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722764A -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2764A
CN1722764A CN200510083865.XA CN200510083865A CN1722764A CN 1722764 A CN1722764 A CN 1722764A CN 200510083865 A CN200510083865 A CN 200510083865A CN 1722764 A CN1722764 A CN 1722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ttitude
printing
capturing element
det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83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栢沼康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2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6Printing mechanism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ortability, i.e. hand-held printers or laptop printer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易于确认图像的打印装置。其中,根据在图像再现时图像数据所带有的图像姿态信息以及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信息对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进行控制,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另外,在打印时,控制液晶监视器(28),以便使从打印机排纸口(26)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和一种电子照相机,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在数字照相机或便携式电话机等之中以被使用的打印装置,以及配备有该打印装置的电子照相机。
背景技术
在将图像作为数字化数据记录的电子照相机中,在照相机本体中设置监视器,以便能够立即确认拍摄的图像。另外,近些年来,伴随电子照相机的普及,提出了各种内置有打印机的电子照相机(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38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4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2001-2328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2001-232909号公报
可是,在这种内置打印机的照相机中,一般要通过设置在照相机本体内的监视器确定打印的图像并指示打印,以往内置打印机的照相机的缺点在于:由于照相机中产生的打印机的记录面与设置在照相机本体中的监视器的显示面不一致,因此,确认打印机的输出作业比较麻烦。
另外,由于这种内置打印机的照相机具有小型且重量较轻的特点,因此,可以手持使用,其姿态通常不是固定的。因此,其缺点在于:手持方向的变化会使在监视器中显示的图像上下反转,或使其横置,从而不利于图像的确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易于进行图像确认的打印装置和电子照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权利要求1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其中,在装置主体上设有显示部,根据打印指示,在记录纸张上打印出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并从排纸口排出,这种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检测所述显示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态的显示姿态检测装置;读取在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图像中所带有的姿态信息的姿态信息读取装置;显示控制装置,其能够进行控制以便根据通过所述显示姿态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显示部的姿态信息以及由所述姿态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的姿态信息,使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下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在显示部中显示图像时,无论显示部的姿态如何,通常均能以使图像的上下方向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的方式在显示部上显示图像。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权利要求2的发明提供了在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朝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面平行的方向,从所述排纸口排出打印了图像的所述记录纸张的记录面的同时,朝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面相同的方向,从所述排纸口排出所述记录纸张的记录面。
根据本发明,在以与显示部的显示面平行的方式从排纸口排出打印了图像的记录纸张的记录面的同时,朝与显示部的显示面相同的方向从排纸口排出记录纸张的记录面。以此方式,能够容易地确认在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以及打印的图像。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权利要求3的发明提供了在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根据打印指示转换显示,以使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从所述排纸口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打印指示时,转换显示部的显示,以使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从所述排纸口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权利要求4的发明提供了在权利要求1,2或3中记载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通过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电子照相机中,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的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由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并记录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的拍摄图像之中。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或2或3中记载的打印装置设置在电子照相机中。电子照相机设有检测拍摄元件姿态的拍摄姿态检测装置,附带有由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的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并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拍摄的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涉及权利要求5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机,利用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在存储介质中进行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记录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拍摄图像之中;以及由所述打印装置打印记录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打印装置和电子照相机,能够容易地确认在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以及打印出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正面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背视图。
图3为图1中3-3的剖面图。
图4为显示便携式电话机的电气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5为姿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6为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的图。
图7为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的图。
图8为说明便携式电话机拍摄时的姿态的图。
图9显示了通常的液晶监视器显示图像的状态。
图10显示了在图像再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1显示了在图像再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2显示了在图像再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3显示了打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4显示了在图像再现时以及打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5显示了在图像再现时以及打印时的液晶监视器的显示状态。
图16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机的斜视图。
图17为应用本发明的手表的斜视图。
图18为带有应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照相机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图2分别为装配有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的带有照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的正面图和后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便携式电话10的电话机本体12由显示侧框体14以及操作侧框体16构成,通过铰链18连接所述显示侧框体14以及操作侧框体16,从而使显示侧框体14以及操作侧框体16可以折叠。
在显示侧框体14的外侧,如图1所示,设置拍摄镜头20,天线22以及打印部盖24。拍摄镜头20由短焦距镜头构成,利用所述拍摄镜头20进行照像摄影。另外,打印部盖24相对于显示侧框体14进行设置,并可自由拆装。在所述打印部盖24的内侧设置后面所述的打印盒50的安装部52(参见图3)。
另外,在显示侧框体14的侧面设置打印排纸口26,并从所述打印排纸口26输出打印有图像的记录纸张。
如图2所示,在显示侧框体14的内侧设置液晶监视器28以及受话器30。在受话器30的内侧配置话筒,从该话筒发出通话对方的声音。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操作侧框体16的外侧,可自由装卸地设置电池组件32。
另外,在操作侧框体16的侧面设置快门按钮34,打印按钮35以及媒体接口36。在媒体接口36中,可自由装卸地插拔存储卡38,在所述存储卡38上记录拍摄的图像数据等。
如图2所示,在操作侧框体16的内侧设置操作部40和话筒42。操作部40由拨号按钮,通话按钮,电源开/关按钮,十字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构成,各个按钮根据使用的模式分配各种功能。在话筒42的内侧配设麦克风,通过该麦克风接收使用者的声音。
图3为图1的3-3的剖面图,其显示了构成打印盒50的安装部52的结构。
如图3所示,将打印盒50的安装部52设置在打印部盖24的内侧。
打印盒50为以喷墨打印方式将图像打印至规定记录纸张的记录面上的装置,并且相对于安装部52进行设置,并可自由装卸。如图3所示,所述打印盒50设有记录纸张托架54,记录纸张输送机构56,打印头58,墨盒(未示出)。
多张记录纸张60以层叠状态放置在记录纸张托架54上。所述记录纸张60具有与液晶监视器28相同的纵横比,所述记录面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面平行且以相同的方向放置在记录纸张托架54上。
记录纸张输送机构56由多个输送辊等构成,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马达驱动而转动,将放置在记录纸张托架54上的记录纸张60逐一输送至打印头58。
打印头58通过储存在墨盒中的Y(黄色),M(品红),C(青色),B(黑色)4种颜色的墨水,在由记录纸张输送机构56输送的记录纸张60的记录面上打印出图像。
打印图像的记录纸张60在保持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面平行的状态下被输送至记录纸张输送机构56,并从打印排纸口26排出。此时,如图2所示,使打印了图像的记录面朝向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面相同的方向,从打印排纸口26排出记录纸张60。
图4为显示便携式电话的电气部分的结构框图。如该图所示,便携式电话10除了用于提供中央处理器(CPU)110,ROM112,RAM114,EEPROM116,话筒118,A/D转换器120,扬声器122,D/A转换器124,声音处理电路126,接收发送电路128等提供电话功能的构成元件以外,还设有用于提供CCD130,定时脉冲发生器(TA)132,模拟处理电路134,A/D转换器136,图像输入控制器138,图像处理电路140,压缩/解压缩电路142,显示电路144,存储介质控制器146等提供电子照相功能的构成元件,并且还设有打印数据生成电路148,打印控制电路150等用于提供打印功能的构成元件。另外,所述便携式电话10设有姿态检测传感器152,其用于检测电话机本体12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态(=液晶监视器28以及CCD130的姿态)。
首先,对电话的功能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电话部主要由CPU110,ROM112,RAM114,EEPROM116,话筒118,A/D转换器120,扬声器122,D/A转换器124,声音处理电路126,收发电路128等构成。
CPU110起到作为统领控制便携式电话机整体动作的控制部的功能,并且,在将RAM114作为作业区域的同时,根据规定的控制程序控制便携式电话机内的各个电路。在ROM112中存储了执行所述CPU110的程序和控制所必需的各种数据等,在EEPROM116中存储了便携式电话机10的电话号码和使用者设定信息等数据。
将话筒118设置在话筒42的内侧,通过A/D转换器120,将从所述话筒118输入的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并且将其输入声音处理电路126中。
声音处理电路126在CPU110的控制下,处理从A/D转换器120输入的数字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规定格式的声音数据。另外,声音处理电路126对规定的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并产生从扬声器122发出的数字声音信号。
在通过D/A转换器124,将由声音处理电路126生成的数字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后,提供至设置在受话器30内侧的扬声器122中,并由扬声器122转换为声音输出。
收发电路128在CPU110的控制下,对通过天线22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同时,对通过天线22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那么,在以上的结构中,若确定与通信对方连通,则通过A/D转换器120,将从话筒118输入的声音信号输入声音处理电路126。在通过声音处理电路126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后,通过收发电路128,将输入声音处理电路126中的声音信号从天线22发送至基地站。
在通过天线22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信号,并通过收发电路128解调后,将其输入声音处理电路126。在通过声音处理电路126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后,通过D/A转换器124将输入声音处理电路126的声音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并从扬声器122输出。
下面,对涉及照相的功能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照相部主要由CCD130,定时脉冲发生器(TA)132,模拟处理电路134,A/D转换器136,图像输入控制器138,图像处理电路140,压缩/解压缩电路142,显示电路144,存储介质控制器146等构成。
对于整体动作而言,与电话机相同,通过CPU110统管控制,CPU110-边将RAM114作为作业区域,一边根据存储在ROM112中的规定控制程序控制各个电路。
CCD130设置在拍摄镜头20的后方,在其受光面上以平面方式排列设置多个光电传感器(光敏元件)。借助各个光电传感器,将通过拍摄镜头20的光转换为与入射光量相对应的信号电荷。
定时脉冲发生器(TA)132根据从CPU110发出的指令,生成主要驱动CCD130的定时脉冲。CCD130根据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器132提供的定时脉冲,将存储在各个二极管中的信号电荷作为电压信号(图像信号)输出。
模拟处理电路134在对从CCD130顺次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相关双重取样处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增幅。
A/D转换器136将从模拟处理电路134输出的R、G、B的模拟图像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图像输入控制器138在CPU110的控制下,存储由A/D转换器136输出的形成一幅图像的图像信号并将其存储在RAM114中。
图像处理电路140在CPU110的控制下,对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实施所需的信号处理以生成图像数据。
压缩/解压缩电路142在CPU110的控制下,对输入的图像数据实施压缩处理,并生成规定格式的压缩图像数据,同时,对输入的压缩图像数据实施解压缩处理,从而生成非压缩的数字图像数据。
存储介质控制器146在CPU110的控制下,控制数据对装填在媒体接口36中的存储卡38的读出以及写入。
显示电路144在CPU110的控制下,由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用于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信号。
因此,在以上的结构下,通过用拍摄模式进行设定,便携式电话机10可以实现图像的拍摄。
通过按下快门按钮34进行拍摄,若按下快门按钮34,则以规定的光圈值以及快门速度使CCD130曝光。之后,通过模拟处理电路134,A/D转换器136,使从CCD130输出的图像信号进入图像输入控制器138,并将其存储在RAM114中。在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40,将存储在RAM114中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之后,将其提供至压缩/解压缩电路142,并且按照规定的压缩格式(例如,JPEG)将其压缩。之后,作为规定的记录格式的图像文件(例如,Exif),通过存储介质控制器146将其记录在存储卡38中。
此时,在图像文件中,与图像数据一起记录通过姿态检测传感器152检测的电话机本体12拍摄时的姿态信息(=CCD130的姿态信息=图像的姿态信息)(例如,以黑体形式记录在图像文件的标题部)。
在拍摄中,在液晶监视器28上显示由CCD130连续拍摄的图像(整个图像),使用者一边观看在所述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整个图像,一边调整画面视角等。
根据使用者的文件选择操作,从存储卡38中读出记录在存储卡38中的图像文件,并由液晶监视器28再现。即,若使用者选择再现对象的图像文件,则从存储卡38读出所述图像文件的压缩图像数据中的数据,并将其提供至压缩/解压缩电路142。在压缩/解压缩电路142对输入的压缩图像数据实施了所需的解压缩处理后,将其提供至显示电路144。显示电路144按照显示用的信号格式转换输入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输送至液晶监视器28。以此方式,能够在液晶监视器28中再现所选择的图像文件的图像。
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是根据便携式电话机10的动作状态以及姿态适当转动后显示的。下面,将对所述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说明涉及打印的功能。如上所述,打印部主要由打印数据生成电路148和打印控制电路150构成。
整体动作与电话部以及照相部相同,由CPU110统管控制,CPU110在将RAM114作为作业区域的同时,根据存储在ROM112中的规定控制程序控制各个电路。
打印数据生成电路148在CPU110的控制下,由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用于利用打印盒50进行打印的打印数据。
打印控制电路150在CPU110的控制下,控制打印盒50的打印头58以及记录纸张输送机构56的驱动,以将规定的图像打印在记录纸张60上。
在图像的再现过程中,通过按下打印按钮35进行打印指示。若按下打印按钮35,则将再现时的图像数据提供至打印数据生成电路148,并生成打印数据。CPU110根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通过打印控制电路150控制打印盒50,并且在记录纸张60上打印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
下面,对用于检测电话机本体12姿态的姿态检测传感器15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姿态检测传感器152设置在显示侧框体14的内侧,并由一对钢球154A、154B和一对接触传感器156A、156B构成。
一对钢球154A、154B分别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筒158A、158B内,所述筒158A、158B设置在显示侧框体14的内侧,各个筒158A、158B倾斜45度设置,以相互形成八字形。
一对接触传感器156A、156B分别设置在筒158A、158B的底面,若接触钢球154A、154B,则变为ON。CPU110根据所述一对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输出判断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
即,例如,如图6(a)所示,使电话机本体12的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下相一致(以下,将此时的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称为基本姿态)。在这种情况下,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传感器输出均为ON。因此,在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传感器输出均为ON的情况下,能够判断电话机本体12为基本姿态。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从基本姿态转动180度,使电话机本体12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反转。在这种情况下,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传感器输出均为OFF。因此,在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传感器输出均为OFF的情况下,能够判定电话机本体12处于从基本姿态的状态转动了180度的状态,即处于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反转的状态。
如图7(a)所示,使电话机本体12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顺时针转动90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接触传感器156A的传感器输出为OFF,另一个接触传感器156B的传感器输出为ON。因此,在接触传感器156A的传感器输出为OFF,接触传感器156B的传感器输出为ON的情况下,能够判定电话机本体12处于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顺时针转动了90度的状态。
另外,如图7(b)所示,使电话机本体12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逆时针转动90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接触传感器156A的传感器输出为ON,另一个接触传感器156B的传感器输出为OFF。因此,在接触传感器156A的传感器输出为ON,接触传感器156B的传感器输出为OFF的情况下,能够判定电话机本体12处于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逆时针转动了90度的状态。
这样,CPU110根据各个接触传感器156A、156B的输出判断电话机本体12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态。并且,根据所检测的姿态信息进行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0中,由于同样在电话机本体12的显示侧框体14设置了拍摄图像的CCD130和显示图像的液晶监视器28,因此,若检测所述电话机本体12(显示侧框体14)的姿态,则需检测CCD130和液晶监视器28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共用检测CCD130姿态的传感器(拍摄姿态检测传感器)以及检测液晶监视器28姿态的传感器(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
下面,对与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相对应的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状态进行说明。
根据使用者的文件选择操作,从存储卡38中读出以上述方式记录在存储卡38中的图像文件,并使其再现于液晶监视器28中。
此时,如图8(a)~(d)所示,在存储卡38中记录了以电话机本体12的基本姿态的状态拍摄的图像(图像A),以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逆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拍摄的图像(图像B),以从基本姿态的状态转动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拍摄的图像(图像C),以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顺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拍摄的图像(图像D)4张图像的图像文件。
通常,若再现各个图像文件,则以与在拍摄时由液晶监视器28显示时相同的状态,由液晶监视器28再现显示所述各个图像文件。因此,若在电话机本体12的基本姿态的状态下再现各个图像文件,则如图9(a)~(d)所示,仅仅在电话机本体12处于基本姿态的状态下拍摄时的图像(图像A)在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一致的状态下,由液晶监视器28再现显示。同样,若在使电话机本体12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顺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下再现各个图像文件,则仅仅在电话机本体12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顺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图像D)在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一致的状态下,由液晶监视器28再现显示。
这种显示方法必须配合再现的图像的方向来改变电话机本体12和使用者的脸的方向,因此,使用上不够方便。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0中,根据在图像数据中带有的图像姿态信息(=拍摄时的电话机本体12的基本姿态)以及当先的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信息,控制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通常与重力的上下方向一致。
即,CPU110在各个图像文件的再现时,读取记录在各个图像文件中的图像姿态信息,同时从姿态检测传感器152的输出判断当先的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并控制显示电路144,以便如图10所示,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不论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如何,通常均与重力的上下方向一致。
结果,例如,若在电话机本体12处于基本姿态的状态下再现各个图像文件,则如图11(a)~(d)所示,在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一致的状态下,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全部图像。
同样,即使在使电话机本体12从基本姿态的状态逆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下再现各个图像文件,如图12(a)~(d)所示,仍能够以相对于重力方向上下一致的状态,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全部图像。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0中,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通常与重力的上下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再现图像。以此方式,不必根据拍摄时的图像的方向改变电话机本体12的方向,就能够以相同的姿势观赏图像。
虽然以上为图像再现时的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状态,但是,在图像打印时,可以以下面的方式转换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即,若对再现中的图像输出打印指示,则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与从打印排纸26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一致的方式转换显示。
此处,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2中,如图13所示,转印至记录纸张60上的图像以与拍摄时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时相同的方向记录在记录纸张上。因此,在输出打印指令的情况下,能够以与拍摄时相同的显示状态进行转换。
因此,例如,如图14(a)所示,虽然即使在以基本姿态的状态再现在基本姿态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时输出打印指令,仍能如图14(b)所示,无需转换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但是,如图15(a)所示,若在从基本姿态逆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下再现以基本姿态拍摄的图像时,输出打印指令,则如图15(b)所示,将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转换为基本姿态时的显示状态。
这样,在打印时,通过转换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与从打印排纸口26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相一致,从而能够快速、简单地进行打印中的图像的确认。
在打印结束后,转换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以再次对应电话机本体12的姿态,使图像的上下方向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0在图像再现时,控制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通常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在打印时,控制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以使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方向与从打印排纸口26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方向相一致。以此方式,能够容易地实现再现图像的确认以及打印图像的确认,从而提供使用方便的便携式电话机10。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将涉及本发明的打印装置装配在带有照相机的便携式电话机10中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应用不应局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仅以打印机单体构成移动式打印机。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其装入摄像机中,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其装入手表中。在将本发明用于摄像机的情况下,采用了在作为图像显示部的监视器中显示由打印机打印的图像的结构。另外,在将本发明用于手表的情况下,采用了在作为手表显示部的监视器中显示由打印机打印的图像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打印方式,虽然采用了喷墨打印方式,但是,打印方式不应特别局限于此。例如,代替喷墨打印方式,也可以采用使用色带的热升华型打印方式,另外,也可以采用使用热敏纸的热敏方式。此外,还可以使用点阵式打印机,也可以采用内置显像处理液的即时成像胶片的打印系统。
即使改变打印方式,转印图像的记录纸张的记录面仍能朝向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画面相同的方向,以便能够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画面平行地从排纸口排出所述记录纸张。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电话机本体12的侧面形成了打印排纸口26,但是,设置打印排纸口26的位置不应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电话机本体12的上表面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纸张的记录面朝向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画面相同的方向,并能够以与液晶监视器28的显示画面平行的方式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通过一对钢球和一对接触传感器构成了姿态检测传感器,但是,姿态检测传感器不应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传感器来检测电话机本体的姿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液晶监视器28进行了控制,以便在图像再现时,在液晶监视器28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通常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但是,也可根据来自使用者的显示转换指示转换为正常的显示状态(参见图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由于拍摄图像的CCD130和显示图像的液晶监视器28同样设置在电话机本体12的显示侧框体14上,因此,共用了检测CCD130姿态的传感器(拍摄姿态检测传感器)和检测液晶监视器28姿态的传感器(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但是,例如图18所示,在监视器相对于设有拍摄镜头以及CCD的装置主体绕水平、垂直轴自由转动设置的情况下,必须分别单独设置检测监视器姿态的传感器(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和检测装置主体姿态(=CCD的姿态)的传感器(拍摄姿态检测传感器)。同样,在设有拍摄镜头以及CCD的拍摄装置相对于设有监视器的装置主体绕水平、垂直轴自由转动设置的情况下,必须分别单独设置检测拍摄装置姿态的传感器(拍摄姿态检测传感器)和检测装置主体姿态(=监视器姿态)的传感器(显示姿态检测传感器)。

Claims (7)

1.一种打印装置,在装置主体上设有显示部,其根据打印指示,在记录纸张上打印出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并从排纸口排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姿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显示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态;
姿态信息读取装置,用于读取在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图像中带有的姿态信息;
显示控制装置,其进行控制以便根据通过所述显示姿态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显示部的姿态信息以及由所述姿态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的姿态信息,使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重力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朝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面平行的方向,从所述排纸口排出打印有图像的所述记录纸张的记录面的同时,在朝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面相同的方向,从所述排纸口排出所述记录纸张的记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根据打印指示转换显示,以使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与从所述排纸口排出的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设置在通过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电子照相机中,
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的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由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并记录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的拍摄图像之中。
5.一种电子照相机,利用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在存储介质中进行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记录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拍摄图像之中;以及
由所述打印装置打印记录的图像。
6.一种电子照相机,利用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在存储介质中进行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记录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拍摄图像之中;以及
由所述打印装置打印记录的图像。
7.一种电子照相机,利用拍摄元件拍摄图像并在存储介质中进行存储,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姿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拍摄元件的姿态;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姿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拍摄元件的姿态信息记录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拍摄图像之中;以及
由所述打印装置打印记录的图像。
CN200510083865.XA 2004-07-14 2005-07-14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Pending CN1722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7497A JP2006027017A (ja) 2004-07-14 2004-07-14 プリンタユニット
JP207497/2004 2004-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764A true CN1722764A (zh) 2006-01-18

Family

ID=35599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3865.XA Pending CN1722764A (zh) 2004-07-14 2005-07-14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12832A1 (zh)
JP (1) JP2006027017A (zh)
CN (1) CN172276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7735B2 (en) 2011-03-31 2015-01-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forming-data transmitting program,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and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8234803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33288T1 (de) 2005-06-10 2011-11-15 Nokia Corp Umkonfigurieren des standby-schirmbildes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JP2007329652A (ja) * 2006-06-07 2007-12-20 Nec Corp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携帯通信端末による印刷方法
US8816460B2 (en) 2009-04-06 2014-08-26 Nokia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JP2011042112A (ja) * 2009-08-21 2011-03-03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46195B2 (ja) * 2010-03-29 2013-07-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US9111374B2 (en) 2011-11-29 2015-08-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o be executed by mobile terminal
JP5637242B2 (ja) * 2013-03-29 2014-1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可搬型の端末装置に搭載される制御装置
JP5590203B2 (ja) * 2013-08-27 2014-09-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可搬型の端末装置に搭載される制御装置
JP6180980B2 (ja) * 2014-03-26 2017-08-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携帯端末
JP5843180B2 (ja) * 2014-10-22 2016-0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可搬型の端末装置に搭載される制御装置
JP6794214B2 (ja) * 2016-10-24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664364B2 (ja) * 2016-12-15 2020-03-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付きカメラ、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7126413B2 (ja) * 2018-09-13 2022-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の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データ保管システム
JP7106404B2 (ja) * 2018-09-13 2022-07-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システム、データ再生方法、データ再生端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7005B2 (ja) * 1999-02-08 2002-12-1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画像印刷機構、及び画像印刷機構の電源残量判断方法
US20020039141A1 (en) * 2000-09-11 2002-04-04 Koichi Washisu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3043572A (ja) * 2001-07-31 2003-02-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内蔵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375755B2 (en) * 2001-08-30 2008-05-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and posture inform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7735B2 (en) 2011-03-31 2015-01-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forming-data transmitting program,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and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8234803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27017A (ja) 2006-02-02
US20060012832A1 (en) 200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2764A (zh) 打印装置及电子照相机
US6229565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camera with integral printer
CN100341307C (zh) 直接打印系统
US20010052942A1 (en) Electronic camera system with modular printer and base
CN1913593A (zh) 控制摄像元件的驱动的时序信号处理装置以及照相机装置
CN1750595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22738A (zh) 具有水下拍摄模式的数字相机
CN1893508A (zh) 传真设备
KR20040014902A (ko) 프린터부착 카메라, 통신장치, 그의 제어방법,제어프로그램 및기억매체
CN1678031A (zh) 数字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497945A (zh) 图像生成设备和图像生成方法
CN1306806C (zh) 图像重放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794805A (zh) 打印系统
CN194106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JPH1022954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アクセサリー
CN1606337A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115858C (zh) 打印系统及其所用的图像记录设备和打印设备
CN1691729A (zh) 图像数据通信系统、图像服务器、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7110314A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187280A (ja) 画像データの自動トリミング処理
JP4142200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7059997A (ja) プリント機能付き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プリンタ
JP3903438B2 (ja) デジタル写真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2005109584A (ja) 印刷済データ書込装置
JP3617759B2 (ja) 画像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