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8218B - 可调式座椅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78218B CN1678218B CN03820276XA CN03820276A CN1678218B CN 1678218 B CN1678218 B CN 1678218B CN 03820276X A CN03820276X A CN 03820276XA CN 03820276 A CN03820276 A CN 03820276A CN 1678218 B CN1678218 B CN 16782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mentioned
- pivot
- locking
- lock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rotatably mov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可调式座椅具有:坐垫;靠背,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在坐垫上;第1锁定机构(1)和第2锁定机构(1′),配备在座椅的两侧、用来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枢轴(4),具有第1端部(4a)和第2端部(4b)、用来将第1锁定机构(1)和第2锁定机构(1′)互相连接起来;第1锁定机构(1)和第2锁定机构(1′)具有用来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的第1工作轴(16)和第2工作轴(16′),第1工作轴(16)刚性连结固定在枢轴(4)的第1端部(4a)上,第2工作轴(16′)连接在枢轴(4)的第2端部(4b)上,可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与枢轴(4)相对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坐垫、旋转自由地轴支撑在坐垫上的靠背、设置在座椅两侧、用来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以及用来连接第1锁定机构和第2锁定机构的枢轴的可调式座椅。
背景技术
法国专利第2578602号、日本特开平8-253063号及美国专利第6312053号分别公开了用来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的锁定机构。这些以往的锁定机构具有:圆盘状的外壳;盖板,具有环状的壁部并围绕该环状壁部的内周面而具备齿部的圆盘状;多个锁定齿轮,分别具有齿轮齿并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凸轮,用来与锁定齿轮卡合并有选择地将锁定齿轮移动到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在锁定位置使锁定齿轮的齿轮齿与盖板的齿部相啮合;工作轴,与凸轮一体,并可旋转地支承着凸轮;操作杆,安装在工作轴上来使凸轮动作。盖板旋转自如地嵌合到外壳上,在盖板与外壳之间呈放射状地配置有多个锁定齿轮,并且配置有凸轮。在该以往的锁定机构中,当使用者操作操作杆时,工作轴与凸轮旋转,从而锁定齿轮从盖板的齿轮部分解放出来,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使靠背相对于坐垫倾斜转动。
当仅在座椅两侧的一边设置该锁定机构时,有可能不能稳定地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将该锁定机构设置在座椅的两侧。此时,可以将操作杆安装在座椅两侧设置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中的任何一个工作轴上。并且,为了使操作杆的旋转力传递给第1及第2锁定机构中的另一个工作轴,用枢轴将第1锁定机构的第1工作轴与第2锁定机构的第2工作轴互相连接。该枢轴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刚性地连结固定在第1锁定机构的第1工作轴及第2锁定机构的第2工作轴上。当操作操作杆时,安装有操作杆的工作轴旋转,由此使对应的凸轮旋转而将对应的锁定齿轮从对应的盖板的齿上解放出来。同时,安装有操作杆的工作轴的旋转通过枢轴传递给另一个工作轴,由此使对应的凸轮旋转将对应的锁定齿轮从对应的盖板的齿上解放出来。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使靠背相对于坐垫倾斜旋转。
在第1锁定机构的锁定齿轮和第2锁定机构的锁定齿轮分别从第1锁定机构的盖板的齿上和第2锁定机构的盖板的齿上解放出来的状态下,当使靠背相对于坐垫进行了旋转以使靠背相对于坐垫倾斜希望的角度锁定时,由于枢轴的两端部刚性地连结固定在第1及第2工作轴上,因此给枢轴施加了扭转方向的力。因此,当使用者用手将操作杆解放后,虽然第1及第2锁定机构中的一个机构的锁定齿轮能够与对应的盖板的齿部正常啮合,但第1及第2锁定机构中的另一个机构的锁定齿轮有可能发生不能与对应的盖板正常啮合的情况。因此,不能顺畅地调整靠背相对于坐垫的倾斜角度,不能稳定地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往的座椅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的可调式座椅。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顺畅地调整靠背相对于坐垫的倾斜角度的可调式座椅。
如果采用本发明,能够得到可调式座椅。该可调式座椅具有:坐垫;靠背,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在上述坐垫上;第1锁定机构和第2锁定机构,配备在座椅的两侧、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枢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用来将上述第1锁定机构和上述第2锁定机构互相连接起来;上述第1锁定机构和上述第2锁定机构具有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的第1工作轴和第2工作轴;上述第1工作轴刚性连结固定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1端部上,上述第2工作轴连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上,可与上述枢轴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枢轴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具有一对相对置的平坦的壁部以及将上述平坦的壁部互相连接起来的、彼此相对置的一对圆弧状壁部;上述第2工作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具有轴线部和从该轴线部向互相相反且放射状的方向突出的凸缘部;上述第2工作轴的带凸缘的端部插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内。
并且,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形成为圆棒状,上述凸缘部从上述圆棒状部突出,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插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内;由此,当上述枢轴与上述第2工作轴中的任何一个轴相对于另一个轴旋转时,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圆棒状部与上述枢轴的平坦的壁部互相滑动接触,并且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圆棒状部与上述枢轴的圆弧状壁部互相滑动接触。
而且,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在上述平坦的壁部与上述圆弧状壁部之间具有角部,当上述枢轴与上述第2工作轴中的任何一个轴相对于另一个轴旋转时,上述第2工作轴的凸缘部与上述枢轴的上述角部卡合。
并且,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锁定机构具有:第1外壳,安装在上述坐垫的坐垫框架上;第1盖板,旋转自如地相向嵌合在上述第1外壳上并且安装在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上;第1锁定齿轮机构,配置在上述第1外壳内,能够在第1锁定位置与第1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联动机构,设置在上述第1盖板和上述第1锁定齿轮机构上,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第1凸轮,可与上述第1工作轴一体旋转地安装固定在上述第1工作轴上,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轴贯穿上述第1外壳与上述第1盖板的状态下配置到上述第1外壳内,用来使上述第1锁定齿轮机构在上述第1锁定位置与上述第1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第2锁定机构具有:第2外壳,安装在上述坐垫的坐垫框架上;第2盖板,旋转自如地相向嵌合在上述第2外壳上并且安装在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上;第2锁定齿轮机构,配置在上述第2外壳内,能够在第2锁定位置与第2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第2联动机构,设置在上述第2盖板和上述第2锁定齿轮上,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第2凸轮,可与上述第2工作轴一体旋转地安装固定在上述第2工作轴上,并且在上述第2工作轴穿过上述第2外壳与上述第2盖板的状态下配置到上述第2外壳内,用来使上述第2锁定齿轮机构在上述第2锁定位置与上述第2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而且,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工作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上述第1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刚性地连结固定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1端部上,在上述第1工作轴的上述第2端部上安装有操作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的靠背框架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靠背框架的侧视图。
图3是装备在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两侧中的一侧的第1锁定机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4是作为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一个部件的外壳的侧视图。
图5是作为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一个部件的盖板的侧视图。
图6是作为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一个部件的凸轮的侧视图。
图7是作为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一个部件的引导板的侧视图。
图8是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侧视图,是用来说明第1锁定机构的锁定齿轮与图5的盖板内周的带齿面啮合的状态的图。
图9是图3的第1锁定机构的侧视图,是用来说明第1锁定机构的锁定齿轮从图5的盖板内周的带齿面上解放出来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装备在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两侧中的另一侧的第2锁定机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第2锁定机构的工作轴的第1端部的端面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的枢轴的第2端部的端面视图。
图13是表示枢轴与第1锁定机构的工作轴的连接结构、以及枢轴与第2锁定机构的工作轴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14是沿图1的A-A线的枢轴和第2锁定机构的工作轴的剖视图。
图15是可以替代图3及图10所示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使用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16是可以替代图3及图10所示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使用的另一个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17是可以替代图3及图10所示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使用的再另一个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
参照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车辆用可调式副驾驶座椅的靠背框架2。图示的可调式座椅虽然是右侧驾驶车辆用的座椅,但本发明也可用于左侧驾驶车辆的可调式座椅。
该可调式座椅具有:未图示的坐垫;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在该坐垫上的未图示的靠背;配置在座椅两侧、用来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的第1锁定机构1和第2锁定机构1′。靠背具有具备第1侧框部2a和第2侧框部2b的靠背框架2。坐垫具有未图示的坐垫框架,该坐垫框架具有第1侧托架3a和第2侧托架3b。第1锁定机构1配置在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与坐垫的第1侧托架3a之间。同样,第2锁定机构1′配置在靠背框架2的第2侧框部2b与坐垫的第2侧托架3b之间。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由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支撑在坐垫的第1侧托架3a上,并且,靠背框架2的第2侧框部2b由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支持在坐垫的第2侧托架3b上,由此,靠背能够相对于坐垫旋转倾斜。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与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通过具有第1端部4a和第2端部4b的大致圆筒状的枢轴4互相连接。用来使第1及第2锁定机构1、1′动作的操作杆5安装在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上。当该操作杆被车辆的乘客操作时,使第1及第2锁定机构1、1′动作以使靠背能够像后述那样地相对于坐垫旋转倾斜。
参照图2,在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2a与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之间跨设有盘簧6。虽然没有图示,但在靠背框架2的第2侧框部2b与坐垫框架的第2侧托架3b之间也同样跨设有盘簧。并且,在坐垫的第1侧托架3a与操作杆5之间张设有螺旋弹簧7。
第1锁定机构1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外壳10;大致圆盘状的盖板11;3个锁定齿轮12、13、14;工作轴16;安装固定在工作轴16上以使其能够与工作轴16一体地旋转、用来改变锁定齿轮12~14的位置的凸轮15;3个盘簧17a、17b、17c;用来引导锁定齿轮12~14改变位置的引导板18;用来组装外壳10和盖板11的环状盖19。
第1锁定齿轮12形成为大致方形,具有在沿其周边的第1部分上形成的半圆形缺口12a、沿其周边的第2部分上形成的带齿面12b、从第1锁定齿轮12的一般面上突出的引导销12c。同样,第2锁定齿轮13形成为大致方形,具有在沿其周边的第1部分上形成的半圆形缺口13a、沿其周边的第2部分上形成的带齿面13b、从第2锁定齿轮13的一般面上突出的引导销13c。并且,第3锁定齿轮14形成为大致方形,具有在沿其周边的第1部分上形成的半圆形缺口14a、沿其周边的第2部分上形成的带齿面14b、从第3锁定齿轮14的一般面上突出的引导销14c。锁定齿轮12~14、凸轮15及盘簧17a~17c如后所述配置在外壳10内。
参照图4,外壳10具有:圆形的平板部10a′;从圆形平板部10a′的周缘上竖起的圆环状壁10a;从圆形平板部10a′的内侧面上突出并互相隔开配置的导向块10b、10c、10d;同样地从圆形平板部10a′的内侧面上突出并互相隔开配置的第1支销10e、10f、10g;从圆形平板部10a′的内侧面上突出并互相隔开配置的第2支销10h、10i、10j;在圆形平板部10a′的中央形成、并使凸轮15的工作轴16穿过的通孔10k;从圆形平板部分10a′的外侧面上突出并互相隔开配置的凸起101、10m、10n。通过将凸起101~10n焊接在坐垫的第1侧托架3a上,来将外壳10安装到坐垫的第1侧托架3a上。
参照图5,盖板11具有:圆形的平板部11a′;从圆形平板部11a′的周缘上竖起的圆环状壁11a;圆环状壁11a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带齿面11b;在圆形平板部11a′的中央形成、使凸轮15的工作轴16穿过的通孔11c;从圆形平板部分11a′的外侧面上突出并互相隔开配置的凸起11d、11e、11f、11g、11h。盖板11的圆环状壁11a的外径尺寸形成为比外壳10的圆环状壁10a的内径尺寸小,能够相对于外壳10独立旋转地对置地嵌合到外壳10上。通过夹着环状盖19将盖板11的凸起11d~11h焊接到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上,将盖板11安装到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上。
参照图6,凸轮15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具有:有曲面并向放射方向突出的3个凸颚板15a、15b、15c;大致三角形的轮毂部15e;形成在轮毂部15e上、使工作轴16穿过的通孔15d。如上所述,凸轮15安装固定在工作轴16上以便能够与工作轴16一体地旋转。
参照图7,引导板18形成为能够收容到盖板11的内侧的、直径较小的、大致圆形板状,在板面的中央设置有能够嵌合固定凸轮15的轮毂部15e的大致三角形的通孔18a。并且,在引导板18的靠近周边的板面内形成有引导长孔18b、18c、18d,该引导长孔18b、18c、18d互相隔开配置,能够让锁定齿轮12~14的引导销12c~14c插入。通过将凸轮15的轮毂15e嵌入固定在引导板18的三角形孔18a中,引导板18可与凸轮15一体地旋转。
再参照图3,凸轮15的工作轴16形成为具有第1端部16a和带槽的第2端部的圆棒状。工作轴16穿过外壳10的通孔10k、盖板11的通孔11c和环状盖19而延伸。工作轴16的第1端部16a穿过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参照图1),刚性地连接在枢轴4的第1端部4a上,以便能够与枢轴4一体地旋转。工作轴16的带槽的第2端部16b穿过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通过将穿过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的工作轴16的带槽的第2端部16b嵌入到操作杆5的根部形成的带槽孔5a中,将操作杆5安装到工作轴16上。
参照图8,在凸轮15的工作轴16的带槽的第2端部16b(图3)穿过外壳10的通孔10k(图4)和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的状态下,将凸轮15配置在外壳10的圆形平板部10a′(图4)上。如上所述,操作杆5安装在从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上突出的工作轴16的带槽的第2端部16b上。
锁定齿轮12、13、14围绕凸轮15呈放射状态配置在外壳10的圆形平板部10a′(图4)上。更详细地说,第1锁定齿轮12的一部分滑动自如地与外壳10的导向块10b接触,缺口12a与外壳10的支销10e嵌合,在这种状态下将第1锁定齿轮12配置在导向块10b与支销10e之间,由此,第1锁定齿轮12能够一边与导向块10b滑动接触并受其引导,一边以支销10e为中心旋转。同样,第2锁定齿轮13的一部分滑动自如地与外壳10的导向块10c接触,缺口13a与外壳10的支销10f嵌合,在这种状态下将第2锁定齿轮13配置在导向块10c与支销10f之间,由此,第2锁定齿轮13能够一边与导向块10c滑动接触并受其引导,一边以支销10f为中心旋转。并且,第3锁定齿轮14的一部分滑动自如地与外壳10的导向块10d接触,缺口14a与外壳10的支销10g嵌合,在这种状态下将第3锁定齿轮14配置在导向块10d与支持销10g之间,由此,第3锁定齿轮14能够一边与导向块10d滑动接触并受其引导,一边以支持销10g为中心旋转。
第1盘簧17a在内侧端部保持在外壳10的支销10h上、外侧端部卡止在凸轮15的凸颚板15a上的状态下配置在外壳10的圆形平板部10a′(图4)上。同样,第2盘簧17b在内侧端部保持在外壳10的支销10i上、外侧端部卡止在凸轮15的凸颚板15b上的状态下配置在外壳10的圆形平板部10a′上。并且,第3盘簧17c在内侧端部保持在外壳10的支销10j上、外侧端部卡止在凸轮15的凸颚板15c上的状态下配置在外壳10的圆形平板部10a′上。如上所述,盖板11相对旋转自如地嵌合在外壳10上,凸轮15一直受盘簧17a~17c施力,以使凸轮15a、15b、15c挤压锁定齿轮12、13、14,通过这样,锁定齿轮12、13、14的带齿面12b、13b、14b一直与盖板11的带齿面11b啮合。
引导板18在其三角形通孔18a中插入了凸轮15的三角形轮毂部15e并且引导孔18b、18c、18d中插入了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的状态下安装到凸轮15上,以便能够与凸轮15一体地旋转。
当通过操作操作杆5(图1~图3),凸轮15克服盘簧17a、17b、17c的弹力而沿逆时针方向(图8)旋转,引导板18与凸轮15一体旋转时,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随着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锁定齿轮12、13、14以外壳10的支销10e、10f、10g为中心旋转,如图9所示,锁定齿轮12、13、14的带齿面12b、13b、14b被解除了与盖板11的带齿面11b的啮合状态。
在通孔11c中插入了凸轮15的工作轴16的第1端部16a并且圆环状壁11a已与外壳10的圆环状壁10a嵌合的状态下,将盖板11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外壳10上。
环状盖19嵌合并组装在外壳10的外侧,从而可相对旋转地将盖板11组装到外壳10上。
参照图10,表示了第2锁定机构1′。第2锁定机构1′除使用了不同的工作轴16′外,结构与第1锁定机构1相同。在图10中,对于结构与第1锁定机构1的构成部件相同的第2锁定机构1′的构成部件,赋予与赋予给第1锁定机构的相应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于第2锁定机构1′的这些构成部件不再反复详细地说明。
第2锁定机构1′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外壳10;大致圆盘状的盖板11;3个锁定齿轮12、13、14;工作轴16′;安装固定在工作轴16′上以便能够与工作轴16′一体旋转、用来改变锁定齿轮12~14的位置的凸轮15;3个盘簧17a、17b、17c;用来引导锁定齿轮12~14改变位置的引导板18;用来组装外壳10和盖板11的环状盖19。在第2锁定机构1′中,第2锁定机构1′的构成部件按与图3所示的第1锁定机构1的构成部件的排列相反的排列组装。
在第2锁定机构1′中,锁定齿轮12、13、14、凸轮15及盘簧17a、17b、17c与第1锁定机构1的这些部件配置在第1锁定机构的外壳10内同样地,配置在第2锁定机构1′的外壳10内。同样,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安装固定在第2锁定机构1′的凸轮15上以便能够与该凸轮15一体地旋转。更详细地说,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在其三角形通孔18a中插入了第2锁定机构1′的凸轮15的三角形轮毂部15e并且引导孔18b、18c、18d中插入了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的状态下,将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安装固定到凸轮15上,以便能够与凸轮15一体旋转。第2锁定机构1′与第1锁定机构1同样地动作。
再参照图10同时参照图11,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具有圆棒状主体,该圆棒状主体具有细径部16a′、粗径部16b′、从细径部16a′的轴线部162沿径向向互相相反的方向突出并沿该轴线部162延伸的一对凸缘160、161。工作轴16′的粗径部16b′穿过外壳10的通孔10k和通过焊接而安装了外壳10的坐垫的第2侧托架3b(图1)。并且,工作轴16′的细径部16a′穿过凸轮15的通孔15d、盖板11的通孔11c、环状盖19、以及夹着环状盖19而焊接了盖板11的靠背框架2的第2侧框部2b(图1),旋转自如地连结在枢轴4的第2端部4b上。
参照图12,枢轴4的第2端部4b形成为截面为大致椭圆形,具有:隔开间距S而彼此相对的一对平坦的壁部40、41;以及将这对平坦的壁部40、41互相连接起来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圆弧状壁部42、43。平坦的壁部40、41与圆弧状壁部42之间设置有角部44、46,平坦的壁部40、41与圆弧状壁部43之间也设置有角部45、47。
参照图13,通过将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的第1端部16a嵌入枢轴4的第1端部4a中,并将工作轴16的第1端部16a与枢轴4的第1端部4a焊接成一体,来将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刚性地连结到枢轴4的第1端部4a上。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的带凸缘的端部16a′插入枢轴4的第2端部4b内,以使第2工作轴16′与枢轴4能够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相互转动。如果考虑枢轴4的第2端部4b的形状与第2工作轴16′的第1端部16a′的形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规定的旋转角度优选地设定在7°~9°左右。
参照图14,表示了枢轴4和旋转自如地连结在枢轴4上的第2工作轴16′。当转矩传递到枢轴4上时,枢轴4相对于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旋转。由于在枢轴4相对于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的相对旋转的过程中,枢轴4的平坦的壁部40、41与工作轴16′的轴线部162滑动接触,并且枢轴4的圆弧状壁部42、43相对于工作轴16′的凸缘部160、161滑动接触,因此枢轴4能够稳定地相对于工作轴16′旋转。在图4所示的由于枢轴4相对于工作轴16′旋转而使枢轴4的角部45、46与工作轴16′的凸缘部160、161卡合的状态下,传递到枢轴4上的转矩传递到工作轴16′上,因此与第1锁定机构1动作时同样,工作轴16′旋转以使第2锁定机构1′动作。
再参照图8和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的动作。
当乘客操作操作杆5(图1~图3)使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与枢轴4一体地旋转时,安装在工作轴16上的凸轮15克服第1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b、17c的弹力而逆时针(图8)旋转,同时第1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与凸轮15一体地旋转。此时,第1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第1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随着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第1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以第1锁定机构1的外壳10的支销10e、10f、10g为中心旋转,如图9所示那样,解除了锁定齿轮12、13、14的齿部12b、13b、14b与第1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的啮合状态。结果,安装在靠背框架2的第1侧框部2a上的第1锁定机构1的盖板11从安装在坐垫框架的第1侧托架3a上的第1锁定机构1的外壳10解放出来。同样,当枢轴4的转矩传递到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上时,安装在工作轴16′上的凸轮15克服第2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b、17c的弹力旋转,同时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与凸轮15一体地旋转。此时,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第2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随着引导板18的引导孔18b、18c、18d相对于锁定齿轮12、13、14的引导销12c、13c、14c移动,第2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以第2锁定机构1′的外壳10的支销10e、10f、10g为中心旋转,解除了锁定齿轮12、13、14的齿部12b、13b、14b与第2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的啮合状态。结果,安装在靠背框架2的第2侧框部2b上的第2锁定机构1′的盖板11从安装在坐垫框架的第2侧托架3b上的第2锁定机构1′的外壳10解放出来。这样,在第1及第2锁定机构1、1′的盖板11已从第1及第2锁定机构1、1′的外壳10解放出来的状态下,乘客能够使靠背相对于坐垫倾斜旋转。
在使靠背相对于坐垫倾斜所希望的角度后,如果乘客的手离开操作杆,则第1锁定机构1的凸轮15在第1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c的弹力的作用下与第1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一起旋转,由此,第1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4以第1锁定机构1的外壳10的支销10e~10g为中心旋转,被推压在第1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上。结果,第1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的齿部12b、13b、14b如图8所示那样正常且可靠地与第1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啮合。由于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与枢轴像上述那样互相旋转自如地连接着,因此不管通过第1锁定机构1的凸轮15和工作轴16传递到枢轴4上的转矩如何,第2锁定机构1′的凸轮15都在第2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c的弹力的作用下与第2锁定机构1′的引导板18一起旋转,由此,第2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4以第2锁定机构1′的外壳10的支销10e~10g为中心旋转,被推压在第2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上。结果,第2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的齿部12b、13b、14b正常且可靠地与第2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啮合。这样,靠背就以所希望的姿势被可靠且稳定地锁定在坐垫上。
如上所述,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刚性地连接在枢轴4上,而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可相对枢轴4旋转规定角度地连接在枢轴4上。因此,当安装在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上的第1锁定机构1的凸轮15在第1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c的弹力的作用下旋转时,在旋转自如地连接在枢轴4上的工作轴16′上安装的第2锁定机构1′的凸轮15能够与第1锁定机构1的凸轮15的旋转无关地在第2锁定机构1′的盘簧17a~17c的弹力的作用下旋转,因此第2锁定机构1′的锁定齿轮12、13、14的齿部12b、13b、14b能够正常且可靠地与第2锁定机构1′的盖板11的带齿面11b啮合。
在锁定机构1、1′中,由于多个锁定齿轮12~14从放射方向与盖板11的带齿面11b啮合,因此能够发挥稳定性较好的调节功能。
可以采用任一种合适的锁定机构来取代图3及图10所示的第1及第2锁定机构1、1′。例如,可以采用图15~图17所示的锁定机构。在图15~图17中,这些锁定机构的工作轴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第1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或图10所示的第2锁定机构1′的工作轴16′的结构相同,在图15~图17中,对于该工作轴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参照图15,表示了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中的以往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日本特开8-253063号中公开。该锁定机构具有:固定外壳30,具备3对互相离开的轮毂30a、30b、30c、并一体地安装在坐垫框架上;可动盖板31,具有带齿面31a并一体地安装在靠背框架上;锁定齿轮33a、33b、33c,分别配置在成对的互相离开的第1轮毂30a、第2轮毂30b、第3轮毂30c之间,能够沿放射方向自由地滑动,并分别具备带齿部33a′、33b′、33c′;工作轴16(或16′);凸轮35,安装固定在工作轴16(或16′)上、以便能够与工作轴16(16′)一体地旋转,并且用来推压锁定齿轮33a、33b、33c以使锁定齿轮33a、33b、33c的带齿部33a′、33b′、33c′与可动盖板31的带齿面31a啮合;弹簧36,用来对凸轮35施力。
在图15所示的锁定机构中,当凸轮35克服弹簧36的弹力的作用而旋转时,锁定齿轮33a、33b、33c离开可动盖板31的带齿面31a,由此解除锁定齿轮33a、33b、33c的带齿部33a′、33b′、33c′与可动盖板31的带齿面31a的啮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靠背能够相对于坐垫倾斜旋转。
参照图16,表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中的另一以往例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美国专利第4103970号中公开。该锁定机构具有:外壳50;具备锁定齿51的盖板51;板状锁定齿轮52,具有第1端部52a以及第2端部52b,该第2端部52b与盖板51的锁定齿51a相啮合来阻止靠背相对于坐垫旋转;工作凸轮53,配置在锁定齿轮52的开口部52c内,用来使锁定齿轮52移动;工作轴16(16′),支撑着工作凸轮53;一对引导器54,滑动自如地支撑锁定齿轮52的第1端部52a的;一对引导器55,滑动自如地支撑锁定齿轮52的第2端部52b。
在图16所示的锁定机构中,当使工作凸轮53旋转时,锁定齿轮52向使锁定齿轮52的带齿的第2端部52b离开盖板51的锁定齿51a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了锁定齿轮52的带齿的第2端部52b与盖板51的锁定齿51a的啮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靠背能够相对于坐垫倾斜旋转。
参照图17,表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中的另一以往例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日本特开平10-127398号中公开。该锁定机构具有:具备锁定齿60a的盖板60;锁定齿轮61,具有凸轮槽61a和与盖板60的锁定齿60a啮合的带齿部61b;工作轴16(16′);凸轮63,配置在锁定齿轮61的凸轮槽61a内,并安装固定在工作轴16(16′)上。
在图17所示的锁定机构中,当凸轮63一边沿锁定齿轮61的凸轮槽61a滑移一边旋转时,锁定齿轮61向离开盖板60的锁定齿60a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了锁定齿轮61的带齿部61b与盖板60的锁定齿60a的啮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靠背能够相对于坐垫倾斜旋转。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中,将第1锁定机构和第2锁定机构中的任何一个机构的工作轴刚性地连结固定在枢轴上,该枢轴将座椅两侧具备的第1锁定机构与第2锁定机构互相连接起来,而将第1锁定机构及第2锁定机构中的另一个机构的工作轴相对旋转自如地连接在枢轴上,因此能够稳定并且可靠地将靠背锁定在坐垫上,所以本发明的可调式座椅作为可调式座椅是具有实用性的。
Claims (5)
1.一种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
坐垫;
靠背,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在上述坐垫上;
第1锁定机构和第2锁定机构,分别配备在座椅的两侧、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
枢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用来将上述第1锁定机构和上述第2锁定机构互相连接起来;
操作杆,用来使上述第1锁定机构和上述第2锁定机构工作,
上述第1锁定机构具有:
第1工作轴,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
第1外壳,安装在上述坐垫的坐垫框架上;
第1盖板,旋转自如地相向嵌合在上述第1外壳上并且安装在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上;
多个第1锁定齿轮,配置在上述第1外壳内,能够自由地在第1锁定位置与第1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第1凸轮,可与上述第1工作轴一体旋转地安装固定在上述第1工作轴上,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轴贯穿上述第1外壳与上述第1盖板的状态下配置到上述第1外壳内,用来使上述多个第1锁定齿轮从上述第1锁定位置到上述第1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上述第1盖板具有在圆环状壁和该圆环状壁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第1带齿面,
上述多个第1锁定齿轮的每一个具有第1带齿部,与上述第1锁定位置的上述第1盖板的上述第1带齿面啮合,
上述第2锁定机构具有:
第2工作轴,用来将上述靠背锁定在上述坐垫上,
第2外壳,安装在上述坐垫的坐垫框架上;
第2盖板,旋转自如地相向嵌合在上述第2外壳上并且安装在上述靠背的靠背框架上;
多个第2锁定齿轮,配置在上述第2外壳内,能够自如地在第2锁定位置与第2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第2凸轮,可与上述第2工作轴一体旋转地安装固定在上述第2工作轴上,并且在上述第2工作轴穿过上述第2外壳与上述第2盖板的状态下配置到上述第2外壳内,用来使上述多个第2锁定齿轮从上述第2锁定位置到上述第2锁定解除位置移动,
上述第2盖板具有在圆环状壁和该圆环状壁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第2带齿面,
上述多个第2锁定齿轮的每一个具有第2带齿部,与上述第2锁定位置的上述第2盖板的上述第2带齿面啮合,
上述第1工作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上述第1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刚性地连结固定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1端部上,在上述第1工作轴的上述第2端部上安装有操作杆,上述第2工作轴连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上,可以与上述枢轴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相互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枢轴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形成为大致椭圆形,该第2端部具有一对相对置的平坦的壁部以及将上述平坦的壁部互相连接起来的、彼此相对置的一对圆弧状壁部;上述第2工作轴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具有轴线部和从该轴线部向互相相反且放射状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凸缘部;上述第2工作轴的带凸缘部的第1端部插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形成为圆棒状,上述凸缘部从上述圆棒状部突出,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第1端部插入在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内;由此,当上述枢轴与上述第2工作轴中的任何一个轴相对于另一个轴旋转时,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圆棒状部与上述枢轴的平坦的壁部互相滑动接触,并且上述第2工作轴的上述圆棒状部与上述枢轴的圆弧状壁部互相滑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在上述平坦的壁部与上述圆弧状壁部之间具有角部,当上述枢轴与上述第2工作轴中的任何一个轴相对于另一个轴旋转时,上述第2工作轴的凸缘部与上述枢轴的上述角部卡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枢轴的上述第2端部在上述平坦的壁部与上述圆弧状壁部之间具有角部,当上述枢轴与上述第2工作轴中的任何一个轴相对于另一个轴旋转时,上述第2工作轴的凸缘部与上述枢轴的上述角部卡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44857A JP4195943B2 (ja) | 2002-08-26 | 2002-08-26 | 両持ち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 |
JP244857/2002 | 2002-08-26 | ||
PCT/JP2003/010788 WO2004017797A1 (ja) | 2002-08-26 | 2003-08-26 | 両持ち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8218A CN1678218A (zh) | 2005-10-05 |
CN1678218B true CN1678218B (zh) | 2010-04-21 |
Family
ID=3194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2027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78218B (zh) | 2002-08-26 | 2003-08-26 | 可调式座椅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50502B2 (zh) |
EP (1) | EP1541058B1 (zh) |
JP (1) | JP4195943B2 (zh) |
CN (1) | CN1678218B (zh) |
AU (1) | AU2003261729A1 (zh) |
CA (1) | CA2495402C (zh) |
DE (1) | DE60334629D1 (zh) |
WO (1) | WO200401779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95631B2 (ja) * | 2002-09-12 | 2010-01-13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溶接作業用セット治具 |
WO2006016750A1 (en) * | 2004-08-13 | 2006-02-16 | Km & I Co., Ltd | A vehicle recliner |
US8376464B2 (en) * | 2004-08-13 | 2013-02-19 | Km & I Co., Ltd. | Vehicle recliner |
CA2537924C (en) * | 2005-03-03 | 2008-10-07 |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Canada Limited | Rotary recliner mechanism for use with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
US7648205B2 (en) | 2005-06-13 | 2010-01-19 | Intier Automotive Inc. | Disc recliner with memory |
JP2007038852A (ja) | 2005-08-03 | 2007-02-15 | Aisi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EP1938712B1 (en) | 2005-08-30 | 2013-01-23 |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 Seat reclining device |
US20080073961A1 (en) * | 2006-09-12 | 2008-03-27 | Lear Corporation |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
US7517021B2 (en) * | 2006-09-12 | 2009-04-14 | Lear Corporation |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
JP4085415B2 (ja) * | 2006-09-27 | 2008-05-14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138950B2 (ja) | 2007-02-19 | 2013-02-06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046682B2 (ja) * | 2007-02-28 | 2012-10-10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US7703852B2 (en) * | 2007-12-03 | 2010-04-27 | Lear Corporation | Heavy duty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
DE112009000118B4 (de) | 2008-01-17 | 2014-12-18 | Fisher Dynamics Corp. | Verstellmechanismus und Sitzbaugruppe |
KR101568891B1 (ko) * | 2008-01-24 | 2015-11-12 | 마그나 시팅 인크. | 풀 메모리 아이 디스크 |
FR2927027B1 (fr) * | 2008-02-06 | 2010-04-02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a elements de verrouillage pivotant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comportant un tel mecanisme |
JP5393990B2 (ja) * | 2008-04-01 | 2014-01-22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CN102307750B (zh) * | 2008-10-22 | 2014-05-07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倾斜角调节器棘爪构件和座椅组件 |
JP2010104703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Fuji Kiko Co Ltd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WO2011040903A1 (en) * | 2009-09-29 | 2011-04-07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having a soft latch mechanism |
FR2955062B1 (fr) * | 2010-01-12 | 2014-11-28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Systeme d'articulation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systeme d'articulation. |
DE102010042057A1 (de) | 2010-10-06 | 2012-04-12 | Lear Corp. |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für manuelle Lehnenverstellvorrichtung |
CN102133870B (zh) * | 2011-03-04 | 2013-03-27 |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调角器及其运动传递机构 |
CA2832350C (en) * | 2011-06-20 | 2019-07-30 | Magna Seating Inc. | Disc recliner with internal leaf springs |
DE102011078216A1 (de) | 2011-06-28 | 2013-01-03 | Lear Corporation | Sitz-Verstellvorrichtung mit doppelten Nocken |
CN102745100A (zh) * | 2012-07-13 | 2012-10-24 | 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光齿段内啮合盘式座椅调角器核心装置 |
BR112015010982A2 (pt) * | 2012-11-16 | 2017-07-11 | Ts Tech Co Ltd | assento de veículo |
FR3000532B1 (fr) * | 2013-01-02 | 2015-01-30 | Antolin Grupo Ing Sa | Mecanisme pour vehicule de transport |
US9296315B2 (en) | 2013-02-26 | 2016-03-29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backdriving feature |
JP6234761B2 (ja) * | 2013-09-30 | 2017-11-22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US9902297B2 (en) | 2014-06-11 | 2018-02-27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Latch mechanism with locking feature |
JP6682300B2 (ja) * | 2016-03-04 | 2020-04-15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US10252644B2 (en) * | 2016-09-06 | 2019-04-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ip and slide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
JP2020055385A (ja) * | 2018-09-28 | 2020-04-09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ート |
US11142103B2 (en) * | 2019-01-17 | 2021-10-12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Cross member for seat recliner assembly |
US12145474B2 (en) | 2021-05-06 | 2024-11-19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Cross rod for vehicle seat recliner assembly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03970A (en) * | 1977-01-13 | 1978-08-01 | Lear Siegler, Inc. | Seat recliner |
US5622407A (en) * | 1993-11-19 | 1997-04-22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apparatus |
US5681086A (en) * | 1995-01-10 | 1997-10-28 |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 Articulation for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equipped with such an articul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78602B1 (fr) * | 1985-03-11 | 1990-05-18 | Cousin Cie Ets A & M Freres | Articulation ronde a verrouillage discontinu obtenu par des grains multiples dentes |
JPH039642U (zh) * | 1989-06-15 | 1991-01-30 | ||
FR2649051B1 (fr) * | 1989-07-03 | 1991-10-04 | Cousin Freres Sa | Dispositif de rattrapage des jeux angulaires sur des mecanismes utilises dans des sieges, en particulier, d'automobiles |
US5161856A (en) * | 1990-03-17 | 1992-11-10 | Tachi-S Co., Ltd. | Reclining device for a seat |
JP3658870B2 (ja) * | 1996-06-27 | 2005-06-0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H10127398A (ja) | 1996-10-25 | 1998-05-19 | T S Tec Kk | 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H1146914A (ja) * | 1997-08-08 | 1999-02-23 | Ikeda Bussan Co Ltd | 両側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R2777234B1 (fr) * | 1998-04-09 | 2000-06-16 |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 Siege de vehicule equipe d'un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et mecanisme de memorisation pour un tel siege |
JP4103178B2 (ja) * | 1998-06-22 | 2008-06-1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R2787072B1 (fr) * | 1998-12-14 | 2001-02-16 | Cesa Cie Europ De Sieges Pour |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 double mecanisme |
US6312053B1 (en) | 1999-07-20 | 2001-11-06 |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 Recliner assembly |
JP2001128769A (ja) | 1999-10-29 | 2001-05-15 | Aisin Seiki Co Ltd | シートバック角度調整システム |
JP4770067B2 (ja) * | 2001-06-07 | 2011-09-07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US6712429B2 (en) * | 2002-06-07 | 2004-03-30 | Intier Automotive Inc. | Lost motion dual disc seat recliner assembly |
JP3991780B2 (ja) * | 2002-06-19 | 2007-10-17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4395631B2 (ja) * | 2002-09-12 | 2010-01-13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溶接作業用セット治具 |
-
2002
- 2002-08-26 JP JP2002244857A patent/JP41959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8-26 EP EP03792849A patent/EP154105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26 AU AU2003261729A patent/AU200326172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8-26 DE DE60334629T patent/DE6033462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26 US US10/648,045 patent/US715050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6 CA CA2495402A patent/CA2495402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6 CN CN03820276XA patent/CN16782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6 WO PCT/JP2003/010788 patent/WO200401779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03970A (en) * | 1977-01-13 | 1978-08-01 | Lear Siegler, Inc. | Seat recliner |
US5622407A (en) * | 1993-11-19 | 1997-04-22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apparatus |
US5681086A (en) * | 1995-01-10 | 1997-10-28 | Bertrand Faure Equipements Sa | Articulation for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equipped with such an articul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495402A1 (en) | 2004-03-04 |
JP4195943B2 (ja) | 2008-12-17 |
AU2003261729A1 (en) | 2004-03-11 |
CN1678218A (zh) | 2005-10-05 |
JP2004081390A (ja) | 2004-03-18 |
CA2495402C (en) | 2011-11-08 |
EP1541058A1 (en) | 2005-06-15 |
DE60334629D1 (de) | 2010-12-02 |
EP1541058B1 (en) | 2010-10-20 |
US7150502B2 (en) | 2006-12-19 |
EP1541058A4 (en) | 2007-05-16 |
WO2004017797A1 (ja) | 2004-03-04 |
US20040084945A1 (en) | 2004-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78218B (zh) | 可调式座椅 | |
JP4916155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KR100458859B1 (ko) | 기울임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US6024410A (en) | Double-sided reclining apparatus | |
JP5290789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US6039400A (en) | Seat reclining device | |
JP489419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4528041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アジャスタ | |
JP2009201783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2004121508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5262957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2003009978A (ja)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6091766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3509150B2 (ja)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WO2012001769A1 (ja) | シートバックを傾動可能に保持する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399087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3961779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5424859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EP1757482B1 (en) | Recliner adjuster | |
JPH04210006A (ja) | 可逆回転操作可能なラチェット機構 | |
JP7633516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4517748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2000333755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3989283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 | |
JP7299145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ブレー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