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86202A -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6202A
CN1686202A CN 200510011563 CN200510011563A CN1686202A CN 1686202 A CN1686202 A CN 1686202A CN 200510011563 CN200510011563 CN 200510011563 CN 200510011563 A CN200510011563 A CN 200510011563A CN 1686202 A CN1686202 A CN 1686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sclerotin
radix
rhizoma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15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9105C (zh
Inventor
曲昭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AOHAN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AOHAN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AOHAN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AOHAN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
Priority to CN 2005100115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89105C/zh
Publication of CN1686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6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91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1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列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重量份葛根、100重量份防风、1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苍术、100重量羌活、100重量份红花、100重量份虎杖、1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重量份鸡血藤。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颈椎病的治疗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类疗法,而非手术疗法又称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无论西医、中医均采用按摩、理疗、用药、封闭、牵引等手段。
颈椎病以骨质病变为主要矛盾:颈椎病的最初病理变化为颈椎间盘变性,由于它的变性,可使纤维环,髓核突向韧带下方而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骨间分离,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撕裂与血形成间隙血肿,随着血肿机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椎体前缘骨刺。
由于椎间盘变性,还可导致其耐用压力和牵拉力减低,因而相应地出现椎间隙变窄,关节突关节错位或重叠,椎间孔上下变小:相邻椎体间稳定性减少,继而出现小关节、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骨化等。此外长期慢性劳损、外伤、炎症及畸形等都会诱发和加重刺激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
上述这些病理变化,都属于骨质病变的范畴,同样会因发育性椎管狭窄而使症状加重。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修复骨质结构,恢复颈椎功能的药物。
颈椎疼痛是颈椎病的主要症状:颈椎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局部疼痛症状。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颈肩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
尽管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多样,病理过程复杂,诸如机体的衰老、慢性劳损、外伤,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不适当的运动等都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不当、睡眠体位欠佳、外力伤害是引发颈椎病的最直接原因。疼痛这个症状是贯穿于疾病过程始终的,使患者感受最深,最为痛苦的。所以说,治疗颈椎病,减轻疼痛,消除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其中的首要问题,这也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骨质病变和疼痛之间互为因果,骨质病变是因,疼痛是果。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脊柱骨关节的创伤和疾病,如骨折、脱位、结核、骨髓炎、肿瘤、风湿和类风湿等。外源性颈腰肢痛;椎管内疾病,如椎管狭窄、椎肩盘突出、椎管内肿瘤等都可引发疼痛。同时,这些病变又可引发局部的软组织病变。在所有的疼痛中,80%-85%的疼痛是由以上所述的四类疾病所引起。所以,治疗骨质疾病,不仅可以缓解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更能有效地缓解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骨质消痛组合物,它对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骨质消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和100-400重量份苍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和100-400重量份鸡血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100-400重量份红花和100-400重量份虎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100-400重量份红花、100-400重量份虎杖、100-4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400重量份鸡血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200重量份葛根、100-200重量份防风、100-200重量份白芷、100-200重量份苍术、100-200重量羌活、100-200重量份红花、100-200重量份虎杖、100-2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200重量份鸡血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重量份葛根、100重量份防风、1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苍术、100重量羌活、100重量份红花、100重量份虎杖、1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重量份鸡血藤。
优选地,本发明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为颗粒剂的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苍术、和/或防风、和/或虎杖、和/或白芷加6-12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用β-CD包合,得到β-CD包合物;
2)将上述1)中的药渣与红花和/或鸡血藤加水一起煎煮,过滤,滤液与上述1)中的药液合并,浓缩;
3)延胡索、和/或葛根、和/或羌活加6-8倍量的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并浓缩;
4)合并2)和3)中获得的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得到细粉,与1)中得到的挥发油的β-CD包合物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将药物制粒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下列功能:祛风除湿、化瘀通经、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前臂困重、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不利,头重等。适用于治疗颈椎病。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在组方时,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既针对病的特点,又针对症状特性,双重干预,发挥综合疗效,这一点与现在市场上单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或单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研制的治疗颈椎病的药品、保健品具有本质的不同,是本发明的药品的主要特色之一。
骨质消痛颗粒所治疗的颈椎病,主要针针对中医风湿之邪侵袭、气血不和,瘀血阻络、经脉不通导致的颈椎病基本病机和西医认为的神经根型、脊髓压迫型颈椎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是中西并重,特色突出。这使得本药品在对症治疗、对病治疗、症状改善方面具有其他单一对证或者对病治疗,或者以改善症状为主的其他各类产品具有本质的不同,这既是本方的特色,也是被产品的优势所在。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传统治疗颈椎病的处方,大多应用一些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组成,这些药物大多作用强烈,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这些在临床上不能长期应用,影响了推广应用。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厂家以开发外用药物为主,进行内治外治结合治疗。由于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虽然减轻了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药物的疗效也相应地大打折扣。
骨质消痛颗粒在研究开发时,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过精选药材、合理配伍、科学组方,严格炮制,选择最佳之际工艺等手段,又避免了其不足之处。这就使得本产品具有较高的疗效和临床针对性,又消除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方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葛根、防风、桂枝、白芷、苍术、红花、羌活、延胡索、鸡血藤,纯中药制剂,以上药物临床应用千年,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报道,这些增加了本产品的安全性。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以动物能耐受的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药量一日内连续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为240.0克生药/千克,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480.0倍,给药后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连续观察7天,末发现动物体死亡、形态、功能,活动等出现异常。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按25.0、12.5、6.25克生药/千克/日的剂量(相当于人的临床用药剂量的50倍、25倍、12.5倍)分别给实验动物灌胃,连续灌胃26周,恢复期观察1个月。实验结果表明,本产品对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无影响。除雄性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给药给药中期,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血清ALT明显降低外,给药中期(13周)、停药后第二天(26周)、恢复期,所测大鼠外周血象和多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对重要脏器的重量指数没有影响,肉眼检查没有变化,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有由于药物引起的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正常对照组 神经纤维未见断裂及炎症细胞浸润。
图2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模型对照组 神经纤维断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图3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大剂量组 神经纤维偶见断裂,炎症细胞浸涧明显减轻。
图4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中剂量组 神经纤维可见断裂,轻度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涧。
图5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小剂量组 神经纤维断裂,炎症细胞浸涧。
图6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Mallory染色 10×40 正常对照组 胶原纤维染色均匀,结构正常。
图7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Mallory染色 10×40 模型对照组 胶原纤维粗重呈强阳性。
图8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Mallory染色 10×40 骨质消痛大剂量组 胶原纤维呈弱阳性。
图9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Mallory染色 10×40 骨质消痛中剂量组 胶原纤维呈弱阳性。
图10为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Mallory染色 10×40 40骨质消痛小剂量组 胶原纤维呈弱阳性。
图11为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正常对照组 神经细胞未见肿大、脱鞘。
图12为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模型对照组 神经细胞明显肿胀、脱鞘、小胶质细胞增生。
图13为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大剂量组 神经细胞肿胀、小胶质细胞、脱鞘均明显减轻。
图14为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中剂量组 神经细胞肿胀、小胶质细胞、脱鞘均明显减轻。
图15为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彩色照片:HE染色 10×40 骨质消痛小剂量组 神经细胞肿胀、小胶质细胞、脱鞘均有一定减轻。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实施例1
将200g苍术、200g防风和200g白芷加9倍量水,水蒸气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包合(油∶β-CD∶水=1∶8∶80,60℃下包合1.0小时),冷藏24小时,滤过低湿干燥,即得β-CD包合物。将上述剩余的药渣加水至中药材的9倍量,一起煎煮3次,过滤,滤液与上述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50℃)。200g葛根加7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浓缩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后,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研碎成细粉,和挥发油β-CD包合物混合。加入阿司帕坦和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即得。
制备实施例2
将400g苍术、400g防风和100g白芷加12倍量水,水蒸气蒸馏4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包合(油∶β-CD∶水=1∶8∶80,60℃下包合1.0小时),冷藏24小时,滤过低湿干燥,即得β-CD包合物。将上述剩余的药渣与200g鸡血藤加水至中药材的12倍量,一起煎煮3次,过滤,滤液与上述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50℃)。100g葛根和200g羌活加8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浓缩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后,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研碎成细粉,和挥发油β-CD包合物混合。加入阿司帕坦和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即得。
制备实施例3
将100g苍术、100g防风、400g白芷和200g虎杖加6倍量水,水蒸气蒸馏8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包合(油∶β-CD∶水=1∶8∶80,60℃下包合1.0小时),冷藏24小时,滤过低湿干燥,即得β-CD包合物。将上述剩余的药渣与200g红花加水至中药材的10倍量,一起煎煮3次,过滤,滤液与上述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50℃)。400g葛根和100g羌活加6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浓缩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后,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研碎成细粉,和挥发油β-CD包合物混合。加入阿司帕坦和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即得。
制备实施例4
将100g苍术、100g防风、100g白芷和100g虎杖加9倍量水,水蒸气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用β-CD包合(油∶β-CD∶水=1∶8∶80,60℃下包合1.0小时),冷藏24小时,滤过低湿干燥,即得β-CD包合物。将上述剩余的药渣与100g红花和100g鸡血藤加水至中药材的11倍量,一起煎煮3次,过滤,滤液与上述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50℃)。100g葛根、100g延胡索和100g羌活加7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浓缩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后,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研碎成细粉,和挥发油β-CD包合物混合。加入阿司帕坦和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即得。
效果实施例
剂量设计  骨质消痛颗粒人临床日用量为30g生药,按60公斤体重计算,用药量为0.5g生药/kg;按动物与人公斤体重比例折算,小鼠剂量为10.8、5.4、2.7g生药/kg;大鼠剂量为5.4g、2.7g、1.35g生药/kg三个剂量。中剂量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高剂量为中剂量的两倍,小剂量为中剂量的1/2倍。
试剂  巴豆油,日本和光株式会社产品,批号DCCL 7737。高分子右旋糖苷,Sigma公司产品,D-5251,分子量为580000。
动物:CD-1(ICR)小鼠;18-22g,雌雄各半;SD大鼠,210-230g,Wistar大鼠140-160g体重,雄性,均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3。
实验药物:按照制备实施例4的方法制得的骨质消痛颗粒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许可证号:SYXK(京)2000-0048。适用范围:屏障环境:啮齿类。有效期:2000年05月25门至2005年05月24日。
仪器:SAKURA自动脱水机:日本产:Leite旋转式切片机:德国生产;SAKURA RSH-100自动染色机:日本产;光学显微镜:日本尼康;OLYMPUS BH-2自动显微照相系统;LG-R-80系列血液粘度测试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
方法和结果
1.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颈椎病的治疗作用
1.1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选取大鼠65只,除正常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1ml/kg腹腔注射麻醉,常规备皮、消毒,以第二胸椎棘突为标志、颈6为中心,沿棘突纵行切开皮肤,切口约1.5cm,用剪刀撑开分离颈部肌肉及棘突两侧肌肉,暴露棘突及两侧椎板,用眼科剪剪断颈6、7一侧横突以上椎板,暴露椎管内脊髓,剥离神经将脊髓推向一侧露出颈6神经根,将浸有福尔马林的定量滤纸片敷在左侧神经根上。仔细止血,逐层缝合肌肉、皮肤。消毒手术部位,笼中观察1天,左侧前爪紧握不动者为造模成功。
将50只模型鼠按活动状况和体重兼顾随机分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14天,停药后第二天解剖。
给药期间每周称体重一次,并观察大鼠活动情况。以t检验计算体重增长值,以x2计算大鼠活动恢复情况。
解剖前一天禁食,用3%戊巴比妥钠按1ml/k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抗凝,用LG-R-80系列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东直门医院活血化瘀组测定),放血处死大鼠,取颈部神经用10%甲醛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和Mallory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指标:采用神经根炎和神经纤维病变综合判断,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大鼠行为评分标准:
正常负重,关节利索,爪着地,记0分;
左爪着地,关节不利索,跛行,不能正常负重,记1分;
左掌指关节曲,侧掌着地,跛行,不能正常负重,记2分;
左腕曲,腕部着地,蹦着跛行,不能正常负重,记3分;
左肘曲,肘着地,不能站立,记4分。
病理组织学判断标准
神经根血管未见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未见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构正常,记分为0;
神经纤维轻度水肿、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1;
神经根血管扩张,神经纤维轻度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2;
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明显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3。
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明显水肿、断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4。
             表1 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鼠数(只)     药前体重     药后体重增长值(g)
 1周 2周
模型对照组    -    10  235.3±4.6  28.1±5.8 62.2±9.9
正常对照组    -    10  234.3±5.6  43.0±5.6* 85.2±9.6
骨质消痛颗粒    10.8    10  233.5±6.6  36.5±8.7* 76.0±13.1*
   5.4    10  232.1±7.5  35.4±7.1* 73.3±7.8*
   2.7    10  233.8±7.0  33.1±11.2 72.0±11.9
与模型对照组:**P<0.01,*P<0.05
表1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缓慢,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高、中剂量组增长显著。
表2 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活动情况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活动恢复率(%)     给药前活动 给药后大鼠活动情况(天)
  7  14
模型对照组   -     40   2.7±0.82   2.3±0.95  1.0±1.05
骨质消痛颗粒   5.4     90*   2.6±0.70   1.4±0.52*  0.1±0.32*
  2.7     80   2.5±0.85   1.5±0.53*  0.3±0.67*
  1.35     70   2.6±0.70   1.8±0.63  0.4±0.70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表2结果表明,给药14天,模型组大鼠活动障碍60%未恢复正正常,给药期间骨质消痛颗粒三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前爪活动,高、中剂量作用明显,80-90%恢复正常,10-20%活动障碍明显减轻。
表3结果显示,模型纠大鼠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纤维明显水肿、断裂、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小剂量作用明显(图1-10)。
小结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体重明显下降,活动受限,病理学观察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纤维明显水肿、断裂、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给药组体重明显增长,活动基本恢复,血管扩张、纤维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明显减轻。
表3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组成     剂量(g/kg)     鼠数(只)     病变积分
  模型对照组     -     10     2.7±0.67
  骨质消痛颗粒     5.4     10     1.8±0.79*
    2.7     10     1.9±0.74*
    1.35     10     2.1±0.88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1.2对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影响  选取大鼠65只,除正爪常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1ml/kg腹腔注射麻醉,常规备皮、消毒,以第二胸椎棘突为标志,沿棘突纵行切开颈部皮肤,切口约1.5cm,用剪刀撑开分离颈部肌肉及棘突两侧肌肉,暴露棘突及两侧椎板,剪断颈4、5间黄韧带,露出椎间隙,将2mm×4mm×1mm硅胶片(中间穿根线)插入椎管,将硅胶片上的线系在附近肌肉上以固定硅胶片,逐层缝合肌肉、皮肤。消毒手术部位,笼中观察2天。
将50只模型鼠按活动状态和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一个月,停药后第二天解剖。给药期间每周称体重一次,以t检验计算给药后体重增长值。
解剖前一天禁食,用3%戊巴比妥钠按1ml/k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抗凝,用LG-R-80系列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东直门医院活血化瘀组测定),放血处死大鼠,取颈部脊髓用10%甲醛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指标:采用脊髓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变性程度综合判断,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病理组织学判断标准
脊髓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未见变性,结构正常,记分为0;
脊髓神经细胞轻度肿胀,小胶质细胞轻度增生,记心分为1;
脊髓神经细胞中度肿胀,小胶质细胞中度增生,记分为2;
脊髓神经细胞肿胀明显,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出现脱鞘现象,记分为3。
脊髓神经细胞肿胀明显,小胶质细胞增生,部分神经细胞脱鞘,记分为4。
 表4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体重的影叫
组别   剂量(g/kg)                   药后体重增长值(g)
  1周   2周   3周   4周
模型对照组   -   27.8±6.51   55.5±6.88   80.1±8.95   105.3±9.68
正常对照组   -   39.4±5.1**   70.8±7.66**   96.0±9.61**   121.2±8.44**
骨质消痛颗粒   5.4   34.6±6.22*   66.7±10.03*   91.8±9.92*   117.4±10.79*
  2.7   35.2±6.92   67.5±11.36*   91.1±11.18   114.5±11.69
  1.35   32.5±8.60   62.9±11.92   89.8±11.88   111.7±13.70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4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缓慢,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增长较快,高剂量组增长明显。
表5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病理变化的影响
    组成     剂量(g/kg)     鼠数(只)     病变积分
模型对照组     -     10   2.6±0.70
骨质消痛颗粒     5.4     10   1.8±0.42*
    2.7     10   1.9±0.57*
    1.35     10   2.0±0.47*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表5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明显肿胀,部分神经细胞脱鞘,间质小胶质细胞增生,小血管充血,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高、中剂量作用明显(图11-15)。
2.骨质消痛颗粒抗炎作用
2.1.对小鼠耳壳巴豆油性炎症的影响  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对照组,骨质消痛颗粒高、中、低(10.8、5.4、2.7g/kg体重)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0.2ml/10g体重(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三天。末次药后1小时,用2%巴豆油0.05ml/只涂于左耳前后两面,右耳为对照,致炎后4小时将小鼠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6mm的不锈钢冲子在同一部位分别冲下耳片,在电子天平上称重。以左右耳片的重量差为肿胀度,算出各组肿胀度均值,作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性。
表6 骨质消痛颗粒对巴豆油诱发小鼠耳水肿的抑制作用(X±SD)
  组别   剂量(g/mg)     鼠数(只)   耳肿胀值(mg)     抑制率(%)
  对照组    -     10   18.9±2.38
  骨质消痛颗粒    10.8     10   14.2±4.96*     24.9
   5.4     10   14.0±5.44*     25.9
   2.7     10   15.5±4.50     18.0
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6结果可见,骨质消痛颗粒高、中剂量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大鼠乙醚浅麻醉在无菌条件下作腹部切口,将20mg的灭菌棉球植入两侧腹股沟皮下。术后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骨质消痛颗粒高、中、低(5.4、2.7、1.35g/kg体重)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手术当天开始给药,每天一次,1ml/100g体重,连续7天,第8天药后半小时将大鼠断头处死,剥离并取出棉球肉芽组织。于60℃烘箱内干燥12小时后称重,减去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净重,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肉芽肿有无显著性差异。
表7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g/mg)     动物数(n)   肉芽干重(mg)     抑制率(%)
对照组    -       10   54.75±15.12
骨质消痛颗粒    5.4       10   38.15±16.75**     30.3
   2.7       10   41.35±17.33**     24.5
   1.35       10   43.40±18.35*     20.7
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结果  由表7可见,骨质消痛颗粒所试剂量对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作用显著。
3.骨质消痛颗粒的镇痛作用
3.1对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骨质消痛颗粒10.8、5.4、2.7g生药/kg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3天,灌胃给药,0.2ml/10g,末次给药后1小时,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记录致痛5分钟后15分钟内小鼠扭体次数。
               表8 骨质消痛颗粒对小鼠的镇痛作用(X±SD)
组别     剂量(g/mg)     鼠数(只)     扭体数(次)    抑制率(%)
对照组     -     10   34.6±8.11
骨质消痛颗粒     10.8     10   20.7±8.56**     40.2
    5.4     10   25.9±6.54*     25.1
    2.7     10   24.7±9.07*     28.6
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结果  由表可见8,骨质消痛颗粒可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发生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2.对前足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取18-22g健康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连续3天灌胃给药,0.2ml/10g,第3天,小鼠右前足底皮下注射2%的福尔马林溶液20ul/只致炎,致炎后立即给药1次,1小时后,将小鼠置入1000ml烧杯中,观察小鼠的足部反应。以疼痛反应分级积分进行统计。
疼痛分级标准:舔、咬或抖足3分;提足2分:轻触底面但不负重,行走时跛行1分;正常负重,走动自如0分。
实验结果  骨质消痛颗粒所试剂量能明显减少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9)。
表9 骨质消痛颗粒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组别     剂量(g/mg)   鼠数(只)   痛反应值(分)     抑制率(%)
  对照组     -   10   2.2±0.79
  骨质消痛颗粒     10.8   10   1.0±0.67**     54.55
    5.4   10   1.1±0.74**     50.00
    2.7   10   1.4±0.70*     36.36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p<0.01
4.骨质消痛颗粒的活血作用
4.1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试验方法见1.2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表10 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g/kg)                    全血粘度(切变率1/S)
5  10  38  150
  模型对照组    - 18.0±1.96  13.1±1.27  8.3±0.65  6.2±0.42
  正常对照组    - 13.2±1.76**  9.8±1.17**  6.4±0.64**  4.9±0.43*
  骨质消痛颗粒    5.4 15.4±1.58**  11.2±1.05**  7.1±0.60**  5.4±0.45**
   2.7 17.7±2.76  12.8±1.85  8.0±1.01  5.9±0.68
   1.35 17.0±2.03  12.5±1.39  8.1±0.79  6.1±0.57
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10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全血粘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所有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骨质消痛颗粒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全血粘稠度。
4.2骨质消痛颗粒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9]  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连续三天灌胃给药,末次药后1小时,按50mg/kg剂量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0.2ml/20g进行麻醉。剪去小鼠耳毛,将其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选择鼠耳同一部位流速相同的微静脉进行观察,并记录造模前血流速度。鼠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苷1mg/kg造成循环障碍模型,立即观察并记录血流速度和流速恢复到正常时的时间,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小于0.5分钟按0.5分钟计,大于30分钟按30分钟计。将各组血流速度和恢复时间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流速判断标准;
线流:血流快,呈光滑条索状,无颗粒感,定为4;
线粒流:血流较快,呈条索状,稍有颗粒感,定为3;
粒线流:血流较慢,虽连续呈线,但有明显粒感,定为2;
粒缓流:血流呈泥沙样,连续缓慢流动,定为1;
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虽向前流,但前后摆动,定为0.5;
停滞:血流停滞不动,定为0。
                表11 骨质消痛颗粒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
组别   剂量(g/mg)   鼠数(只)             血流速度  恢复时间
 造膜前  造膜后  (分)
对照组    -    10  3.8±0.42  0.90±0.46  21.5±4.25
骨质消痛颗粒    10.8    10  3.9±0.32  1.60±0.81*  15.5±5.93*
   5.4    10  3.8±0.42  1.45±0.60*  15.7±5.58*
   2.7    10  4.0±0.0  1.10±0.66  17.8±5.77
注: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11结果可以看出,骨质消痛颗粒对10%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并明显缩短血流恢复正常的时间,高、中剂量作用明显。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的实验动物脏器病理检查报告
实验项目 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影响
标本来源 SD大鼠,雄性
送检目的 观察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送检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送检脏器 大鼠颈神经根(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骨质消痛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
实验药物 骨质消痛颗粒由中药研究所剂型室提供
送检日期 2003.11.28 病理编号 27419-27478 报告日期 2003.12.25
1材料和方法
1.1仪器:SAKURA自动脱水机日本产;Leite旋转式切片机:德国制造;SAKURA RSH-100自动染色机:日本产;光学显微镜:日本尼康;OLYMPUS BH-2自动显微照相系统。
1.2方法:大鼠放血处死,解剖分离摘取大鼠颈6神经根,用10%甲醛固定,取材后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切成3um厚薄片2张,分别作HE、Mallory染色,光学树脂胶封片,光镜观察,附彩色照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肉眼观察
正常对照组:大鼠颈部肌组织及神经根颜色较浅,未见明显的充血、瘀血及水肿,病理变化。
模型对照组:部分动物颈部有充血、水肿病理变化。
不同剂量给药组个别动物颈部有充血、水肿,较模型组轻。
2.2镜下观察
按组织学半定量观察标准,所有切片在同一条件下观察,对致炎物周围受累神经根的右上角,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组别的变化进行观察。
正常对照组:大鼠神经根血管未见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未见明显的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模型对照组:部分大鼠神经根血管扩张、轻度充血,神经纤维轻度肿胀,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
骨质消痛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个别动物神经根有轻度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观察指标:采用神经根炎性和胶原纤维病变综合判断,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病理组织学判断标准:
神经根血管未见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未见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构正常,记分为0;
神经纤维轻度水肿、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1;
神经根血管扩张,神经纤维轻度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2;
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明显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3;
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明显水肿、断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记分为4。
                        表1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炎的影响
组别     剂量                       病理评分
正常对照 - 0 0 0 0 0 0 0 0 0 0
模型对照组     -   3     2     3     2     2     3   4   3   2   3
骨质消痛颗粒 5.4 2 2 1 1 3 1 2 1 3 2
    2.7   2     2     3     2     3     2   1   1   2   1
1.35 3 3 3 2 1 1 2 1 2 3
           表2 骨质消痛颗粒对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组成   剂量(g/mg)     鼠数(只)     病变积分
    模型对照组     -     10     2.7±0.67
    骨质消痛颗粒     5.4     10     1.8±0.79*
    2.7     10     1.9±0.74*
1.35 10 2.1±0.88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表2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神经根血管扩张、充血,纤维明显水肿、断裂、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中剂量作用明显。
实验结果
1.对大鼠颈椎病的治疗作用
1.1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活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体重明显增长,血管扩张、纤维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变化均明显减轻。
1.2对大鼠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可使脊髓压迫型颈椎病的大鼠体重明显增长,对脊髓神经细胞肿胀,神经脱鞘现象,间质小胶质细胞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高、中剂量作用明显。
2、抗炎作用
2.1对小鼠巴豆油性耳水肿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高、中剂量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所试剂量对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作用显著。
3、镇痛作用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可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发生;明显减少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4、活血作用
4.1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给药组对全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2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
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对10%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并明显缩短血流恢复正常的时间,高、中剂量作用明显。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骨质消痛颗粒对神经根型和脊髓压迫型颈椎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和100-400重量份苍术。
2.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和100-400重量份鸡血藤。
3.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100-400重量份红花和100-400重量份虎杖。
4.一种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400重量份葛根、100-400重量份防风、100-400重量份白芷、100-400重量份苍术、100-400重量羌活、100-400重量份红花、100-400重量份虎杖、100-4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400重量份鸡血藤。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200重量份葛根、100-200重量份防风、100-200重量份白芷、100-200重量份苍术、100-200重量羌活、100-200重量份红花、100-200重量份虎杖、100-2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200重量份鸡血藤。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含下组生药材的原料制成的制剂:100重量份葛根、100重量份防风、1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苍术、100重量羌活、100重量份红花、100重量份虎杖、100重量份延胡索和100重量份鸡血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颗粒剂的形式。
8.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苍术、和/或防风、和/或虎杖、和/或白芷加6-12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用β-CD包合,得到β-CD包合物;
2)将上述1)中的药渣与红花和/或鸡血藤加水一起煎煮,过滤,滤液与上述1)中的药液合并,浓缩;
3)延胡索、和/或葛根、和/或羌活加6-8倍量的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并浓缩;
4)合并2)和3)中获得的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得到细粉,与1)中得到的挥发油的β-CD包合物混合。
9.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药物制粒的步骤。
10.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骨质消痛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中的用途。
CN 200510011563 2005-04-14 2005-04-14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910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1563 CN1289105C (zh) 2005-04-14 2005-04-14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1563 CN1289105C (zh) 2005-04-14 2005-04-14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6202A true CN1686202A (zh) 2005-10-26
CN1289105C CN1289105C (zh) 2006-12-13

Family

ID=3530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15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9105C (zh) 2005-04-14 2005-04-14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8910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9682A (zh) * 2013-07-08 2013-10-16 王圣会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74727A (zh) * 2016-06-29 2016-11-09 甘肃中天金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骨质消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4309A (zh) * 2016-10-28 2018-05-11 徐子正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外敷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07830A (zh) * 2018-08-01 2018-12-18 丽睿客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9682A (zh) * 2013-07-08 2013-10-16 王圣会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49682B (zh) * 2013-07-08 2014-10-08 王圣会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74727A (zh) * 2016-06-29 2016-11-09 甘肃中天金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骨质消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4309A (zh) * 2016-10-28 2018-05-11 徐子正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外敷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07830A (zh) * 2018-08-01 2018-12-18 丽睿客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9105C (zh)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8071C (zh)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377A (zh) 一种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289105C (zh) 骨质消痛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55154C (zh) 鹿胎颗粒中药制剂及生产工艺
CN1239193C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245189C (zh) 一种扶正固本、健脾益肾,宁心安神,活血化淤的组合物
CN192733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CN1111043C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33695A (zh) 一种健脾益肾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232279C (zh)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
CN1519017A (zh) 一种治疗月经过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276775C (zh) 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713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复方风湿宁组合物及制剂
CN1188161C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CN1301129C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及筋骨萎软的药物
CN100344315C (zh) 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62271A (zh)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589C (zh) 一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13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67967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64C (zh) 速效止痛灵擦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20770A (zh)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35074C (zh)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口服液
CN1709321A (zh) 精芪双参胶囊
CN100339106C (zh) 一种补肾壮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