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5348A - 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5348A CN1875348A CNA2004800321098A CN200480032109A CN1875348A CN 1875348 A CN1875348 A CN 1875348A CN A2004800321098 A CNA2004800321098 A CN A2004800321098A CN 200480032109 A CN200480032109 A CN 200480032109A CN 1875348 A CN1875348 A CN 18753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plication
- bottleneck
- server
- load control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5—Task life-cycle, e.g. stopping, restarting, resuming execu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9—Determining service leve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r violations of service level contracts, e.g. violations of agreed response time o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6—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distributed or central networked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48
- G06F2209/482—Appl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31—Database or file accessing
- Y10S707/99932—Access augmentation or optimiz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2—Coherency, e.g. same view to multiple users
- Y10S707/99953—Recove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信息系统中在各个应用服务器上根据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提供适当负载控制,其中信息系统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系统,包括: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用于监视应用程序处理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瓶颈标识单元,用于基于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以及负载控制器,用于减少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执行负载控制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多个应用服务器的信息系统、以及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相应的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当前,已经提供了使服务器能够协调应用的执行和网页的显示的多种基本技术,并且现在,通过使用提供适用于用户的用户界面的Web功能来构造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主流方式。
作为一种用于控制被施加在这样的信息系统上的负载的技术,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1-160040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服务器程序是由一个计算机执行的,当该计算机的CPU的服务器程序的使用率变高时,服务器程序的多重性(multiplicity)增加。
此外,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0-268012中已经公开了一种技术,对于包括通过LAN相连接的多个服务器计算机和负载分发装置的客户服务器系统,当施加在服务器计算机上的负载超过阈值时,负载分发装置暂停接受来自终端的事务。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1-160040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0-2680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大规模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应用服务器和一个或多元数据库服务器构成的。当用户访问网页时,应用服务器执行用于该网页的相应应用,并且随后向终端发送用于该网页的数据,同时包括执行结果。数据库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访问请求之后访问数据库。对于这样的信息系统,重要的是,关于接收自用户终端的事务的响应时间应当被保持在可容许的时间范围内,并且在用户的操作中应当防止长的延迟。然而,对于上述的技术来说,被施加到服务器程序和服务器计算机上的负载被维持在恒定水平或更低,并且不能基于关于事务的响应时间来执行控制处理。此外,不能执行适用于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两者的负载控制处理。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通过利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的组合,同时使用从属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附加的有益实施例,可以实现该目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其中每个应用服务器可以执行用于处理来自终端的事务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并且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的请求而访问数据库,该信息系统包括:
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用于监视应用程序处理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段;
瓶颈标识单元,用于基于处理时间段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段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以及
负载控制器,用于减少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并且,提供了与所述信息系统有关的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综述没有列举本发明所需的所有特征,并且这些特征的次级组合也可以构成本发明。
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对于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可以执行与每个应用服务器上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相一致的适当负载控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的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所执行的瓶颈标识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所采用的高负载确定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存储的示例性负载控制信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900的示例性硬件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然而,根据权利要求的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并不需要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解释的特征的全部组合。
图1中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的配置。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监视多个应用服务器120处理事务以及处理被施加到多个应用服务器120和数据库服务器150上的负载所需的时间段,并且使用监视结果来执行适当的负载控制以解决应用服务器120或数据库服务器150的瓶颈。此外,当对应于多种事务的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被合并和执行时,该实施方式的信息系统10可以适当地执行负载控制,使得对应用程序的性能劣化起作用的因素不会对另一应用程序的处理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信息系统10是经由网络110(例如因特网或内联网)连接到使用信息系统10的用户所使用的多个终端100的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10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WAS:Web应用服务器)120、数据库服务器(DBS)150和负载控制服务器160。
多个WAS 120中的每个是执行用于处理从终端100接收的事务(例如HTTP请求)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计算机,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包括Java(注册商标)小服务程序或JSP(Java服务器页)。WAS 120接着还向终端100发送包括执行结果的网页。在应用程序的执行期间,WAS120基于应用程序发出的指令,请求DBS 150访问数据库(DB)152。
DBS 150是这样的服务器计算机,其基于从多个WAS 120中的任何一个接收的请求来访问DB 152,并且作为应答,将访问结果发送到作为请求源的WAS 120。负载控制服务器160监视多个WAS 120处理事务和被施加到多个WAS 120和DBS 150上的处理负载所需的时间段,并且基于监视结果提供用于信息系统的负载控制。
现在将描述WAS 120、DBS 150和负载控制服务器160的布置。多个WAS 120中的每个包括HTTP服务器125、Web应用服务器130、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HTTP服务器125接收来自终端100的事务,并且作为应答,向终端100发送与该事务相对应的网页。在该布置中,HTTP服务器125可以由作为物理上单独单元的服务器来运行。
Web应用服务器130根据接收自终端100的事务,执行至少一个应用程序134。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多个WAS 120的每个所提供的Web应用服务器130执行应用程序134,应用程序134是从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中选择的,并且与接收自终端100的事务的类型相一致。在该情形中,为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指定在WAS 120上执行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根据优先级被分类成多个组,并且以被指定用于各个应用程序134所属的组的优先级而被执行。
Web应用服务器130包括多重性控制器132、DB访问控制器136和DB连接池138。多重性控制器132控制多个应用程序134应当被并发执行的多重性。在该情形中,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指示与在同一时间接收到的相同类型的多个事务相一致的、要被并发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最大数目。
DB访问控制器136一起处理由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发出的对DB152的访问请求。然后,DB访问控制器136为每个应用程序134分配的DB连接139,使得可以在DBS 150侧标识多个应用程序134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DB访问控制器136通过使用对于每个优先级来说不同的用户ID而被连接到DBS 150,使得可以在DBS 150侧标识访问请求的优先级。
DB连接池138包括多个DB连接139。每个DB连接139用作DBS 150的连接点,用于发出访问DB 152的请求。
上面描述的多重性控制器132和DB访问控制器136可以以下述方式获得,即,使得WAS 120执行例如提供下述框架的一组类功能,其中单个WAS 120利用所述框架合并并高效运行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
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从多重性控制器132和DB访问控制器136获得个体事务处理时间,并且获得例如用于每个应用程序134的处理时间和用于数据库处理时间的统计信息。此时,应用程序134处理接收自终端100的事务的处理时间也被称为事务响应时间。当一个应用程序134所需要的处理时间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通知服务级别劣化事件,该服务级别劣化事件指示对于相关的应用程序134,服务级别已被降低。在该情形中,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可以在服务级别劣化事件中包括诸如数据库处理时间的信息,以用来通知负载控制服务器160。
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通过使用性能监视功能(例如,WAS 120运行的操作系统),获得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该应用服务器资源由WAS 120拥有,并且是要被应用程序134使用的资源),并且获得用于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的统计信息。然后,当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没有落入可容许的范围内的时候,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将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通知给负载控制服务器160,该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指示用于应用服务器资源的处理负载很可能过载。在上述处理期间,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可以获得每个应用程序134所消耗的应用服务器资源总量,并且当应用程序134消耗的资源量没有落入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可以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提供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的通知。或者与此不同,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可以获得所有应用程序134所消耗的应用服务器资源量,并且当消耗量没有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可以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提供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的通知。
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根据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执行的负载控制处理,执行被施加到WAS 120的负载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WAS 120的负载控制,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改变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DBS 150包括DB 152、DB处理请求I/F 153、DB引擎154、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要被个体应用程序134访问的数据被存储在DB 152中。多个DB处理请求I/F 153被布置为与DB连接139相一致,并且用作WAS 120发出对DB 152的访问请求的连接点。在该实施方式中,WAS 120连接到与用户ID相一致的DB处理请求I/F 153,其中用户ID根据多个应用程序134中每个的优先级而不同。因此,基于用户ID,DBS 150可以标识曾发出访问请求的应用程序134的优先级。
DB引擎154基于访问请求(例如SQL命令)而访问DB 152,其中访问请求是由多个WAS 120中的每个基于用于多个应用程序134中每个的指令而已被发出的。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通过使用由DBS 150运行的操作系统的性能监视功能,来获得例如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由DBS 150所拥有,并且被应用程序134用来访问DB 152),并且获得用于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的统计信息。然后,当一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通知已经发生了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该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指示用于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处理器负载很高。在上面的处理中,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可以获得被提供用于每个DB处理请求I/F 153的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并且当相应应用程序134所消耗的量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可以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提供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的通知。或者与此不同,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可以获得被所有DB处理请求I/F 153所消耗的总的数据库服务器资源量,并且当消耗量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时,可以向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提供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的通知。
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根据负载控制服务器160执行的负载控制处理,控制被施加到DBS 150上的负载。作为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的负载控制,该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改变用于访问DB 152的DB处理请求I/F 153的优先级。
负载控制器160包括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瓶颈标识单元170、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和负载控制器175。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为每个WAS120监视每个应用程序134处理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使用接收自每个WAS 120的服务级别劣化事件来检测事务处理时间是否超过可容许的范围。
瓶颈标识单元170使用所获得的用于多个WAS 120上的事务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来在至少一个WAS 120中或DBS 150中标识瓶颈。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为每个WAS 120监视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消耗的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消耗的量。在该实施方式中,基于从WAS 120和DBS 150接收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检测由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标识的应用服务器资源或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是否超过可容许的范围。
当在WAS 120或DBS 150中的至少一个之中标识了瓶颈时,负载控制器175执行负载控制处理以从已经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中去除瓶颈。
负载控制器175包括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和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存储了与已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服务器和已被检测为相关服务器的高负载的资源相关联的用于指定要被负载控制器175的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执行的负载控制处理的负载控制信息。此外,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多组应用程序134、所述多个组的优先级、以及指示可被指定用于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的多重性信息。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获得与被瓶颈标识单元170标识为具有瓶颈的服务器有关的负载控制信息,并且该负载控制信息与被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确定为高负载的资源相一致。之后,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将负载控制信息输出到负载控制处理器181。负载控制处理器181随后执行负载控制信息中指定的负载控制处理,以便去除如此标识的服务器的瓶颈。在负载控制处理期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向作为负载控制目标的WAS 120中的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或DBS 150中的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发送服务器负载控制指令。
根据上面描述的信息系统10,每个应用服务器120所需的事务处理时间和被施加到每个应用服务器120和数据库150上的处理负载被监视,并且基于监视结果,用于去除瓶颈的负载控制处理可以被适当地选择并被执行。
图2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系统10所执行的瓶颈标识处理。
首先,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从一个或多个WAS 120接收被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服务级别劣化事件的通知,并且检测事务处理时间是否超过可容许的范围。瓶颈标识单元170基于所获得的用于多个WAS 120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标识瓶颈的位置。更具体地说,瓶颈标识单元170基于所获得的用于每个WAS 120的个体应用程序134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标识瓶颈的位置。
首先,在从大于或等于一个WAS 120到小于或等于阈值数目的WAS120的范围内处理时间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条件下(步骤S200:是),在处理时间未在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中标识出瓶颈(S220)。此时,对于大于或等于一个WAS 120到小于或等于阈值数目的WAS 120,在处理时间没有落入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形中(S200:是),并且在对于处理时间未在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来说由另一应用程序134所需的处理时间也未在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S210:是),瓶颈标识单元170可以将相关的WAS 120标识(S220)为具有瓶颈。或者当另一应用程序134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在可容许范围内时(S210:否),与用于该应用程序134的事务的具体入口(entry)有关的资源可以被标识为瓶颈(S230)。WAS 120数目的阈值小于WAS 120的数目,并且可以例如由信息系统10的管理员预先指定。
当多于阈值数目的WAS 120的处理时间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时候(S200:否,S240:是),DBS 150被标识为具有瓶颈,其是整个信息系统10的公共资源。此时,在多于阈值数目的WAS 20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形中(S200:否,S240:是),并且在对于同一WAS 120来说另一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也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S250:是),瓶颈标识单元170可以将DBS 150标识(S260)为具有瓶颈。或者当其它类型事务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在可容许范围内时(S250:否),与和相关应用程序134相一致的事务有关的资源可以被标识为瓶颈(S270)。
本实施方式中的瓶颈标识单元170执行用于每个应用程序134或每组应用程序134的上述处理。即,在一个应用程序134或属于组中的应用程序134之一所需要的处理时间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瓶颈标识单元170在用于相关应用程序134的WAS 120中或者在属于相关组的应用程序134之一当中标识瓶颈。具体地说,当对于小于或等于阈值数目的WAS 120来说一个应用程序134或属于一个组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处理时间没有落在可容许范围内时,瓶颈标识单元170在这些WAS 120中标识瓶颈。对于多于阈值数目的WAS 120,当一个应用程序134或属于一个组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处理时间超过预定的可容许范围时,DBS 150被标识为具有瓶颈。
根据上述的瓶颈标识单元170,处理时间没有落入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可以被标识为具有瓶颈。更具体地说,在处理时间没有落入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条件下,瓶颈标识单元170将WAS 120标识为具有瓶颈。当处理时间没有落入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的数目超过阈值时,DBS 150可以被标识为具有瓶颈。即,当阈值例如是1时,并且当处理时间没有落入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的数目是1时,瓶颈标识单元170将该WAS 120标识为具有瓶颈。当WAS 120的数目是2或者更多时,DBS 150可以被标识为具有瓶颈。此外,当阈值例如是(WAS 120的数目-1)时,并且当所有WAS 120的处理时间没有落在可容许范围内时,DBS 150被标识为具有瓶颈。并且,当处理时间没有落在可容许范围内的WAS 120的数目是1或者小于WAS的数目时,这些WAS 120可以被标识为具有瓶颈。
结果,信息系统10可以确定具体WAS 120的服务级别是否已被降低,或者整个信息系统10公用的DBS 150是否已经变成可引起多个WAS 120的服务级别劣化的瓶颈,并且可以适当地标识瓶颈的位置。此时,瓶颈标识单元170可以使用不同于S210或S250等的条件来指定更详细的瓶颈位置。
在上述处理期间,处理时间的可容许范围可以基于例如下面预定的基准来确定。具体地说,当在预定的时段(例如60秒)期间预定的数目或更多的事务被某个应用程序134处理时,并且当该应用程序134处理预定比率(例如50%)的事务所需要的处理时间超过可容许的处理时间时,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确定,应用程序134所需的处理时间超过可容许范围。在该情形中,可容许的处理时间是通过向在一时段(例如过去的一个月)期间在峰值负载期间每个事务的平均处理时间添加偏移时间而定义的,其中偏移时间是基于标准偏差确定的。
图3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系统10所使用的高负载确定方法。当建立与要被监视的多个资源相对应的“检测条件”所指定的条件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和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检测在这些资源上施加的高负载。并且,当对被施加到相关资源上的高负载的检测被执行并且“确定条件”所指定的条件(例如次数)被满足时,所消耗的资源量超过可容许的范围,并且高负载状态被确定。然后,用于相关资源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被发送到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此外,当资源高负载通知已被发送后,并且当对被施加到资源的高负载的检测未被执行并且“取消条件”所指定的条件(例如次数)被满足时,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被发送到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该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指示高负载不再被施加到相关的资源之上。在接收到该事件之后,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确定高负载不再被施加到系统资源之上。
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使用“检测条件”、“确定条件”和“取消条件”来确定高负载是否被施加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中的每个之上,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中的每个被描述为“瓶颈位置类型”栏中的“公用资源(DBS)。在该情形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使用这些条件来确定高负载是否被施加到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包括处理器、盘、存储器和数据库缓冲)中的每个之上。
对于处理器,存在存储数据库的盘、存储DB 152的访问日志的盘、以及存储除了数据库和访问日志之外的文件的盘,并且当数据库资源的使用率是“平均来说,在n秒内大于或等于x%”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检测出高负载。当在监视时段期间该高负载状态被重复检测到m次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确定高负载已被施加到数据库资源之上,并且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此外,当在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已被发送到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之后高负载状态没有被重复检测到f次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
此外,当对DBS 150中安装的实际存储器的分页(paging)已经发生了“平均来说,在n秒内大于或等于x次”时,假定大量存储器空间已被消耗并且频繁发生交换,并且检测到高负载。此外,当DB引擎154使用的数据库缓冲的缓冲错失率(miss ratio)为“平均来说,在n秒内大于或等于x%”时,假定缓冲大小不足,并且检测到高负载。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随后执行对用于这些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和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的通知,执行的方式与用于处理器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和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等相同。
每个WAS 120上的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使用“检测条件”、“确定条件”和“取消条件”来确定高负载是否已被施加到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中的每个之上,其中使用“瓶颈位置类型”栏中的“WAS”来描述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此时,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使用“检测条件”、“确定条件”和“取消条件”来确定高负载是否已被施加到每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例如处理器、盘、存储器、和JVM(Java虚拟机)存储器)以及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并且包括DB连接之上。
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和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执行对于处理器、盘和存储器的高负载的检测和事件的发送。此外,当执行构成Web应用服务器130的多种程序或模块的JVM执行“在n秒内,大于或等于x次的垃圾收集”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假定分配给JVM的存储器太小,并且检测到高负载。并且,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发送用于JVM存储器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和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的通知,发送的方式与用于处理器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和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的通知等相同。
此外,当使用DB连接139的多重性已达到上限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假定DB连接不足并且检测到高负载。当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检测到高负载已被施加到DB连接之上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并且直到相关的WAS 120被暂停,才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指示不再施加高负载的通知。
此外,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使用“检测条件”、“确定条件”和“取消条件”来确定是否由于应用程序134的处理的影响,高负载已被施加到每个资源(例如WAS 120的处理器、DBS 150的处理器和DBS 150的盘)之上,这些资源被描述为“瓶颈位置类型”栏中的“与事务有关的资源”。
当DBS 150访问DB 152所需的处理时间的比率等于或低于WAS 120的处理器执行与事务相一致的应用程序134的整个处理时间的x%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假定WAS 120的处理器所需的处理时间的比率为高,并且检测到高负载。并且,当检测到高负载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当检测条件指示的状态在n秒内没有发生时,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被发送给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
而且,当DBS 150访问DB 152所需的处理时间的比率等于或高于DBS150的处理器执行与事务相一致的应用程序134的整个处理时间的x%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假定DBS 150的处理器所需的处理时间的比率为高,并且检测到高负载。当检测到高负载时,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向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发送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并且,当在n秒内没有发生检测到高负载时,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被发送给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当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被接收时,并且当DBS 150在n秒内标识出DBS 150的处理器是瓶颈的时候,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确定高负载已被施加到与事务相一致的DBS 150的处理器上。此外,与用于DBS 150的处理器的方式相同,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确定高负载已被施加到与事务相一致的DBS 150的盘上。
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使用上述的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和系统资源高负载取消事件作为示例,来确定高负载是否已被施加到由WAS 120和DBS150中的每个所拥有的多个资源中的每个之上。此时,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可以将与每个资源相对应的“检测条件”、“确定条件”和“取消条件”保持为文件,所述文件例如被存储在负载控制服务器160的存储设备中,并且这些条件可以基于由信息系统10的管理员输入的指令等而被改变。
而且,当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被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发送用于每个应用程序134时,并且当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被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发送用于每个DB处理请求I/F 153时,瓶颈标识单元可以更准确地标识引起瓶颈的应用程序134。
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存储的负载控制信息的示例。与用于每个WAS 120的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和用于DBS 150的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中的每个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下述负载控制信息,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用于指定当在拥有相关资源的服务器中标识出瓶颈的时候并且当资源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时候,应当由负载控制器175执行的负载控制处理。在该情形中,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可以存储负载控制信息、用于指定多个负载控制处理的信息和负载控制处理的优先级排名的至少一个集合。
当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所拥有的资源的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时候,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将相关的资源标识为瓶颈。当资源被标识为瓶颈的时候,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获得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的与该资源相关联的负载控制信息。更具体地说,当在WAS 120中标识出瓶颈的时候,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获得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的与WAS 120拥有的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之一相关联的负载控制信息,并且已经被消耗的量被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确定为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此外,当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的时候,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获得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的与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之一相关联的负载控制信息,已经被消耗的数据库服务器资源量被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确定为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
并且,为了去除已被瓶颈标识单元170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中的瓶颈,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执行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获得的负载控制信息所指定的负载控制处理。在该情形中,当由具体负载控制信息指定的具体负载控制处理已被执行后,并且当检测出已被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处的瓶颈在预定的时间段期间仍未被解决时,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执行具有比负载控制信息指定的具体负载控制处理更低的优先级排名的另一负载控制处理。以此方式,当使用一种类型的负载控制处理没有解决瓶颈时,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可以执行另一负载控制处理,从而瓶颈可以被更有效率地去除。
本实施方式中的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执行下面的负载控制处理。
(1)负载控制处理1
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减小下述组中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所述组具有比已被确定为处理时间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更低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用于具有比下述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组的多个组标识符,其中所述应用程序134被确定为处理时间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所获得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发送指令以减少具有比该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其它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在接收到该指令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减少用于指示多重性控制器132并发运行的应用程序134的数目的最大值,从而其它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可以被减少。
在已经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的情形中,负载控制处理器181为信息系统10中包括的每个WAS 120执行上述的负载控制处理1。因此,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可以减少多重性(其中所有WAS 120根据该多重性来接受事务),并且可以相应地减少由信息系统10处理的总的事务量,从而可以减少DB 152的访问次数。
(2)负载控制处理2
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执行对基于接收自下述组中的应用程序134的请求来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的更大减少,其中所述组具有比处理时间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更低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用于具有比下述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组的多个组标识符,其中所述应用程序134的处理时间已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的范围内。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所获得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发送指令,以减少基于来自具有比第一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其它应用程序134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优先级。在接收到该指令之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减少相应DB处理请求I/F 153的处理执行优先级。
(3)负载控制处理3
当瓶颈标识单元通过使用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已经标识出引起高负载被施加到下述资源上的应用程序134时,其中所述资源是存在瓶颈的服务器中的瓶颈,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减少应用程序134所属的组的多重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用于引起瓶颈的应用程序134的组的组标识符。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所获得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发送指令以减少相关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在接收到该指令之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减少用于指示多重性控制器132并发运行的应用程序134的数目的最大值,从而其它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被减少。
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的情形中,负载控制处理器181为信息系统10中包括的多个WAS 120中的每个执行上述的负载控制处理3。结果,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可以减少接受事务的所有WAS 120的多重性,并且相应地,可以减少由信息系统10处理的总的事务量,从而可以减少DB 152的访问次数。
(4)负载控制处理4
当瓶颈标识单元170通过使用系统资源高负载事件已经标识出引起高负载被施加到下述资源上的应用程序134时,其中所述资源是存在瓶颈的服务器中的瓶颈,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减少基于由执行相关应用程序134的组的应用程序134发出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已经引起瓶颈的应用程序134的组标识符。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所获得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发送指令,以减少基于来自相关应用程序134所属的组中的应用程序134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在接收到该指令之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减少相应DB处理请求I/F的处理执行优先级。
(5)负载控制处理5
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减少处理时间已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处理时间已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组标识符。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应用程序134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发送指令以减少相关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在接收到该指令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递减用于指示多重性控制器132并发运行的应用程序134的数目的最大值,从而应用程序134的执行的多重性可以被减少。
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的情形中,负载控制处理器181以和负载控制处理1相同的方式为信息系统10中包括的多个WAS 120中的每个执行上述的控制处理3。
(6)负载控制处理6
负载控制处理器181减少基于接收自处理时间已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经由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从瓶颈标识单元170获得处理时间已被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组标识符。然后,负载控制处理器181指定相关应用程序134的组标识符,并且向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发送指令,以减少基于由应用程序134接收到的请求来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在接收到该指令之后,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减少相应DB处理请求I/F 153的处理执行优先级。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DBS 150中的瓶颈,根据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之一的消耗量是否超过了可容许的范围,图4中示出的负载控制信息被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
更具体地说,与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时候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3、1、4、2、5和6将要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此外,与存储了数据库的盘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时候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2、1、6和5将要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此外,当存储了访问日志的盘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的范围时,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1、2、5和6将要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此外,与存储了除数据库和访问日志之外的其它项目的盘、存储器或数据库缓冲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时候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1和5将要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
例如,当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的时候,并且当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且处理器被标识为瓶颈,并且可以标识出DBS 150的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时候,负载控制器175通过使用负载控制信息执行负载控制处理3。然后,负载控制器175减少WAS 120执行相关应用程序134和与该应用程序134属于相同组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当DBS 150中的瓶颈并未通过该负载控制处理而被解决时,负载控制器175执行负载控制处理1,从而可以减少WAS 120执行属于下述其它组的其它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其中所述组具有比相关应用程序134更低的优先级。首先,通过这些处理,负载控制器175减少了极大消耗处理器资源的应用程序134所执行的处理量,以试图减少被施加到DBS 150上的负载。当瓶颈仍未被解决时,具有比相关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应用程序134所执行的处理量被减少,从而被施加到DBS150上的负载可以被逐渐降低。
当还未通过使用这些负载控制处理去除瓶颈时,负载控制器175依次执行负载控制处理4和2,从而其减少在DBS 150上处理请求的另一处理的不利影响,并且它尝试增加服务级别。只要这对于处理时间被最初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来说不是问题,或者对于具有较高优先级的应用程序134来说不是问题,则假定可以通过使用上面提到的负载控制来去除瓶颈。然而,当响应时间仍未改进时,可以执行负载控制处理5,以减少WAS 120执行服务级别被降低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从而被施加到DBS 150上的负载可以被进一步减少。当通过使用负载控制处理5仍未改进响应时,负载控制器175执行负载控制处理6,并且减少基于接收自应用程序134的请求来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结果,由DBS 150处理的请求对另一处理的不利影响可以被减少。
对于另一示例,当在DBS 150中标识出瓶颈且存储了数据库的盘被标识为瓶颈时,并且当DBS 150的盘资源的消耗量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被标识出的时候,负载控制器175执行负载控制处理2。然后,负载控制器175减少基于属于下述组的应用程序134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其中所述组具有比相关应用程序134更低的优先级。此时,当存在存储了数据库的多个盘时,优选地在负载控制处理2中,负载控制器175减少基于下述应用程序134的请求而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其中所述应用程序134属于具有比相关应用程序134更低优先级的组,并且使用存储了由相关应用程序134所使用的数据库的盘。当通过使用负载控制处理2没有解决DBS 150中的瓶颈的时候,负载控制器175依次执行负载控制处理1、6和5,直到DBS 150中的瓶颈已被解决。
此外,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对于WAS 120中的瓶颈,根据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之一的消耗量是否超过了可容许的范围,图4中示出的负载控制信息被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
更具体地说,与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时候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3、1和5将要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此外,与存储器、盘、JVM存储器和DB连接超过可容许范围的时候相关联,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指示负载控制处理1和5将要被执行的负载控制信息。
例如,当在WAS 120中标识出瓶颈的时候,并且当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且处理器被标识为瓶颈,并且可以标识出WAS 120的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的时候,负载控制器175通过使用负载控制信息执行负载控制处理3。然后,负载控制器175减少WAS 120执行相关应用程序134和与该应用程序134属于相同组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当WAS 120中的瓶颈并未通过使用该负载控制处理而被解决时,负载控制器175执行负载控制处理1,从而可以减少WAS 120执行属于下述组的其它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其中所述组具有比相关应用程序134更低的优先级。
只要这对于处理时间被最初确定为不在可容许范围内的应用程序134来说不是问题,或者对于具有较高优先级的应用程序134来说不是问题,则假定可以通过使用上面提到的负载控制来去除瓶颈。然而,当响应时间仍未改进时,负载控制器175可以执行负载控制处理5,以减少WAS 120执行服务级别被降低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从而被施加到DBS 150上的负载可以被进一步减少。
此外,对于涉及与事务的处理内容或应用程序134的处理内容有关的资源的瓶颈,本实施方式中的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下述负载控制信息,该负载控制信息指示出当WAS 120的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时应当执行负载控制处理5。而且,对于涉及与事务的内容或应用程序134的处理内容有关的资源的瓶颈,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存储下述负载控制信息,该负载控制信息指示出当DBS 150的盘或处理器资源的消耗量超过可容许范围时负载控制处理5和6应当以该优先级顺序被执行。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900的示例性硬件配置的示图。例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900通过执行负载控制程序用作负载控制服务器160。计算机900包括:CPU外围部件、包括通过主机控制器1082互连的CPU 1000、RAM 1020、图形控制器1075和显示设备1080;输入/输出部件,包括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连接到主机控制器1082的通信接口1030、存储设备1040和CD-ROM驱动器1060;以及传统的输入/输出部件,包括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的ROM 1010、软盘驱动器1050和输入/输出芯片1070。
主机控制器1082将RAM 1020连接到CPU 1000和图形控制器1075,其中CPU 1000以高传输速率访问RAM 1020。CPU 1000基于存储在ROM1010和RAM 1020中的程序而运行,并且控制各个部件。图形控制器1075获得CPU 1000在RAM 1020中的帧缓冲中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且作为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设备1080上。与此不同,图形控制器1075可以在内部包括用于存储例如由CPU 100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帧缓冲。
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将主机控制器1082连接到通信接口1030(其是相对快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1040和CD-ROM驱动器1060。通信接口1030经由网络与外部设备通信。存储设备1040存储计算机900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CD-ROM驱动器1060从CD-ROM 1095读取程序或数据,并且将程序或数据提供给存储设备1040。
此外,ROM 1010和相对低速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软盘驱动器1050和输入/输出芯片1070)被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ROM 1010例如包括在计算机900被启动时执行的启动程序以及依赖于计算机900的硬件的程序。软盘驱动器1050从软盘1090读取程序或数据,并且将程序或数据经由RAM 1020提供给存储设备1040。输入/输出芯片1070例如经由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和鼠标端口来连接软盘驱动器1050或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设备。
经由RAM 1020被提供给计算机900的程序被记录在软盘1090上、CD-ROM 1095中或者别的记录媒体上(例如IC卡),并且将由用户使用。允许WAS 120用作HTTP服务器125、Web应用服务器130、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的程序被从记录媒体读取,经由通信接口1030被安装到WAS 120中,并且由用作WAS 120的服务器计算机执行。此外,允许DBS 150用作DB 152、DB处理请求I/F 153、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的程序被从记录媒体中读取,可以经由通信接口1030和负载控制服务器160被安装到DBS 150中,并且由用作DBS 150的服务器计算机所执行。此外,允许计算机900用作负载控制服务器160的负载控制程序被从记录媒体中读取,并且被安装在计算机900的存储设备1040中,并且由CPU 1000执行。
安装在WAS 120中的程序包括:HTTP服务器程序;包括多重性控制模块和DB访问控制模块的Web应用服务器程序;处理时间获取模块;处理负载获取模块;以及服务器负载控制模块。这些程序和模块允许个体WAS 120用作HTTP服务器125、包括多重性控制器132和DB访问控制器136的Web应用服务器130、处理时间获取单元140、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42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44。
安装在DBS 150中的程序包括:DB引擎程序、处理负载获取模块和服务器负载控制模块。这些程序和模块允许DBS 150用作DB引擎154、处理负载获取单元156和服务器负载控制器158。
被安装在计算机900中并且允许计算机900用作负载控制服务器160的负载控制程序包括:处理时间监视模块、瓶颈标识模块、处理负载监视模块、以及包括负载控制信息获取模块和负载控制处理模块的负载控制模块。该程序和这些模块允许计算机900用作处理时间监视单元165、瓶颈标识单元170、处理负载监视单元190、以及包括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179和负载控制处理器181的负载控制器175。
上述的程序和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外部的存储媒体中。该存储媒体不仅可以是软盘1090或CD-ROM 1095,还可以是光记录媒体(例如DVD或PD)、磁光记录媒体(例如MD)、磁带媒体或半导体存储器(例如IC卡)。此外,被提供给连接到特殊通信网络或因特网的服务器系统的存储设备例如硬盘或RAM)可以被用作记录媒体。并且,程序可以经由网络被提供给计算机900,然后从计算机900经由负载控制服务器160被发送到WAS120或Web应用服务器130。
根据上述的信息系统10,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可以存储与被标识为具有高负载的资源和瓶颈的位置相关联的适当负载控制处理。并且,基于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177中存储的负载控制信息,负载控制器175可以适当地执行负载控制处理,例如可以改变将由WAS 120执行的应用程序134的多重性,或者可以改变用于访问DB 152的处理的优先级。
此外,根据信息系统10,可以根据多个应用程序134中的每个所需要的处理时间,适当地改变每个应用程序134要被执行的多重性以及DBS150的访问优先级。因此,在信息系统10并发运行多种类型的应用系统的情形中,可以自动检测由于另一应用程序134对系统资源的异常消耗引起的特定应用程序134所提供的服务级别的劣化,并且服务级别可以在短时间段内自动转到正常状态。因此,所提供的信息系统10具有与由单独的信息系统10执行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134时相同的健壮性。
已经通过使用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以对该实施方式做出多种修改和改进。如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见,这样的修改或改进也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其中每个应用服务器可以执行用于处理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并且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的请求来访问数据库,该信息系统包括:
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应用程序处理由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
瓶颈标识单元,用于基于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以及
负载控制器,用于减少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包括
用于在对于数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范围内的条件下,基于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的装置,其中所述阈值小于应用服务器计数,
用于在对于数目超过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瓶颈的装置;
其中,如果在应用服务器中标识了瓶颈,则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以及
其中,如果在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了瓶颈,则所述负载控制减少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在指定了优先级并且将由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当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执行与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类型相一致的应用程序;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所述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监视每个应用程序进行的事务的处理时间;
其中,在应用程序中之一的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基于每个应用服务器的每个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应用服务器中标识瓶颈;以及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了标识出瓶颈的应用服务器执行具有比所述那个应用程序更低优先级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在指定了优先级并且将由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当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执行与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类型相一致的应用程序;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所述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监视每个应用程序进行的事务的处理时间;
其中,对于数目超过预定阈值的应用服务器,如果用于应用程序之一的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则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基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每个的每个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瓶颈;以及
其中对于被标识为瓶颈的数据库服务器,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其中基于由具有比所述那个应用程序更低的优先级的应用程序做出的请求而访问数据库的处理的优先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其中,在指定了优先级并且将由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当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执行与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类型相一致的应用程序;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所述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监视每个应用程序进行的事务的处理时间;
其中,对于数目超过预定阈值的应用服务器,如果用于应用程序之一的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则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基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每个的每个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瓶颈;以及
其中对于被标识为瓶颈的数据库服务器,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基于由所述那个应用程序做出的请求而访问数据库的处理的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还包括:
处理负载监视单元,用于对于每个应用服务器,监视作为应用服务器拥有的资源并由应用程序使用的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
其中,如果对于数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处理时间不在预定范围内,则所述瓶颈标识单元使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以在应用服务器中标识瓶颈,其中所述阈值小于应用服务器计数,
其中,对于被标识为瓶颈的应用服务器,在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条件下,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被标识为瓶颈的应用服务器执行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负载监视单元还监视作为数据库服务器拥有的资源并且在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情况下将被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
其中在对于数目超过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范围内的条件下,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基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所需要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瓶颈;以及
其中,对于被标识为瓶颈的数据库服务器,如果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则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执行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系统,还包括:
处理负载监视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监视作为应用服务器拥有的资源并将由应用程序使用的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作为数据库服务器拥有的资源并在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情况下将被使用的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量,
其中所述瓶颈标识单元使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每个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以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之中或数据库服务器之中标识瓶颈,并且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器包括
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应用服务器的多个应用服务器资源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的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相关联的负载控制信息,所述负载控制信息指定,在包括相关资源的服务器中标识出瓶颈的情况下以及在相关资源的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负载控制器应当执行的负载控制处理,
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所拥有的资源的消耗量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的情况下,将资源标识为瓶颈,或者用于在应用服务器资源被标识为瓶颈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资源相关联的被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负载控制信息,或者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被标识为瓶颈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资源相关联的被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负载控制信息,以及
负载控制处理器,用于执行负载控制信息指定的负载控制处理,以便解决标识出瓶颈的服务器的瓶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系统,
其中,在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当中,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执行与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类型相一致的应用程序;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所述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监视每个应用程序进行的事务的处理时间;
其中,对于数据库服务器,所述处理负载监视单元监视存储了数据库的盘和处理器的消耗量,所述盘和处理器都是数据库服务器所拥有的数据库服务器资源;
其中,基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进行的每个应用程序所需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对于数目超过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所述那个应用程序所需的处理时间不在预定范围的条件下,所述瓶颈标识单元在数据库服务器中标识瓶颈;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第一负载控制信息和第二负载控制信息,第一负载控制信息与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用资源的处理器相关联,并且第二负载控制信息与存储了数据库的盘相关联;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在标识出瓶颈的数据库服务器所拥有的处理器的消耗量超过预定消耗量的情况下,获得第一负载控制信息,或者在存储了标识出瓶颈的数据库服务器所拥有的数据库的盘的消耗量超过了预定消耗量的情况下,获得第二负载控制信息;
其中,如果第一负载控制信息被从所述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接收,则所述负载控制处理器减少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执行所述那个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其中,如果第二负载控制信息被从所述负载控制信息获取单元接收,则所述负载控制处理器降低下述处理的优先级,在所述处理中,基于下述组中的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而将访问数据库,其中所述组使用用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控制信息所指定的盘,并且具有比所述那个应用程序更低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系统,
其中存储在负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负载控制信息的一个集合是用于指定多个负载控制处理和负载控制处理的多个优先级排名的信息;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处理器执行由负载控制信息的一个集合指定的负载控制处理之一,并且如果所述负载控制处理器检测出标识了瓶颈的服务器处的瓶颈在预定的设置时间段期间仍未被解决,则所述负载控制处理器执行位于比所述负载控制信息的一个集合所指定的负载控制处理更低的优先级排名的另一负载控制处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系统,
其中,对于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每个执行与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类型相一致的应用程序;
其中,如果对于数目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应用服务器来说一个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不在预定范围内,则对于每个应用程序,所述瓶颈标识单元使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所需的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以在应用服务器中标识瓶颈,其中所述阈值小于应用服务器计数;
其中所述负载控制器减少标识出瓶颈的应用服务器执行优先级被设置为低于所述那个应用程序的多重性;以及
其中,如果检测到应用服务器中的瓶颈在设置时段期间仍未被解决,则所述负载控制器进一步减少应用服务器执行所述那个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12.一种负载控制方法,用于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其中每个应用服务器可以执行用于处理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并且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的请求来访问数据库,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允许所述计算机监视所述应用程序处理由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
允许所述计算机基于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以及
允许所述计算机减少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13.一种负载控制程序,用于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其中每个应用服务器可以执行用于处理从终端接收的事务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并且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的请求来访问数据库,所述负载控制程序允许所述计算机用作:
处理时间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应用程序处理由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事务所需的处理时间;
瓶颈标识单元,用于基于处理时间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处理时间不在预定的可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中标识瓶颈;以及
负载控制器,用于减少被标识为具有瓶颈的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的多重性。
14.一种记录媒体,其上记录了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载控制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8773/2003 | 2003-10-29 | ||
JP2003368773 | 2003-10-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5348A true CN1875348A (zh) | 2006-12-06 |
CN100465900C CN100465900C (zh) | 2009-03-04 |
Family
ID=3451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32109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5900C (zh) | 2003-10-29 | 2004-10-27 | 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480719B2 (zh) |
EP (1) | EP1679595A4 (zh) |
JP (1) | JP4205103B2 (zh) |
KR (1) | KR100866857B1 (zh) |
CN (1) | CN100465900C (zh) |
BR (1) | BRPI0416101A (zh) |
CA (1) | CA2541576C (zh) |
IL (1) | IL174874A0 (zh) |
MX (1) | MXPA06004071A (zh) |
WO (1) | WO2005041038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7957A (zh) * | 2009-10-29 | 2012-07-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系统部署确定系统、系统部署确定方法及程序 |
CN101777009B (zh) * | 2009-11-30 | 2012-12-19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负载控管方法 |
CN104683463A (zh) * | 2015-02-28 | 2015-06-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系统 |
CN104904160A (zh) * | 2012-11-09 | 2015-09-09 |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流的应用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335142A (zh) * | 2014-07-29 | 2016-02-17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在事务处理系统中标识事务的性能瓶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704175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541576C (en) * | 2003-10-29 | 2011-12-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system, load control method, load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 ding medium |
JP2005309703A (ja) * | 2004-04-21 | 2005-11-04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
JP4117299B2 (ja) * | 2005-02-28 | 2008-07-16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サーバの多重度の上限値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管理サーバ、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7264921A (ja) * | 2006-03-28 | 2007-10-11 | Fujitsu Ltd | 性能情報採取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
US8161475B2 (en) * | 2006-09-29 | 2012-04-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utomatic load and balancing for virtual machines to meet resource requirements |
US20080172671A1 (en) * | 2007-01-11 | 2008-07-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data in on-demand computing |
US20080195447A1 (en) * | 2007-02-09 | 2008-08-14 | Eric Bouille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acity sizing for computer systems |
US9081605B2 (en) * | 2007-03-27 | 2015-07-14 | Nec Corporation | Conflicting sub-proces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
US20090031019A1 (en) * | 2007-07-27 | 2009-01-29 | Burr Michael J | Technique for Graphically Displaying Application Processing Time Distributions in Real-Time |
US8135824B2 (en) * | 2007-10-01 | 2012-03-13 | Eba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ct a network deficiency |
US8627327B2 (en) * | 2007-10-24 | 2014-01-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hread classification suspension |
US7930489B2 (en) * | 2008-03-28 | 2011-04-19 | Symantec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configuration partitioning |
JP5195913B2 (ja) * | 2008-07-22 | 2013-05-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マルチコアシステム、車両用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タスク切り替え方法 |
US8972885B2 (en) | 2008-08-29 | 2015-03-03 | 8X8, Inc. | Networked contact center user interface |
US10033869B2 (en) | 2008-08-29 | 2018-07-24 | 8X8,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streaming to user interface |
US8275116B2 (en) * | 2008-08-29 | 2012-09-25 | 8X8, Inc. | Networked contact center |
US8243913B2 (en) | 2008-08-29 | 2012-08-14 | 8×8, Inc. | Limiting contact in a networked contact center environment |
US8515833B2 (en) * | 2008-08-29 | 2013-08-20 | 8X8,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layer provisioning of networked contact centers |
US8204206B2 (en) * | 2008-08-29 | 2012-06-19 | 8X8,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a communication path |
JP5343586B2 (ja) * | 2009-01-29 | 2013-11-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428075B2 (ja) * | 2009-04-17 | 2014-02-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性能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ボトルネック判定方法及び管理計算機 |
JP5482052B2 (ja) * | 2009-09-24 | 2014-04-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観測分析装置および観測分析方法 |
JP5458308B2 (ja) * | 2010-06-11 | 2014-04-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の監視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US8468545B2 (en) | 2010-08-18 | 2013-06-18 | 8X8, Inc. | Interaction management |
JP5625634B2 (ja) * | 2010-09-01 | 2014-11-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ータ分散プログラム、データ格納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分散装置、データ格納装置、データ分散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格納方法 |
EP2615511A1 (de) * | 2012-01-12 | 2013-07-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synchronen Ausführung von Programmen in einem redundanten Automatisierungssystem |
JP2013171347A (ja) * | 2012-02-17 | 2013-09-02 | Fujitsu Frontech Ltd |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856887B2 (en) | 2012-07-09 | 2014-10-07 | Ping Identity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ed authentication token retrieval |
US9274854B2 (en) * | 2012-07-27 | 2016-03-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amination based workload management |
CN104956325A (zh) * | 2013-01-31 | 2015-09-30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物理资源分配 |
US8613055B1 (en) * | 2013-02-22 | 2013-12-17 | Ping Identity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uthentication mode at time of issuance of an access token |
US9495199B2 (en) * | 2013-08-26 | 2016-11-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of bottlenecks in database systems |
US10348628B2 (en) * | 2013-09-12 | 2019-07-09 | Vmware, Inc. | Placement of virtual machines in a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KR102165460B1 (ko) | 2013-11-27 | 2020-10-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메모리 관리 방법 |
CN104331406A (zh) * | 2013-12-20 | 2015-02-04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JP6233141B2 (ja) * | 2014-03-28 | 2017-11-2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データベースサーバ、データベースサーバプログラム、データベースクライアント及びデータベース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 |
GB201504612D0 (en) | 2015-03-18 | 2015-05-06 | Inquisitive Systems Ltd | Forensic analysis |
CN105227374B (zh) * | 2015-10-23 | 2018-05-29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应用的故障迁移方法和系统 |
US10831509B2 (en) | 2017-02-23 | 2020-11-10 | Ab Initio Technology Llc | Dynamic execution of parameterized appl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keyed network data streams |
US11947978B2 (en) | 2017-02-23 | 2024-04-02 | Ab Initio Technology Llc | Dynamic execution of parameterized appl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keyed network data streams |
GB201708671D0 (en) | 2017-05-31 | 2017-07-12 | Inquisitive Systems Ltd | Forensic analysis |
KR102088207B1 (ko) | 2018-06-01 | 2020-03-12 | 주식회사 티맥스 소프트 | 서버, 서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에 저장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
US11768707B2 (en) | 2018-08-27 | 2023-09-26 | Box, Inc. | Workflow selection |
US10984001B2 (en) * | 2019-02-08 | 2021-04-20 | Intuit Inc. | Graph database applications |
US11669793B2 (en) * | 2019-10-01 | 2023-06-06 | Box, Inc. | Inter-application workflow performance analytics |
US12154052B2 (en) | 2019-10-02 | 2024-11-26 | Box, Inc. | Cross-enterprise workflow adaptation |
US11681572B2 (en) | 2019-12-23 | 2023-06-20 | Box, Inc. | Extensible workflow access |
US20210294661A1 (en) * | 2020-03-19 | 2021-09-23 |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sts, Inc. | TASK MANAGEMENT OF LARGE COMPUTING WORKLOADS in A CLOUD SERVICE AGGREGATED FROM DISPARATE, RESOURCE-LIMITED, PRIVATELY CONTROLLED SERVER FARMS |
US11606392B2 (en) | 2020-05-29 | 2023-03-14 | Mcafee, Llc | System for tuning a device having security software for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 |
US11861029B2 (en) | 2020-09-14 | 2024-01-02 | Box Inc. | Workflow execution state variables |
KR20220101789A (ko) * | 2021-01-12 | 2022-07-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757A (en) * | 1980-06-04 | 1982-01-05 | Hitachi Ltd | Job execution schedule system |
JPH0769845B2 (ja) | 1987-01-27 | 1995-07-3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多重ホストシステムのジヨブ多重度管理方式 |
US5235508A (en) | 1990-05-31 | 1993-08-10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Autom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cutting stock arrangement using random cut patterns |
JP3501385B2 (ja) | 1995-04-13 | 2004-03-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ジョブ実行順序決定方法 |
JP2940450B2 (ja) | 1995-10-26 | 1999-08-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クラスタ型コンピュータのジョブスケジュール方法及び装置 |
US6230183B1 (en) * | 1998-03-11 | 2001-05-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servers in a multisystem cluster |
JP2000268012A (ja) | 1999-03-12 | 2000-09-29 | Nec Corp |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バ負荷の分散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
US6859834B1 (en) * | 1999-08-13 | 2005-02-2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pplication server request failover |
WO2001013228A2 (en) * | 1999-08-13 | 2001-02-2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Graceful distribution in application server load balancing |
US6381617B1 (en) * | 1999-08-25 | 2002-04-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ultiple database client transparenc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
US6615253B1 (en) * | 1999-08-31 | 2003-09-02 | Accenture Llp | Efficient server side data retrieval for execution of client side applications |
JP2001160040A (ja) | 1999-12-01 | 2001-06-12 | Nec Corp | サーバ多重度制御装置、サーバ多重度制御方法およびサーバ多重度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US6560717B1 (en) | 1999-12-10 | 2003-05-06 | Art Technology Group,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ad balancing and management |
EP1137295A1 (en) | 2000-03-20 | 2001-09-26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950848B1 (en) * | 2000-05-05 | 2005-09-27 | Yousefi Zadeh Homayoun | Database load balancing for multi-tier computer systems |
US6485306B1 (en) * | 2001-07-10 | 2002-11-26 | Aiptek International Inc. | Locus-recordable portable handwriting device |
US6965938B1 (en) * | 2000-09-07 | 2005-11-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ustering servers for performance and load balancing |
US7051330B1 (en) * | 2000-11-21 | 2006-05-2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Generic application serv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
US7296268B2 (en) * | 2000-12-18 | 2007-11-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ynamic monitor and controller of availability of a load-balancing cluster |
WO2002086768A2 (en) * | 2001-03-08 | 2002-10-31 | Tririga, Inc. |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system employing clustering of servers |
US20030028583A1 (en) * | 2001-07-31 | 2003-02-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ynamic workload transition during workload simulation on e-business application server |
CN1407760A (zh) * | 2001-08-31 | 2003-04-02 | 高建国际有限公司 | 便于用户在收看电视时浏览互联网的网络系统和方法 |
JP3805711B2 (ja) | 2002-04-05 | 2006-08-09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サイト領域内ボトルネック特定方法 |
US7007207B2 (en) | 2002-10-21 | 2006-02-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of transactions in system-level test program generation |
US7263555B2 (en) * | 2003-04-30 | 2007-08-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sharing of server network interface resources |
US7146353B2 (en) * | 2003-07-22 | 2006-12-0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applications |
US7441033B2 (en) * | 2003-08-14 | 2008-10-2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On demand node and server instance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
CA2541576C (en) | 2003-10-29 | 2011-12-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system, load control method, load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 ding medium |
US7493380B2 (en) | 2003-12-02 | 2009-02-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ad balancing weights using application instance topology information |
JP4223411B2 (ja) | 2004-01-19 | 2009-02-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実行多重度制御システム、実行多重度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7805509B2 (en) * | 2004-06-04 | 2010-09-28 | Optier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a multi-tier computing environment |
US7281045B2 (en) * | 2004-08-26 | 2007-10-0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ovisioning manager for optimizing selection of available resources |
JP2006209165A (ja) | 2005-01-25 | 2006-08-10 | Hitachi Ltd | 同時実行多重度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JP4117299B2 (ja) | 2005-02-28 | 2008-07-16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サーバの多重度の上限値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管理サーバ、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223622B2 (en) * | 2007-03-09 | 2015-12-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apacity planning of multi-tiered applications from application logs |
US8374929B1 (en) * | 2007-08-06 | 2013-02-12 | Gogrid,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lling for hosted services |
US8086596B2 (en) * | 2008-05-15 | 2011-12-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ealthchec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log data |
US8756586B2 (en) * | 2009-12-10 | 2014-06-17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performance testing in a dynamic production environment |
US20120060167A1 (en) * | 2010-09-08 | 2012-03-08 | Salsburg Michael A | Method and system of simulating a data center |
-
2004
- 2004-10-27 CA CA2541576A patent/CA254157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0-27 MX MXPA06004071A patent/MXPA06004071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10-27 CN CNB2004800321098A patent/CN10046590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0-27 WO PCT/JP2004/015902 patent/WO20050410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10-27 JP JP2005515011A patent/JP420510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0-27 KR KR1020067007611A patent/KR10086685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10-27 BR BRPI0416101-7A patent/BRPI0416101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10-27 US US10/577,174 patent/US74807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0-27 EP EP04793014A patent/EP167959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4-09 IL IL174874A patent/IL174874A0/en unknown
-
2009
- 2009-01-09 US US12/351,277 patent/US8386611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7957A (zh) * | 2009-10-29 | 2012-07-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系统部署确定系统、系统部署确定方法及程序 |
CN102597957B (zh) * | 2009-10-29 | 2015-01-2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系统部署确定系统、系统部署确定方法及程序 |
CN101777009B (zh) * | 2009-11-30 | 2012-12-19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负载控管方法 |
CN104904160A (zh) * | 2012-11-09 | 2015-09-09 |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流的应用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904160B (zh) * | 2012-11-09 | 2018-06-19 |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流的应用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335142A (zh) * | 2014-07-29 | 2016-02-17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在事务处理系统中标识事务的性能瓶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335142B (zh) * | 2014-07-29 | 2019-03-1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在事务处理系统中标识事务的性能瓶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704175A (zh) * | 2014-11-25 | 2016-06-2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5704175B (zh) * | 2014-11-25 | 2019-03-1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4683463A (zh) * | 2015-02-28 | 2015-06-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157210A1 (en) | 2007-07-05 |
CA2541576A1 (en) | 2005-05-06 |
US8386611B2 (en) | 2013-02-26 |
JP4205103B2 (ja) | 2009-01-07 |
CN100465900C (zh) | 2009-03-04 |
BRPI0416101A (pt) | 2007-01-02 |
KR20060079244A (ko) | 2006-07-05 |
EP1679595A1 (en) | 2006-07-12 |
US7480719B2 (en) | 2009-01-20 |
WO2005041038A1 (ja) | 2005-05-06 |
JPWO2005041038A1 (ja) | 2007-04-19 |
IL174874A0 (en) | 2006-08-20 |
CA2541576C (en) | 2011-12-20 |
KR100866857B1 (ko) | 2008-11-04 |
MXPA06004071A (es) | 2006-06-27 |
EP1679595A4 (en) | 2008-06-04 |
US20090133031A1 (en) | 2009-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5348A (zh) | 信息系统、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程序和记录媒体 | |
CN1154928C (zh) | 用于多任务设施信息处理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和设备 | |
CN1920763A (zh) | 存储系统 | |
CN101079902A (zh) | 海量数据分级存储方法 | |
US20170126582A1 (en) | Idle Worker-Process Page-Out | |
CN1673975A (zh) | 存储系统 | |
CN1279455C (zh) |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系统的逻辑单元号高速缓存方法 | |
CN1308785C (zh) | 确定cpu使用率的与操作系统无关的方法和系统 | |
CN1300690C (zh) | 用于监视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09019302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es to a database | |
CN1434393A (zh) | 一种集群服务器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 |
US20120290789A1 (en) | Preferentially accelerating applications in a multi-tenant storage system via utility driven data caching | |
CN1975676A (zh) | 多节点计算机系统和用于监视其性能的方法 | |
EP1393175A2 (en) | A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 |
CN1959643A (zh) | 用于重新分配客户端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
CN1172986A (zh) | 实时控制系统 | |
CN100346283C (zh) | 信息处理系统及存储单元 | |
CN1752896A (zh) | 操作系统协作下的嵌入式设备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828543A (zh) | Java操作系统中实时任务调度方法 | |
CN1851651A (zh) | 嵌入式sram操作系统进程优先权调度的实现方法 | |
CN1825288A (zh) | 嵌入式sram操作系统进程多队列调度的实现方法 | |
US20110225593A1 (en) | Interface-base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computing | |
CN1480878A (zh) | 获取Linux操作系统信息的方法 | |
CN115576759A (zh) | 压力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945542A (zh) | 一种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USA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Qindarui Co. Address before: USA New York Patentee bef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