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2070A -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32070A CN1732070A CN200380107329.8A CN200380107329A CN1732070A CN 1732070 A CN1732070 A CN 1732070A CN 200380107329 A CN200380107329 A CN 200380107329A CN 1732070 A CN1732070 A CN 17320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ever
- rotated
- handgrip
- sn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10—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 B25B13/28—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the jaws being pivotally mov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6—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把前端有头部(4)的杠杆(5)转动自如地连接在前端具有下爪(12)的手把(6)上的转动操作工具。与螺栓头(2)的卡合面(2a)卡合的上爪(7)设置在头部(4)上。使杠杆(5)向着杠杆(5)的止挡面(11)压接在手把(6)上的方向转动的弹簧(14)设置在杠杆(5)与手把(6)之间。当使手把向一个方向转动时,下爪(12)便压接在螺栓头(2)的卡合面(2b)上,将螺栓头(2)夹持在下爪(12)与上爪(7)之间。当手把(6)向反方向转动时,便解除这种夹持。当抵抗弹簧(14)而使杠杆(5)转动时,便将螺栓头(2)夹持在上爪(7)与下爪(12)之间。这样,通过工具的来回转动操作,就能使螺栓之类的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并且能根据需要,也能使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操作工具,该转动操作工具用于转动操作一被转动操作部件,该被转动操作部件具有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或者是如截面为六角形的轴那样的,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隔开180°的成对卡合面的操作部。
背景技术
在转动具有如上所述的操作部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中,一般都使用扳手。可是,使用通常的扳手,在每次使被转动操作部件转动某一个角度时,一旦离开被转动操作部件,就必须重新卡合于被转动操作部件的另一对卡合面,这种作业很麻烦,特别不适合于长时间的作业。而使用棘爪式的特殊工具,即,在让手把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被转动操作部件便转动,但在向反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则不会使被转动操作部件随之转动。然而,由于这种特殊工具只能让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当要使其向反方向转动时,每次都必须把工具与之卡合的方向改成相反的方向。而且,在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某一方向转动之后,大多情况又要求其向反方向转动。例如,在被转动操作部件为汽车的转向横拉杆那样的操作部件的情况下,由于要通过转动来调节其长度,因此为了进行微调,就需要使其向两个方向转动。如果使用像以上所述的那样只能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来回进行相反的作业是很麻烦的。
由于这个原因,曾提出了改良的扳手,它能对被转动操作部件施加任何方向的转动操作力,同时能通过在比较小的角度范围内进行的反复转动操作,而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所希望的方向转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13251号公报)。在这种改良扳手中,在操作者握持的手把的前端部分上,设有固定爪和可动爪,当使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置于这种固定爪与可动爪之间,并将手把压向该操作部时,可动爪便转动到与固定爪之间夹持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的位置,而当松开手把的压紧力时,可动爪又从夹持位置转动到夹持解除的位置。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工具中,由于必须有检测手把对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推压的状态的装置,所以始终存在着增加零件的数量,价格高,而且重量很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有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工具的来回转动操作,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且根据需要,还能使该被转动操作部件也能向反方向转动的构造非常简单的转动操作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具有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了隔开180°的成对的卡合面的操作部的被转动操作部件,在其操作部上进行转动操作的转动操作工具,其第一特征在于,它具有:杠杆,其在前端成一体地设置有钩形的头部,该钩形头部具有上爪,该上爪能与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上的成对卡合面的一个卡合面卡合;以及手把,其在前端设置有下爪,操作者握持其基端侧来进行转动操作,该下爪与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上的成对卡合面的另一个卡合面卡合;上述杠杆的中间部连接在上述手把上,使得上述上爪能在接近·离开上述下爪的方向上自由转动;当使上述杠杆前端的上爪卡合在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的成对卡合面的一个卡合面上,并使上述手把相对于该杠杆向着上述下爪接近上述上爪的方向进行相对转动时,上述下爪便向上述上爪一侧突出,通过压接在上述成对卡合面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则在与上爪之间夹持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当使上述手把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通过上述手把压接在上述杠杆上形成的止挡面上,而使上述杠杆一起转动。
另外,这里的所谓“上爪”、“下爪”这两个术语,只不过是为了区别而使用的术语,并不表示上下位置关系。
按照这个第一特征,当把设置在杠杆前端的钩形的头部钩在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上,并在这一状态下拉动手把时,设置在头部上的上爪便与操作部的一个卡合面卡合,而且若使手把相对于杠杆进行相对转动,设置在其前端的下爪便压接在操作部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因此,操作部就被夹持在上爪与下爪之间,当在这一状态下使手把向着下爪接近于上爪的方向转动时,被转动操作部件便也向着这个方向转动。并且,当使手把向相反方向转动时,下爪便离开操作部的卡合面,操作部的夹持便被解除,而且同时由于手把压接在杠杆的止挡面上,对该杠杆增加了转动力,所以不是杠杆对操作部施加转动操作力,而是在它的外表面上滑动。这样,就能借助于手把的来回转动操作,而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
此外,当要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则要同时握住与杠杆的头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手把。于是,手把相对于杠杆进行相对转动,而设置在其前端的下爪便压接在操作部的卡合面上,这样操作部便被夹持在上爪与下爪之间。因此,如果在这一状态下使手把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则被转动操作部件也向着这个方向转动。
这样,按照本发明的具有第一特征的转动操作工具,通过这种工具的来回转动操作,就能使被转动操作部件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且根据需要,还能使该被转动操作部件也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此外,由于只要把杠杆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手把上就可以,所以这种工具的结构极其简单,制造成本很低。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在第一特征上再加上第二特征,即,在上述手把与上述杠杆之间,设置有向着将上述手把压接在上述杠杆的止挡面上的方向转动顶靠上述杠杆的弹簧。
按照这个第二特征,由于在未对杠杆施加力量时,该杠杆相对于手把被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所以就能很容易地把设置在杠杆前端的头部钩住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而且当手离开手把和所握持着的杠杆时,由于该杠杆回到规定的位置上,设置在手把前端的下爪则自动地离开操作部的卡合面,由此,使得以后的操作变得容易。
还有,本发明还可以在第二特征上再加上第三特征,即,上述弹簧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板状弹簧,该弹簧设置在与上述杠杆的头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手把的中间部之间。
按照这个第三特征,即使在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附近有异物,由于能防止这种异物被夹在手把与杠杆之间,所以能使杠杆可靠地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表示在使作为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螺栓转动时的情况;
图2是表示从图1的状态变为夹持螺栓头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变为使手把向某一方向转动,并使螺栓头转动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4A~图4D依次表示从图3的状态变为使手把向反方向转动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状态下,同时把持着手把和杠杆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首先,在图1中,在作为被转动操作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栓1上,设有能使其转动的操作部,即螺栓头2。该螺栓头2基本上呈正六角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三组相隔180°的成对的卡合面2a、2b。本发明中的转动操作工具3,就是通过对螺栓头2这样的操作部进行转动操作,而使螺栓1之类的被转动操作部件转动。
转动操作工具3具有与前端的头部4成一个整体设置的杠杆5,以及手把6,操作者把持其基端侧以进行转动操作。杠杆5的头部4呈钩形,其前端具有上爪7,该上爪具有能与卡合面2a、2b中的一方2a卡合的内表面7a。头部4的基端部的内表面4a,相对于上爪7的内表面7a大致成60°的角度。
在杠杆5上,并且是在头部4基端部的附近,与其成一体地安装有从其内表面4a突出来的轴承板8。在该轴承板8上形成有轴承孔9,垂直于杠杆5的杠杆销子10穿过该轴承孔9。上述手把6借助于这根杠杆销子10,并且是在手把6的比前端面6a稍微靠近基端一侧的位置,而自由转动地连接于杠杆5。在杠杆5上,并且是在与该手把6的前端面6a相对的部分形成有止挡面11。
将手把6上的杠杆销子10嵌合部分的前方一侧做成下爪12,当使手把6向图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时,该下爪12的在图中左侧的面12a,便与螺栓头2的卡合面2a、2b中的另一个卡合面2b卡合。在手把6的基端部上,安装有为了操作者在平常操作时易于握持操作用的握把13。
在手把6与杠杆5之间,设置有用于顶靠的弹簧14,以便使杠杆5向图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杠杆5通常都保持在将其止挡面11压接在手把6的前端面6a上的状态下。弹簧14是用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软管形状的零件,其两端分别固定嵌合在手把6的中间部、和杠杆5的与头部4相反一侧的端部上。此外,该弹簧14的中间部通过压扁,而做成板条状。
这样,通过把板条状的弹簧14架设在杠杆5的自由端与手把6之间,即使在螺栓1附近布置有电线的时候,也不会产生该电线被夹在杠杆5与手把6之间的问题,所以,在防止损伤电线的同时,还能确保杠杆5完全自由地转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
如上所述,杠杆5借助于弹簧14,被保持在使其止挡面11压接于手把6的前端面6a的状态。因此,如图1所示,杠杆5前端的上爪7与手把6前端的下爪12之间是敞开的。
这样,当握住握把13操作手把6,使螺栓头2进入上述上爪7与下爪12之间之后,再将手把6向图1的下方拉下来。于是,杠杆5前端的头部4便钩住螺栓头2,杠杆5就能以该头部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在头部4前端的上爪7的内表面7a卡合在螺栓头2的卡合面2a、2b中的一方2a上的同时,头部4基端部分的内表面4a也卡合在螺栓头2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基本上固定了杠杆5。此外,通过杠杆5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手把6便以杠杆销子10为中心,相对于杠杆5向反时针方向相对转动。其结果,如图2所示,手把6前端的下爪12向上爪7一侧突出,而该下爪12的左侧面12a便压接在螺栓头2的卡合面2a、2b的另一个卡合面2b上。即,螺栓头2被夹持在上爪7与下爪12之间。因此,在这种状态下,若使手把6向箭头所示的反时针方向转动,便更加牢固地夹持着螺栓头2,并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使得螺栓头2与手把一起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则可松开螺栓1。
这样,在使螺栓1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再让手把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手把6前端的下爪12便离开螺栓头2的卡合面2b,在螺栓头2与手把6之间形成间隙。即,解除对螺栓头2的夹持。而且,杠杆5与手把6,被保持在手把6的前端面6a压接在杠杆5的止挡面11上的状态下。因此,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使得手把6向顺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据此,杠杆5也与手把6成为一体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上所述,此时,已经解除了对螺栓头2的夹持。因此,即使杠杆5就这样转动,其前端的头部4也只是如图4B和图4C所示的那样,沿着螺栓头2的外圆周面滑动,而不对螺栓头2施加转动操作力。这样,在使手把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时候,螺栓1不被进行转动操作,而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
另外,当手把6回到最初位置上时,如图4D所示,处于上爪7卡合在螺栓头2的卡合面2a的状态。当使得手把6从这个状态向反时针方向转动时,就与以上所述的一样,螺栓头2便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则可松开螺栓1。
这样,借助于使手把6来回地转动,就可操作螺栓头2只向一个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只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工具3可以一直挂在螺栓头2上,而不必像平常的扳手那样,每使螺栓1转动一定的角度,就必须将工具3更换到螺栓头2的不同的卡合面2a、2b上。
在螺栓1松开得过度时,就让手离开握把13,改为握持手把6,同时握住杠杆5上的安装有弹簧14一侧的端部与手把6。于是,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杠杆5便相对于手把6作相对转动,手把6前端的下爪12向着杠杆5前端的上爪7一侧突出。这样,便将螺栓头2夹持在上爪7与下爪12之间。因此,如果在这一状态下使手把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栓头2便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把螺栓1拧紧。此外,在这一状态下,也可以使螺栓头2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即,借助于同时握住杠杆5和手把6,就能与平常的扳手一样使用这种工具3。而且,此时不必重新把工具3钩在螺栓头2上。
以上,说明了使用本发明的转动操作工具3来转动操作螺栓1的情况,但,这种工具3并不是只能适用于具有六角形的螺栓头2的螺栓1,它也能用于对四角形螺母,如汽车上的转向横拉杆那样的方轴,或者具有将圆形截面的轴的两个侧面削平后而形成为平面的转动操作部的部件等进行转动操作的场合。特别是,这种工具3最适合于对如汽车的转向横拉杆那样的,必须在狭窄的空间里从下方进行操作的被转动操作部件进行的转动操作。
此外,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对它的设计进行各种变化。例如,弹簧14不是上述实施例那样的中空软管状的零件,而是用薄的金属板制成的弹簧。
Claims (3)
1.一种转动操作工具,其对具有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了隔开180°的成对卡合面的操作部的被转动操作部件,在其操作部进行转动操作,其特征在于,
具有:杠杆,其在前端成一体地设置有钩形的头部,该钩形头部具有上爪,该上爪能与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上的成对卡合面的一个卡合面卡合;以及手把,其在前端设置有下爪,操作者握持其基端侧来进行转动操作,该下爪与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上的成对卡合面的另一个卡合面卡合;
上述杠杆的中间部连接在上述手把上,使得上述上爪能在接近·离开上述下爪的方向上自由转动;
当使上述杠杆前端的上爪卡合在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的成对卡合面的一个卡合面上,并使上述手把相对于该杠杆向着上述下爪接近上述上爪的方向进行相对转动时,上述下爪便向上述上爪一侧突出,通过压接在上述成对卡合面的另一个卡合面上,则在与上爪之间夹持上述被转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部,当使上述手把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通过上述手把压接在上述杠杆上形成的止挡面上,而使上述杠杆一起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手把与上述杠杆之间,设置有向着将上述手把压接在上述杠杆的止挡面上的方向转动顶靠上述杠杆的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板状弹簧,该弹簧设置在与上述杠杆的头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手把的中间部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72850A JP2004202609A (ja) | 2002-12-24 | 2002-12-24 | 対をなす係合面を有する被回転操作部材の回転操作工具 |
JP372850/2002 | 2002-12-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2070A true CN1732070A (zh) | 2006-02-08 |
CN100402239C CN100402239C (zh) | 2008-07-16 |
Family
ID=3267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8010732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239C (zh) | 2002-12-24 | 2003-12-22 |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14416B2 (zh) |
JP (1) | JP2004202609A (zh) |
CN (1) | CN100402239C (zh) |
AU (1) | AU2003289492A1 (zh) |
GB (1) | GB2412077B (zh) |
WO (1) | WO20040584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33882B2 (en) | 2016-05-09 | 2017-12-05 | Southern Handling and Delivery, LLC | Adjustable wrench |
US10786889B2 (en) | 2016-05-09 | 2020-09-29 | Southern Handling and Delivery, LLC | Adjustable wrenc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395052A (en) * | 1921-02-01 | 1921-10-25 | Walter F Miller | Wrench |
JPS51149499U (zh) * | 1975-05-22 | 1976-11-30 | ||
JPS5256695U (zh) * | 1975-10-22 | 1977-04-23 | ||
JPS57197470U (zh) * | 1981-06-11 | 1982-12-15 | ||
USD287928S (en) * | 1984-01-25 | 1987-01-27 | Top Kogyo Co., Ltd. | Pivoted jaw wrench |
JPS6116277U (ja) * | 1984-06-29 | 1986-01-30 | 株式会社 東陽 | パイプレンチ |
JP2913251B2 (ja) | 1993-12-27 | 1999-06-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ナ |
WO1997036717A1 (de) * | 1996-03-29 | 1997-10-09 | Gernot Hirse | Selbstklemmender spannschlüssel |
US5746097A (en) * | 1997-02-19 | 1998-05-05 | Mccann; Frank | Wrench having a spring biased jaw |
JP3049493B2 (ja) * | 1997-10-30 | 2000-06-05 | 株式会社ニチフ端子工業 | 手持式圧接工具 |
JPH11138455A (ja) * | 1997-11-11 | 1999-05-25 | Toyoma Hayashi | 自在スパナ |
CN1132713C (zh) * | 2000-05-20 | 2003-12-31 | 徐延明 | 铰入夹持式电焊钳 |
-
2002
- 2002-12-24 JP JP2002372850A patent/JP2004202609A/ja active Pending
-
2003
- 2003-12-22 CN CNB2003801073298A patent/CN10040223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22 WO PCT/JP2003/016482 patent/WO20040584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12-22 US US10/540,366 patent/US71144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22 AU AU2003289492A patent/AU20032894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2-22 GB GB0514477A patent/GB2412077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412077B (en) | 2006-06-14 |
JP2004202609A (ja) | 2004-07-22 |
US7114416B2 (en) | 2006-10-03 |
AU2003289492A1 (en) | 2004-07-22 |
GB0514477D0 (en) | 2005-08-17 |
US20060130616A1 (en) | 2006-06-22 |
WO2004058454A1 (ja) | 2004-07-15 |
CN100402239C (zh) | 2008-07-16 |
GB2412077A (en) | 2005-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27255B2 (en) | Clamp assembly | |
CN2584358Y (zh) | 单楔块式扳手 | |
US20130175308A1 (en) | Upright bike mount | |
US8444033B2 (en) | Device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to bars, application to motor vehicle roof rail bars | |
CN1657236A (zh) | 可调节的反作用臂和备有该臂的动力式扭转工具 | |
CN2181371Y (zh) | 可调整扳手 | |
US3933019A (en) | Riveting device | |
CN213319832U (zh) | 一种汽车维修用活动扳手 | |
CN1732070A (zh) |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 |
CN1893187A (zh) | 草坪和花园型电池线夹 | |
CN2878796Y (zh) | 钢丝绳夹 | |
CN110549285A (zh) | 一种用于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快速扳手装置 | |
US12226879B2 (en) | Pipe fitting tool | |
AU2008253839A1 (en) | A connector | |
CN2209569Y (zh) | 双夹座或单夹座可变换式虎钳 | |
US12138762B1 (en) | Lock jaw tool device | |
CN106141969B (zh) | 一种可调钩头扳手 | |
CN211967309U (zh) |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 |
CN222270149U (zh) | 一种导套拆卸装置 | |
CN206643825U (zh) | 一种棘轮扳手 | |
CN217195029U (zh) | 适用于狭窄空间的可调节扳手 | |
CN105382751B (zh) | 一种单爪式扳手 | |
CN218947507U (zh) | 一种多功能双头扳手 | |
CN220972260U (zh) | 紧固辅助工装、止转工装以及安装工具 | |
CN217833459U (zh) | 一种扳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