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198A - 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8198A CN101998198A CN200910166198XA CN200910166198A CN101998198A CN 101998198 A CN101998198 A CN 101998198A CN 200910166198X A CN200910166198X A CN 200910166198XA CN 200910166198 A CN200910166198 A CN 200910166198A CN 101998198 A CN101998198 A CN 1019981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sound
- earphone
- shell
- pres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0613 ear cana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一出音管及一耳塞。电声转换器设置于外壳内,出音管自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外壳内,用以接受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其中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声波向外播送,耳塞套设在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戴者的外耳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出音管具有不同的截面积,以提升高频表现的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常用于MP3随身听、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等,以作为个人独立聆听之用,使得耳机已成为时下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然而耳机不论与任何电子产品连接,主要功能还是诉求较佳的声学表现,以符合聆听者的听觉需求。
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示意图。耳机1包括一壳体2、一电声转换器3设置于壳体2内部、一出音管4斜向设置于壳体2前端位置、一耳塞5套设于出音管4前端。壳体2内部的电声转换器3通常为扬声器,而在使用状态时,出音管4与耳塞5被置入于佩戴者的外耳道内,电声转换器4产生声音并经由出音管4传送至佩戴者的外耳道,以提供耳机1佩戴者的声音资讯。
然而,耳机1的频率响应曲线的优劣除了原本的电声转换器3的设计外,壳体2与出音管4所提供声波经过的路径亦是关键所在,且由于出音管4的设计通常是单一尺寸的管径,当声波由电声转换器3出音面发出,并经由出音管4传送至外耳道时,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因为直导管的声场结构,产生类似声学低通滤波器的效应,使得这样的耳机1的出音管4设计,在高频区域的感度有快速衰减的特性,导致声音在高频的感度较低,造成人耳听到高频的声音成份较少,影响耳机聆听的整体感,并造成音质效果会下降,如此适用性较低;目前市售的入耳式耳机均使用直导管的设计,其都存在此一缺点,因此,如何去解决现有习知的耳机的声学特性并非理想的设计,实为业界致力解决的目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入耳式耳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入耳式耳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出音管在不同区段具有不同截面积的入耳式耳机,以使耳机的声学曲线在高频区域中不致快速衰减,而能达到较佳的声学表现,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外壳内;一出音管,自该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该外壳内,用以接受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以及一耳塞,套设在该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其中,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该声波向外播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道。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容积大于该第一通道。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外壳由一前半壳体与一后半壳体组成,该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前半壳体。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出音管内设有一声学阻尼器。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设置于第二通道内。
前述的入耳式耳机,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为聚氨基甲酸脂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声转换器、一出音管及一耳塞。电声转换器设置于外壳内,出音管自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外壳内,用以接受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其中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声学滤波器特征,用以衰减特定频率或避免特定频率产生衰减,并将声波向外播送,耳塞套设在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入耳式耳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入耳式耳机传递声音,声波经由第一通道进入第二通道时,声波会因截面积突然地产生变化,造成与单一直导管不同的声学滤波器特征,并形成类似周期型的带通滤波器,可有效去衰减特定频率或避免特定频率范围产生衰减,藉由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高频区域不致于快速衰减,如此入耳式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曲线,可提升声音的音色及清晰度。
2、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的第二通道内设置一声学阻尼器,可藉由其特定的尺寸,用以减衰不需要的频率范围,通过的声波,以调整耳机的整体感度曲线,使得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表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出音管在不同区段具有不同截面积的入耳式耳机,以使耳机的声学曲线在高频区域中不致快速衰减,而能达到较佳的声学表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声音传递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与现有习知的入耳式耳机的声学曲线比较图。
图5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1:耳机 2:壳体
3:电声转换器 4:出音管
5:耳塞
100:耳机 10:外壳
11:前半壳体 12:后半壳体
13:电声转换器 20:出音管
21:第一通道 22:第二通道
30:耳塞 31:装配部
32:气道 40:声学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入耳式耳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剖面图。耳机100包括一外壳10及一出音管20,出音管20末端装置一耳塞30,以提供使用者将耳机100插入外耳道,并传递声音信息。
外壳10是由一前半壳体11及一后半壳体12所对接而成,而在前半壳体11内具有一电声转换器13,电声转换器13在本发明中实施为动圈式的扬声器,当然亦可为动铁式或其他类型的扬声器。
出音管20自前半壳体11的前表面向外延伸,且出音管20的出音方向与外壳10同轴向外侧延伸,出音管20邻近于电声换转器13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通道21,以连通于前半壳体11内,而远离电声转换器13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通道22以与第一通道21连通,其中,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第二通道22的截面积与容积皆大于第一通道21,当然亦可实施为第二通道2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21,但第二通道22的容积小于第一通道21,或是第二通道2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通道21,但第二通道22的容积大于第一通道21。
耳塞30具有一装配部31,用以套固于出音管20,耳塞30以橡胶或聚氨酯的弹性材质制成,当使用者将耳机100塞入于外耳道时,耳塞30能弹性变形轻易地封闭外耳道,此外,耳塞30具有一气道32连通于第二通道22,用以传递声音气流至耳机100外部。
藉此,当耳机100塞入外耳道时,电声转换器13发出声音,声波从电声转换器13的出音面向第一通道22前进,并依序经由第二通道22及气道32向外耳道传递,以提供外耳道声音信息。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声音传递路径示意图。当声波由第一通道21递传至第二通道22时,此时截面积由小变换至大,声波因截面积突然地产生变化,造成第一通道21内的声波阻抗与第二通道22内的声波阻抗产生差异,而形成阻抗失配,使得声波在某些频率区域会产生衰减(通常产生衰减的区域为中频区域),且在某些频率产生衰减时,却能维持某些频率区域的曲线,而且本发明的不同截面积的出音管20类似于周期型的带通滤波器,确实能有效地衰减特定频率及避免特定频率范围产生衰减,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单一直导管的耳机,具有更优良的声学表现。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与习知耳机的声学曲线比较图。曲线B为本发明耳机的频响曲线,曲线A为现有习知耳机的频响曲线,曲线B相较于曲线A在中频区域会产生衰减,但在高频区域不致于快速衰减,较能维持应有的曲线特性,如此可调整耳机的高频曲线,耳机100在高频上具有较高的感度,以及低衰的频响曲线,使得耳机100更具有高品质的声学表现。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入耳式耳机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耳机100在出音管20内可设有一声学阻尼器40,在本发明中声学阻尼器40设置在第二通道22,且声学阻尼器40由多孔的弹性材质,例如聚氨基甲酸脂等所制成,声学阻尼器40因具有透气性,使得声波经过时,能减衰特定频率范围的声波,以调整耳机100的感度曲线,使耳机100更具有较佳的声学表现。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入耳式耳机,是在出音管设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两通道相互连通且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使得入耳式耳机传递声音,声波经由第一通道进入第二通道时,声波会因截面积突然地产生变化,造成阻抗的失配,声波在中频区域会产生衰减,并使得在高频区域不致于快速衰减,如此入耳式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曲线,可提升声音的音色及清晰度。
此外,本发明可在耳机的第二通道内设置一声学阻尼器,用以减衰通过的声波,以调整耳机的感度曲线,使得耳机具有较佳的声学表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外壳;
一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外壳内;
一出音管,自该外壳的前表面向外延伸,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一通道连通于该外壳内,用以接受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该出音管设有一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以及
一耳塞,套设在该出音管,用以插置于配载者的外耳道;
其中,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的截面积不同,用以衰减该电声转换器所发出的声波,并将该声波向外播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容积大于该第一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壳由一前半壳体与一后半壳体组成,该电声转换器设置于该前半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音管内设有一声学阻尼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设置于第二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声学阻尼器为聚氨基甲酸脂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6198XA CN101998198A (zh) | 2009-08-20 | 2009-08-20 | 入耳式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6198XA CN101998198A (zh) | 2009-08-20 | 2009-08-20 | 入耳式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198A true CN101998198A (zh) | 2011-03-30 |
Family
ID=43787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6198XA Pending CN101998198A (zh) | 2009-08-20 | 2009-08-20 | 入耳式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819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2313A (zh) * | 2013-08-26 | 2013-12-11 | 郁志曰 | 一种带前阻尼障板耳机 |
CN104185101A (zh) * | 2013-05-20 | 2014-12-03 |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CN106792304A (zh) * | 2015-11-21 | 2017-05-31 | 王永明 | 一种多驱动器入耳式耳机 |
CN109803206A (zh) * | 2019-03-19 | 2019-05-24 | 苏州全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的异形声道物理分频结构 |
CN110958510A (zh) * | 2019-12-31 | 2020-04-0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箱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1794A1 (en) * | 2001-10-31 | 2003-05-01 | Star Micronics Co., Ltd. | Insert earphone |
CN101106833A (zh) * | 2006-07-10 | 2008-01-16 |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前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
-
2009
- 2009-08-20 CN CN200910166198XA patent/CN1019981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1794A1 (en) * | 2001-10-31 | 2003-05-01 | Star Micronics Co., Ltd. | Insert earphone |
CN101106833A (zh) * | 2006-07-10 | 2008-01-16 |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前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5101A (zh) * | 2013-05-20 | 2014-12-03 |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CN103442313A (zh) * | 2013-08-26 | 2013-12-11 | 郁志曰 | 一种带前阻尼障板耳机 |
CN103442313B (zh) * | 2013-08-26 | 2016-12-28 | 郁志曰 | 一种带前阻尼障板耳机 |
CN106792304A (zh) * | 2015-11-21 | 2017-05-31 | 王永明 | 一种多驱动器入耳式耳机 |
CN109803206A (zh) * | 2019-03-19 | 2019-05-24 | 苏州全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的异形声道物理分频结构 |
CN110958510A (zh) * | 2019-12-31 | 2020-04-0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05178B (zh) | 耳机中的压力均衡 | |
US9301040B2 (en) | Pressure equalization in earphones | |
CN102282864B (zh) | 头戴式消噪耳机 | |
US8638963B2 (en) | Ear defender with concha simulator | |
WO2016101830A1 (zh) | 一种开放式耳机 | |
CN103650529B (zh) | 耳机装置 | |
US20110034218A1 (en) | In-Ear Earphone | |
KR101423570B1 (ko) | 이어폰 | |
CN104066024A (zh) | 耳机 | |
CN204334906U (zh) | 具有导音管的耳机结构 | |
CN206370934U (zh) | 一种可调节音质的耳塞 | |
CN211744683U (zh) | 包括dsf通道的入耳式耳机 | |
CN105120391B (zh) | 一种能主动式降噪耳机音质提升的装置 | |
TW201210356A (en) | Earphone and voice-shielding element therefor | |
CN101998198A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101217828A (zh) | 噪音抑制装置与方法 | |
CN101437190A (zh) | 具有助听功能的耳机 | |
CN202004931U (zh) | 入耳式耳机声压平衡系统 | |
CN210579147U (zh) | 一种降噪耳机 | |
WO2023029957A1 (zh) | 耳机 | |
CN201063832Y (zh) | 新型入耳式耳机 | |
WO2017161748A1 (zh) | 一种用户终端 | |
TW202021375A (zh) | 具濾音器的主動式降噪裝置及耳機 | |
CN101494807A (zh)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
CN206481427U (zh) | 一种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