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21365B -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1365B
CN1921365B CN200610100652.8A CN200610100652A CN1921365B CN 1921365 B CN1921365 B CN 1921365B CN 200610100652 A CN200610100652 A CN 200610100652A CN 1921365 B CN1921365 B CN 1921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error correction
modulation
axis dire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0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1365A (zh
Inventor
村上丰
安倍克明
折桥雅之
松冈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916792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92136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1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1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1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136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ther detection of signalling, e.g. detection of TFCI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04L1/0058Block-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适合于应用到通信系统中,在该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信号MX、MY、CX、CY被配置在同一发送帧内的离散位置上,该通信系统能够根据传播路径状态来自适应地转换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从而具有改进的抗传输差错性。因此,即使在传输信号经受衰落和传播路径波动时,配置在离散位置上的两个信号MX和MY以及两个信号CX和CY的恶化可能性也是很低的。结果,接收端能够准确恢复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Description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11月15日、申请号为200610092494.6、发明名称为“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并且适合于应用到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能够根据例如传播路径环境自适应地改变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
背景技术
通常,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各种系统控制,以便进行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通信。一种能够根据传播路径状态自适应地转换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就是一个示例。在这种系统中,基于发送/接收设备从通信方接收的信号的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号干扰比)等,来确定当前的传播路径状态。
实际上,当传播路径状态好时,使用具有每码元大信息承载容量的M元调制方式——例如64QAM——对信息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且对信息数据添加具有高度冗余的纠错码作为纠错方式来将其发送。另一方面,当传播路径状态差时,使用具有每码元小信息承载容量的调制方式——例如16QAM或QPSK——对信息数据进行数字调制,并且作为纠错方式对信息数据添加具有低度冗余的纠错码作为纠错方式来将其发送。
因此,在这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必要将调制发送信号所用的调制方式和纠错处理所用的纠错方式通知给接收端。接收设备具有对应于多种调制方式的多个解调单元和对应于多种纠错方式的多个纠错解码单元,并且通过根据所通知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执行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从而恢复原始数据。
“Development of an Adaptive Modulation System for Land MobileCommunications-Outline of the Scheme-”,Hamaguchi et al.,IEICECommunication Society Conference B-5-135pp.388,September1997(“用于陆上移动通信的自适应调制系统的开发-方案概述”,Hamaguchi等人,IEICE通信协会会议B-5-135第388页,1997年9月)中所说明的就是一种已知帧结构的示例,该帧结构用于在发送帧内配置指示调制方式的信号。
图1示出这种帧结构。其中,从帧起始依序配置:有1个码元的斜坡码元(ramp symbol)R、6个码元的同步码元SW、1个码元的导频码元P、1个码元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I和18个码元的数据码元DATA。
接收具有这种帧结构的信号的接收设备,根据调制方式信息码元I确定数据码元DATA的调制方式,并且使用与所确定的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码元DATA。
在该接收设备中,如果调制方式信息码元I或者纠错方式信息码元(未示出)的确定不正确,通过解调和解码数据码元DATA所获取的数据也将是不正确的。因此,将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正确地发送到接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噪音或者由传播路径波动引起的衰落,存在接收端错误地确定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的风险,这就会导致通信质量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方式和接收方式,这些设备和方式使得能够在接收端正确地确定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从而能使通信质量得到提高。
能够通过在如下通信系统中、发送指示发送端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信号来实现上述目的,这些信号被配置在同一帧内的离散位置上,该通信系统能够通过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来自适应地转换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从而提高传播路径差错容限。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对每一发送帧通过切换控制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来形成信息码元,并使用多个子载波进行发送,其中包括:调制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涉及信息码元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帧构造单元,通过在同一帧的同一时刻将相同的所述调制方式信息信号或相同的所述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离散地反复配置来构成发送帧;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对每一发送帧通过切换控制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使用多个子载波进行发送,其中:产生涉及信息码元调制方法的调制方法信息信号,并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通过在同一帧的同一时刻将相同的所述调制方法信息信号或相同的所述纠错方式信息信号进行离散地反复配置构成发送帧;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调制单元,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帧构造单元,通过将所述调制单元所调制的相同的发送信号配置在同一帧内的频率方向离散位置上来构成发送帧;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包括:调制步骤,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帧构造步骤,通过将在所述调制步骤所调制的同一个发送信号配置在同一帧内的频率方向离散位置上来构成发送帧;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将信息信号、有关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以及有关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配置在同一帧内,由所述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各自得到所述调制方式信息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并将经对应于所述调制方式的信息的解调处理和对应于所述纠错方式信息的纠错解调处理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所述接收设备具有: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被各自配置在同一帧内的同一时刻的离散位置的所述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方式;以及信号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接收数据,所述接收数据由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所估计的经对应于调制方式进行的解调处理以及对应于纠错方式的纠错处理而得到,所述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各自用同一时刻的频率轴上在相互分离的位置的并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配置,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使用同一时刻的频率轴上相互分开的位置的并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所配置的信号,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所述发送设备具有: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信号;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信息信号;帧构成单元,在同一帧内的同一时刻将相同的所述调制方式信息信号或者相同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离散反复地配置构成发送帧;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所述帧构造单元使用同一时刻在频率轴上相互分离的位置上的并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将所述相同的调制信息信号或者所述相同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反复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所述发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信息信号生成步骤,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信号的同时,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信息信号;帧构成步骤,用同一时刻的频率轴上在相互分离的位置的并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以使相同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或者相同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反复地配置,在同一帧内的同一时刻将所述相同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或者所述相同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离散反复地配置构成发送帧;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纠错编码单元,对发送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发送信号调制单元,对经纠错编码处理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控制信号调制单元,对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纠错编码单元所使用的纠错编码处理方式,并对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调制单元所使用的调制处理方式;帧构造单元,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第2期间包括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和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包括:纠错编码步骤,对发送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发送信号调制步骤,对经纠错编码处理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控制信号调制步骤,对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所使用的纠错编码处理方式,并对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发送信号调制步骤所使用的调制处理方式;帧构成步骤,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第2期间包括经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经所述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和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在同一帧内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所述第2期间包括信息信号、所述第1期间包括有关所述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有关所述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由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各自得到所述调制方式信息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并将经对应于所述调制方式的信息的解调处理和对应于所述纠错方式信息的纠错解调处理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所述接收设备具有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和信号选择单元;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方式,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信号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接收数据,所述接收数据由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所估计的经对应于调制方式进行的解调处理以及对应于纠错方式的纠错处理而得到,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的纠错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所述发送设备具有: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帧构成单元,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第2期间包括所述信息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时间轴上互相正交的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时间轴上互相正交的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所述发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调制码元生成步骤,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同时,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帧构成步骤,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第2期间包括所述信息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的时间轴上,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互相正交的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互相正交的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互相正交的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的时间轴上,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互相正交的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互相正交的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互相正交的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传统的发送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发送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发送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调制方式信息被QPSK调制的情况的I-Q平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纠错方式信息被BPSK调制的情况的I-Q平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接收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当经历衰落或传播路径波动时、接收信号的接收场强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发送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A)是示出在OFDM信号中、在频率方向上、离散地配置调制方式信息码元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0(B)是示出在OFDM信号中、在时间方向上、离散地配置调制方式信息码元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的情况的示意图;和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接收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发送设备100能够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自适应地选择纠错方式和调制方式。在发送设备100中,将发送数字信号D1输入到纠错A编码器101和纠错B编码器102中。
纠错A编码器101和纠错B编码器102以不同的冗余度执行纠错处理。具体地说,纠错B编码器102以比纠错A编码器101高的冗余度执行纠错处理,其结果是纠错B编码器102能够获得具有较高差错容限的纠错编码数据。将纠错A编码器101和纠错B编码器102所获得的纠错编码数据发送到数字信号选择单元103。
发送设备100具有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104,传播路径估计信号S1被输入到其中。该传播路径估计信号S1是基于发送设备100的接收单元(未示出)从通信无线站接收到的信号的SIR等而确定的。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104根据传播路径估计信号S1来确定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实际上,当衰落波动或噪音的影响巨大,并且输入指示传播路径状态差的传播路径估计信号S1时,选择具有较好的差错容限的调制方式作为调制方式,例如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或QPSK,确定具有较高的冗余度的纠错方式作为纠错方式。
将由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104所确定的调制方式信息S2和纠错方式信息S3,发送到数字信号选择单元103、传输基带信号选择单元106和控制信息调制单元105。
数字信号选择单元103基于纠错方式信息S3选择纠错A编码器101或纠错B编码器102的输出,并且将此输出发送到BPSK调制单元107、QPSK调制单元108、16QAM调制单元109和64QAM调制单元110。
调制单元107至110对数字信号选择单元103输入的数字信号、执行数字调制处理,并且将经过调制处理的信号发送到传输基带信号选择单元106。传输基带信号选择单元106根据调制方式信息S2、在输入的多个调制信号中选择调制信号。例如,当传播路径状态差而且输入指示BPSK调制或QPSK调制的调制方式信息S2时,根据该输入选择输出BPSK调制信号或QPSK调制信号。
将传输基带信号选择单元106所选择的调制信号和控制信息调制单元105所调制的指示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信号,输入到帧构造单元111。控制信息调制单元105对输入信号执行高差错容限的调制处理,例如BPSK调制或QPSK调制。用这种方法,能够在接收端提高涉及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的信号的差错容限——这是及其重要的信息。
根据本实施例的帧构造单元111构造如图3所示的发送帧。从帧起始依序配置:有1个码元的导频码元P、3个码元连续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3个码元连续的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128个码元的数据码元DATA、导频码元P、数据码元DATA、导频码元P、10码元的独特字UW、导频码元P、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数据码元DATA、导频码元P、数据码元DATA和导频码元P,构成一发送帧。
这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是相同的码元,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是相同的码元。因此,帧构造单元111将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离散配置在同一帧内。换句话说,将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配置在该帧的不同位置,将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放置在该帧的不同位置。
现在将说明控制信息调制单元105执行指示调制方式信息的多个连续码元(本实施例的情况为3个码元)的调制的方式。考虑通过如图4所示的QPSK调制产生3个连续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的情况,存在这样一种方法,例如,在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在信息码元调制方式为BPSK调制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201,在QPSK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202,在16QAM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203,以及在64QAM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204。
作为执行调制的另一种方式,存在这样一种方法,例如,在信息码元调制方式为BPSK调制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201、202和203处执行映射,在QPSK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202、204和203处执行映射,在16QAM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204、201和203处执行映射,以及在64QAM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202、204和201处执行映射。
现在将说明执行指示纠错方式信息的多个连续码元(本实施例的情况为3个码元)的调制的方式。考虑通过如图5所示的BPSK调制产生3个连续的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的情况,存在这样一种方法,例如,在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在使用纠错方式A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301,以及在使用纠错方式B的情况下,映射信号点302。
作为执行调制的另一种方法,存在这样一种方法,,例如,在使用纠错方式A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301、302和302处执行映射,以及在使用纠错方式B的情况下,以时间次序在302、301和301处执行映射。
在此处使用前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在以固定信号点执行映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较少的码元进行高精度估计,因此,能够在接收端通过BPSK或QPSK调制方式检测的简单方法、估计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另一方面,在此处使用后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在以时间次序映射信号点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用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时间同步的码元,也能够使用调制方式信息码元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作为用于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时间同步的码元。另一方面,在接收设备中需要进行被称为序列相关计算的复杂的计算(complexcomputation)。
帧构造单元111输出的信号经过无线单元112的数/模变换和信号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天线113被发送出去。
图6示出接收设备500的结构,该接收设备接收和解调发送设备100所发送的信号。接收设备500在无线单元502中、对天线501接收的接收信号执行预定无线接收处理,例如放大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从而获取正交基带信号,并且将此信号发送到检测单元503至506以及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
检测单元503至506包括BPSK检测单元503、QPSK检测单元504、16QAM检测单元505和64QAM检测单元506。检测单元503至506所检测出的接收基带信号被发送到接收数字信号选择单元508。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从接收的正交基带信号中、检测出图3所示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基于这些信息码元MX、MY、CX和CY、估计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并且将估计结果S10发送到接收数字信号选择单元508和信号选择单元509。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的结构如图7所示。这就是说,在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中,无线单元502输出的接收正交基带信号被输入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号检测单元520。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号检测单元520基于接收正交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独特字UW、执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的相干检测,并且之后通过对其执行BPSK解调处理或QPSK解调处理、检测和解调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X确定单元521从检测出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中、确定和检测出图3所示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同样,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Y确定单元522从检测出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中、确定和检测出图3所示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
这里,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以及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离散配置在发送帧内的分离位置上,并且以规则的间隔配置。因此,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X确定单元521和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Y确定单元522能够基于例如导频码元P、容易地确定和检测出这些信息码元。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X接收功率计算单元523计算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的接收功率。同样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Y接收功率计算单元524计算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的接收功率。实际上,由于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以及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的位置是在帧内离散配置的,能够基于导频码元P和独特字UW检测出它们的位置,并且计算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以及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的接收功率。
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525利用通过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X接收功率计算单元523所获取的接收功率、对通过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X确定单元521所获取的调制方式信息MX和纠错方式信息CX进行加权。同样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525利用通过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Y接收功率计算单元524所获取的接收功率、对通过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Y确定单元522所获取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Y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Y进行加权。
然后,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确定单元525通过相加用接收功率加权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来确定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于是,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检测离散位置上的接收功率,并且通过根据该接收功率来加权和相加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从而获取最终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该离散位置是离散配置在发送帧内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的位置。
返回到图6,现在说明接收设备500。接收数字信号选择单元508从BPSK检测单元503、QPSK检测单元504、16QAM检测单元505和64QAM检测单元506的输出中、选择与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估计出的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输出,并且将该输出发送到纠错A解码器510和纠错B解码器511。
由纠错A解码器510和纠错B解码器511使用不同纠错方式解码的接收解调信号,被发送到信号选择单元509。信号选择单元509从纠错A解码器510和纠错B解码器511中、选择与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估计出的纠错方式相对应的输出,并且将其输出为最终的接收解码信号。
在上述结构中,发送设备100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使用具有不同差错容限的调制方式、自适应地执行数据码元DATA的数字调制,并且使用具有不同差错容限的纠错方式、自适应地执行纠错处理。
此外,发送设备100发送离散配置在发送帧内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所发送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是使用具有好差错容限的调制方式调制的,例如BPSK调制或QPSK调制。
当接收到该发送信号时,接收设备500首先计算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和CY的接收功率。如图8所示,由于衰落等影响,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随时间而变化。结果,在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和CY中,例如,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具有较低的接收功率(接收场强),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Y具有较高的接收功率。
通常,接收功率的较高信号解调时的差错率就变低,因此,接收设备500用低值的加权系数乘以收功率较低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用高值的加权系数乘以接收功率较高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Y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Y。然后,这些相加值就是最终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
因此,即使在传播路径波动或衰落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正确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
接收设备500选择通过与所获取的调制方式信息相对应的解调方法所解调的数据,并且选择经过与所获取的纠错方式信息相对应的纠错解码处理的接收解码数据,从而获取最终的接收数据。
因此,能够获取通过适当的调制方式和适当的纠错方式被解调和解码的信号,从而提高接收质量。
这里,将给出对离散配置方法的说明,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息的估计精度。为了正确复原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息,各信息码元的接收场强必须高于特定水平以上。因此,如果在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的码元中存在这样的码元,其接收场强高于特定水平以上,这就足够了。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出可以考虑时间即多普勒频率的倒数,来选择离散配置的时间位置。具体地说,如果在发送设备100和接收设备500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规定的最大多普勒频率为fd,则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和CY应该配置在分隔近似1/fd时间的位置上。
利用这种方法,即使在接收场强由于衰落而下降的情况下,调制方式信息信号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信号CX和CY的位置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处的接收场强的下降能够保持在允许值内,这就能够抑制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的差错率。
例如,如果所选择的离散位置是极其接近的位置,当接收场强由于衰落而下降时,所有离散配置的码元的接收场强将会下降,并且所有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息的差错率将会增加。考虑到这一点,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息的所配置的位置可以简单地确定为帧内靠近开始、靠近中间或靠近结尾处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当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自适应地切换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时,发送端发送离散配置在发送帧内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接收端检测各位置的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的接收功率,通过根据接收功率的大小来加权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从而获得最终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并且基于所述处理来获得解调和解码的信号,这样就得到即使在噪音或传播路径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通信质量下降的发送设备100和接收设备500。
同样,通过使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不是一个码元而是多个码元(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为3个码元),就能够更准确地发送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
而且,通过发送使用BPSK调制或QPSK调制所调制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MX和MY以及纠错方式信息码元CX和CY——这些调制方式是能够容许衰落和传播路径波动的调制方式,就能够更准确地发送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一种情况,即,根据接收功率来加权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从而获得最终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将具有较大接收功率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作为最终的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例如,如图8所示,当调制方式信息MY和纠错方式信息CY的接收功率高于调制方式信息MX和纠错方式信息CX的接收功率时,可以选择调制方式信息MY和纠错方式信息CY。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一种情况,即,使指示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码元的发送功率与数据码元和导频码元的发送功率相同的情况,但是如果使指示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码元的发送功率(即最大信号振幅)高于其他码元的发送功率(最大信号幅度),就能够使接收端以更高的准确性接收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一种情况,即,由发送设备100构造如图3所示的发送帧的情况,但是帧结构不限于图3所示。同样地,将调制方式信息码元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以3个连续码元插入到2个离散位置,但是不限于此。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的结构不限于图2、图6或图7所示的那些结构。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离散配置调制方式信息和纠错方式信息的位置数为2,因此,在图7的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507的结构中,分别提供了2个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确定单元和2个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信息接收功率计算单元,但是这些数目与离散插入的调制方式信息码元和纠错方式信息码元的数目一致,可以相应地提供数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一种情况,即,发送调制方式信息及纠错方式信息的情况,但是当将本发明应用到它们之间仅发送其中之一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时,能够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例如,如果将本发明用于仅发送调制方式信息的系统中,也能够正确地将调制方式信息发送到接收端。
(实施例2)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其中对应于图2的单元使用相同的标号。发送设备800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来发送配置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中的发送信号。
详细地说,通过利用串/并行转换单元(S/P转换单元)801、对帧构造单元111的输出执行串/并行转换处理,然后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单元(idft)802、对该处理得出的并行信号执行傅里叶反变换处理,就可以形成具有图10(A)或图10(B)所示的信号配置的发送信号。图10(A)和图10(B)的频率方向上的划分表示子载波的划分。也就是说,图10(A)和图10(B)示出使用10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发送调制信号的示例。
在图10(A)所示的示例中,将纠错方式信息码元离散配置在同一时间处的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中,将调制方式信息码元离散配置在同一时间处的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中。采用这种配置,例如,即使在传播路径上出现使得在特定频率的增益下降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纠错方式信息码元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的信号水平,这就能使接收端获得信号水平高于或等于预定值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
在图10(B)所示的示例中,将纠错方式信息码元配置在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将调制方式信息码元配置在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采用这种配置,例如,即使在随着时间出现传播路径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特定时间点处的纠错方式信息码元和调制方式信息码元的信号水平,这就能使接收端获得信号水平高于或等于预定值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
图11示出接收通过发送设备800所发送的OFDM信号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在图11中,对应于图6的单元使用与图6相同的标号,接收设备1000利用傅里叶变换单元(dft)1001、对无线单元502的输出执行傅里叶变换处理,利用并/串行转换单元(P/S转换单元)1002、对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的信号执行并/串行转换。结果,能够从正交频分复用的接收信号中、获得具有图3所示的帧结构的信号。后续处理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处理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当根据包含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的发送信号形成并发送OFDM信号时,通过将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离散配置在不同子载波中或者同一子载波中时间分隔的位置上,这就能使接收端获得具有必要信号水平或更高信号水平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因此,接收端能够正确确定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一种情况,即,对帧构造单元111的输出执行OFDM调制处理的情况,也就是说,对具有图10所示的帧结构的信号执行OFDM处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关键之处在于,当根据包含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的发送信号形成并发送OFDM信号时,只要将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和调制方式信息信号离散配置在不同子载波中或者同一子载波中时间分隔的位置上,就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包括:调制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信号;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信息信号;帧构造单元,通过离散配置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构成发送帧;和发送单元,发送该发送帧。
根据该结构,由于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是离散配置的,即使在发送信号经历衰落或传播路径波动的情况下,两个离散配置的信号都降质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此,接收端能够准确复原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包括多个码元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该结构,与以一个码元来构造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情况相比,能够改进传播路径的差错容限,这样就能够使接收端更准确地复原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其中,帧构造单元在根据多普勒频率以预定时间以上分离的位置上、离散配置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接收场强由于衰落而降低的情况下,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位置中的任意一处的接收场强的降低能够被保持在允许值内,这样即使在出现衰落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较低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差错率。例如,如果所选择的离散位置是极其接近的位置,当接收场强由于衰落而下降时,所有离散配置的码元的接收场强将会下降,并且所有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息的差错率将会增加。该结构考虑到这一点,利用与衰落紧密相联的多普勒频率,来最佳地选择离散配置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其中,发送单元发送具有调制方式发送帧,其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最大信号点振幅大于信息码元的最大信号点振幅。
根据该结构,由于增加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信号点间隔,这就能够使接收端更准确地复原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使用这种结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能够利用通过BPSK调制或QPSK调制来调制、发送。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用高差错容限的BPSK调制或QPSK调制、作为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这就能够使接收端更准确地恢复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具有一种结构,使用这种结构,能够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中、离散配置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出现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对于离散配置在不同子载波中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子载波处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由于衰落而引起信号水平的降低的可能性仍然是很高的,因此,接收端能够获得具有必要信号水平或更高信号水平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设备接收和解调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包含信息信号、涉及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涉及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被配置在同一帧内的离散位置上;并且该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功率检测单元,检测离散配置在各自位置上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单元,通过根据各自的接收功率、对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执行加权,来确定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配置在与接收功率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接收功率相对应的位置上;和信号选择单元,选择通过执行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所获得的解调信号,该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与确定单元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相对应。
根据该结构,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即越是处于接收功率高的位置信号,则解调时的差错就越少,并且通过用接收功率来加权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确定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因此,能够确定正确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并且通过执行与其相对应的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设备接收和解调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包含信息信号、涉及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涉及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被配置在同一帧内的离散位置上;并且该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功率检测单元,检测离散配置在各自位置上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单元,通过选择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确定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配置在与接收功率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接收功率相对应的位置上;和信号选择单元,选择通过执行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所获得的解调信号,该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与确定单元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相对应。
根据该结构,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即越是处于接收功率高的位置的信号,则解调中的差错就越少,并且在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中,选择具有较高接收功率的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因此,能够获得具有很少的解调差错的准确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号,并且通过执行与其相对应的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产生涉及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通过离散配置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构造发送帧,并且发送该发送帧。
根据该方法,由于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是离散配置的,即使在发送信号经历衰落或传播路径波动的情况下,两个离散配置的信号都降质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因此,接收端能够准确恢复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或纠错方式信息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接收和解调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包含信息信号、涉及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涉及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信息信号,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被配置在同一帧内的离散位置上;并且该接收方法检测离散配置在各自位置上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的接收功率;通过选择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来确定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其中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配置在与所检测出的接收功率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选择通过执行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所获得的解调信号,该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与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相对应。
根据该方法,应该注意到这一事实,即越是处于接收功率高的位置的信号,则解调中的差错就越少,并且在离散配置的调制方式信息信号和纠错方式信息信号中,选择具有较高接收功率的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因此,能够获得具有很少的解调差错的准确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信号,并且通过执行与其相对应的解调处理和纠错处理,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能够通过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来自适应地转换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从而提高传播路径差错容限的通信系统中,通过发送配置在同一帧内的离散位置上的、指示发送端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信号,就使接收端能够正确确定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从而能使通信质量得以提高。
本发明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o.2001-356400,该申请于2001年11月21日提交,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清楚地包含在本文的内容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例如,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在该系统中,可以根据传播路径环境等来自适应地改变调制方式或纠错方式。

Claims (9)

1.发送设备,包括:
纠错编码单元,对发送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处理;
发送信号调制单元,对经纠错编码处理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
控制信号调制单元,对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纠错编码单元所使用的纠错编码处理方式,并对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调制单元所使用的调制处理方式;
帧构造单元,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
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所述第2期间包括经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经所述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和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所述帧构造单元还将经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经所述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配置在与所述同一帧内的所述第1期间和所述第2期间不同的第3期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各自为配置于IQ平面上的信号点,
配置在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的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信号点和配置在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的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信号点为配置在所述IQ平面上的相同的位置的信号点,
配置在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的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信号点和配置在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的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信号点为配置在所述IQ平面上的相同的位置的信号点。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送设备,
所述第1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为相同的时间轴方向的位置,
所述第2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为相同的时间轴方向的位置。
5.发送方法,包括:
纠错编码步骤,对发送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处理;
发送信号调制步骤,对经纠错编码处理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
控制信号调制步骤,对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所使用的纠错编码处理方式,并对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调制处理识别信号表示在所述发送信号调制步骤所使用的调制处理方式;
帧构成步骤,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
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所述第2期间包括经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经所述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和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送方法,
在所述帧构成步骤中,还将经所述纠错编码处理和经所述调制处理的发送信号配置在与所述同一帧内的所述第1期间和所述第2期间不同的第3期间。
7.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所述无线信号在同一帧内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所述第2期间包括信息信号、所述第1期间包括有关所述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有关所述信息信号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由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各自得到所述调制方式信息和所述纠错方式信息,并将经对应于所述调制方式的信息的解调处理和对应于所述纠错方式信息的纠错解调处理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
所述接收设备具有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和信号选择单元;
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方式,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在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信号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接收数据,所述接收数据由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所估计的经对应于调制方式进行的解调处理以及对应于纠错方式的纠错处理而得到,
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
所述调制方式及纠错方式估计单元根据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和配置于同一频率的子载波中的不同时间处的纠错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估计所述同一帧内的信息信号的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
8.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
所述发送设备具有:
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生成单元,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帧构成单元,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
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所述第2期间包括所述信息码元,
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时间轴上互相正交的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时间轴上互相正交的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发送帧。
9.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按各发送帧切换控制调制方式和/或纠错方式形成信息码元,并用相互正交的多个子载波发送,
所述发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调制码元生成步骤,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的同时,生成有关信息码元的纠错方式的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帧构成步骤,在同一帧内构成包括第1期间和第2期间的发送帧,
所述第1期间包括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以及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
所述第2期间包括所述信息码元,
所述调制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的时间轴上,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互相正交的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互相正交的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互相正交的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一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所述纠错编码处理识别调制码元在所述第1期间的时间轴上,作为相同的码元配置于互相正交的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和互相正交的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所述互相正交的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离散的位置,所述第三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时间轴方向的位置之间的离散位置分隔多普勒频率的倒数的时间,
发送步骤,发送所述发送帧。
CN200610100652.8A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921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56400A JP3836019B2 (ja) 2001-11-21 2001-11-21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356400/01 2001-11-2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62973A Division CN1269338C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2006100924946A Division CN1874332B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1365A CN1921365A (zh) 2007-02-28
CN1921365B true CN1921365B (zh) 2014-05-14

Family

ID=1916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629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338C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200610100652.8A Expired - Lifetime CN1921365B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CN20061009249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874332B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629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338C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249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874332B (zh) 2001-11-21 2002-11-15 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7) US7069489B2 (zh)
EP (1) EP1367789B1 (zh)
JP (1) JP3836019B2 (zh)
KR (1) KR20040052471A (zh)
CN (3) CN1269338C (zh)
AU (1) AU2002349653A1 (zh)
WO (1) WO20030450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4471A1 (en) * 2001-11-15 2005-02-24 Chia Pei Yen Error conceal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836019B2 (ja) * 2001-11-21 2006-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02769596B (zh) * 2002-07-16 2017-12-08 光学无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送方法和发送装置以及接收方法和接收装置
US7145862B2 (en) * 2003-04-08 2006-12-0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DE10354557B4 (de) * 2003-11-21 2007-11-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Prädiktion von in einem Empfangssignal enthaltenen Rauschen sowie ein digitaler Empfänger
JP4863213B2 (ja) * 2003-12-04 2012-01-25 エスティー‐エリクソン、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変調方式間で切り替えるときの不連続性の回避
US7418047B2 (en) * 2004-02-25 2008-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a plurality of modulation schemes an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osing such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7528164A (ja) * 2004-03-05 2007-10-04 ネクストネット ワイアレ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適応変調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BRPI0510801A (pt) * 2004-05-11 2007-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arelho transmissor de rádio, aparelho receptor de rádi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KR101084133B1 (ko) * 2005-04-09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코딩 타입 적용 방법
WO2006109923A2 (en) * 2005-04-09 2006-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ple codes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65283B2 (ja) 2005-07-06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
JP4658727B2 (ja) * 2005-07-22 2011-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適応変調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制御方法
US8223904B2 (en) * 2005-08-22 2012-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hypothesis decoding
US20070070877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Thomas Sun Modulation type determination for evaluation of transmitter performance
US7733968B2 (en) * 2005-09-27 2010-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aluation of transmitter performance
US20070127358A1 (en) * 2005-11-23 2007-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correction in a test receiver
US7734303B2 (en) 2006-04-12 2010-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modulation error ratio for evaluation of transmitter performance
JP5089339B2 (ja) 2006-11-02 2012-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1232484B (zh) * 2007-01-26 2011-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7796706B2 (en) 2007-03-15 2010-09-14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service discovery correlation
US7787548B2 (en) * 2007-03-15 2010-08-31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service discovery correlation
SI2132912T1 (sl) * 2007-03-15 2016-07-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oodvisnost odkrivanja digitalnega oddajanja
US7950039B2 (en) * 2007-04-05 2011-05-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Multimedia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ultimedia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JP4920010B2 (ja) * 2008-05-28 2012-04-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JP4841601B2 (ja) * 2008-09-26 2011-1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599736B2 (en) * 2009-08-19 2013-12-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relay
US8064531B2 (en) * 2009-11-04 2011-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r parameter estimation using multiple receiver arbitration
JP5532055B2 (ja) * 2009-12-24 2014-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1072024A (ja) * 2010-12-01 2011-04-07 Sharp Corp 適応変調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制御方法
JP5578619B2 (ja) 2010-1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13197891A (ja) * 2012-03-19 2013-09-30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
US9362989B2 (en) * 2012-05-22 2016-06-07 Sun Patent Trust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9071327B2 (en) * 2012-11-27 2015-06-30 Gilat Satellite Networks Ltd. Efficient frequency estimation
JP5942821B2 (ja) * 2012-11-30 2016-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制御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US9768889B2 (en) * 2015-12-14 2017-09-19 Maxlinear Asia Singapore PTE LTD Adaptive symbol mapping modulation
CN106941599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视频会议系统
US9524628B1 (en) * 2016-08-04 2016-12-20 Cognitive Systems Corp. Detecting signal modulation for motion detection
US10778339B2 (en) 2018-09-14 2020-09-15 Viasa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in a transmitter a stream of symbol frames configured for efficient processing in a receiver
KR102357837B1 (ko) * 2020-12-24 2022-02-08 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변조 및 복조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37A (zh) * 1995-05-31 1997-04-16 索尼公司 正交分频复用信号的发送机和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12319A (en) * 1947-12-01 1950-06-20 Nat Airoil Burner Company Inc Combustion apparatus for furnaces
US5623266A (en) * 1968-04-12 1997-04-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Contiguous subcarrier barrage jam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274652B1 (en) * 2000-06-02 2007-09-25 Conexant, Inc. Dual packet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S6339868A (ja) * 1986-08-04 1988-02-20 Otsuka Pharmaceut Factory Inc ジ低級アルキルフエノ−ル誘導体
DE4029771A1 (de) * 1990-09-20 1992-03-26 Basf Ag N-heteroaryl-2-nitroaniline
US5309161A (en) * 1992-12-10 1994-05-03 General Electric Co. Radar with doppler tolerant range sidelobe suppression and time domain signal processing
JP2852408B2 (ja) 1994-03-09 1999-02-03 郵政省通信総合研究所長 データ伝送方法
JPH0884162A (ja) 1994-09-14 1996-03-26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ケーブルサービスの送受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並びに受信装置
US6282683B1 (en) * 1994-09-26 2001-08-2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carrier telephony transport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2001-12-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US5497401A (en) * 1994-11-18 1996-03-05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Branch metric computer for a Viterbi decoder of a punctured and pragmatic trellis code convolutional decoder suitable for use in a multi-channel receiver of satellite, terrestrial and cable transmitted FEC compressed-digital television data
JPH08340279A (ja) * 1995-04-13 1996-1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825807A (en) * 1995-11-06 1998-10-20 Kumar; Derek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99570A (en) * 1995-11-21 1999-12-07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send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EP2280494A3 (en) * 1996-04-26 2011-12-07 AT & 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US6396804B2 (en) * 1996-05-28 2002-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63861A (en) * 1996-08-23 2000-12-19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Error compens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dium storing an error compensation program
EP0923824B1 (en) * 1996-09-02 2003-05-28 STMicroelectronics N.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trol channel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transmission systems
FI102577B (fi) * 1996-09-05 1998-12-31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Lähetys- ja vastaanottomenetelm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MY128323A (en) * 1996-09-30 2007-01-31 Otsuka Pharma Co Ltd Thiazole derivatives for inhibi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of cell adhesion
NO303660B1 (no) * 1996-11-07 1998-08-10 Nera Asa FremgangsmÕte og system ved kvadraturmodulasjon og digital-til-analog omvandling
JP3797510B2 (ja) * 1997-07-16 2006-07-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セルラー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389066B1 (en) * 1997-09-21 2002-05-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dification of modulated and coded schem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49204B2 (ja) * 1998-01-23 2003-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無線伝送装置及び無線伝送方法
JPH11261535A (ja) * 1998-03-12 1999-09-24 Seiko Epson Corp 時分割通信方式
US7038732B1 (en) * 1998-05-12 2006-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DTV signal with GCR components in plural-data-segment frame headers and receiver apparatus for such signal
JP2961105B1 (ja) 1998-06-19 1999-10-12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Ofdm受信装置
FI981575L (fi) * 1998-07-08 2000-01-09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digitaalisen signaalin siirtämiseksi
US6498936B1 (en) * 1999-01-22 2002-12-24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ding of broadcast messages
US7106689B1 (en) 1999-03-02 2006-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FDM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EP1054526A1 (en) * 1999-05-18 2000-11-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adapt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1063807B1 (de) * 1999-06-18 2004-03-17 Alcatel Gemeinsame Quellen- und Kanalcodierung
US6891897B1 (en) * 1999-07-23 2005-05-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pace-time coding and channel estimation schem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S6985432B1 (en) * 2000-01-28 2006-01-10 Zion Hadad OFDM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6654921B1 (en) * 1999-10-15 2003-1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Decod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US6717934B1 (en) * 1999-10-22 2004-04-06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improved recognition of modulation type in GPRS
US6307890B1 (en) * 1999-12-06 2001-10-23 Cue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FM subcarrier modulation with standardized network layer
JP2001203637A (ja) 2000-01-19 2001-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波長多重光伝送システム
BR0107702A (pt) * 2000-01-20 2002-10-15 Nortel Networks Ltd Métod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ara servir uma pluralidade de terminais de usuários utilizando uma pluralidade de portadoras
CN1193563C (zh) * 2000-02-22 2005-03-16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多载波接收机和含此类接收机的发射系统
JP4409743B2 (ja) * 2000-02-25 2010-02-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式
US6859466B1 (en) * 2000-02-29 2005-02-2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hysical layer header for packet data
ES2317889T3 (es) * 2000-03-01 2009-05-01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Derivados de tiazolilo 2,4-disustituido.
WO2001074793A2 (en) * 2000-04-03 2001-10-11 3-Dimensional Pharmaceuticals, Inc. Substituted thiazoles and the use thereof as inhibitors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JP2001356400A (ja) 2000-06-15 2001-12-26 Cosina Co Ltd バヨネット連結装置
JP2002009733A (ja) * 2000-06-27 2002-01-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方式の伝送装置
US6802035B2 (en) * 2000-09-19 2004-10-0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optimizing a transmission mode of wirelessly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US6891810B2 (en) * 2001-01-19 2005-05-10 Raze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ing multiple modulation formats in TDD frames according to subscriber service type
JP3563346B2 (ja) 2000-11-17 2004-09-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JP4338323B2 (ja) * 2001-01-22 2009-10-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信号受信装置
US7190744B2 (en) * 2001-06-07 2007-03-13 Micronas Semiconductors, Inc. Error generation for adaptive equalizer
KR101034489B1 (ko) * 2001-08-13 2011-05-17 얀센 파마슈티카 엔.브이. 2-아미노-4,5-삼치환 티아졸릴 유도체
US20040236110A1 (en) * 2001-09-26 2004-11-25 Ladouceur Gaetan H Substituted 3-pyridyl indoles and indazoles as c17,20 lyase inhibitors
US20040198773A1 (en) * 2001-09-26 2004-10-07 Barry Hart Substituted 3-pyridyl oxazoles as c17,20 lyase inhibitors
US20040209924A1 (en) * 2001-09-26 2004-10-21 Barry Hart Substituted 3-pyridyl imidazoles as c17,20 lyase inhibitors
US20040267017A1 (en) * 2001-09-26 2004-12-30 Bierer Donald E 3-pyridyl or 4-isoquinolinyl thiazoles as c17, 20 lyase inhibitors
JP3836019B2 (ja) * 2001-11-21 2006-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6881746B2 (en) * 2001-12-03 2005-04-19 Novo Nordick A/S Glucagon antagonists/inverse agonists
US7163952B2 (en) * 2001-12-03 2007-01-16 Japan Tobacco Inc. Azole compound and medicinal use thereof
US20030158199A1 (en) * 2002-01-25 2003-08-21 Kylix, B.V. Novel compounds for inhibition of Tie-2
KR101036866B1 (ko) * 2002-08-02 2011-05-25 에이비 사이언스 2-(3-아미노아릴)아미노-4-아릴-티아졸 및 c-kit억제제로서의 이의 용도
AU2003301717A1 (en) * 2002-10-25 2004-05-25 The Directv Group, Inc. Lower complexity layered modulation signal processor
JP2006517234A (ja) * 2003-02-10 2006-07-20 アムジエン・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バニロイド受容体リガンドおよび治療におけるこれらのリガンドの使用
WO2005000298A2 (en) * 2003-06-03 2005-01-06 Novartis Ag 5-membered heterocycle-based p-38 inhibitors
US7885326B2 (en) * 2006-06-30 2011-02-08 Ime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ulse position in a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37A (zh) * 1995-05-31 1997-04-16 索尼公司 正交分频复用信号的发送机和接收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8-84162A 1996.03.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52471A (ko) 2004-06-23
US20150058703A1 (en) 2015-02-26
US9026877B2 (en) 2015-05-05
US8527827B2 (en) 2013-09-03
US20090046811A1 (en) 2009-02-19
JP2003158506A (ja) 2003-05-30
US20040059988A1 (en) 2004-03-25
US20130315343A1 (en) 2013-11-28
EP1367789A4 (en) 2010-06-02
CN1269338C (zh) 2006-08-09
AU2002349653A1 (en) 2003-06-10
EP1367789A1 (en) 2003-12-03
US7328389B2 (en) 2008-02-05
US20170005752A1 (en) 2017-01-05
CN1874332A (zh) 2006-12-06
US20080069263A1 (en) 2008-03-20
CN1496638A (zh) 2004-05-12
US8095833B2 (en) 2012-01-10
EP1367789B1 (en) 2012-09-12
JP3836019B2 (ja) 2006-10-18
CN1921365A (zh) 2007-02-28
US10305628B2 (en) 2019-05-28
CN1874332B (zh) 2010-09-29
US7069489B2 (en) 2006-06-27
WO2003045025A1 (fr) 2003-05-30
US9473268B2 (en) 2016-10-18
US20060242526A1 (en) 200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1365B (zh)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发送方法
JP4722135B2 (ja) デジタル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を送信する方法
EP16032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82330B1 (ko)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송신모드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RU2538180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го сообщения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JP2001077789A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JP2004201286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とデータ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送信装置と受信装置
JP2001077788A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JP2005252745A (ja) 適応変調方法並びにデータレート制御方法
WO2009036416A2 (en) Rate matching to maintain code block resource element boundaries
WO2006011699A1 (en)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05474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WO20060432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imo system
JP2006191701A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