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1971A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01971A CN1601971A CN 03160068 CN03160068A CN1601971A CN 1601971 A CN1601971 A CN 1601971A CN 03160068 CN03160068 CN 03160068 CN 03160068 A CN03160068 A CN 03160068A CN 1601971 A CN1601971 A CN 16019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manager
- load network
- network resource
- lsp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UWFBNDCJKXSUON-UHFFFAOYSA-N B.CN Chemical compound B.CN UWFBNDCJKXSUO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455541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Ls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984710 Homo sapiens 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27105 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承载网络的连接节点(CN)中预先配置静态标签交换路径(LSP)信息;CN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收到的LSP信息;承载控制层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或资源响应后,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负担重、工作效率低,且预留带宽资源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减轻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负担,提高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效率,并能保证预留带宽资源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中的承载控制层为用户呼叫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各种服务质量(QoS)技术应运而生,比如,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就建立了很多服务模型和机制以满足网络的需求。在这些QoS技术中,业界比较认可的是IETF提出的在网络的接入和边缘使用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在网络的核心使用Diff-Serv的技术方案。由于该方案中的Diff-Serv仅设定了优先等级保障QoS措施,因此使用该方案的网络虽然有线路利用率高的特点,但整个网络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果很难保证。
为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提出了为Diff-Serv引入一个独立的承载控制层的方案,即在原有Diff-Serv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该解决方案是在Diff-Serv的业务控制层和承载网络层之间设置承载控制层,所设置的承载控制层由多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中,承载控制层102置于承载网络103和业务控制层101之间。业务控制层101中的呼叫代理(CA,Call Agent)为业务服务器,比如软交换等。承载控制层102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配置了管理规则和网络拓扑,为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分配资源,各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即图1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和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相互之间通过信令传递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请求和结果、以及为业务申请分配的LSP信息等。承载控制层102中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管理承载网103中的一个特定承载网区域,称这个特定的承载网区域为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因此,图1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的管理域为107,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的管理域为108,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的管理域为109。承载网103中可以包括边缘路由器(ER,Edge Router)、边界路由器(BR,Border Router)和核心路由器,这些路由器统称为连接节点(CN,Connection Node)。
目前,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获取路径信息、并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案有三种,下面对这三种方案分别进行说明。
一种方案是现用现建所需的标签交换路径(LSP)信息。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针对某用户呼叫的资源请求后,向承载网的路由器发送建立LSP的请求消息,路由器收到请求消息后,建立针对该次呼叫的LSP,并将该LSP发送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当本次呼叫完成后,路由器释放该LSP。该方案中,由于路由器针对每次呼叫所建立的LSP信息在该次呼叫完成后即被释放,也就是说,路由器为前一次呼叫建立的LSP信息不能在下一次呼叫时使用,这造成了已确定的LSP信息不能被重复使用,因此加重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负担,且影响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工作效率。
另一种方案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路由器实时上报的LSP信息,并根据保存的LSP信息为用户呼叫选定LSP路径。以服务质量骨干实验网(QBone)的带宽代理器模型为例,其网络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带宽代理器201、带宽代理器202和带宽代理器203所实现的就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在该带宽代理器模型中,承载网中的路由器将自身建立及更新的LSP信息实时上报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收到的LSP信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为用户的呼叫分配资源时,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获取适合本次呼叫的LSP信息,并在选定的LSP上预留带宽资源。这种技术方案的缺点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直接管理管理域内所有路由器的LSP信息,存在拓扑和管理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还需要记录本区域的动态路由信息,需要频繁地更新路由表,这造成了网络预留的带宽资源的不稳定。
还有一种是Rich QoS方案,其网络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QoS服务器301是网络中的关键部件,网络中还包括与QoS服务器相配套的策略服务器302、目录服务器303以及网管监控服务器304,这四个网络实体组合起来就相当于Diff-Serv模型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策略服务器302根据QoS服务器301和管理接口等策略配置信息,设置相关的路由器的参数和配置;目录服务器303是一个统一和集中的数据库,保存网络设备配置信息、用户信息和QoS信息;网管监控服务器304负责收集承载网各路由器和链路的拥塞状态等信息,供QoS服务器为业务申请选路时参考。在该方案中,QoS服务器上配置了LSP信息,从该LSP信息中,QoS服务器获取适合客户呼叫业务的LSP信息,并为客户的呼叫业务选择LSP和在LSP上预留带宽资源。但在这种方案中,QoS服务器上配置的LSP信息根据优先级被分为各种等级,QoS服务器为优先级高的业务请求选择高优先级的LSP信息,为优先级低的业务请求低优先级的LSP资源信息,如果低优先级的业务请求量大而高优先级的业务请求量小时,就会造成优先级低的业务网络拥堵而优先级高的业务带宽空闲的情况。因此,利用这种方案选择路由就不够灵活,且效率低下。另外,Rich QoS方案提供的承载网络比较复杂,且路由器数量多;该方案中的边缘路由器是使用显式路由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LSP建立技术来建立端到端的LSP,这种建立模式的扩展性很差,限制了网络规模,不能适应全国公众网端到端业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的几种方案均有不足之处。具体来说,现用现选LSP的方案使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不能重复使用已建立的LSP信息,加重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负担,且影响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工作效率。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路由器实时上报的LSP信息,并根据保存的LSP信息为用户呼叫选定LSP的方案,需要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直接管理本管理域内所有路由器的LSP信息,存在拓扑和管理过于复杂、路由表更新频繁,且预留的带宽资源不稳定的问题。Rich QoS方案的选路方法不够灵活、选路效率较低,并且Rich QoS方案提供的承载网络比较复杂,使用的LSP建立技术导致网络的扩展性差,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以减轻承载控制层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为用户呼叫进行资源分配时的负担,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灵活性,且保证网络预留带宽资源的稳定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静态标签交换路径信息的承载控制层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承载网络的连接节点CN中预先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信息;
b.CN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收到的LSP信息;
c.承载控制层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或资源响应后,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步骤a中预先配置的LSP信息是预先静态地配置在CN中。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CN判断预先配置的LSP信息是否已在承载网上建立,如果已建立,则保留该LSP信息;如果未建立,则按照该LSP信息建立对应的LSP,如果建立成功,则保存该LSP信息,如果建立失败,则返回失败信息,请求删除该配置的LSP信息。
所述LSP信息中至少包括LSP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
所述步骤b中,所述CN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LSP信息后,向CN返回响应消息;
b2.CN判断是否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消息,如果收到,则确认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已收到LSP信息,否则,向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重发LSP信息,直到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消息为止。
所述LSP信息包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信息及其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信息。
所述步骤c中,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1.承载控制层中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呼叫代理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后,根据该连接资源请求选择本次连接的入口边缘路由器,从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和域间的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1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逐跳向下发送资源请求,直至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和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13.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LSP信息,预留带宽资源,并逐跳向上发送资源响应,直至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为当前呼叫分配自身预留的带宽资源;
c14.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为当前呼叫分配自身预留的带宽资源,并将承载控制层选定的LSP信息下发给入口边缘路由器。
所述步骤c中,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21.承载控制层中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后,根据该连接资源请求选择本次连接的入口边界路由器,从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2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逐跳向下发送资源请求,直至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23.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的LSP信息,预留带宽资源,并逐跳向上发送资源响应,直至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LSP信息,并为当前呼叫分配域内和域间LSP的带宽资源;
c24.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的LSP信息,为当前呼叫分配域内和域间LSP的带宽资源,并将承载控制层选定的LSP信息下发给入口边缘路由器。
所述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至少包括:主叫用户信息、被叫用户信息及QoS参数;
所述资源请求中至少包括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的信息,及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定的域间LSP的出口边界路由器或边缘路由器的信息;
所述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的资源响应中至少包括自身选定的域内LSP信息;
所述除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外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的资源响应中至少包括自身收到的资源响应中的LSP信息,及自身选定的域内和域间LSP信息。
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负荷分担原理、采用轮询方式或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优先级选择LSP信息。
本发明方案在CN中预先配置LSP信息,并将该LSP信息发送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使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为用户呼叫选定LSP时,可以直接从该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适合本次用户呼叫的LSP,且同一条LSP可以在不同的用户呼叫中重复使用,因此减轻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负担,提高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选路效率,并保证了预留的带宽资源的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方案预先配置的LSP信息没有优先级限制,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可以灵活高效地为用户呼叫进行选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QBone的带宽代理器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Rich QoS方案提供的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案的实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案中承载控制层先进行域内选路、再进行域间选路的消息流时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案中承载控制层先进行域间选路、再进行域内选路的消息流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预先在承载网络中的CN上配置LSP信息,CN在与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建立连接后,将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或资源响应后,从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合适的LSP。
参见图4,本发明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401、在每个CN中预先配置LSP信息。
CN中的LSP信息中包括LSP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以及该LSP所经过的其他路由器。
CN中的LSP信息是由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拓扑等情况预先静态地配置的,该静态配置的LSP信息可能包括承载网上已建立的和未建立的LSP。如果静态配置的LSP信息已经在承载网上建立,则CN保留该LSP信息,如果某条LSP信息还没有在承载网上建立,则CN按照该LSP信息建立LSP,如果CN建立成功,则保存该LSP信息;如果CN建立失败,则向网管返回失败消息,请求删除该静态配置的LSP信息。
步骤402、CN在与某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建立连接后,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发送给该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由于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选路时,主要需要LSP信息中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因此CN可以将自身保存的所有LSP信息直接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也可以只将LSP信息中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对于每条LSP信息来说,可以是由本条LSP信息的入口CN上报给CM,也可以由本条LSP信息的出口CN上报给CM,或两者同时上报。
本步骤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该预先配置的LSP信息后,还可以向CN返回自身已收到该LSP信息的响应消息。CN如果没有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信息,则认为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没有收到LSP信息,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向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重发LSP信息,直至发送成功,即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信息。
步骤403、承载控制层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或资源响应后,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及路由信息对用户呼叫进行资源分配。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路由信息是一种对业务选路的约束信息,路由信息中包括:用户的IP地址、流量信息、带宽信息和业务类型等与LSP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路由信息可以是预先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配置的,也可以是预先配置在CN中、并由CN上报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还可以是预先设置在数据库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该数据库中获取的。
本步骤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资源分配时,可以是先选择自身的管理域内的LSP,之后再选择自身的管理域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之间的LSP。也可以是先选择自身的管理域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之间的LSP,再选择自身的管理域内的LSP。
下面以图1所示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为例,对这两种资源分配方法分别作说明。
图1中,如果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作为某次呼叫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作为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为除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外,本次呼叫所经过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因此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称为该次呼叫的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当然,某次呼叫请求可能没有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也可能有多个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图1中,只有一个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为清楚地说明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CN中得到的LSP信息的内容,以下用矩阵表来表示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保存的LSP信息。由于LSP信息包括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信息以及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信息,因此,将域内LSP信息保存在域内LSP矩阵表中,将域间LSP信息保存在域间LSP矩阵表中。当然,也可以将域内LSP信息和域间LSP信息合在同一张矩阵表中。
图5所示为先选域内、再选域间的选路过程,该过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501、CA收到呼叫请求后,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
所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包括连接信息、QoS参数、业务类型等信息。其中,连接信息中包括会话ID、主叫用户信息和被叫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可以为用户的IP地址或域名;QoS参数中包括流量描述符和带宽需求信息。
步骤50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连接资源请求后,选择自身的管理域中与主叫用户对应的ER作为本次呼叫对应路径的入口ER,选定自身管理域内的LSP信息及自身与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LSP信息,即域内和域间LSP信息,并预留该域内LSP和域间LSP的带宽资源。
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的入口路由器为ER1。确定了域内的入口路由器后,即可根据该入口路由器选择域内的LSP。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信息参见表1所示的矩阵表。
表1
由表1可知,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中以ER1为入口路由器的LSP有三条:LSPa、LSP1、LSP6,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本次呼叫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在选择路径时,可以使用负荷分担原理、利用轮询方式或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优先级等方式。其中,负荷分担原理是指要均衡各条LSP的负荷情况,优先选择负荷较轻的LSP;轮询方式是指按照顺序依次选择可选的LSP;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优先级是指根据业务优先级的特定需求选择相应的LSP。
本实施例选择的LSP为LSP1,则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连接资源请求中的QoS参数为该次呼叫在LSP1上预留带宽资源,且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确定自身管理域的出口路由器为BR1,该BR1即为其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即本次呼叫的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LSP的入口路由器。
确定了域间的入口路由器后,即可根据该入口路由器选择域间的LSP。本实施例中,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LSP信息参见表2所示的矩阵表。当然,该域间的LSP信息可以与域内的LSP信息合并在同一张表中。
表2
由表2可知,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与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之间,以BR1为入口路由器的LSP有三条:LSP2、LSPb、LSPc,同样使用负荷分担原理、利用轮询方式或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优先级等方式选择一条LSP。本实施例选择的LSP是LSP2,则根据连接资源请求中的QoS参数为该次呼叫在LSP2上预留带宽资源,且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间的出口路由器为BR2,该BR2即为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的入口路由器。
步骤503、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该资源请求中除了包括连接资源请求中的QoS参数、业务类型及连接信息外,还进一步包括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BR2的信息。
步骤504、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来的资源请求后,将BR2作为自身管理域的域内LSP的入口路由器,并选择自身管理域内的LSP信息及自身与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信息。
本步骤中,实现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和域间的LSP信息的选择过程与步骤503中相同。首先选择域内的LSP信息,假设确定的LSP为LSP3,且通过选择确定BR3为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出口路由器,则BR3即为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间入口路由器。之后再选择域间的LSP信息,假设确定的LSP为LSP4,且通过选择确定BR4为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间出口路由器,则BR4即为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入口路由器。
步骤505、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该资源请求中除了包括QoS参数、业务类型及连接信息外,还进一步包括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BR4的信息。
步骤506、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来的资源请求后,将BR4作为自身管理域的域内LSP的入口路由器,并选择自身管理域内的LSP信息。
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资源请求中的被叫用户信息,即被叫用户的IP地址或域名,选择自身管理域内与该IP地址或域名对应的ER作为本次呼叫对应路径的出口路由器,本实施例中该出口路由器为ER2。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本管理域的入口路由器和出口路由器从自身的矩阵表中选择域内LSP,假设该LSP为LSP5,并根据QoS参数为该次呼叫在LSP5上分配带宽资源。
步骤507、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资源响应,该资源响应中包括LSP5信息。
步骤508、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资源响应后,为当前呼叫分配自身在LSP3和LSP4上预留的带宽资源,并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资源响应,该资源响应中包括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LSP5信息,及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3和LSP4的信息。
步骤509、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资源响应后,为本次呼叫分配自身在LSP1和LSP2上预留的带宽资源,并将承载控制层为本次呼叫选择的LSP信息通过流映射命令发送给ER1,ER1收到该流映射命令后,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流映射命令响应。
承载控制层为本次呼叫选择的LSP信息包括:LSP1、LSP2、LSP3、LSP4和LSP5的信息,因此,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通信时所采用的LSP是从本LSP的入口路由器,即ER1开始,经过LSP1到达BR1,由BR1经过LSP2到达BR2,由BR2经过LSP3到达BR3,之后由BR3经过LSP4到达BR4,最后由BR4经过LSP5到达ER2,即本LSP的出口路由器。
步骤510、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ER1返回的流映射响应命令后,向CA发送表示承载控制层为当前呼叫选择LSP信息及资源分配成功的连接资源响应。
至此,承载控制层完成了对当前呼叫先选域内LSP、再选域间LSP的选路。主叫用户可以利用承载控制层在上述过程中选定的LSP向被叫用户发送信息。
图5所示的过程中,如果承载控制层对当前呼叫的建立失败,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是资源分配失败的资源拒绝响应,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该资源响应后,向CA发送表示资源分配失败的连接资源拒绝响应。
图6所示为先选域间、再选域内的选路过程,其选路方法与图5所示的选路方法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图5所示的选路过程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先选择域间的LSP,在收到下游发送来的资源响应后再选择域内的LSP。因此下面只对该流程作简要的说明,图6所示的选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601、CA收到呼叫请求后,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
步骤60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入口路由器,并从域间LSP矩阵表中选择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和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之间的LSP信息,即域间LSP信息。
步骤603、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
步骤604、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域间LSP矩阵表中选择自身的管理域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之间的LSP信息,即域间LSP信息。
步骤605、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
步骤606、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域内LSP矩阵表中选择自身的管理域内的LSP信息,即域内LSP信息。
步骤607、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资源响应。
步骤608、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域内LSP矩阵表中选择域内LSP信息。
步骤609、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资源响应。
步骤610、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从域内LSP矩阵表中选择域内LSP信息,并将承载控制层为本次呼叫选择的LSP信息通过流映射命令发送给入口路由器,入口路由器收到该流映射命令后,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流映射响应命令。
步骤611、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入口路由器返回的流映射响应命令后,向CA发送表示承载控制层为当前呼叫选择LSP信息及资源分配成功的连接资源响应。
至此,承载控制层完成了对当前呼叫先选域间LSP、再选域内LSP的选路。主叫用户可以利用承载控制层在上述过程中选定的LSP向被叫用户发送信息。
图6所示的过程中,如果承载控制层对当前呼叫的建立失败,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是资源分配失败的资源拒绝响应,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该资源响应后,向CA发送表示资源分配失败的连接资源拒绝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静态标签交换路径信息的承载控制层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承载网络的连接节点CN中预先配置标签交换路径LSP信息;
b.CN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收到的LSP信息;
c.承载控制层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或资源响应后,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预先配置的LSP信息是预先静态地配置在CN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CN判断预先配置的LSP信息是否已在承载网上建立,如果已建立,则保留该LSP信息;如果未建立,则按照该LSP信息建立对应的LSP,如果建立成功,则保存该LSP信息,如果建立失败,则返回失败信息,请求删除该配置的LSP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CN将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的入口CN、出口CN和带宽信息发送给与自身建立连接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
b1.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LSP信息后,向CN返回响应消息;
b2.CN判断是否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消息,如果收到,则确认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已收到LSP信息,否则,向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重发LSP信息,直到收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返回的响应消息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SP信息包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域内LSP信息及其与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和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1.承载控制层中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呼叫代理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后,根据该连接资源请求选择本次连接的入口边缘路由器,从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和域间的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1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逐跳向下发送资源请求,直至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和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13.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LSP信息,预留带宽资源,并逐跳向上发送资源响应,直至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为当前呼叫分配自身预留的带宽资源;
c14.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为当前呼叫分配自身预留的带宽资源,并将承载控制层选定的LSP信息下发给入口边缘路由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保存的LSP信息及路由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21.承载控制层中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后,根据该连接资源请求选择本次连接的入口边界路由器,从预先配置的LSP信息中选择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2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逐跳向下发送资源请求,直至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间LSP信息,并预留带宽资源;
c23.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的LSP信息,预留带宽资源,并逐跳向上发送资源响应,直至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LSP信息,并为当前呼叫分配域内和域间LSP的带宽资源;
c24.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响应后,从自身保存的LSP信息中选择域内的LSP信息,为当前呼叫分配域内和域间LSP的带宽资源,并将承载控制层选定的LSP信息下发给入口边缘路由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至少包括:主叫用户信息、被叫用户信息及QoS参数;
所述资源请求中至少包括CA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的信息,及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定的域间LSP的出口边界路由器或边缘路由器的信息;
所述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的资源响应中至少包括自身选定的域内LSP信息;
所述除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外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的资源响应中至少包括自身收到的资源响应中的LSP信息,及自身选定的域内和域间LSP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负荷分担原理、采用轮询方式或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优先级选择LSP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60068 CN1601971A (zh) | 2003-09-26 | 2003-09-26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60068 CN1601971A (zh) | 2003-09-26 | 2003-09-26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1971A true CN1601971A (zh) | 2005-03-30 |
Family
ID=3466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60068 Pending CN1601971A (zh) | 2003-09-26 | 2003-09-26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01971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61401A1 (fr) * | 2006-11-23 | 2008-05-29 | Zte Corporation | Serveur de centre de commutation de service mobile servant à sélectionner un chemin |
CN100454830C (zh) * | 2005-05-20 | 2009-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域中实现路径计算的方法 |
WO2010051699A1 (zh) * | 2008-11-06 | 2010-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节点 |
CN1881893B (zh) * | 2005-06-16 | 2010-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QoS信令点之间的流控系统及方法 |
CN1889581B (zh) * | 2005-06-30 | 2010-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承载控制层设备间动态路由的实现方法 |
US7953015B2 (en) | 2004-06-14 | 2011-05-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ensuring reliability in network |
CN101296171B (zh) * | 2007-04-25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219146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网中基于ancp配置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
-
2003
- 2003-09-26 CN CN 03160068 patent/CN160197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53015B2 (en) | 2004-06-14 | 2011-05-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ensuring reliability in network |
CN100454830C (zh) * | 2005-05-20 | 2009-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域中实现路径计算的方法 |
US7978622B2 (en) | 2005-05-20 | 2011-07-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a path in a network domain |
CN1881893B (zh) * | 2005-06-16 | 2010-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QoS信令点之间的流控系统及方法 |
CN1889581B (zh) * | 2005-06-30 | 2010-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承载控制层设备间动态路由的实现方法 |
WO2008061401A1 (fr) * | 2006-11-23 | 2008-05-29 | Zte Corporation | Serveur de centre de commutation de service mobile servant à sélectionner un chemin |
CN101296171B (zh) * | 2007-04-25 | 2012-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0051699A1 (zh) * | 2008-11-06 | 2010-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节点 |
CN101741709B (zh) * | 2008-11-06 | 2012-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及网络节点 |
US8462788B2 (en) | 2008-11-06 | 2013-06-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system and network node for setting up a label switching path |
CN104219146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网中基于ancp配置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219146B (zh) * | 2013-06-04 | 2018-09-04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网中基于ancp配置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3079C (zh) | Ip网络业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 |
CN1866852A (zh) | 网络域中实现路径计算的方法 | |
CN1864142A (zh) | 链路集束内mpls流量工程lsp的透明重路由 | |
JP2007504725A (ja) | リアルタイムサービスデータ伝送路の選択方法 | |
CN1466832A (zh) | 用于快速重路由的隐式共享带宽保护 | |
US8209425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service connection | |
CN1581791A (zh) | 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870570A (zh) | 分布式路径计算中解决资源冲突的方法 | |
CN1601971A (zh)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
CN1499796A (zh) | 通信控制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可适用于该系统和方法的路由控制器和路由器 | |
CN1622529A (zh) | 一种有服务质量保障的虚拟专用网的实现方法 | |
CN1691636A (zh) | 流状态建立的方法 | |
CN1601977A (zh) | 一种基于策略的选路方法 | |
CN1283071C (zh) | 网络中指定路由的方法 | |
CN1805366A (zh) | 多业务流资源申请的实现方法 | |
CN1599327A (zh) | 一种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上配置路由路径的方法 | |
CN1808986A (zh) | 一种实现承载网资源分配的方法 | |
CN1601966A (zh) | 一种路由路径选择方法 | |
CN1809051A (zh) | 一种ip电信网中应对设备过载的处理方法 | |
CN1678118A (zh) | 移动网络通信的越区切换方法 | |
CN1705296A (zh) | 一种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 | |
CN1842034A (zh) | 多协议标签交换性能监视能力的通告和协商方法 | |
CN1756186A (zh) | 一种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 | |
CN101056247A (zh) | 一种建立流量工程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761228A (zh) | 在mpls环网中实现业务传送及保护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