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4755A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94755A CN1794755A CN 200510131172 CN200510131172A CN1794755A CN 1794755 A CN1794755 A CN 1794755A CN 200510131172 CN200510131172 CN 200510131172 CN 200510131172 A CN200510131172 A CN 200510131172A CN 1794755 A CN1794755 A CN 17947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calling
- program
- group
- call
- tele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需要经常拨打的电话组群实现在微控制器管理下进行自动连续拨打而完成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由硬件和软件配合完成,软件系统包括主程序、分组存储程序、组呼程序和通话记录查询程序;硬件系统包括电话接口、微控制器、不挥发存储器、显示单元、键盘、发号电路和通话电路,先在主程序运行中判断是否有按键动作,再确定按键是否为菜单命令,根据判断结果显示命令列表并对信息存储后,由组呼程序单元实现组呼并进行通话记录,最后由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判断通话结果并根据结果确定返回重复运行;接入普通电话线路中使用,拨打速度快,省时间,效率高,并可显示记录,可用于集体管理场合拨打群组电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的一种组呼连续自动拨号方法,进一步说是一种对需要经常拨打的电话组群,实现在微控制器管理下进行自动连续拨打或群体连续呼叫的方法,即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技术背景:
企事业管理者有时需对某些群体成员进行电话交流,例如企业向分散在各地的客户征求意见,或是单位给不坐班的职工发通知,须确认每人是否接到通知,能否参加活动,这种情况都需要给每个成员单独打电话。通话过程要先查找每个成员的电话号码,再依次拨每个成员的电话,有些电话打不通需改时再打,而客户数量可能达几百至几千,通话过程非常麻烦。
有的移动电话可分组记录人员电话号码,但拨打某一组某成员的电话,通话完毕挂断后即退出该组回到上一层,要打该组下一个成员电话,需要重新进入该组,重新查找下一个成员,不能连续自动拨该组成员电话,对需要连续拨打一组成员电话的情形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需要经常拨打一组或几组成员电话的场合,提供一种对一组成员连续自动拨打电话的方法,简称组呼。以解除逐个人查号码,逐个电话拨号的麻烦,减少出错,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程序配合完成,其中软件系统包括主程序单元、分组存储程序单元、组呼程序单元和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单元;硬件系统包括电话接口、微控制器、不挥发存储器、显示单元、键盘、发号电路和通话电路,先在主程序运行中判断是否有按键动作,再确定按键是否为菜单命令(MENV),根据判断结果显示命令列表并对信息存储后,由组呼程序单元实现组呼并进行通话记录,最后由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单元判断通话结果并根据结果确定返回重复运行;菜单命令(MENV)键判断不是组呼任务时,进行正常的电话业务,确定为组呼任务时,由分组存储程序单元完成分组存储任务。
本发明的组呼功能由软、硬件系统共同运行实现时,其硬件系统包括:
电话接口:接入电话线;
微控制器MCU:控制组呼的实现过程;
不挥发存储器:连接在MCU上,用于分组存储各类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及其它信息;
显示单元LCD:连接MCU,用于显示菜单命令,人员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
键盘:连接MCU,有4×4共16个键,包含数字键0~9;*键,用于上翻及光标左移;#号键,用于下翻及光标右移;OK键,用于确认所选项目;C键,根据场合实现相应功能,(1)输入状态下为清除最后一个输入,(2)命令状态为退出当前状态,返回上一层,长按C键返回待机状态,(3)查看记录状态为删除记录,长按C键删除当前组同类记录,如“完成通话”记录;MENU键,用于进入菜单命令状态及下翻;R键,重拨;
发号电路:由含发号功能的IC及其外围电路构成,连接在MCU与电话接口之间,将MCU送来的数据转换成双音多频(DTMF)信号发送到电话接口;
通话电路:连接电话接口,完成语音信号放大和通话等功能。
本发明组呼功能的MCU软件系统,包含主程序、分组存储程序、组呼程序和通话记录查询程序。设计主程序实现的功能为,首先判断用户按键是否为MENU(菜单命令)键,如果不是,则进入直接拨打电话状态;如果是则进入菜单命令状态,用户选“信息存储”、“组呼”、“通话记录查询”等命令,可分别调用相应的程序执行。在菜单命令状态,按0~9数字键不拨号,而执行一些特殊功能。
实现组呼功能首先需将通话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分组存储,如“客户组”,“职工组”。该功能在本设计中由分组存储程序实现,在菜单命令中选“信息存储”,调用分组存储程序,可新建“组”。编程实现的方法是给每个组建一个存放指针的存储区,将每个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存入一个数组,将该数组指针存入相应组的存储区。中文信息输入使用自行开发的基于上述数字键盘的中文拼音输入法,信息输入过程类似于手机中的T9拼音输入法,也可以使用其他中文输入法。
组呼程序实现的功能如下:用户从菜单命令中选“组呼”命令,即执行组呼程序,进入“组呼”状态,此时让液晶屏显示分组列表,待用户选择要通话的组按OK键后,让液晶屏显示该组第一个成员姓名及默认电话号码,用户再按OK键则运行自动拨号程序,实现自动拨打该电话,自动拨号程序流程设计如图5。用户通话完毕挂断后,组呼程序自动显示该组第二个成员姓名、默认电话号码,待用户按OK键拨打。遇不需通话的成员可按#号键跳过,组呼程序将显示下一个成员姓名、默认电话号码供用户拨打。重复以上步骤,可连续自动拨打完该组最后一个成员。若拨不通,用户可选择按R键重拨,或长按R键选择拨打该成员其它号码,或做通话记录备查,以便后续拨打。
通话记录设计在自动拨号程序中实现,用户拨打电话后可选择是否做通话记录,不记录直接挂机即可,未拨通可按#号键选择跳过此成员。若做记录根据是否达到通话目的可选择做何种记录,做“完成通话”记录可在挂机前按6号键,做“未完成通话”记录,可按4号键,即可将该次通话对象的姓名、电话号码及时间写入相应通话记录,还可以选择是否记下附言,按0号键即可输入附言。
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及显示记录程序在用户选“通话记录查询”命令后,从组列表选择要查询的组,再选择查看“完成通话”还是“未完成通话”记录。若选查看“未完成通话”记录,将显示“未完成通话”的姓名列表,可选择是否查看附言,是否给其打电话。查看“完成通话”记录的步骤类似。
无论何时要退出一种状态,按C键即可。
管理者使用“组呼”功能打电话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单位经常要分别召集干部、职工开会,由于成员相对固定,可先将姓名,电话号码分类存储为“干部组”、“职工组”,需要发电话通知时选“组呼”,及相应组,就可连续自动拨通该组所有成员电话,根据“完成通话”和“未完成通话”记录,可查询处理未尽事宜。又例如企业需要电话回访其产品客户,每一种商品的客户数量可达几百至几千,查找每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再依次拨每个客户的电话号码,通话操作会非常麻烦,这时可将客户姓名和电话在电子话簿里存成电冰箱客户组、洗衣机客户组、电视机客户组,使用“组呼”功能打电话,可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在修改后的手机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硬件原理设计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微控制器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分组存储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自动拨号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组呼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通话记录查询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完成组呼功能的硬件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现组呼功能由软、硬件系统组合运行实现,硬件实现组呼功能的电路原理由附图7所示的实施电路完成,包括:电话接口1、微控制器2、不挥发存储器3、显示单元4、键盘5、发号电路6和通话电路7,其中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作用按常规原理实现。
电话接口1,电话输入的两条线A,B接防雷元件VR1后,经四个二极管(如1N4004)组成的桥式电路作极性变换,提供电源及信号通路。从叉簧开关经分压电阻R6、R7引出信号送至MCU中断输入INT1,检测摘挂机信号。
微控制器(MCU)2,控制整个“组呼”的实现过程;有多种型号的MCU可以采用,此例采用AT89S52。
不挥发存储器3,用于分组存储各类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及其它信息,本例选用24C64,用AT89S52的P2.1,P2.2口模拟I2C总线,与24C64连接。
显示单元(LCD),本例选奥可拉128×64点阵LCD,用串行口连接MCU,用于显示菜单命令,人员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
键盘5,用于拨打电话、选择命令。键盘上的数字、字母按标准电话键盘排列,连接在AT89S52 P1口,有4×4共16个键,包含数字键0~9;*键,用于上翻及光标左移;#号键,用于下翻及光标右移;OK键,用于确认所选项目;C键,根据场合实现相应功能,(1)输入状态下为清除最后一个输入,(2)命令状态为退出当前状态,返回上一层,长按C键返回待机状态,(3)查看记录状态为删除记录,长按C键删除当前组同类记录,如“完成通话”记录。MENU键,用于显示命令菜单及下翻;R键,重拨。
发号电路6,由专用IC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本例选MT8888,连接在MCU与电话接口之间,将MCU送来的数据转换成DTMF信号发送到电话接口;
通话电路7,连接电话接口,完成语音信号放大和通话等功能。
将各电路单元及其元器件按电学原理进行点连通后组装成一体式装置即可具备实现电话组呼功能,各元件的型号和参数选择可根据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组呼功能的MCU软件系统设计见附图2,采用C51语言编写,包含主程序,分组存储程序,组呼程序,通话记录查询程序。主程序设计实现的功能为,首先判断用户按键是否为MENU(菜单命令)键,如果不是,则进入直接拨打电话状态;如果是则进入菜单命令状态,用户选“信息存储”、“组呼”、“通话记录查询”等命令,可分别调用相应的程序执行。在菜单命令状态,按O~9数字键不拨号,而执行一些特殊功能。
实现“组呼”功能首先需将通话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分组存储,如“客户组”,“职工组”。该功能由分组存储程序实现,分组存储程序流程的设计见附图3。分组存储编程实现的方法是给每个组建一个存放指针的存储区,将每个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存入一个数组,将该数组指针存入相应组的存储区。中文信息输入使用自行开发的基于上述数字键盘的中文拼音输入法,信息输入过程类似于手机中的T9拼音输入法,也可以使用其他中文输入法。
组呼程序流程设计如附图4,实现功能如下:用户从命令列表中选“组呼”命令,即执行组呼程序,进入“组呼”状态,此时让液晶屏显示分组列表,待用户选择要通话的组后,让液晶屏显示该组第一个成员姓名及默认电话号码,用户按OK键则运行自动拨号程序,实现自动拨打该电话,自动拨号程序的流程设计如附图5。用户通话完毕挂断后,组呼程序自动显示该组第二个成员姓名、默认电话号码,待用户按OK键拨打。遇不需通话的成员可短按#号键跳过,组呼程序将显示下一个成员姓名、默认电话号码供用户拨打。重复以上步骤,可连续自动拨打完该组最后一个成员。若拨不通,用户可选择按R键重拨,或长按R键选择拨打该成员其它号码,或做通话记录备查,以便后续拨打。
通话记录在自动拨号程序中实现,用户拨打电话后可选择是否做通话记录,不记录直接挂机即可,未拨通可按#号键选择跳过此成员。若做记录根据是否达到通话目的可选择做何种记录,做“完成通话”记录可在挂机前按“6”号键。做“未完成通话”记录,可按“4”号键,即可将该次通话对象的姓名、电话号码及时间写入相应通话记录,还可以选择是否记下附言,按0号键即可输入附言。
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及显示记录程序设计如附图6,用户从命令列表中选“通话记录查询”命令后,从组列表选择要查询的组,再选择查看“完成通话”还是“未完成通话”记录。若选查看“未完成通话”记录,将显示“未完成通话”记录的姓名列表,可选择是否查看附言,是否给其打电话,查看“完成通话”记录的步骤类似。
退出状态设计:短按C键用做退出当前状态,返回上一层;长按C键用做返回待机状态。
Claims (3)
1、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程序配合完成,其中软件系统包括主程序单元、分组存储程序单元、组呼程序单元和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单元;硬件系统包括电话接口、微控制器、不挥发存储器、显示单元、键盘、发号电路和通话电路,其特征在于先在主程序运行中判断是否有按键动作,再确定按键是否为菜单命令,根据判断结果显示命令列表并对信息存储后,由组呼程序单元实现组呼并进行通话记录,最后由通话记录查询程序判断通话结果并根据结果确定返回重复运行;菜单命令键判断不是组呼任务时,进行正常的电话业务,确定为组呼任务时,由分组存储程序完成分组存储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控制组呼的实现过程;不挥发存储器连接在微控制器上,完成分组存储各类信息;显示单元完成显示菜单命令信息;键盘完成各种控制信息的手动输入;发号电路将微控制器送来的数据转换成双音多频信号发送到电话接口;通话电路与电话接口连接完成语音信号放大和通话的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电路单元及其元器件按电学原理进行电连通组装成一体式装置实现电话或改修后的手机组呼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311723A CN100444603C (zh) | 2005-12-27 | 2005-12-27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1311723A CN100444603C (zh) | 2005-12-27 | 2005-12-27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94755A true CN1794755A (zh) | 2006-06-28 |
CN100444603C CN100444603C (zh) | 2008-12-17 |
Family
ID=3680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3117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03C (zh) | 2005-12-27 | 2005-12-27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460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3288A (zh) * | 2015-09-23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CN109756348A (zh) * | 2017-11-08 | 2019-05-14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批量呼叫方法及装置 |
CN111212178A (zh) * | 2020-01-10 | 2020-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6453U (zh) * | 1990-09-08 | 1992-06-03 | 程连元 | 微处理器控制自动顺序拨号和放音电话 |
JPH1117798A (ja) * | 1997-06-25 | 1999-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選択呼出受信機 |
CN1186916C (zh) * | 2002-01-09 | 2005-01-26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可令移动电话自动转拨同一联络人的多组电话号码的方法 |
-
2005
- 2005-12-27 CN CNB2005101311723A patent/CN10044460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3288A (zh) * | 2015-09-23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CN105163288B (zh) * | 2015-09-23 | 2019-04-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CN109756348A (zh) * | 2017-11-08 | 2019-05-14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批量呼叫方法及装置 |
WO2019091323A1 (zh) * | 2017-11-08 | 2019-05-1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批量呼叫方法及装置 |
CN109756348B (zh) * | 2017-11-08 | 2022-06-10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批量呼叫方法及装置 |
CN111212178A (zh) * | 2020-01-10 | 2020-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44603C (zh) | 2008-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192118B1 (en) | Computer telephone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
TW501025B (en) | Automatic address book update system | |
US6763104B1 (en) | Call center IVR and ACD scripting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
US7068774B1 (en) | Integrated acd and ivr scripting for call center tracking of calls | |
CN1097997C (zh) | 手持便携电话机 | |
US9509841B2 (en) | Directory features in a distributed telephony system | |
AU5260498A (en) |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user interface | |
CN1835525A (zh) | 用于通过电话进行多重拨号的方法 | |
CN1069475C (zh) | 用于贮存呼出详细资料和/或特种服务码的电话 | |
CN1185894C (zh) | 智能型过滤来电干扰的装置及方法 | |
CN1794755A (zh)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
CN1599386A (zh) | 周期循环式电话自动重拨方法及系统 | |
US8300780B1 (en) | Smart capture for populating an address book with entries | |
CN1602030A (zh) | 用于客户服务和联络中心的电话自动外拨方法及其智能分析和管理系统 | |
JP2002171335A (ja) | 通信装置とその発信者情報表示方法、及び発信者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CN1118974A (zh) | 在专用交换系统中显示缺席信息的方法 | |
US8514780B2 (en) | Unified multi technology switchboard system | |
CN1233370A (zh) | 用于电话系统的会议成员识别 | |
CN1142698C (zh) | 一种不输入特服号拨打ip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 |
JPH0591194A (ja) | 電話の自動発信制御システム | |
CN1905585A (zh) | 利用移动终端显示装置的电话号码保存装置及其通话方法 | |
CN1029881C (zh) | 汽车驾驶学校电话预约车辆方法及系统 | |
JPH06334726A (ja) | 電話機 | |
CN2662558Y (zh) | 记忆键存储号码可被集中编辑的电话机 | |
CN2662560Y (zh) | 电话机记忆键存储号码集中编辑主控话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