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制备方法。
山楂属蔷薇科山楂属,为常用中药材,其性味酸甘微温,能开胃消食、消积化滞、活血化淤、收敛止痢。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高血脂症及冠心病等常见病症,文献报道其所含黄酮类成分,具有降压、降血脂、抗氧化、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山楂总黄酮是从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叶上提取的。是浅棕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有特殊香气,无臭,味苦,易溶于水和乙醇。主要活性成分为牡荆素鼠李糖甙和牡荆素葡萄糖甙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性心脏病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本发明正是利用山楂的这种作用,通过大量试验,制成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组分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配比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
环糊精1.0~4.0g、山楂提取物0.3~1.2g、水300~1500ml。
优选用量配比为:
环糊精1.5~3.0g、山楂提取物0.5~0.8g、水600~850ml。
最佳用量配比为:
环糊精2.0g、山楂提取物0.6g、水750ml。
本法明药物中山楂提取物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提取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但是为了使山楂发挥更好的药效,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取山楂,加入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静置过夜,过滤,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将浓缩液过大孔吸附树脂,加入适量水洗脱,再用乙醇洗脱,合并浓缩液、过聚纤胺,水洗,再用乙醇洗,浓缩得到山楂提取物。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中山楂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取山楂,共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将浓缩液过大孔吸附树脂,加入适量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合并浓缩液、过聚纤胺,水洗,再用50%乙醇洗,浓缩得到山楂提取物。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制剂。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a)按原料配比称取环糊精1.0~4.0g、山楂提取物0.3~1.2g、水300~1500ml备用;
(b)称取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加热,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减压浓缩,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药剂。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a)按原料配比称取环糊精1.5~3.0g、山楂提取物0.5~0.8g、水600~850ml备用;
(b)称取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30-90℃,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1.0-10ml/min;25~70℃继续搅拌4-20小时,于50-100℃减压浓缩至20-100ml,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药剂。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a)按原料配比称取环糊精2.0g、山楂提取物0.6g、水750ml备用;
(b)称取环糊精2.0克,溶解在700ml水中备用;另取0.6g山楂提取物用50ml水超声3分钟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60-70℃,300转/分钟搅拌,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3.0-4.0ml/min;40℃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40-5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药剂。
本发明药物中的环糊精可以是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优选的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磺叮醚-β-环糊精;最佳的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冻干粉针、泡腾片、微丸、软胶囊等,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可以是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滴丸剂、丸剂、冻干粉针、泡腾片、微丸、软胶囊等。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山楂提取物采用包合技术制备后,该药物有效成分山楂提取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且溶解度稳定,适宜工业化生产。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1-3次,每日各生药用量以国家药典用药量为准,不超过药典规定量。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山楂提取物采用包合技术制备后,该药物有效成分山楂提取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且溶解度稳定,适宜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经过大量的制备工艺试验以及药理学、药效学试验所得到的制剂。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实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动物试验、山楂提取物与包合后的山楂提取物溶解度。下面试验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验例采用的发明药物是按实施例1制备而成。为了便于叙述,下面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称为山楂总黄酮注射液。
实验例1 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所致局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所致局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动物 SD大鼠,体重180-220g,全部雄性,北京维通利华动物公司提供。
药品和仪器 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及丹酚酸注射液均由本公司中药所提供。
手术显微镜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LG-PS2型,恒温水浴箱为德国MEMMERT公司生产WB14型。
实验分组及给药 实验动物称重,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丹酚酸组给药量为48mg/kg,山楂总黄酮小剂量组给药量为12mg·kg-1,山楂总黄酮中剂量组给药量为24mg·kg-1,山楂总黄酮大剂量组给药量为48mg·kg-1。
给药方式:MCAO手术后立刻尾静脉注射给药,手术2小时以后,第二次给药,采用腹腔注射给药。
给药剂量:两次给药均为4ml·kg-1。
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的制备 SD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5mg·kg-1)麻醉,取侧卧位,按文献方法在外眦和外耳道连线中点作一切口,长约1.5cm,分离、夹断颞肌并切除,暴露颞骨,于实体显微镜下,用牙科钻在颞鳞骨结合处靠近口侧1mm处再作一直径2.5mm的骨窗,清理残渣,暴露大脑中动脉(位于嗅束及大脑下静脉之间)。置一小片塑料薄膜保护血管周围组织,将吸有50%氯化铁溶液(1mol·L-1盐酸)10μl的小片定量滤纸敷在此段大脑中动脉上(贴滤纸法),造成血栓,30min后取下滤纸,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组织,逐层缝合,回笼饲养。
观察指标
(1)脑梗塞范围的测定:手术后24h断头取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迅速放入4℃生理盐水中清洗,在冰面上沿矢状轴切四刀成五片,放入5ml的TTC染液(1%)中,于37℃水浴中水浴8-10分钟。正常脑组织呈红色,梗塞组织呈白色,染色后的脑组织在4%的甲醛溶液中固定24小时。将白色组织仔细挖下称重,以梗塞组织重量占脑重量的百分比作为梗 塞范围。
(2)脑含水量的测定:手术后24h,处死动物,断头取脑,迅速称重,放入105℃烘箱中,48小时,烘至恒重。取出,在干燥箱中冷却,取出称重,计算脑含水量。
结果
(1)山楂总黄酮对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结果显示丹酚酸和山楂总黄酮大、中剂量可明显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梗塞范围,且降低作用与剂量相关。山楂总黄酮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表1)。
表1:山楂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后脑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
注:*p<0.05,**p<0.01,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山楂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后脑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见(图1)
(2)山楂总黄酮对脑含水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丹酚酸和山楂总黄酮大、中、小剂量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且降低作用与剂量相关。结果统计见表2、图2:
表2:山楂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后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注:*p<0.05,**p<0.01,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山楂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后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
山楂总黄酮可减少大脑中动脉血栓所致的脑梗塞范围,降低脑含水量,减轻脑水肿。表明山楂总黄酮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实验例2 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对大鼠冠脉流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对大鼠冠脉流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350g±30g,北京维通利华公司提供。
药品和仪器 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及丹酚酸注射液均由本公司中药所提供。
Krebs-Henseleit液,Powerlab/8sp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ADInstrument Pty Ltd(澳大利亚)。
实验方法 选取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开胸暴露心脏,剪破心包膜,剪断上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保留1cm左右)及心脏周围组织,摘取心脏,置于含氧4℃K-H液中,轻轻挤压心脏,排出残留血液,将心脏连接到灌流装置并用丝线固定,开始灌流,灌流液维持37℃,并通入95%的氧气。接好心电电极,待心电平稳后,将灌注压调节在45mmHg左右进行稳压灌流,稳定后记录给药前冠脉流量和心率,经给药孔缓慢注入0.2ml配制好的药液,即山楂总黄酮注射液1.2mg/心脏和阳性对照丹酚酸注射液1.2mg/心脏,给药完毕后立即记录上述各项指标,持续观察20分钟。
结果
(1)山楂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
如图3、图1所示,山楂总黄酮注射液可以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在给药1分钟时药效达到最大,与给药前相比冠脉流量增加了18%,且其作用与丹酚酸注射液相似,5分钟后作用逐渐消失,冠脉流量恢复到给药前水平。
(2)山楂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心率的影响
如图4、图2所示,各药物对心率影响不大,大鼠心率基本保持在140-180次/分钟的范围内,各药物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图4:山楂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心率的影响
表1:山楂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n=10)
表2:山楂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心率的影响结果(n=10)
本实验的结果证明,山楂总黄酮在体外有很好的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同时对心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可以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没有加快心率),增加心脏的供血量,从而明显缓解心肌的缺血缺氧。可以认为其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是它对抗心脏缺血的一个作用机制。
实验例3:三批山楂总黄酮包合物和山楂总黄酮原料药的溶解度
目的:山楂总黄酮包合物和山楂总黄酮溶解度的测定
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约10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称取上述溶液0.5、0.8、1.5、2.0、3.0于25ml容量瓶中,补加30%乙醇至10ml,分别加10%NaNO20.3ml,静置6分钟,分别加10%Al(NO3)30.3ml,静置6分钟后加4ml 4%NaOH,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静置15分钟后测吸光度值,得标准曲线(见图5)。
包合物制备:
20041010 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2克,溶解在7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0.6g山楂提取物用5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40-5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20041011 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3克,溶解在9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0.9g山楂提取物用10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50-6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20041012 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4克,溶解在10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1.2g山 楂提取物用10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10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包合物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包合物约20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取1ml于25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法处理,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求得包合物中山楂总黄酮的含量。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山楂总黄酮及其HP-β-CD包合物的溶解度(mg/ml)数据
山楂总黄酮包合物和山楂总黄酮原料药的溶出度测定:称取50mg山楂总黄酮原料药及三份山楂总黄酮包合物,分别放入50ml小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磁力搅拌在规定时间取样,按适当比例稀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吸光度是仪器的读数。
结果见表2
表2 溶出度测定结果(吸光度)
上述试验结果说明经过包合的山楂总黄酮溶出速度比山楂总黄酮原料药快。说明采用包合技术可以解决山楂总黄酮不易溶于水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山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取山楂,共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的70%的乙醇提取0.5小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将浓缩液过大孔吸附树脂,加入适量水洗脱,再用30%乙醇洗脱,合并浓缩液、过聚纤胺,水洗,再用50%乙醇洗,浓缩得到山楂提取物。
实施例2
(a)按原料配比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2.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0.6g、水750ml备用;
(b)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2.0克,溶解在700ml水中备用;另取0.6g山楂提取物用50ml水超声3分钟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60-70℃,300转/分钟搅拌,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3.0-4.0ml/min;40℃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40-5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蒸馏水混合,制注射剂。
实施例3
(a)按原料配比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4.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1.0g、水1000ml备用;
(b)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4.0克,溶解在900ml水中备用;另取0.6g山楂提取物用100ml水超声2分钟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40-80℃,200转/分钟搅拌,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2.0-8.0ml/min;30℃继续搅拌1-8小时,于20-70℃减压浓缩至10-100ml,0.40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4
(b)按原料配比称取磺叮醚-β-环糊精1.5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0.5g、水600ml备用;
(b)称取磺叮醚-β-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30-90℃,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1.0-10ml/min;25~70℃继续搅拌4-20小时,于50-100℃减压浓缩至20-100ml,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胶囊,即得。
实施例5
(c)按原料配比称取甲基-β-环糊精3.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0.8g、水850ml备用;
(b)称取甲基-β-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40-60℃,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1.0-10ml/min;65~70℃继续搅拌4-8小时,于50-100℃减压浓缩至20-100ml,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6
(d)按原料配比称取环糊精2.5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0.6g、水700ml备用;
(b)称取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30-60℃,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2.0-5.0ml/min;60~70℃继续搅拌10-12小时,于70-90℃减压浓缩至50-60ml,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聚乙二醇4000混合,按滴丸常规制备方法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7
(e)按原料配比称取β-环糊精4.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1.0g、水600ml备用;
(b)称取β-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30-60℃,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4.0-6.0ml/min;30~40℃继续搅拌4-8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30-40ml,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按照软胶囊常规制备方法制成软胶囊,即得。
实施例8
(a)按原料配比称取γ-环糊精4.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0.3g、水1500ml备用;
(b)称取γ-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加热,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减压浓缩,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按照微丸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微丸,即得。
实施例9
(a)按原料配比称取环糊精1.0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1.2g、水300ml备用:
(b)称取环糊精,溶解在水中备用;另取山楂提取物用水超声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加热,搅拌,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搅拌,减压浓缩,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按照崩解片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崩解片,即得。
实施例10
(a)按原料配比称取α-环糊精2.8g、取按照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山楂提取物1.2g、水750ml备用;
(b)称取α-环糊精2.8克,溶解在700ml水中备用;另取1.2g山楂提取物用50ml水超声3分钟成混悬液;将环糊精水溶液升温至60-70℃,300转/分钟搅拌,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加样速度为3.0-4.0ml/min;40℃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40-5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
(c)将所得活性成分与适量辅料混合,按照泡腾片常规制备方法制成泡腾片,即得。
实施例11
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2克,溶解在7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按照实施例1方法获得的0.6g山楂提取物用5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40-5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针。
实施例12
取羟丙基-β-环糊精3克,溶解在9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按照实施例1方法获得的0.9g山楂提取物用10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50-6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制成注射液。
实施例13
取羟丙基-β-环糊精4克,溶解在1000ml60-70℃注射用水中;将按照实施例1方法获得的1.2g山楂提取物用100ml水超声10分钟成混悬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山楂提取物的混悬液,继续搅拌8-10小时,于70-80℃减压浓缩至10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