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7634B - 气体开关 - Google Patents
气体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97634B CN1797634B CN 200510136917 CN200510136917A CN1797634B CN 1797634 B CN1797634 B CN 1797634B CN 200510136917 CN200510136917 CN 200510136917 CN 200510136917 A CN200510136917 A CN 200510136917A CN 1797634 B CN1797634 B CN 17976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mechanism
- gas container
- bonded block
- operating grip
- secur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减压锁定机构(5)具有随着气体开关的所述气体容器(2)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6a),并由以下部分构成:该工作轴向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2a)的外侧导出的压力检测机构(6);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具有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外侧并在所述工作轴(6a)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而相应动作时进行转动的输出部(7a);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具有机械地结合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上而与该输出部一同转动的输入部(9a)、和在该输入部转动时转动到阻碍气体开关(1)的操作手柄(4)的操作锁定位置的锁定杆(901),以及覆盖锁定机构部(7、9)的构成部件的盖体(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封入绝缘气体的气体容器内收容有开关的触头和操作机构的气体开关。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示,气体开关是在将SF6气体等绝缘气体作为消弧介质进行封入的气体容器内收容有固定触头以及可动触头、和对可动触头进行操作的操作机构的装置,其通过被电杆安装或者被收容到地面设置型变电设备的箱体内而使用。
在气体开关中,为了获得规定的消弧性能而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必须保持在规定值以上,万一容器内的气压低于规定值,则必须禁止其操作。因此,在气体开关中有必要设置减压锁闭装置,该减压锁闭装置用于在气体容器内的气压低于规定值时锁定操作手柄使其无法进行操作。
如专利文献1所示,减压锁定机构具有随着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且由以下部分构成:该工作轴向气体容器外侧导出的波纹管;以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可以滑动的方式被设置,且当处于锁定位置时与开关的操作手柄配合而阻止该操作手柄的操作的锁定棒;对锁定棒朝锁定位置施加力的弹簧;卡止机构,当在气体容器内的气压超过规定值,波纹管的差动棒向容器的外侧突出规定长度以上的状态时,通过该差动棒的工作使锁定棒卡止到非锁定位置上,而当在气体容器内的气压变得低于规定值,差动棒的突出长度变短时,解除锁定棒的卡止,使该锁定棒由弹簧的施加力作用而朝锁定位置滑动。
在这种气体开关中,为了避免气体容器形状变得很大,将减压锁定装置的构成部件中的锁定棒、对该锁定棒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件、和锁定棒的卡止机构配置在气体容器的外部,在锁定位置上通过使锁定棒直接配合到操作手柄上,锁定操作手柄的操作。
作为气体开关,将大形容器内划分为气体室和机构室,在气体室内收容有触头,机构室内收容有其操作机构和减压锁定机构,在气压下降的时通过锁定操作机构,使操作手柄的操作被锁定,但是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容器的形状变大,无法避免气体开关整体形状变大的问题。
为了避免容器形状变大、使气体开关的整体紧凑构成,必须采用在气体容器内收容触头和其操作机构,并将减压锁定机构的锁定棒、对该锁定棒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件、和锁定棒的卡止机构配置在气体容器外部的结构。这样,在将减压锁定机构的主要构成部件配置在气体容器外部的气体开关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都以露出在空气中的状态被配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45299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采用减压锁定机构的主要构成部件都配置在气体容器外部的方式的气体开关中,因为使该构成部件在露出于空气中的状态下配置,所以会出现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使锁定棒的外面被污染、或者在锁定棒和对该锁定棒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件之间浸入的水气在寒冷时冻结的情况下,产生锁定棒不能动或很难动等问题,进而导致在气压下降的时候不能通过减压锁定机构而正常进行保护动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到从周围环境中保护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将覆盖配置在气体容器外的减压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盖体安装到气体容器的外部,此时,在覆盖减压锁定机构的盖体上设置了使锁定棒滑动自如地贯通的导向孔,在气压下降的时候有必要通过该导向孔使锁定棒配合到操作手柄上。
但是,由于覆盖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盖体有必要介由衬垫(packing)或者密封垫圈(gasket)等密封部件而安装到气体容器的外面,所以由安装盖体时的密封部件压缩量的偏差,会使贯通锁定棒的导向孔的位置产生偏差,进而会出现盖体的导向孔和锁定棒之间的位置配合困难的问题。
万一不能正确进行盖体的导向孔和锁定棒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则锁定棒和导向孔内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会变大,这样有可能使锁定棒顺利地滑动、不能使减压锁定机构顺利地动作。而且,即使正确安装了盖体,当锁定棒和盖体的导向孔的内周之间的缝隙里堵塞灰尘时、或者锁定棒和盖体的导向孔的内周之间的缝隙里浸入雨水等进而该缝隙间的水分冻结时,锁定棒将会运动困难,所以当气压下降时锁定机构有可能不能正常地工作,进而基于减压锁定机构的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也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配置于气体容器外侧的气体开关中,防止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运动困难或者无法运动,从而提高气压下降时的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具有:收容触头和其操作机构的气体容器、贯通该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而设置的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轴、安装在该操作轴上而被转动操作的操作手柄、以及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时阻止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减压锁定机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减压锁定机构,具有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并具备:该工作轴向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侧导出的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有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外侧并在所述工作轴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而相应动作时进行转动的输出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机械地结合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上而与该输出部一同转动的输入部、和在该输入部转动时转动到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锁定位置的锁定杆。
若构成如上,则当气体容器内的气压降低时,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发生转动,伴随该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的转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也发生转动,锁定杆转动到锁定位置上,所以通过该锁定杆阻碍了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手柄的操作被禁止。
一般进行转动运动的轴,与进行滑动运动的轴不同,其表面即使被污染破损、附着水分而冻结,也大都不会阻碍该运动。因此,如上所述,在气压下降时输出部进行转动运动而构成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同时,锁定动作时,作为进行滑动运动的锁定棒的替代,使用进行转动运动的锁定杆作为锁定操作手柄的部件,在气压下降时产生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的转动运动通过操作手柄锁定机构的输入部传递到锁定杆上,则即使由于周围环境使各部的转动轴的表面被污染破损、附着在表面的水分冻结的情况下,在气压下降时也可以使锁定杆转动,可靠地进行锁定动作。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冻结等阻碍锁定动作,提高在气压下降时的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中,内部收容有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袋状的盖体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到气体容器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部件中,除锁定杆以外的构成部件都配置在盖体内。锁定杆配置在盖体的外侧并被盖体轴支持。
如上所述,若覆盖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部件的大部分的盖体,通过密封部件安装到气体容器上,则可以不必担心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被污染破损、构成部件上附着的雨水冻结,所以提高了减压锁定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如上在设置有盖体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中,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中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盖体的安装方向上被容许相对位移的状态,通过相互啮合,使输出部和输入部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若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在盖体的安装方向上(密封部件的压缩方向)产生容许的相对位移的状态下,通过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的相互啮合而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则与在盖体和气体容器2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压缩量无关,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正确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组装减压锁定机构。因此,可以设置覆盖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盖体而对减压锁定机构的组装毫无困难。
通常,压力检测机构在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从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向外侧突出规定长度以上。
此时,在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中,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备第1结合部件和卡止机构,并由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侧所支持,其中,所述第1结合部件是,以在与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能在卡止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设置,所述卡止机构是,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通过所述工作轴的动作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卡止在卡止位置上,而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则解除所述第1结合部件的卡止而容许该第1结合部件向所述开放位置侧的转动。盖体以覆盖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方式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面。
而且,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输出轴、第2结合部件以及锁定杆,其中,所述输出轴在将其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中心轴线对齐的状态下被所述盖体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持,所述第2结合部件是被配置在所述盖体内并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机械地结合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上,所述锁定杆是在所述盖体的外侧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位于卡止位置以及开放位置时分别被配置在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上。此外还具备施力机构,其被设置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中至少一方,用于对所述第1结合部件从卡止位置向开放位置侧施力,
此外,在第1结合部件以及第2结合部件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分别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通过所述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所述转动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移被容许的状态下进行相互啮合,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和第2结合部件机械地结合。
而且,以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非锁定位置时容许进行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而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锁定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而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的方式,设定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锁定杆及操作手柄的形状。
具有如此构成的情况下,第1结合部件构成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第2结合部件构成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方式中,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有第1结合部件、卡止部件、以及第1施力机构,并且当由于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为小于规定值使所述工作轴的突出长度小于所述规定长度,从而所述卡止部件的卡止被解除时,所述卡止部件由所述第1施力机构的施加力而位移至所述退避位置侧,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的向所述开放位置侧的转动被容许,其中,所述第1结合部件是,以在与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能在卡止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设置,所述卡止部件是,以在作为从所述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向外侧突出所述设定长度以上的状态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配合而被保持在被卡止的状态的作用位置、和从该作用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可以自如地进行直线位移的方式被设置,从而当位于所述作用位置时与在卡止位置的第1结合部件配合而阻止该第1结合部件向所述开放位置侧转动,所述第1施力机构是,以对所述卡止部件从所述作用位置向退避位置侧位移的方式施力。
而且,盖体以形成为具有底壁部和侧壁部的袋状并在将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收容在其内侧的状态下,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面。
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输出轴、第2结合部件以及锁定杆,其中,所述输出轴在将其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中心轴线对齐的状态下被所述盖体的底壁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持,所述第2结合部件是被配置在所述盖体内并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机械地结合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上,所述锁定杆是在所述盖体的外侧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位于卡止位置以及开放位置时分别被配置在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上。而且,第2施力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中至少一方,用于对所述第1结合部件从卡止位置向开放位置侧施力。
而且,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以及第2结合部件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分别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通过所述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所述转动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移被容许的状态下进行相互啮合,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和第2结合部件机械地结合。
而且,在通过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将所述卡止部件的卡止解除之际,为了抵抗从所述第2施力机构经由所述第1结合部件而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上的施加力,使得所述卡止部件能够位移到所述退避位置侧,以从所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的施加力大于从所述第2施力机构经由所述第1结合部件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上的施加力的方式,设定所述第1施力机构以及第2施力机构的施加力。
而且,以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非锁定位置时容许进行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而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锁定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杆和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而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的方式,设定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锁定杆及操作手柄的形状。
上述压力检测机构具有波纹管、工作轴,所述波纹管配置在气体容器内;所述工作轴一端固定在该波纹管上,另外一端向气体容器的外部导出。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在气压下降时输出部进行转动运动而构成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而且使用进行转动运动的锁定杆作为锁定操作手柄的部件,气压降低时所产生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的转动运动,通过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传递到锁定杆上,所以,即使由于周围环境使构成部件的表面被污染破损、附着在表面的水分冻结的情况下,在气压下降时也可以使锁定杆转动,可靠地进行锁定动作。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冻结等阻碍锁定动作,提高在气压下降时的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覆盖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部件的盖体,通过密封部件安装在气体容器上的情况下,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可以防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被污染破损,或者雨水的水分附着在构成部件上而冻结,因此可以提高减压锁定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设置了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若这些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盖体的安装方向上产生容许的相对位移的状态下,通过相互啮合使输出部和输入部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则与在盖体和气体容器之间的密封部件11的压缩量无关,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能够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组装减压锁定机构。因此可以在减压锁定机构的组装不受困难的情况下设置覆盖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盖体。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省略本发明气体开关一部分的主视图;(B)是该气体开关中所使用的操作手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沿图1的II-II线进行剖面的、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开关中所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3是该减压锁定机构从盖体的正面侧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盖体的后视图。
图5是图1的V-V线剖面图。
图6是表示从图5将盖体摘除后的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对该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部的主要部分沿图5的VII-VII线剖面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5中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9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减压锁定机构中所使用的盖体从气体容器摘除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图5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操作手柄的锁定机构部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变形实例的与图8相同的剖面图。
图中:1——气体开关,4——操作手柄,5——减压锁定机构,6——压力检测机构,6a——工作轴,7——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a——输出部,705——第1结合部件,710——卡止部件,713——压缩线圈弹簧,8——盖体,9——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a——输入部,901——锁定杆,904——第2结合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至图12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其中,图1(A)是省略一部分而进行表示本发明的气体开关的主视图,同图的(B)是该气体开关中所使用的操作手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沿图1(A)的II-II线进行剖面而表示减压锁定机构的构造的剖面图;图3是将该减压锁定机构从盖体的正面看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盖体的后视图;图5是图1的V-V线剖面图;图6是表示从图5状态将盖体摘除后的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将该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机构部的主要部分沿图5的VII-VII线剖面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图5中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的剖面图;图9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开关所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盖体从气体容器摘除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图5所示的减压锁定机构的操作手柄的锁定机构部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剖面图;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锁定动作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至图12所示的气体开关1是与变压器等其他的构成机器一同收容在地面设置型变电设备的箱体内,而在图1至图5中,2是箱体形状的气体容器,其中以规定的压力封入了作为消弧介质的SF6气体。在气体容器2的一个壁部2a的靠近下部的部分上形成有台阶部2a0,在该壁部2a的台阶部2a0的更下方的部分上,形成有比该壁部2a的上部壁2a1更加向里后退的套管(bushing)安装部2a2,使套管安装部2a2贯通安装了所需个数的套管BS。
在气体容器2内收容有构成开关的三相固定触头及可与该固定触头接触分离的三相可动触头(未图示)、和对可动触头进行操作的操作机构(未图示),各触头和规定的套管BS的贯通导体之间由未图示的连接导体连接在一起。
操作机构具有被转动操作的操作轴3,该操作轴3经由气体容器2的另一个壁部2b向外部导出。在操作轴3的位于气体容器2外的端部上安装有操作手柄4。操作手柄4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构成,且如图1(B)所示,一体化具有以下部分:一端固定在操作轴3上的基部4A;从基部4A的另一端朝与操作轴3相反的一侧竖起的竖起部4B;以及在竖起部4B的与基部4A相反一侧的端部上连接后端部、且沿与基部4A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4C。在把持部4C的前端部形成有孔401,该孔401用于与安装到在对气体开关进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绝缘操作棒的前端上的挂钩进行配合。本实施方式中,当操作手柄4处于图1(A)中实线所表示的切位置时开关为开的状态,而当操作手柄4转动到该图中锁线所示的入位置的时候开关为闭的状态。
在位于操作轴3的近旁、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上,安装有在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降低时阻止对操作手柄4的操作的减压锁定机构5。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减压锁定机构5具有随着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6a,且由压力检测机构6、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盖体8、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构成,其中,所述压力检测机构6是工作轴6a向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外侧导出而形成;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安装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外侧,具有在压力检测机构6的工作轴6a随着气体容器2内的压力降低而变动时发生转动的输出部7a;所述盖体8安装在气体容器的壁部2b上;所述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具有机械方式结合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上,与该输出部7a一同转动的输入部9a,以及在该输入部9a转动时转动到阻碍操作手柄4的操作的锁定位置的锁定杆901。
若进一步详细说明,则压力检测机构6具有配置在气体容器2内的波纹管601,在该波纹管的轴心部配置有工作轴6a,该工作轴的后端部和波纹管601的一端(自由端部)相连接。波纹管601的另一端被安装金属件602封闭,工作轴6a的另一端穿过在轴套(boss)部602a的轴心部上设置的孔向外部导出,所述轴套部602a设置于该安装金属件上。安装金属件602的轴套部602a气密式贯通孔201并向气体容器的外部导出,所述孔201是贯通气体容器的壁部2b而设置。在轴套部602a向气体容器外导出的部分的外周上形成的内螺纹部与螺母603螺合在一起,通过该螺母的紧固,波纹管601被固定在气体容器2上。
图示的压力检测机构6具有以下构成,在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超过规定值、波纹管6b的收缩量超过设定值的时候,工作轴6a的前端部6a1向气体容器外突出的长度变为大于设定长度;气体容器2内气压低于规定值、波纹管的收缩量减少的时候(波纹管伸长的时候),工作轴6a的前端部6a1向气体容器外突出的长度变为小于设定长度。
如图5至图7所示,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具有支持部件702,所述支持部件702通过螺栓701被固定在一端焊接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支持板700上。支持部件702由底壁部702a和一体化具有竖起壁部702b以及702c的U字形部件构成,所述竖起壁部702b以及702c从该底壁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同一侧竖起,在底壁部702a上形成了孔702a1用于贯通将波纹管固定在气体容器上的螺母603。通过设置在支持部件702上的贯通孔,螺栓701、701拧进竖起壁部702b,通过这些螺栓支持部件702被连接到支持板700上。由于螺栓701贯通在支持板700上设置的贯通孔为长孔,因此在螺栓701松开的状态下,可以谓调整支持部件702和气体容器的壁部2b之间的距离。
在支持部件702的底壁部702a上固定有轴部件703,所述轴部件703在和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壁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在该轴部件703的前端上形成的小径轴部703a上,转动自由地安装了第1结合部件705,所述第1结合部件705构成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第1结合部件705由杆状部件构成,轴部件703的前端小径轴部703a嵌合在设置于其后端部上的孔中。在小径轴部703a的前端设置的孔中卡入按扣销706(参照图7),通过该按扣销防止了第1结合部件705从轴部件703脱落。
第1结合部件705以轴部件703的轴线作为转动中心,在如图7所示的卡止位置和如图12所示的开放位置间转动,所述卡止位置是通过卡止部件710变为被卡止状态的位置,所述开放位置是与支持部件的竖起壁部702c对接状态时的位置。第1结合部件705的后端部,其相对的两个侧面705a、705a以沿和回动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形成为带板状,形成为该带板状的第1结合部件705的后端部作为压力检测机构部7的凸形结合部。第1结合部件705的靠近前端部的部分形成为前端纤细的形状,在该结合部件705的前端上带有圆角。
从支持部件702的底壁部702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到竖起的相对的侧壁部702b以及702c上,分别形成了大径的导向孔702b1和小径的导向孔702c1,滑动棒711滑动自由地贯穿这些导向孔而被支持,在图示的实例中,滑动棒711的靠近一端的部分以及靠近另一端的部分分别作为大径部711a以及小径部711b,在大径部711a和小径部711b之间形成了中径部711c,大径部711a以及小径部711b分别以滑动自由的方式嵌合在导向孔702b1以及702c1中。
卡止部件710由圆板状部件构成,使该卡止部件的中心部向轴线方向贯通的孔上嵌合有滑动棒711的中径部711c。卡止部件711与在滑动棒的大径部711a和中径部711c之间形成的台阶部对接而确定了位置。如图7所示,嵌合在滑动棒711的小径部711b上的垫片712和卡止部件710对接,在该垫片712和支持部件702的竖起壁部702之间配设有压缩线圈弹簧713。在该实例中,以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超过规定值、压力检测机构6的工作轴6a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大于设定长度时,工作轴6a的前端部6a1配合到卡止部件的侧面上而使卡止部件710卡止,而在气体容器内的气压低于规定值、工作轴6a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小于设定长度的时候,工作轴6a的前端部6a1从卡止部件710脱落而解除卡止部件710的卡止的方式,设定了卡止部件710的直径。
卡止部件710以能在如图7所示的配合在第1结合部件705的前端部而将该第1结合部件705卡止在卡止位置的状态的作用位置、和如图12所示的解除第1结合部件的卡止而变为与支持部件702的竖起壁部702b对接的状态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地作直线位移的方式被设置,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6a而被卡止,保持在如图7所示的作用位置上,而气压低于规定值并通过工作轴6解除卡止时,通过弹簧713的施加力位移到如图12所示的退避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线圈弹簧713构成了使卡止部件710从作用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侧的第1施力机构。而且,通过该第1施力机构、卡止部件710和导向棒711构成了卡止机构,所述卡止机构在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工作轴6a的作用而使第1结合部件705卡止在卡止位置上;当气体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解除第1结合部件705的卡止而允许该第1结合部件向开放位置的转动。通过该卡止机构和第1结合部件705,构成了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
盖体8形成为具有矩形的底壁部801和从该底壁部的周边缘部立起的侧壁部802的袋状的形状,将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收容在内侧的状态下,通过密封部件安装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外面。在图示的实例中,在侧壁部802的开口端形成了向外伸出的凸边部803,在凸边部803上形成了安装孔804。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的外面,固定有嵌合在盖体8的侧壁部802的内面上用于确定盖体8的位置的框体10,配置了将该框体10包围的密封部件即密封垫圈11。盖体8,其凸边部803通过密封垫圈11和气体容器的壁部2b对接,同时,使固定在气体容器2的壁部2b上的柱螺栓嵌合到安装孔804中,并且,以嵌合到侧壁部802的内侧的状态来配置框体10,通过将各柱螺栓12螺合到螺母13而被连接到气体容器2上。密封垫圈11以压缩的状态配置于凸边部803和气体容器的壁部2b之间,密封盖体8的安装部。
在盖体8的底壁部801上安装有轴套部件902,所述轴套部件902和固定在支持部件702上的轴部件703共有一条轴线。轴套部件902以贯通形成在盖体底壁部801上的安装孔的状态被配置,其外周部焊接在盖体的底壁部801上。在轴套部件902上,回转自由地嵌合有输出轴903,所述输出轴903其一端固定在锁定杆901的后端部上,在导入盖体8内的输出轴903的另外一端上安装有第2结合部件904,所述第2结合部件904构成了操作手柄锁定机构9的输入部9a。
第2结合部件904由剖面为コ字形的部件构成,所述剖面为コ字形的部件具有基部904a和从该基部904a的两端竖起的1对竖起壁部904b、904b。在贯通第2结合部件904的基部904a的中央部的状态下形成了角孔904a1(参照图4),在输出轴903的另一端上形成的剖面为矩形形状的部分嵌合在角孔904a1中,阻止输出轴903和第2结合部件904之间的旋转。贯通基部904a的角孔在向盖体8内突出的输出轴903的另外一端上安装按扣销905,通过该按扣销905防止了第2结合部件904的从输出轴903的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结合部件904构成了第1结合部件705的后端部(凸形结合部)和相互啮合的凹形结合部,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在盖体8安装在气体容器上的状态下,通过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第1结合部件705的后端部嵌合在第2结合部件904的竖起壁部904b和904b之间,第1结合部件705的后端部(凸形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件904(凹形结合部)啮合在一起,第2结合部件904和第1结合部件705(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9的输入部9a)相互间沿着第1结合部件705的转动中心轴线(沿盖体8的安装方向)在容许的相对位移状态下,以机械方式结合在一起,锁定杆901由形成阻塞部901a的部件构成,所述阻塞部901a在带板状金属板的前端和该金属板的板面相对成直角竖起,以和盖体8的底壁部801相对的状态配置该带状板的部分。
以将轴套部件902包围在盖体8内的方式配置螺旋弹簧906。该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2结合部件904上,另外一端906a对接在盖体8的侧壁部802的内面上。该螺旋弹簧906的施加力从底2结合部件904通过第1结合部件705传递到第1结合部件705上。而且,在第1结合部件705的前端对接在卡止部件710的外周上而被卡止的状态下,螺旋弹簧906的施加力从第1结合部件705传递到卡止部件710上。在该实例中,通过螺旋弹簧906,构成了用于将第1结合部件705从卡止位置施力到开放位置侧的第2施力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锁定杆901、输出轴903、第2结合部件904构成了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所述输出轴903固定在该锁定杆上被支持为可绕盖体8自由旋转。锁定杆901如图7所示,在卡止部件710将第1结合部件705卡止的时候,配置在如图2以及图3中实线所表示的非锁定位置上;如图12以及图12所示,在卡止部件710位移到退避位置而解除第1结合部件705的卡止的时候,通过弹簧906的施加力,转动到图1中细线表示的、图10中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上。
而且,图9表示摘下盖体8,不向锁定杆901施加外力的状态时锁定杆901的位置。在将盖体8安装到气体容器上的时候,使在图9所示位置上的锁定杆901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图10所示的位置(非锁定位置)之后,第2结合部件904结合到第1结合部件705上。
图示的实例中,以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6a将卡止部件710的卡止解除之际,为了能抵抗从弹簧906(第2施力机构)通过第1结合部件705施加到卡止部件710上的施加力而使卡止部件710能够位移到退避位置侧,从弹簧713(第1施力机构)施加到卡止部件710的施加力要大于从弹簧906(第2施力机构)通过第1结合部件705施加到卡止部件710上的施加力的方式,设定了压缩线圈弹簧713以及螺旋弹簧906的施加力。
而且,在锁定杆901位于图1中实线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上时,容许操作手柄4的转动操作;在锁定杆901位于图1中细线所示的锁定位置上时,通过锁定杆901前端的阻塞部和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阻碍了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以上述这种方式设定了锁定杆901和操作手柄4之间的位置关系、锁定杆901以及操作手柄4的形状。
图示的实例中,在锁定杆901位于非锁定位置上时,操作手柄4的竖起部4B不与锁定杆901的阻塞部901a接触,可以在切位置和入位置之间转动;在锁定杆901位于锁定位置上时,操作手柄4从切位置向入位置转动的过程、以及从入位置向切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操作手柄4的竖起部4B与锁定杆901的阻塞部901a对接,阻碍了操作手柄4的转动(操作手柄的操作被禁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超过规定值时,如图2、图5以及图7所示,压力检测机构6的工作轴6a的前端6a1对接在卡止部件710的侧面上,使该卡止部件710卡止在作用位置上。在该状态下,第1结合部件705的前端对接在卡止部件710的外周上,该第1结合部件705被卡止在卡止位置上,锁定杆901位于图3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上。此时操作手柄4不受锁定杆901的阻碍,可以从入位置到切位置、以及切位置到入位置转动。因此,开关的操作可以无障碍地进行。
对此,当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低于规定值时,为了使压力检测机构6的工作轴6a从卡止部件710脱落,通过弹簧713的施加力卡止部件710位移至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退避位置上,解除了第1结合部件705的卡止。这样,第1结合部件705转动到图11所示的开放位置,所以锁定杆901转动到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在该状态下,操作手柄4从入位置到切位置的转动过程以及从切位置到入位置的转动过程中,操作手柄4的竖起部4B对接到锁定杆901的阻塞部901a上阻碍了该转动,所以开关的投入操作以及开放操作被禁止。
如上所述,当气体容器2内的气压下降时,输出部进行转动运动而构成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同时,使用进行转动运动的锁定杆901作为锁定操作手柄4的部件,若气压下降时所产生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的转动运动,通过操作手柄锁定机构9的输入部传递到锁定杆901上,则即使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原因污染破损了构成部件的表面,或者表面附着的水分冻结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气压下降时使锁定杆转动、可靠地进行锁定动作。
而且,如上所述,若覆盖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和锁定杆901以外的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构成部件的盖体8,通过密封部件11安装在气体容器2上,则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可以防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被污染损坏或者雨水的水分附着在构成部件上而冻结,因此可以提高减压锁定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而且,如上所述,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设置了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若这些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盖体的安装方向上产生容许的相对位移的状态下,通过相互啮合使输出部和输入部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则与在盖体8和气体容器2之间的密封部件11的压缩量无关,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可以正确地结合在一起,组装减压锁定机构。因此可以在减压锁定机构的组装不受困难的情况下设置覆盖减压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的盖体8。
上述实例中,通过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上设置凸形结合部、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9a上设置凹形结合部,使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9a机械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也可以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上设置凹形结合部、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9a上设置凸形结合部,通过使二者啮合在一起而将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的输出部7a和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的输入部9a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卡止部件710和弹簧713构成了使第1结合部件705卡止的卡止机构,但是如图13所示,也可以通过将压力检测机构6的工作轴6a的前端直接配合到第1结合部件705的侧面上,使第1结合部件705卡止在卡止位置上。这种情况下,通过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6a构成卡止第1结合部件705的卡止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第1结合部件从卡止位置施力到开放位置侧的施力机构,是将螺旋弹簧906设置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9侧上,但是,该施力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7一侧,还可以设置在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两者上。
Claims (5)
1.一种气体开关,具有:收容触头和该触头的操作机构的气体容器、贯通该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而设置的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轴、安装在该操作轴上而被转动操作的操作手柄、以及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时阻止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减压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锁定机构,具有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并具备:该工作轴向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侧导出的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有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外侧并在所述工作轴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而相应动作时进行转动的输出部;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机械地结合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上而与该输出部一同转动的输入部、和在该输入部转动时转动到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锁定位置的锁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开关,其特征在于,内部收容有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袋状的盖体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到所述气体容器上,所述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构成部件中,除所述锁定杆以外的构成部件都配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锁定杆配置在盖体的外侧并被盖体轴支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输出部以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的输入部中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所述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所述盖体的安装方向上被容许相对位移的状态,通过相互啮合,使所述输出部和输入部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4.一种气体开关,具有:收容触头和该触头的操作机构的气体容器、贯通该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而设置的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轴、安装在该操作轴上而被转动操作的操作手柄、以及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时阻止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减压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锁定机构具有:
压力检测机构,具有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在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所述工作轴从所述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向外侧突出规定长度以上;
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备第1结合部件和卡止机构,并由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侧所支持,其中,所述第1结合部件是,以在与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能在卡止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设置,所述卡止机构是,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通过所述工作轴的动作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卡止在卡止位置上,而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则解除所述第1结合部件的卡止而容许该第1结合部件向所述开放位置侧的转动;
盖体,以覆盖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的方式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面;
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输出轴、第2结合部件以及锁定杆,其中,所述输出轴在将其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中心轴线对齐的状态下被所述盖体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持,所述第2结合部件是被配置在所述盖体内并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机械地结合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上,所述锁定杆是在所述盖体的外侧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位于卡止位置以及开放位置时分别被配置在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上;
施力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中至少一方,用于对所述第1结合部件从卡止位置向开放位置侧施力,
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以及第2结合部件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分别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通过所述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所述转动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移被容许的状态下进行相互啮合,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和第2结合部件机械地结合,
以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非锁定位置时容许进行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而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锁定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而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的方式,设定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锁定杆及操作手柄的形状。
5.一种气体开关,具有:收容触头和该触头的操作机构的气体容器、贯通该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而设置的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轴、安装在该操作轴上并为了开闭所述气体开关而被转动操作的操作手柄、以及当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时阻止所述操作手柄的操作的减压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锁定机构具有:
压力检测机构,具有随着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而相应动作的工作轴,在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所述工作轴从所述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向外侧突出规定长度以上;
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具有第1结合部件、卡止部件、以及第1施力机构,并且当由于所述气体容器内的压力降低为小于规定值使所述工作轴的突出长度小于所述规定长度,从而所述卡止部件的卡止被解除时,所述卡止部件由所述第1施力机构的施加力而位移至所述退避位置侧,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的向所述开放位置侧的转动被容许,其中,所述第1结合部件是,以在与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能在卡止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设置,所述卡止部件是,以在作为从所述气体容器的一个壁部向外侧突出所述设定长度以上的状态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配合而被保持在被卡止的状态的作用位置、和从该作用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可以自如地进行直线位移的方式被设置,从而当位于所述作用位置时与在卡止位置的第1结合部件配合而阻止该第1结合部件向所述开放位置侧转动,所述第1施力机构是,以对所述卡止部件从所述作用位置向退避位置侧位移的方式施力;
盖体,以形成为具有底壁部和侧壁部的袋状并在将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收容在其内侧的状态下,介由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容器的所述一个壁部的外面;
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具有输出轴、第2结合部件以及锁定杆,其中,所述输出轴在将其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中心轴线对齐的状态下被所述盖体的底壁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持,所述第2结合部件是被配置在所述盖体内并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机械地结合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上,所述锁定杆是在所述盖体的外侧由所述输出轴所固定并且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位于卡止位置以及开放位置时分别被配置在非锁定位置以及锁定位置上;
第2施力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压力检测锁定机构部及操作手柄锁定机构部中至少一方,用于对所述第1结合部件从卡止位置向开放位置侧施力,
在所述第1结合部件以及第2结合部件的一方以及另一方上分别设置可以相互啮合的凸形结合部以及凹形结合部,通过所述凸形结合部和凹形结合部相互之间在沿着所述转动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移被容许的状态下进行相互啮合,使所述第1结合部件和第2结合部件机械地结合,
在通过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工作轴将所述卡止部件的卡止解除之际,为了抵抗从所述第2施力机构经由所述第1结合部件而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上的施加力,使得所述卡止部件能够位移到所述退避位置侧,以从所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的施加力大于从所述第2施力机构经由所述第1结合部件施加到所述卡止部件上的施加力的方式,设定所述第1施力机构以及第2施力机构的施加力;
以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非锁定位置时容许进行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而当所述锁定杆位于锁定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杆和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而阻碍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操作的方式,设定所述锁定杆和操作手柄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所述锁定杆及操作手柄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79788A JP4575768B2 (ja) | 2004-12-28 | 2004-12-28 | ガス開閉器 |
JP2004379788 | 2004-12-28 | ||
JP2004-379788 | 2004-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97634A CN1797634A (zh) | 2006-07-05 |
CN1797634B true CN1797634B (zh) | 2010-06-23 |
Family
ID=3673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13691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7634B (zh) | 2004-12-28 | 2005-12-20 | 气体开关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75768B2 (zh) |
CN (1) | CN17976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2054B (zh) * | 2007-02-25 | 2012-01-11 | 株式会社大亨 | 气体开关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47697A (en) * | 1958-06-04 | 1962-07-31 | Allmanna Svenska Elek Sa Aktie | Latch-open mechanism for air blast circuit breaker |
US3601565A (en) * | 1968-05-22 | 1971-08-2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Vacuum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high voltage switch compartment and low voltage operating mechanism compartment separated by a grounded metallic parti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48724Y2 (ja) * | 1985-09-27 | 1994-12-12 | エナジ−サポ−ト株式会社 | ガス開閉器におけるガス圧低下時の開閉操作ロック装置 |
JP2003045299A (ja) * | 2001-08-01 | 2003-02-14 | Togami Electric Mfg Co Ltd | ガス開閉器 |
-
2004
- 2004-12-28 JP JP2004379788A patent/JP45757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2-20 CN CN 200510136917 patent/CN17976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47697A (en) * | 1958-06-04 | 1962-07-31 | Allmanna Svenska Elek Sa Aktie | Latch-open mechanism for air blast circuit breaker |
US3601565A (en) * | 1968-05-22 | 1971-08-2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Vacuum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high voltage switch compartment and low voltage operating mechanism compartment separated by a grounded metallic parti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3-45299A 2003.02.14 |
JP特开平7-262887A 1995.1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575768B2 (ja) | 2010-11-04 |
CN1797634A (zh) | 2006-07-05 |
JP2006185809A (ja) | 2006-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93364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JP4754854B2 (ja) | 部品の一方が真空内で遮断を行う、スイッチギアの少なくとも2つの部品を調和された方式で駆動するための制御デバイス | |
CN112151332B (zh) | 一种离合装置、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 |
CN1797634B (zh) | 气体开关 | |
US20040195044A1 (en) | Breather apparatus for a power train of vehicle | |
US5438800A (en) | Stabilizer for outside sliding plug doors | |
CN220366286U (zh) | 泄压装置及气瓶 | |
US4138603A (en) | Operator for microswitches | |
JPH0648724Y2 (ja) | ガス開閉器におけるガス圧低下時の開閉操作ロック装置 | |
US4978821A (en) | Reverse flow prevention device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 |
US7114407B1 (en) | Actuator assembly | |
KR200245671Y1 (ko) | 소화기의전자식개폐장치 | |
KR100567016B1 (ko) | 컨베이어용 풀코드 스위치 | |
CN220597365U (zh) | 一种沼气制氢装置 | |
SU591644A1 (ru) | Защитный чехол шарового шарнира рулевых т г | |
CN222705386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 |
CN112271123B (zh) | 一种传动结构 | |
JPS6344905Y2 (zh) | ||
KR200261858Y1 (ko) | 컷아웃스위치용 퓨즈홀더의 조작봉 안내 장치 | |
CN210325657U (zh) | 一种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 |
CN207378159U (zh) | 一种搅拌器专用机械密封 | |
US4412111A (en) | Limit switch mechanism | |
KR940008546Y1 (ko) | 전력 퓨우즈 유니트 | |
JPS624989Y2 (zh) | ||
CN204614747U (zh) | 充电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