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67309U -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7309U
CN211967309U CN201922372289.0U CN201922372289U CN211967309U CN 211967309 U CN211967309 U CN 211967309U CN 201922372289 U CN201922372289 U CN 201922372289U CN 211967309 U CN211967309 U CN 211967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art
connecting rod
limiting
automatic screwdriver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22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寅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ynam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22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7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7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7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涉及紧固件的组装领域,能够减少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时因为握紧力度不够而出现的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所述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卡持手臂的卡持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辅助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拧紧和旋松螺钉/螺栓。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背景技术
自动螺丝刀,目前包括电动式(电批)和气动式(风批),是用于拧紧和旋松螺钉或螺栓用的自动工具。这种工具装有调节和限制扭矩的机构,主要用于装配线。由于它的精度高,效率快,已经成为组装行业必不可缺的工具。
然而,在进行紧固件组装时,对于扭力较大的自动螺丝刀,操作人员可能会因为握紧力度不够而出现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能够减少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时因为握紧力度不够而出现的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卡持手臂的卡持部。
可选的,所述卡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为6-8厘米。
可选的,所述卡持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侧。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的第一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的第二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分别呈“n”形,所述第三限位部为中部向下弯曲的圆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限位部、第三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二连接杆依次连接,并由一根杆折弯而成。
可选的,所述夹具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其中,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第一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螺母;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第二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二螺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一抱箍体和所述第二抱箍体相对设置形成抱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卡持手臂的卡持部。在使用所述支架时,将自动螺丝刀夹紧在所述夹具内,然后用手握住所述自动螺丝刀的手柄,并同时将手臂卡在所述卡持部;最后移动所述自动螺丝刀,使所述自动螺丝刀的头部对准螺钉/螺栓,然后打开自动螺丝刀的开关即可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在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的过程中,所述自动螺丝刀会承受一定的扭力,这时,自动螺丝刀就会将该部分扭力传递给操作人员握持所述手柄的手部以及卡在所述支架的卡持部的手臂上,使操作人员的手和手臂同时承担该部分扭力作用,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仅用手承担该部分扭力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时因为握紧力度不够而出现的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还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手部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的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能够减少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时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2,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卡持手臂的卡持部3。
本实施例,在使用所述支架时,将自动螺丝刀夹紧在所述夹具内,然后用手握住所述自动螺丝刀的手柄,并同时将手臂卡在所述卡持部;最后移动所述自动螺丝刀,使所述自动螺丝刀的头部对准螺钉/螺栓,然后打开自动螺丝刀的开关即可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在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的过程中,所述自动螺丝刀会承受一定的扭力,这时,自动螺丝刀就会将该部分扭力传递给操作人员握持所述手柄的手部以及卡在所述支架的卡持部的手臂上,使操作人员的手和手臂同时承担该部分扭力作用,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仅用手承担该部分扭力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使用自动螺丝刀时因为握紧力度不够而出现的螺丝刀从手中松脱的现象,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还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手部的负担。
另外,在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部还可以不对所述手柄施加握紧力,仅扶住所述手柄以使所述自动螺丝刀的头部始终对准所述螺钉/螺栓即可,这时,卡在所述支架的卡持部的手臂单独来承担该部分扭力作用。实际上,由于所述卡持部距离所述自动螺丝刀的中心线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通过力矩平衡原理可知,传递到操作人员手臂处的力要远远小于所述自动螺丝刀承受的来自螺钉/螺栓的扭力,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还能够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可以为7-15厘米,这样,就能够使操作人员的前臂卡在所述卡持部。并且,所述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的总长度在20-35厘米之间,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的体积较小,方便操作人员携带,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工作场合。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组成卡持手臂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朝向所述夹具,另一端远离所述夹具,这样,可以让操作人员同时将手臂卡在所述卡槽内以及用手部握住夹紧在所述夹具内的自动螺丝刀的手柄。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手臂和手是指同一个操作人员同一侧的手臂和手。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以分别为板状体;每个所述板状体还可以为圆弧形,两个圆弧形的所述板状体组成一个括号形结构。
如图2所示,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之间的距离为6-8厘米。
本实施例,因成年人的手臂的宽度一般在5-7cm之间,因此,将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设置在8-15厘米之间,可以适应大部分成年人的手臂,从而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支架的通用性。
并且,将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设置的略大于成年人的手臂宽度,可以尽量避免操作人员的手臂被卡紧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从而提高所述支架使用时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可选的,所述卡持部3还包括第三限位部33,所述第三限位部3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1的下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32的下侧。
本实施例,在拧紧或旋松螺钉/螺栓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卡在所述卡持部内的手臂一般会自然下垂,这时,当操作人员的手臂下垂后脱出由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组成的卡槽,则会造成较严重的自动螺丝刀脱手事故,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第三限位部即可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臂向下脱出所述卡槽,从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2的第一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2的第二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相连。
本实施例,由两根连接杆组成支架本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较低,另外,相比于板状的支架本体,由两根连接杆组成支架本体的重量也较小,从而减小了所述支架的自重,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如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3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2的形状分别呈“n”形,所述第三限位部33为中部向下弯曲的圆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3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限位部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32的第二端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采用中部有空隙的“n”形结构,相比于板状结构,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减小了所述卡持部的重量,进而减小了所述支架的自重,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形状,可以适应操作人员手臂的弧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卡持部的舒适性。
如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第一限位部31、第三限位部33、第二限位部32、第二连接杆12依次连接,并由一根杆折弯而成。
本实施例,由一根杆采用折弯工艺制作而成的所述支架本体和卡持部,大大减小了所述支架的制作成本,且能够快速、大批量成产,以满足需要。并且,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卡持部的自重也较轻,从而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携带和使用。
如图4所示,可选的,所述夹具2包括第一螺杆21、第二螺杆22以及第一抱箍体23和第二抱箍体24;其中,所述第一螺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23和第二抱箍体24第一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一螺杆21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23和第二抱箍体24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螺母25;所述第二螺杆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23和第二抱箍体24第二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二螺杆22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23和第二抱箍体24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螺母26;所述第一抱箍体23和所述第二抱箍体24相对设置形成抱箍。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杆可以由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开设螺纹后形成,同样的,所述第二螺杆可以由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开设螺纹后形成。在使用所述夹具夹持自动螺丝刀时,可以将位于所述抱箍两侧的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拧松,以使所述自动螺丝刀能够卡在所述抱箍中,然后再拧紧所述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使所述自动螺丝刀被夹紧在所述抱箍中即可。
当然,所述夹具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例如万能夹头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自动螺丝刀的夹具,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卡持手臂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距离为6-8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的第一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的第二侧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分别呈“n”形,所述第三限位部为中部向下弯曲的圆弧形;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二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限位部、第三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二连接杆依次连接,并由一根杆折弯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以及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其中,
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第一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一螺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螺母;
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第二侧的通孔,在所述第二螺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抱箍体和第二抱箍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螺母;
所述第一抱箍体和所述第二抱箍体相对设置形成抱箍。
CN201922372289.0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Active CN211967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2289.0U CN21196730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2289.0U CN21196730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7309U true CN211967309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2289.0U Active CN21196730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7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67309U (zh) 一种固定自动螺丝刀的支架
CN211491275U (zh) 一种卡头扳手
CN206254098U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11414952U (zh) 一种新型万能链条扳手
CN212735813U (zh) 一种雕刻机工具杆用电动扳手
CN211540909U (zh) 一种两用固定钳
WO2015183191A1 (en) Inertia moment screwdriver
CN112025583A (zh) 一种雕刻机工具杆用电动扳手
CN210524939U (zh) 一种用于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快速扳手装置
CN2399163Y (zh) 自动锁紧式钳子
CN207901008U (zh) 一种螺栓拧紧装置
NZ518634A (en) Wrench
WO2013028305A1 (en) Open end wrench head
CN216681956U (zh) 一种污水厂施工用的扳手
CN217966781U (zh) 一种勾头扳手
CN222095966U (zh) 一种可拆卸式十字扳手
CN207724154U (zh) 一种多功能钢丝钳
CN215968567U (zh) 一种组合调整工具
CN100402239C (zh)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CN218556933U (zh) 一种大力钳拉拔器
CN220279492U (zh) 扳手
CN2801398Y (zh) 一种自锁型大力钳
CN211466165U (zh) 可调节的简易扳手
CN1201902C (zh) 多用旋具钳
CN212653351U (zh) 一种鸭嘴式可调便携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