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3757A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3757A CN1943757A CNA2005101059569A CN200510105956A CN1943757A CN 1943757 A CN1943757 A CN 1943757A CN A2005101059569 A CNA2005101059569 A CN A2005101059569A CN 200510105956 A CN200510105956 A CN 200510105956A CN 1943757 A CN1943757 A CN 19437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portions
- radix
- rhizoma
- paeoniae alba
- herba asar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一定比例的川芎、郁金、天麻、丹参等按特定工艺制备而得,对治疗肝风挟瘀证的偏头痛有明显地治疗作用。本发明同时还公开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的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种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一侧头痛为主的搏动性头痛疾病,常伴有视觉、感觉、运动、情绪及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根据来自美国的报告,受偏头痛影响的美国成人约为2800万,其中主要为25~55岁、处于工作能力最强时期的成年人。每年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出现过一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其中女性85%和男性82%以上的患者偏头痛发作时丧失劳动能力,1/3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全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可高达130亿美元。与此同时,尽管偏头痛的发病率很高,但即使在美国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原因是这些患者认为医生目前对偏头痛也无能为力。这与偏头痛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且缺乏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关。
目前对偏头痛的病因仍缺乏深入的研究,为数不多的理论探讨也只是围绕旧框框在循环论证,缺乏明确结论和创新见解,这些都制约着药物研究,导致偏头痛药效学研究指标往往缺乏专一性和特异性,不能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而中医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偏头痛的病机为“神经-血管-血液”系统紊乱的假说,并通过中药多种途径作用于这一系统多个层次的多个靶点而起到治疗作用,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独到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肝风夹瘀证的偏头痛的中成药,从而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的:川芎60~180重量份,丹参50~150重量份,郁金50~150重量份,白附子(制)25~75重量份,人工牛黄15~45重量份,天麻50~150重量份,白芍50~150重量份,菊花25~75重量份,白芷50~150重量份,细辛10~30重量份,冰片1~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最佳重量份配比是:川芎120重量份,丹参100重量份,郁金100重量份,白附子(制)50重量份,人工牛黄30重量份,天麻100重量份,白芍100重量份,菊花5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细辛20重量份,冰片3重量份。
以上原料药能制成多种口服制剂,包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丸剂等药物剂型。
这些制剂的共同的制备过程是:以上十一味,取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2~4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2~4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制成所需的剂型。
常见的剂型及制备方法是:
将浸膏组合物粉碎,加入粘合剂,混匀,制成颗粒。
将浸膏组合物粉碎,加入崩解剂、粘合剂,混匀,制粒,制备成片剂。
将浸膏组合物粉碎,加入崩解剂、粘合剂,混匀,,制备成丸剂。
将浸膏组合物粉碎,制粒,加入助流剂装入胶囊,制备成胶囊剂。
最佳的制备方法是:以上十一味,取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及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本品可用于治疗肝风夹瘀证的偏头痛等症,为确定药效,对本品进行了药效学试验研究,试验中所用片剂是按本发明的最佳配比和最优工艺制备而得。具体试验如下:
1.1动物
SD大白鼠,雌雄各半,体重300g±30g。检疫后备用。
1.2药物
取本品分别用蒸馏水配制成154.6%(每ml含原生药1.546g)、77.3%(每ml含原生药0.773g)、38.65%(每ml含原生药0.387g)的药液备用;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用蒸馏水配制成每ml含麦角胺0.2mg的药液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每ml含硝酸甘油5mg。
1.3主要试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放射免疫药盒,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磷酸组织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2方法
2.1分组及造模、给药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本品高、中、低剂量和麦角胺咖啡因组,共6组,每组8只动物。造模30min后按组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ml/kg,麦角胺咖啡因组给予上述备用药液10ml/kg,本品剂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备用药液10ml/kg。
2.2取材、处理
造模4h,将动物断头处死,立即收集颈部动静脉混合血约3ml,注入含0.3mg的肝素钠的冰冷试管中,轻轻摇匀,然后,4℃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按编号放入低温冰箱中-20℃贮存,备用。
2.3含量测定
2.3.1模型动物血中CGRP的含量测定(放免法)将备用的血浆置于室温中复融混匀,再次4℃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0.5ml,加1ml酸性无水乙醇(100ml无水乙醇加1.2ml冰醋酸),振荡1min,4℃3500r/min离心15min。将上层清液倒入青霉素小瓶内,45℃水浴蒸干,样品完全干燥后(约24h),加盖,封口,-20℃放存。测定时,每瓶加PH7.4PBS0.5ml溶解,混匀,倒入塑料试管中,-20℃放存4h以上,样品完全冻结后,取出放置。4℃情况下完全溶解后,取上清液200μl检测。取聚苯乙烯试管编号,按说明书中CGRPR IA加液程序进行操作后,充分混匀,室温放置20min,4℃3500r/min离心25min;吸弃上清液,在r计数器上测定各管中沉淀的放射性计数cpm,在FJ-2003r自动计数器上可以直接得到样品的CGRP的血浓度。
2.3.2模型动物血中ET的含量测定(放免法)
将备用的血浆置于室温中复融混匀,4℃3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100μl检测。取聚苯乙烯试管编号,按说明书中ETR IA加液程序操作后,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5min,4℃3500r/min离心15min,吸弃上清液,测各管中沉淀的放射性计数cpm,在FJ-2003r自动计数器上可以直接读出ET的血浓度。
2.3.3模型动物血中His的含量测定(荧光法)
取备用的肝素抗凝全血0.25ml,加三蒸水1.4ml,缓缓加入25%(W/V)三氯乙酸0.35ml,混匀,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1.6ml,依次加入1.5g NaCl,4ml正丁醇,0.2ml2.5gNaOH,立即混匀,振荡5min,4000r/min离心3min。取3.6ml正丁醇相,加1.2ml0.1NNaCl,2ml正庚烷,振荡5min,4000r/min离心3min,弃有机相。取水相1.0ml,依次加1mlH2O、0.5ml0.4NNaOH,混匀后,迅速加入0.1ml0.1%(W/V)OPT甲醇液,21~22℃反应10min,再加0.5ml0.5NNaCl。在360mm/440nm处测定His的荧光强度。标准对照管:取0.5ml100ng/ml的His标准应用液,加入0.5ml0.1NNaCl(His标准应用液:0.1ml100μg/mlHis液,加0.1NHCl至100ml)。空白对照管:加入1.0ml0.1NHCl。以下式计算His含量:His(ng/ml)=(样品荧光值-空白荧光值)/(标准荧光值-空白荧光值)×286ng/ml全血)。
2.4统计学处理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间进行比较,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间进行两两比较。
3结果
见表1。
表1本品对偏头痛大鼠血中CGRP、ET和His含量的影响(
X±s)
组别 | n | 剂量(g/kg) | CGRP(pg/ml) | ET(pg/ml) | His(ng/ml) |
空白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 | 888888 | -等容积蒸馏水0.00211.685.842.92 | 133.20±5.52169.78±26.97**80.22±3.65△△84.76±8.45△△63.58±5.52○○△△42.22±9.90○○△△ | 228.59±16.29180.15±22.35**408.49±38.38△512.78±22.59○○△△338.64±10.84○○△△218.62±25.18○○△△ | 64.59±4.1374.10±9.58*54.21±1.89△△56.73±1.96△△49.42±3.41○△△42.80±2.91○○△△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CGRP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品高剂量组动物CGRP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品中、低剂量组动物血中CGRP含量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或模型对照组两两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品中、低剂量对实验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强于本品高剂量和麦角胺咖啡因。模型对照组血中ET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品高剂量组动物血中E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或阳性对照组两两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品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或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本品中、低剂量组动物血中ET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提示本品高剂量治疗偏头痛效果较麦角胺咖啡因好。
模型对照组His含量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品各剂量组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异(P<0.01);但本品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品剂中剂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强于本品剂高剂量和麦胺咖啡因。
以下通过实施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次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并不仅限于
实施例所述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
川芎 60g 丹参 50g 郁金 50g
白附子(制)25g 人工牛黄15g 天麻 50g
白芍 50g 菊花 25g 白芷 50g
细辛 10g 冰片 1.5g
【制法】以上十一味,取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加入滑石粉5g,装胶囊,制成500粒,即得。
实施例2
【处方】
川芎 120g 丹参 100g 郁金 100g
白附子(制)50g 人工牛黄30g 天麻 100g
白芍 100g 菊花 50g 白芷 100g
细辛 20g 冰片 3g
【制法】以上十一味,取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60℃干燥,加入羧甲淀粉钠3g,微晶纤维素12g,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3
【处方】
川芎 240g 丹参 200g 郁金 200g
白附子(制)100g 人工牛黄60g 天麻 200g
白芍 200g 菊花 100g 白芷 200g
细辛 40g 冰片 6g
【制法】以上十一味,取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60℃干燥,加入微晶纤维素调整总量至1000g,制成丸剂,干燥,分装,每袋5g,即得。
Claims (6)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的:川芎60~180重量份,丹参50~150重量份,郁金50~150重量份,白附子(制)25~75重量份,人工牛黄15~45重量份,天麻50~150重量份,白芍50~150重量份,菊花25~75重量份,白芷50~150重量份,细辛10~30重量份,冰片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所优选的的重量比为:川芎120重量份,丹参100重量份,郁金100重量份,白附子(制)50重量份,人工牛黄30重量份,天麻100重量份,白芍100重量份,菊花5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细辛20重量份,冰片3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能制成多种口服制剂,如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等药物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取原料药,将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2~4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2~4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制成所需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取原料药,将白芷和1/3量白芍,混合,粉碎成细粉;细辛加以碎断,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药渣、药液保留备用),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冰片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川芎、丹参加入7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和所剩药渣分别保留备用;郁金、天麻、菊花、白附子(制)和2/3量的白芍,与川芎、丹参、细辛的药渣、药液合并,加水煎煮三次,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加入白芷和1/3量白芍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过筛,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制成所需的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用于治疗症见头部胀痛、刺痛或跳痛,以额颞部疼痛多见,或伴有眩晕、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干口苦,舌质红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或弦涩等肝风挟瘀证的偏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059569A CN1943757B (zh) | 2005-10-08 | 2005-10-08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1059569A CN1943757B (zh) | 2005-10-08 | 2005-10-08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3757A true CN1943757A (zh) | 2007-04-11 |
CN1943757B CN1943757B (zh) | 2011-12-14 |
Family
ID=3804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059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3757B (zh) | 2005-10-08 | 2005-10-08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4375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1592B (zh) * | 2007-11-27 | 2010-07-14 | 田锦林 | 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的中药 |
CN102670017A (zh) * | 2012-05-09 | 2012-09-19 |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 |
CN102813886A (zh) * | 2012-08-20 | 2012-12-12 | 魏杰梅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
CN103239691A (zh) * | 2013-05-30 | 2013-08-14 |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头痛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550351A (zh) * | 2013-10-25 | 2014-02-05 | 黄文珍 | 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5467A (zh) * | 2014-12-05 | 2015-03-25 | 周元宏 | 一种治疗颈肩综合征的药物以及与该药物配套使用的颈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292A (zh) * | 1996-06-21 | 1998-01-07 | 刘庆海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草药制剂 |
-
2005
- 2005-10-08 CN CN2005101059569A patent/CN19437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1592B (zh) * | 2007-11-27 | 2010-07-14 | 田锦林 | 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的中药 |
CN102670017A (zh) * | 2012-05-09 | 2012-09-19 |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枕 |
CN102813886A (zh) * | 2012-08-20 | 2012-12-12 | 魏杰梅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
CN102813886B (zh) * | 2012-08-20 | 2014-05-07 | 魏杰梅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
CN103239691A (zh) * | 2013-05-30 | 2013-08-14 |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头痛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550351A (zh) * | 2013-10-25 | 2014-02-05 | 黄文珍 | 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550351B (zh) * | 2013-10-25 | 2015-08-19 | 黄文珍 | 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5467A (zh) * | 2014-12-05 | 2015-03-25 | 周元宏 | 一种治疗颈肩综合征的药物以及与该药物配套使用的颈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3757B (zh) | 201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28507A (zh) | 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943757B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281C (zh) | 治疗脑血栓病及血栓性静脉炎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3001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 |
CN103394002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824269A (zh) | 新生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43724B (zh) | 一种用于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288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259078C (zh) | 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31276A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2799C (zh)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口服中药组合物 | |
CN1954877A (zh) |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042C (zh) | 中药戒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
CN1857492A (zh) | 清泻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 |
CN1236810C (zh) | 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 | |
CN1895364A (zh) | 一种治疗脑血栓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的夏天无药物组合物 | |
CN193128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等引起的轻、中度癌性疼痛属气滞血瘀证的中药组合物 | |
CN1333044A (zh) | 消渴降糖宝 | |
CN115969935B (zh) | 一种金藤清痹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438027A (zh) |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 | |
CN1198337A (zh) | 治疗风湿痹症的壮筋骨胶囊 | |
CN1927366A (zh) | 一种用于慢性肠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911422A (zh) | 一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041189A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11275A (zh) | 一种用于脑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0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