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4783A -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4783A CN1804783A CN 200610001615 CN200610001615A CN1804783A CN 1804783 A CN1804783 A CN 1804783A CN 200610001615 CN200610001615 CN 200610001615 CN 200610001615 A CN200610001615 A CN 200610001615A CN 1804783 A CN1804783 A CN 18047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user
- image
- dupl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Count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nd Two-Sided Cop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为了建立在双面打印时能满足来自用户的与双面打印有关的各种需要例如减少操作者的负担、并且能应对POD环境的方便的打印环境,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作业有关的用户请求,该双面打印作业由包括能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来执行。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是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一功能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功能是调整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允许双面打印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打印装置的彩色化、数字化、和高速化已经取得了进步,并且这种在某种程度上高级的打印装置已经开始流行。这种打印装置的用途不仅是主要包括办公装置领域例如办公等的市场,而且向需要高级装订等的印刷业领域扩散。例如,近年来已经对POD市场进行了研究。该市场处于以下环境。即,承担来自顾客的打印请求的操作者操作打印装置,以生成顾客想要的打印产品。然后,成为最终产品的打印产品作为商品交付给顾客,从而从顾客获得回报(参见日本特开2004-310746号公报)。
在以上POD市场中,假定以下情况:顾客经常需要对由打印装置所打印的打印材料进行各种后处理,例如装订成册(bookbinding)、钉书(stitching)等。另外,假定以下情况:顾客不仅需要单面打印,而且需要双面打印作为输出数据的打印模式。
因此,为了应付这种情况,希望将与打印装置所提供的双面打印有关的功能不是提高到办公环境所需的程度,而是提高到可以满足POD市场需求的程度。例如,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被设计有POD环境下所需的高级后处理的功能,以代替简单的双面打印功能。换句话说,期望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可以抑制打印出作为商品来说是无用的双面打印结果,并且可以以高精度生成双面打印结果。例如,在后处理等的条件下,期望提供一种高级双面图像对齐功能等。
通过研究以上研究事项,通常,在办公环境下,由打印装置所打印的打印材料很少被装订为商品。例如,在办公环境下,即使在双面打印模式下在打印材料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图像位置没有对齐,该打印产品也不作为商品进行处理。因此,用户对这种产品既不认为也不将其视为问题。
另一方面,在POD环境下,假定以下情况:打印产品被装订为手册、指南等,并作为商品交付给顾客。另外,在一些情况下,要装订的打印产品可能在单个打印材料的正面和背面上进行过双面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印在打印材料正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与打印在打印材料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没有对齐,则该打印产品不可能作为商品被采用。随着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之间没有对齐的程度(没有对齐的量)的增加,这种打印产品更不可能被采用。这样,在一些情况下,在POD环境下必须克服在办公环境下不用担心的双面打印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结果的位置没有对齐。
通过进一步研究以上研究事项,在双面打印中打印材料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之间的位置没有对齐是由例如打印装置中的打印材料的对齐精度产生的。例如,如果与打印装置本身的打印材料上的图像的对齐精度有关的产品规格为2mm,则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可能有最大4mm的偏移。如果在这种产品规格下,打印装置输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有4mm偏移的打印结果,则这种位置偏移在办公环境下处于可以忽略的程度。
然而,即使位置偏移处于在办公环境下可以忽略的程度,该打印产品在POD环境下也不太可能被用作商品。这样,在POD环境下,当操作者在检查作为商品的打印产品时发现这种程度的位置偏移时,很有可能重新打印。在打印装置输送打印材料的同时,由于例如在环境温度、湿度等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打印材料(下文中也被简称为薄片)的收缩,可能发生这种图像位置没有对齐的现象。这样,不仅由于打印装置本身的内部原因,而且由于打印装置周围的外部原因,导致发生上述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在POD环境的实际现场,可能需要操作者具有高级技术并做许多工作,以便在执行双面图像打印以进行装订时抑制以上情况。例如,在计算偏移量的同时,操作者从一开始就基于他或她的经验性规则手动执行输入到打印装置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位置的微调。此外,操作者通过执行预打印等来对齐图像。
在通过各种操作完成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对齐工作之后,操作者最后保存已进行过图像对齐的图像数据,并使用所保存的图像数据执行实际的打印。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在POD环境现场的操作者来做这种高级且复杂的工作。
如上所述,由于多个因素例如打印装置的安装位置的环境条件即环境温度、湿度等、定影时薄片的收缩、在纸张输送路径中的位移等,打印装置中的打印材料的对齐精度可能会改变。换句话说,图像位置偏移量可能会每天动态地变化。因此,即使能保存已由上述方法对正面和背面进行过图像对齐的图像数据,以便即使在打印一次之后也能再次使用,该图像数据在下次打印处理中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使用。也就是说,即使当可再次使用地保持相同的图像数据时,操作者也必须在每次使用该数据时重新进行图像对齐。从这个观点出发,今后会进一步要求减少操作者在执行图像对齐时的工作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打印系统、作业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方便的打印环境,该打印环境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可以灵活满足双面打印中所涉及的各种用户需求,例如在执行双面打印时减少操作者的负担等,还可以应对POD环境。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方便的打印环境,该打印环境即使当在允许双面打印的打印装置中进行打印时执行校正图像位置偏移的图像对齐时,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考虑到打印装置的生产率和减少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包括以下配置。即,一种包括可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器,用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作业有关的用户请求;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是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一功能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功能是调整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该打印系统包括能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接受步骤,用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作业有关的用户请求;以及控制步骤,用于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是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一功能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功能是调整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可以建立一种方便的打印环境,该打印环境可以灵活满足双面打印中所涉及的各种用户需求,例如在执行双面打印时减少操作者的负担等,还可以应对POD环境。
例如,根据本发明,可以建立一种方便的打印环境,该打印环境即使当在允许双面打印的打印装置中进行打印时执行校正图像位置偏移的图像对齐时,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考虑到打印装置的生产率和减少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很明显,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包括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MFP 105和106)的整个打印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剖面图;
图4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的配置的另一例子的框图;
图24是示出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的另一例子的剖面图;
图25是用来说明使用设置在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装置的薄片输送路径上的传感器的控制例子的图;
图26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8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9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打印作业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0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例子的图;
图31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例子的图;
图32是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例子的图;
图33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5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6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以及
图37是用来说明由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概要。下文中将说明的这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包括用来减少操作者在执行图像对齐时的工作负荷的配置,所述图像对齐是用于校正打印时的图像位置偏移。
作为实际的配置,例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控制打印装置启动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操作,并在完成预定份数的打印操作时自动暂停该作业的打印操作。在该作业的打印操作暂停期间,用于基于用户指令来校正作业的图像打印位置的设置窗口(双面图像对齐详细设置窗口)被显示在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单元上。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包括用来控制重新启动如下作业的打印操作的配置,所述作业的打印操作在根据通过该窗口输入的用户指令的图像位置调整控制下被暂停。
注意,第一实施例将主要说明在处理通过打印装置的扫描器单元接受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时的控制例子。第二实施例将主要说明在处理从如下客户机(主计算机)接受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时的控制例子,该客户端对应于可与打印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包括可以执行与校正作业的数据的打印位置偏移有关的控制的配置,该作业是基于操作者的指令进行双面打印。
相对地,第三实施例包括检测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位置偏移的检测器。因此,第三实施例包括以下配置:该配置可以在检测到打印位置偏移时自动执行与校正作业的数据的打印位置偏移有关的控制,而与操作者的指令无关。
另外,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装置或打印系统的配置可由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并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部组成部分组成、或者由多个(例如,2个等)配置组成,并且可选择性地执行它们。可选地,打印装置或打印系统的配置可以仅实现下文中将说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只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呈现的问题,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配置,或者可以在容许的范围内将这些配置进行组合。
第一实施例
整个打印系统的配置
图1是示出由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后述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个打印系统的配置(一个例子)的图,该打印系统包括:打印装置(MFP 105和106)、计算机(103和104)、薄片处理装置(108和109)等。
印前(prepress)服务器103通过具有扫描功能的装置(扫描装置)例如扫描器102、MFP 105、MFP 106等扫描从最终用户接受的纸质原稿,并捕获所扫描的纸质原稿作为扫描图像文件。另外,印前服务器103对所捕获的数据执行图像校正,例如倾斜(skew)校正、斑点(spot)去除等。印前服务器103对从最终用户接收的多个文档/图像文件的数据或者由扫描装置扫描的多个扫描图像文件的数据执行各种编辑处理。例如,印前服务器103执行合并多个数据、插入/删除页、添加页码和注释、以及插入索引薄片、封面薄片、和间隔(interleaving)薄片。而且,印前服务器103执行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处理和页面拼版(imposition)处理,例如指定N合1(N-in-1)打印模式、页面重复打印模式等。服务器103的控制器控制执行这样的各种处理,以响应服务器103的操作者的操作。
注意,打印系统的配置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一个印前服务器103和客户PC 104;或者可包括多个客户PC,而没有任何印前服务器103。
在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中,当复制纸质原稿并进行装订时,纸质原稿由扫描装置例如MFP 105、MFP 106等进行扫描,所获得的扫描图像文件由MFP 105或106的打印功能来打印。
另一方面,在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中,当将要打印图像数据并进行装订时,印前服务器103或客户PC 104获取从最终用户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如果有多个从最终用户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或者由扫描装置所扫描的扫描图像文件,则将这些文件进行合并。当从最终用户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或由扫描装置所扫描的扫描图像文件将被进一步编辑时,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例如,当确认多个页的布局时,操作者将来自其它文件的页插入要编辑的文件中,或者删除待编辑的文件的页。另外,可以执行以下处理,以响应来自操作者的请求。例如,可以添加页码和注释(文本或图像,例如表示秘密信息的水印、标识(logo)等),或者可以指定N合1打印模式或页面重复打印模式(在一个打印表面上布置多页的打印模式)。另外,可以插入索引薄片、封面薄片、或者间隔薄片,并可以指定后处理,例如装订(staple)、冲孔(punch)、Z折叠(Z-folding)等。通过该方式,可以执行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处理和页面拼版处理。
当印前服务器103或客户PC 104向MFP 105或106发送已进行过这些处理的文档/图像文件或扫描图像文件时,使用MFP 105或106的打印功能打印该文件。
在该配置下,可以建立可变的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在替换与在印前服务器103或另一服务器(未示出)中形成的数据库相协作的地址和相关数据的同时,打印多份相同文档。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销售,例如直接邮件的地址打印和依赖于顾客的小册子(pamphlet)。
印刷业使用称为彩色版样(color comprehensive layout)的输出,该彩色版样是为了在印前/打印步骤之前向广告客户呈现而形成的。因此,为了处理这种彩色版样,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可打印由使用个人计算机创建出版物的DTP或在打印步骤的图像校正或合成中使用的CEPS处理的数字彩色图像。通过该方式,该数字彩色图像可被用于上述彩色版样。注意,DTP是DeskToppublishing的缩写,CEPS是Color Electronic Prepress System的缩写。
考虑到POD环境,MFP 105或106可执行校样(proof)打印处理,以及对应于彩色版样的布局确认和对应于基本色彩确认或校样的详细色彩确认。
通过该方式,利用该配置,为了确认所需求的最终产品的布局或色彩,可将数据校样输出到MFP 105或106。
印前服务器103、客户PC 104、扫描器102、以及MFP 105和106被连接到网络,并包括数据通信功能。利用该功能,装置交换要处理的作业的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并可以处理所接受的作业。
折纸机107基于操作者通过折纸机107的操作单元输入的指令,通过所指定的薄片折叠方法来执行用于折叠由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5或106)所打印的手册或指南的打印薄片的处理。
封皮装订机(case binder)108利用用作手册或指南的封面页的薄片来包裹(enwrap)和粘合(adhere)由折纸机107所折叠的输出稿。
切书机(trimmer)109裁切由封皮装订机108粘合封面薄片的输出稿。切书机109可在由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5或106)所打印的薄片上作为裁切位置的指示的称作定位引导(registryguides)的标记位置处裁切薄片。作为裁切的类型,切书机109可执行三面裁切,该三面裁切裁切打印产品的四个端部中除封皮装订的粘合部分以外的三个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都包括多个功能的MFP 105和106作为打印装置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特别局限于该MFP。例如,本发明可适用于单功能打印装置,例如仅包括打印来自计算机等的打印数据的功能的打印装置。注意,这种装置在下文中将被称为SFP(单功能外围装置)。
MFP 105和106的功能配置
下面将使用图2来说明MFP(多功能外围装置)的配置。
MFP 105和106中的每个都包括存储器,例如硬盘等,可用来存储本装置中要处理的多个作业的数据。MFP包括由打印机单元203通过存储器来打印从本装置的扫描器单元201所接受的作业数据的复制功能。MFP还具有使用打印机单元203等通过存储器打印从外部装置例如计算机等通过通信单元接受的作业数据的打印功能。MFP是包括这些多个功能的打印装置(也称为成像装置)。
通常,全色装置和单色装置可用作MFP,除彩色处理、内部数据等以外,全色装置的基本部分中经常包括单色装置的配置。因此,下面的说明将集中在全色装置,根据需要添加单色装置的说明。换句话说,本发明可适用于可执行彩色打印处理的打印装置的配置,或者可执行单色打印处理的打印装置的配置,只要其可以执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控制即可。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包括扫描器单元201,用来扫描原稿图像,并对所扫描的图像数据施加图像处理。该装置包括外部I/F单元202,用来与传真机、网络连接装置、和外部专用装置交换图像数据等。该装置包括硬盘208,可用来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和外部I/F单元202中的一个接受的要打印的多个作业的图像数据。该装置包括打印机单元203,用来在打印材料上执行存储在硬盘208中的要打印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处理。该打印装置还包括操作单元204,其具有作为该打印系统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的显示单元。
对应于该打印系统的控制单元的例子的CPU 205系统地控制该打印装置的各种单元的处理、操作等。ROM 207存储本实施例所需的各种控制程序,包括用来实现后述图14、22和29所示的流程图的各种处理等的程序。ROM 207还存储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各种用户界面窗口所需的显示控制程序,该用户界面窗口包括图6~11、图15和16、以及图26~28所示的操作窗口。CPU205读出并执行ROM 207中的程序,以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操作。解释通过外部I/F单元202从外部装置(103、104等)接收到的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代码数据、以及光栅化光栅图像数据(位图图像数据)等所需的程序也被存储在ROM 207中。这些都由软件来处理。
存储器控制器单元206控制对作为所连接的存储装置的ROM207、RAM 208和HDD 209的访问。当来自所连接的主(master)装置的存储器访问发生争用时,存储器控制器单元206执行仲裁,以根据优先级依次访问所选择的从(slave)存储器。
ROM 207是只读存储器,预先存储各种程序,例如引导程序、字体信息等程序,以及上述程序。
RAM 208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或外部I/F单元202通过存储器控制器单元206发送的图像数据、各种程序、以及设置信息。
HDD(硬盘)209是大容量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由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压缩的图像数据。HDD 209可保持多个数据,例如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等。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通过HDD 209执行经由各种输入单元例如扫描器单元201、外部I/F单元202等输入的要处理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处理。CPU 205还控制通过外部I/F单元202向外部装置发送该数据。通过该方式,CPU205控制执行存储在HDD 209中的要处理的作业的数据的各种输出处理。
压缩/解压缩单元210通过各种压缩方法例如JBIG、JPEG等压缩/解压缩存储在RAM 208和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
MFP的硬件配置
下面将使用图3来说明MFP 105或106的硬件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1D型彩色MFP的配置。注意,4D型彩色和单色MFP也是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例子,但省略其说明。
自动进稿器(ADF)301将放置在原稿盘的堆叠面上的一束原稿分离,并将每个所分离的原稿输送到平板玻璃上以由扫描器302扫描原稿。
扫描器302读取在平板玻璃上输送的原稿图像,并由CCD将所读取的原稿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旋转多棱镜(多面镜等)303接收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光例如激光束等,并通过反射镜使用所反射的扫描光照射感光鼓304。
由调色剂来显影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由激光束形成的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附着在转印鼓305上的薄片材料上。依次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调色剂执行一系列成像处理,从而形成全色图像。在四个成像处理之后,由分离爪306分离转印鼓305上的形成有全色图像的薄片材料,并将其由预定影输送单元307输送到定影单元308。
定影单元308包括带和辊的组合,结合加热源例如卤素加热器等,并通过热和压力在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薄片材料上融化及定影调色剂。
排出活舌挡309可关于其转动轴转动,并指定薄片材料的输送方向。当排出活舌挡309在图3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薄片材料被垂直输送,并由排出辊310排出到装置外。另一方面,当在薄片材料的两面形成图像时,排出活舌挡309在图3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将薄片材料的路径改变为向下,并将其供给到双面输送单元。
双面输送单元包括:反转活舌挡311、反转辊312、反转引导部件313、以及双面托盘314。反转活舌挡311可关于其转动轴转动,以指定薄片材料的输送方向。在处理双面打印作业时,CPU205控制反转活舌挡311在图3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已经在打印机单元中进行过第一面的打印处理的薄片材料通过反转辊312进给到反转引导部件313。在薄片材料的尾端被夹在反转辊312之间之后,CPU 205暂时停止反转辊312,然后控制反转活舌挡311顺时针转动。另外,CPU 205沿相反方向控制反转辊312。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转回薄片,并在切换薄片的尾端和前端的位置的同时,将其引导到双面托盘314上。
双面托盘314临时堆叠薄片材料,该薄片材料然后由再进纸辊315进给到定位辊316。这时,在与第一面的转印步骤的面相对的面朝向感光鼓的同时,供给薄片材料。以与上述处理相同的方式,在薄片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二面的图像。通过定影步骤在薄片材料的两面形成图像,并通过排出辊310将该薄片从打印装置主体的内部排出到该装置外。CPU 205允许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通过执行该一系列双面打印序列,来对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数据执行对薄片的两面即第一和第二面的双面打印处理。
纸张供给/输送单元作为存储打印处理所需的薄片的供纸单元,包括供纸盒317和318、纸仓319、手动插入托盘320等。配置用于供给存储在这些供纸单元中的薄片的单元、进纸辊321、定位辊316等。
对各供纸单元可随各种薄片大小和各种材料的薄片来区分设置供纸盒317和318以及纸仓319。另外,可随包括特殊薄片例如OHP薄片等的各种打印材料设置手动插入托盘320。对供纸盒317和318、纸仓319、以及手动插入托盘320分别提供进纸辊321,以便能一个接一个连续地供给薄片。例如,由搓纸辊顺序拾取所堆叠的薄片材料,与进纸辊321相对设置的分离辊防止双重供给,从而一个接一个地将薄片材料供给到输送引导部件。分离辊接收通过扭矩限制器使其沿输送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的驱动力。当只有一个薄片材料进入由进纸辊形成的辊隙时,分离辊沿薄片材料所驱动的输送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当发生双重供给时,分离辊沿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返回双重供给的薄片材料,从而仅供给最上面的一个薄片材料。
在输送引导部件之间引导所供给的薄片材料,并由多个输送辊将其输送到定位辊316。这时,定位辊316保持静止,薄片材料的前端抵靠定位辊316之间形成的辊隙,使得薄片材料形成弯曲,从而校正歪斜。之后,定位辊316开始转动,以与由成像单元在感光鼓304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定时同步地输送薄片材料。
定位辊316所供给的薄片材料被吸引辊322静电吸附到转印鼓305的表面。
从定影单元308排出的薄片材料进入在线(online)自动整理装置单元(如果连接有自动整理装置)。该在线自动整理装置单元包括样品托盘323和堆叠托盘324,在根据作业类型和所排出的薄片材料的数量切换这些托盘的同时,排出薄片材料。
注意,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包括偏移薄片功能。该功能将堆叠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处理托盘325上的多个薄片作为薄片束排出到托盘324上,同时对于每束薄片偏移这些薄片。通过该方式,在对各束进行区分的同时,可在托盘325上堆叠多束薄片。
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还包括电子分页功能。该功能在HDD209中存储包括多页的要处理的打印数据的全部页,对用户设置的份数按页的顺序重复读出该作业的数据,并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其进行打印。通过该方式,在没有使用多个容器的任何机械分页功能的情况下,可将具有相同页顺序的多份打印结果输出到托盘324。
而且,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包括组分页功能。该功能将包括多页并被设置打印多份的作业的全部页存储在HDD 209中,对指定的要打印的份数从HDD 209连续读出相同的页数据,并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其进行打印。该功能对全部页重复执行该处理。通过该方式,在对各页进行区分的同时,可将多份打印结果输出到托盘324。CPU 205根据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来自用户的打印设置,对要处理的作业进行控制以执行该各种功能。
而且,当用户对要输出的作业设置装订模式时,CPU 205控制自动整理装置处理该作业的薄片如下。例如,将来自打印机单元203的该作业的打印薄片顺序堆叠在自动整理装置中的处理托盘325上,直到在托盘325上将其堆叠成束为止。在属于一个束的全部薄片被堆叠在托盘325上之后,由装订机326装订处理托盘325上的该作业的薄片束。之后,将装订后的该作业的薄片束从托盘325排出到堆叠托盘324。通过该方式,该打印系统可提供装订功能。
另外,该打印系统包括冲孔功能。例如,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进行冲孔处理设置作为与要打印的作业的薄片处理有关的设置时,CPU 205操作如下。即,CPU 205控制冲孔器327对该作业的打印薄片执行冲孔处理(例如,两个孔、三个孔等)。之后,CPU205控制将该作业的薄片排出到堆叠单元例如堆叠托盘324、样品托盘323等。
该打印系统包括自动整理装置的鞍型钉书机328的鞍型订书功能。在两个位置处装订薄片材料的中央部分之后,该鞍型钉书机328通过由辊夹持薄片材料的中央部分以从中央折叠该薄片材料,来执行形成例如手册等的小册子的处理(鞍型订书处理)。由鞍型钉书机328装订的薄片材料被排出到小册子托盘329。如上所述,CPU 205基于用户对要处理的作业的薄片处理设置,来判断是否执行薄片处理操作,例如通过鞍型钉书机328的鞍型订书处理等。
该打印系统包括自动整理装置的插入器330的插入功能。例如,当处理设置有该功能的作业时,CPU 205控制将放置在插入托盘331上所打印的用于封面薄片等的特殊薄片输送到堆叠单元例如堆叠托盘324、样品托盘323等,而不经过打印机单元。通过该方式,可执行将薄片从插入器330插入到由打印机单元203所打印的薄片的处理。注意,用户将薄片面朝上放置在插入器330的插入托盘331上,并且这些薄片由搓纸辊从最上面的一个依次供给。
因此,来自插入器330的薄片材料被原样输送到堆叠托盘324或样品托盘323,并将其面朝下排出。当该薄片材料被进给到鞍型钉书机328时,将其进给到冲孔机侧,然后将其转回并进给到鞍型钉书机328,从而调整表面的方向。CPU 205还基于用户对要处理的作业的薄片处理设置来判断是否执行薄片处理操作例如插入器330的插入处理等,如上所述。
MFP 105和106的操作单元的配置
下面将使用图4来说明与该打印系统的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相对应的操作单元204。操作单元204具有:按键输入单元402,其可接受通过硬键的用户操作;以及触摸面板单元401,其作为可接受通过软键(显示键)的用户操作的显示单元的例子。
如图5所示,按键输入单元402包括操作单元电源开关501。响应于开关501的用户操作,CPU 205控制选择性地切换待机模式和休眠模式。注意,待机模式对应于正常操作状态,休眠模式对应于在中断等待状态下程序被暂停(suspend)以准备网络打印处理、传真处理等,从而节省电力消耗的状态。在用于提供整个系统的电源的主电源开关(未示出)接通时,CPU 205控制接受开关501的用户操作。
启动键503可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该指令使打印装置启动由用户指定的作业处理,例如要处理的作业的复制操作、发送操作等。停止键502可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该指令使打印装置取消所接受的作业的处理。数字键盘506允许用户设置各种设置的数值。清除键507用于清除各种参数,例如通过数字键盘506设置的数值等。复位键504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该指令使用户对要处理的作业设置的全部设置无效,并将设置值恢复到缺省值。用户模式键505用于移到每个用户的系统设置窗口。
图6是用来说明与该打印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相对应的触摸面板单元(下文中也称为显示单元)401的图。触摸面板单元401具有LCD(液晶显示器)和贴在该LCD上并具有透明电极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单元401具有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设置的功能,以及向操作者呈现信息的功能。例如,在检测到用户按下LCD上与活动显示状态下的显示键相对应的部分时,CPU 205根据预先存储在ROM 207中的显示控制程序,控制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与该按键操作相对应的操作窗口。注意,图6示出当该打印装置的状态为待机模式(没有由打印装置处理的作业)时,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初始窗口的例子。
当用户按下图6所示的显示单元401上的复制标签601时,CPU 205控制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该打印装置的复制功能的操作窗口。当用户按下发送标签602时,CPU 205控制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该打印装置的数据发送功能例如传真、电子邮件发送等的操作窗口。当用户按下存储箱(box)标签603时,CPU 205控制显示该打印装置的存储箱功能的操作窗口。
注意,存储箱功能使用虚拟设置在HDD 209上并可区分地用于各用户的多个数据存储箱(下文中被称为存储箱)。利用该功能,CPU 205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选择多个存储箱中所期望的一个,并控制接受来自用户的所期望的操作。
例如,CPU 205控制HDD 209将从该打印装置的扫描器单元201接受的作业的文档数据存储在用户所选择的存储箱中,以响应通过操作单元204输入的用户指令。同样的操作适用于通过外部I/F单元202从外部装置(例如,主计算机103、104等)接受的作业的文档数据等。更具体地,CPU 205根据通过外部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指定的外部装置的用户指令,控制HDD 209将数据存储在用户所指定的存储箱中。
CPU 205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指令,控制例如打印机单元203在用户选择的输出模式下打印存储在存储箱中的作业的数据,或控制外部I/F单元202将该数据传送到用户选择的外部装置。为了允许用户以这种方式执行各种存储箱操作,响应于用户按下存储箱标签603,CPU 205控制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存储箱功能的操作窗口。
当用户按下图6的显示单元401上的扩展标签604时,CPU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用于设置扫描器设置的扩展功能等的窗口。当用户按下系统监视键617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通知用户MFP的状态和条件的显示窗口。
彩色选择/设置键605是允许用户选择彩色复制、单色复制、或自动选择的显示键。倍率设置键608用于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允许用户进行倍率设置例如等倍、放大倍率、缩小倍率等的设置窗口。当用户按下分页器键609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允许用户输入执行各种薄片处理例如装订、冲孔等中的一个的指令的窗口,该薄片处理可由上述该系统的自动整理装置来执行。
当用户按下双面键614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允许用户设置在要打印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是执行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的窗口。
当用户按下纸张选择键615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允许用户设置在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所需的供纸单元、薄片大小、以及薄片类型(介质类型)的窗口。
响应于用户按下键612,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允许用户选择适合于原稿图像的图像处理模式例如文本模式、照片模式等的窗口。当用户按下浓度设置键611中的一个时,可调整要打印的作业的输出图像的浓度。
如上所述,在要处理的作业中,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与用户指令相对应的显示,并控制该系统根据与通过该显示接受的用户指令相对应的各种处理条件来执行处理。
参考图6,CPU 205控制在显示单元401的状态显示字段606上进行允许用户确认该打印装置中的当前事件的操作状态例如待机、预热、打印、卡纸、出错等的显示。
CPU 205控制在显示字段607上显示使用户确认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倍率的信息。另外,CPU 205控制在显示字段616显示使用户确认要处理的作业的薄片大小和供纸模式的信息。而且,CPU205控制在显示字段610显示使用户确认要处理的作业的要打印的份数的信息、和使用户确认在打印操作期间要打印的页数的信息。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要通知给用户的各种信息。
而且,当用户按下中断键613时,CPU 205中断由该打印装置正在打印的作业的打印处理,并允许执行该用户的作业的打印处理。当用户按下应用模式键618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用于设置各种图像处理、布局等的窗口,例如连续页(pagecontinuous shot)、封面薄片/间隔薄片设置、缩小倍率布局、图像移动等。
注意,使用图1~6所述的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的配置是对包括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公用的基本配置。
该打印装置执行复制功能的作业的双面打印时的显示控制例子
将使用图6~11给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的关于在对作为处理目标作业的复制功能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执行双面打印时的操作流程的说明。在该例子中,将说明在通过HDD 209由打印机单元203对通过该打印装置的扫描器单元201接受的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执行双面打印时的CPU 205的控制例子。
当操作者按下图6所示的显示单元401的初始窗口上的双面设置键614时,CPU 205显示双面设置键614处于选中状态(参见图7),然后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图8所示的窗口。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通过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8所示的窗口接受来自用户的与要处理的作业的双面打印有关的设置。
当用户按下在图8的窗口的中央部分显示的、用于指示打印模式的四个指示键的“单面→双面”键时,CPU 205控制扫描器单元201执行包括多页的一系列原稿的要处理的作业的单面扫描处理。另外,CPU 205控制HDD 209存储所扫描的作业的打印数据。而且,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以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HDD 209中的作业的打印数据。
另一方面,当用户按下图8的窗口上的“双面→双面”键时,CPU 205控制扫描器单元201对包括多页的一系列原稿的要处理的作业执行双面扫描处理。另外,CPU 205控制HDD 209存储所扫描的作业的打印数据。而且,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以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HDD 209中的作业的打印数据。
当用户按下图8的窗口上的“双面→单面”键时,CPU 205控制扫描器单元201执行包括多页的一系列原稿的要处理的作业的双面扫描处理。另外,CPU 205控制HDD 209存储所扫描的作业的打印数据。而且,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单面打印处理,以仅在每个薄片的一个面上打印HDD 209中的作业的打印数据。
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例如扫描器单元201、HDD 209、打印机单元203等单元,以使该打印装置根据与双面打印有关的用户设置执行操作。
利用该结构,假定用户按下图8的窗口上的“单面→双面”键或“双面→双面”键。在这种情况下,即,当对要处理的作业进行双面打印设置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使图8的窗口上的详细设置键处于激活显示状态,以允许用户按下该键。
通过该方式,当对要处理的作业进行双面打印设置时,CPU205控制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有关的详细设置。例如,响应于操作者按下图8的窗口上的详细设置键801,CPU205在显示单元401显示图9所示的详细设置窗口。
由CPU 205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9所示的窗口除了包括允许用户设置双面打印的类型的“水平打开”和“垂直打开”键之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还包括“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键901。当用户按下键901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在对要双面打印的作业中调整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的状态下输出双面打印结果。
例如,在两个图像中,即在双面打印的作业中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中,控制在薄片的一个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使与在该薄片的另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偏移不大于或等于预定值。为此,在沿预定方向将在一个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区域移动预定值的同时,在薄片的一个面上打印图像。后面将说明CPU 205的一系列控制处理。
当操作者按下图6的窗口上的分页器键609时,CPU 205在显示单元401显示图10中的窗口。
图10所示的窗口包括:“分页(每个复制)”键、“分页(每页)”键、以及允许用户设置由自动整理装置执行的自动整理的类型的“装订分页”键。与在上述例子中相同,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显示,该显示允许用户从多个类型的薄片处理中设置要处理的作业中由该系统的薄片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注意,由该系统的薄片处理装置执行的多个类型的薄片处理包括分页、装订、冲孔、移动、装订成册等。
在用户通过图6~10所示的窗口等完成对要处理的作业的一系列打印设置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允许用户确认用户设置的打印条件的显示。图11示出该显示例子。注意,CPU 205允许用户使用数字键盘506设置要处理的作业的要打印的份数。
在图11的例子中,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进行以下设置,作为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条件。
-要打印的份数:“5”份
-打印倍率:“100%”
-单面或双面打印设置:“双面打印”
-由薄片处理装置执行的薄片处理:“装订”
-所使用的薄片的大小和类型:“A4大小和普通纸”
通过该方式,响应于在从用户接受要处理的作业的一系列打印条件之后由用户按下启动键503,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用户的打印条件来执行该作业的处理。
双面复制中的复制例子
下面将说明在对手册、指南等的装订执行双面复制时的复制例子。
图12是用来说明当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被用于创建例如产品的手册(指南)作为打印产品时的例子的图。该打印产品是当其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时的例子。
说明当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文档名为“MFP用户手册”的文档数据时的例子。该作业包括多页,例如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以及最后一页第2n页的一系列打印数据。即,该作业包括总页数为2n页的文档数据。
注意,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用于接受来自本装置的扫描器单元201的要打印的作业数据,还用于接受从外部装置通过外部I/F单元202传送来的要打印的作业数据。利用该结构,CPU 205控制可存储多个作业的数据的HDD 209依次存储这些要处理的作业的数据。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打印那些存储在HDD 209中的多个作业的要打印的作业的数据。注意,CPU 205根据用户通过该系统的用户接口单元设置的打印处理条件进行控制。
当从扫描器单元201接受要处理的作业时,使用该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204从用户接受该作业的打印处理条件。另一方面,当从外部装置接受要处理的作业时,通过外部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该作业的打印处理条件。通过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用作该作业的打印数据的传送源的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来设置要处理的作业的处理条件。
由于采用这种配置,因此当从扫描器单元201输入文档名为“MFP用户手册”的文档数据时,CPU 205通过该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204接受来自用户的该作业的打印处理条件。另一方面,当从外部装置输入该作业的数据时,CPU 205允许用户通过外部装置的用户接口单元设置该作业的打印处理条件。另外,CPU 205通过外部I/F单元202与该作业的打印数据一起接受该作业的打印条件数据。
在图12中举例说明以下情况:考虑POD环境,将产品的手册作为打印产品进行打印。另外,感兴趣的作业包括三种类型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的例子。这三种类型的图像数据包括:内容(主体文本部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该内容的帧部分的帧图像数据1201、以及对应于该内容的索引部分的索引图像数据1202。
另外,感兴趣的作业包括要双面打印的文档数据。因此,对于在薄片的第一面(正面)上打印的每个奇数页的数据,布置索引图像数据1202,使得当从直立状态看该薄片的第一面时,索引图像1202打印在该薄片的右端部。
在图12的例子中,该作业的(第一、第三、…、第m、…、第(2n-1)页)数据落入这种情况。另外,对于在薄片的第二面(背面)上打印的每个偶数页的数据,布置索引图像数据1202,使得当从直立状态看该薄片的第二面时,索引图像数据1202打印在该薄片的左端部。
在图12的例子中,该作业的(第二、第四、…、第(2n)页)数据落入这种情况。
而且,感兴趣的作业是作为手册而输出的打印产品。因此,布置索引图像,以便区分包括多章例如第一章、第二章等的打印数据的各章的索引部分。同样在图12的例子中,布置索引图像,以便按章编号递增的顺序移动索引图像的打印区域。
下面将说明实际的例子。将属于要打印的预定章的每页的索引图像布置成使得其打印位置从属于紧挨着的前一章的每页的索引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下移动一个索引。例如,将属于第二章的每页的索引图像布置成其打印位置从属于第一章的每页的索引图像的打印位置向薄片的下方移动一个索引。注意,将属于同一章的页的全部索引图像布置成具有相同的打印位置。
例如,属于第二章的页的全部索引图像被布置成具有相同的打印位置。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功能:当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具有这种数据格式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时,进行控制以尽可能地防止属于同一章的页的索引图像的打印位置在进行双面打印的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发生偏移。本例子是“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功能。
作为示意图,图13的A和B示出作为图12所示作业的打印结果而装订的打印产品的例子。图13的例子对应于在不使用可在打印系统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的“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功能的情况下,执行该作业的打印处理的情况。
作为三维投影视图,图13的A示出打印产品。当图12所示的作业经过双面打印,并将所打印的薄片装订起来时,由于页被组合为束作为装订产品,因此在各页的端部打印的索引图像作为图13的A中所示的打印结果被反映在与打印产品的背部相对的部分(称为切口部分)。图13的A表示如下结果,该结果表示存在相互区别的三个部分,例如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并且索引图像被分别分配给这些部分。
图13的B示出在图13的A中用虚线圆所包围的部分中形成索引的任意纸张的剖面图。换句话说,图13的B示出已经以双面打印模式在正面和背面打印了索引图像的一个薄片的剖面图。在图13的B的例子中,布置要处理的数据,以将正面和背面上的索引图像打印在最初对应于相同部分的打印区域。作为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实际双面打印的结果,在该例子中已发生了位置偏移。
当在不使用本实施例的“调整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功能的情况下执行双面打印处理时,如图13的B所示,由于与打印装置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精度,可能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换句话说,可能发生以下现象:在薄片的正面打印的正面的索引图像1202的图像打印位置不能与在薄片的背面打印的背面的索引图像1202的图像打印位置精确对齐。可能发生由与打印装置的打印处理有关的图像对齐机构的精度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对于不是制造作为商品的打印产品的环境下的用户而言,可以忽略正面和背面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然而,例如,如果考虑到POD环境等的产品投入实际使用,则通过对上述现象采取措施可以提供更方便的打印环境。
下面将研究以下情况:作为打印结果,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显著。例如,假定要打印的作业的数据是更有可能在POD环境下打印的打印数据,例如具有索引图像并作为如图12的例子中的手册或指南等打印的打印数据。如果在如图12的例子的双面打印模式下图像必须被打印在薄片的端部的作业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没有对齐,则如图13所示,在打印结果中其位置偏移可能变得显著。另外,如果已进行过双面打印的薄片束仅包括一个薄片,则即使当在打印结果中已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位置偏移,也不可能显著。
然而,如图12所示,当已进行过双面打印的一个薄片束包括多个薄片时,如果每页已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偏移,则如图13所示,由于在组合为一束时页可与其它页相比较,因此图像的位置偏移可能是显著的。换句话说,根据对齐精度可能将各页的索引1202打印成锯齿图案,并且当操作者用眼睛检查索引1202时,其可能是很明显的。
关于打印装置的图像位置对齐精度,有2mm的误差作为对齐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可能被打印为与最初打印的图像位置最大2mm的偏移。当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双面打印时,如果正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有2mm的偏移,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沿与正面上的图像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有2mm的偏移,则作为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图像位置偏移总量,这些图像可能有4mm的偏移。
通过该方式,当偏移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将打印产品作为商品处理的环境例如POD环境等下,该产品可能是不能用的。
在打印结果中发生图像位置偏移的因素包括与打印装置的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例如环境温度、湿度等有关的外部因素。另外,该发生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例如由于在打印装置的定影单元定影时产生的热而引起的纸张收缩、在纸张输送路径上薄片的位移等。换句话说,有多个产生打印装置中的图像位置偏移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该多个因素有关的可能在打印装置中产生的图像位置偏移量可能会在每次打印作业时或每天动态改变。
本实施例提供“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功能,以处理这种情形。CPU 205控制由该打印装置执行该功能。利用上述配置,本实施例提供可防止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方案,并且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负荷(例如,操作者在需要时重做用于图像位置对齐的复杂工作等)。
不仅可以提高双面打印所涉及的操作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在确保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考虑打印系统要处理的作业的高生产率。另外,可维持高生产率。下面将说明该例子。
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指令的双面打印作业的图像打
印位置对齐功能
该例子对应于当CPU 205控制打印装置根据通过作为本实施例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的打印装置本身的操作单元204输入的用户指令,来执行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时的控制例子。
使用图14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来说明该实际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将说明当根据来自操作单元204的指令,由打印机单元203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时的控制序列,该作业是从打印装置(MFP 105、106等)的扫描器单元201接受的,其包括多个要双面打印的页。CPU 205通过读出并执行预先存储在ROM 207中的与该流程图的处理有关的程序,来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该处理。
响应于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启动键503,CPU 205在步骤S1401检查要打印的作业是否需要双面打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使用来自操作单元204的设置信息(例如,表示是否使用双面键614对作业进行双面打印设置的信息等)作为进行判断的信息。
如果要处理的作业不需要任何双面打印处理,则流程进入步骤S1414,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之外的处理。例如,在通过操作单元204设置的打印处理条件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通过HDD 209从扫描器201输入的作业的数据的单面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要处理的作业需要双面打印处理,则流程进入步骤S1402。
CPU 205在步骤S1402检查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否需要由该打印装置进行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CPU 205使用表示是否已按下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9中的窗口上的“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键901,即用户是否通过操作单元204输入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指令的信息,来作为进行判断的信息。
如果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不需要由该打印装置进行的任何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打印作业(如果未选择图9中的键901),则流程进入步骤S1413。在步骤S1413,例如,在禁止该打印装置执行图像位置对齐操作的同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要处理作业的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一个例子,在通过操作单元204设置的打印处理条件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通过HDD 209从扫描器单元201输入的作业的数据执行正常双面打印操作,而跳过步骤S1409和S1411等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需要由该打印装置进行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打印作业(如果选择图9中的键901),则流程进入步骤S1403。
在步骤S1403,CPU 205控制扫描器单元201执行放置在扫描器单元201的ADF 301上、需要正面和背面上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原稿的扫描操作。例如,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将放置在ADF 301上并包括多页的该作业的原稿束从第一页依次供给到扫描器单元201的扫描位置,并控制扫描器单元201扫描这些原稿。CPU 205还控制HDD 209从第一页开始依次存储所扫描的作业的原稿的图像数据。CPU 205控制执行在HDD 209中存储作业数据的操作,直到将作业的原稿束的最后一页存储在HDD 209中。
在步骤S1404,CPU 205控制从HDD 209读出在步骤S1403存储在HDD 209中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原稿数据。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作为打印作业中所需的第一打印薄片的第二面(背面)的面上打印从HDD 209读出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原稿数据。
在步骤S1405,CPU 205控制从HDD 209读出在步骤S1403存储在HDD 209中的第一页的原稿数据。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作为打印作业中所需的第一打印薄片的第一面(正面)的面上打印从HDD 209读出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原稿数据。注意,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中所需的第一打印薄片是已经从供纸单元供给、并且在步骤S1405阶段已经在其第二面打印了第二页图像的薄片。
下面将使用图3来说明在执行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打印时CPU205对打印机单元203的控制的例子。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第二面上已经执行过打印处理的薄片的第一面上进行打印处理之前,使该薄片通过定影单元308,然后通过部件309将该薄片向双面托盘314引导。而且,CPU 205执行用于引导薄片的打印机单元的薄片输送控制,以便将图像打印在第一面。另外,在已经在薄片的第一面进行打印处理之后,CPU 205将薄片排出装置外。在这种情况下,在马上将薄片排出装置外之前,CPU 205反转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
通过执行上述一系列控制处理,CPU 205控制排出单元在第二面朝上、第一面朝下的同时,堆叠已在第一和第二面上执行了双面打印处理的薄片。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该双面打印序列。通过该方式,排出单元可以从第一页开始依次堆叠包括多页的作业的被双面打印的多个薄片。
由于采用上述序列,因此本实施例控制在第一面的打印处理之前,执行第二面的打印处理。换句话说,在第二面的打印处理之前执行第一面的打印处理的打印装置中,由于排出单元以相同的打印顺序堆叠打印产品,因此无需采用不同于上述配置的配置。例如,可以在步骤S1404的处理之前,执行步骤S1405的处理。通过该方式,本实施例可被用于具有任何双面打印序列的打印装置,只要其可执行后面将说明的图像位置对齐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包括可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率的许多方案。这种方案的例子是步骤S1404的处理开始定时。更具体地,在步骤S1403的处理的执行定时,当除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外,在HDD 209中既没有打印处理正在进行中的作业,也没有处于打印等待状态的作业时,CPU 205执行以下控制。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被存储在HDD 209中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步骤S1404和S1405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与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并行地(同时地),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用于将该作业的各页即从第三页到最后一页的打印数据存储在HDD 209中的一系列存储操作。为此,CPU 205控制相关单元例如扫描器单元201、HDD 209等。当除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外没有要打印的作业时,CPU205执行该控制。
更具体地,当将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被存储在HDD 209中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作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预定双面打印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该预定双面打印操作,CPU 205控制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要在一个薄片的各面上打印的、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本身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
另外,在打印操作期间,CPU 205控制执行将该作业的第三页及随后页的数据存储在HDD 209中的操作。通过该方式,在不等待将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全部页的数据存储在HDD 209中的情况下,CPU 205允许启动在步骤S1404和随后步骤中的处理。
其结果是,可以缩短完成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全部处理所需的总时间,从而提高生产率。注意,本实施例采用前述操作来提高生产率。因此,根据装置的方便性或用户需求,无需总是采用以上配置。
下面将说明在步骤S1405和随后步骤中的处理。在执行步骤S1405中的处理时,完成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将薄片排出到例如托盘324上,其中在该薄片上,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已经被打印在第一面上,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已经被打印在第二面上。在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该操作之后,作为步骤S1406中的处理,CPU 205控制停止作业的打印操作。
在该例子中,在排出作业的第一薄片之后,停止打印操作。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具体例子。例如,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中,控制执行任意指定数量的薄片的打印操作。之后,停止打印操作。CPU 205执行该控制。
例如,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的打印操作期间,CPU 205允许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停止键502。响应于用户在按下停止键502时输入的停止指令,停止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的打印操作。
通过该方式,响应于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接口单元输入的用户指令,停止作为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例子的作业的双面打印操作。CPU 205可执行该控制。通过该方式,在执行所期望的薄片数量的打印操作之后,可在操作者选择的定时停止打印操作。
在步骤S1406,停止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作业的打印操作。响应于此,CPU 205执行步骤S1407中的处理。例如,CPU 205控制作为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的该打印装置的显示单元401执行预定的显示,该显示允许用户自己进行与作业的要双面打印的数据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该预定显示的例子,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图15所示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窗口。
在步骤S1407由CPU 205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的图15所示的窗口包括图15所示的显示元素。该显示元素的一个例子是对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操作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指导信息例如“请确认打印结果的正面和背面的位置”等的显示。在该例子中,CPU 205提示用户确认在步骤S1404和S1405已进行过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并被堆叠在托盘324上的薄片,即作业本身的打印结果。
因此,CPU 205通知用户该指导信息。通过通知用户该指导信息,用户自己从视觉上确认在薄片的第一面(正面)上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结果,以及在薄片的第二面(背面)上的第二页的图像的打印结果。
之后,CPU 205控制接受与通过在显示单元401上执行的预定显示从用户接受的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有关的各种执行指今。作为允许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指令的预定显示的例子,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包括图15所示的各种指示键的操作窗口。下面将给出与图15的窗口上的各种指示键有关的说明。
例如,假定用户按下键1501(在该例子的下文中被称为正面选择器按键)。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关于薄片的第一面执行调整打印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双面打印处理,该打印数据属于要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并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作业的数据,并对应于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页。
在该例子中,将与在薄片的第一面(正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到与在第二面(背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作为该目的的操作,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用于移动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图像处理。
换句话说,在不移动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情况下,执行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例如,在与步骤S1404相同的打印条件(例如,在相同的打印位置处)下执行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
作为允许用户输入使该打印装置执行这种操作的指令的显示键,CPU 205在显示单元401上显示键1501。下面将使用图30来说明使用键1501的方法。
例如,CPU 205对图12所示的、包括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的2N页的打印数据的双面打印作业,执行图14中的步骤S1404和S1405。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数据,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该作业的第二页的数据。图30示出通过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处理从打印机单元203输出的打印结果的例子。
图30的A表示在一个打印薄片的正面上的打印结果。图30的B表示在该打印薄片的背面上的打印结果。即,图30的例子对应于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双面打印处理的打印结果,其中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二面上的该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下偏移。换句话说,图30的例子对应于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双面打印处理的打印结果,其中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二页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一面上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上偏移。
如图12所示,通过打印用作产品手册的数据获得图30的例子,该例子对应于当从直立的状态看薄片时,使得索引图像被布置在薄片右端部而生成的文档数据。当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图像以这种方式被布置在薄片端部的打印数据时,如果图像位置偏移,则如图30所示,获得连续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打印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4的步骤S1406和S1407中,该控制提示打印装置的操作者确认实际的该打印结果。例如,该控制提示操作者从托盘324拾取具有如例如图30所示的打印结果的输出薄片。然后,该控制提示操作者从视觉上确认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关系。假定确认图30的打印结果的操作者判断为在该结果中,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正面上的图像)从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背面上的图像)向下偏移。另外,假定操作者希望根据对该结果的观察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以对齐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正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和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在这种情形下,用户按下在步骤S1407时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在用户按下键1501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图12所示的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以使第一面上打印的页的打印位置与第二面上打印的页的打印位置对齐。通过该方式,如图32所示,可获得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没有任何位置偏移的双面打印结果。该打印装置的操作者利用键1501作为用于获得上述效果的操作指示键。
另一方面,假定用户按下键1502(在该例子中被称为背面选择器按键)。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关于薄片的第二面执行调整打印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双面打印处理,该打印数据属于要双面打印并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作业的数据,并对应于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页。
在该例子中,将与在薄片的第二面(背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图像在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打印位置,调整为与在第一面(正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图像在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打印位置对齐。作为该目的的操作,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用于移动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图像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在不移动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页的图像在第一面上的打印位置的情况下,执行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例如,在对薄片的第一面执行打印处理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与步骤S1405相同的打印条件(例如,在相同的打印位置处)下执行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
作为允许用户输入用于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上述一系列操作的指令的显示,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键1502。下面将使用图31来说明使用键1502的方法。
例如,对于图12所示的、包括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的2N页的打印数据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CPU 205执行图14中的步骤S1404和S1405。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数据,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该作业的第二页的数据。图31示出通过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处理从打印机单元203输出的打印结果的例子。
图31的A表示在一个打印薄片的正面上的打印结果。图31的B表示在该打印薄片的背面上的打印结果。即,图31的例子对应于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双面打印处理的打印结果,其中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一面上的该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下偏移。换句话说,图31的例子对应于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双面打印处理的打印结果,其中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二面上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上偏移。
如图12所示,通过打印用作产品手册的数据获得图31的例子,该例子对应于当从直立状态看薄片时,使得索引图像被布置在薄片右端部而生成的文档数据。当在双面打印模式下打印图像以这种方式被布置在薄片端部的打印数据时,如果图像位置没有对齐,则如图31所示,获得连续的图像位置偏移的打印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4的步骤S1406和S1407中,该控制提示打印装置的操作者实际确认该打印结果。例如,该控制提示操作者从托盘324拾取具有如例如图31所示的打印结果的输出薄片。然后,该控制提示操作者从视觉上确认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关系。
假定确认图31的打印结果的操作者判断为在结果中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背面上的图像)从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正面上的图像)向下偏移。另外,假定操作者希望根据对该结果的观察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以对齐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和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正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为了处理这种情形,本实施例允许用户按下在步骤S1407时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2。
假定用户然后按下键1502。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图12所示的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以使在第二面上打印的页的打印位置与在第一面上打印的页的打印位置对齐。通过该方式,如图32所示,可获得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没有任何位置偏移的双面打印结果。该打印装置的操作者还利用键1502作为用于获得上述效果的操作指示键。
注意,CPU 205进行控制,使得键1501和1502的指示具有排它关系。例如,当用户按下这些键中的一个时,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以灰色或阴影线状态显示另一个键。更具体地,CPU205禁止用户选择另一个键。
通过该方式,CPU 205执行显示单元401的显示控制,使得用户不能同时选择键1501和1502。当通过键1501输入用户指令时,CPU 205使来自键1502的用户指令无效。当通过键1502输入用户指令时,CPU 205使来自键1501的用户指令无效。
除来自键1501和1502的指令作为可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指令外,CPU 205还允许从用户接受来自键1503的指令(在该例子中被称为偏移方向键)。例如,根据用户选择的键1501和1502中的一个,CPU 205指定要移动第一面(正面)和第二面(反面)上的图像中的哪一个。
之后,允许用户在打印时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决定要打印在该面上的、其打印位置被偏移的图像的偏移方向。例如,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偏移方向键1503,作为允许用户自己选择与允许图像偏移的方向相对应的多个备选项中所期望的一个的显示。
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向用户呈现四个备选项,即上、下、右、左,如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3所示,并允许用户指定这些备选项中所期望的一个。注意,可控制这四个方向键以具有排它关系。例如,当选择这些方向键中的一个时,CPU205进行控制,以使来自其它方向键的用户指令无效。可选地,为了允许不仅沿四个方向即上、下、右、左中的一个移动图像,而且允许沿斜向移动图像,这四个方向键不被控制成具有任何排它关系,而控制成至少两个方向键可由用户操作。
例如,当要执行在薄片的打印面上沿右上方移动图像的打印处理时,用户可选择右和上方向键。当用户希望沿左下方移动图像时,他或她可选择左和下方向键。通过该方式,可以控制接受沿通过组合上或下键以及右或左键的斜向的移动指令,从而使可操作性更加令人满意。
而且,除了来自键1501~1503的指令外,CPU 205还进行控制以接受来自字段1504(在该例子中被称为偏移量字段)的指令,作为可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指令。例如,CPU 205根据用户是选择了键1501还是键1502来指定第一面(正面)还是第二面(反面)上的图像将被偏移。另外,CPU 205基于来自偏移方向键1503中的一个的用户指令,来指定所指定的面上的图像在打印面上的偏移方向。
然后,该控制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决定要在薄片的打印面上偏移的图像的偏移量。换句话说,用户可以设置要打印在用户通过键1501和1502中的一个所指定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一个的打印面上的图像沿用户通过键1503中的一个所指定的偏移方向的偏移量。例如,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允许用户输入偏移量的偏移量设置字段1504。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接受用户通过数字键盘506以1mm为增量的输入作为偏移量。
注意,偏移量设置字段1504包括两个字段,即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和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允许用户当他或她使用键1503指定向上时指定向上偏移量,或者当他或她使用键1503指定向下时指定向下偏移量。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允许用户当他或她使用键1503指定向左时指定向左偏移量,或者当他或她使用键1503指定向右时指定向右偏移量。
下面将说明在CPU 205的控制下由该打印装置执行的操作作为基于通过键1501~1504输入的用户指令的操作的控制例子。
首先,使用图30的打印结果来说明第一控制例子。例如,CPU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通过图14中的步骤S1404和S1405,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二页。作为该处理的结果,假定获得图30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假定在图30的例子中,薄片的第一面即正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二面即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下偏移4mm。
在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之后,立即在步骤S1407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图15的窗口。假定在用户确认了如图30所示的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从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向下偏移的双面打印结果之后,用户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输入以下指令。
例如,假定用户通过键1501和1502中的键1501输入“将正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与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指令。另外,假定用户通过键1503中的一个指定“上”作为偏移方向。而且,假定用户在偏移量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中输入“4mm”作为偏移量。即,假定用户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输入一系列指令。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打印与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所打印的页(2N-1)相对应的页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将图像定位在从规定值向上偏移4mm的位置处的打印处理。
注意,该规定值是指这时设置的、与调整薄片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所需的打印机内的引擎-系统参数有关的基准值。换句话说,例如,该规定值是指当打印机单元203在步骤S1405的处理中执行在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时所使用的打印处理条件参数。
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当在第一面上打印作业的数据时,执行进行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的打印处理。在该例子中,与图12所示包括多页的作业的奇数页相对应的全部页(第一、第三、…、第m、…、第(2n-1)页)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当在该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页(2N)相对应的页时,执行规定的打印处理而不进行任何调整。
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不执行将图像从规定值向上偏移4mm的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即,CPU 205控制在与步骤S1404中执行的处理相同的打印处理条件下,对作业的第二面执行打印处理。更具体地,CPU205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作业的打印处理,以便当在第一面上打印与图12的作业的页(2N-1)相对应的页时,总是将图像从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页(2N)相对应的页时所打印的图像向上偏移4mm。
通过执行上述控制,基于图30所示的打印结果,可以获得以下打印结果:如图32所示,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没有任何位置偏移,并且可以被用作POD环境下的商品,即打印产品。
下面使用图31所示的打印结果来说明第二控制例子。例如,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通过图14中的步骤S1404和S1405,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二页。作为该处理的结果,假定获得图31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假定在图31的例子中,作为双面打印结果,薄片的第二面即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从薄片的第一面即正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下偏移2mm。
在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之后,立即在步骤S1407控制显示单元401显示图15的窗口。假定在用户确认如图31所示的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从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向下移位的双面打印结果之后,用户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输入以下指令。
例如,假定用户通过键1501和1502中的键1502,输入“将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与正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指令。另外,假定用户通过键1503中的一个指定“上”作为偏移方向。而且,假定用户在偏移量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中输入“2mm”作为偏移量。即,假定用户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输入一系列指令。
在这种情况下,在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当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页(2N)相对应的页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将图像定位在从规定值向上偏移2mm的位置处的打印处理。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步骤S1404的处理中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时,执行将图像从第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上偏移2mm的打印处理。
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当在第二面上打印作业的数据时,执行进行图像的打印位置的这种调整的打印处理。在该例子中,与图12所示的包括多页的作业的偶数页相对应的全部页(第2、第4、…、第2n页)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另外,在图12中的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当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与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页(2N-1)相对应的页时,执行不进行任何调整的规定的打印处理。
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不执行将图像从规定值向上偏移2mm的打印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即,CPU 205控制在与步骤S1405中执行的处理相同的打印处理条件下,对作业的第一面执行打印处理。更具体地,CPU205控制打印装置执行页(2N)上的图像的打印处理,以便当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图12的作业的页(2N)相对应的页时,总是将图像从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与作业的页(2N-1)相对应的页时所打印的图像向上偏移2mm。
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当在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对作业进行打印时需要图像偏移。CPU 205执行上述控制。利用该控制,基于图31所示的打印结果,可以获得以下打印结果:如图32所示,抑制了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任何位置偏移,并且可用作POD环境下的商品,即打印产品。
在执行使用图30的第一控制例子或使用图31的第二控制例子时,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数据被存储在该系统的存储器单元中。
例如,CPU 205将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全部页的打印数据存储在该打印装置的HDD209中。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装置使用已存储在HDD 209中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来执行第一或第二控制例子的操作。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使用图12所示的作业的打印数据,即通过图14的步骤S1403中的处理已存储在HDD 209中的全部页的数据,执行反映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处理。
如上所述,在步骤S1404和S1405,CPU 205控制执行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在用户确认打印结果之后,CPU 205可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接受与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的打印位置的调整有关的各种指令。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在作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根据通过图15所示的窗口接受的来自用户的指令进行图像打印位置调整。
通过该方式,在该例子中,在两个面上打印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实际数据之后,可以调整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通过该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呈现的问题,而且可以提供以更高精度获得双面打印结果的效果等。
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执行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然后允许通过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的显示接受来自用户的与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指令。因此,如果要执行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则基于调整指令从开始重新进行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会更加方便。
因此,本实施例控制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以在反映从用户接受的与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有关的指令的同时,从第一页再次执行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例如,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显示,该显示在反映通过键1501~1504输入的各种指令的同时,允许从用户接受从第一页重新执行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的指令。这是键1505(在该例子中被称为重新进行设置键)。
例如,当用户按下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5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图30所述的第一控制例子或使用图31所述的第二控制例子的操作。另外,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图12)的双面打印处理中,CPU205控制执行这些操作。
注意,在该例子中,图12所示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已经进行过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双面打印处理。然而,该双面打印处理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特定双面打印处理。即,还执行该双面打印处理以允许用户事先从视觉上确认实际上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关系。在该例子中,作为该特定双面打印处理,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本身的两页,即第一和第二页执行双面打印处理。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通过图15中的窗口接受来自用户的调整指令之前,执行特定双面打印处理。
因此,在该例子中,当按下图15中的键1505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图12中的作业的全部页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全部页包括已经在步骤S1404和S1405中打印的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另外,当CPU 205使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全部页的双面打印时,在基于通过图15的键1501~1504接受的用户指令执行打印位置的调整处理的同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属于该作业的全部页的双面打印处理。
也就是说,使用图30的第一控制例子,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下面将说明的一系列处理中处理图12中的作业。
当在第一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一页的图像,使得将该图像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向上偏移4mm。另外,当在第一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二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当在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三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二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三页的图像,使得将该图像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向上偏移4mm。另外,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四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二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四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在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当在第三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五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三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五页的图像,使得该图像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将向上偏移4mm。另外,当在第三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六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三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六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在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
通过这种方式,当正式执行导致图30中的打印结果的图12中的作业的双面处理时,在打印奇数页中执行图像偏移处理,而在打印偶数页中禁止图像偏移处理。即,CPU 205控制仅对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一面重复图像偏移处理,直到完成作业的最后页的数据的打印为止。
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该一系列操作,作为使用图30所述的第一控制例子的操作,以响应来自键1505的用户指令。即,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打印处理,该打印处理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2N-1)页(奇数页)的数据时进行图像偏移处理。
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从在步骤S1405中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上偏移4mm的位置处。另外,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打印处理,该打印处理禁止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2N)页(偶数页)的数据时的图像偏移处理。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与在步骤S1404中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相同的打印位置处。
也就是说,使用图31的第二控制例子,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下面将说明的一系列处理中处理图12中的作业。
当在第一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二页的图像,使得将该图像从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向上偏移2mm。另外,当在第一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一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四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二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四页的图像,使得将该图像从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向上偏移2mm。另外,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三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二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三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当在第三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六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三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六页的图像,使得将该图像从步骤S1404中在第二面上打印图像时的位置向上偏移2mm。另外,当在第三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五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第三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五页的图像,使得在不偏移图像的情况下,将其打印在与步骤S1405中在第一面上打印时相同的打印位置处。
通过这种方式,当正式执行导致图31中的打印结果的图12中的作业的双面处理时,在打印奇数页中禁止图像偏移处理,而在打印偶数页中执行图像偏移处理。即,CPU 205控制仅对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重复图像偏移处理,直到完成作业的最后页的数据的打印为止。
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该一系列操作,作为使用图31所述的第二控制例子的操作,以响应来自键1505的用户指令。即,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打印处理,该打印处理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2N)页(偶数页)的数据时进行图像偏移处理。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从步骤S1404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向上偏移2mm的位置处。另外,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打印处理,该打印处理当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2N-1)页(奇数页)的数据时禁止图像偏移处理。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与步骤S1405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相同的打印位置处。
另外,在打印装置中进行双面打印时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上述位置偏移现象依赖于属于影响打印机引擎的外部或内部因素的环境改变。然而,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这种位置偏移现象不以很短的时间间隔(例如每秒、每分钟等)周期性地改变。例如,当从打印机单元203最后使用时刻开始经过一定时间间隔(例如每天等)时,该现象可能会改变。即使不是如此,该现象在像处理包括一定页数的一个作业那样短的时间期间,也不会改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方案的一个例子,在处理一个作业时所使用的图像偏移量可使用公用参数。换句话说,控制该打印装置使用公用偏移量来执行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的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而不在每次打印一个作业的一页的图像时改变图像偏移量。
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方案的另一例子,CPU 205还执行以下控制。
例如,假定作为在步骤S1407中对图14的步骤S1404和S1405的处理中被指定有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对齐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本身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结果的确认结果,用户判断为没有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换句话说,假定用户判断为如果照原样执行双面打印处理,则最终产品的打印产品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对生产率而且对成本而言,采用已进行过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的一个薄片本身作为最终产品的打印产品是可取的。
该例子可以处理这种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例如,如上所述,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允许用户确认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结果。然后,如果用户判断为不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则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紧接着由特定双面打印处理打印的页之后的页执行双面打印处理,在该双面打印处理中禁止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另外,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显示,该显示允许在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特定双面打印处理之后,从用户接受使该打印装置执行该操作的指令。作为该显示的例子,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在图15的显示上显示键1506(在该例子中被称为打印进行键)。当用户通过该显示输入指令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从紧接着由特定双面打印处理打印的页之后的页执行双面打印处理,在该双面打印处理中禁止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下面将说明该实际例子。
例如,假定在步骤S1404和S1405中对一个打印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执行图12所示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其结果是,假定没有发生图30或31所示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并且如图32所示,获得各面图像均位于正确位置的正确双面打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步骤S1407判断为该打印结果本身可被用作最终产品的打印产品。然后,用户按下键1506。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根据通过键1506的用户指令判断为继续进行双面打印处理而不进行任何图像偏移处理,并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图12中的双面打印处理。
在该例子中,作为特定双面打印处理,在一个打印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执行图12所示的作业本身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因此,CPU 205采用特定双面打印处理中所需的薄片作为作业的一个薄片。在没有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在用作第二薄片的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三页。另外,在没有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在该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四页。然后,在没有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在用作第三薄片的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五页。而且,在没有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在该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图12中的作业的第六页。
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图12中的作业的第三页到最后一页(2n-1)执行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即,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2N)页(偶数页)的数据时,执行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打印处理,其中该第(2N)页位于在步骤S1404中处理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页的后面。
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与步骤S1404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相同的打印位置处。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当打印第(2N-1)页(奇数页)的数据时,执行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打印处理,其中该第(2N-1)页位于在步骤S1405中处理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页的后面。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以下打印处理: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时,将图像定位在与步骤S1405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相同的打印位置处。当通过键1506输入用户指令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一系列操作。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已经被存储在HDD 209中、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数据。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使用图12所示的作业的第三到最后一页的打印数据,执行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该作业的全部页的数据已经通过图14的步骤S1403中的处理存储在HDD 209中。这样,包括考虑各种生产率的方案。
注意,还包括考虑以下情况的方案:作为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处理的执行结果,由于某些原因用户希望取消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作为这种例子,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在图15的窗口上显示取消键1507。当用户通过键1507指示取消作业时,CPU205取消该作业,并使打印装置的状态返回待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从HDD 209擦除在步骤S1403中存储在HDD209中的该作业的全部页的数据。通过该方式,由于采用了考虑装置资源和安全性的方案,因此可提高方便性。
注意,将增加对全部实施例公用地说明的项。关于上述图像偏移方法,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如后所述,可采用与存储要处理的作业的数据的存储器单元有关的图像数据的读取控制、图像在图像存储器上的布局控制等。可选地,可采用控制打印机单元中的实际打印定时、或者从供纸单元的供纸定时的方法。
通过该方式,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何方法作为图像移位方法。换句话说,本发明包括所有配置和方法,只要可通过打印机单元203获得以下打印结果即可,该打印结果包括在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图像被偏移的面上的、沿要偏移的方向偏移要偏移的量的图像。本发明适用于在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和该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的打印顺序。即,本发明甚至包括在第一和第二面上以任何顺序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配置,只要可通过打印机单元203获得以下打印结果即可,该打印结果包括在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图像被偏移的面上的、沿要偏移的方向偏移要偏移的量的图像。即本发明包括所有配置,只要图30或31所示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的打印结果可被校正为如图32所示的、消除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的打印结果即可。
说明返回图14的流程图的说明。CPU 205在步骤S1408检查用户请求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否被取消。在该例子中,基于用户是否按下步骤S1407中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中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窗口上的取消键1507,来进行该检查处理。
如果在步骤S 1408判断为作业没有被取消,则流程进入步骤S1409。CPU 205在步骤S1409检查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否是需要改变图像打印位置的作业。在该例子中,基于用户是否按下步骤S1407中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中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窗口上的重新进行设置键1505,来进行该检查处理。
如果判断为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是需要改变图像打印位置的作业,则流程从步骤S1409进入步骤S1411。如果流程进入到步骤S1411,则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中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下面将说明当流程进入步骤S1411时双面打印序列的实际例子。
例如,CPU 205控制选择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中使用的薄片的第一面(该例子中的正面)和第二面(该例子中的背面)中的指定面上打印的图像作为要偏移(或者也称为移动)的图像。在该例子中,作为该指定面,采用与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中的窗口上的键1501和1502中由用户按下的键相对应的面。例如,如果用户选择键1501,则CPU 205不选择在薄片的第二面(该例子中的背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作为要偏移的图像,而选择在薄片的第一面(该例子中的正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作为要偏移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键1502,则CPU 205不选择在薄片的第一面(该例子中的正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作为要偏移的图像,而选择在薄片的第二面(该例子中的背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作为要偏移的图像。
CPU 205控制沿特定方向偏移在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指定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作为该特定方向,该例子采用基于通过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中的窗口上的偏移方向设置键1503而执行的用户设置的方向。
例如,当用户使用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上”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上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当用户使用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下”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下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当用户使用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左”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左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当用户使用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右”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右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
在该例子中,可以从作为四个备选项的偏移方向中选择用户选择的偏移方向。在该例子中,也可以选择斜向作为偏移方向。例如,假定用户使用相应的设置键1503选择两项“上”和“左”。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沿左上方向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另外,例如,假定用户使用相应的设置键1503选择两项“上”和“右”。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沿右上方向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而且,例如,假定用户使用相应的设置键1503选择两项“下”和“左”。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沿左下方向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另外,例如,假定用户使用相应的设置键1503选择两项“下”和“右”。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沿右下方向偏移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
由于该例子采用考虑进一步提高用户方便性的规格,因此以这种方式准备多个备选的偏移方向。然而,如果至少提供允许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功能,则无需总是采用该结构作为强制要素。
CPU 205控制将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中在特定面上打印的每页图像沿特定方向偏移特定的偏移量。作为该特定的偏移量,该例子采用基于通过显示在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中的窗口上的偏移量设置字段1504而执行的用户设置的偏移量。例如,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上”,然后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2mm”。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上偏移“2mm”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下”,然后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3mm”。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下偏移“3mm”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左”,然后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4mm”。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左偏移“4mm”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例如,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右”,然后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5mm”。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与键1501和1502中用户所选择的键相对应的面上、在与该面上向右偏移“5mm”的位置相对应的打印位置处打印要打印的每页的图像。
在该例子中,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上”或“下”。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允许接受用户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的偏移量,但是使来自设置字段1504的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的用户指令无效。例如,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忽略右/左偏移量,即将其设置为“0mm”。另一方面,在该例子中,假定用户通过设置键1503中的一个选择“右”或“左”。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允许接受用户通过设置字段1504的右/左偏移量设置字段设置的偏移量,但是使来自设置字段1504的上/下偏移量设置字段的用户指令无效。例如,在这种情况下,CPU205忽略上/下偏移量,即将其设置为“0mm”。CPU 205控制从用户接受的偏移量的设置值,使其落入限制值范围内。在该例子中,CPU 205限制来自用户的偏移量在上/下或右/左方向均落入“从0mm(包括)到10mm(包括)”的范围内。注意,CPU 205允许接受用户通过数字键盘506设置的偏移量的数值输入,并控制显示单元401在相应的设置字段1504反映该设置值。
如上所述,对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CPU 205进行控制,以通过显示单元401上进行的显示从用户接受与作业中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各种指令。注意,在图15的例子中,用户已经通过选择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2,进行了用于偏移要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该例子中的正面)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该例子中的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设置。另外,在图15的例子中,用户已经通过选择图15的窗口上的设置键1503中的相应一个,进行了向上偏移要在该面上打印的图像的设置。而且,在图15的例子中,用户已经在图15的窗口上的相应设置字段1504中,设置了“2mm”作为在所选择的面上沿所选择的方向偏移图像的偏移量。
通过该方式,在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上述特定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如图15所示,CPU 205控制显示单元401进行显示,该显示能接受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指令。另外,在对作为要处理的作业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用户通过该显示设置的指令,来执行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例如,在该例子中,CPU205控制在执行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时所使用的该打印装置的各相关单元,例如HDD 209、RAM 208、打印机单元203等,以便控制打印装置执行这种处理。
下面将说明该例子中在执行图像偏移处理(图像位置对齐处理)时使用的图像移位的基点的实际例子。例如,当图像的打印位置将被向上偏移2mm时,CPU 205控制在从基准打印位置向上偏移2mm的位置处打印图像。该基准打印位置是参考紧接着该处理之前执行的步骤S1405中的正面上的图像打印处理中所使用的坐标轴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当要偏移背面上的图像时,基准打印位置是参考紧接着该处理之前执行的步骤S1404中的背面上的图像打印处理中所使用的坐标轴来设置的。例如,假定在首先执行的步骤S1404的处理中,CPU 205控制在第二面上打印一个A4大小的页的图像,以具有以下布局位置。换句话说,该布局位置表示当在图像偏移处理前打印数据时,薄片上的该数据的打印位置。
假定如果由沿水平轴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与薄片输送方向平行)的打印位置和沿垂直轴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并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一页图像数据的左上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A1=X0,YA1=Y0)。另外,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一页图像数据的右上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A2=X0+210.0mm,YA2=Y0)。而且,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一页图像数据的左下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A3=X0,YA3=Y0+297.0mm)。另外,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一页图像数据的右下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A4=X0+210.0mm,YA4=Y0+297.0mm)。
当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以通过将一个A4大小页的数据向上偏移2mm来打印该数据时,CPU 205控制该数据的打印位置在每一薄片的第二面上具有以下打印位置。
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一个A4大小页的数据的左上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B1=XA1,YB1=YA1的位置正上方2.0mm的位置)。另外,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该数据的右上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B2=XA2,YB2=YA2的位置正上方2.0mm的位置)。而且,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该数据的左下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B3=XA3,YB3=YA3的位置正上方2.0mm的位置)。另外,假定如果由沿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打印位置来表示,则该数据的右下角数据的打印位置是(XB4=XA4,YB4=YA4的位置正上方2.0mm的位置)。
CPU 205控制在第二面上打印一页数据,以具有这种打印位置关系。实际上,如后所述,通过在图像存储器例如RAM等上执行图像布局处理来产生图像偏移后的图像数据。例如,当将一个A4大小页的图像数据从HDD 209映射到图像存储器例如RAM208等时,控制数据的写地址或读地址具有上述打印位置关系。通过该方式,生成已进行过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数据。通过基于已进行过图像偏移处理的该图像数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可以获得图32所示的打印结果。
作为图像偏移处理,对图像存储器执行图像布局处理。然后,在薄片的打印面上打印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一页的图像。注意,该例子是数据生成方法的一个例子,该数据生成方法用于生成通过将双面打印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特定面上的图像沿特定方向偏移特定偏移量而获得的双面打印结果图像。即,可以由任何其它数据生成方法生成如下双面打印结果,只要其落入本发明的要旨内即可,其中在该双面打印结果中,将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中的特定面上的图像沿特定方向偏移特定偏移量。也就是说,使用实际的例子,可以使用任何其它数据生成方法,只要其可以从产生图30或31所示的打印结果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数据获得图32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即可。
该例子包括用于尽可能地提高用户方便性的许多方案。这些方案中的一个例子是在进入步骤S1411侧的处理时的操作流程。
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9中为“是”,则如使用图15的窗口的控制例子中所示,CPU 205控制接受与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指令。响应于用户执行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设置,CPU 205将来自用户的指令内容登记在适当的存储器例如RAM 208、HDD 209等中。注意,CPU 205将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设置信息和已存储在HDD 209中作为要处理的作业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相关联进行登记。CPU 205执行步骤S1411中的该处理。另外,CPU 205执行步骤S1411中的处理,以响应用户按下图15的窗口的键1505。而且,CPU 205在执行步骤S1411中的处理时,通过步骤S1411中的处理,控制流程再次返回步骤S1404中的处理。
通过该方式,在该例子中,通过将流程从步骤S1411返回到步骤S1404,再次执行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处理。换句话说,在该例子中,通过步骤S1411中的处理,在步骤S1404和S1405中再次执行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双面打印处理中在步骤S1411设置的、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指令,来执行位置对齐处理。即,在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中,CPU 205基于通过显示单元401上的图15的窗口接受的、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请求,来执行图像偏移处理。例如,通过图15的窗口设置的用户请求如下。
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2,指定“第二面(背面)”作为要打印作业的数据的薄片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和第二面中要偏移的特定面(下文中称为指令1)。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3中的一个,指定“上”作为在与图像被移位的特定面相对应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特定偏移方向(下文中称为指令2)。另外,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字段1504中的一个,指定“2mm”作为在与特定面相对应的第二面上、沿与特定偏移方向相对应的“上”偏移图像所需的特定图像偏移量(下文中称为指令3)。
在用户设置该指令1~3之后,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5指示重新启动打印作业。在从用户接受上述指令之后,CPU205控制该装置处理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的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如下。
例如,CPU 205控制从该打印装置的供纸单元供给该作业所需的一个薄片。CPU 205控制将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分别打印到从供纸单元供给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其中之前在步骤S1403的阶段已经将全部页的打印数据存储在HDD 209中。在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薄片的两个面上执行打印时,CPU205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第一页的打印数据时,禁止执行第一页的打印数据的图像偏移处理。另外,在不进行第一页的图像的偏移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执行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处理。然而,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时,CPU 205允许执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的图像偏移处理。
即,在执行第二页的图像的偏移处理之后,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已进行过图像偏移处理的第二页的图像。这是因为CPU 205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用户指令1,该用户指令1表示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用户请求施加图像偏移处理的特定打印面不是第一面而是第二面。另外,CPU 205将向上偏移图像判断为进行图像偏移处理的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的偏移方向。这是因为CPU 205基于指令2的用户请求判断出该方向。另外,CPU 205将图像偏移量判断为“2mm”。这是因为CPU 205基于指令3的用户请求判断出该偏移量。
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执行打印处理,使得第二页的图像落入对应于从之前在步骤S1404执行的薄片的第二面上的第二页图像的打印处理中的图像打印区域整体向上偏移2mm的位置的图像打印区域内。如上所述,该图像偏移处理的实际方法可以使用控制存储器读取定时的方法或者控制打印定时的方法。
在完成在一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上述双面打印处理时,其中该双面打印处理包括基于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请求的指令1~3的图像偏移处理,CPU 205控制流程再次进入步骤S1406。另外,CPU 205控制UI单元在步骤S1407的处理中再次显示图15的窗口。而且,CPU 205控制再次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请求。
在通过图15的窗口接收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另一用户请求时,CPU 205控制流程再次返回步骤S1404。另外,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中,根据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的重新请求,执行图像偏移处理。换句话说,设计重复执行用户所希望的次数的一系列控制处理,直到他或她对已进行过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的双面打印结果完全满意为止。假定通过S1404→S1405→S1407→S1409中的是→S1411,通过UI单元从用户接受一次与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用户请求。响应于该操作,CPU 205可根据步骤S1407中的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请求,对作业的全部页即第一到最后一页,控制自动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通过该方式,在一个作业的处理中,可执行一次与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图像位置对齐操作。利用该控制,可提高生产率。
假定基于与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图像位置对齐处理有关的用户请求,执行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假定用户从视觉上确认该双面打印结果,并判断为无需特别执行图像位置对齐处理。
换句话说,利用上述一系列控制处理,包括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可消除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下文中称为情况1)。可选地,假定在今天接通打印装置的电源之后,通过图14的流程图的处理第一次执行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另外,假定今天的第一双面打印结果是用户想要的打印结果。换句话说,即使当没有执行上述图像位置对齐处理时,也不会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下文中被称为情况2)。
在这些情况的任一种中,CPU 205进行控制以通过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6从用户接受“继续进行打印”指令,作为对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处理。然而,CPU 205控制执行不同的双面打印序列,以响应情况1和情况2下通过键1506输入的用户指令。
这是因为在情况1的情形下,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以基于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请求的与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用户指令来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即,作为执行该序列的结果,可以解决图像位置偏移问题。换句话说,除非执行该序列,否则不能解决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问题。另一方面,在情况2的情形下,没有通过图15的窗口进行与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用户请求。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不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即,在这种情形下,在不执行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控制序列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图像位置偏移问题。
因此,当在情况1的情形下通过键1506输入用户指令之后,流程进入步骤S1411中的处理时,CPU 205控制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如下。
例如,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包括与作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的图像偏移处理相同的图像偏移处理,其在流程马上进入步骤S1411的处理之前对作业的第三到最后一页的打印数据执行。换句话说,当在一个打印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作业的两页即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时,在与图像打印区域有关的打印处理条件参数相同的打印条件下,CPU 205控制执行作业的第三到最后一页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另外,对每个打印薄片(即,以在一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作为一对的两页打印数据为单位)由打印机单元203重复执行该图像偏移处理。
下面将说明该实际例子。例如,该情形对应于已经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指令1~3的情况。另外,该情形对应于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请求是基于指令1~3的用户请求的情况。在该用户请求的情况下,当紧接着步骤S1411中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1405中在第一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打印条件“无图像偏移”下执行第一页的图像的打印处理。另外,当紧接着步骤S1411中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1404中在第一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二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打印条件“图像向上偏移2mm”下执行第二页的图像的打印处理。之后,该情形对应于CPU205通过键1506接受用户请求的情况。
在这种情形下,CPU 205操作如下,以响应键1506的按下。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作业的第三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打印条件“没有图像偏移”下执行第三页的图像的打印处理。当在第二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作业的第四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打印条件“图像向上偏移2mm”下执行第四页的图像的打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该作业中不偏移第一和第二页中的第一页的图像,偏移第二页的图像。
换句话说,与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第偶数页(第(2n)页)的数据对应于其上将打印已进行过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的页。另外,与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一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第奇数页(第(2n-1)页)的数据对应于其上将打印没有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的页。根据该规则,CPU205执行该作业的第三页和随后页的双面处理。即,在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同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第二薄片、第三薄片、…、打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与作业的第一、第三、第五、…、第(2n-1)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在执行图像偏移处理之后,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第二薄片、第三薄片、…、打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第二、第四、第六、…、第(2n)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另外,在该图像偏移处理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与对第二页的偏移处理相同的打印条件“图像向上偏移2mm”下,打印与第偶数页的打印数据相对应的页的图像。通过该方式,在情况1的情形下,CPU 205控制执行步骤S1410中反映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上述位置对齐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在情况2的情形下,用户通过键901对该作业请求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然而,在这种情形下,CPU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步骤S1404和S1405中该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用户通过在步骤S1406的阶段从视觉上观察双面打印结果来判断为没有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偏移。即,在这种情况下,不偏移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中的第一页的图像,也不偏移第二页的图像。
换句话说,与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第偶数页(第(2n)页)的数据对应于其上要打印没有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的页。另外,与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一面上打印的页相对应的第奇数页(第(2n-1)页)的数据对应于其上要打印没有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的页。根据该规则,CPU 205执行该作业的第三页和随后页的双面处理。即,在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同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第二薄片、第三薄片、…、打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与作业的第一、第三、第五、…、第(2n-1)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在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同时,CPU 205控制在第一薄片、第二薄片、第三薄片、…、打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与第二、第四、第六、…、第(2n)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通过该方式,在情况2的情形下,CPU 205控制执行步骤S1410中不反映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上述位置对齐处理的双面打印处理。
如以上控制流程序列中所述,当流程进入图14的步骤S1411中的处理时,CPU 205控制流程再次返回步骤S1404中的处理。另外,CPU 205进行控制,以从通过图9的窗口上的键901指定的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的作业的第二页的打印操作开始重新进行处理。
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重复执行步骤S1404→S1405→S1406→S1407→S1409中的是→S1411中的一系列处理,直到在步骤S1409判断为不改变图像打印位置为止。即,CPU 205控制重复执行这些处理,直到用户从视觉上确认双面打印结果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相匹配为止(用户完全满意该结果)。然而,如上所述,当重新执行循环处理时(即,当重新执行一个作业中的步骤S1404时),CPU 205使该装置执行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请求相对应的控制,其中在紧接着步骤S1404中的处理之前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该用户请求。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09判断为不改变图像打印位置,则流程进入步骤S1410中的处理。在该例子中,CPU 205基于用户是否按下步骤S1407中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5的显示(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窗口)中的打印进行键1506,来执行步骤S1409中的检查处理。如果通过键1506输入用户指令,则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以上情况1或2中所述的双面打印序列。注意,该例子包括用于进一步提高方便性的方案。作为这种方案的例子,在流程进入用于执行双面打印序列的步骤S1410中的处理之前,CPU 205控制UI单元进行显示,如图16所示。图16示出当执行步骤S1410中的处理时,在CPU 205的控制下,显示在UI单元上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登记窗口。
图16的窗口上的“登记该设置,继续进行打印”键1601是用于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设置,从用户接受继续进行要处理的作业的双面打印操作的用户指令,并将该设置登记在存储器中的显示键。
在该例子中,当按下键1601时,CPU 205基于与双面打印处理中的图像位置对齐有关的、通过图15中的键1501~1504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来控制执行图像偏移处理。更具体地,与在上述控制例子中相同,在打印操作在步骤S1406中当前被停止的作业(在该例子中为图12中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CPU 205基于通过键1501~1504接受的设置,控制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另外,当按下键1601时,CPU 205不仅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上述操作,而且还控制HDD 209登记与双面打印处理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通过键1504~1504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
换句话说,图16中的键1601还是用于接受登记双面打印条件参数的用户指令的显示键,其中该双面打印条件参数反映通过在紧接着流程进入图14的步骤S1410中的处理之前的处理流程而获得的图像位置对齐结果。例如,当用户按下键1601时,CPU 205控制HDD 209登记双面打印条件参数,该双面打印条件参数反映通过在紧接着流程进入图14的步骤S1410中的处理之前的处理流程而获得的图像位置对齐结果。
CPU 205根据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处理条件参数,控制在执行该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时使用该数据。另外,即使在完成该作业的处理之后,CPU 205进行控制,以甚至在该作业后要双面打印的其它作业的处理中重复再次使用该参数。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在要双面打印的多个作业中,公用该处理条件参数,其中该多个作业在例如1小时、半天等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处理。这是因为由直接影响打印机的内部的外部因素例如湿度、房间温度等产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并且如现有技术所呈现的,该现象可能以相对长的时间间隔例如每隔一天等才变化/发生。
换句话说,由本实施例识别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在一定的集中时间期间在连续处理多个作业的情形下不可能改变。因此,在该例子中,如上所述,CPU 205考虑到上述现象并进行控制,以允许非易失性存储器保持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打印条件参数,并允许多个双面打印作业再次使用这些参数来校正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利用该控制,与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设置的负担被尽可能地减少。更具体地,尽可能地提高方便性和生产率。
图16的窗口上的“不登记该设置,继续进行打印”键1602是用于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设置,从用户接受继续进行当前处理的作业的双面打印操作的用户指令,但不将设置登记在存储器中的显示键。在该例子中,当按下键1602时,CPU 205基于与双面打印处理中的图像位置对齐有关的、通过图15的键1501~1504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执行图像偏移处理。
更具体地,与在上述控制例子中相同,在打印操作在步骤S1406中当前被停止的作业(在该例子中为图12中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CPU 205基于通过键1501~1504接受的设置,控制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然而,当按下键1602时,CPU 205判断为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设置的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仅是该作业。另外,CPU 205进行控制,以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用于其它随后的双面打印作业的、与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新处理条件。
换句话说,在按下图16的键1602时,CPU 205禁止将通过前一图15的显示键1501~1504从用户接受的与双面打印处理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处理条件登记在HDD 209中。
图16的窗口上的取消键1603是用于从用户接受取消以上过程的用户指令的显示键。当按下该键1603时,CPU 205取消该作业的处理。作为该操作的一个例子,CPU 205进行控制,以擦除在步骤S1403中存储在HDD 209中的该作业(在该例子中为图12中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的全部页。
如上所述,当用户按下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6的窗口上的键1601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在存储器中登记与双面打印处理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调整有关的、已经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设置值。作为以该配置为前提的配置,本实施例包括以下配置。例如,当在没有发生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现象的期间连续处理多个双面打印作业时,CPU 205控制在显示图15的窗口时显示登记在该存储器中的设置值作为缺省值。另外,CPU 205基于反映在图15的窗口上作为缺省值的设置值,控制处理该多个双面打印作业。
通过该方式,即使当集中呈现需要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时,在对齐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时,可以连续处理该多个作业。利用该结构,用户无需记住位置调整值,从而简化了操作。
确认上述打印系统的配置。在该配置中,如上所述,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图14的步骤S1404和S1405中实际执行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用户通过图9的窗口上的键901请求对该作业施加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CPU 205提示用户从视觉上确认与该实际双面打印结果相对应的打印产品。之后,CPU 205控制UI单元显示图15的窗口,作为可接受来自用户自己的、与基于双面打印结果的图像位置对齐有关的处理条件的显示。CPU 205通过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与基于作业的双面打印结果的图像位置对齐有关的处理条件。当通过图15中的窗口从用户接受处理条件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来执行图像偏移处理。换句话说,在包括基于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的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序列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用户请求对该作业施加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
如上所述,在该例子中,作为可在处理当前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时使用的信息,使用与双面打印处理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处理条件(下文中称为位置对齐信息)(下文中称为第一使用方法)。
在该例子中,除了第一使用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位置对齐信息的使用方法。作为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CPU 205控制UI单元显示图16的窗口,作为能接受用于将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设置的位置对齐信息登记在存储器单元中的用户指令的显示。
在该例子中,当用户按下图16的窗口上的键1601时,CPU 205控制将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设置的双面打印处理中的位置对齐信息登记在HDD 209中。另外,CPU 205控制在处理当前被处理的作业(在该例子中为图12所示的包括总共2n页的打印作业)的后面的其它双面打印作业时,使用登记在HDD 209中的位置对齐信息。作为这种控制的一个例子,在该作业后面的要双面打印的其它作业的双面打印处理中,基于登记在HDD 209中的位置对齐信息,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如上所述,在该例子中,作为可以在处理与当前被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不同的双面打印的其它作业时使用的信息,使用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设置的双面打印处理中的位置对齐信息(下文中称为第二使用方法)。
如上所述,在该例子中,有至少两个使用方法即上述第一和第二使用方法,作为双面打印处理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信息的使用方法,该位置对齐信息是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在该例子中,当通过图16的窗口按下键1601时,控制该装置执行第一和第二使用方法两者。另一方面,当按下图16中的键1602时,控制该装置不执行第二使用方法,而执行第一使用方法。
在该例子中,作为考虑用户方便性的规格,CPU 205控制UI单元显示图16的窗口,以响应用户按下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6。另外,CPU 205选择性地通过图16的窗口上的键1601和1602从用户接受两个指令。然后,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所接受的指令执行操作。作为该控制的一个例子,如上所述,当按下键1601时,在对应于当前处理的作业且其打印操作在步骤S1406被停止的作业中,CPU 205控制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信息的图像偏移处理。另外,CPU 205将信息登记在HDD 209中,并在该作业以外的其它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执行包括基于登记在HDD 209中的信息的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另一方面,当按下键1602时,在对应于当前被处理、并且其打印操作在步骤S1406被停止的作业中,CPU 205控制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图像偏移处理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信息。注意,在随后的双面打印作业中不使用该信息。换句话说,禁止该信息被登记在HDD 209中。通过该方式,该系统采用考虑到用户方便性的方案。然而,为了简化配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例如,当用户同样按下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6时,CPU 205禁止UI单元显示图16的窗口。换句话说,CPU 205禁止从用户接受通过图16的窗口来自键1601或1602的指令。响应于键1506的按下,CPU 205控制操作如下。例如,在对应于当前被处理且其打印操作在步骤S1406被停止的作业中,CPU 205控制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图像偏移处理基于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信息。
通过该方式,当按下键1506时,在不通过UI单元显示图16的窗口的情况下,CPU 205可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1410中的处理。通过该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只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应用。
返回图14进行说明。CPU 205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1410中的处理,以响应用户通过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6的窗口按下键1601或1602。当按下键1603时,CPU 205取消作业的处理,并结束上述处理。
在步骤S1410,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根据步骤S1409中通过UI单元所显示的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1504从用户接受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设置,来执行当前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操作。注意,当前要处理的作业是图12中的作业,其打印操作在紧接着步骤S1409中的处理之前的步骤S1404和S1405的处理中执行两页即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在步骤S1406中停止。
注意,被用户通过键901请求施加图像位置对齐的该作业,在其到达步骤S1410中的处理之前,已进行过以下处理流程中的一个。
参考图14,这些流程的一个例子是如下处理流程:开始→S1401中的是→S1402中的是→S1403→S1404→S1405→S1406→S1407→S1408中的否→S1409中的否→S1410。当作为在一个打印薄片上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实际双面打印处理的结果,当打印在一个打印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偏移现象时,可以执行该处理流程。换句话说,在打印装置的当前状态下不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以上位置对齐操作的情况下,打印机单元203可输出用户选择的双面打印结果时,可以执行该处理流程。
参考图14,不同于上述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是如下处理流程:开始→S1401中的是→S1402中的是→S1403→S1404→S1405→S1406→S1407→S1408中的否→S1409中的是。在该流程中,在步骤S1409中的“是”之后执行步骤S1411。另外,在该处理流程中,在步骤S1411中的处理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1404、S1405、S1406和S1407。另外,在该处理流程中,流程在该系列处理之后,通过S1408中的否→S1409中的否进入步骤S1410。
当作为一个打印薄片上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实际双面打印处理的结果,在一个打印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图像之间已发生位置偏移现象时,可以执行该处理流程。换句话说,当在打印装置的当前状态下,打印机单元203输出用户选择的双面打印结果时,当必须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以上位置对齐操作时,可以执行该处理流程。
从这两个处理流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独立于要执行的处理流程通过UI单元从用户接受以下消息,该消息表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结果没有引起与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双面打印结果有关的问题。作为该控制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在用户已经在图16的窗口上进行了键1601或1602的按键输入的条件下,CPU 205在步骤S1409中判断为为否,并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1410。
更具体地,在流程通过这些处理流程中的任一个进入步骤S1410中的处理之前,至少已经执行了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另外,该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结果是用户选择的打印结果。换句话说,该打印结果不存在任何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问题。
因此,在步骤S1410中的打印处理中打印的页是从作业的第三页到最后一页的打印数据。即,在图12中的作业的例子中,执行从总页数中减去两页即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而获得的页数(图12中的作业的总页数(2n)-两页(第一和第二页)=2n-2)的双面打印处理。当通过前一处理流程执行步骤S1410时,在不执行上述图像偏移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然而,当通过后一处理流程执行步骤S1410时,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操作,该图像偏移处理基于在紧接在步骤S1410之前的步骤S1411的定时获取的、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位置对齐信息。注意,已经在使用图15的显示的控制例子中详细说明了包括偏移操作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的实际例子,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在该例子中,CPU 205控制HDD 209和打印机单元203在步骤S1410中继续进行第三页之后直到最后一页的图像数据的剩余页的打印操作。
CPU 205在步骤S1412中检查步骤S1410中处理的作业之外的要打印的打印队列作业是否被存储在HDD 209中。如果打印队列作业保持存储在HDD 209中,则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1412返回到步骤S1401。如果下一作业是双面打印作业,则CPU205执行与以上图14的处理中相同的处理流程。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12判断为没有剩余的作业,则CPU 205结束图14的处理。
存储器中图像数据的坐标位置
下面将使用图17来说明在用户请求应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双面打印作业中如何执行图像偏移处理的一个实际例子。作为执行该图像偏移处理的一个方法,CPU 205使用图像存储器执行图像布局控制。
图17示出可存储至少两页图像数据的图2中的RAM 208上的坐标位置(地址)。在该例子中,在上述实施例和后面将说明的实施例中,CPU 205将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的全部页存储在HDD 209中。当图像偏移处理被作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执行时,CPU 205使用RAM 208。例如,CPU 205控制从HDD 209中读出在图14的步骤S1403中存储在HDD 209中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图像数据,并将其写入为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分配的RAM 208的地址区中。
参考图17,X坐标表示RAM 208上沿坐标位置(地址)的横向(右/左)的地址,Y坐标表示RAM 208上沿坐标位置(地址)的纵向(上/下)的地址。注意,如上所述,横向是与相对于打印薄片的薄片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相对应的方向,该打印薄片与打印机内的打印介质相对应。另一方面,纵向是与垂直于薄片输送方向的方向(垂直方向)相对应的方向。
作为X坐标,X1和X2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页的横向的起始地址;作为Y坐标,Y1和Y2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页的纵向的起始地址。在图17中,Y1和Y2表示相同的地址,但是其可以是不同的地址。注意,在执行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处理(图像偏移处理)之前,每个起始地址对应于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的开始地址。
使用图14的例子给出说明。这些起始地址对应于在UI单元显示图15中的窗口之前,在步骤S1404和S1405中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中,当CPU 205在RAM 208中存储第一和第二页的图像数据时的存储地址。在该例子中,在紧接着图像偏移处理之前由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的打印操作中,CPU 205参考在将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208中时的存储地址,控制执行要处理的打印数据的图像偏移处理。
例如,假定在图14的步骤S1411中的处理定时,通过在CPU205的控制下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与图像位置对齐有关的处理条件包括设置条件,如图15所示。即,假定CPU 205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将薄片的第一面(正面)和第二面(背面)中的第二面(背面)上的图像向上偏移2mm的设置。
CPU 205使用RAM 208根据这些设置执行与图像偏移处理相对应的图像布局控制。例如,CPU 205将要在薄片的第二面(背面)上打印的第二页的图像移动到由图17中的虚线所表示的、从Y2’开始的、在存储器地址上向前偏移从2mm转换的地址量的位置。
换句话说,当用户进行位置对齐设置时,将第二页的图像的RAM写开始地址设置为(X2,Y2’)。使用该地址作为基点,在RAM208上执行第二页的数据的一页的绘制(randering)处理。当完成第二页的图像数据的一页的图像的布局时,在薄片的第二面上形成基于在存储器上绘制的一页图像数据的图像。上述存储器控制和图像布局控制被作为图像偏移处理来执行。通过该方式,将偏移处理后的第二页的图像打印在从图像偏移处理前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第二页的图像的第二面上的打印位置整体向上偏移2mm的打印位置处。
为了使用图31和32给出实际的例子,CPU 205控制该装置如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图14的步骤S1404和S1405中输出图31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在图像偏移处理前执行该处理。
在图31的双面打印结果中,将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从第一面上的图像向下偏移2mm。在步骤S1406的定时,用户从视觉上实际确认该双面打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UI单元显示图15的窗口。之后,CPU 205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图15中所示的处理条件,作为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用户设置。CPU 205控制该装置根据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设置来执行图像偏移处理。
在该例子中,如上所述,执行RAM 208上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控制和使用RAM 208的图像布局控制。在该例子中,CPU 205处理与每个都被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偶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作为在RAM 208上要偏移的图像,例如第二页的图像。
然而,CPU 205在RAM 208上绘制与每个都被打印在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奇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而不将其作为要偏移的图像来处理。即,在不偏移的情况下,CPU 205在RAM 208上绘制第一页的图像的数据,以具有与步骤S1405中的处理相同的地址位置作为基点。之后,已经在RAM 208上绘制的第二页的图像被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当在RAM 208上完成第一页的图像的绘制时,在RAM 208上绘制的第一页的图像被打印在第一面上。
通过该方式,作为消除了如图31所示的具有这种偏移的打印产品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任何位置偏移的打印产品,如图32所示,可以生成不存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任何位置偏移的双面打印结果。换句话说,在作为图31所示打印结果的打印产品中,第二页的图像被打印在从第一页的图像的第一面(正面)上的打印位置向下偏移2mm的第二面(背面)上的打印位置处。通过该方式,如图32所示,可以生成已进行过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的双面打印结果的打印产品。即,CPU 205将图像布置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使得第一面上的第一页的图像的第一面上的打印位置与图31中的打印位置相同,第二面上的第二页的图像的第二面上的打印位置被设置为与图31相比整体向上偏移2mm的位置。
之后,CPU 205控制在从坐标Y2′开始的地址处,写入从HDD209中读出的与第三页及后续页的图像数据的背面相对应的第四、第六、…、第2n页的图像数据,直到在步骤S1411中再次改变偏移位置为止。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在RAM 208上执行与对第二页的图像布局处理相同的图像布局处理,从而将包括在该作业中的页中对应于第偶数页的全部图像数据作为要进行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数据。CPU 205控制在RAM 208上执行与对第一页的图像布局处理相同的图像布局处理,从而将包括在该作业中的页中对应于第奇数页的全部图像数据作为不进行图像偏移处理的图像数据。
在执行双面打印操作时执行上述控制例子,该双面打印操作在不进行偏移的情况下将要打印的图像打印在用于打印双面打印作业的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一面上,而在偏移之后将要打印的图像打印在第二面上。当CPU 205通过UI单元从用户接受对每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执行请求时,以及当CPU 205通过UI单元从用户接受对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的执行请求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
作为该控制的一个例子,CPU 205接受来自用户的、通过由UI单元显示的图9的窗口上的键901的位置调整的执行请求,以及通过由UI单元显示的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2对在每个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的执行请求。响应于这些用户请求,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
包括对双面打印作业中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处理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被定义为第一类型的双面打印操作。
在本发明中,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不仅使用该图像偏移处理执行第一类型的双面打印操作,而且还执行包括另一类型的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操作。
作为该控制的一个例子,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以下双面打印操作,该双面打印操作在不进行偏移的情况下将要打印的图像打印在双面打印作业中所使用的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而在偏移之后将要打印的图像打印在第一面上。包括对双面打印作业中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被定义为第二类型的双面打印操作。
当CPU 205通过UI单元接受来自用户的位置调整的执行请求时,以及当CPU 205通过UI单元接受来自用户的对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的执行请求时,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在本例子中,CPU 205从用户接受通过由UI单元显示的图9的窗口上的键901的位置调整的执行请求,以及通过由UI单元显示的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对在每个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进行偏移的执行请求。响应于这些用户请求,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第二类型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例如,在包括该图像偏移处理的第二类型的双面打印操作中,CPU 205控制使用RAM 208执行以下图像布局控制作为图像偏移处理。
例如,假定CPU 205通过由UI单元显示的图9的窗口上的键901从用户接受上述执行请求,然后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从用户接受对正面(第一面)的图像打印位置进行偏移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执行地址控制,以偏移由图17中的RAM208上的地址坐标(X1,Y1)所表示的第一页的开始地址。
更具体地,与从(X1,Y1)开始沿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3中的一个指定的方向偏移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上对应的设置字段所设置的偏移量的坐标位置相对应的地址被设置为第一页的图像数据的写开始地址。CPU 205对RAM 208执行该存储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说明方便,只将第一和第二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208中。然而,如果在RAM 208上可确保三页或更多页的位置对齐区域,则CPU 205可存储三页或更多页的图像数据,并且可控制相互同步地一起偏移对应于正面或背面的图像数据。当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实际执行打印时,在薄片的每个面上打印每个页。因此,同时将两页的图像写入RAM 208的配置不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即使使用可存储一页图像数据的存储器,也可以执行本实施例的图像偏移处理。这样,不特别限制存储器配置和图像偏移处理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各种配置,只要其能将产生图30或31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输出为图32所示的双面打印结果即可。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当使打印装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时,CPU 205允许用户通过显示在打印装置本身的UI单元上的图9的窗口,对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事先按下键901。
当通过键901从用户接收到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调整请求时,CPU 205控制打印装置开始对作业本身的数据进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作业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操作。在开始该双面打印操作之后,CPU 205控制在完成所期望的页数的打印后,自动停止该打印操作。CPU 205提示用户从视觉上确认由该打印操作输出的打印产品的双面打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本身的UI单元显示图15所示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详细设置窗口。当由上述打印操作输出的双面打印结果发生位置偏移时,CPU 205可从用户自身通过该设置窗口接受校正该位置偏移所需的设置。然后,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从用户接受的设置,对作业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操作。
利用上述配置,即使当已经发生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时,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可消除任何时间损失(例如,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操作者才意识到由该打印装置输出的打印产品的双面打印结果中发生图像位置偏移)。此外,还可以避免一系列操作者的工作处理的需要:由于出现这种现象,操作者需要在大量的按顺序接收的数据中搜索与该打印产品的原始主(master)数据相对应的数据,并使用PC等从头开始重新配置该数据。特别地,例如,当通过打印装置的UI单元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请求时,操作者通过UI单元可容易地改变(特别地,他或她可微调)在该作业中的打印介质的正面(第一面)或背面(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
换句话说,可以建立一种适于POD环境、并且考虑可操作性、生产率、以及方便性的灵活、方便的打印环境,其中POD环境是能将图12所示的内容作为商品来打印并交付给顾客的环境。
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主要说明了当从打印装置本身的扫描器单元201接受要处理的作业的数据,并由打印机单元203来打印该数据时的控制例子。即,第一实施例主要说明了当通过作为该打印系统提供的UI单元的例子的该打印装置本身的操作单元204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对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执行请求,以及对双面打印处理中的图像进行打印位置对齐请求时的控制例子。
然而,本发明不特别局限于该特定实施例。例如,打印装置可以从能与该打印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装置例如图1中的PC103、104等接受要打印的作业数据。例如,下面将说明一种配置,其可以通过图1中的PC 104的打印机驱动程序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对双面打印作业中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对齐的执行请求,其中,用于使该打印装置执行打印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已经被下载到PC 104中。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被配置成使用客户PC104和印前服务器103中的任一个计算机来执行下面将举例说明的控制。也就是说,PC 103和104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和配置。将使用PC 104作为代表来给出以下说明。换句话说,对应于客户PC104的全部以下说明均可被替换为印前服务器103的说明。
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设置窗口
打印机驱动程序被用作一种控制具有打印功能的装置(打印装置)例如MFP 105、106等,以从印前服务器103或客户PC 104上的打印应用程序输出校样数据或最终产品的手段。
PC 104的控制器(CPU)控制作为该打印系统所提供的UI单元的另一例子的PC 104的显示单元显示该打印装置(图1中的MFP 105、106等)的打印设置窗口。例如,如图18所示,该控制器控制显示用于该系统的打印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设置窗口。响应于PC 104的用户通过与PC 104的操作指令单元例如鼠标/键盘等相对应的UI单元输入的该打印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起动指令,PC 104的控制器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显示该窗口。例如,在控制该打印装置打印要处理的数据时,响应于操作者对已经安装在该PC中的通用应用软件的打印菜单的选择,该控制器控制该PC的显示单元显示打印机驱动程序设置窗口。
PC 104的控制器执行下列显示控制,以响应通过显示在PC1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18的窗口上的“打印机名”下拉列表框、由PC 104的操作者的按键操作来指定一个打印装置作为备选打印机的事件。例如,该控制器控制在图18的窗口上的“状态”字段中显示该打印装置的状态。此外,该控制器还控制在图18的窗口上的“类型”字段中显示该打印装置的类型(例如,该打印装置的型号名)。而且,该控制器控制在图18的窗口上的“位置”字段中显示该打印装置的安装位置信息。此外,该控制器控制在图18的窗口上的“备注”字段中显示该打印装置的来自管理员的备注信息。当通过PC 104的操作者的按键操作选中图18的窗口上的“打印到文件”复选框时,PC 104的控制器控制将PC 104的操作者当前选择的数据输出为文件,而不由打印装置对其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该控制器提示PC 104的操作者指定包括PC 104的存储器的数据存储位置作为存储目的地。
通过属于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页面范围”的单选按钮“全部”、“当前页”、“选择”、以及“页码”,PC 104的控制器可从PC104的操作者接受页面范围的四个选项中所期望的页面范围的设置。当操作者选择“页码”时,该控制器可接受通过位于该项右侧附近的编辑框由PC 104的操作者的按键操作指定的、包括多页的要打印的数据的要打印的页的页码。
PC 104的控制器可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打印内容”的下拉列表框,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要打印的文档的属性。此外,该控制器可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打印”的下拉列表框,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指定是打印包括多页的要打印的数据的全部页还是只打印该数据的奇数页或偶数页所需的设置。
PC 104的控制器可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副本”,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要打印的数据的要打印的份数。当控制该打印装置以执行多份打印时,如果以要打印的份数代替页为单位进行打印,则该控制器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逐份打印(collate)”接受该指令。
PC 104的控制器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缩放”,从用户接受Nup打印的设置(在一个薄片的单面上布置并打印由用户指定的多页数据的功能)。此外,该控制器可通过图1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按纸张大小缩放”,从用户接受打印作业中所需的输出纸张大小的设置。
当PC 104的用户点击图18的窗口上的“属性”键1801时,PC104的控制器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以显示允许用户设置更详细的打印处理条件的设置窗口。
假定PC 104的操作者完成了对该打印装置的一系列打印处理条件的设置,并按下图18的窗口上的“确定”键1802。响应于该按键操作,PC 104的控制器将要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数据以及一系列打印条件数据从PC 104发送到该打印装置。换句话说,PC 104的控制器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该打印处理条件对该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当按下图18的窗口上的“取消”键1803时,控制器结束该作业的处理,关闭打印机驱动程序窗口。
图19示出与页面设置处理有关的属性设置窗口配置的例子,其属于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详细打印处理条件设置中的一个。
当PC 104的操作者按下显示在PC 1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18的窗口上的“属性”键1801时,PC 104的控制器控制在PC 104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19所示的窗口。该窗口作为用于进行下列高级设置的多个详细设置窗口的缺省窗口而显示。
PC 104的控制器可通过图19的窗口,通过PC 104的操作者的按键操作接受将在要打印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执行的各种打印处理条件。例如,该控制器可通过图19的窗口从用户接受各种处理条件的设置,该处理条件例如是原稿大小(“页面大小”)/纸张大小(“输出大小”)/页面布局(“页面布局”)(Nup打印功能)/标志(“水印”)/打印倍率(“倍率”)/份数(“副本”)/打印方向(“方向”)等,以获得对要打印的作业数据的打印处理。
作为用于允许用户设置打印处理条件的窗口的例子,图20示出与要打印的作业数据的打印样式(例如,自动整理处理等)有关的属性设置窗口,其属于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详细打印处理条件设置中的一个。响应于通过PC 104的操作者的按键操作选择图19的窗口上的“自动整理”标签键1902,PC 104的控制器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20所示的窗口。
PC 104的控制器通过图20的该窗口,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与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处理中的打印样式有关的各种打印处理条件。例如,该控制器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打印样式”2001,从用户接受用于指定打印方法,即该打印装置是执行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的打印处理条件。例如,在执行双面打印时,该控制器可接受用于使用户指定装订方向的打印条件。此外,该控制器可通过图20的窗口,从用户接受对所打印的薄片执行各种薄片处理例如装订处理、成册处理、冲孔处理等的指令。
在PC 104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PC 104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图20的窗口包括设置项“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2002。该控制器可通过设置项2002,从用户接受控制打印装置对从PC 104发送到该打印装置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的图像执行图像位置对齐处理的指令,该图像在打印装置的双面打印操作中将被打印在每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
换句话说,当通过设置项2002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用户请求时,PC 104的控制器控制该打印装置对从PC 104发送来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注意,本实施例采用用于防止用户的错误操作的方案。例如,当PC 104的用户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进行设置,以对要处理的作业执行双面打印时,该控制器允许通过设置项2002从用户接受该指定。
另一方面,当PC 104的用户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进行设置以对要处理的作业执行单面打印时,该控制器禁止通过设置项2002从用户接受该指定。在这种情况下,PC 104的控制器控制使该项2002变为阴影/变灰。通过将该功能提供给外部装置侧例如PC 104等,即使对于来自外部装置的双面打印作业,也能从外部装置的用户接受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请求。
当PC 104的操作者通过显示在PC 1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选择“双面打印”时,PC 104的控制器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以启用设置项2002的显示状态。
利用该配置,假定PC 104的操作者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请求“双面打印”,通过设置项2002请求“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然后通过键1802请求打印开始指令。图21示出当进行该设置时的显示例子。在这种情况下,PC 104的控制器判断为从PC 104发送到打印装置的打印作业是“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
另一方面,假定PC 104的操作者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请求“双面打印”,然后在不通过设置项2002请求“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键1802请求打印开始指令。在这种情况下,PC 104的控制器判断为从PC 104发送到打印装置的打印作业是“不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
假定PC 104的操作者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请求“单面打印”,然后通过键1802请求打印开始指令。在这种情况下,PC 104的控制器判断为从PC 104发送到打印装置的打印作业是“单面打印作业”。注意,由于是单面打印作业,因此显然该作业不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
利用上述配置,在该打印系统中,通过外部装置例如PC 104等的用户从多个不同的打印方法中选择的打印方法,该外部装置可将要打印的作业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
其结果是,假定打印装置从外部装置例如PC 104等接受“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外部装置的打印方法有关的用户请求,该打印装置的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通过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来处理该作业的打印数据。
另一方面,例如,假定打印装置从外部装置例如PC 104等接受“不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外部装置的打印方法有关的用户请求,该打印装置的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通过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来处理该作业的打印数据,在该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禁止进行图像偏移处理而与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结果无关。
例如,假定打印装置从外部装置例如PC 104等接受“单面打印作业(其不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位置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外部装置的打印方法有关的用户请求,该打印装置的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通过禁止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单面打印操作来处理该作业的打印数据。
当PC 104的用户在PC 104上完成了一系列打印条件的全部设置后通过“OK”键1802输入打印开始请求时,PC 104将打印数据与打印条件数据一起发送到打印装置。通过该打印装置的外部I/F来接收从外部装置例如PC 104等发送的要处理的作业数据(包括多页的打印数据本身和打印条件数据)。该打印装置的CPU205将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要处理的作业数据存储在HDD 209或者RAM 208中。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将包括在该作业的数据中的、包括多页的全部打印数据的全部页存储在HDD 209中。该打印装置的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使用存储在HDD 209中的打印数据,根据打印条件来执行打印处理。
打印装置打印来自外部装置的双面打印作业时的图像打印位
置对齐功能
如上所述,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的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使用由外部装置从多个不同的打印方法中指定的打印方法,打印来自外部装置(服务器103、PC 104等)的打印作业的数据。
下面将主要说明当打印装置接收作业数据时该打印装置的CPU 205的一个控制例子,其中外部装置的用户已经通过该外部装置的UI单元为该作业数据指定了双面打印并且已经发出了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执行请求。
注意,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包括多个多功能成像装置,例如作为打印装置的例子的MFP 105、106等。全部这些MFP具有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要部分有关的等同功能和结构。换句话说,下列关于打印装置的说明是对MFP 105的组成部分的说明,或者是对MFP 106的组成部分的说明。这一点对包括第一实施例在内的全部实施例是共同的。此外,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作为外部装置的例子的服务器103、PC 104等。基于上述说明,以PC 104为代表进行说明。换句话说,也可以使用服务器103来执行相同的处理。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在由打印装置(MFP 105、106等)的CPU 205执行的打印时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功能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201中,打印装置的外部I/F单元202接收从PC 104发送来的要打印的作业的数据(要打印的图像数据和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设置的各种打印处理条件数据)。响应于该接收,CPU 205将该作业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HDD 209或者RAM 208)中。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将来自PC 104的要打印的作业的打印数据的全部页从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依次存储在HDD 209中。
在步骤S2202中,CPU 205解释在步骤S2201中所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头字段。CPU 205基于该解释结果检查该作业是否被设置为双面打印。
例如,当PC 104的操作者通过图20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详细设置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设置了“单面打印”时(他或她没有设置“双面打印”),该图像数据的头字段将该信息描述为打印处理条件数据。换句话说,要处理的作业是“单面打印作业(不需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位置调整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2202中的处理进入步骤S2214中的处理。在步骤S2214中,CPU 205从HDD 209读出该作业的打印数据,并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根据该作业的打印条件数据来执行单面打印处理。当如在该例子中所述流程进入步骤S2214时,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通过不同于双面打印方法的打印方法来执行该作业数据的打印。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21中所举例说明的,当PC 104的操作者通过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设置了“双面打印”时,图像数据的头字段将该信息描述为打印处理条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作业是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所以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2202中的处理进入步骤S2203中的处理。
CPU 205进一步解释在步骤S2202中被判断为双面打印作业的作业的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头字段。CPU 205基于该解释结果检查该作业是否是用户已经设置对其应用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作业。在步骤S2203中CPU 205执行该检查处理。
例如,假定PC 104的操作者已经通过图20的设置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设置了“双面打印”,但是他或她没有通过设置项2202发出任何“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接收到的作业的图像数据的头字段将该信息描述为打印处理条件数据。换句话说,要处理的作业是“不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2203中的处理进入步骤S2213中的处理。在步骤S2213中,CPU 205从HDD 209读出该作业的打印数据,并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根据该作业的打印条件数据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禁止执行图像偏移处理(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对齐操作)的同时,执行双面打印操作作为该作业的打印处理。当如在本例子中所述流程进入步骤S2213时,CPU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通过不需要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双面打印方法对该作业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例如,假定PC 104的操作者已经通过图20的设置窗口上的设置项2001设置了“双面打印”,并且已经通过设置项2202发出了“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接收到的作业的图像数据的头字段将该信息描述为打印处理条件数据。换句话说,要处理的作业是“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双面打印作业是必须执行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作业,因此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2203中的处理进入步骤S2204中的处理。
在步骤S2204和S2205中的处理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与该作业所需的要双面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相对应的预定操作。更具体地,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特殊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与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相对应的操作,该双面打印作业包括与要双面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有关的用户请求。例如,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对实际采用的预定页数执行打印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作为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结果。在本例子中,CPU 205控制将该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打印在一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即,关于这里所说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204和S2205中的处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关于第一实施例的图14中的步骤S1404和S1405中的处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注意,由于在调整操作中使用包括在需要位置调整的作业的数据中的要实际打印的打印数据本身,因此关于后面将说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图29的步骤S2905和S2907中的处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这些实施例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同要旨。
注意,下面将进一步说明对于全部实施例来说公用的配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在双面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中所需要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的一个例子,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双面打印处理,该双面打印处理实际上使用包括与双面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有关的用户请求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本身。这一点已经使用图12和图30~32进行了说明。该配置的效果的例子允许该打印系统应对经常需要非常苛刻的打印精度的打印环境,例如POD环境等。
换句话说,当实际使用最后产品的打印数据时,更可能抑制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出现。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在操作者自身从视觉上确认双面打印结果的配置中,当他或她使用顾客实际请求的打印数据来确认该结果时,他或她可以进行更高精度的检查。由于存在这种使用情况,因此提供该功能。
然而,作为双面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中所需要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的另一个实施例,例如,可采用以下配置。例如,CPU 205预先在HDD 209等中保存多页的一系列样品图像数据,该一系列样品图像数据包括将要打印在薄片的两面即第一和第二面上的至少两页的样品图像数据,并且专用于双面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优选地,CPU 205预先在HDD 209中保存符合作为POD环境下顾客所期望的商品所需要的打印产品的目的(类型)的样品数据,例如“用于产品手册的样品图像数据”、“用于小册子的样品图像数据”等。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使用该样品数据执行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在双面图像的打印位置调整操作中所需要的特殊的(特定的)双面打印处理。
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图14的步骤S1404和S1405的处理中、在图22的步骤S2204和S2205的处理中、或者在后面将说明的图29的步骤S2905和S2907的处理中,执行该样品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可以采用这种配置。
返回到图22,在步骤S2204中,CPU 205从HDD 209中读出该作业的打印数据的第二页,其中用户(操作者)已经使用图20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002对该作业进行了“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请求。CPU 205控制将基于第二页的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在从供纸单元供给的、并且在该作业的打印中需要的薄片的第二面(背面)上,其中所述供纸单元是基于PC 104的用户通过图19的窗口指定的纸张设置而选择的。将该薄片反转,并将其再次输送到成像单元。
接下来,在步骤S2205中,CPU 205从HDD 209中读出该作业的打印数据的第一页。CPU 205控制将基于第一页的打印数据的图像打印在已经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第二页的图像的该薄片的第一面上。
通过在步骤S2204和S2205中的上述处理,在完成了在一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进行该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CPU 205控制将该薄片排出到托盘324上。
在步骤S2205中,响应于将该作业中所需要的第一薄片排出到托盘324上,CPU 205停止对该作业的打印操作。换句话说,当输出包括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该作业的第一页图像以及在该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第二页图像的双面打印结果时,CPU 205停止该打印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排出第一薄片之后,CPU 205停止该打印操作。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CPU 205可控制该打印装置停止打印操作,以响应将基于用户指令的作业的任意指定数量的双面打印薄片排出到托盘324上。此外,例如,CPU 205可控制在打印操作期间接受用户通过停止键502发出的停止请求,并且在收到该请求后,可控制该打印装置停止打印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基于操作者选择的薄片数量或者定时来停止该打印操作。
在步骤S2206中,CPU 205停止该打印操作,在步骤S2207中,CPU 205控制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15的窗口。注意,可通过图15的窗口从用户接受的用户请求以及基于该请求对打印装置的控制操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组成部分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上所述,由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提供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不仅对应于操作单元204,而且对应于作为打印作业的发送源的外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等,例如服务器103、PC 104等)的UI单元。例如,在本例子中被控制的打印作业是从PC 104接收的打印作业。因此,可采用PC 104的控制器主要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以显示图15的窗口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通过外部I/F单元202向PC 104发送将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的完成通知给外部装置的信息。在从打印装置接收到该信息后,PC 104的控制器基于该接收到的信息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以显示图15的窗口。当进行这种控制操作时,PC 104向打印装置发送将通过显示在PC1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15的窗口接受的PC 104的用户请求(通过键1501~1507接受的请求)通知给打印装置的控制命令。当接收到该命令时,CPU 205根据从PC 104接收的、且通过图15的窗口接受的PC 104的用户请求,来执行图22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同样地,控制PC 104的显示单元以显示后述在图22中的步骤S2210的定时执行的图16的窗口。此外,通过图16的窗口从PC 104的操作者接受用户请求(键1601~1603)。通过这种方式,可使用与包括有关双面图像位置调整的用户请求的打印作业的发送源相对应的外部装置的显示单元,来执行图22的流程图的处理。
在本例子的控制操作中,在步骤S2207时,操作者从视觉上确认排出到托盘324上的作业的双面打印结果。因此,该操作者必须从托盘324拾取该打印产品。换句话说,该作业的操作者可能在该打印装置的前面。鉴于这种情况,尽管从PC 104发送该作业,将使用允许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15和16的窗口的控制例子来给出下面的说明。
在步骤S2208,CPU 205检查是否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7接受了来自用户的取消作业的请求。如果接受了该作业取消请求,则CPU 205控制流程从步骤S2208进入步骤S2212。注意,本例子中的作业取消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作业取消处理相同。例如,如果在步骤S2208中判断为“是”,则CPU 205从HDD 209中擦除从PC 104接收的该作业的打印数据的全部页。
如果没有接收到作业取消请求,则CPU 205控制处理从步骤S2208进入步骤S2209。在步骤S2209中,CPU 205检查是否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5接受了来自用户的对该作业的重新进行(redo)请求。换句话说,CPU 205检查是否接受了改变作业的图像相对于薄片的打印位置的请求。如果接受了该请求,则CPU205控制处理从步骤S2209进入步骤S2211侧。然后流程再次返回到步骤S2204中的处理。注意,除了从HDD 209中读出并被重新打印的打印数据是来自PC 104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以外,与组成部分有关的主要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主要操作相同。也就是说,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对来自扫描器单元201的数据进行处理的配置以及对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进行处理的配置以外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当流程从步骤S2209进入步骤S2211时,CPU 205控制对该作业执行图像偏移处理。除了要进行图像偏移处理的数据是来自PC104的打印数据以外,与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完成了步骤S2211中的处理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2204,以控制从第二页的第一打印操作重新进行处理。重复从步骤S2211返回并到达步骤S2209的流程,直到在步骤S2209中判断为不改变图像打印位置为止(即,重复该流程,直到用户从视觉上确认了双面打印结果并判断为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匹配为止)。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PC 104的打印数据以外,与这些操作有关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将省略其说明。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09中判断为不改变图像打印位置,则CPU 205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2210中的处理。例如,如果用户通过图15的窗口按下打印进行键1506,则CPU 205控制处理从步骤S2209进入步骤S2210。在该步骤中,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16的窗口。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PC 104的打印数据以外,与基于来自图16的窗口上的键1601~1603的指令的操作有关的各种控制操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2210中,CPU 205根据步骤S2209中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设置,进行对剩余页即第三页和后续页的打印操作,直到最后一页的图像数据为止。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PC 104的打印数据以外,与该操作有关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2212中,CPU 205检查是否还有要处理的作业。如果在步骤S2212中判断为“是”,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220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12中判断为“否”,则处理结束。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PC 104的打印数据以外,与该操作有关的组成部分也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使用可以将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数据发送到该打印装置的外部装置(服务器103、PC 104等),来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相同的控制。
除了允许该打印系统提供第一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效果以外,还可以提供另一种效果:当处理来自外部装置的打印作业时,允许该打印系统提供上述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便性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方便性。
第三实施例
在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控制例子的说明中,操作者从视觉上确认作为双面打印作业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调整操作、由CPU 205执行的特定双面打印操作的双面打印结果。换句话说,在上述说明中,在双面打印处理中,CPU 205进行控制以通过图15的窗口,从通过图9中的键901和图20中的设置项2002中的至少一个执行上述请求的操作者接受打印在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实际校正指令。然而,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本实施例可包括考虑到与POD环境下的高打印精度一起请求的高生产率、高可操作性、以及自动化的组成部分。下面将说明这种组成部分的一个例子。在以下例子中,将说明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通过消除由操作者进行确认的要求,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以由打印装置本身使用该打印装置的特定传感器单元来检测并校正位置偏移。
MFP的功能配置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配置的框图。注意,在图2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MFP的配置中(图2)的相同的部分。也就是说,除了与以下说明有关的组成部分以外的全部组成部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装置中的相同。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打印装置(MFP 105或106)的配置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打印装置包括传感器单元211和位置校正单元212。传感器单元211具有如图24所示的机构中的传感器332,并从传感器332实际获取与在打印机单元203内输送的薄片有关的检测信息。传感器单元211基于来自设置在薄片输送路径上的传感器332的信息,来检测打印结果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并将检测到的位置偏移的量发送到CPU 205。
作为一个例子,传感器单元211检测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特定双面打印操作中已由打印机单元203进行了双面打印的薄片的第一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此外,传感器单元211检测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已由打印机单元203进行了双面打印的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注意,这些结果被转换为在CPU 205的检查处理中使用的数字数据。而且,传感器单元211将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基于该比较结果信息,传感器单元211确认该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哪个上的图像与另一面上的图像偏移,以及偏移方向和偏移量。然后,传感器单元211将表示该确认结果的数字信息发送到CPU 205。注意,在下文中,将通过对表示已发生偏移的位置偏移程度(位置偏移量)进行数字转换而获得的信息称为位置偏移量。
由CPU 205控制位置校正单元212,作为在双面打印时自动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的单元。例如,位置校正单元212将传感器单元211所检测的位置偏移量与基于已经通过该打印系统所提供的UI单元从用户接受的用户设置的位置偏移容许值进行比较。注意,CPU 205将通过对从用户接受的位置偏移容许值进行数字转换而获得的数字数据预先存储在HDD 209中,以便能够与位置偏移量进行比较。换句话说,在该打印装置接受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对齐的双面打印作业之前,CPU 205预先至少将该位置偏移容许值登记在HDD 209中。
例如,假定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由打印机单元203输出的实际的双面打印结果中,与来自传感器单元211的位置偏移量相对应的值超出了与已经预先登记在HDD 209中的位置偏移容许量相对应的值。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禁止UI单元显示图15和16中的窗口。也就是说,在不接受操作者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1507发出的明确的校正指令的情况下,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自动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对要处理的作业的操作。
在上述配置的图像偏移处理中,CPU 205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的信息(允许CPU 205确认哪一面的图像偏移以及偏移方向和偏移量的信息)进行控制,以基于该信息执行图像偏移处理。在图像偏移处理的实际方法中,调整存储在RAM 208中的正面或背面上的图像数据的开始地址位置。即,与该图像偏移处理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本身的全部组成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中的组成部分相同,并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另一方面,假定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由打印机单元203输出的实际双面打印结果中,与来自传感器单元211的位置偏移量相对应的值没有超出与已经预先登记在HDD 209中的位置偏移容许值相对应的值。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禁止执行上述图像偏移处理。
也就是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不需要任何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对要处理的作业的操作。同样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显然禁止UI单元显示图15和16的窗口。也就是说,在不接受操作者通过图15的窗口上的键1501~1507发出的任何明确的校正指令的情况下,CPU 205禁止自动执行图像偏移处理。
MFP的硬件配置
下面将使用图24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MFP的硬件配置。注意,图2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MFP的配置(图3)中的相同的部分。
图23中的传感器单元211的图24中的传感器332被设置在从定影单元308到排出活舌挡的输送路径上,并通过设置在输送路径旁的基准标记来检测其上定影图像的薄片材料上的预定图像的位置偏移量。
传感器布局
图25的A示出纸张输送路径上的传感器332的布局的例子。如图25的A中所示,传感器332被设置在从定影单元308中的排出辊输送、并且在其上定影图像的薄片材料的上面。传感器332包括二维传感器,并沿与薄片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设置。
图25的B示出当从薄片材料输送路径的上面看时薄片材料和基准标记的布局。在图25的B中,基准标记2502被设置在薄片输送路径的旁边,并被设置为与正好在位置检测定时薄片材料的基准图像(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手册的索引1202)的到达位置相一致。
基准标记2502可被设置在薄片材料上的另一基准图像例如手册的帧1201等的到达位置处,或者设置在薄片材料的纸张末端处。当要在薄片材料上打印的图像不包括适于位置对齐的任何图像时,可以首先打印用于位置对齐的测试图,并且可将基准标记2502设置在测试图上的基准图像的位置处。换句话说,CPU 205可控制该打印装置通过打印机单元203使用已经登记在HDD 209中的样品图像数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
关于设置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容许范围的UI控制的说明
下面将使用图5和图26~28来说明与用来设置上述位置偏移容许值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容许范围的设置有关的UI控制。CPU 205还执行下面将说明的控制操作。
当操作者按下与本系统的UI单元的一个例子相对应的图5所示的操作单元204上的用户模式键505时,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26所示的窗口。例如,CPU 205控制该显示单元显示图26所示的用户模式窗口。
图26所示的窗口包括通用规格设置键2601,其用于从用户接受指令以控制UI单元进行显示,该显示允许用户进行与该打印装置(MFP 105、106等)的通用规格有关的各种设置。例如,当用户按下键2601时,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27所示的窗口。此外,当按下“关闭”键2602时,CPU 205结束用户模式的设置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关闭图26的窗口,并将操作单元204上的显示返回到基本窗口。
当用户通过图26的窗口按下通用规格设置键2601时,CPU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27的窗口。图27示出本例子的通用规格设置窗口。在CPU 205的控制下显示在UI单元上的图27的窗口包括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设置键2701。键2701是用于从用户接受指令的显示键,以控制UI单元进行允许用户设置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容许范围的显示。当用户按下图27的窗口上的“关闭”键2702时,CPU 205控制该显示单元关闭图27的通用规格设置窗口,并返回到图26的用户模式窗口。
假定用户已经按下在CPU 205的控制下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27的窗口上的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设置键2701。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该按键操作,CPU 205控制UI单元,以设置允许用户设置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的容许范围的显示。作为该显示的一个例子,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28的窗口。图28示出双面位置偏移容许范围设置窗口的例子。图28的窗口上的设置项2801是容许范围设置显示字段。CPU 205可通过该设置项2801从用户接受要在双面打印作业的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最大容许量。
换句话说,CPU 205从用户接受容许范围,该范围表示在双面打印作业的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图像的图像打印位置与该薄片的第二面上的图像的图像打印位置之间的最大相对打印位置偏移量。
例如,假定从传感器单元211获取的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由打印机单元203实际进行双面打印的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偏移量是与超出通过项2801从用户接受的设置值的值相对应的偏移量。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允许执行图像偏移处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允许打印机单元203自动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对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
另一方面,假定从传感器单元211获取的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由打印机单元203实际进行双面打印的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偏移量是与等于或小于通过项2801从用户接受的设置值的值相对应的偏移量。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禁止执行图像偏移处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禁止打印机单元203自动执行包括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对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
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以执行禁止执行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对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也就是说,即使当在实际的双面打印结果中发生了正面和背面上图像的打印位置偏移时,如果偏移的程度(偏移量)等于或小于与通过项2801输入的值相对应的偏移量,则CPU 205允许执行双面打印操作而不对图像执行任何打印位置对齐操作。
如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具有非常苛刻的打印精度要求的环境例如POD环境等下,作为商品的打印产品,2mm或更大的偏移量将被拒绝。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在双面打印产品上出现了作为打印样式不引人注意的2mm或更小的细微位置偏移,则该打印产品足以作为商品而被采用。也就是说,上述方案可灵活应对这种用户需要。即,上述方案可防止双面打印操作被过度重复。即,上述方案可防止对资源的过度使用或可防止无意义的生产率下降。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案用于处理尽可能多的多种使用情况或用户需要。在本例子中,位置偏移的容许范围是“0mm至10mm”。即,CPU 205禁止用户通过设置项2801输入超过10mm的值。通过设置项2801接受的值对应于上述位置偏移容许值。如上所述,CPU 205预先将从用户接受的设置值登记在HDD 209中。
在本例子中,项2801被用于显示容许值,该容许值是使用数字键盘506设置的、充当用于检查双面打印结果的打印位置偏移量是否落在容许范围内、并对堆叠托盘324或样品托盘323上的结果进行分类的标准。附图标记2802表示设置键,该设置键是用于将显示在容许范围设置显示字段2801中的容许值设置并登记在HDD 209中的显示键。附图标记2803表示取消键,用于取消设置并返回到图27中的通用规格设置窗口。
通过图28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设置表示当“1mm”被设置为位置偏移容许范围时的显示内容。利用该设置,如果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打印位置之间的偏移量等于或小于1mm,则CPU 205判断为该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将打印机203双面打印的薄片排出到托盘324上,以将其作为最终产品来采用。
另一方面,如果图像的打印位置偏移量超过1mm,则CPU 205判断为该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将打印机203双面打印的薄片排出到作为与托盘324不同的堆叠单元的托盘323上,以便拒绝将其作为最终产品。通过该方式,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以能够在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自动执行位置偏移校正的双面打印序列中将被采用的打印产品与被拒绝的打印产品分开。
当按下图28中的设置键2802后,设置容许范围并返回通用规格设置窗口。然后,相继按下“关闭”键2702和2602后,用户模式窗口返回到待机窗口,由此完成对容许范围的设置。CPU 205执行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具有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自动校正功能的上述双面打印操作所需的一系列UI控制操作。
关于使用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自动校正功能处理双面打印
作业的说明
下面将说明在由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MFP 105、106等)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的双面打印中,在控制该装置自动执行图像打印位置对齐操作而没有操作者的任何干预操作时的CPU205的控制操作的一个例子。
图29是示出在上述操作中由CPU 205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程序数据也以与其它流程图(图14和22)的处理中相同的方式存储在HDD 209或ROM 207中。根据需要,CPU 205从存储单元中读出并参考这些处理的程序。在以下的例子中,除步骤S2903、S2906、S2908、S2909以及S2911中的处理以外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相同。因此,由于在以下说明中没有被说明的组成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组成部分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按下开始键503后,在步骤S2901中,CPU 205检查是否将执行双面复制。如果没有设置成执行双面复制,则流程进入步骤S2914,以执行除双面复制以外的复制。另一方面,如果设置成执行双面复制,则流程进入步骤S2902。
在步骤S2902中,CPU 205检查是否设置了应用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如果没有设置应用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则流程进入步骤S2913以执行正常的双面复制。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应用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则流程进入步骤S2903。
在步骤S2903中,CPU 205读取通过图28中的位置偏移量容许范围设置窗口设置的双面复制时正面和背面之间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的容许范围。CPU 205读取该值作为标准,该标准用于使用传感器332来检查作为双面打印结果,图像打印位置的偏移量是否落在容许范围内,并对堆叠托盘324或样品托盘323上的结果进行分类。
在步骤S2904中,CPU 205控制依次扫描放置在ADF 301上的原稿,并将扫描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208中。
在步骤S2905中,CPU 205控制打印与第一薄片的背面相对应的第二页。在步骤S2906中,CPU 205控制使用传感器332在预定的检测定时测量从基准标记2502到第二页的定影后的输出图像的索引1202的前端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作为背面的位置偏移量存储在RAM 208中。
在步骤S2907中,CPU 205控制打印与第一薄片的正面相对应的第一页。在步骤S2908中,CPU 205控制使用传感器332在预定的检测定时测量从基准标记2502到第一页的定影后的输出图像的索引1202的前端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作为正面的位置偏移量存储在RAM 208中。
在步骤S2909中,CPU 205基于在步骤S2906中测得的第一薄片的背面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和在步骤S2908中测得的第一薄片的正面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计算正面和背面之间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并将计算出的量与在步骤S2903中预先设置的容许范围值进行比较。
如果计算出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内,则流程进入步骤S2910,以继续进行剩余页的打印。此时,打印结果被排出到堆叠托盘324上。
另一方面,如果计算出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超过了容许范围,则流程进入步骤S2911,以将此时的打印结果排出到样品托盘323上。然后,通过与由CPU 205计算的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位置偏移量相对应的坐标来偏移存储在RAM 208中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的图像数据。对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的图像数据进行偏移之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2905,CPU 205控制从第一页重新进行复制。重复从步骤S2911返回至步骤S2905的流程,直到在步骤S2909中,正面和背面之间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内。
如果已经进行了偏移设置,使得在步骤S2909中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内并使图像打印位置匹配,则在步骤S2910中CPU 205进行控制,以根据步骤S2909中的偏移控制对剩余页即第三页以及后续页继续进行打印操作,直到最后一页的图像数据为止。
如果在步骤S2912中判断为还有要处理的作业并继续执行复制处理,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2902,从图5所示的待机模式下的操作单元204上的初始窗口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要处理的作业,则处理结束。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当CPU 205控制打印装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时,CPU 205允许预先接受通过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设置键的用户请求。在开始打印操作后打印所期望的页数之后,CPU205控制传感器单元检测每个实际打印的薄片上的正面和背面的图像打印位置偏移量。如果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之外,则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自动执行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
另一方面,如果偏移量落在容许范围之内,则CPU 205禁止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并控制继续进行双面打印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在没有上述实施例中操作者的任何干预操作的情况下,可提供上述效果。其结果是,操作者不需要执行双面图像打印位置对齐,从而可以显著减少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更具体地说,可进一步改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说明了在响应于来自操作单元204的打印开始请求,对来自扫描器单元201的打印数据执行双面打印时的控制例子。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特定例子。例如,如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即使当处理来自外部装置的打印数据时,本发明也可以同样适用。特别地,本发明可同样适用于通过客户PC 104上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打印操作。
根据本发明,如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在使用可在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对要处理的作业数据进行打印的上述打印装置处理作业时,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和/或主计算机作为主体进行控制,以处理相对于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沿预定方向偏移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要双面打印的作业数据。
另外,在使用打印装置处理作业时,该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和/或主计算机进行控制,以选择性地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该第一模式控制将要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数据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以具有从薄片的第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沿预定方向的预定偏移量;该第二模式控制将要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的数据打印在薄片的第二面上,而不考虑预定偏移量和预定方向。
而且,根据本发明,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和/或主计算机进行控制,以对要双面打印的每个作业选择性地执行第一和第二模式。
此外,本发明用于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例如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安装有打印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计算机的打印设置窗口等来决定第一和第二操作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本发明用于允许用户通过上述用户接口来决定第一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作为打印装置的初始设置。
此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用于允许打印装置的控制器等使用该打印装置的图像位置检测传感器等来自动决定第一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另外,本发明用于允许用户通过上述用户接口手动选择第一模式,或者允许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在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例如,两页,即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后,基于来自上述传感器的信息来自动选择第一模式。
而且,本发明用于将预定方向设置为基于通过上述用户接口设置的用户指令的方向。
此外,本发明用于将预定偏移量设置为基于通过上述用户接口设置的用户指令的偏移量。
此外,可以通过应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配置来进一步提供可产生下列POD环境下的效果的配置。下列配置还可被称作添加了POD环境中所呈现的情况的规格。例如,在POD环境下,如何有效处理大量打印作业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率是很重要的。作为添加了这种情况的规格,利用上述打印装置的存储箱功能。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以允许将由该存储箱功能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使用打印位置调整功能。
例如,假定用户在CPU 205的控制下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6的窗口上,按下用于选择存储箱功能的存储箱标签603。响应于该按键操作,CPU 205控制将存储箱选择窗口(未示出)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如上所述,该配置的打印装置包括HDD 209中的多个数据存储箱。CPU 205控制允许用户自己通过UI单元在多个存储箱中选择所期望的一个。例如,CPU205通过存储箱选择窗口(未示出)接受用户选择的存储箱选项。
此外,当用户通过UI单元选择了所期望的存储箱时,CPU 205控制UI单元进行允许用户从已经存储在该存储箱中的要打印的多个作业的数据中选择所期望的一个的显示。例如,假定用户通过存储箱选择窗口(未示出)从多个存储箱中选择了一个。响应于该用户操作,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文档选择窗口,该文档选择窗口允许用户从存储在该用户选择的存储箱中的多个文档数据中选择所期望的一个。图33示出该显示例子。
如图33所示,用户选择的一个存储箱可保存多个独立作业的数据,其中该多个独立作业的每个都包括多个页。在图33的例子中,存储了五个文档数据,每个作业包括50页的文档数据。注意,如上所述,这些数据实际上被存储在HDD 209中。另外,如上所述,每个存储箱不仅可存储通过扫描器单元201接受的作业的数据,而且可存储通过外部I/F单元202接受的来自外部装置的作业的数据。
CPU 205进行控制,以允许用户通过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33的窗口上的文档选择栏来选择所期望的作业。例如,假定用户通过图33的窗口选择了“作业1”。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允许用户自己通过UI单元来决定要由该打印装置执行的处理作为用于作业1的数据的处理。图34示出该例子。例如,假定用户希望通过该装置执行打印作为对用户通过文档选择栏所选择的作业的数据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接受用户通过在CPU 205的控制下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34的窗口上的“打印”键发出的打印执行请求。另一方面,假定用户希望通过该装置将数据发送到外部装置作为对用户通过文档选择栏所选择的作业数据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205接受用户在CPU 205的控制下通过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34的窗口上的“发送”键发出的发送执行请求。
利用该配置,假定用户在图34的窗口上选择了例如“打印”键。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进行控制,以接受用户通过UI单元对用户通过文档选择栏所选择的作业数据的打印条件。图35示出该例子。通过图35的窗口,CPU 205接受用户对用户所选择的存储箱功能中的要打印的作业数据的各种打印条件(自动整理设置、输出纸张大小、所应用的模式等)。
即使对于这种存储箱功能的作业数据,本发明也可以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使用打印位置调整功能。例如,假定CPU 205通过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35的窗口上的“双面打印”键接受双面打印执行请求。CPU 205控制将图8的窗口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此外,假定用户通过图8的窗口按下键1801。响应于该操作,CPU 205通过UI单元从用户接受与从存储箱中选择的作业的双面打印中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的位置对齐有关的请求。也就是说,CPU 205控制将图9的窗口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提供一种适用于全部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图36示出该例子。当操作图35的窗口上的“双面打印”键、通过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从用户接受双面打印执行请求时,CPU 205控制将图36的窗口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
每个上述实施例用于选择性地决定打印介质(在本发明中,也将其称作薄片、打印材料或纸张)的第一面(正面)和第二面(背面)中要进行图像偏移的面。另外,每个实施例用于从多个选项中(例如,四个方向,即上、下、右、左方向)选择性地决定对要偏移的图像进行偏移的方向。而且,每个实施例用于选择性地决定要偏移的图像的偏移量。利用该配置,用户自己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图15的窗口来决定与图像偏移有关的要决定的这三个不同的项(三项,即要进行图像偏移的打印面、要进行图像偏移的方向及其偏移量)。换句话说,该配置可被定义为用于在双面打印中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对齐的用户手动调整模式。
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例中,CPU 205本身可使用传感器单元211来自动决定这三项。换句话说,该配置可被定义为用于在双面打印中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对齐的自动调整模式。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每个实施例中,控制打印机单元203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处理,以对齐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这种处理的一个例子是使用将对正面和背面上图像实际实施位置调整的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双面打印操作。此外,另一个例子是使用预先存储在HDD 209中的用于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样品数据的双面打印操作。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实施例用于选择性地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因此,本发明允许用户选择这些控制序列。例如,CPU 205可通过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36的窗口接受用户从下面所列的多个用户请求中选择的用户请求。
例如,假定用户在图36的窗口上按下“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键。响应于接受基于该键的用户请求,CPU 205启用显示在该键的右边相邻位置的两个键,即“手动”和“自动”键的显示状态。此外,CPU 205启用显示在该窗口的较下位置的两个键,即“使用将被打印的数据”和“使用样品数据”键的显示状态。CPU 205根据该按键操作来执行对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的这种显示控制。
假定用户然后在图36的窗口上选择了“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键,并且按下图36的“手动”键。在接受这两个用户请求后,CPU 205使用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序列,来处理通过图34的窗口从存储箱中选择并要双面打印的、包括总共50页的文档数据的作业1的打印数据。除了这些用户请求之外,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使用要打印的数据”键的用户请求。在这种情况下,CPU205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控制该装置使用该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打印机单元203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另一方面,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使用样品数据”键的用户请求。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控制该装置使用预先登记在HDD 209中的用于对正面和背面上的两页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样品数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打印机单元203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注意,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存储在存储箱中的打印数据以外,在这种情况下由CPU 205执行的控制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由全部组成部分实现的控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然而,严格来说,在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时,存储箱的数据已经被存储在HDD 209中。因此,CPU 205执行省略了图14的步骤S1403中的处理的程序。作为这种处理的一个例子,CPU 205从存储器中读出包括与图14的步骤S1404~S1412相对应的程序代码的一系列程序数据,并处理上述作业1。例如,在用户通过图36的窗口完成了上述设置之后,CPU 205控制将图35的窗口再次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此外,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响应于该操作,CPU 205根据通过图3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请求读出并执行该程序,并且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与一控制序列相对应的程序开始对作业1的处理。
当对上述作业1执行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操作时,CPU 205操作如下。
例如,假定用户在图36的窗口上选择了“调整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位置”键,并按下图36的“自动”键。在接受这两个用户请求后,CPU 205使用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序列,来处理通过图34的窗口从存储箱中选择并要双面打印的、包括总共50页的文档数据的作业1的打印数据。除了这些用户请求之外,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使用要打印的数据”键的用户请求。在这种情况下,CPU205以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控制该装置使用该作业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打印机单元203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另一方面,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使用样品数据”键的用户请求。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以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控制该装置使用预先登记在HDD 209中的用于对正面和背面上的两页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样品数据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打印机单元203的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注意,除了要处理的数据是存储在存储箱中的打印数据以外,在这种情况下由CPU 205执行的控制基本上与第三实施例中由全部组成部分实现的控制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然而,严格来说,在执行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控制序列时,存储箱的数据已经被存储在HDD 209中。因此,CPU 205执行省略了图29的步骤S2904中的处理的程序。作为这种处理的一个例子,CPU 205从存储器中读出包括与图29的步骤S2903和S2905~S2912相对应的程序代码的一系列程序数据,并处理上述作业1。例如,在用户通过图36的窗口完成了上述设置之后,CPU 205控制将图35的窗口再次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此外,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响应于该操作,CPU 205根据通过图3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请求读出并执行该程序,并且控制该打印装置根据与一控制序列相对应的程序开始对作业1的处理。
通过包含上述配置,用户可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多个控制序列中选择所期望的一个。此外,该配置可被应用于存储箱功能的数据。也就是说,可进一步改善上述效果。
如果在HDD 209中没有登记样品数据,则CPU 205禁用在图36的窗口上的“使用样品数据”键的显示状态。也就是说,CPU 205禁止接受基于该按键操作的用户请求。
同样,假定该打印装置是不包括图24中的机械传感器332和图23中的传感器单元211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禁用在图36的窗口上的“自动”键的显示状态。也就是说,CPU 205禁止接受基于该操作键的用户请求。
通过进一步包含这种配置,可防止上述配置中用户和装置的操作错误。此外,可进一步改善上述效果。
可以采用为了POD环境进一步扩展这些配置的配置。例如,如何有效处理大量打印作业对于POD环境来说是重要的。采用考虑到这种情况的方案。例如,在本发明中,存储箱功能包括多作业连续打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本发明的UI单元从存储有多个独立作业的数据的HDD 209中选择多个所期望的作业的数据。此外,该功能可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连续打印用户通过UI单元一起选择的多个作业的数据,以响应用户输入的单个打印执行开始请求。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这种操作。在本例子中,在该连续打印功能下可执行上述控制序列。下面将说明这种处理的一个例子。
例如,CPU 205允许用户通过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的图33的窗口上的文档选择栏选择多个作业的文档数据。例如,假定用户通过图33的窗口选择了总共三个作业,即作业1、3和4。在这种情况下,CPU 205控制窗口处于允许用户识别作业的选择以及用户所选择的作业的选择顺序的显示模式下。图37示出该显示控制例子。如图37的窗口所示,假定在选择作业1后,选择作业3,然后选择作业4,即总共选择了三个作业。注意,这些作业中的每个作业都包括总共50页。
当用户通过图37的窗口选择了这三个作业后按下图37的窗口上的“打印”键时,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显示图35的窗口。在按下了图35的窗口上的“双面打印”键后,如上述情况所述,CPU 205控制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经由图8的窗口显示图36的窗口。此外,CPU 205通过在其控制下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36的窗口可以接受上述各用户请求。在用户通过图36的窗口完成了上述设置之后,CPU 205控制将图35的窗口再次显示在操作单元204的显示单元上。此外,假定从用户接受了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响应于该操作,CPU205根据通过图35的窗口接受的用户请求,控制打印装置根据与一控制序列相对应的程序执行对作业1、3和4的处理。例如,CPU 205以下列程序处理这些作业。
程序1:在按下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后,从UI单元接受打印执行请求。响应于该请求,CPU 205从HDD 209读出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此外,CPU 205还控制打印机单元203在作业1的双面打印中所需的一个薄片的正面和背面上执行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处理,作为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程序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序列,用户从视觉上确认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由打印机单元203打印的薄片的双面打印结果。或者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序列,传感器221检测薄片的双面打印结果。其结果是,假定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必须向下偏移2mm。在此情况下,CPU 205按照如下方式处理多个作业。
程序3:当打印作业1的第一至第五十页中与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奇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不进行任何图像偏移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当打印作业1的第一至第五十页中与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偶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时,CPU 205进行控制,以通过将图像向上偏移2mm来执行在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作业1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将在打印作业1所需的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向上偏移2mm的打印位置调整处理”。
程序4:当完成了对作业1的一系列打印操作后,CPU 205进行控制,以开始对在作业1后面选择的第二个作业即作业3的打印处理,如图37的窗口所示。在此情况下,没有从用户接受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也就是说,在完成作业1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之后,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自动开始对作业3的处理,而不接受来自用户的任何打印开始请求。更具体地说,CPU 205从HDD 209读出作业3的打印数据。CPU 205通过双面打印处理来处理作业3的打印数据。在此情况下,CPU 205以与作业1中相同的方式处理作业3。换句话说,CPU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作业3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第五十页)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将在打印作业3所需的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向上偏移2mm的打印位置调整处理。
程序5:当完成了对作业3的一系列打印操作后,CPU 205进行控制,以开始对在作业3后面选择的第三个作业即作业4的打印处理,如图37的窗口所示。同样在此情况下,没有从用户接受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也就是说,在完成了对作业3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之后,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自动开始对作业4的处理,而不接受来自用户的任何打印开始请求。
更具体地说,CPU 205从HDD 209读出作业4的打印数据。CPU 205通过双面打印处理来处理作业4的打印数据。在此情况下,CPU 205以与作业1和作业3中相同的方式处理作业4。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作业4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第五十页)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包括将在打印作业4所需的每个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图像向上偏移2mm的打印位置调整处理”。
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以执行如上所述的程序1→程序2→程序3→程序4→程序5的操作。也就是说,在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执行打印位置调整处理的同时,CPU 205可以控制自动并连续地一起打印总共三个作业,即上述作业1、作业3以及作业4。
假定在程序2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序列,用户从视觉上确认“作为基于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结果的判断结果,不需要图像偏移”。或者假定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序列,CPU205基于来自传感器211的信息自动判断为“作为基于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双面打印结果的判断结果,不需要图像偏移”。这样,如果不需要执行图像偏移,则CPU 205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程序3′:当打印作业1的第一至第五十页中与在薄片的第一面上打印的奇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不进行任何图像偏移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一面上的打印处理。同样当打印作业1的第一至第五十页中与在薄片的第二面上打印的偶数页相对应的页的图像时,CPU 205控制在不进行任何图像偏移的情况下,执行在第二面上的打印处理。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不需要对在打印作业1所需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打印的全部图像进行任何打印位置调整处理(没有任何图像偏移)”。在此情况下,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已经被双面打印而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在此程序中,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从作业1的第三页至最后一页执行一系列的双面打印操作。
程序4′:当完成了对作业1的一系列的打印操作后,CPU 205进行控制,以开始对在作业1后面选择的第二个作业即作业3的打印处理,如图37的窗口所示。在此情况下,没有从用户接受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也就是说,在完成了对作业1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之后,CPU 205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自动开始对作业3的处理,而不接受来自用户的任何打印开始请求。
更具体地说,CPU 205从HDD 209读出作业3的打印数据。CPU 205通过双面打印处理来处理作业3的打印数据。在此情况下,CPU 205以与作业1中相同的方式处理作业3。换句话说,CPU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作业3的第一页至最后一页(第五十页)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不需要对在打印作业3所需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打印的全部图像进行任何打印位置调整处理(没有任何图像偏移)”。
程序5′:当完成了对作业3的一系列打印操作后,CPU 205进行控制,以开始对在作业3后面选择的第三个作业即作业4的打印处理,如图37的窗口所示。同样在此情况下,没有从用户接受基于图35的窗口上的“打印开始”键的打印执行请求。也就是说,在完成了对作业3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之后,CPU 205在不接受来自用户的任何打印开始请求的情况下,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自动开始对作业4的处理。更具体地说,CPU 205从HDD 209读出作业4的打印数据。CPU 205通过双面打印处理来处理作业4的打印数据。在此情况下,CPU 205以与作业1和作业3中相同的方式处理作业4。换句话说,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从作业4的第一页至最后一页(第五十页)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不需要对在打印作业4所需的薄片的第一和第二面上打印的全部图像进行任何打印位置调整处理(没有任何图像偏移)”。
CPU 205控制该打印装置,以执行如上所述的程序1→程序2→程序3′→程序4′→程序5′的操作。也就是说,在不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任何打印位置调整处理的情况下,CPU 205可以控制自动并连续地一起打印总共三个作业,即上述作业1、作业3以及作业4。
本打印系统可提供上述功能。即使当在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中使用已经登记在HDD 209中的样品数据来代替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时,也可以执行同样的处理。在此情况下,由于没有使用作业1的数据,因此在不需要位置调整的情况下,在程序2之后从作业1的第一和第二页的数据的双面打印处理开始该处理。
注意,除了在与使用图33~37说明的存储箱功能有关的控制例子中说明的组成部分之外,其余的组成部分与以上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相同,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这样,可提供控制打印机单元203连续打印用户通过UI单元一起选择的多个作业的数据,以响应用户输入的单个打印执行开始请求的连续打印功能。在执行该功能时,可执行上述控制序列。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可以大量连续并自动处理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上的图像进行位置调整的双面打印作业,因此,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的生产率相比,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率。还可以建立一种方便的打印环境,该打印环境可被有效用于考虑到处理大量作业的环境的POD环境中。也就是说,可以进一步改善全部上述实施例中所举例说明的效果。
通过该方式,由于包括了各种方案,因此可建立一种方便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可以防止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灵活满足双面打印处理中来自用户的各种要求(减少操作者的负担等),以及当在能在打印材料(也被简称为薄片)上执行双面打印处理的打印装置中进行打印时,在例如执行校正图像的任何位置偏移所需的图像位置对齐时,可以减少操作者的工作负担等,从而提供各种效果。
其它实施例
注意,本发明可被应用于由多个装置(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装置、读取器、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或者由单个装置组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还可以通过将记录有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所述系统或装置,由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可以使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不仅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代码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而且通过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由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操作系统)执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操作,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之后,安装在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等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从而通过该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为了向公众告知本发明的范围,给出以下权利要求。
Claims (62)
1.一种打印系统,其包括能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印系统包括:
接受器,用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作业有关的用户请求;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是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一功能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功能是调整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处理该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以将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的数据的打印位置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沿预定方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为要双面打印的每个作业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来决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预先决定为打印装置的初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自动决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控制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该打印装置使用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本身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该打印装置使用与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不同、并被登记在存储单元中的特定数据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第一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选择第一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自动选择第一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当执行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将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作为该预定方向的基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的特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当执行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该预定方向和作为该预定偏移量的基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的特定偏移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用户接口单元进行允许接受该特定的用户请求的显示,以及
当通过在用户接口单元上进行的显示接受该特定的用户请求时,所述控制器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连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没有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输入的多次打印执行指令的情况下,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连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打印介质的双面打印有关的第一设置,
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第二设置,该第二设置能在打印装置开始打印后改变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以及
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第一设置和第二设置时,在打印装置完成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打印位置的改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当打印装置完成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时,在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该打印位置的改变之后,允许该打印装置执行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并且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再次接受打印位置的改变。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所述控制器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基于特定的处理条件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所述特定的处理条件考虑到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的双面打印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包括要在要处理的作业中所需的打印介质的一个面上打印的图像的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执行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考虑了该双面打印结果的该特定的处理条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来自布置在输送单元上的传感器单元的信息,自动设置考虑了该双面打印结果的该特定的处理条件,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在该打印装置内部输送打印介质。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包括要处理的作业中所需的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图像偏移处理用于在打印介质的一个面上打印通过沿特定方向将要打印的图像偏移特定偏移量而获得的图像,以及
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该特定方向和该特定偏移量。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没有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所述控制器禁止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所述控制器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没有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所述控制器允许不使用该功能而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能通过存储单元打印来自扫描器单元和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以及
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作为用户接口单元的该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接受用户请求。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能通过存储单元打印来自扫描器单元和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以及
所述控制器允许通过作为用户接口单元的、安装有该打印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计算机的显示单元来接受用户请求。
32.一种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该打印系统包括能执行双面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受步骤,用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双面打印作业有关的用户请求;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是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控制该打印装置执行使用一功能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功能是调整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功能。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控制处理该双面打印作业的数据,以将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的数据的打印位置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沿预定方向偏移。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为要双面打印的每个作业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来决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将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预先决定为打印装置的初始设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自动决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控制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控制该打印装置使用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本身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控制该打印装置使用与要处理的作业的打印数据不同、并被登记在存储单元中的特定数据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作为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该控制步骤还包括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允许选择第一模式。
4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该控制步骤还包括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选择第一模式。
4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该控制步骤还包括在该打印装置执行了要双面打印的作业的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处理之后,允许自动选择第一模式。
4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该控制步骤还包括当执行第一模式时,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作为该预定方向的基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的特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
4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选择性地执行以下模式:
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相对于该打印介质的另一面上的数据的打印位置的预定方向和预定偏移量,以及
第二模式,用于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而不考虑该预定方向和该预定偏移量,以及
该控制步骤还包括当执行第一模式时,控制将要在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打印的数据打印在该打印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以具有该预定方向和作为该预定偏移量的基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的用户请求的特定偏移量。
4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控制用户接口单元进行允许接受该特定的用户请求的显示;以及
当通过在用户接口单元上进行的显示接受该特定的用户请求时,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4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连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该打印装置在没有用户通过用户接口单元输入的多次打印执行指令的情况下,在要处理的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中连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5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与打印介质的双面打印有关的第一设置;
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第二设置,该第二设置能在打印装置开始打印后改变要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数据的打印位置;以及
当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第一设置和第二设置时,在打印装置完成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打印位置的改变。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当打印装置完成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时,在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受该打印位置的改变之后,允许该打印装置执行预定页数的双面打印操作,并且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再次接受打印位置的改变。
5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在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基于特定的处理条件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所述特定的处理条件考虑到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的双面打印结果。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包括要在要处理的作业中所需的打印介质的一个面上打印的图像的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在执行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考虑了该双面打印结果的该特定的处理条件。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基于来自布置在输送单元上的传感器单元的信息,自动设置考虑了该双面打印结果的该特定的处理条件,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在该打印装置内部输送打印介质。
57.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允许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包括要处理的作业中所需的图像偏移处理的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作为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该图像偏移处理用于在打印介质的一个面上打印通过沿特定方向将要打印的图像偏移特定偏移量而获得的图像;以及
允许通过用户接口单元从用户接受该特定方向和该特定偏移量。
5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5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没有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禁止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6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步骤包括:
在该打印装置执行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之后,允许该打印装置在要处理的双面打印作业中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控制打印装置执行使用该功能的该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以及
当在通过该特定的双面打印操作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偏移量没有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偏移量时,允许不使用该功能而执行一系列双面打印操作。
6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能通过存储单元打印来自扫描器单元和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以及
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通过作为用户接口单元的该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接受用户请求。
6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打印系统的作业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能通过存储单元打印来自扫描器单元和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以及
该控制步骤包括允许通过作为用户接口单元的、安装有该打印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计算机的显示单元来接受用户请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07986 | 2005-01-14 | ||
JP2005007986 | 2005-01-14 | ||
JP2005359536 | 2005-12-1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70761A Division CN101221401B (zh) | 2005-01-14 | 2006-01-13 | 打印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4783A true CN1804783A (zh) | 2006-07-19 |
CN100378644C CN100378644C (zh) | 2008-04-02 |
Family
ID=3686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16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644C (zh) | 2005-01-14 | 2006-01-13 |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
CN2008100070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401B (zh) | 2005-01-14 | 2006-01-13 | 打印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70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401B (zh) | 2005-01-14 | 2006-01-13 | 打印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188586B2 (zh) |
CN (2) | CN100378644C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9278A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1231575B (zh) * | 2007-01-24 | 2010-06-02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印刷预览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211473A (zh) * | 2010-03-31 | 2011-10-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 |
CN101420497B (zh) * | 2007-10-24 | 2012-05-02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待复印物的复印方法及其图像处理装置 |
CN103287129A (zh) * | 2012-02-27 | 2013-09-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控制部及控制方法 |
CN108931897A (zh) * | 2017-05-23 | 2018-12-0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CN109177526A (zh) * | 2018-09-25 | 2019-01-11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CN112123953A (zh) * | 2020-07-20 | 2020-12-25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方法 |
CN115384205A (zh) * | 2021-05-24 | 2022-11-2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物的生产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7138B (zh) * | 2013-01-10 | 2017-06-06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和打印机 |
JP6804043B2 (ja) | 2016-10-21 | 2020-12-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11422759B1 (en) | 2021-02-24 | 2022-08-23 | Ricoh Company, Ltd. | Page alignment for tractorless pap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5038A (ja) * | 1995-07-11 | 1997-01-28 | Canon Inc | 印字記録装置 |
JP2866340B2 (ja) * | 1996-03-08 | 1999-03-08 | エヌオーケーイージーアンドジー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印刷物処理装置 |
JPH11291468A (ja) * | 1998-04-14 | 1999-10-2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010443A (ja) * | 1998-06-22 | 2000-0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JP2000131893A (ja) * | 1998-10-27 | 2000-05-12 | Fujitsu Ltd | 両面印刷装置 |
JP3443016B2 (ja) * | 1998-10-29 | 2003-09-02 |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3320367B2 (ja) * | 1998-12-08 | 2002-09-0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両面印刷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00177197A (ja) * | 1998-12-15 | 2000-06-27 | Ricoh Co Ltd |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
JP2001058446A (ja) * | 1999-08-20 | 2001-03-06 | Isetoo: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印刷検証装置 |
JP2001287428A (ja) * | 2000-04-07 | 2001-10-16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
US7005293B2 (en) * | 2001-12-18 | 2006-02-28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Multiple axis printhead adjuster for non-contact fluid deposition devices |
JP4349304B2 (ja) * | 2004-03-17 | 2009-10-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6
- 2006-01-13 CN CNB2006100016151A patent/CN1003786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3 CN CN2008100070761A patent/CN1012214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17 JP JP2011032608A patent/JP5188586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1575B (zh) * | 2007-01-24 | 2010-06-02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印刷预览图像形成方法 |
CN101420497B (zh) * | 2007-10-24 | 2012-05-02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待复印物的复印方法及其图像处理装置 |
CN101609278B (zh) * | 2008-06-17 | 2013-04-10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1609278A (zh) * | 2008-06-17 | 2009-12-23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211473B (zh) * | 2010-03-31 | 2013-09-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 |
CN102211473A (zh) * | 2010-03-31 | 2011-10-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 |
CN103287129A (zh) * | 2012-02-27 | 2013-09-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控制部及控制方法 |
CN108931897A (zh) * | 2017-05-23 | 2018-12-0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CN109177526A (zh) * | 2018-09-25 | 2019-01-11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WO2020062776A1 (zh) * | 2018-09-25 | 2020-04-02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524927A (zh) * | 2018-09-25 | 2021-10-22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524927B (zh) * | 2018-09-25 | 2023-08-25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
CN112123953A (zh) * | 2020-07-20 | 2020-12-25 | 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面打印方法 |
CN115384205A (zh) * | 2021-05-24 | 2022-11-2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物的生产方法 |
CN115384205B (zh) * | 2021-05-24 | 2023-10-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物的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41885A (ja) | 2011-07-21 |
JP5188586B2 (ja) | 2013-04-24 |
CN101221401B (zh) | 2010-08-11 |
CN100378644C (zh) | 2008-04-02 |
CN101221401A (zh) | 2008-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04783A (zh) |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 |
CN101030125A (zh) |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 |
CN1268993C (zh) | 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94105A (zh) |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 |
CN1691033A (zh) | 成像设备、系统,处理、控制任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854920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及相关方法、成像设备及相关控制方法 | |
CN1924790A (zh)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业处理方法、打印系统 | |
CN101046728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 |
CN1737700A (zh) |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046729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 |
CN1816097A (zh)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 |
CN1945523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97882C (zh) | 数据处理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 |
CN1854918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 |
CN1766762A (zh)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业处理方法、打印系统 | |
CN1877514A (zh) | 打印系统和方法 | |
CN126341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
CN1678010A (zh) |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 |
CN157252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读取装置及调整方法 | |
CN1414507A (zh) | 服务器和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控制方法 | |
CN1932750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
CN1684062A (zh) | 文档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451112A (zh) | 来自可移动型存储媒体的图像输出装置 | |
CN1949816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69341C (zh) | 复合型图象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