管,可容置于该驱动管中,一端具有一第二凹槽;一电子驱动装置,可容置于该锁体内,该电子驱动装置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件,该杆件上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维持于该驱动管的凹槽内滑动,而且该凸块可位于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与不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之间作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锁具,尤其是与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按照门锁的作用自是维护居家者的身命财产的安全,是故,门锁的设计乃朝向易于操作使用且难以被不肖份子开启而发展,然观知现今普遍采用的门锁,不论是室内门锁或是室外大门门锁,大部分均采用钥匙启闭式的机械类,此种使用钥匙启闭式控制门锁,实为有某方面的不便利,所以电子锁随时代的日新月异而日益蓬勃发展。
查.美国发明专利U.S.PAT.No.6038896「LOCKSET WI THMOTORIZED SYSTEM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其是被适用于喇叭锁,亦为于传统机械锁结构中增加一电子锁的离合构造,使电子锁更具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于一般锁体增加电子传动的功能,使锁体的开启更具方便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安装于一锁体内,该锁体的两侧各具有一套盘组,并分别连接一内把手或外把手,以驱动锁闩,该离合机构,包括有:一驱动管,一端可直接或间接连接该内把手或外把手,另一端具有一凹槽;一套管,容置于该驱动管中,一端具有一第二凹槽;一电子驱动装置,容置于该锁体内,该电子驱动装置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件,该杆件上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维持于该驱动管的凹槽内滑动,而且该凸块可位于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与不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之间作移动。
所述驱动管为外驱动管。
所述离合机构还包含一内驱动管,所述电子驱动装置,容置于该内驱动管内。
该套管的第二凹槽上方成形一第一凹槽。
该套管具有至少一传动部。
如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中设有一电子驱动装置,该电子驱动装置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件,该杆件上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于该驱动管的凹槽内滑动,根据凸块是否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来实现锁的启闭,当开启的讯号连接到电子驱动装置时,则电子驱动装置的凸块沿着外驱动管的凹槽移动,而与套管的第二凹槽形成啮合,此时转动外把手驱动外驱动管以驱动驱动座作动锁闩头,以实现解锁。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是于锁体中增加一电子传动的功能,使锁体的开启更具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驱动管、套管及环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驱动装置的凸块维持于外驱动管的凹槽内,而不啮合套管的第二凹槽,且外驱动管与凸块转动一预定角度的部分剖面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驱动装置的凸块维持于外驱动管的凹槽内,且啮合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的部分剖面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驱动装置的凸块位于不啮合套管的第二凹槽,且凸块位于套管的第一凹槽转动一预定角度的部分剖面立体组合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驱动装置 12壳体 121基座
122内盖板 123外盖板 124容室
125通孔 126通孔 13驱动座
131带动部 132容置部 133支承部
14外壳 141开口 142肩部
143管 144中心孔 15套筒
151中心孔 152凸缘 16弹性元件
2内套盘组 3外套盘组 4内把手
5外把手 51锁组 6锁闩
61锁闩头 71内驱动管 711传动部
712长槽 713中心孔 72环
73电子驱动装置 731杆件 732凸块
733本体 81外驱动管 811凹槽
812长槽 813中心孔 82环
83套管 831传动部 832第一凹槽
833第二凹槽 9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下列较佳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可安装于电子锁锁体的驱动装置1内,该锁体两侧各具有一内套盘组2与外套盘组3,并分别连接一内把手4与一外把手5,其中;该驱动装置1,包括:(请参阅图2所示)壳体12、套筒15、外壳14、驱动座13、弹性元件16、内驱动管71及一离合机构8,而所述离合机构8,包括:外驱动管81、套管83及电子驱动装置73。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2,是由一基座121、一内盖板122、一外盖板123所组合形成,使该壳体12形成一容室124而内盖板122与外盖板123分别具有一通孔125、126。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驱动座13,前端具有一带动部131可与锁闩6内部的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相啮合以拉动锁闩6的锁闩头61,该驱动座13后端具有一容置部132,所述带动部131与容置部132之间具有一支承部133。两弹性元件16可安装壳体12的容室124内,且位于壳体12与驱动座13之间,以做为驱动座13的弹性支承。
所述外驱动管81,中央具有一中心孔813;一端具有凹槽811,另一端具有长槽812,该长槽812可连接于外套盘组3并直接或间接连动外把手5,一环82可直接套于外驱动管81上。
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套管83,可活装于该外驱动管81的中心孔813中,该套管83一端具有传动部831可邻靠于驱动座13的支承部133上,而另一端具有一驱动部(图中未示出)可接受安装于外把手5的锁组51(如图1)的驱动,且该传动部831的相对应邻近处具有一第一凹槽832,并于第一凹槽832底部延伸一第二凹槽833。
如图2所示,所述内驱动管71,一端具有传动部711可邻靠于驱动座13的支承部133上,而另一端具有长槽712,可连接于内套盘组2并直接或间接连动内把手4,一环72可直接套于内驱动管71上。
如图2、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一电子驱动装置73,安装于内驱动管71的中心孔713中,电子驱动装置73具有一本体733与一可伸缩的杆件731,该杆件731一端容置于本体733内,另一端具有一凸块732;该凸块732可维持于外驱动管81的凹槽811内做大致平行于轴线9的方向滑动,而且凸块732可位于啮合该套管83的第二凹槽833的位置(如图6)与不啮合该套管83的第二凹槽833的位置(如图5)之间作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15,为一中空筒状,中央具有一中心孔151可供外驱动管81的穿设,一端具有凸缘152,可固接于壳体12的一侧边;所述外壳14,为一筒状,一端具开口141,另一端具有肩部142,肩部142处延伸形成一管143,该管143具有一中心孔144可供内驱动管71的穿设,并可将外壳14固定于壳体12的另一侧,此壳体12、套筒15及外壳14的结合形成一整体可容置前揭驱动座13及弹性元件16。
如图2及图5所示,一般状态,锁体皆为于闭锁状态,此时电子驱动装置73的凸块732维持于外驱动管81的凹槽811内滑动,但位于不啮合套管83的第二凹槽833的位置而邻接于第一凹槽832的底部,此时转动外把手5驱动外驱动管81,使外驱动管81可带动凸块732位于套管83的第一凹槽832的槽底上滑动,如此外把手5形成空转预定角度,如此的动作,并无法驱动套管83的传动部831驱动驱动座13拉动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作动锁闩头61;当松开外把手5时,驱动座13因受弹性元件16的恢复力的作用回复原位,此时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也因内部弹性元件16的作用回复原位,使锁闩头61可位于伸出的位置。
如图2及图6所示,当以电子讯号解锁时,可经由一开启的讯号连接到电子驱动装置73,此时电子驱动装置73的凸块732做大致平行于轴线9的方向移动,而沿着外驱动管81的凹槽811移动,而与套管83的第二凹槽833形成啮合(如图6),此时转动外把手5驱动外驱动管81,可藉由外驱动管81驱动套管83的传动部831驱动驱动座13拉动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作动锁闩头61,使锁闩头61位于缩入的位置,当松开外把手5时,驱动座13因受弹性元件16的恢复力的作用回复原位,此时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也因内部弹性元件16的作用回复原位,使锁闩头可位于伸出的位置。
当需要以内侧开门时,仅需转动内把手4,可带动内驱动管71的传动部711驱动驱动座13拉动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作动锁闩头61,使锁闩头61位于缩入的位置,当松开内把手4时,驱动座13因受弹性元件16的恢复力的作用回复原位,此时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也因内部弹性元件的作用回复原位,使锁闩头61可位于伸出的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体显示具有锁组51,所述锁组51可利用钥匙(图中未示出)直接驱动套管83,进而使套管83的传动部831驱动驱动座13拉动锁闩6的内部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作动锁闩头61,使锁闩头61位于缩入的位置;且为了使锁体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故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不搭配锁组51的锁体,此皆为习有构造于此不再赘述。
惟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节,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诸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为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大凡依据下列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其精神而为之等效性替换或修改,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范畴。
Claims (5)
1. 一种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安装于一锁体内,该锁体的两侧各具有一套盘组,并分别连接一内把手或外把手,以驱动锁闩,其特征在于:该离合机构,包括有,
一驱动管,一端可直接或间接连接该内把手或外把手,另一端具有一凹槽;
一套管,容置于该驱动管中,一端具有一第二凹槽;
一电子驱动装置,容置于该锁体内,该电子驱动装置具有一可伸缩的杆件,该杆件上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维持于该驱动管的凹槽内滑动,而且该凸块可位于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与不啮合该套管的第二凹槽的位置之间作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为外驱动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还包含一内驱动管,所述电子驱动装置,容置于该内驱动管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管的第二凹槽上方成形一第一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管具有至少一传动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386033U CN201100028Y (zh) | 2007-08-08 | 2007-08-08 |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386033U CN201100028Y (zh) | 2007-08-08 | 2007-08-08 |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00028Y true CN201100028Y (zh) | 2008-08-13 |
Family
ID=3993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3860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00028Y (zh) | 2007-08-08 | 2007-08-08 |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00028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8416A (zh) * | 2016-09-19 | 2019-08-02 | 加州用品公司 | 包括能量储存的锁定机构 |
CN110159084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
2007
- 2007-08-08 CN CNU2007201386033U patent/CN20110002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8416A (zh) * | 2016-09-19 | 2019-08-02 | 加州用品公司 | 包括能量储存的锁定机构 |
CN110088416B (zh) * | 2016-09-19 | 2021-08-20 | 莱佛家居公司 | 包括能量储存的锁定机构 |
CN110159084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CN110159084B (zh) * | 2018-02-13 | 2021-02-26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02569B2 (ja) | ゲートラッチ | |
TWM327398U (en) | Clutch mechanism for electric lock | |
CN102261202B (zh) | 摩托车锁具 | |
CN201100028Y (zh) | 电子锁的离合机构 | |
CN113153011A (zh) | 智能门锁 | |
US7870772B1 (en) | Exterior lever lock device with a clutch assembly | |
CN209799646U (zh) | 电脑防盗锁 | |
KR20170007038A (ko) | 레버캠 직접 구동형 푸쉬풀 핸들을 갖는 도어락 | |
CN200992837Y (zh) | 锁体传动结构 | |
CN205743319U (zh) | 电子锁控制机构 | |
CN108360920A (zh) | 保险门用锁具 | |
CN207633893U (zh) | 电子式锁芯结构 | |
CN114562156A (zh) | 锁体结构 | |
CN208830838U (zh) | 一种新型锁芯及锁具 | |
CN201158997Y (zh) | 结合于箱体的锁具结构 | |
CN207999131U (zh) | 保险门用锁具 | |
CN108824978A (zh) | 一种新型锁芯及锁具 | |
CN209837988U (zh) | 一种指纹挂锁结构 | |
CN215803876U (zh) | 一种具有应急管理功能的密码锁 | |
CN201007133Y (zh) | 防盗锁传动机构 | |
CN201738645U (zh) | 锁具 | |
CN113175272A (zh) | 一种模块化的机电一体锁体 | |
CN214170226U (zh) | 一种新型门锁装置 | |
CN113175275A (zh) | 一种机电一体锁体 | |
CN205297021U (zh) | 锁闩的闭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6 Address after: Chiayi City, Taiwan China lake after a filial piety Street No. 62 Patentee after: Stanley Security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Chiayi City, Taiwan China lake after a filial piety Street No. 62 Patentee before: Donglong Hardware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