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6747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7475A
CN1667475A CNA2005100685705A CN200510068570A CN1667475A CN 1667475 A CN1667475 A CN 1667475A CN A2005100685705 A CNA2005100685705 A CN A2005100685705A CN 200510068570 A CN200510068570 A CN 200510068570A CN 1667475 A CN1667475 A CN 1667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voltage
touch
display devi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85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2800C (zh
Inventor
获野晃久
安川贞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7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7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28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28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设置有施加按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的通用电极层的面板,以及按照与该面板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的平板状部件的显示装置,其中,还进一步配置有按照对与施加在前述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变化呈同步变化的电压实施施加,并且相对前述平板状部件和前述面板大体平行的方式配置着的电极层。适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面板和平板状部件产生的振动实施抑制,从而可以避免声响的出现。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如果更具体的讲就是,本发明涉及将诸如触摸型面板、保护型面板、前照射光组件、后照射光组件等等,按照与液晶面板相距预定间隙的方式相对设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作为线反转驱动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诸如将触摸型面板设置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侧的显示装置,通常存在有会产生使人感到不快的噪鸣声音的问题。本发明人针对这种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产生前述噪鸣声音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液晶面板的表面(偏振光板的表面),以及与液晶面板相对设置着的触摸型面板的内面,通常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带电现象,由此会导致由液晶面板的电极产生的电场使其出现振动的现象。
下面以举例形式,参考附图对其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当对如图14所示的、位于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处的任意点a以及与点a相对的、位于液晶面板2的表面处的点b进行分析时,如果将位于触摸型面板1上的点a所带有的电荷取为qa,将位于面板2上的点b所带有的电荷取为qb,则作用于电荷qa、qb的各个作用力Fa、Fb可以分别通过下述公式求出(在这儿,为了说明方便,仅对作为力分量(和电场分量)的、沿液晶面板和触摸型面板的叠层方向上的分量进行分析)。
Fa=qa×Ea
Fb=qb×Eb
其中,Ea为点a处的电场强度,Eb为点b处的电场强度。
而且,点a处的电场强度Ea可以通过下述公式求出(该电场强度如果严密的讲,还具有由施加至触摸型面板上的一对电极层和液晶面板上的象素电极层或区段电极处的信号产生的电场分量,然而对于其不是按照作为产生噪鸣声音的一定频率变化的场合几乎不需要考虑,所以可以被省略)。
Ea=Ecoma(t)+Eqa+Eqb
其中,Ecoma(t)为点a处的电场分量中对液晶面板(相对电极层)实施驱动的部分,是时间的函数,Eqa为点a处的电场分量中对电荷qa实施作用的部分,Eqb为点b处的电场分量中对电荷qb实施作用的部分。
在这儿,电场Ecoma(t)为通过施加至相对电极层用的相对电极信号(在下面也称为COM信号)产生出的电场。为了使这种COM信号的电压能够按照一定频率变化,需要使电场Ea的值不为恒定且按照驱动频率成分变化。因此,作用力Fa也将按照前述驱动频率变化。而且,对于作用于点b处的电荷的作用力Fd,也具有类似的分析结果。
当对触摸型面板的整个内面进行分析时,如果将触摸型面板内面处的电荷总量取为Qtp,对该电荷总量Qtp、即对触摸型面板内面的整个面实施作用的作用力Ftp也将产生类似的变化。类似的,对于将面板整个表面处的电荷总量取为Qlc时,对整个面板表面实施作用的作用力Flc也将产生类似的变化。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电荷Ea和Eb保持一定时,作用于电荷总量Qtp、Qlc处的力也将保持一定,从而使面板和触摸型面板不会产生振动,然而由于电荷Ea和Eb是按照如上所述的、作为一定频率的驱动频率变化着的,所以面板表面或触摸型面板内面也将按照与驱动频率相同的频率产生振动,进而会使位于面板与触摸型面板间的空间产生振动,生成出噪鸣声音。
用于降低、消除这种噪鸣声音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可以采用提高或降低作为产生噪鸣声音原因的液晶面板的驱动频率,使其位于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或者使其难以被听到的方法。然而,对于提高驱动频率的场合,会连带增大电力消耗,而对于采用液晶显示装置的场合,提高驱动频率还会缩短向液晶的充电时间,进而会出现由于充电不足而使对比度下降,出现交调失真等问题。对于降低驱动频率的场合,又会出现闪烁等问题。
其次,可以采用驱动信号为DC驱动信号,以便不会引起面板平面处的库仑力变化的方法。然而,为使驱动信号为DC驱动信号,需要提高这部分电源的输出电压,从而存在有在电源驱动组件处需要采用高耐压制品,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耗电力增大的问题。
而且,还可以采用通过浆料等等将触摸型面板的内面粘接在液晶面板的表面处,消除位于液晶面板与触摸型面板间的空气层,进而通过消除空气层振动的方式防止出现噪鸣声音的方法。然而,对于将诸如触摸型面板等等直接粘接在面板表面处的场合,会出现由于粘接面产生剥离而使显示品质下降,以及粘接作业难以实现等问题。
而且,还可以采用对液晶面板的表面和触摸型面板内面可能的带电现象实施抑制,使其不能出现库仑力导致的振动的方法。然而,为了防止部件带电,需要通过诸如除电风机等等对带电量实施控制且需要实施除电作业,所以会出现消耗在除电作业上的时间所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以及控制带电量所需要的设备投资等问题。
而且,还可以采用加大液晶面板和与其相对设置着的触摸型面板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库仑力以抑制振动发生,或是即使发生振动,该空气振动造成的噪鸣声音也不会使人听见噪鸣声音的程度的方法。然而,增大这种距离,会存在必然使显示装置沿叠层方向的尺寸增大的问题。
而且,作为一种能够消除触摸型面板(阻抗膜偶极振动装置)周围位置处的噪音对位置检测精度影响的技术解决方案,也已经公开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平成7年第20623号中。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透明电极层形成在触摸型面板的表面处,并使该透明电极层接地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正如前述在先专利文献公开的那样,由于对触摸型面板的内面(形成透明电极层的面)处的带电现象实施抑制,对由于该触摸型面板的内面振动所产生的噪鸣声音是有效的。然而,对于在透明电极层的内面处还附加有其它部件的场合,由于这些部件产生的带电现象仍将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噪鸣声音。
本发明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用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能够对于具有作为液晶面板的、设置有按照预定频率实施驱动的通用电极层的面板,以及作为触摸型面板的、与前述面板按照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的平板状部件的显示装置,防止其产生噪鸣声音。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具有设置有施加按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用的通用电极层的面板,以及按照与该面板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的平板状部件,其特征在于还采用着下述组件。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进一步配置有按照对与施加在前述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变化呈同步变化的电压实施施加,并且相对前述平板状部件和前述面板大体平行的方式配置着的电极层。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面板处的通用电极层产生的电场,可以由前述电极层产生的电场实施抵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按照由面板处的通用电极层产生的电场是周期性的,而将与施加在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变化同步变化的电压施加在电极层处的方式,能够对前述电场实施抵消。因此,即使对于诸如平板状部件和面板在彼此相对的面处带有电荷的场合,也可以对这种带有电荷的平板状部件和面板面处的库仑力实施抑制,所以可以对面板和平板状部件产生的振动实施抑制,从而可以避免声响的出现。
施加在前述电极层处的“同步变化的电压”,可以是与施加在诸如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的变化频率具有相同频率且具有相同相位或相反相位的电压,也可以是与施加在诸如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的变化频率呈整倍数的频率的电压。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对于平板状部件配置在前述电极层与前述通用电极层之间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将与施加在前述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的变化呈相同相位的电压,施加在该电极层处。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使由施加在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产生的电场,与由施加在前述电极层处的电压产生的电场,在平板状部件中相互抵消。
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将电压施加至前述通用电极层和前述电极层处用的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一个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将前述所希望的电压施加至通用电极层和电极层处。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对诸如前述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生成出的电压实施预定处理以进一步生成出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将该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前述电极层处用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还可以将按照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施加至通用电极层处,并且使施加至电极层处的电压,为按照比施加至前述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的频率更高频率变化的电压。
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对施加至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实施生成用的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以及对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生成出的电压实施预定处理以进一步生成出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将该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前述电极层处用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配置有按照相对前述平板状部件和前述面板大体平行的方式配置着的电极层;而且可以将产生电场用的电压施加至该电极层处,其中该电场使得按照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施加至前述通用电极层处产生出的电场变化周期发生改变。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施加至电极层处的电压产生的电场,使施加至面板的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产生的电场的变化周期产生变化,所以即使对于面板和平板状部件带有电荷的场合,也可以对作用在面板和平板状部件处的库仑力产生的振动实施抑制,或是使作用在面板和平板状部件处的库仑力产生的振动频率位于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外,从而可以避免声响的出现。
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举例说明,如果施加在诸如通用电极层处的是频率为10kHz的电压,则对于未设置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电极层的场合,由该共用电极产生的电场将按10kHz的频率产生振动。然而,当将例如为30kHz的电压施加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电极层处时,由通用电极层和电极层产生的电场将按30kHz的频率振动,即使带电的板等基于该电场,由于该库仑力发生振动,该振动也在人类听觉范围之外,所以不会被人感觉到。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对施加至前述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实施生成用的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以及对前述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生成出的电压实施预定处理以进一步生成出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将该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前述电极层处用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将前述所希望的电压施加在通用电极层处,并且可以在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中,对该通用电极层产生出的电压实施预定处理以进一步生成出声响改善用信号,进而通过该声响改善用信号将前述所希望的电压施加在前述电极层处。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使按照与面板相距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的平板状部件,为诸如构成触摸型面板用的部件,配置在面板显示面侧的保护板,构成前照射光组件用的部件,构成后照射光组件用的部件,以及光学薄板等等。而且,施加所希望电压用的电极层,可以通过叠层形成在平板状部件或面板的显示面或内面(与显示面相反的面)处的方式实现。这种电极层还可以设置在由叠层形成在平板状部件处的其它部件构成的组合体(比如说触摸型面板)的内部处。这种电极层也可以形成在面板的内部处。而且,这种电极层还可以由配置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中任何需要位置处的电极薄板构成。这种电极层还可以采用在先技术中已有的各种电极层(比如说诸如触摸型面板的电极层等等)。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使平板状部件按照与前述面板相距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前述面板的显示面侧。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在面板的显示面侧产生有前述噪鸣声音的场合,和对于在内面侧产生有噪鸣声音的场合相比,使用者所感受到的不快感会更加明显。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前述显示装置中,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包含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比该第一电极层更靠近前述面板的显示面侧的、与该第一电极层相对配置着的第二电极层的触摸型面板;而且施加改善声响用的所希望电压的前述电极层,至少为前述触摸型面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中的一个。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向属于在先技术的触摸型面板所已有的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处,施加改善声响用的所希望电压的方式,可以原封不动地利用属于在先技术的触摸型面板,仅仅通过改变对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的电气控制的方式而获得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
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配置有对通过使用者对前述触摸型面板实施的接触,在前述第一电极层与前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出的电气变化实施检测,进而对该使用者的接触位置实施检测用的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以及对前述第一电极层和/或前述第二电极层与前述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状态,在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间实施切换用的开关组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在触摸型面板被使用时,通过将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与前述电极层间切换至导通状态的方式,由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气变化,通过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对使用者的接触位置实施检测。
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前述开关组件按照在检测到触摸型面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和前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气变化时,将前述第一电极层和/或前述第二电极层与前述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由阻断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的方式实施设置。
而且,对于采用具有如上所述的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和开关组件的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将前述所希望的电压施加至由前述第一电极层或前述第二电极层构成的电极层处用的信号生成回路,并且可以使前述开关组件按照能够对前述电极层与该信号生成回路之间的电气连接状态,在导通状态和阻断状态间实施切换的方式实施设置。
对于具有这种信号生成回路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前述开关组件按照能够在前述电极层与前述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间处于导通状态时,使该电极层与前述信号生成回路之间处于阻断状态的方式实施设置。特别优选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开关组件,通过检测上述触摸型面板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气变化,使得上述电极层和信号产生电路之间形成阻断状态,同时使得该电极层和接触面板的前面形成导通状态。
而且,对于具有这种信号生成回路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前述开关组件按照能够在前述电极层与前述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间处于阻断状态时,使该电极层与前述信号生成回路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的方式实施设置。在一种最佳实施方案中,还可以使前述开关组件按照在预定时间里,没有检测到前述触摸型面板的第一电极层和前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气连接状态变化时,使前述电极层与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之间处于阻断状态,并且使该电极层与信号生成回路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的方式实施设置。
而且,前述电极信号生成回路可以是一种能够将改善声响用的电压施加至电极层用的回路,对于生成向通用电极层施加的电压用的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直接将电压施加至前述电极层处的场合,该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与前述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相当。而且,对于设置有生成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将该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前述电极层处用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的场合,该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与前述电极信号生成回路相当。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显示装置,对于具有包含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比该第一电极层更靠近前述面板的显示面侧的、与该第一电极层相对配置着的第二电极层的触摸型面板的场合,前述电极层可以由配置在前述第一电极层与前述通用电极层之间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在诸如属于在先技术的面板或触摸型面板处叠层形成或配置形成透明电极层,并且向该透明电极层施加所希望的电压的方式,获得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而且,可以通过与在先技术中的装置相类似的控制方法,对触摸型面板处的电极层和面板处的电极层实施控制。由于电极层是由透明电极层构成的,不会被使用者识别出,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
而且,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显示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包含有比第一电极层更靠近前述面板的显示面侧的、与该第一电极层相对配置着的第二电极层的触摸型面板;而且前述电极层可以由配置在触摸型面板的显示面侧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通过在诸如属于在先技术所用的在触摸型面板的显示面处形成透明电极层,并且向该透明电极层施加所希望的电压的方式,获得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而且,可以通过与在先技术中装置相类似的控制方法,对触摸型面板处的电极层和面板处的电极层实施控制。由于电极层是由透明电极层构成的,不会被使用者识别出,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
而且,对于采用平板状部件构成设置在面板的显示面侧的显示面板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电极层由设置在该显示面板处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电极层是由透明电极层构成的,不会被使用者识别出,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而且,前述透明电极层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和/或内面处,也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内部处。
而且,前述显示面板还可以由诸如保护面板的显示面用的保护型面板构成。
而且,对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配置有前照射光组件的场合,即对于前述平板状部件为配置在前述面板的显示面侧的、构成前照射光组件的一部分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前述电极层由设置在该前照射光组件处的透明电极层构成,使其不会被使用者识别出,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
而且,前述透明电极层可以形成在构成前照射光组件用的部件的显示面和/或内面处(与显示面相反侧的面处),也可以形成在构成前照射光组件用的部件的内部处。
而且,对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显示装置配置有后照射光组件的场合,即对于平板状部件为配置在面板的内面侧处(与显示面相反侧的面处)的、构成后照射光组件的一部分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使电极层由设置在该面板的内面侧处的透明电极层构成,使其不会被使用者识别出,所以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
而且,对于采用前述构成形式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采用面板包含有第一透明基板,以及比该第一透明基板更靠近显示面侧的第二透明基板,在该第一透明基板的显示面相反侧处还形成有前述透明电极层;而且在该透明电极层的显示面相反侧处还粘接有偏振光板的构成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为概略说明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3为说明施加在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电极层处的电压,与平板状部件中的电场间关系用的示意性说明图,其中图3(a)表示的是施加在液晶面板的相对电极层(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图3(b)表示的是施加在触摸型面板的内面侧电极层处的电压(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图3(c)表示的是平板状部件中的电场(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
图4为表示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含有开关组件时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5为表示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为表示作为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验实例用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7为概略说明作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8为说明施加在作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电极层处的电压,与平板状部件中的电场间关系用的示意性说明图,其中图8(a)表示的是施加在液晶面板的相对电极层(通用电极层)处的电压(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图8(b)表示的是施加在触摸型面板的内面侧电极层处的电压(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图8(c)表示的是平板状部件中的电场(纵轴)与时间(横轴)间的关系。
图9为表示作为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0为表示作为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为表示作为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2为表示作为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3为表示作为实施例7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示意性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触摸型面板111,14薄板材料
12,13透明电极
15透明板材
2液晶面板
21、27偏振光板
22、26基板
23、25电极
3透明电极薄板材料
31粘接层
32透明电极层
33透明薄膜
4保护板
41保护板主体
42透明电极层
43透明树脂薄膜
5前照射光组件
51导光板51
52透明电极层
52电极层
6照射光组件
61导光板
62光学薄板
7透明电极层
81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
82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
83开关组件
83a开关控制部
83b开关信号产生部
84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
9音压测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按照预定间隙在液晶面板2的表面(显示面侧的面)处配置着触摸型面板1的显示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2可以采用在先技术中所公知的同类面板。换句话说就是,该液晶面板2可以如图1所示,包含有第一透明基板26,以及配置在比该第一透明基板26更靠近显示面侧处的第二透明基板22,在该一对透明基板22、26之间还封装有液晶24。而且,在下面也将前述第一透明基板26称为“内面侧基板”,将前述第二透明基板22称为“表面侧基板”。
在前述表面侧基板22和内面侧基板26处,还分别叠层设置有电极层23、25(象素电极层和相对电极层(通用电极层))。液晶面板2还具有分别粘接在表面侧基板22的表面(显示面侧的面)和内面侧基板26的内面(与显示面相反侧的面)处的偏振光板21、27。可以将按照预定频率产生电压变化的共用电极信号,施加至前述相对电极层23处。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具有向该相对电极层23施加共用电极信号用的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请参见图4)。
而且,作为本实施例的触摸型面板1,可以采用与在先技术中相类似的构成形式。换句话说就是,该触摸型面板1可以如图1所示,包含有第一薄板材料14,叠层形成在该第一薄板材料14的表面处的第一电极层13,按照预定间隙与该第一电极层13相对配置着的第二电极层,以及叠层形成在该第二电极层的内面处的第二薄板材料11。而且,在下面也将前述第一薄板材料14称为“内面侧薄板材料”,将第一电极层13称为“内面侧电极层”,将第二电极层12称为“表面侧电极层”,将前述第二薄板材料11称为“表面侧基板”。
至少使前述一对薄板材料11、14中的表面侧薄板材料11,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构成,并且按照当使用者接触到触摸型面板1时,可以使表面侧薄板材料11朝向内面侧挠曲,进而使位于使用者触摸位置处的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13彼此接触的方式实施设置。而且,触摸型面板1还具有配置在内面侧薄板材料14的内面处的透明板材15。换句话说就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前述液晶面板2的表面侧处的偏振光板21,与触摸型面板1处的透明板材15是按照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相对设置着的。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具有当使用者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接触到触摸型面板1时,能够对彼此接触的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13间产生的电气变化实施检测,进而对使用者的触摸位置实施检测的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请参见图4)。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是按照将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呈同步变化的电压,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处的方式设置的。在这儿,可以通过前述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将按照前述方式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内面侧电极层13处,所以施加至内面侧电极层13处的电压,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的相位,为与共用电极信号电压具有相同电压电位的电压(请参见图3)。本发明还将能够抑制前述声响的所希望的电压,施加在表面侧电极层12处,并且可以将所希望的电压,施加在表面侧电极层12和内面侧电极层13两者处。
而且,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将施加有所希望电压的内面侧电极层13的电气连接状态,在与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间呈导通状态、与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间呈导通状态间实施切换用的开关组件83(请参见图4)。
这种开关组件83具有能够对使用者接触到触摸型面板1所产生的输入信号(触摸型面板1的表面侧电极层12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产生的电气变化)实施检测,进而生成出切换信号的切换信号生成部83a,以及能够依据该切换信号生成部83a生成出的切换信号,将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的导通状态切换至阻断状态,同时将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与内面侧电极层13切换至导通状态用的切换控制部83b。前述切换信号生成部83a是按照对于在预定的时间里没有检测到触摸型面板1的输入信号的场合,能够生成出切换信号并传送至切换控制部83b的方式实施设置的,接收该切换信号用的切换控制部83b是按照能够将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的导通状态切换至阻断状态,并且将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与内面侧电极层13切换至导通状态的方式实施设置的。
换句话说就是,开关组件83是按照能够依据有无触摸型面板1给出的输入信号实施动作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对于有输入信号的场合(触摸型面板1被使用的场合),可以使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处于阻断状态且使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处于导通状态,对于无输入信号的场合(触摸型面板1未被使用的场合),可以使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处于阻断状态且使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与内面侧电极层13间处于导通状态。
而且,前述切换信号生成部83a可以由所谓的NOR门回路构成,切换控制部83b可以由例如模拟开关回路构成。
具有上述构成形式的、作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仅仅对触摸型面板1的透明电极层12的电气控制实施有变更之外,可以采用与在先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相同部件构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依据施加至液晶板2的相对电极层23处的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生成出的电场是呈周期性的,通过将与该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频率呈同步变化的电压,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处的方式,可以对前述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产生的电场实施抵消,因此即使对于诸如液晶面板2的表面和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呈带电状态的场合,也可以对作用于这种由于带电现象形成的电荷处的库仑力实施抑制,从而可以对液晶面板2和触摸型面板1产生的振动实施抑制,避免出现噪鸣的现象。
下面参考图5,对这种避免出现声响的理论依据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当对位于触摸型面板1(透明板材15)的内面处的任意点c以及与其相对的、位于液晶面板2(偏振光板21)的表面处的点d进行分析时,如果将点c所带有的电荷取为qc,将点d所带有的电荷取为qd,则作用于电荷qc、qd的各个作用力Fc、Fd可以分别通过下述公式求出(在这儿,为了说明方便,仅对作为力分量(和电场分量)的、沿液晶面板2和触摸型面板1的叠层方向上的分量进行分析)。
Fc=qc×Ec
Fd=qd×Ed
其中,Ec为点c处的电场强度,Ed为点d处的电场强度。
而且,点c处的电场强度Ec可以通过下述公式求出(该电场强度如果严密的讲,还具有由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一对电极层和液晶面板2的象素电极或区段电极处的信号电压产生的电场分量,然而对于其不是按照作为产生噪鸣声音的一定频率变化的场合几乎不需要考虑,所以可以被省略)。
Ec=Ecomc(t)+Eqc+Eqd-Etpd(t)……(1)
其中,Ecomc(t)为点c处的电场分量中对液晶面板2(相对电极层23)实施驱动的部分,是时间的函数,Eqc为点c处的电场分量中对电荷qc实施作用的部分,Eqc为点c处的电场分量中对电荷qd实施作用的部分,Etpd(t)为点c处的电场分量中对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的电压实施作用的部分。
在这儿,对于未向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处施加电压的场合,电场成分Etpd为0,所以与在先技术中相类似,在按驱动频率变化的COM信号的作用下,电场Ecomc(t)将按照驱动频率成分产生变化,作用力Fc也将按照该驱动频率成分产生变化,然而在实施例1中,是将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呈同步变化的电压,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处的,所以可以减少点c处的电场强度Ec随时间变化的成分,进而可以减少作用力Fc随时间的变化。通过使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透明电极层13处的信号振幅(AC电压值)的电位大小,由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相对电极层23和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间的位置关系实施确定的方式,可以使电场强度Ec不随时间产生变化。而且,对于作用于点d处电荷的作用力Fd,也具有类似的分析结果。
对于位于触摸型面板1(透明板材15)的内面处的其它点,也会出现类似的电场强度变化,所以当将触摸型面板1(透明板材15)的整个内面处的电荷总量取为Qtp时,对该电荷总量Qtp、即对整个面实施作用的作用力Ftp也将难以产生类似的变化,类似的,对于将液晶面板2的整个表面处的电荷总量取为Qlc时,对整个液晶面板表面实施作用的作用力Flc也将难以产生类似的变化。
因此,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减少分别作用于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和液晶面板2的表面处的作用作用力Ftp、Flc随时间的变化,所以不会使触摸型面板1和液晶面板2间产生空间振动,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噪鸣的现象。
(实验例)
对于作为上述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下述实验。
首先,采用画面尺寸为三英寸大小、象素数目为QVGA(240×320)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实验用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向液晶驱动用的相对电极层,施加驱动频率为9.5kHz、振幅为5V的电压。
而且,使触摸型面板1与液晶面板2间的间隙L1为73μm,该触摸型面板1的表面侧薄板材料的厚度为175μm,内面侧薄板材料的厚度为125μm,并且采用厚度大约为250μm的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的板材,作为内面处的透明板材。
制备出两个具有前述构成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试样A和试样B),对于分别向位于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薄板材料处的内面侧电极层13施加具有预定频率的电压的场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和不施加电压的场合(比较实例1和比较实例2),对声响实施测定。在各个实施例中,施加至内面侧电极层13处的电压,与施加至液晶面板2的驱动电压相类似,与振幅为5V、驱动频率为9.5kHz的前述驱动电压相同步。对声响实施的测定,是通过设置在位于触摸型面板1的中心位置上方10mm处的音压测定装置9(制品名称为LA5111(日本株式会社小野测器制造))实施测定的(可参见图6)。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试样A,相对比较实例1测定出的音压为41.06dB而言,对实施例1测定出的音压为7.07dB。而且对于试样B,相对比较实例2测定出的音压为43.01dB而言,对实施例2测定出的音压为15.77dB。
【实施例2】
下面参考图7和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其触摸型面板1和液晶面板2的构成形式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说明。而且作为该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还进一步具有能够对前述共用电极信号生成回路81生成出的电压实施预定处理以进一步生成出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可以将该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前述内面侧电极层13处用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84。
实施例2还与实施例1相类似,具有对触摸型面板1的透明电极层12、13与前述触摸型面板控制组件82间的电气连接状态,在导通状态与阻断状态间实施切换用的开关组件83,而且在实施例2中,该开关组件83是按照还能够对触摸型面板1的透明电极层12、13与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间的电气连接状态,在导通状态与阻断状态间实施切换的方式实施设置的。
这种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84能够生成出其电压随共用电极信号的频率整倍数(比如说为四倍)产生频率变化的声响改善用信号,并且可以将这种声响改善用信号施加至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电极层13处。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使位于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处和液晶面板2的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变化不按照一定频率产生变化,所以可以避免出现噪鸣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将频率为10kHz的电压施加至诸如相对电极层23处的场合,在将频率为40kHz的电压施加至内面侧电极层13处时,位于透明板材15处的电场不是按照如图8(c)所示的一定频率产生变化的,而且在极短时间内电场的变化与施加至平板状部件的振动相关,但由于由该电场产生的振动位于人类听觉范围之外(40kHz),所以不会被人识别出。
【实施例3】
下面参考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也是相对在先技术所公知的液晶面板2的表面,按照预定间隙配置有触摸型面板1的显示装置。
作为该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在液晶面板2与触摸型面板1之间配置有透明电极薄板3,如果更具体的讲就是,前述透明电极薄板3粘接在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侧。该透明电极薄板3具有透明电极层32,如果更具体的讲就是,在由树脂材料制作的透明薄膜33的表面处叠层形成有透明电极层32,在该透明电极层32的表面侧叠层形成有粘接层31,而且通过该粘接层31与前述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处相粘接。
可以将与液晶面板2的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频率且按照相同相位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透明电极薄板3的透明电极层32处。在实施例3中未设置有实施例1使用的开关组件83,所以实施例3是在实施液晶驱动时,经常地将前述电压施加在前述透明电极层32处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不仅具有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优点,而且还可以采用与在先技术装置相类似的控制方法,对触摸型面板1处的电极层和液晶面板2处的电极层实施控制。
而且在实施例3中,还可以按照能够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前述透明电极薄板3配置在液晶面板2的表面处(例如表面侧的偏振光板21的表面处,或是液晶面板2的表面侧基板22与偏振光板21之间)。而且可不采用前述透明电极薄板3,将施加所希望电压用的电极层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直接形成在液晶面板2的表面处或触摸型面板1的内面处。
【实施例4】
下面参考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也是相对在先技术所公知的液晶面板2的表面,按照预定间隙配置有触摸型面板1的显示装置。
作为该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在触摸型面板1的表面处,配置有如实施例3所述的透明电吸薄板3,并且将与施加在液晶面板2的相对电极层23处的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频率且按照相同相位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透明电极薄板3的透明电极层32处。
而且在图示实例中,具有施加所希望电压用的透明电极层32的透明电极薄板3,是通过粘接层31粘接在触摸型面板1的表面处的,然而也可以使该透明电极层32直接叠层形成在触摸型面板1的(表面侧薄板材料11的)表面处。而且,还可以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前述透明电极层32配置在液晶面板2侧。
【实施例5】
下面参考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相对在先技术所公知的液晶面板2的表面,按照预定间隙配置有保护该液晶面板2用的透明保护板4(表面板)的显示装置。
作为该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保护板4可以按照在由透明树脂板构成的保护板主体41的内面处叠层形成透明电极层42,在透明电极层42的内面侧叠层形成透明树脂薄膜43的方式形成。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可以将与施加在相对电极层23处的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频率且按照相同相位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保护板4的透明电极层42处。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可靠地避免在保护板4与液晶面板2间的间隙处形成声响。
而且在图示实例中,是以将施加所希望电压的透明电极层42形成在保护板4处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还可以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具有如实施例3所示的透明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薄板3,粘接在保护板4处。而且,即使对于设置有如实施例5所示的保护板的场合,也可以不在保护板处设置电极层,而是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施加有改善声响用的所希望电压的电极层设置在液晶面板2处。
【实施例6】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6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相对在先技术所公知的液晶面板2的表面,按照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前照射光组件5的导光板51的显示装置。
作为该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将透明电极层52叠层形成在前照射光组件5的导光板51处,并且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相类似,将与施加在相对电极层23处的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频率且按照相同相位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透明电极层52处。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可靠地避免在前照射光组件5与液晶面板2间的间隙处形成声响。
而且在图示实例中,是以将施加改善声响用所希望电压的透明电极层52形成在前照射光组件5的导光板51处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还可以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具有如实施例3所示的透明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薄板3,粘接在该导光板51处。而且,即使对于设置有如实施例6所示的前照射光组件的场合,也可以不在前照射光组件的导光板处设置电极层,而是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施加有改善声响用的所希望电压的电极层设置在液晶面板2处。
【实施例7】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7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对与实施例1呈相同构成部分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实施例7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相对在先技术所公知的液晶面板2的内面,按照具有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着构成后照射光组件6的光学薄板61,而且使液晶面板2具有施加对该液晶面板2与后照射光组件6的光学薄板61之间产生的噪鸣声音实施改善用的所希望电压的透明电极层7的显示装置。
作为该实施例7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后照射光组件6,可以具有导光板62,以及叠层形成在该导光板62处的光学薄板61。前述透明电极层7设置在液晶面板2处,而且该透明电极层7可以配置在位于液晶面板2的内面侧(与显示面的相反侧)的基板26与偏振光板27之间。如果更具体的讲就是,可以将前述透明电极层7叠层形成在液晶面板2的内面侧基板26的内面处,并且将偏振光板27粘接在该透明电极层7的内面处。
而且在实施例7中,是将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变化具有相同频率且按照相反相位变化着的电压,施加在该电极层7处的。换句话说就是,如图7所示对于在位于产生声响问题的间隙处的部件(偏振光板27和光学薄板61)的一侧处(在实施例7中为表面侧(显示面侧))处,同时配置有施加改善声响用的所希望电压的电极层7和前述相对电极层23的场合,最好将与施加在前述相对电极层23处的电压呈相反相位变化的电压,施加在电极层7处。
如果采用如实施例7所示的液晶显示层,可以可靠地避免在后照射光组件6与液晶面板2间的间隙处形成声响。
而且在前述实施例7中,施加所希望电压的电极层可以由如实施例3所示的透明电极薄板3构成,而且还可以不在液晶面板2处设置电极层,而是按照适当变更设计的方式,将其设置在构成后照射光组件6用的部件处。
而且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对于应施加电压的电极层,以产生使得基于共用电极产生出的周期电场的周期发生改变的电场,是以如实施例1所示的、施加与液晶驱动具有相同相位的同步电压的场合,以如实施例2所示的、施加其频率为液晶驱动的频率整倍数的电压以使诸如液晶面板等等产生的振动位于人类听觉范围之外的场合,以及以如实施例7所示的、施加与液晶驱动具有相同频率、相反相位的电压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而且在前述实施例1中,施加在电极层处的、抑制噪鸣声音用的所希望的电压,为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具有相同电位的电压,然而抑制噪鸣声音用的所希望的电压,也可以为与共用电极信号的电压具有不同电位的电压。对于这种场合,进一步设置有如后所述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会更好些。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具有外加以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的通用电极层的显示屏,以及与该显示屏保持规定的间隙配置的平板状构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于所述平板状构件和所述显示屏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电极层,在该电极层上外加与外加于所述通用电极层的电压变化同步变化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构件配置在所述电极层与所述通用电极层之间,
在该电极层上外加与外加于所述通用电极层的电压变化同相位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通用电极层和所述电极层上外加电压的通用电极信号发生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用电极层上外加以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
外加于所述电极层的电压以高于外加于所述通用电极层的电压所具有的频率而变化。
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具有外加以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的通用电极层的显示屏,以及与该显示屏保持规定的间隙配置的平板状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对于所述平板状构件和所述显示屏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电极层,
在该电极层上外加产生能改变通过将以规定频率变化的电压外加于所述通用电极层而产生的电场的变化周期的电场的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产生外加于所述通用电极层的电压的通用电极信号发生电路,
以及对所述通用电极信号发生电路所产生的电压施加规定的处理并生成声响改善信号,将该声响改善信号外加于所述电极层的声响改善信号发生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构件与所述显示屏保持规定的间隙,配置在该显示屏的显示面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具有第1电极层,以及相对于该第1电极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侧的与该第1电极层对向配置的第2电极层的触摸屏,
所述电极层至少是所述第1电极层或所述第2电极层的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通过用户触摸所述触摸屏,检测产生在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第2电极层之间的电气变化,检测该用户所触摸的位置的触摸屏控制器,以及将所述第1电极层和/或所述第2电极层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切换成导通状态或断路状态的切换开关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具有第1电极层,以及相对于该第1电极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侧的与该第1电极层对向配置的第2电极层的触摸屏,
所述电极层(是)由配置在所述第1电极层与所述通用电极层之间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具有第1电极层,以及相对于该第1电极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侧的与该第1电极层对向配置的第2电极层的触摸屏,
所述电极层由设置在触摸屏的显示面侧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构件由配置在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侧的表面屏构成,
所述电极层由设置在该表面屏上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构件是构成配置在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侧的前灯的构件的一部分,
所述电极层由设置在该前灯上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层设置在具有所述通用电极层的显示屏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构件配置在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相反的一侧,是构成向该显示屏提供光的背灯的构件的一部分,
所述电极层由设置在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透明电极层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具有第1透明基板,以及相对于该第1透明基板配置在显示面侧的第2透明基板,在该第1透明基板的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形成所述透明电极层,
在该透明电极层的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粘接偏振板。
CNB2005100685705A 2004-01-28 2005-01-28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28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0595 2004-01-28
JP2004-020595 2004-01-28
JP2004020595 2004-01-28
JP2004375077 2004-12-24
JP2004375077A JP4060313B2 (ja) 2004-01-28 2004-12-24 表示装置
JP2004-375077 2004-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7475A true CN1667475A (zh) 2005-09-14
CN100422800C CN100422800C (zh) 2008-10-01

Family

ID=3486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857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2800C (zh) 2004-01-28 2005-01-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45343B2 (zh)
JP (1) JP4060313B2 (zh)
CN (1) CN100422800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41687B2 (en) 2011-12-07 2015-05-26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O2015188397A1 (zh) * 2014-06-11 2015-12-17 深圳市固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屏幕有效显示区的结构和触控电子设备
CN108563366B (zh) * 2006-06-09 2022-01-25 苹果公司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56480B2 (ja) 2004-02-03 2008-03-05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234057A (ja) 2004-02-17 2005-09-02 Sharp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4412289B2 (ja) 2006-01-26 2010-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759697B1 (ko) * 2006-09-18 2007-09-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7755615B2 (en) * 2006-12-18 2010-07-13 Motorola, Inc. Optical shuttered touchscreen and method therefor
KR101420143B1 (ko) * 2007-02-02 2014-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JP5103944B2 (ja) * 2007-03-02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入力機能付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356757B2 (ja) * 2007-03-13 2009-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位置特定方法
JP5372630B2 (ja) * 2008-07-17 2013-12-18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893759B2 (ja) * 2009-01-27 2012-03-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555608B2 (ja) 2014-12-01 2019-08-07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0832B2 (ja) 1989-02-06 1998-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6153A (ja) * 1991-06-27 1993-01-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ツ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JPH05313130A (ja) * 1992-05-14 1993-11-26 Seiko Epson Corp 入力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H0720623U (ja) 1993-09-17 1995-04-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TW387080B (en) * 1994-06-21 2000-04-11 Hitachi Ltd A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an input device
JP3746362B2 (ja) 1997-10-30 2006-02-15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241657B2 (ja) * 1998-02-27 2001-12-2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1075075A (ja) * 1999-06-29 2001-03-23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2148592A (ja) * 2000-08-31 2002-05-22 Sumitomo Che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6624835B2 (en) * 2001-01-09 2003-09-2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ise reduction in touch screen system
WO2003019346A1 (en) * 2001-08-22 2003-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sensor, display with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osition data
JP2004184885A (ja) 2002-12-06 2004-07-02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3366B (zh) * 2006-06-09 2022-01-25 苹果公司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US9041687B2 (en) 2011-12-07 2015-05-26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492132B (zh) * 2011-12-07 2015-07-11 Htc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之通訊系統及方法
WO2015188397A1 (zh) * 2014-06-11 2015-12-17 深圳市固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屏幕有效显示区的结构和触控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42315A (ja) 2005-09-08
US20050184971A1 (en) 2005-08-25
US7545343B2 (en) 2009-06-09
JP4060313B2 (ja) 2008-03-12
CN100422800C (zh) 200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1761C (zh) 输入板装置
CN1667475A (zh) 显示装置
CN1651980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435682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275131C (zh) 触摸传感器、带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和位置数据产生方法
CN1221789C (zh)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
CN1245612C (zh) 电阻型传感器
CN1161674C (zh) 带有太阳电池的钟表
CN1203352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42492A (zh) 显示装置
CN199149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851517A (zh) 光学设备
CN1786780A (zh) 光传感器、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753576A (zh) 静电型超声波换能器及超声波扬声器
CN1818842A (zh) 触摸传感器、带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和位置数据产生方法
CN150482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22444A (zh) 超声波致动器驱动装置及超声波致动器驱动方法
CN1932742A (zh) 用于汽车的输入装置
CN1885140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38612A (zh) 超声波振子及超声波电机
CN1344960A (zh)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导光体和电子仪器
CN1575028A (zh) 激振装置
CN1383489A (zh) 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1900748A (zh) 偏振膜组件、制造偏振膜组件及具有偏振膜组件的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625764A (zh) 液晶显示器及修改其灰度信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