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3288B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63288B CN105163288B CN201510612685.XA CN201510612685A CN105163288B CN 105163288 B CN105163288 B CN 105163288B CN 201510612685 A CN201510612685 A CN 201510612685A CN 105163288 B CN105163288 B CN 1051632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group
- contact
- contact number
- communication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6010011469 Cry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包括: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记录所述通讯群组中各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已回应、无回应、或未联系;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若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则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发送呼叫提醒。本发明通过建立通讯群组,可实施联系拨号,并实时记录群组的通讯状态,具有呼叫流程简单、且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形,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且对信息传播的实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对重要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电话拨号进行传达的方式。常用的拨号方式,包括定时拨号等,比如,设定在14:30拨号至某一联系人。
然而,当计划拨号通知一组特定人群的时候,往往一轮电话拨打完成后,需要手动记录通讯完成状况,已确认下一轮拨打的名单。不仅拨打流程繁琐、而且手动记录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为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拨打流程繁琐,需手动记录且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包括:
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记录所述通讯群组中各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已回应、无回应、或未联系;
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以及
若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则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发送呼叫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群组通讯系统,包括:
群组模块,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呼叫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状态模块,用于记录所述通讯群组中各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已回应、无回应、或未联系;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以及
提醒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判断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发送呼叫提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通过建立通讯群组,实现一键呼叫群组内的全部联络号码,且记录群组内各联络号码的通讯状态以形成提醒列表,具有呼叫流程简单、且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形,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系统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群组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群组通讯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群组通讯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群组通讯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例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本发明的原理使用许多其它泛用性或特定目的运算、通信环境或组态来进行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参见图1,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群组通讯系统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如手机、或电脑等。其中,在主叫设备10中建立一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其中每一联络号码关联一被叫设备,如第一被叫手机21、第二被叫手机22、以及第三被叫电脑23。其中,所述联络号码可以为手机号、即时通信软件的号码(如QQ号、微信号)、邮箱账号等。且在一个通讯群组中,所述联络号码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方法。
所述群组通讯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详而言之,本步骤包括:
(1)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用于保存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
(2)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
(3)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其中,排序规则,通常包括:按照姓名的笔画排序,比如“丁”在“王”前;按照姓名的首字母排序,比如“安”在“张”前;按照联络号码的类型排序,比如,优先电话号码、其次是即时通讯软件、最后是邮件等。也可以按照备注的联络人分类进行排序,比如:一个公司群组中,优先总经理、其次是经理、再次是项目组长、最后是组员,又如:一个旅游团队中,优先是导游、其次是司机、最后是团员等。
在步骤S202中,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详而言之,本步骤包括:
(1)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一个联络号码并发送呼叫请求;
(2)呼叫完成后,读取所述联络号码后的下一个联络号码,并自动发送呼叫请求;以及
(3)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对所述通讯群组进行一键呼叫,避免了对号码一一拨打的繁琐流程,操作界面更加友好。
在步骤S203中,记录所述通讯群组中各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已回应、无回应、或未联系。
概而言之,本步骤包括:
(1)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
(2)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的类型,其中所述联络号码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
(3)根据所述联络账号的类型判断对应号码的通讯状态。
比如:若属于电话号码,则执行如下步骤:
(1)判断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经过拨号;
(2)若未经过拨号,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未联系;
(3)若经过拨号,则判断通话时间是否大于通话时长阈值;
(4)若不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以及
(5)若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若属于即时通信号码,则执行如下步骤:
(1)判断是否向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发送了呼叫请求;
(2)若未发送过呼叫请求,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未联系;
(3)若发送过呼叫请求,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联络号码的有回应信息;
(4)若未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
(5)若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若属于邮箱账号,其执行步骤与即时通信号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即时通讯软件和邮箱都可以设置自动回复,因此,还可以在收到回应信息后增加一个筛选步骤:
(6)提取回应信息中的关键词;
(7)根据所述关键词判断所述回应信息属于自动回复还是针对性的回复,其中,若是自动回复,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若不是自动回复,则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在步骤S204中,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号码进行呼叫时,可能会由于被叫号码所处位置的信号弱而导致一直未打通,此时一般标注为未联系。此外,通常未联系是指一轮呼叫尚未完成时,待呼叫的联络号码的状态。
在步骤S205中,若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则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发送呼叫提醒。
详而言之,本步骤包括:
(1)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
(2)若到达,则依次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未联络和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以及
(3)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本发明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通过建立通讯群组,实现一键呼叫群组内的全部联络号码,且记录群组内各联络号码的通讯状态以形成提醒列表,具有呼叫流程简单、且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形,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系统。
所述群组通讯系统30,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群组通讯系统包括:群组模块31、呼叫模块32、状态模块33、判断模块34、以及提醒模块35。
所述群组模块31,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所述群组模块31包括:存储子模块311、规则子模块312、和排序子模块313。
具体而言,存储子模块311,用于存在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至少包括: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等。规则子模块312,用于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排序子模块313,用于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其中,排序规则,通常包括:按照姓名的笔画排序,比如“丁”在“王”前;按照姓名的首字母排序,比如“安”在“张”前;按照联络号码的类型排序,比如,优先电话号码、其次是即时通讯软件、最后是邮件等。也可以按照备注的联络人分类进行排序,比如:一个公司群组中,优先总经理、其次是经理、再次是项目组长、最后是组员,又如:一个旅游团队中,优先是导游、其次是司机、最后是团员等。
所述呼叫模块32,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所述呼叫模块32包括:读取子模块321、呼叫子模块322、和轮询子模块323。具体而言,读取子模块321,用于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联络号码。呼叫子模块322,用于对所述读取子模块所读取的联络号码发送呼叫请求。轮询子模块323,用于引导所述读取模块在呼叫完成后跳转至下一个联络号码,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呼叫模块32中,可以通过对所述通讯群组进行一键呼叫,避免了对号码一一拨打的繁琐流程,操作界面更加友好。
所述状态模块33,用于记录所述通讯群组中各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所述通讯状态包括:已回应、无回应、或未联系。
所述状态模块33,包括:号码子模块331、分析子模块332、和备注子模块333。具体而言,所述号码子模块331,用于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分析子模块332,用于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的类型,其中所述联络号码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备注子模块333,用于根据所述联络账号的类型判断对应号码的通讯状态。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系统40的又一示意图,其中差别仅在于所述状态模块41不同。所述状态模块41包括:号码子模块411、第一分析子模块412、拨号判断子模块413、备注子模块414和通话子模块415。
具体而言,所述号码子模块411,用于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第一分析子模块412,用于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电话号码。拨号判断子模块413,用于当属于电话号码时,判断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经过拨号。备注子模块414,用于当未经过拨号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未联系。通话子模块415,用于当经过拨号时,判断通话时间是否大于通话时长阈值。所述备注子模块414,还用于当不大于通话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以及当大于通话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系统50的另一示意图,其中差别仅在于所述状态模块51不同。所述状态模块51包括:号码子模块511、第二分析子模块512、呼叫判断子模块513、备注子模块514、和回应判断子模块515。
具体而言,所述号码子模块511,用于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第二分析子模块512,用于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即时通信号码。呼叫判断子模块513,用于当是即时通信号码,判断是否向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发送了呼叫请求。备注子模块514,用于当未发送过呼叫请求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未联系。回应判断子模块515,用于当发送过呼叫请求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联络号码的有回应信息。所述备注子模块514,还用于当未接收到回应信息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以及当接收到回应信息时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若属于邮箱账号,其执行步骤与即时通信号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即时通讯软件和邮箱都可以设置自动回复,因此,还包括:
关键词确认模块516,连接于所述回应判断子模块515与备注子模块514,用于:提取回应信息中的关键词,并根据所述关键词判断所述回应信息属于自动回复还是针对性的回复,其中,若是自动回复,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若不是自动回复,则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请继续参照图3,所述判断模块34,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号码进行呼叫时,可能会由于被叫号码所处位置的信号弱而导致一直未打通,此时一般标注为未联系。此外,通常未联系是指一轮呼叫尚未完成时,待呼叫的联络号码的状态。
所述提醒模块35,用于当判断模块34判断存在无回应或未联系时,则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发送呼叫提醒。
所述提醒模块35包括:时间判断子模块351、和提醒子模块352。具体而言,所述时间判断子模块351,用于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所提醒子模块352,用于当到达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后,依次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未联络和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并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
此外,所述备注子模块,还用于当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本发明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通过建立通讯群组,实现一键呼叫群组内的全部联络号码,且记录群组内各联络号码的通讯状态以形成提醒列表,具有呼叫流程简单、且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形,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说明书全文,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读取所述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
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电话号码;
若属于电话号码,则判断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经过拨号;
若经过拨号,则判断通话时间是否大于通话时长阈值;
若不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以及
若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以及
若存在无回应,则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
若到达,则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以及
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具体包括:
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用于保存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
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以及
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具体包括:
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一个联络号码并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完成后,读取所述联络号码后的下一个联络号码,并自动发送呼叫请求;以及
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4.一种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
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
若是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则判断是否向所述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发送了呼叫请求;
若发送过呼叫请求,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联络号码的有回应信息;
若未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
若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以及
若存在无回应,则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
若到达,则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以及
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具体包括:
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用于保存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
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以及
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群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具体包括:
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一个联络号码并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完成后,读取所述联络号码后的下一个联络号码,并自动发送呼叫请求;以及
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7.一种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群组模块,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呼叫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状态模块,用于读取所述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电话号码;若属于电话号码,则判断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经过拨号;若经过拨号,则判断通话时间是否大于通话时长阈值;若不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以及若大于通话时长阈值,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以及
提醒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判断存在无回应时,则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若到达,则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以及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模块还包括:
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包括: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
规则子模块,用于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以及
排序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模块还包括:
读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联络号码;
呼叫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读取子模块所读取的联络号码发送呼叫请求;以及
轮询子模块,用于引导所述读取模块在呼叫完成后跳转至下一个联络号码,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10.一种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群组模块,用于建立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中包括至少两个联络号码;
呼叫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发送呼叫请求;
状态模块,用于读取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络号码;分析所述读取的联络号码是否是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若是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则判断是否向所述即时通信号码或邮箱账号发送了呼叫请求;若发送过呼叫请求,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联络号码的有回应信息;若未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无回应;若接收到回应信息,则将所述联络号码备注为已回应;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通讯群组中的全部联络号码完成呼叫后,判断当前的通讯状态是否存在无回应;以及
提醒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判断存在无回应时,则判断是否到达预设时间间隔;若到达,则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状态为无回应的联络号码发送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拨打;以及继续拨打时,记录并更新所述联络号码对应的通讯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模块还包括:
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通讯群组,所述通讯群组包括:联络人姓名、对应的联络号码、和通讯状态;
规则子模块,用于对通讯组的联络人或联络号码提供排序规则,以供用户进行排序选择;以及
排序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排序选择,并按照所述排序选择对群组内的联络号码进行排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群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模块还包括:
读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通讯群组中读取联络号码;
呼叫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读取子模块所读取的联络号码发送呼叫请求;以及
轮询子模块,用于引导所述读取模块在呼叫完成后跳转至下一个联络号码,直至将所述通讯群组中的所有号码都呼叫一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2685.XA CN105163288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2685.XA CN105163288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3288A CN105163288A (zh) | 2015-12-16 |
CN105163288B true CN105163288B (zh) | 2019-04-16 |
Family
ID=54804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126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3288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632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21949A (zh) * | 2015-12-24 | 2017-07-0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批量拨出电话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756348B (zh) * | 2017-11-08 | 2022-06-10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批量呼叫方法及装置 |
WO2019127520A1 (zh) * | 2017-12-29 | 2019-07-0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宽带集群系统中群组回呼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4755A (zh) * | 2005-12-27 | 2006-06-28 | 青岛大学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CN101605179A (zh) * | 2009-07-08 | 2009-12-16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智能重拨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85C (zh) * | 2001-09-19 | 2004-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智能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
JP5992546B2 (ja) * | 2012-03-05 | 2016-09-14 |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通信デバイス上の通信リンク最適化を動的に有効化し、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CN103095922B (zh) * | 2013-01-21 | 2015-01-14 | 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循环拨号方法及系统 |
-
2015
- 2015-09-23 CN CN201510612685.XA patent/CN1051632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4755A (zh) * | 2005-12-27 | 2006-06-28 | 青岛大学 | 一种实现电话组呼功能的方法 |
CN101605179A (zh) * | 2009-07-08 | 2009-12-16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智能重拨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3288A (zh) | 2015-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8291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all services in mobile terminal | |
US9398395B2 (en) |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messages exchanged between a sender and multiple recipients | |
CN103259820B (zh) | 选择通信方式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 |
CN103200542B (zh) |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1729639A (zh) | 移动终端的通话记录方法和装置 | |
CN105656754A (zh) | 提高查找联系人和查看信息效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685734A (zh) | 一种多类型通信整合方法及装置 | |
CN105163288B (zh) | 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 | |
CN114726947A (zh) | 消息展示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943395A (zh) |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369506A (zh) | 多卡终端的选卡提示方法及多卡移动终端 | |
CN106230999A (zh) | 一种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 |
JP2015527664A (ja) | 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端末 | |
CN104378489B (zh) | 一种基于未接来电的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6454755A (zh) | 一种信息群发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4219638B (zh) | 一种短信/彩信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10300229A (zh) | 一种呼叫应答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5566446U (zh) | 一种语音网关 | |
CN106791208A (zh) | 一种推送信息到通话请求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4618872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4144388B (zh) | 一种在移动终端中扩展通信业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458411B (zh) | 通信账号分析装置及方法 | |
CN106899485A (zh) | 业务通知方法和装置 | |
CN10754771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
CN106302999A (zh) | 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