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6208A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26208A CN1626208A CN 200410040462 CN200410040462A CN1626208A CN 1626208 A CN1626208 A CN 1626208A CN 200410040462 CN200410040462 CN 200410040462 CN 200410040462 A CN200410040462 A CN 200410040462A CN 1626208 A CN1626208 A CN 1626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add
- coating
- fleabane
- herba erigeront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制成不同的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具有活血化淤,通经活络、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流量的功能;可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且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或释放;本发明制剂除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之外还可以治疗肝炎、肝硬化、老年痴呆、肺心病、椎-基底动脉缺血、肝炎、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胃溃疡等病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据现代药理研究,灯盏细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流量的功能;可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且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或释放。鉴于此,用其制备成药品是现有技术,如:已上市销售的灯盏细辛胶囊、灯盏花颗粒、灯盏花口服液等等,它们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它们的剂型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理想,产品的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产品生物利用度、药物稳定性不理想;灯盏细辛注射液,安全性、使用不方便;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专利申请号为“03102405”、名称为“灯盏花口腔快速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本发明人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发现该剂型的制备工艺不成熟,成本比较高,步骤太多、耗时长,有的工艺过程还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由此回产生一系列劳动保护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实施它并不实际;另外,关于灯盏花素制剂,灯盏花素作为灯盏细辛的提取物,并不能完全等于灯盏细辛的药效;鉴于这些情况,寻找一种治疗效果理想,质量稳定可控的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就成了本发明人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将灯盏细辛制备成为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滴丸等制剂剂型;所提供的微丸、分散片崩解性好,解决了溶解性差的成分生物利用度问题,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由于在制备方法上采用了包衣技术,所以有利于成分稳定;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滴丸及制备的方法,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并且制备工艺的成本低廉,利于普及推广。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是由灯盏细辛500~5000g制作成的。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是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滴丸。本发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制成不同制剂。
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8%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5%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5L·min-1,雾化气压力0.25MPa,包衣液流量0.5mL·min-1,包衣温度20℃,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5∶3的微晶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1∶3的乳糖,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5r·min-1,,滚圆6min,滚圆转速6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6%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0L·min-1,雾化气压力0.22MPa,包衣液流量0.8mL·min-1,包衣温度30℃,即得,主药指稠膏状的灯盏细辛。
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2∶0.6,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PEG4000∶PEG4000=2∶1的混合基质中,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2,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100中,滴制条件如下:熔融温度65℃,滴制温度75℃,冷却温度1~5℃,滴距10cm,冷却柱长23cm,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流量的功能;可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且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或释放;制备工艺制备的的微丸、分散片崩解性好,解决了溶解性差的成分生物利用度问题,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制备的软胶囊、滴丸制剂,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达到了发明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辅料的选择、用量、成型工艺等技术条件对于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用已有技术不能实现;特别是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微丸的制丸工艺中的滚圆时间、滚圆转速、包衣工艺中的包衣液流量、包衣温度;软胶囊基质的用量,滴丸滴制过程中熔融温度溶、滴制温度等技术条件十分重要;所以本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制剂除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之外还可以治疗肝炎、肝硬化、老年痴呆、肺心病、椎—基底动脉缺血、肝炎、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胃溃疡等病症。
实验例1:成型工艺研究
(1)分散片剂成型工艺研究
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度。分散均匀性的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IA,取分散片6片,置于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3min内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①辅料筛选
组别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 PVP醇溶液 分散均匀性
内加(药物∶辅料) 外加(药物∶辅料) (药物∶辅料) 浓度%
1 1.5∶1 1∶1 3∶1 5 粒较粗
2 1.5∶1 - 3∶1 5 粒成粘团
3 1.5∶1 1∶1 - 5 粒较粗
4 2∶1 0.5∶1 2∶1 8 合格
5 2∶1 - 2∶1 8 粒成粘团
6 2∶1 0.5∶1 - 8 粒较粗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8%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
②包衣工艺
外观
组别 0月 6月 12月
素片 色泽不均匀 色泽不均匀 潮结,色泽不均匀
本发明分散片 圆整光洁、色泽均匀 圆整光洁、色泽均匀 圆整光洁、色泽均匀
(薄膜衣片)
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性能好。
(2)微丸剂成型工艺研究
①制丸工艺:称取40g微丸,轻轻地倒入100mL的量筒内,然后从5cm高处反复落下,直到体积不再变化,记录体积数,计算堆密度。
组别 乙醇浓度% 滚圆时间min 滚圆转速r·min-1 堆密度g·mL-1
1 30 6 650 0.75
2 30 8 700 0.72
3 40 6 650 0.71
4 40 8 700 0.74
5 50 6 650 0.80
6 50 8 700 0.70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微丸的工艺为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滚圆6min,滚圆转速650r·min-1。
②包衣工艺
表1 包衣液流量/mL·min-1 雾化效果
0.5 一般,有少量大雾滴
0.8 良好,无大雾滴
1.2 一般,有少量大雾滴
1.5 差,有较多大雾滴
表2 包衣温度/℃ 包衣效果
20 一般,有许多黏连
25 较好,微丸有很少量黏连
30 良好,微丸之间不黏连
35 较好,微丸有很少量黏连
表3 外观
组别 0月 6月 12月
未包衣微丸 圆整、均匀、光洁 圆整、均匀、光洁 圆整、均匀、少许潮结
本发明微丸 圆整、均匀、光洁 圆整、均匀、光洁 圆整、均匀、光洁
结果表明,包衣工艺为包衣液流量0.8mL·min-1,包衣温度30℃制得的产品稳定性增强。
(3)软胶囊剂成型工艺研究
①吸附基质率考察
药粉∶基质 混悬液情况
1∶1 不均匀混悬液
1∶1.2 均匀混悬液
1∶1.4 均匀混悬液
②辅料对成分的影响:
组别 总黄酮(mg/g)
药粉 17.22
加入基质后 17.20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按药粉∶基质=1∶1.2,药粉加入基质后灯盏花乙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4)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①熔融温度:按药物与基质配比,将药物与基质置不同温度的水浴上加热,熔融,,倒入滴丸机中滴丸。以丸型圆整度,滴出难易为指标,将考察结果由好至差依次用“+++”,“++”,“+”,“-”表示。
熔融温度/℃ 圆整度 滴出状态
60 - 滴不出
65 +++ 易滴出
70 + 较慢
75 + 较慢
②滴制温度:按药物与基质配比,将药物与基质置70℃的水浴上加热,熔融,倒入滴丸机中,不同温度保温,滴丸。以丸型圆整度,滴出难易为指标,将各指标的考察结果由好至差依次用“+++”,“++”,“+”,“-”表示。
滴制温度/℃ 圆整度 滴出状态
70 - 滴不出
75 +++ 易滴出
80 + 较慢
85 + 太快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熔融温度65℃,滴制温度75℃。
实验例2:对比实验
(1)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组别 崩解时间
灯盏细辛胶囊 25min
本发明微丸 2.25min
本发明分散片 35sec
(2)释放度实验:人工胃液-95%乙醇(3∶2)为溶媒,37±0.5℃100转/分。取灯盏细辛片、本发明软胶囊、本发明滴丸,置转篮中分别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90min时取6ml溶媒,立即置离心管中以4千转/分离心5min,取上清液5ml,加水稀释至10ml,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计算释放累积百分率。
释放累积百分率%
灯盏花颗粒 本发明滴丸 本发明软胶囊
5min 9.50 84.15 83.40
10min 40.23 93.28 95.53
20min 65.57 95.60 96.78
30min 68.70 96.68 97.16
40min 78.54 98.79 98.25
50min 87.68 100.00 99.76
60min 89.79 100.10 100.00
90min 95.62 101.10 100.10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性能良好。
(3)稳定性实验
①本发明软胶囊
②灯盏细辛口服液
实验例3:药效学实验
(1)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70±25g。连续给药12天,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v注射肾上腺素0.8mg/kg,共两次,两次间隔4h。在两次之间(前后各间隔2小时),将大鼠浸入冰水中5min,禁食。次日晨股动脉采血,肝素钠抗凝,测定血流变各指标。
组别 剂量(g/kg) 全血粘度
高切 中切 低切
正常对照 - 5.22±1.01 7.85±1.35 14.57±1.52
模型对照 - 6.81±1.53 8.60±1.76 16.33±2.43
灯盏花素片剂组 6.0 6.02±0.24 8.02±1.52 16.10±4.75
灯盏细辛胶囊剂 6.0 5.63±1.53 7.90±2.14 14.74±3.24
本发明分散片组 6.0 5.60±0.02 7.81±1.61 14.65±2.40
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制剂与灯盏细辛制剂疗效不同,本发明制剂疗效好。
(2)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健康家兔,雌雄均用,体重2~3kg,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以3.8%枸椽酸钠抗凝收集于硅化的离心管中,血与抗凝剂体积比为9∶1。分别经1000和3000rpm离心10min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按Born氏比浊法,用BS-631型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PRP先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孵育15min,再加入ADP、AA或PAF等诱导剂,记录血小板聚集的波形并计算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按下式计算:聚集抑制率(%)=(1-给药管聚集率/对照管聚集率)×100
药浓 ADP AA PAF
Medicineρ(g/L) ρ(3μmol/L) ρ(0.35mmol/L) ρ(7.2nmol/L)
对照 57.0±2.5 67.6±1.5 56.4±1.2
颗粒剂组 2.0 39.5±7.2 27.4±2.7 46.3±2.5
口服液组 2.0 37.1±8.6 26.2±1.9 46.7±0.4
胶囊剂组 2.0 34.3±2.3 25.7±2.5 45.7±5.6
本发明分散片组 2.0 28.0±2.5 21.4±3.1 38.6±1.7
本发明软胶囊组 2.0 27.8±1.9 22.6±6.0 39.3±2.8
本发明滴丸剂组 2.0 27.7±1.5 22.5±6.2 39.0±2.3
本发明微丸剂组 2.0 28.3±0.4 21.9±0.1 38.8±3.2
结果显示,本发明疗效不低于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
(3)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
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20~160g,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分散片剂组、软胶囊剂组、滴丸剂组、微丸剂组。采用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秋水仙碱组、配伍组于造模的第1天开始给药,均为灌胃给药,配伍提取物3.38g/kg;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NaCl溶液。各组动物于造模10w后断头处死。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肝功能。
各组大鼠肝功能变化(x±s)
组别 n ALT(IU/L) Glb(ρB/g/L) Alb(ρB/g/L)
正常组 10 37.55±5.31 24.80±1.41 35.12±0.67
模型组 9 118.60±52.01 31.76±3.55 27.60±5.95
分散片剂组 11 60.13±15.32 25.81±2.63 33.43±6.68
软胶囊剂组 11 59.75±10.20 25.39±2.24 34.28±1.20
滴丸剂组 10 58.40±4.10 25.24±1.10 35.45±6.35
微丸剂组 9 58.25±1.05 25.15±2.15 34.38±3.24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取灯盏细辛5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8%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5%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5L·min-1,雾化气压力0.25MPa,包衣液流量0.5mL·min-1,包衣温度20℃,即得分散片,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灯盏细辛50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5∶3的微晶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1∶3的乳糖,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5r·min-1,,滚圆6min,滚圆转速6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6%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0L·min-1,雾化气压力0.22MPa,包衣液流量0.8mL·min-1,包衣温度30℃,即得微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取灯盏细辛20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2∶0.6,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4:取灯盏细辛32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PEG4000∶PEG4000=2∶1的混合基质中,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2,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100中,滴制条件如下:熔融温度65℃,滴制温度75℃,冷却温度1~5℃,滴距10cm,冷却柱长23cm,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取灯盏细辛40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干燥、粉碎,制粒,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取灯盏细辛34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制粒,即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取灯盏细辛6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制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8:取灯盏细辛8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糖浆,制成1000瓶口服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9:取灯盏细辛1000g,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卡波姆溶液,搅匀,制成1000瓶,即得凝胶剂。
Claims (8)
1、一种灯盏细辛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灯盏细辛500~5000g制作成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或滴丸。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制成不同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2∶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8%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5%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5L·min-1,雾化气压力0.25MPa,包衣液流量0.5mL·min-1,包衣温度20℃,即得。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5∶3的微晶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为1∶3的乳糖,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5r·min-1,,滚圆6min,滚圆转速6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置于微型底喷式沸腾颗粒包衣机内进行包衣,包衣液为6%的HPMC乙醇溶液,包衣参数如下:鼓风流量120L·min-1,雾化气压力0.22MPa,包衣液流量0.8mL·min-1,包衣温度30℃,即得。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2∶0.6,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盏细辛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灯盏细辛研成粗粉,加75%乙醇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入PEG4000∶PEG4000=2∶1的混合基质中,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2,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100中,滴制条件如下:熔融温度65℃,滴制温度75℃,冷却温度1~5℃,滴距10cm,冷却柱长23cm,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40462 CN1626208A (zh) | 2004-08-13 | 2004-08-13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A2005102004667A CN1853660A (zh) | 2004-08-13 | 2005-08-12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40462 CN1626208A (zh) | 2004-08-13 | 2004-08-13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26208A true CN1626208A (zh) | 2005-06-15 |
Family
ID=3476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40462 Pending CN1626208A (zh) | 2004-08-13 | 2004-08-13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2620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5155B (zh) * | 2007-08-15 | 2010-11-10 | 四川大学 | 灯盏花甲醇提取物在制备皮肤美白祛斑制品中的应用 |
CN101632723B (zh) * | 2008-07-25 | 2011-10-26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复方荭草制剂在防治更年期疾病和延缓衰老中的用途 |
CN101632724B (zh) * | 2008-07-25 | 2012-03-28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荭草和灯盏细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血管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CN105412045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益脉康微囊的制备方法 |
-
2004
- 2004-08-13 CN CN 200410040462 patent/CN16262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5155B (zh) * | 2007-08-15 | 2010-11-10 | 四川大学 | 灯盏花甲醇提取物在制备皮肤美白祛斑制品中的应用 |
CN101632723B (zh) * | 2008-07-25 | 2011-10-26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复方荭草制剂在防治更年期疾病和延缓衰老中的用途 |
CN101632724B (zh) * | 2008-07-25 | 2012-03-28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荭草和灯盏细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血管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CN105412045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益脉康微囊的制备方法 |
CN105412045B (zh) * | 2015-12-15 | 2018-08-24 | 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益脉康微囊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26208A (zh)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62400A (zh) | 血塞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8764A (zh) | 穿心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8654A (zh) | 由水飞蓟素制备的益肝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8762A (zh) | 复方益肝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3289C (zh) | 一种治疗眩晕病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853660A (zh) | 灯盏细辛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50881A (zh) | 灯盏花素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11251A (zh) | 一种以鲜地龙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中药肠溶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6143A (zh) | 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 | |
CN1602917A (zh) | 生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60267A (zh) | 炎可宁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75208A (zh) | 由水飞蓟素制备的益肝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85188A (zh) | 治疗2型糖尿病的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8766A (zh) | 血府逐瘀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6147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 |
CN1733109A (zh) | 治疗冠心病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26210A (zh) | 治疗泌尿系统等疾病的三金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75271A (zh) | 抑亢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 |
CN1559527A (zh) | 一种复方百部止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245A (zh) | 血塞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240A (zh) | 冠心丹参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33272A (zh) | 治疗泌尿系统等疾病的三金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72108A (zh) |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461A (zh) | 牛黄解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