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6218A -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56218A CN1756218A CNA2005101064711A CN200510106471A CN1756218A CN 1756218 A CN1756218 A CN 1756218A CN A2005101064711 A CNA2005101064711 A CN A2005101064711A CN 200510106471 A CN200510106471 A CN 200510106471A CN 1756218 A CN1756218 A CN 17562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communication
- receiving intensity
- wireless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强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表示无线MAC帧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MAC帧包含了用于识别从访问无线通信网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IP地址;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发送具有最大接收强度值的无线MAC帧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通信单元,通过使用包含该IP地址的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依据和要求在2004年9月3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P2004-286113的优先权;在此结合它的全部内容,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配置用于通过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的通信网络来执行通信,或者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配置用于获取分配给邻近的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启动通信。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普及,诸如随着在通信设备之间相对短距离的情况下使用的无线LAN(例如IEEE802.11b)的普及,使用了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兼容的个人计算机(在下文中称为PC)、数字摄像机、电视(TV)机、打印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下文中被适当地称为“通信设备”)。
由于通信设备在使用上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网中进行移动,就存在当启动通信时,位于在前述通信设备附近的另一个通信设备期望成为通信对应方(counterpart)的情况。
例如,当多个电视机(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连接到无线LAN,并且在一个电视机上显示在带有无线LAN卡的数字摄像机中保存的图像数据时,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在位于数字摄像机前面的电视机与数字摄像机之间能够建立连接。换句话说,期望在该电视机与数字摄像机之间启动通信。
然而,对于分配给每个通信设备的诸如IP地址的标识信息,它的确定与通信设备的位置无关。因此,并不容易指定位于邻近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
假如是这种情况,已经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诸如IrDA)来获取位于邻近的作为预期通信对应方的通信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获得的IP地址通过无线LAN启动与作为通信对应方的通信设备通信的方法,所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与无线LAN不同(例如,参考日本专利待审公开No.2003-32175(第17-18页,图20))。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获取邻近的通信设备IP地址(标识信息)的方法具有下面问题。具体来说,在这种方法中,每个通信设备需要被装备两种不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它导致在通信设备的制造成本方面的增加。此外,当通信设备是便携式通信设备(诸如上文所述的加载无线LAN卡的数字摄像机)时,这两种通信方法的必要性可以妨碍尺寸和重量的减小。
此外,由于在这种方法中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法,通信顺序就会很复杂,需要启动通信的超前时间也会增加。
本发明是在考虑到前述环境的情况下而构造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当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时,它们能够很容易地指定位于邻近的通信设备,并启动与该通信设备的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方面。本发明第一方面是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强度判断单元,它用于判断表示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accessible)无线通信网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获取单元,它用于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由接收强度判断单元判断的发送具有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和通信单元,它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分组(packet)与邻近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由标识信息获取单元所获取的。
根据这个通信设备,在诸如无线LAN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中,当用户拿起通信设备靠近期望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时,将发送具有最高接收强度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认为是位于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容易地指定位于邻近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例如位于该通信设备前面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从而启动与该通信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这些信号包括不寻址到(addressed to)通信设备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中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确定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的接收强度值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作为是邻近通信设备。
根据这个通信设备,在诸如无线LAN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中,当用户拿起通信设备靠近期望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时,将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接收强度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认为是位于邻近的“邻近通信设备”。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容易地指定位于邻近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例如位于通信设备前面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从而启动与该通信设备的通信。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其中标识信息获取单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接收强度的阈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通信设备还包括:搜索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搜索信号,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来搜索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和响应信号接收单元,它通过无线通信网响应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搜索信号来接收响应信号。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其中接收强度判断单元仅仅判断连接候补通信设备的接收强度,响应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该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响应信号。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其中无线通信网包括多个无线通信信道,接收强度判断单元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进行切换,顺序地判断在多个通信信道上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其中无线通信信道被顺序地分配在预定的频带上,并且部分地覆盖其它无线通信信道的波段,接收强度判断单元采用跳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顺序地判断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一种通信程序,它包括:接收强度判断过程,它判断表示从可访问无线通信网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获取过程,它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由接收强度判断过程判断的发送具有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和通信过程,它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IP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由标识信息获取过程所获取的。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中该通信程序还包括接收信号的接收过程,所述信号包括不寻址到通信设备的信号,该通信设备被假定执行该通信程序。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中在标识信息获取过程中,将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的接收强度值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确定为邻近通信设备。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其中在标识信息获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减少接收强度的阈值。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该通信程序还包括:搜索信号发送过程,它发送搜索信号,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来搜索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和响应信号接收过程,它通过无线通信网响应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搜索信号来接收响应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中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仅仅判断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接收强度,响应信号是在响应信号接收过程中从该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接收的。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其中无线通信网包括多个无线通信信道,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进行切换,顺序地判断在多个通信信道上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其中无线通信信道顺序地被分配在预定的频带上,并且部分地覆盖其它无线通信信道的波段,通过采用跳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顺序地判断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是一种通信方法,它包括步骤:判断表示从可访问无线通信网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由接收强度判断单元判断的发送具有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IP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在标识信息获取单元中获取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就可以提供下面的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当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时,它们能够容易地指定位于邻近的通信设备,并启动与该通信设备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示意配置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逻辑模块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发送IP分组的方法的视图,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来发送该IP分组。
图5A至图5C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搜索分组、响应分组和设备信息列表的实例视图。
图6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MAC帧的配置实例的视图。
图7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切换接收强度的阈值的实例图。
图8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切换无线通信信道和接收强度的阈值的实例图。
图9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使用RARP服务器获取标识信息(IP地址)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系统的整体示意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相应的附图来进行叙述。图1显示了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包含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示意配置。
如图1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无线接入点10配置无线通信网1。该无线接入点10是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基站设备,它被配置为在2.4GHz的波段上中继无线信号。
正如在IEEE802.11b中的规定,从多个无线通信信道(14个信道)当中为无线通信网1分配一个特定的无线通信信道,给这些多个无线通信信道顺序地分配2.4GHz的波段(预定的频带)。
数字摄像机20被配置为能够加载(load)小存储卡(诸如小型闪存(Compact Flash)卡(注册商标)),用于记录捕获的静止图像或捕获的运动图像(在下文中被简称为图像)。
具体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无线LAN卡21被加载到数字摄像机20上,而不是加载到小存储卡上。采用这种方式,数字摄像机20构成了在该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
加载无线LAN卡21的数字摄像机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1执行通信。具体而言,数字摄像机20向无线通信网1发送IP分组,该IP分组包含了捕获图像的图像数据。
电视机30被配置为接收电视广播信号和播放电视节目。此外,电视机30具有用于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包括音频信号)的输入端子,并且能够根据这些信号来播放视频图像,语音等内容。
具体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无线LAN卡31被加载到电视机30上。采用这种方式,电视机30构成了在这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具体来说,电视机30接收从数字摄像机20发送给无线通信网1的IP分组,并根据接收的IP分组来显示由数字摄像机20捕获的图像。
同时,蜂窝电话40、蜂窝电话42、打印机50和电话机60可访问无线通信网1。
蜂窝电话40(或者蜂窝电话42)在其外壳内部包含了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LAN模块41(或者无线LAN模块43)。同时。类似于上述无线LAN卡21的无线LAN卡51和61被分别加载到打印机50和电话机60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蜂窝电话40和蜂窝电话42中的每一个构成了“通信设备”或者是“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另一方面,打印机50和电话机60构成了“连接候选通信设备”。随后将叙述蜂窝电话40、蜂窝电话42、打印机50和电话机60通过无线通信网1的详细使用实例。
RARP服务器100是与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兼容的服务器。RARP服务器100连接到接入点10,它被配置为存储对应MAC地址与IP地址的表。
依据来自配置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1执行通信的上述通信设备(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查询,RARP服务器100根据该表发送关于特定通信设备(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响应。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加密包含在无线MAC帧FR中的数据部分DT时(见图6),根据发送者的MAC地址(源地址SA)使用RARP服务器100来获取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对应于MAC地址的IP地址。关于RARP服务器100的详细操作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通信系统的逻辑模块配置)
现在将叙述图1中显示的通信系统的逻辑模块配置。图2显示了上述的接入点10、数字摄像机20、电视机30和RARP服务器100的逻辑模块配置。
在图2中,省略了蜂窝电话40、蜂窝电话42、打印机50和电话机60的描述。此外,下文中的叙述将主要关于与本发明相关的内容。因此,应当注意到,图2中显示的相应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没有说明或没有解释的逻辑模块(诸如电源),它们是实现设备功能所必需的模块。
(1)接入点
接入点1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和有线通信单元12。无线通信单元11被配置为基于IEEE802.11b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MAC帧FR;见图6)。有线通信单元12被配置为基于IEEE802.3u(例如100BASE-TX)发送和接收去往和来自RARP服务器100的有线信号(有线MAC帧)。
(2)数字摄像机
数字摄像机20包括无线LAN卡21,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地址获取单元23,分组处理器24,存储单元25和数字摄像机单元26。
无线LAN卡21被配置为基于IEEE802.11b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MAC帧FR)。而且,无线LAN卡21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视机30(一个或多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无线MAC帧FR,该无线MAC帧FR包含了用于识别电视机30的IP地址(标识信息)。
具体而言,无线LAN卡21发送和接收在图6中显示的无线MAC帧FR。如图6中所示,无线MAC帧FR包括报头部分HD和数据部分DT。
此外,根据IEEE802.11b,就可以建立14个信道作为无线通信信道(ch1至ch14),相应的无线信道是按照顺序在预定的频带上进行分配。分配的波段部分地重叠其它无线通信信道的波段。例如,为信道ch1分配了使用2.412GHz作为中心频率的22MHz波段,为信道chn2分配了使用2.415GHz作为中心频率的22MHz波段。
无线LAN卡21测量接收强度SG,接收强度SG表示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信号强度。具体而言,无线LAN卡21测量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电场强度,并且在无线MAC帧FR的预定部分插入表示接收强度SG(见图6)的数据(使用8位)。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被配置为判断表示由无线LAN卡21接收的无线信号(无线MAC帧FR)强度的接收强度。具体来说,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获取指示接收强度SG的数据(见图6),该数据是包含在无线MAC帧FR中,并且判断该无线MAC帧FR的电场强度。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ch1至ch4)中进行切换,可以顺序地判断在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中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
此外,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还可以采用跳过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顺序地判断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例如,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通过将无线通信信道从ch1切换到ch3,然后切换到ch5,就可以顺序地判断在相应信道中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还可以判断仅仅在可访问无线通信网1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例如电视机30)中的接收强度SG,响应分组RP是从无线通信网1中进行发送(见图5B),并由分组处理器24来接收响应分组。具体来说,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判断在无线MAC帧FR中包含的接收强度SG,该无线MAC帧FR是从发送响应分组RP的接收候选通信设备中发送的。
地址获取单元23判断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接收强度SG值的无线MAC帧FR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是作为位于数字摄像机20附近的通信设备(邻近通信设备),也就是,判断该连接候选通信设备是作为假定通信对应方的通信设备。
另外,地址获取单元23被配置为获取“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被判断为假定通信对应方的通信设备。在这个实施例中,地址获取单元23构成了标识信息获取单元。
具体来说,地址获取单元23获取IP地址的内容,该IP地址的内容包含在由无线LAN卡21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数据部分DT中(见图6)。
地址获取单元23还可以将发送具有接收强度SG的“最大值”的无线MAC帧FR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判定为邻近通信设备,该接收强度SG的“最大值”是由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判定的。地址获取单元23可以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另外,地址获取单元23可以响应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接收强度SG的阈值,也就是,电场强度的值。
随后将叙述测量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的详细方法。
分组处理器24被配置为执行处理,这包括IP分组的组装、解组装等。此外,分组处理器24被配置为使用包含“邻近通信设备”IP地址的IP分组来执行与邻近通信设备(例如电视机30)的通信,该“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是由地址获取单元23所获取的。在这个实施例中,无线LAN卡21和分组处理器24构成了通信单元。
此外,无线LAN卡21和分组处理器24构成了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无线MAC帧FR(信号),这包括不寻址到数字摄像机20的无线MAC帧FR。为了更加准确,无线LAN卡21和分组处理器24使用“混杂(promiscuous)”模式来接收不寻址到数字摄像机20的无线MAC帧FR。
同时,分组处理器24配置用于发送搜索分组SP(搜索信号),它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1搜索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在这个实施例中,分组处理器24构成了搜索信号发送单元。
具体来说,分组处理器24使用广播向无线通信网1发送搜索分组SP,该搜索分组SP具有如图5A中显示的内容。
此外,分组处理器24配置用于响应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例如电视机30)的搜索分组SP,通过无线通信网1来接收响应分组RP(响应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分组处理器24构成了响应信号接收单元。
存储单元25被配置为存储由数字摄像机单元26捕获的图像数据。此外,存储单元25存储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ARP表)以及设备信息列表L1(见图5C),该设备信息列表L1是根据分组处理器24接收的响应分组RP的内容而产生的。随后将叙述搜索分组SP、响应分组RP和设备信息列表L1的内容。
另外,存储单元25存储应用程序等用于数字摄像机20操作的内容。
数字摄像机单元26包括摄像机镜头、电荷耦合器件(CCD)元件、小液晶显示单元等。数字摄像机单元26提供数字摄像机的功能。
(3)电视机
电视机30包括无线LAN卡31、分组处理器32、图像处理器33、显示单元34和操作内容检测器35。
无线LAN卡31具有与加载到数字摄像机20上的无线LAN卡21相似的功能,它被配置为基于IEEE802.11b发送和接收无线MAC帧FR。
分组处理器32被配置为执行处理,这包括IP分组的组装、解组装等。具体来说,分组处理器32解组装从数字摄像机20等发送的、包含在无线MAC帧FR中的IP分组。此外,分组处理器32响应从数字摄像机20等发送的搜索分组SP来组装响应分组RP。
图像处理器33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输入到输入端的电视广播信号、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包括音频信号),来执行在显示单元34上显示图像的处理。此外,图像处理器33根据图像数据来执行在显示单元34上显示图像的处理,该图像数据包含在由分组处理器32解组装的IP分组中。
显示单元34被配置为根据从图像处理器33中输出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等离子显示器作为显示单元34。附带地,也可以使用液晶显示面板(LCD面板)或阴极射线管(CRT)来构造显示单元34。
操作内容检测器35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的操作内容,诸如选择电视广播频道或输入切换。具体来说,操作内容检测器35包括用于遥控终端(未显示)发送的红外线信号的光检测单元,操作按钮(未显示)等。
(4)RARP服务器
RARP服务器100包括通信单元101、地址处理器103和存储单元105。
通信单元101被配置为基于IEEE802.3u(诸如100BASE-TX)发送和接收去往和来自接入点10的有线通信单元12的有线信号(有线MAC帧)。
地址处理器103响应来自访问无线通信网1的通信设备(例如数字摄像机20)的IP地址的查询(RARP请求),通过使用对应MAC地址与IP地址的表来发送IP地址。
存储单元105被配置为存储对应MAC地址和IP地址的表。此外,存储单元105存储用于RARP服务器100操作的应用程序等内容。
(通信系统的操作)
接下来,将叙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系统的操作。
(1)邻近通信设备的地址获取
首先,图3显示了在这个实施例中构成“通信设备”的数字摄像机20的操作流程,它用于获取邻近通信设备(诸如电视机30)的IP地址并启动通信,该邻近通信设备是位于数字摄像机前面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
在步骤S10,数字摄像机20的用户拿起数字摄像机20靠近电视机30(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该电视机30用于显示由数字摄像机20捕获的图像。
在步骤S20,数字摄像机20的用户将数字摄像机10的接收模式切换为“混杂”模式。当数字摄像机20被切换为混杂模式时,数字摄像机20还捕获不寻址到数字摄像机20的无线MAC帧FR,并使无线MAC帧FR能够进行处理。
在步骤S30,数字摄像机20判断在接收的无线MAC帧FR中是否存在超过接收强度SG(电场强度)的阈值的无线MAC帧FR。
附带地,随后将叙述一种促使诸如电视机30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发送无线MAC帧FR的方法,该无线MAC帧FR包含了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IP地址(见图4)。
当不存在具有超过接收强度SG的阈值的无线MAC帧FR时(在步骤S30为否),数字摄像机20在步骤S40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周期(例如5秒)。
当还没有经过预定的时间周期时(在步骤S40中为“否”),数字摄像机20重复步骤S30的处理,或者换句话说,数字摄像机20重复是否存在具有超过接收强度SG的阈值的无线MAC帧FR的判断。
当重复步骤S30的处理时,数字摄像机20可以顺序地减少接收强度SG的阈值。随后将叙述测量接收强度SG的详细方法(见图7和图8)。
同时,当已经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周期时(在步骤S40中为“是”),数字摄像机20判断在数字摄像机20的附近不存在可通信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并因此终止该处理。
另一方面,当存在具有超过接收强度SG的阈值的无线MAC帧FR时(在步骤S30中为“是”),数字摄像机20在步骤S50分析无线MAC帧FR的内容。具体来说,数字摄像机20判断无线MAC帧FR的数据部分DT的内容(见图6)。
在步骤S60,数字摄像机20判断IP分组是否被包含在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数据部分DT中。
当IP分组包含在无线MAC帧FR中时(在步骤S60中为“是”),数字摄像机20在步骤S70判断在IP分组中包含的IP地址(下文称为接收的IP地址)是否与分配给数字摄像机20的IP地址(下文称为自身的IP地址)不同。另一方面,当IP分组并没有包含在无线MAC帧FR中时(在步骤S60中为“否”),数字摄像机20重复步骤S30等的处理。
当接收的IP地址(分配给电视机30的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不同时(在步骤S70中为“是”),数字摄像机20在步骤S80中存储接收的IP地址,并将接收的IP地址设置为连接对应方的IP地址。
另一方面,当接收的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相同时(在步骤S70中为“否”),数字摄像机20重复步骤S30等的处理,这是由于该IP分组是通过数字摄像机20自己进行发送的。
在步骤S90中,数字摄像机20启动应用程序。具体来说,数字摄像机20启动通过无线通信网1发送图像数据的应用程序,和根据图像数据在电视机30上显示图像的应用程序。
在步骤S100中,数字摄像机20执行在步骤S90中启动的应用程序。通过步骤S100的处理和通过响应该应用程序在电视机30中的处理,就能够在电视机30上显示由数字摄像机20捕获的图像。
在步骤S110中,数字摄像机20根据用户的操作、预定时间周期的流逝等,来终止在步骤S90中启动的应用程序。
在步骤S120中,数字摄像机20删除在步骤S80中存储的接收的IP地址。数字摄像机20可以保持接收的IP地址而不是删除该IP地址。
(2)通过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IP分组的发送
如上所述,为了使数字摄像机20获取分配给电视机30(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就需要使电视机30发送IP分组(见步骤S30)。
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下文如图4中所示的三种方法可以使电视机30发送IP分组。
首先,从PC(未示出)等访问无线通信网1的设备向电视机30周期地发送ping(报文网络搜索)命令(ICMP回波消息)。如图4(a)所示,响应从PC等设备周期发送的ping命令,电视机30向无线通信网1周期地发送IP分组P,该IP分组P包含分配给电视机30的IP地址。
此外,如图4(b)所示,当执行指定的“输入切换操作”时,电视机30还可以发送预定次数(例如3次)的ping命令。
例如,当操作内容检测器35(见图2)检测到执行输入切换操作时,该操作是从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切换到显示通过无线LAN卡31接收的图像数据,电视机30就发送ping命令等(见图2)。
此外,如图4(c)中的显示,通过使用搜索分组SP和响应分组RP,就可以使数字摄像机20获取电视机30的IP地址。
具体来说,当用户将数字摄像机20的接收模式切换到混杂模式时(见图3中的步骤S10),数字摄像机立即在这种切换操作之前或之后,使用广播向无线通信网1发送搜索分组SP。
一旦接收到搜索分组SP,电视机30就向数字摄像机20发送响应分组RP,该响应分组RP包含分配给电视机30的IP地址。
这里,图5A和5B显示了搜索分组SP和响应分组RP的格式的实例。图5C显示了设备信息列表L1的一个实例,该设备信息列表L1是根据响应分组RP的内容而产生的,并且被存储在数字摄像机20的存储单元25中(见图2)。
如图5A所示,响应数字摄像机20(通信设备)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类型,指示应用程序的内容的信息被添加到搜索分组SP的预定位置(附图中的阴影线部分)。
例如,通过数字摄像机20发送搜索分组SP,该搜索分组SP包括指示“静止图像的重放显示”的信息。
此外,如图5B所示,根据添加到从数字摄像机接收的搜索分组SP的信息,指示关于“静止图像的重放显示”的“设备性能”信息被添加到响应分组RP的预定位置(附图中的阴影线部分)。
例如,通过电视机30发送响应分组RP,该响应分组RP包含可以在电视机30上显示的张角(大小)的信息、媒体格式(例如JPEG)和语音信道类型(例如单声道、立体声或5.1环绕声道)。
数字摄像机20可以根据从诸如电视机30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响应分组RP的内容,来产生和存储如图5C中所示的设备信息列表L1。
附带地,如前面的叙述,设备信息列表L1的内容可以在由数字摄像机20执行启动和终止应用程序的每个例程被重写,或者被保存预定的周期(例如一天)。另外,数字摄像机20可以根据设备信息列表L1,将在设备信息列表L1中包含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仅仅设置为通信对应方,也就是,仅仅将发送响应分组RP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设置为通信对应方。
这允许数字摄像机20能够判断在发送响应分组RP的连接候选设备中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并确定所要通信的“邻近通信设备”,该无线MAC帧FR包含了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IP地址。
(3)接收强度的测量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8叙述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的测量方法。
图7示出了测量由数字摄像机20执行的接收强度SG的“基本”方法。如图7中所示,数字摄像机20判断在定时t1之前(例如在经过0.5秒之后)是否存在具有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H值的无线MAC帧FR。
当在定时t1之前没有接收到具有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H值的无线MAC帧FR时,数字摄像机20在定时t1发送搜索分组SP,并接着判断在定时t2之前(例如在经过了1.0秒之后)是否存在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M值(例如,等于接收强度阈值PH的80%的值)的无线MAC帧FR。
此外,当在定时t2之前没有接收到具有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M值的无线MAC帧FR时,数字摄像机20在定时t2发送搜索分组SP,并接着判断在定时t3之前(例如在经过了5.0秒之后)是否存在具有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L值(例如,相当于接收强度阈值PH的60%的值)的无线MAC帧FR。
当在定时t3之前没有接收到具有超过接收强度阈值PL值的无线MAC帧FR时,正如图3中步骤S40的描述,数字摄像机20宣告超时,并终止邻近通信设备(电视机30)的IP地址的获取。注意到接收强度阈值的数量和数值仅仅是举例,可以响应无线通信网1的配置来适当地修改这些数量和数值。
同时,如前面的叙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1是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通信网,并且为无线通信网1分配了在多个无线通信信道(14个信道)中的一个特定无线通信信道。
在基于IEEE802.11b的无线通信网中,可以在其中安装给不同的无线通信信道分配的多个接入点。这里,当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与不同于接入点10的接入点进行通信时,就必须经过无线通信信道进行浏览,以便搜索由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发送的IP分组。
例如,当ch1的接入点装置和ch10的接入点装置都连接到相同的通信网络时,数字摄像机20可以访问ch1,同时连接候选通信设备可以访问ch10。
因此,如图8中所示,这个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20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进行切换,可以接收在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上的无线MAC帧FR。
此外,数字摄像机20测量在每个无线通信信道上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这里,在每个无线通信信道上(减少阈值的方法)测量接收强度SG的方法与图7中显示的方法类似。
同时,在IEEE802.11b中,特定的无线通信信道(例如ch1)在2.4GHz的波段上被顺序地进行分配,以使分配的波段部分地重叠其它邻近的无线通信信道(诸如ch2)的波段,这正如前面的叙述。
在这点上,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20被配置为能够顺序地判断通过多个无线通信信道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甚至可以采用跳过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进行判断。例如,数字摄像机20通过将无线通信信道从ch1切换到ch3,然后切换到ch5,就可以顺序地接收在每个信道上的无线MAC帧FR。
换句话说,在IEEE802.11b中,可以接收在邻近无线通信信道上发送和接收的无线MAC帧FR,这即使是在采用跳过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来判断接收强度SG的情况下。
(4)使用RARP服务器的IP地址的获取
接下来,将参照图9叙述使用RARP100而使数字摄像机20获取电视机30(邻近通信设备)的IP地址的顺序。
在无线通信网1中,可以根据无线等效协议(WEP)来加密无线MAC帧FR的数据部分DT,以便避免被非法通信设备进行窃听。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摄像机20不能够识别出电视机30的IP地址,该IP地址包含在由电视机30发送的无线MAC帧FR中(例如在数据部分DT中存储的响应分组RP)。因此,数字摄像机20使用RARP服务器100获取IP地址。
注意到除了图3中显示的从步骤S50到S80的处理之外,下文将叙述执行从步骤S210到步骤S260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10中,电视机30向数字摄像机20发送无线MAC帧FR。
在步骤S220中,数字摄像机20获取在接收的无线MAC帧FR中包含的MAC地址(源地址SA;见图6)。这里,由于设置在无线MAC帧FR的报头部分DT中的源地址SA并没有通过WEP进行加密,因此数字摄像机20在不需要解密的情况下就可以识别出源地址SA。
在步骤S230中,数字摄像机20向RARP服务器100发送包含电视机30的MAC地址的IP分组,并获取对应该MAC地址的IP地址。
在步骤S240中,RARP服务器100通过参考内部存储的表来搜索与获取的MAC地址相对应的IP地址。
在步骤S250中,RARP服务器100向数字摄像机20发送包含搜索的IP地址的IP分组。
在步骤S260中,数字摄像机20存储从RARP服务器100接收的IP地址(接收的IP地址),并将IP地址设置为连接对应方的IP地址。
(操作和效果)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上述通信系统,在诸如无线LAN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中,当用户拿起数字摄像机20靠近作为期望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电视机30时,将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接收强度SG值的无线MAC帧FR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认为是位于附近的“邻近通信设备”。采用这种方式,数字摄像机20可以容易地指定设置在其前面的电视机30,并启动与电视机30的通信。
此外,根据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接收强度SG的阈值可以响应时间的流逝而减少。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灵活的处理在接收强度SG中的变化。例如,诸如加载到电视机30上的无线LAN卡31的无线LAN卡可以具有不同的“发送”电场强度,这取决于产品。
它意味着在数字摄像机20中的“接收”电场强度也变化。因此,即使在其中加载了具有弱发送电场强度的无线LAN卡的情况下,通过顺序地减少接收强度SG的阈值,就可以指定连接候选通信设备。
此外,由于这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使用了搜索分组SP和响应分组RP,因此数字摄像机20可以响应执行的应用程序内容来选择适合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
另外,数字摄像机20可以根据接收的响应分组RP的内容来产生设备信息列表L1,并且在设备信息列表L1中包含的连接候选连接设备的范围内选择邻近通信设备。因此,就可以避免在数字摄像机20和“非法”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建立,该“非法”通信设备并不兼容搜索分组SP和响应分组RP。
此外,根据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数字摄像机20通过在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之间进行切换,来判断在每个无线通信信道上接收的无线MAC帧FR的接收强度SG。因此,在不知道分配给无线通信网1的无线通信信道的情况下,用户就可以启动在数字摄像机20和电视机30之间的通信。
(其它实施例)
尽管在上文已经通过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叙述,但是应当认识到构成本文公开部分的说明和附图并不会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明显从这些公开的教导中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尽管上文是在假定数字摄像机20构成“通信设备”同时电视机30构成“邻近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叙述,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作为“邻近通信设备”,例如打印机50。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通信设备,诸如图1中显示的蜂窝电话40和蜂窝电话42。具体来说,通过执行图3中显示的处理,同时使用蜂窝电话40作为“通信设备”并且使用蜂窝电话42作为“邻近通信设备”,用户在不需要复杂设置的情况下就可以执行在蜂窝电话40和蜂窝电话42之间的通信。
采用这种方式,如果可以在蜂窝电话40和蜂窝电话42之间很容易地执行通信,在蜂窝电话40和42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就可以很容易的进行交换。
此外,通过使用蜂窝电话40作为“通信设备”并使用电话机60作为“邻近通信设备”,并且执行图3中显示的过程,在不需要拨号操作等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1(接入点10)很容易地发起在蜂窝电话40和电话机60之间的呼叫。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使用IEEE802.11b作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的实例进行了叙述,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例如根据蓝牙(注册商标)构造的无线通信网络。
同时,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根据无线LAN卡被加载到数字摄像机20上,电视机30上等的方式进行叙述。然而,除了无线LAN卡之外,还可以在其中嵌入具有类似功能的无线LAN模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IP地址”是作为根据IP版本4的IP地址进行了叙述。然而,也可以使用根据IPv6的IP地址。
同时,无线通信网1并不总是必须包括多个无线通信信道,无线信道并不总是必须按顺序被分配给预定的频带。此外,无线LAN卡21并不总是必须采用跳过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来接收无线MAC帧FR。
此外,还可以以通信程序的形式来提供接收强度判断单元22、地址获取单元23和分组处理器24,通信程序可以通过诸如PC的计算机设备来执行。
如上所述,不需要说明本发明包含了本文中没有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当依据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发明的内容来唯一的确定,权利要求被认为适合于前面说明书。
Claims (17)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配置用于判断表示从可访问无线通信网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配置用于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由接收强度判断单元判断的发送具有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
通信单元,配置用于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由标识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
2.如权利要求1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信号,这些信号包括不寻址到通信设备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标识信息获取单元将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的接收强度值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确定为邻近通信设备。
4.如权利要求1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标识信息获取单元随着时间的流逝减少接收强度的阈值。
5.如权利要求1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搜索信号发送单元,配置用于发送搜索信号,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搜索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
响应信号接收单元,配置用于响应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搜索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来接收响应信号。
6.如权利要求5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强度判断单元仅仅判断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接收强度,响应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响应信号。
7.如权利要求1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网包括多个无线通信信道,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进行切换,顺序地判断在多个通信信道上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8.如权利要求7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信道顺序地被分配在预定的频带上,并且部分地覆盖其它无线通信信道的波段,以及
接收强度判断单元采用跳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顺序地判断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9.一种通信过程,包括:
接收强度判断过程,判断表示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从可访问无线通信网的至少一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获取过程,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由接收强度判断单元判断的发送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
通信过程,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由标识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
10.如权利要求9的通信过程,还包括:
接收信号的接收过程,所述信号包括不寻址到通信设备的信号,所述通信设备被假定执行该通信过程。
11.如权利要求9的通信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标识信息获取过程中,将发送具有超过预定阈值的接收强度值的无线信号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确定为邻近通信设备。
12.如权利要求9的通信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标识信息获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接收强度的阈值。
13.如权利要求9的通信过程,还包括:
搜索信号发送过程,发送搜索信号,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搜索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
响应信号接收过程,通过无线通信网响应来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搜索信号来接收响应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的通信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仅仅判断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接收强度,在响应信号接收过程中接收来自所述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响应信号。
15.如权利要求9的通信过程,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网包括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以及
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通过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进行切换,顺序地判断在多个通信信道上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16.如权利要求15的通信过程,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信道被顺序地分配在预定的频带上,并且部分地覆盖其它无线通信信道的波段,
在接收强度判断过程中,采用跳过至少一个无线通信信道的方式,顺序地判断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1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表示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该无线信号包含了用于识别从可访问无线通信网的至少一个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中接收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获取分配给邻近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该邻近通信设备是在判断接收强度的步骤中判断的发送最大接收强度值的连接候选通信设备;以及
使用包含标识信息的分组与邻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该标识信息是在获取标识信息的步骤中获取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86113A JP2006101293A (ja) | 2004-09-30 | 2004-09-30 | 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
JP2004286113 | 2004-09-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6218A true CN1756218A (zh) | 2006-04-05 |
Family
ID=3624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064711A Pending CN1756218A (zh) | 2004-09-30 | 2005-09-26 |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22929B2 (zh) |
JP (1) | JP2006101293A (zh) |
KR (1) | KR20060051823A (zh) |
CN (1) | CN175621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65045B (zh) * | 2008-12-03 | 2010-06-23 |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家电权限管理方法 |
CN101197853B (zh) * | 2006-12-07 | 2010-08-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自动分配ip地址的方法及网络 |
CN104781799A (zh) * | 2013-03-13 | 2015-07-15 | Nec平台株式会社 | 器件连接系统、便携终端、器件连接方法及器件连接程序 |
CN106534955A (zh) * | 2015-09-10 | 2017-03-2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智能电视设备的切换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6474B1 (ko) * | 2005-11-16 | 2006-12-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유무선 네트워크의 포트 포워딩 설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US8045491B1 (en) | 2006-01-10 | 2011-10-25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ignal handling for wireless clients |
JP5032046B2 (ja) * | 2006-03-30 | 2012-09-26 | 株式会社東芝 | 管理装置、出力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7761087B2 (en) * | 2006-07-21 | 2010-07-20 | Kyocer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hrough a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
US9065682B2 (en) * | 2006-11-01 | 2015-06-23 | Silicon Image, Inc. | Wireless HD MAC frame format |
CN101563957B (zh) * | 2006-12-20 | 2013-11-0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无线网络,特别是无线照明设备的网络的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JP5221110B2 (ja) * | 2007-11-29 | 2013-06-26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通信システム |
US8345664B2 (en) * | 2008-01-11 | 2013-01-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P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JP2009302929A (ja) | 2008-06-13 | 2009-12-24 | Sony Corp | 受信機、設置状況通知方法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
US9014736B2 (en) * | 2008-11-24 | 2015-04-21 | Plantronics, Inc. | Portable network devic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arby devices and services |
KR101381448B1 (ko) * | 2009-12-17 | 2014-04-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웨이크업 채널을 이용하는 wban 제어 장치 및 그의 wban 탐색 방법, 그리고 그의 웨이크업 패턴 신호 검출 방법 |
US8914465B2 (en) * | 2010-10-27 | 2014-12-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latform system with provider controll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JP5839650B2 (ja) | 2010-11-19 | 2016-01-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JP5777464B2 (ja) * | 2011-09-16 | 2015-09-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015156B2 (ja) * | 2012-06-21 | 2016-10-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KR101727090B1 (ko) | 2012-07-06 | 2017-04-14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서비스를 등록 및 발견하는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
US9839102B2 (en) | 2012-07-12 | 2017-12-05 | Lg Innotek Co., Ltd. |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
EP2685793B1 (en) | 2012-07-12 | 2019-09-04 | LG Innotek Co., Ltd. |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
JP6051639B2 (ja) * | 2012-07-18 | 2016-12-27 |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694263B2 (ja) * | 2012-09-26 | 2015-04-0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US9730108B2 (en) | 2012-12-14 | 2017-08-08 | Plantronics, Inc. | Network architecture using Wi-Fi devices |
JP2014160319A (ja) * | 2013-02-19 | 2014-09-04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4301652B (zh) * | 2013-07-19 | 2017-09-22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网络摄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及网络硬盘录像机 |
CN105100137B (zh) * | 2014-04-26 | 2019-05-2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发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JP6344169B2 (ja) * | 2014-09-12 | 2018-06-2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16149A (ja) | 1999-06-29 | 2001-01-19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子局装置 |
JP3670541B2 (ja) | 1999-11-26 | 2005-07-1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2002244829A (ja) | 2001-02-14 | 2002-08-30 | Ricoh Co Ltd | 出力装置指定方式および無線システム |
US6678750B2 (en) * | 2001-06-04 | 2004-01-1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Wireless networked peripheral devices |
JP3671880B2 (ja) | 2001-07-18 | 2005-07-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GB0225790D0 (en) * | 2002-11-05 | 2002-12-11 | Cambridge Consultants | Proximity detector |
JP2004200830A (ja) | 2002-12-17 | 2004-07-15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ノード選択システム |
JP2006525714A (ja) * | 2003-04-01 | 2006-11-09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近接の装置及びサービスの発見 |
KR20050120777A (ko) * | 2003-04-04 | 2005-12-23 |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근접 장치들 및 서비스들의 탐색 |
KR100569303B1 (ko) * | 2003-04-11 | 2006-04-10 | 임재성 | 블루투스 시스템에서 7개 이상의 단말과의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
US7936872B2 (en) * | 2003-05-19 | 2011-05-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lient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US7129891B2 (en) * | 2003-11-21 | 2006-10-31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ximity of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7949358B2 (en) * | 2004-12-23 | 2011-05-24 | Xocyst Transfer Ag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 discovery |
US20070264991A1 (en) * | 2006-05-15 | 2007-11-1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ervices near me: discovering and connecting to available wireless services utilizing proximity discovery |
-
2004
- 2004-09-30 JP JP2004286113A patent/JP2006101293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9-26 CN CNA2005101064711A patent/CN1756218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9-28 US US11/236,677 patent/US752292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9-29 KR KR1020050091112A patent/KR2006005182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7853B (zh) * | 2006-12-07 | 2010-08-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自动分配ip地址的方法及网络 |
CN101465045B (zh) * | 2008-12-03 | 2010-06-23 |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家电权限管理方法 |
CN104781799A (zh) * | 2013-03-13 | 2015-07-15 | Nec平台株式会社 | 器件连接系统、便携终端、器件连接方法及器件连接程序 |
CN104781799B (zh) * | 2013-03-13 | 2018-09-28 | Nec平台株式会社 | 器件连接系统、便携终端、器件连接方法及器件连接程序 |
US10395228B2 (en) | 2013-03-13 | 2019-08-27 | Nec Platforms, Ltd | Device connection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nnection program |
CN106534955A (zh) * | 2015-09-10 | 2017-03-2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智能电视设备的切换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116147A1 (en) | 2006-06-01 |
JP2006101293A (ja) | 2006-04-13 |
US7522929B2 (en) | 2009-04-21 |
KR20060051823A (ko) | 2006-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56218A (zh) |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 |
CN1161927C (zh) |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和无线网络控制方法 | |
CN101056439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 |
CN100336417C (zh) | 移动节点、移动性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CN1535045A (zh) | 通信终端、基站、服务器、网络系统和切换方法 | |
CN1960400A (zh) | 通信终端及其接收阻塞方法 | |
CN1714541A (zh) | 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客户机系统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CN1305257C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CN1855935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
CN101060427A (zh) | 实现远程软件升级的系统及方法 | |
CN1525700A (zh) | 存取点至存取点的范围扩展 | |
CN1806229A (zh) | 并行管理程序、包含该并行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并行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855866A (zh) |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设置通信装置的通信参数的方法 | |
CN1866793A (zh) | 遥控系统及其方法、遥控装置以及控制对象设备 | |
CN1664911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及图像显示方法 | |
CN194604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计算机程序 | |
CN1599508A (zh)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移动终端 | |
CN1805395A (zh) | 无线局域网终端装置的检索方法、程序及使用该方法的检索系统 | |
CN1810059A (zh) | 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
CN1858817A (zh) | 一种远程控制网关设备构成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 |
CN1631017A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发送/接收装置 | |
CN1662888A (zh) | 服务器装置、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和使用它们的信息处理系统、电子设备的设定和状态取得的方法 | |
CN1472948A (zh) | 无线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 | |
CN1523837A (zh) | 移动通信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服务器及节点 | |
CN1653816A (zh) | 内容提供系统、接收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