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3832Y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63832Y CN201063832Y CNU2007201209560U CN200720120956U CN201063832Y CN 201063832 Y CN201063832 Y CN 201063832Y CN U2007201209560 U CNU2007201209560 U CN U2007201209560U CN 200720120956 U CN200720120956 U CN 200720120956U CN 201063832 Y CN201063832 Y CN 20106383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ud speaker
- earphone
- speaker
- utility
- cond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它属于音频播放技术领域,特别是通用的耳机领域,它包括耳机壳体,设置在耳机壳体中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耳机壳体与扬声器之间设有一个导管,在耳机壳体与扬声器之间构成一个声音通道;所述的扬声器置于导管的管口处;在所述的耳机壳体的入耳口处设置有皮圈。本实用新型利用导音管将扬声器后腔声音与前腔的声音混合后再一起传至耳朵,特别突出了声音的低音元素部分,使得入耳式耳机具有了更好的立体声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它属于音频播放技术领域,特别是通用的耳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耳机的结构一般都是在耳机外壳里设置扬声器,然后通过音频导线实现音频的播放。这样结构的耳机即使是立体声耳机,其低音效果都不是很突出,不能很好的还原低音音乐元素。而目前很多音乐都有低音元素,特别是现代音乐部分,低音音乐元素更是突出,如果耳机没有明显的低音效果,耳机的整体的立体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类型的多声道耳机,如中国专利第02248305.5号中公开了一种《5.1声道数码环绕耳机》,它利用外接功放盒的形式,增加了低音效果,以及整体的立体声效果。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比较大的增加了耳机的成本,在使用时也会不很方便。另外,中国专利第97222699.0号中公开的一种《家庭影院耳机》,为了满足使用耳机接收家庭影院的立体声效果,在这类耳机中在耳机壳内的前部、中部、后部依次安装着前置声道扬声器,中置声道扬声器和后置声道扬声器,耳机壳的开口部分封闭安装着与耳廓相适应的凹形多孔护罩。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比较好的立体声效果,但是需要增加多个扬声器,因此,这样的技术方案不适合用在体积很少的耳塞式耳机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结构简单,又具有良好的低音还原,实现更丰富的立体声效果的新型入耳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它包括耳机壳体,设置在耳机壳体中的扬声器,在所述的耳机壳体与扬声器之间设有一个导管,在耳机壳体与扬声器之间构成一个声音通道;所述的扬声器置于导管的管口处。
在所述的耳机壳体的入耳口处设置有皮圈。
所述的导管由大端管和小端管构成,所述的扬声器置于导管的的大端管的管口处。
本实用新型利用导音管将扬声器后腔声音与前腔的声音混合后再一起传至耳朵,特别突出了声音的低音元素部分,使得入耳式耳机具有了更好的立体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耳机壳体1,设置在耳机壳体中的扬声器2,在所述的耳机壳体1与扬声器2之间设有一个导管3,在耳机壳体1与扬声器2之间构成一个声音通道4;所述的扬声器2置于导管的管口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管3由大端管31和小端管32构成,所述的扬声器2置于导管的的大端管31的管口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管3的大端管31和小端管32的结构与耳机的外壳1相吻合。当将所述的导管3设置在所述的耳机壳体1与扬声器之间时,所形成的声音通道4的小端口61即为扬声器的正面端口,而声音通道的大端口62则是扬声器的背面端口。由于这样的结构,从扬声器中出来的声音将有一部分从扬声器背面的声音通道的大端口62输出,并且在耳机壳体与声音通道之间产生声音共振,然后沿着声音通道4传送到扬声器的前端,与从扬声器正面小端口出来的声音混合输入耳朵。图1中,A为扬声器的正面端口传出的声音走向,B为经过声音共振后的声音走向。在耳机壳体与声音通道之间所产生的声音共振为后腔共振,因此会体现出声音的低音效果。
实施例2,如图2中所示: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耳机壳体1的入耳口6处设置有皮圈5。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Claims (3)
1.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它包括耳机壳体(1),设置在耳机壳体中的扬声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耳机壳体(1)与扬声器(2)之间设有一个导管(3),在耳机壳体(1)与扬声器(2)之间构成一个声音通道(4);所述的扬声器(2)置于导管的管口处。
2.如权利要求1中的新型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耳机壳体(1)的入耳口(6)处设置有皮圈(5)。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的新型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由大端管和小端管构成,所述的扬声器(2)置于导管的的大端管的管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09560U CN201063832Y (zh) | 2007-06-21 | 2007-06-21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09560U CN201063832Y (zh) | 2007-06-21 | 2007-06-21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63832Y true CN201063832Y (zh) | 2008-05-21 |
Family
ID=3945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209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3832Y (zh) | 2007-06-21 | 2007-06-21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63832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271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微型扬声器装置的传声管装置 |
CN103152663A (zh) * | 2013-02-21 | 2013-06-12 | 郁志曰 | 一种带倒音管的耳塞 |
US20140177892A1 (en) * | 2012-12-21 | 2014-06-26 | Sonion Nederland B.V. | Ric assembly with thuras tube |
CN105100995A (zh) * | 2015-08-20 | 2015-11-25 | 张元伟 | 一种防耳膜损伤的耳机 |
CN105721978A (zh) * | 2016-01-21 | 2016-06-29 | 深圳市艾特铭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式增压音响 |
-
2007
- 2007-06-21 CN CNU2007201209560U patent/CN20106383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271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微型扬声器装置的传声管装置 |
CN103037271B (zh) * | 2011-09-30 | 2016-08-17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微型扬声器装置的传声管装置 |
US20140177892A1 (en) * | 2012-12-21 | 2014-06-26 | Sonion Nederland B.V. | Ric assembly with thuras tube |
US9807525B2 (en) * | 2012-12-21 | 2017-10-31 | Sonion Nederland B.V. | RIC assembly with thuras tube |
CN103152663A (zh) * | 2013-02-21 | 2013-06-12 | 郁志曰 | 一种带倒音管的耳塞 |
CN105100995A (zh) * | 2015-08-20 | 2015-11-25 | 张元伟 | 一种防耳膜损伤的耳机 |
CN105721978A (zh) * | 2016-01-21 | 2016-06-29 | 深圳市艾特铭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式增压音响 |
CN105721978B (zh) * | 2016-01-21 | 2019-08-09 | 深圳市艾特铭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式增压音响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75566U (zh)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
WO2016037445A1 (zh) |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 |
CN103974160A (zh) | 双喇叭耳机 | |
CN204334906U (zh) | 具有导音管的耳机结构 | |
CN201063832Y (zh)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
US9860645B1 (en) | Multi-driver air-tube earphone | |
CN201312372Y (zh) | 迷你动圈式耳道式耳机 | |
CN101998198A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201986131U (zh) | 一种3d四喇叭高保真立体声耳机 | |
CN205378184U (zh) | 可更换谐振频率的耳机 | |
CN204518007U (zh) |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装置 | |
CN209375886U (zh) | 一种防干扰设计的入耳式耳机 | |
CN203243510U (zh) | 一种立体声蓝牙耳机 | |
CN210157350U (zh) | 一种多喇叭耳机 | |
CN212727376U (zh) | 一种可降噪的耳机喇叭腔体 | |
CN200976667Y (zh) | 具有消除噪音功能的蓝牙耳机 | |
CN204104126U (zh) |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 |
CN2355507Y (zh) | 具有环绕声效果的耳机 | |
CN209072691U (zh) | 一种耳机声学腔体结构 | |
CN2521857Y (zh) | 倒相管式音响 | |
KR102211883B1 (ko) | 스마트폰용 무 전원 확성기 | |
CN220776076U (zh) | 一种气导倒相式耳机扬声器 | |
CN221829068U (zh) | 一种音质稳定的开放式耳机 | |
CN201063843Y (zh) | 无线头戴式耳机 | |
CN206076681U (zh) | 一种适用于iPhone7手机的分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