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171B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6171B CN101296171B CN2007100987263A CN200710098726A CN101296171B CN 101296171 B CN101296171 B CN 101296171B CN 2007100987263 A CN2007100987263 A CN 2007100987263A CN 200710098726 A CN200710098726 A CN 200710098726A CN 101296171 B CN101296171 B CN 1012961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er
- network
- value
- maximum bandwidth
- bandwidth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01500021173 Aplysia californica Myomodulin-E Protein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198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建立承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不同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间切换情况下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的技术效果,系统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建立缺省承载的流程也可以应用在建立专有承载的流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网络系统,比如:基于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的SAE网络,2G(第二代)网络,3G(第三代)网络以及其他非3GPP网络系统。其中,针对LTE(长期演进)系统的SAE无线演进网络架构的核心网包括:MME(移动管理实体)、ServingSAE Gateway(服务SAE网关,SAE(系统架构演进))、PDN SAEGateway(公共数据网SAE网关,PDN(公共数据网))三个逻辑功能体。其中,MME负责处理NAS(非接入层)信令、NAS信令加密以及对UE(终端)的漫游、跟踪等功能,并且具有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保障用户使用安全等功能;MME对应于当前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内部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的控制平面部分。Serving SAE Gateway负责本地的移动性锚点和3GPP系统内部的移动性锚点以及合法监听相关信息。PDN SAE Gateway负责策略执行、计费以及合法监听相关功能。
这些各个不同的网络系统具有不同的业务处理能力,比如,SAE网络或部分非3GPP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高于2G/3G网络。
由于SAE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高,为了节省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在SAE网络中,将具有相同承载地址和相同服务质量的业务统一在一条承载上,这种业务的传输方式可以称作聚合。
在各个不同的网络系统中,存在不同的承载建立规则,比如:在2G/3G网络中,SGSN作为承载建立决策点,根据UE的签约信息决定承载建立的规则;在SAE网络中,采用PCC(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实现承载建立,具体可以由PCEF(策略和计费执行点)执行PCC规则,根据承载地址和服务质量类型决定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传输。这样,由于承载建立决策点在两种网络中涉及的网元差异、承载建立的处理规则不同以及两种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不同,在SAE网络切换到2G/3G网络的情况下,若SAE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大于2G/3G网络所能处理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则原来聚合在SAE网络承载上进行传输的一个或多个业务会部分中断或丢失,这样,会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在业务由业务处理能力相对高的网络系统(比如:SAE网络系统)向业务处理能力相对低的网络系统(比如:2G/3G网络系统)切换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业务的中断或丢失。
目前没有技术方案能解决业务在不同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间切换情况下,出现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使得业务由业务处理能力相对高的网络系统向业务处理能力相对低的网络系统切换的情况下,避免业务的中断或丢失。
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且确定的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建立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承载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二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的结果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一承载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承载确定单元的结果建立承载。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设置业务处理能力相对高的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小于或等于业务处理能力相对低的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技术方案,达到解决不同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间切换情况下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的技术效果,系统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根据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并根据该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建立承载。
该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以便于业务在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情况下,能够连续传输。
该第一网络可以包括:SAE网络;该第二网络可以包括:2G/3G网络和其他业务处理能力低于第一网络的网络系统。
可以通过用户标识,或者用户标识和APN(接入点名称)相结合的具体信息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比如:在终端和第一网络签约的情况下,第一网络根据从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比如,可以为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或者其他用户标识)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或者,在终端和第一网络签约的情况下,根据APN和用户标识共同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在SAE网络作为第一网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由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的SAE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和承载建立参数(比如:承载地址和承载服务质量类型)建立承载。
下面以第一网络为SAE网络,第二网络为2G/3G网络的情况,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第一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大于第二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达到业务在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情况下,连续传输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MME从HSS中获取签约的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发送至PCEF;PCEF根据该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和承载建立参数(即用户签约信息)的具体内容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并根据该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确定是否将具有相同IP(网络协议)地址的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
在HSS中,根据2G/3G网络的与承载建立相关的参数(比如:QoS参数、MBR(最大比特率)参数等)确定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在用户附着(即,用户在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的情况下,在另一个网络进行注册登记的过程)过程中,MME从HSS中获取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在建立缺省承载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发送至PCEF;PCEF根据承载建立参数(比如:2G/3G网络的业务处理能力、承载地址、服务质量类型)和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决策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GBR(保证比特率)承载上。这样,在SAE网络切换到2G/3G网络的情况下,SAE网络上的承载切换到2G/3G网络上进行业务传输,并且该承载没有超过2G/3G网络的系统处理能力,这样,承载上传输的业务不会中断或丢失。
下面结合附图1,对该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即附着过程中缺省承载建立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移动用户的终端发现接入SAE/LTE(长期演进)网络,向MME发起Attach Request(APN)(附着请求)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用户以前的注册信息(比如:临时身份标识),以及基本IP接入承载的信息(例如:用户选择的IP地址或者APN)。若该消息中没有包括用户以前的注册信息,则该消息可以包括用户的永久身份标识。
步骤2:MME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对SAE网络进行系统配置,对移动用户和移动终端进行Authentication(安全认证),以鉴定用户是否具有合法身份,若不需要进行用户合法身份的鉴定,则可以不执行步骤2。
步骤3:MME向HSS发起Update Location(注册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并注册成为当前服务移动用户的MME;该注册位置更新请求消息中指示移动用户当前所处的PLMN(公用陆地移动网)标识。
步骤4:HSS发送确认MME注册成功和移动用户位置更新成功的InsertSubscriber Data(max bitrate)(插用户数据(承载最大带宽))消息,并传送用户的签约数据至MME,该用户的签约数据包括:用户签约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步骤5:MME向HSS发送Insert Subscriber Data Ack(插用户数据响应)消息。
步骤6:HSS向MMS发送Update Location Ack(注册位置更新响应)消息。
步骤7:MME向Serving SAE GW发送Attach Request(附着请求)消息,该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APN、承载最大带宽值等参数。
步骤8:建立缺省承载,具体包括:Serving SAE Gateway向PDN SAEGateway(PCEF)发送Bearer Request(缺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缺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承载最大带宽值、承载地址(Serving SAEGateway从用户信息中获得)、服务质量类型(Serving SAE Gateway由用户、基站和Serving SAE Gateway协商获得);PCEF根据接收到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决策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GBR承载上。
步骤9:PCRF提供PCC规则和计费规则,由PCEF来执行响应的策略。
步骤10:PDN SAE Gateway向Serving SAE Gateway发送BearerResponse(缺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将建立后的缺省承载告知ServingSAE Gateway。
之后,Serving SAE Gateway进行与终端之间的无线资源建立过程,并发送附着响应确认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SAE网络中建立缺省承载的情况下,采用设置SAE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2G/3G网络签约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技术方案,达到解决SAE网络和2G/3G网络切换情况下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的技术效果,系统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在建立专有承载或者缺省承载(即首次从PCRF获取PCC规则的承载)的情况下,PCRF从SPR中获取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发送至PCEF;PCEF根据获取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和承载建立参数(即用户签约信息)的具体内容确定聚合在一条承载上的业务。
下面结合附图2,对该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即PCEF从SPR获取承载最大带宽值的情况下的承载建立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UE向MME发送Request Bearer Establishment(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Bearer Index(承载索引)、RAT Type(接入类型)、APN(接入点名称)、QoS Requested(服务质量要求)、UE capability(终端能力)等信息;APN用来表示UE希望接入的PDN,QoS Requested表示UE期望的服务质量。
步骤2:MME向SAE GW(SAE网关)发送Request BearerEstablishment(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IMSI、MSISDN(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TAI(跟踪区标识)、Bearer Index、RAT Type、APN、QoS Requested、UEcapability、SAE GW Addr(SAE网关地址)等信息。
步骤3:SAE GW在接收到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向SAE GW中对应的PCRF发送Rule Request(策略请求)消息,该策略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IMSI、MSISDN、TAI、RAT Type、APN、QoS Requested(服务质量请求)等信息。
步骤4:PCRF接收到策略请求消息后,向SPR发送Profile Request(用户签约信息获取)消息。
步骤5:SPR向PCRF发送Profile Response(用户签约信息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包括:从SPR中获取的用户的签约数据(该用户签约数据由用户标识或者,用户标识和APN相结合确定),该用户签约数据包括用户允许的业务类型和承载最大带宽值。
步骤6:PCRF根据用户的签约数据(即,承载最大带宽值)和RATType、APN、QoS Request,判断是否对此次请求授权,若对此次请求授权,则PCRF向SAE GW发送Rule Assignment(授权委托)消息,该授权委托消息中可以包括:IMSI、MSISDN、PCC Rule。
步骤7:SAE GW接收到授权委托消息,SAE GW上的PCEF根据承载地址、服务质量类型以及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若需要进行业务聚合,则SAE GW向MME发出Bearer EstablishmentRequest(承载建立请求)消息,该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I MSI,Bearer Index,RAT Type,SAE GW addr,QoS Assigned等信息。
步骤8:MME根据接收到的承载建立请求消息的具体内容建立无线承载,并向eNB(演进的网络节点)发送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无线资源建立)消息,该无线资源建立消息中可以包括:RAB ID(无线接入承载标识)、QoS Assigned(授权的Qos参数)等信息。
步骤9:eNB根据接收到的无线资源建立消息,建立无线承载;可以理解的是,在无线侧承载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可以不执行该步骤。
步骤10:eNB向MME发送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Response(无线资源响应)消息,该无线资源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RAB ID、Cause(原因)、QoS Assigned等信息,用以将无线承载结果反馈给MME。
步骤11:MME接收到无线资源响应之后,将无线侧承载隧道和核心网承载的隧道关联,并向SAE GW发送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12:MME接收到无线资源响应之后,发送NAS消息(即,Bearerestablishment Response(承载响应)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RATType、Bearer Index,UE地址等信息。
步骤13:SAE GW接收到Bearer establishment Response(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PCRF发送Rule report(策略报告)消息,该消息中包括:Bearer Index、Cause、QoS Assigned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SAE网络中建立专有承载和缺省承载的情况下,采用设置SAE网络的承载带宽小于或等于2G/3G网络签约的承载最大带宽的技术方案,达到解决SAE网络和2G/3G网络切换情况下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的技术效果,系统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在建立承载的情况下,在PCEF中预先设置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PCEF根据预先设置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和承载地址、服务质量类型决策是否将SAE系统中用户的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具体地,PCEF通过配置管理手段预先设置承载最大带宽值,比如:PCEF通过数据表进行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既可以应用在建立缺省承载的流程也可以应用在建立专有承载的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具体可以通过用户信息,或者用户信息和APN相结合的具体信息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二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的结果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一承载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承载确定单元的结果建立承载。
该第一承载确定单元具体为:HSS;或者,SPR;或者,PCEF。
该第二承载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承载获取单元,用于PCEF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具体可以包括:PCEF接收从MME发送的携带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信息,从所述信息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所述MME从存储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HSS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或者,PCEF接收从PCRF发送的携带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信息,从所述信息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所述PCRF从存储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SPR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或者,在PCEF中预先设置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三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承载获取单元的结果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
该第一承载建立单元具体包括:
聚合规则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和承载建立参数的具体内容确定业务在承载上的聚合规则;
第二承载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聚合规则确定单元的结果建立所述承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在SAE网络发起承载建立的情况下,根据2G/3G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SAE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之后,根据承载带宽值、承载地址和服务质量类型建立SAE承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不同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间切换情况下的业务中断和丢失问题的技术效果,系统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且确定的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地址、服务质量类型以及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若需要进行业务聚合,则发出聚合承载建立请求;
根据所述聚合承载建立请求建立承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方法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标识;或者,接入点名称APN和用户标识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的方法具体包括:
策略和计费执行点PCEF根据获取的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EF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方法具体包括:
PCEF接收从移动管理实体MM E发送的携带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信息,从所述信息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所述MME从存储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或者,
PCEF接收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发送的携带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信息,从所述信息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所述PCRF从存储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的签约文件存储器SPR中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或者,
在PCEF中预先设置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5.一种建立承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二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确定单元的结果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不大于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聚合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地址、服务质量类型以及承载最大带宽值确定是否将多个业务聚合在一条承载上,若需要进行业务聚合,则发出聚合承载建立请求;
第一承载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聚合承载建立请求建立承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确定单元具体为:
HSS;或者,
SPR;或者,
PCEF。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承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网络的承载最大带宽值;
第三承载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承载获取单元的结果确定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建立单元具体包括:
聚合规则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承载带宽值和承载建立参数确定业务在承载上的聚合规则;
第二承载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聚合规则确定单元的结果建立所述承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987263A CN101296171B (zh) | 2007-04-25 | 2007-04-25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987263A CN101296171B (zh) | 2007-04-25 | 2007-04-25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171A CN101296171A (zh) | 2008-10-29 |
CN101296171B true CN101296171B (zh) | 2012-04-18 |
Family
ID=40066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87263A Active CN101296171B (zh) | 2007-04-25 | 2007-04-25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961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24229A1 (zh) * | 2013-08-22 | 2015-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带宽选择方法及设备 |
US9674853B2 (en) * | 2014-05-16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for traffic aggregation |
CN105101413B (zh) * | 2014-05-22 | 2019-06-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家庭基站的提醒信息处理方法、家庭基站及终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1971A (zh) * | 2003-09-26 | 2005-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US20060140133A1 (en) * | 2004-12-27 | 2006-06-29 | Nokia Corporation | Connection reserv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CN1929406A (zh) * | 2006-09-07 | 2007-03-14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证报文传输的方法和一种网络节点 |
-
2007
- 2007-04-25 CN CN2007100987263A patent/CN1012961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1971A (zh) * | 2003-09-26 | 2005-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
US20060140133A1 (en) * | 2004-12-27 | 2006-06-29 | Nokia Corporation | Connection reserv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CN1929406A (zh) * | 2006-09-07 | 2007-03-14 |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证报文传输的方法和一种网络节点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3GPP.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GPRSenhancementsforE-UTRAN access.3GPP GPP TS 23.401 V0.4.1.2007,(GPP TS 23.401 V0.4.1),7-35. |
3GPP.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GPRSenhancementsforE-UTRAN access.3GPP GPP TS 23.401 V0.4.1.2007,(GPP TS 23.401 V0.4.1),7-35. * |
3GPP.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3GPP 3GPP TS 23.203 V7.2.0.2007,(3GPP TS 23.203 V7.2.0),9-10,48-50. |
3GPP.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3GPP 3GPP TS 23.203 V7.2.0.2007,(3GPP TS 23.203 V7.2.0),9-10,48-5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171A (zh) | 2008-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66356B2 (ja) |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る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のページング | |
CN108419270B (zh) | 一种业务分流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10915293B (zh) | 用户装置及用户装置的通信控制方法 | |
EP2952056B1 (en) | Mobile gateway selection using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a pcrf node and a mobility management node | |
CA2673956C (en) |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destination network for transmitting qos during a handover process between systems | |
CN110754114B (zh) | 终端装置以及核心网装置 | |
CN111885645B (zh) | 用于控制wlan系统中的过载的装置和方法 | |
CA3030741A1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and amf node | |
JP2022523869A (ja) | コアページング処理 | |
US8224325B2 (en) |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 |
US932621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QOS parameter in subscription service combination scenario | |
KR101879306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한도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데이터 한도 서비스를 위한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게이트웨이 장치 | |
WO2014166089A1 (zh) | 拥塞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5735371A (zh) | 网络切片特定认证和授权 | |
CN103096391B (zh) | 多pdn连接下资源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162759A (zh) | 决策服务质量QoS的方法、网络侧网元及系统 | |
WO2018058365A1 (zh) | 一种网络接入授权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WO2012142889A1 (zh) | 一种网关的选择方法、实现设备及系统 | |
CN101296171B (zh) | 一种建立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820656A (zh) | 业务流切换方法、网络选择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KR101954397B1 (ko) | Lte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차단 방법 및 패킷 차단 시스템 | |
CN101998364B (zh) | 一种对本地网际协议访问连接实施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137203A (zh) | 建立用户平面的方法 | |
US20230284128A1 (en) | Method of slice support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ser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bear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