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859A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54859A CN1854859A CNA2006100757661A CN200610075766A CN1854859A CN 1854859 A CN1854859 A CN 1854859A CN A2006100757661 A CNA2006100757661 A CN A2006100757661A CN 200610075766 A CN200610075766 A CN 200610075766A CN 1854859 A CN1854859 A CN 18548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units
- lcd
- white light
- cel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9—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aling the gearboxes, e.g. to improve airtightnes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2—Se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16H2057/02047—Automatic transmiss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3—Direct backlight characterized by the sequence of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排列表面及排列在排列表面上的多个点光源,其中该排列表面被分成六边形单元的阵列,多个单元包括白光提供单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D,该LCD包括在其上有效设置点光源的背光单元,以及一种点光源的有效排列方法。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4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5-0036094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其上有效地设置了点光源的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最近,已经开发出诸如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类型显示器的平板显示装置,来替代CRT(阴极射线管)类型的显示器。
典型的液晶显示器(以下称为‘LCD’)包括具有TFT(薄膜晶体管)基板、滤色器基板、以及介于两个基板之间设置的液晶层的LCD面板。由于液晶层不发光,所以LCD可包括设置在TFT基板后面的背光单元。根据液晶层中的液晶的排列,来调节穿过液晶的由背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的量。将LCD面板与背光单元设置在机壳中。
根据光源的位置,背光单元可以是边光式或者直下式背光单元。边光式在光导板的侧面提供光源,并且通常用于相对较小的LCD,例如膝上型电脑和台式计算机中使用的LCD。边光式提供很高的光均匀性以及良好的耐久性,并且适用于薄侧面的LCD。
作为市场中LCD显示器尺寸增大的结果,越来越强调直下式背光单元。直下式背光单元通过在LCD面板后面设置多个光源,来向LCD的整个表面提供光。与边光式背光单元相比,直下式背光单元通过使用多个光源来提供高等级的亮度,但是通常亮度不够均匀。
作为点光源而非线光源(例如电灯)的LED,由于其高亮度和极好的彩色复现性(color reproducibility),已被确认为适用于直下式背光单元的光源。通常,一系列LED成行地设置在LED电路板上,并且多个LED电路板平行成行地设置在LCD面板的后面。
然而,在利用上述的排列的LCD中,LED电路板上方的亮度很高,但是与在相邻LED电路板之间区域中的亮度不一样高。因此,可能降低了LCD面板的亮度均匀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其上有效地设置有点光源的背光单元。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其上有效地设置有点光源的LCD。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LCD的点光源的有效排列方法。
通过提供一种包括排列表面和在排列表面上的多个点光源的背光单元,实现了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其中,排列表面被分成单元阵列,该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六边形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边形单元规则地设置在排列表面上,并且每个单元的每条边与相邻单元的边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点光源是LED。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阵列包括具有正六边形形状的内部单元的阵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每个内部单元中,点光源的位置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每个内部单元中,点光源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列表面的形状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阵列还包括多个与排列表面的长边相交的长边单元、多个与排列表面的短边相交的短边单元、以及多个与排列表面的角相交的角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列表面的长边平行于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的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的50%的表面积的长边单元设置有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列表面的短边平行于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的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排列表面的长边长度被定义为单元长度一半的整数倍与10%至40%之间的单元长度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短边单元包括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一短边单元以及不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二短边单元,并且第一和第二短边单元沿排列表面的短边交错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长边单元沿排列表面的每个长边成行地设置,并且每个长边单元的表面积均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的6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长边单元均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白光提供单元均包括一对绿LED,并且该对绿LED以与排列表面长边平行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白光提供单元均包括一对红LED,并且该对红LED以与排列表面长边平行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20%的表面积的角单元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30%的表面积的短边单元和长边单元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50%的表面积的短边单元和长边单元设置有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通过提供包括LCD面板、靠近LCD面板设置的排列表面、以及在排列表面中排列的多个点光源的LCD,来实现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其中,排列表面被分成单元阵列,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六边形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六边形单元规则地设置在排列表面上,并且每个单元的每条边与相邻单元的边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点光源为LED。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阵列包括具有正六边形形状的内部单元的阵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每个内部单元中,点光源的位置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每个内部单元中,点光源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列表面的形状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阵列还包括多个与排列表面的长边相交的长边单元、多个与排列表面的短边相交的短边单元、以及多个与排列表面的角相交的角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列表面的短边平行于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的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排列表面的长边长度被定义为单元长度一半的整数倍与10%至40%之间的单元长度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短边单元包括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一短边单元以及不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二短边单元,并且第一与第二短边单元沿排列表面的短边交错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长边单元沿排列表面的每个长边成行地设置,并且每个长边单元的表面积均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的6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长边单元均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20%的表面积的角单元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30%的表面积的短边单元和长边单元包括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为每个内部单元表面积50%的表面积的短边单元和长边单元设置有一个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白光提供单元包括一对绿LED,并且该对绿LED以与排列表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电路板以规则的间隔平行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白光提供单元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在多个电路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相邻的电路板上设置交错排列的白光提供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并且对应于点光源的有效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并且在点光源有效长度的90%至11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点光源的有效长度基本上相等。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点光源排列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设置点光源以在对应于LCD面板的排列表面上连续地设置正六边形形状的表面光源单元。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CD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CD的排列;
图4至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LED是如何排列的;以及
图9至1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八实施例的LED的排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将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
将使用LED作为点光源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点光源。
参照图1至3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LCD1包括LCD面板20、在LCD面板20后面顺序设置的光调节部30、反射板40、LED电路板51。LCD1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在LED电路板51上、并对应于反射板40的LED孔41设置的LED器件60。
LCD面板20、光调节部30、以及LED电路板51容纳在上底盘10与下底盘70之间。
LCD面板20包括在其上形成有TFT的TFT基板21、面向TFT基板21的滤色器基板22、粘附两个基板21和22并形成单元间隙的密封剂23、以及被两个基板21和22与密封剂23包围的液晶层24。根据第一实施例的LCD面板形成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形状。LCD面板20控制液晶层24的排列,从而在其上形成图像。然而,因为LCD面板20自身不发光,所以LCD面板20由设置于其后的LED器件60提供光。
将驱动部25设置在TFT基板21的侧面上,用于向LCD面板20施加驱动信号。驱动部25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PC)26、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26上的驱动芯片27、以及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26的侧面的印刷电路板(PCB)28。在这里,在图1中示出的驱动部25是COF型(薄膜覆晶封装)。然而,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驱动部,例如,可以使用TCP(薄膜封装)或者COG(玻璃覆晶封装)。可选地,驱动部25可形成在形成有布线的TFT基板21上。
设置在LCD面板20后面的光调节部30可包括散射板31、棱镜膜32、以及保护膜33。
散射板31包括底板和在底板上形成的具有颗粒的涂层。散射板31使来自LED器件60的光散射,从而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三角型棱镜以预定的排列设置在棱镜膜32上。棱镜膜32将由散射板31散射的光汇聚在垂直于LCD面板20表面的方向上。一般地,使用两个棱镜膜32,并且在棱镜膜32上形成的微棱镜彼此形成预定角度。透过棱镜膜32的光垂直地传播,因此形成了均匀的亮度分布。如果需要,可以将反射偏振膜与棱镜膜32一起使用,或者可以仅使用反射偏振膜,而不使用棱镜膜32。
位于光调节部30顶部的保护膜33保护容易受到划损的棱镜膜32。
在其上安装有LED器件60的LED电路板51上设置反射板40。对应于在LED电路板51上的LED器件60的排列,在反射板40中形成一个或多个LED孔4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组LED孔41包括6条平行线,每条线具有以固定间隔设置的7个LED孔41。相邻线之间的LED孔41彼此处于交错的位置。在每个LED孔41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形成的LED孔41可以比白光提供单元61略大。
当反光板40与LED电路板51配合时,包括发光的芯片62的部分LED装置60设置在反光板40的上表面之上,如在图2中可以看到的。
反光板40反射向下射的光并将反射光导向散射板31。反射板40可以包括,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和/或镀银(Ag)或铝(Al)。另外,反射板40以足够的厚度形成,以防止由于LED器件60产生的热所引起的变形或收缩。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LED电路板51具有伸长的条形,以及6个LED电路板51横跨LCD面板20的宽度以固定间隔平行设置。将每个LED电路板51的纵向方向设置为平行于LCD面板20的长边。因为LED器件60可以产生相当的热量,所以LED电路板51可主要包括具有极好热传导性的铝。虽然没有在图中示出,LCD1还可以包括热导管、散热片、冷却风扇、或用来去除由LED器件60所产生的热量的其它冷却机构。
安装于LED电路板51上的LED器件60遍布整个的LCD面板20的后表面。LED器件60被设置为构成多个白光提供单元61。根据第一实施例,每个白光提供单元61包括用于产生白光的红LED60a、蓝LED60c、以及一对绿LED60b。白光提供单元61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在LED电路板51上。
LED器件60包括用于产生光的芯片62、将芯片62与LED电路板51连接的引线63、容纳引线63及支撑芯片62的塑料铸件64、硅部件65、以及设置于芯片62之上的球状物66。由LED器件60提供的光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受球状物66的形状的影响。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球状物66具有椭圆形形状。球状物66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amethylacrylate)(PMMA)。
在图3中示出了LED器件60的总体排列。每个LED器件60设置在对应于LCD面板20的显示区域的排列表面上。排列表面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形状,类似于LCD面板20的形状。LED器件60规则地遍布整个排列表面。排列表面被分成包括多个正六边形的蜂巢形状。因为四边形的排列表面被分成六边形区域,表面光源80的每个表面单元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排列表面由表面光源80的表面单元密集地填充。根据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确定相邻单元之间的单元长度L1,并且根据单元长度L1确定LED器件60的排列。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至8描述对排列表面的说明、排列表面的蜂巢形状的分割、以及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
将LED器件60产生的光提供给LCD面板20。如图4所示,提供给LCD面板20的光强度的分布具有高斯分布。也就是说,在LCD面板20的顶部上的LED器件60的中心位置,提供最强的光强度。然后光强度随着距离LED器件60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在光强度曲线图中,相应于标准偏差的单元长度L1被称为有效长度。有效长度根据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d1(在图2中示出)而变化。当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d1增加时,有效长度增加并且亮度减弱。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d1可以通过由LED器件60的芯片61建立的标准来定义。有效长度可以通过调节LED器件60的特性(例如,散热效率、球状物66的形状等)而变化。
如图5所示,当具有相同有效长度的LED器件60以相应于该有效长度的间隔设置时,不论在LCD面板20的表面上的位置,LCD面板20被提供有相同的光强度。
上述的图4和5提供了光强度作为距离的函数的一维图。图6提供了LED器件60与有效长度的二维图。由一个LED器件60产生的光可以被描述为以LED器件60为圆心并且以有效长度为直径的圆。
图7示出了在表面上密集设置的LED器件60。相邻两个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对应于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在图中,三角形的每个顶点设置在LED器件60的圆心上,并且三角形的每条边对应于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
当使用圆来表征由每个LED器件60提供的光时,如图7所示,在三角形的中心处圆之间形成空的间隙。因此,表面可以被分为正六边形的阵列,以填充整个表面,如图8所示。每个正六边形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对应于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另外,两个相邻正六边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也对应于有效长度。当LED器件60被设置在每个六边形的中心时,如图8所示,不论在LCD面板20表面上的位置,均可以向LCD面板20提供具有相同强度的光。如果LED器件60提供白光,则向LCD面板20被提供有均匀的白光。如果LED器件60提供红光,则向LCD面板20被提供有均匀的红光。
在这里,设置在每个正六边形中的LED器件60可能没有精确地定位于六边形的中心。然而,由于LED器件60之间的距离应当对应于有效长度,所以每个LED器件60应当设置成距离相邻的LED器件60相同的距离。同样,每个红、绿及蓝LED60a、60b、60c分别设置成正六边形中,并且共同提供白光。在这种情况下,每种颜色的LED应当规则地设置。
图8示出了没有边界的表面的情况。然而,LCD面板20的实际排列表面具有预定的尺寸。
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排列表面为具有长边长度L2及短边长度L3的矩形形状。提供了四种类型的表面光源80的表面单元:完全包含在排列表面边界中的内部单元81、与排列表面的短边相交的短边单元82a、82b、与排列表面的长边相交的长边单元83、以及与排列表面的角相交的角单元84a、84b。内部单元81排列成为每个内部单元81的一对相对边与排列表面的短边平行设置。
在每个内部单元81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每个内部单元81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长度对应于单元长度L1,该长度对应于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在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与单元长度L1之间可能有一些变化。例如,单元长度L1可以在有效长度的90%与110%之间。
白光提供单元61包括红LED60a、蓝LED60c、以及一对绿LED60b。每个LED器件60的有效长度可以基本上相同。如果每个LED的有效长度不同,则单元长度L1可以对应于最短的有效长度或平均的有效长度。
如图3所示,在白光提供单元61中,该对绿LED60b平行于排列表面的长边成行设置。红LED60a及蓝LED60c平行于该对绿LED60b之间的短边成行地设置。LED器件60的每种颜色以绿LED60b、红LED60a、以及蓝LED60c的顺序贡献亮度。根据第一实施例,不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二短边单元82b设置在长边的两端。因此,如果对总亮度贡献最大的绿LED60b设置在长边方向,绿LED60b可以补偿在第二短边单元82b中减弱的亮度。
短边单元82a、82b包括具有面积超过内部单元81的面积的50%的第一短边单元82a、以及具有面积少于内部单元81的面积的50%的第二短边单元82b。第一短边单元82a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但是第二短边单元82b则不包括。第一与第二短边单元82a、82b沿排列表面的短边交错设置。
如果可能,第二短边单元82b的面积应当减小,因为短边单元82b不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因此减弱了第二短边单元82b中的亮度。同时,因为希望将设置在表面光源80的单元中心的白光提供单元61的尺寸最大化,所以第一短边单元82a的面积应当大于内部单元81的面积的50%。因此,在长边方向上的短边单元82b的长度L4、L5优选地比足够将白光提供单元61设置在第一短边单元82a的距离略长。当将长边的长度L2表示为单元长度L1一半的整数N倍加上单元长度L1的10%至40%之和时,可实现该排列。根据该实施例的长边长度L2表示为L2=(L1/2)×13+L1×0.3。例如,假若单元长度L1为8cm以及白光提供单元61的长度L6为2cm,L4及L5分别为1.2cm,其为(L1×0.3)/2。在此情况下,第一短边单元82a的长度L7在长边方向上为L1/2+L4,当L1=8cm及L4=1.2cm时其等于5.2cm,因而第一短边单元82a足够宽以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单元长度L1与长边长度L2之间的适当关系可以根据白光提供单元61的尺寸进行调节。
排列表面的长边边界优选地与所有的单元相交于相同的点。换句话讲,所有与排列表面长边相交的单元(即,长边单元83)均具有设置于排列表面边界中的相同的部分单元。长边单元83的表面积优选地大于内部单元81的表面积的60%,从而在每个长边单元83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
与排列表面的角相交的角单元84a、84b包括具有相对较大表面积的第一角单元84a、以及具有相对较小表面积的第二角单元84b。第一角单元84a大到足够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而第二角单元84b小到不能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LED器件60以规则的排列形式设置。因此,白光提供单元61以对应于单元长度的间隔成行地设置在矩形的LED电路板51上。类似地,对应于白光提供单元61的LED孔41规则地设置在反射板40上。
以下,参考图9至15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LED的排列。内部单元81中的一对相对的边平行于排列表面的短边设置,如在以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短边上设置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一短边单元82a及不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二短边单元82b。第一短边单元82a及第二短边单元82b沿排列表面的短边边界交错设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LED器件60不以规则的排列形式设置。换句话讲,不是所有的白光提供单元61都设置在单元的中心。在最靠近短边的内部单元81中的白光提供单元61设置在靠近短边的位置。这种排列补偿了不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二短边单元82的亮度。
可以增加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以提供LED器件60的良好的色彩混合(color mixing)。相反,为了提供具有薄侧面的LCD1,应当减小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由于期望获得薄的LCD1,通过增加LED器件60与LCD面板20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有效长度可能是困难的。另外,LCD面板20的尺寸也不容易调节。因此,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可能不容易获得排列表面的尺寸与有效长度之间的最优关系。因此,可能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地获得表面光源80的单元的构成。
将参考图10描述第三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LED60的排列。将内部单元81中的一对相对的边设置成平行于排列表面的短边。短边单元82被短边截开,因此使其表面积大约为内部单元81的面积的50%。白光提供单元61在短边单元82中被设置在比在内部单元81中更靠近短边单元82的边的位置上。长边单元83也被长边截开,因此使其表面积大约为内部单元81的表面积的50%。白光提供单元61在长边单元83中也被设置在比在内部单元81中更靠近长边单元83的顶部的位置。角单元84与长边及短边都相交,因此使其表面积大约为内部单元81的表面积的25%。白光提供单元61在角单元84中也被设置在比在内部单元81中更靠近角单元84的左上边的位置。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短边单元82、长边单元83、以及角单元84的表面积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表面积,但是在所有的单元中设置了白光提供单元61。然而,不论其尺寸大小,就在表面光源80的每个单元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可能不是有效率的。
可以仅在大于预定尺寸的单元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例如,可以仅在表面积至少为内部单元81的表面积的30%的短边单元82及长边单元83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可选地,可以仅在表面积至少为内部单元81的表面积的50%的短边单元82及长边单元83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
然而,仅有表面光源80的两个相邻单元向角单元84提供光,而表面光源80的三个相邻单元向短边单元82及长边单元83提供光。因为角单元84具有较少的具有白光提供单元61的相邻单元,所以优选地在角单元84中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即使其表面积小。因而,用于容纳白光提供单元61的角单元的最小预定表面积可能小于边单元的最小预定表面积。在本实例中,表面积只为内部单元表面积的至少20%的角单元被设置有白光提供单元61。由于角单元84具有内部单元81表面积的25%的表面积,所以角单元84被设置有白光提供单元61。
在上述的第二与第三实施例中,不规则地设置LED器件60。更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白光提供单元61不规则地设置在内部单元81中。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最靠近排列表面边缘边界的内部单元81中的白光提供单元61没有被定位于内部单元81的中心。在第三实施例中,设置在内部单元81中的白光提供单元61被规则地设置。然而,白光提供单元61不规则地设置在短边单元82、长边单元83、及角单元84中。
在第二及第三实施例中,白光提供单元61根据LED器件60的不规则排列而被不规则地设置。另外,根据LED器件60的排列,LED电路板51的间隔可能被不规则地设置。同样,将LED孔41不规则地设置在反射板40中,以对应于LED器件60的排列。
以下,将参照图11及12描述根据第四及第五实施例的白光提供单元61。
图11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LED器件60的排列。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白光提供单元61分别包括红LED 60a、绿LED 60b、以及蓝LED 60c。白光提供单元61设置在内部单元81的中心。每个LED器件60均以三角形排列形式设置,具有在对应于排列表面的长边的方向上设置的红及绿LED 60a、60b。
图12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LED器件60的排列。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白光提供单元61包括一对红LED 60a、一对绿LED60b、以及蓝LED 60c。白光提供单元61设置在内部单元81的中心。红和绿LED 60a、60b以正方形排列形式设置,其中正方形的相对边平行于排列表面的长边,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正方形的相对角上的该对红LED 60a及该对绿LED 60b。蓝LED 60c设置在正方形的中心。不具有白光提供单元61的表面光源80的单元设置在短边而不设置在长边。因此,如果对白光提供单元61的总亮度贡献最大的红及绿LED 60a、60b被设置在长边方向,则可补偿在没有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二短边单元82b中的亮度减弱。在长边方向的亮度由于沿长边方向设置的红及绿LED 60a、60b而增强。因此,增强了在长边方向上两端的亮度。
在下面描述的第六实施例中,排列表面的长边及短边的排列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排列不同。
图13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LED器件60的排列。将在内部单元81中的一对相对边设置成平行于长边。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短边单元82与排列表面的短边相交。沿排列表面的长边交错地设置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一长边单元83a及不包括白光提供单元61的第二长边单元83b。白光提供单元61包括红LED 60a、蓝LED 60c、以及一对绿LED 60b。绿LED 60b平行于排列表面的短边成行地设置。红及蓝LED 60a、60c成行地平行于排列表面的长边设置在绿LED 60b之间。如果对总亮度贡献最大的绿LED 60b设置在短边方向,则可以补偿在第二长边83b中亮度的减弱。
同样,在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排列中,可以根据有效长度及排列表面的尺寸之间的关系来形成具有各种形状的表面光源80的单元。在这里,表面光源80的单元的白光提供单元61的排列可以遵循第二或第三实施例。
以下的第七及第八实施例描述了白光提供单元61的其它实施例。
图14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LED器件60的排列。白光提供单元61分别包括红LED 60a、绿LED 60b以及蓝LED 60c。每个LED器件60在内部单元81中成行地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及在白光提供单元61中的每个LED器件60均可以规则地设置。
图15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LED器件60的排列。白光提供单元61包括红LED 60a、绿LED 60b、以及蓝LED 60c。LED器件60以近似三角形排列形式设置。白光提供单元61及每个LED器件60均被规则地设置。
虽然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以及在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替换中定义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44)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排列表面;以及
多个点光源,排列在所述排列表面中;
其中,所述排列表面被分成单元的阵列,所述单元的阵列包括多个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六边形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六边形单元被规则地设置在所述排列表面上,以及每个单元的每条边与相邻单元的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点光源均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单元的阵列包括具有正六边形形状的内部单元的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每个所述内部单元中,所述点光源的位置是相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每个所述内部单元中,所述点光源的位置是不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排列表面具有具有长边及短边的矩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单元的阵列还包括多个长边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相交;多个短边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相交;以及多个角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角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与所述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的边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表面积的至少50%的表面积的每个所述长边单元设置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与所述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边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排列表面的长边长度被定义为所述单元长度的一半的整数倍加上10%至40%之间的所述单元长度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短边单元包括具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一短边单元及不具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二短边单元;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短边单元沿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交错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长边单元沿所述排列表面的每条所述长边成行地设置;以及
每个所述长边单元的表面积至少为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6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长边单元包括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包括一对绿LED,以及该对绿LED在平行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的方向上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包括一对红LED,以及该对红LED在平行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的方向上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20%的表面积的所述角单元包括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30%的表面积的所述短边单元及所述长边单元包括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50%的表面积的所述短边单元及所述长边单元设置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21.一种LCD,包括:
LCD面板;
排列表面,与所述LCD面板相邻设置;以及
多个点光源,排列在所述排列表面中;
其中,所述排列表面被分成单元的阵列,所述单元的阵列包括多个具有白光提供单元的六边形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LCD,其中,所述六边形单元规则地设置在所述排列表面上,并且每个单元的每条边与相邻单元的边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LCD,其中,每个所述点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LCD,其中,所述单元的阵列包括具有正六边形形状的内部单元的阵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LCD,其中,在每个所述内部单元中,所述点光源的位置是相同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LCD,其中,在每个所述内部单元中,所述点光源的位置是不同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LCD,其中,所述排列表面具有具有长边及短边的矩形形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LCD,其中,所述单元的阵列还包括多个长边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相交;多个短边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相交;以及多个角单元,与所述排列表面的角相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LCD,其中,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平行于所述内部单元中的两条相对边。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LCD,其中,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排列表面的长边长度被定义为所述单元长度的一半的整数倍加上10%至40%之间的所述单元长度之和。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LCD,其中:
所述短边单元包括具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一短边单元及不具有所述白光提供单元的第二短边单元;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短边单元沿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短边交错排列。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LCD,其中:
所述长边单元沿所述排列表面的每条所述长边成行地设置;以及
每个所述长边单元的表面积至少为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60%。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LCD,其中,每个所述长边单元包括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中的一个。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LCD,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20%的表面积的所述角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LCD,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30%的表面积的所述短边单元及所述长边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LCD,其中,具有每个所述内部单元的所述表面积的至少50%的表面积的所述短边单元及所述长边单元设置有一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LCD,其中,每个所述白光提供单元包括一对绿LED,以及该对绿LED平行于所述排列表面的所述长边的方向设置。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LCD,还包括以规则的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电路板。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LCD,其中,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路板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LCD,其中,所述白光提供单元以交错排列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相邻的电路板上。
4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LCD,其中,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并且对应于所述点光源的有效长度。
4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LCD,其中,单元长度被定义为内部单元的两条相对边之间的距离,并且是90%至110%之间的所述点光源的有效长度。
4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LCD,其中,每个所述点光源的所述有效长度基本上相等。
44.一种点光源的排列方法,包括:
设置所述点光源,以在对应于LCD面板的排列表面上连续地设置正六边形形状的表面光源的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50036094A KR101158897B1 (ko) | 2005-04-29 | 2005-04-29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20050036094 | 2005-04-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54859A true CN1854859A (zh) | 2006-11-01 |
CN100517020C CN100517020C (zh) | 2009-07-22 |
Family
ID=36481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57661A Active CN100517020C (zh) | 2005-04-29 | 2006-04-26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49593B2 (zh) |
EP (1) | EP1717633A1 (zh) |
JP (1) | JP4332539B2 (zh) |
KR (1) | KR101158897B1 (zh) |
CN (1) | CN100517020C (zh) |
TW (1) | TW200639527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4405A (zh) * | 2007-07-19 | 2010-01-27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背光单元 |
US8764212B2 (en) | 2007-07-19 | 2014-07-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unit |
TWI454797B (zh) * | 2007-08-27 | 2014-10-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使用白色發光二極體之表面光源及具有該表面光源之液晶顯示器背光單元 |
TWI456143B (zh) * | 2012-04-26 | 2014-10-11 | 新世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組 |
CN106125062A (zh) * | 2015-05-07 | 2016-11-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六边形激光器阵列的激光雷达 |
CN107657890A (zh) * | 2016-07-26 | 2018-02-02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10352317A (zh) * | 2017-02-24 | 2019-10-18 | 闪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配置的灯具 |
CN111090192A (zh) * | 2018-10-24 | 2020-05-0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几何背光模块的显示系统 |
CN116009310A (zh) * | 2023-02-23 | 2023-04-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区域调光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576753S1 (en) | 2004-12-07 | 2008-09-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Lighting fixture with light emitting diode |
KR20080013592A (ko) * | 2006-08-09 | 2008-02-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EP1921575A1 (en) * | 2006-11-08 | 2008-05-14 | Respons ApS | A computer with a user interface comprising adjacent hexagon components for illustrating workflows |
GB2447443A (en) * | 2007-03-05 | 2008-09-17 | Sharp Kk | Backlight and display |
KR100982980B1 (ko) * | 2007-05-15 | 2010-09-17 |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 면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lcd 백라이트 유닛 |
WO2008155265A1 (fr) | 2007-06-13 | 2008-12-24 | Thomson Licensing | Dispositif d'affichage d'images comprenant deux étages de modulation |
JP4996998B2 (ja) * | 2007-07-02 | 2012-08-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4350144B2 (ja) * | 2007-08-09 | 2009-10-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
KR100945482B1 (ko) | 2007-12-20 | 2010-03-0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장치 |
JP5228502B2 (ja) * | 2008-01-23 | 2013-07-03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単位面光源発光体素子、面光源発光体ユニッ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照明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CN101603673A (zh) * | 2008-06-13 | 2009-12-1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
CN101839420B (zh) * | 2009-03-20 | 2013-05-2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BR112012008049A2 (pt) * | 2009-07-31 | 2016-03-01 | Sharp Kk | dispositivo de retroiluminação,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e receptor de televisão |
US20120314156A1 (en) * | 2009-12-02 | 2012-12-1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US9208709B2 (en) | 2010-05-05 | 2015-12-08 | Apple Inc. | Backlight for a display |
US8545305B2 (en) * | 2010-06-28 | 2013-10-01 | Wms Gaming In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simulating a component of a wagering game |
WO2012029598A1 (ja) * | 2010-08-31 | 2012-03-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TW201224334A (en) | 2010-12-07 | 2012-06-16 | Ind Tech Res Inst | Flexible light source module |
WO2012132872A1 (ja) | 2011-03-25 | 2012-10-04 | ナルックス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6087926B2 (ja) * | 2011-09-06 | 2017-03-01 |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 透明なセル状支持パネルを含む発光パネル |
JP2013131744A (ja) * | 2011-11-25 | 2013-07-04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発光素子の実装方法及び発光素子を有する発光装置 |
USD765720S1 (en) * | 2014-10-08 | 2016-09-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anim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765117S1 (en) * | 2014-10-08 | 2016-08-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765133S1 (en) * | 2014-10-08 | 2016-08-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anim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N111668202A (zh) | 2019-03-08 | 2020-09-15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 |
US11428984B2 (en) | 2020-05-29 | 2022-08-30 | Nichia Corporation | Planar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78239A (en) * | 1942-12-05 | 1945-06-12 | Leopold Co Inc F B | Filter bottom |
US3110667A (en) * | 1959-10-16 | 1963-11-12 | Leopold Co Inc F B | Filter bottom |
WO2000049332A1 (en) | 1999-02-16 | 2000-08-24 | Tokheim Corporation | Led backlight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fuel dispensers |
EP1103759A3 (en) | 1999-11-11 | 2005-02-23 | Toyoda Gosei Co., Ltd. | Full-color light source unit |
JP2002094129A (ja) * | 1999-11-30 | 2002-03-29 | Omron Corp | 光学装置及び当該光学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
KR100337625B1 (ko) | 2000-01-10 | 2002-05-24 | 김영윤 | 하부집수장치용 유공블럭 및 그 시공방법 |
JP2002072901A (ja) | 2000-08-25 | 2002-03-12 | Nippon Seiki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JP4053260B2 (ja) * | 2000-10-18 | 2008-0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 |
TW475068B (en) * | 2000-11-13 | 2002-02-01 | Ind Tech Res Inst | Surface light source generator |
JP2003068109A (ja) | 2001-08-23 | 2003-03-07 | Sony Corp | 照明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US20030076034A1 (en) * | 2001-10-22 | 2003-04-24 | Marshall Thomas M. | Led chip package with four led chips and intergrated optics for collimating and mixing the light |
JP2003298113A (ja) | 2002-04-03 | 2003-10-17 | Toyoda Gosei Co Ltd | Led光源 |
JP4413672B2 (ja) * | 2003-03-31 | 2010-02-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面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954330B1 (ko) * | 2003-06-24 | 2010-04-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US7052152B2 (en) | 2003-10-03 | 2006-05-30 |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 LCD backlight using two-dimensional array LEDs |
US7270461B2 (en) * | 2004-02-02 | 2007-09-18 | Au Optronics Corp.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tilizing the same |
DE102004035531B4 (de) | 2004-07-22 | 2006-10-26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aktuellen Position eines mobilen Gerätes |
EP2381278B1 (en) * | 2004-07-27 | 2017-10-25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Diffuser for light from light source array and displays incorporating same |
-
2005
- 2005-04-29 KR KR1020050036094A patent/KR10115889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
- 2006-03-29 TW TW095110978A patent/TW200639527A/zh unknown
- 2006-04-06 US US11/400,300 patent/US7649593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4-26 EP EP06008588A patent/EP171763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4-26 CN CNB2006100757661A patent/CN100517020C/zh active Active
- 2006-05-01 JP JP2006127944A patent/JP4332539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19184B2 (en) | 2007-07-19 | 2016-1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unit |
US8764212B2 (en) | 2007-07-19 | 2014-07-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unit |
CN101634405A (zh) * | 2007-07-19 | 2010-01-27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背光单元 |
TWI454797B (zh) * | 2007-08-27 | 2014-10-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使用白色發光二極體之表面光源及具有該表面光源之液晶顯示器背光單元 |
CN106449622A (zh) * | 2012-04-26 | 2017-02-22 | 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模块 |
TWI456143B (zh) * | 2012-04-26 | 2014-10-11 | 新世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組 |
US10060581B2 (en) | 2012-04-26 | 2018-08-28 | Genesis Photonics Inc.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CN106125062A (zh) * | 2015-05-07 | 2016-11-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六边形激光器阵列的激光雷达 |
CN106125062B (zh) * | 2015-05-07 | 2019-04-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六边形激光器阵列的激光雷达 |
CN107657890A (zh) * | 2016-07-26 | 2018-02-02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10352317A (zh) * | 2017-02-24 | 2019-10-18 | 闪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配置的灯具 |
CN111090192A (zh) * | 2018-10-24 | 2020-05-0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几何背光模块的显示系统 |
CN116009310A (zh) * | 2023-02-23 | 2023-04-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区域调光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639527A (en) | 2006-11-16 |
US7649593B2 (en) | 2010-01-19 |
JP4332539B2 (ja) | 2009-09-16 |
KR101158897B1 (ko) | 2012-06-25 |
US20060244879A1 (en) | 2006-11-02 |
KR20060113174A (ko) | 2006-11-02 |
CN100517020C (zh) | 2009-07-22 |
EP1717633A1 (en) | 2006-11-02 |
JP2006310319A (ja) | 2006-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54859A (zh)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896838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317586C (zh) | 背光组件与具有此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 |
CN1811552A (zh) | 反射板和具有所述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 | |
CN1282008C (zh) | 液晶显示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 |
CN1975536A (zh) |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器件 | |
CN1577005A (zh) |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液晶显示器 | |
CN1920924A (zh) | 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及该背光单元的驱动方法 | |
CN1892313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1042501A (zh) | 背光单元与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 |
CN1967345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753073A (zh) | 发光装置、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 |
CN101046579A (zh) | 包含具有堆迭光源的背光模块的系统 | |
CN1469168A (zh) |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00744A (zh) | 光学片、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 |
CN1912716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 |
CN1437056A (zh) | 照明装置和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设备 | |
CN1467551A (zh) |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 |
CN1991518A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 |
CN1758116A (zh) |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82813A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
CN1492270A (zh) | 灯组件和具有这种灯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60731A (zh) | 光照单元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740866A (zh) |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 |
CN1940603A (zh) |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107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