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577148A - 图象形成装置及其纸材选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象形成装置及其纸材选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7148A
CN1577148A CN200410069755.3A CN200410069755A CN1577148A CN 1577148 A CN1577148 A CN 1577148A CN 200410069755 A CN200410069755 A CN 200410069755A CN 1577148 A CN1577148 A CN 1577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recording medium
shaped recording
imag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697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6272C (zh
Inventor
大谷秀之
松本茂之
归山忠士
林幸男
菅沼敏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7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7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2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2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preconditioning the toner image before the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图象输出终端控制器上设有一个NvRAM。为每种纸型预先确定并与各参数相关的各个校正系数存储在该NvRAM中。所述NvRAM具有一个用户设置区域,当要在一种特殊纸张上形成图象时,这种纸的参数通过一个控制板操作输入。当要形成图象时,在控制板处选择纸张类型之后,图象输出终端控制器从NvRAM中读出与所选择纸张类型相关的参数的校正系数,根据这些校正系数实现转印处理,形成高质量图象。

Description

图象形成装置及其纸材选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技术的图象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
背景技术
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图象形成装置中采用电子照相技术,在一感光鼓上形成墨粉图象,该墨粉图象转印到诸如记录纸之类的记录页上,通过热定影在该记录纸上形成图象。
在这样的图象形成装置中,除了从感光鼓直接转印到记录页上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下述的方法在记录纸上形成图象:利用中间转印辊、中间转印带等中间转印体,先将墨粉图象由感光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再将墨粉图象由该中间转印体转印到记录页。
在这种转印方法中,一个诸如转印辊之类的转印构件与一个诸如感光鼓、中间转印体之类的图象载运件(image-bearing)相对设置。通过所述转印构件,借由施加与墨粉的静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一偏转电压),在所述记录纸的背面形成一转印电场。从而,将所述墨粉图象静电转印到所述记录纸的正面。
在这样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各种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中,数据被选择性地读出,进行形成图象的处理。
例如,已有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指定多个图象生成条件,用于控制色彩平衡状态的调整值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用于每个图象生成状态,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读出的接近原始色彩平衡状态的一色彩平衡状态的调整值,进行图象生成过程(例如日本专利2,655,844所示)。
另外,还有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中,当打开复印机的电源时,初始模式设置装置将所述复印机设置为预先设定的转印处理操作模式,重写装置改变在信息保存装置中的信息,例如将选定第二存储区域的信息改变为选定第一存储区域的信息。其后,当有来自模式输入装置的输入时,输入模式设置装置相应地把复印机设定的模式改变为所输入的模式。同时,所述存储区域由信息保存装置保存的信息所选定的一个存储区域被改写。当关闭复印机电源时,在关闭电源时刻的模式立即在电源关闭后保存在所述那个存储区域中。此后,如果电源开启时,有来自模式重启指令装置的重启指令,则重启模式设置装置把所述复印机更新设置为另一存储区域中的模式。从而,操作人员通过简单地在模式重启指令装置输入一重启指令,可自动地将复印机设定为前次工作的模式。(例如日本专利3,089,018所示)。
还有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中,当设置在转印构件路径上的堵塞检测装置检测到堵塞情况时,在一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一堵塞信号,在堵塞处理之后开始图象形成任务时,转印装置的偏压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信号转换为相反的极性(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3-100580)。
另外,还有一种传真机,其中加热装置过去的工作状态存储于存储装置中,且以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内容为基础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253120所示)。
目前,当通过静电转印在一记录页上形成墨粉图象时,一个对墨粉(墨粉图象)的静电转印有很大影响的因素是转印构件阻抗值的变化。通常,电流流过的时间越长,导电的转印构件的阻抗值越高。当温度升高时,所述阻抗值变小,阻抗值在很大程度上因诸如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而改变。
此外,记录页的电气特性对墨粉的静电转印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记录页的阻抗值是对转印电场有很大影响的因素。
在一种图象形成装置中,如果即使在影响转印场的各种因素已改变的情况下施加相同偏置电压,也不能在图象载运构件和记录纸之间施加一个适当的转印场,则转印效率降低。此时,在记录纸上形成的图象的质量下降。
因此,提出一种设有影响因素检测和输入装置的墨粉图象转印装置。所述的影响因素检测和输入装置对影响墨粉图象的因素进行检测和输入。基于所述影响因素检测和输入装置获得的值,确定墨粉图象的初始转印参数,并且基于为了校正所述初始转印参数而输入的校正值,确定校正转印参数。在图象载体上的墨粉图象根据所述初始转印参数和所述校正转印参数转印到所述记录页上。如JP-A2001-175089中所示。
但是,在图象形成装置中,不仅使用诸如普通纸张、高质量纸张、再生纸张、透明薄片等之类的记录页。用户还可选择和使用厚纸(heavypaper)、薄膜涂布纸(film-coated paper)等等。各个用户以这种方式使用不同的记录页时,均希望形成高质量的图象。因此,因为用户必须对每种图象形成情况输入不同的参数,图象形成的操作更为复杂,且并不能总是获得高质量的图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而设计,提供一种在用户所选择的记录页上获得高质量图象的图形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图象载体,其上通过一曝光部形成一静电潜像;一个显影部,其形成与所述图象载体上的静电潜像相对应的墨粉图象;一转印部,其将已经形成于所述图象载体上的墨粉图象通过一中间转印体转印到一片状记录介质上;及一个定影部,其将由转印部转印的墨粉图象热定影至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所述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一选择部及一控制部。转印部与定影部的参数预先确定并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上,且所存储的随各个片状记录介质而改变的所述转印部与定影部的参数对应于相应的片状记录介质而存储的。所述选择部从参数存储在所述永久性存储器中的多种片状记录介质中,选择用于转印所述墨粉图象的片状记录介质。所述控制部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由所述选择部选定的片状记录介质的参数,并且根据所读取的参数控制所述转印部和定影部。
根据本发明,分别事先确定每种所述片状记录介质的参数,且所确定的参数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因而,根据由所述选择部从参数记录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多种片状记录介质中所选择的一种片状记录介质而设定参数。从而,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而在所选的片状记录介质上形成高质量的图象。
一种应用如上述的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其包括:多个初级中间转印体,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与多个图象载体接触,墨粉图象由所述图象载体转印到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和一个与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接触的次级中间转印体,所述墨粉图象由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转印到所述次级中间转印体上,且所述次级中间转印体与所述片状记录介质相接触,将所述墨粉图象转印到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
另外,本发明可包括:一个用于输入参数的输入部,及一个将输入部输入的参数写到预先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空白区域的写入部。所述选择部能够选择已经写到所述空区域的参数及/或由这些参数确定的一种片状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当从所述输入部输入参数时,所述参数由所述写入部写到事先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空白区域中。
当已将参数写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空区域上时,所述选择部可选择这些参数及/或有这些参数确定的一种片状记录介质。
因此,可在一种所需的片状记录介质上形成高质量的图象。
如上述在本发明中采用的输入部可使用设置有显示部的装置的控制板。此外,所述输入部并不限于此,其可以是通过网络等向图象形成装置输入的装置。
另外还有,在本发明中,用于提供参数的校正系数可记录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此,所述转印部可包括基于电流检测而控制一恒定电压的部分,且本发明中所应用的参数可包括一个恒定电压控制校正系数,其设定所述转印部的转印电压。此外,该恒定电压校正系数可包括纸张尺寸校正系数,还可包括纸张前端检测校正系数。
另外,所述参数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纸张消电电压设置系数、一个纸张传送速度选择系数、一个循环调整系数及一个用于定影部的温度调节的系数。
也就是说,本发明中所应用的参数可分别对应于每种类型的片状记录介质,并且只要可获得与片状记录介质的类型无关的恒定转印系数,可使用任意的变量和系数作为所述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各主体部分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感光鼓附近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示出激光打印机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控制板上采用的纸张选择模式用户界面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1示出一个设于一激光打印机10上的图象输出终端(IOT)11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作为本发明中的图象形成装置。图1所示的弧形箭头表示相应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
激光打印机10的IOT11包括用于黄色(Y),洋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各颜色的图象形成单元12(12Y、12M、12C及12K),用于主充电的充电单元16(16Y、16M、16C及16K),和图中未示出的激光单元。所述图象形成单元12装设有感光鼓14(14Y、14M、14C及14K)。所述充电单元16分别与相应的感光鼓14接触。所述激光单元在相应的感光鼓14处发出激光18(18Y、18M、18C及18K)。
IOT11进一步包括显影单元20(20Y、20M、20C及20K),一个初级中间转印辊22,另一个初级中间转印辊24,一个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一个末级转印辊28。所述显影单元20容置有包括各个色彩成分的墨粉的显影剂。所述初级中间转印辊22与感光鼓14Y、14M接触,所述初级中间转印辊24与感光鼓14C、14K接触。所述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与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接触,而所述末级转印辊28与初级中间转印辊26接触。
需说明的是,在涉及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0中,感光鼓14、充电单元16、显影单元20、初级中间转印辊22与24和次级中间转印辊26构造为一加工盒(一个用户可更换单元(CRU)),在所述加工盒中各部件一体化设置。
感光鼓14沿一垂直方向(图1中的垂直方向)彼此等间距设置。将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及次级中间转印辊26设置为其各自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感光鼓14的旋转轴线。
在前述激光单元处,根据由图象处理单元(图未示)输入的每种颜色的图象信息对各颜色的激光18进行调制,且分别照射到相应颜色的感光鼓14上。从而,在感光鼓14的附近处,以公知的电子照相技术对每种颜色进行图象形成过程,如下所述。
在此时,驱动感光鼓以预定的转速(例如95mm/秒)旋转。首先,在充电单元16上施加一预定充电电平的直流电压(例如大约-800V),从而将感光鼓14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预定电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即可仅仅在充电单元16上施加一直流电压,也可在直流部分上叠加一个交流部分。
接下来,激光单元发出的对应各颜色的激光18照射到设有均匀表面电势的感光鼓表面上,根据每种颜色的图象信息形成静电潜像。
因此,感光鼓14进行电荷清除,直到由激光曝光的区域的表面电势达到一预定电平(如大约-60V或更低)。
因此,在感光鼓14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相应的显影单元20显影,并且所述静电潜像被着色为感光鼓14上可见的各颜色的墨粉图象。
然后,在感光鼓14上形成的各颜色的墨粉图象之中,在感光鼓14Y和14M形成的黄色和洋红色墨粉图象静电地初级转印到初级转印中间转印辊22上,而在感光鼓14C和14K形成的青色和黑色墨粉图象静电地初级转印到初级转印中间转印辊24上。
在此,有一个转印偏压电源(图未示)与初级中间转印辊22和初级中间转印辊24相连接。在初级转印墨粉图象时,来自所述转印偏压电源的转印偏压施加到每个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上。
于初级中间转印辊22和24上形成的墨粉图象静电地次级转印到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因此,在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所述墨粉图象由单色图象变成具有黄、洋红、青、黑各种颜色的四色图象。
与初级中间转印辊22和24相类似,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也连接有一转印偏压电源,且在墨粉图象的次级转印时,转印偏压施加到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
在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形成的墨粉图象由末级转印辊28第三次转印(一个末级转印)到纸张36上,该过程沿纸张的传送路径30进行。该纸张36用作片状记录介质。纸张36经图中未示出的进纸阶段,由纸张传送辊32间穿过,并进入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的辊隙。在该第三次转印后,已经形成于纸张36上的墨粉图象由定影单元34进行定影。这样,图象的形成过程就完成了。与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和次级中间转印辊26相似,所述末级转印辊28连接有一转印偏压电源,且在墨粉图象的第三次转印时,来自转印偏压电源的转印偏压施加到末级转印辊28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充电单元16设有一个充电辊40和一个毛刷辊42。充电辊40给感光鼓14充电。毛刷辊42位于相对于充电辊40的上游侧。在充电单元16的毛刷辊42处,移除感光鼓14上的诸如残余墨粉、载体微粒之类的外部物质,以便感光鼓14上的外部物质不会传送到充电辊40上。
另外,初级中间毛刷辊44、46及次级中间毛刷辊48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和次级中间转印辊26相接触。初级中间毛刷辊44、46及次级中间毛刷辊48临时地保留诸如残留墨粉之类粘附在各辊表面的外部物质。
而且,在所述末级转印辊28上设有一清洁装置50。该清洁装置50包括一叶片50A,并采用叶片清洁技术。
下面,结合图2说明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中的充电单元16和显影单元20。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以弧形箭头表示。
每个显影单元20包括一个壳体51、一个显影辊52、一个层厚调节辊53、两个螺旋推运器54、55及一个桨轮56。壳体51容置显影剂G,该显影剂G包括一非磁性墨粉和一磁性载体。显影辊52被设置为朝向壳体51的开口部分。层厚调节辊53调节装在显影辊52上的显影剂G的层厚。螺旋推运器54、55在搅动显影剂G的同时传送显影剂G。桨轮56向显影辊52供应显影剂G。
在显影辊52处,一个非磁性显影套管60和一个磁性辊(磁力辊)62设置在一个位置固定的状态中。显影套管60为中空管状,其设置为可在壳体51开口部分附近被旋转驱动。在磁性辊62处,多个磁铁以预定的角度设置在显影套管60的中空内部。
显影套管60与一个偏压电源(图未示)相连接。从而,可向显影套管60施加一个预先设定的显影偏压(本实施例中,偏压为在一直流部分上叠加一交流部分)。
在每个充电单元16中,为感光鼓14充电的充电辊40、及设于充电辊40上游侧的毛刷辊42旋转地支撑在一对轮轴构件处(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辊40设有一个非磁性轴、一个海绵状导电弹性构件、及一个管状表面层薄膜。所述导电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非磁性轴的外周,所述表面层薄膜覆盖所述导电的弹性构件。一个图中未说明的充电偏压电源连接于所述非磁性轴上。所述充电偏压电源在所述非磁性轴上施加具有不同极性的充电偏压。
在此,施加偏压于充电辊40的技术为:在图象形成时施加一个负的充电偏压,而在清洁时施加一个正的充电偏压。
本实施例的毛刷辊42在非磁性轴的外周设有用作刷状构件的刮削毛。因此,由于作用在所述刮削毛和感光鼓14之间的摩擦力,毛刷辊42随感光鼓14的旋转而旋转。而且,所述毛刷辊42上连接有一个施加不同极性的去除偏压的去除偏压电源。
在此,施加偏压于毛刷辊42的技术为:在图象形成时施加一个负的去除偏压,以临时性地从感光鼓14的表面回收极性已反转的墨粉。保持该墨粉直到清洁开始,然后,在清洁过程中,施加一个正的去除偏压。
如图3所示,激光打印机10具有一个IOT控制器70,该IOT控制器70与IOT11的控制操作一起具有性能维持控制的功能,以便在IOT11运转时维持纸张36上的图象形成性能。
IOT控制器70大体上包括一个CPU72、ROM74及RAM76。IOT控制器70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通讯接口与一个电子子系统(ESS)控制器78相连接。
ESS控制器78根据一个未图示的图象处理部输出的各种命令(例如PCM(打印命令)等)来产生各种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输入到IOT控制器70中,从而根据图象数据在纸张36上形成图象成为可能。此时,如施加电压控制处理程序等的各种程序及各种表已经预先存储在ESS控制器78中。
在IOT11壳体的外表面的预定位置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80和一个湿度传感器82,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80用于检测装置内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82用于检测湿度。这样,在图象于纸张36上形成时图象,IOT控制器可连续获得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表示温度和湿度的数据以预定的时间间隔,由IOT控制器70输出到ESS控制器78。这样,ESS控制器78可获得环境温度与湿度。
在激光打印机10中,施加电压控制处理由ESS控制器78执行,在图象形成时,控制施加于末级转印辊28、充电辊40、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次级中间转印辊26及毛刷辊42上的电压(偏压)。
通过使用现实装置进行测试并基于激光打印机10设计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等等,获得并确定对应于此控制的各个对象阻抗变化特性的不同的表,并将所述表存储在ESS控制器78中。ESS控制器78使用这些表确定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平(电压值)。
例如,在这些表的其中一个表中,为每种环境条件指定了初始参数的渐进校正随时间变化的调整量和渐进校正的最大值。再例如,在另一个表中,为每种环境条件和每个由累计处理量分割成的预先指定的块,存储根据累计的打印数量得到的校正调节,并为各环境条件存储每日最大量的缩减。
另外,在ESS控制器78处,为每种环境条件,存储包括由通过休眠期(其表示图象形成操作临时停止的持续时间)而恢复的累计打印量的调整数量、最小电压值和调节次数的表。而且,对于每种环境条件,存储包括累计打印量的累加比率(单面打印和双面打印之间的比率,其采用双面打印作为基准)、连续打印量的上限值的表。此时,存储这些表分别用于每个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
基于这些表,ESS控制器78确定所述辊的偏压。IOT控制器70以这些确定的参数为基础施加偏压。
例如,在IOT11中,在次级中间转印辊26上施加一恒定电压,并且电流在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流动,所述电流通过一个电流传感器84检测,且所述电流指示出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的阻抗值。从而,确定最优化的转印偏压,并确定作用于末级转印辊28的偏压。
因此,在激光打印机10中,根据环境条件和处理状态确定适当的偏置电压,可形成高质量的图象。
在IOT11中,为了以连续的恒定转印效率,很好地将墨粉图象转印到纸张36上,需要在纸张由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通过时,在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形成具有恒定强度的转印电场。
例如,把黄、洋红、青、黑四种颜色的墨粉图象转印到纸张36上形成一幅全彩图象时所需求转印电场的强度,比转印黑色或其他墨粉形成单色图象所需要转印电场的强度大。
为了提高在纸张36被带有预定辊隙的次级中间转印辊26压紧时的转印效率,末级转印辊28覆盖有一外周部的电阻率调准的弹性层。为了施加高电压,引起其阻抗值随时间逐渐变化,且这些变化影响转印场的强度。
上述在纸张36上的图象形成和电阻值的渐进变化通过前述在ESS控制器78处对偏压的确定而实现。
但是,在转印场中引起所述变化的同时,次级中间转印辊26和末级转印辊28之间的纸张36的阻抗值使转印场发生很大的改变。
纸张36的阻抗值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水量的影响,且基本重量较高的纸张比普通纸张的阻抗值低。而且,具有极小吸水性的透明胶片(OHP薄膜)等趋向于比普通纸张的阻抗高。因此,墨粉图象的转印效率受到纸张类型、激光打印机10中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不受上述各种变化因素的改变的影响,很好地将墨粉图象转印到纸张36上并形成高质量的图象,需要施加一个取决于纸张36的阻抗值的偏转电压。
通常,一个用于在纸张36上形成适当转印场的转印电压(偏压)如下所述。
转印电压=(纸张尺寸系数)×(纸张前端检测系数)×(系统阻抗检测量)
因此,所述纸张尺寸系数、纸张前端检测系数及系统阻抗检测量为将墨粉图象适当地转印到纸张36上所必需的参数,而且在此之外,一个确定所采用纸张消电电压的系数也是必需的。
此外,为了适当地转印墨粉图象,还需要根据纸张36调节传送速度及根据纸张36的厚度调节循环量。相应地,需要与纸张36的传送速度设定为全速还是设定为半速相关的参数,和用于调节循环的系数,也就是说,调节纸张传送辊的开/闭期间的循环系数。
进一步,为了高质量地将墨粉图象定影在纸张36上,需要适当地设定定影单元34的湿度,并且定影单元34的适当湿度调节系数是所需要的参数。
对于激光打印机10平常使用的每种纸张,由先前的测试结果获得纸张尺寸系数、纸张前端检测系数、系统阻抗检测量、纸张的消电电压的系数、纸张的传送速度选择系数、循环调节系数、及定影湿度调节系数。
在IOT控制器70上设置一个NvRAM86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为纸张36预先指定的参数存储在NvRAM中作为相应参数的校正系数。
因此,在IOT控制器70中,当根据ESS控制器78等设置的偏转电压控制IOT11的操作时,每个参数根据存储在NvRAM86中的校正系数进行校正,从而,参数被设置为适合在纸张36上形成墨粉图象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作为片状记录介质的纸张36的类型设置为例如普通纸、再生纸、高质量纸、厚型纸1、厚型纸2、透明胶片(用于投影仪的薄片)、信封、明信片,用于上述每种参数的校正系数对应于每种纸张36而记录在NvRAM86中。
在激光打印机10中,设有控制板88,其利用用户界面启动各种设置,且控制板88通过ESS控制器78连接到IOT控制器70上。
在激光打印机10中,在控制板88上的用户界面指定一种纸张选择模式。在该纸张选择模式下,从参数的校正系数已经预先存储在NvRAM86中的纸张36中,可选择用于形成图象的纸张36。
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在纸张选择模式下,可任意选择普通纸、再生纸、高质量纸、厚型纸1、厚型纸2、OHP、信封和明信片作为激光打印机10形成图象的纸张36图象。
IOT控制器70根据纸张选择模式下所选择的纸张类型,从NvRAM86中读出所述参数的校正系数,根据这些校正系数,IOT控制器70校正诸如偏置电压之类的控制值,并且实现:对图中未说明的、装设于IOT11上用于纸张传送的马达的控制(全速或半速选择);对高压电源输出电压(偏置电压)的控制;对纸张辊(纸张循环的离合器)的开/关时间的调节;及对定影单元34中的定影湿度目标值的设置。因此,在各种纸张36的类型下,提高转印效率并可形成高质量的图象。
另外,在NvRAM86中设置一个用户设置区域,在用户设置参数的校正系数时,用于存储所述校正系数。此外,如图4所示,在纸张选择模式中,可选择用户设置。该用户设置利用存储在NvRAM86的用户设置区域中的数据作为所述参数的校正系数。
所述参数的所述校正系数可通过控制板88输入到NvRAM86的该用户设置区域中。
当IOT控制器70设置为写入NvRAM86的用户设置区域的模式,且所述参数的校正系数通过操作控制板88上的键(图未示)输入时,所输入的参数校正系数被写到NvRAM86的所述用户设置区域中。
由于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到所述用户设置区域中的校正系数可靠地保存在NvRAM86中。此外,当已经将校正系数写到NvRAM86的所述用户设置区域时,可在纸张选择模式下选择该用户设置。
激光打印机10被构造为,在图象形成在纸张36上之前,ESS控制器78根据激光打印机10的操作状态(IOT11)、温度和湿度(即环境温度和湿度)等设置适当的偏置电压。从而,可在纸张36上形成高质量图象。
此外,在激光打印机10中,当需图象在纸张36上形成图象时,可执行所述纸张选择模式。在该纸张选择模式下,实际将用于图象形成的纸张36从多个预先指定的纸张36的类型中选择。
在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上的IOT控制器70中,预先为每种纸张36确定的各参数的校正系数存储在NvRAM86中。当由纸张选择模式选择纸张36时,IOT控制器70读出对应于所选择纸张的参数校正系数,并基于这些校正系数,设置在所述纸张36上形成高质量图象所需的各个参数。
当IOT控制器70根据纸张36设置各个参数时,根据所指定的参数实现对定影单元34的湿度控制(湿度调节)、对纸张36的传送速度的控制、对所述纸张循环的控制、对所述纸张消电电压的控制及对所述偏置电压的控制,把墨粉图象转印到纸张36上及对转印到纸张36上的墨粉图象进行定影处理。
此时,由于IOT控制器70控制所述偏置电压,以根据纸张36形成一适当的转印电场,所述墨粉图象能够可靠地由次级中间转印辊26以高的转印效率转印到纸张36上。
因此,可用激光打印机10在纸张36上形成高质量的图象。此时,由于与在纸张36上形成高质量图象相对应的各个参数的校正系数存储于NvRAM86中,可仅仅通过选择实际用于形成图象的纸张的类型,图象而不用进行复杂的参数输入和设置,即在纸张36上形成高质量图象,。
例如,当所述用户设置区域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的IOT控制器70中的NvRAM86中时,要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纸张36(如覆有薄膜等类型的纸张36),对应所述纸张36的各参数的校正系数可由控制板88输入。
当校正系数已输入到NvRAM86的用户设置区域时,在纸张选择模式中选择用户设置,该用户设置利用已输入到所述启用的用户设置区域中的校正系数。
因此,当使用者要使用校正系数未事先记录在NvRAM86中的特殊纸张时,可要求维护人员、用户工程师等维护激光打印机10的人员创建对应该特定纸张的参数、校正系数等。在此,即使对于特殊纸张,如果纸张36(所述的特殊纸张)可能由众多用户使用,也可预先准备其参数、所述参数的校正系数等。
当用户已经将所要求的特殊纸张的相关参数及/或参数的校正系数输入到NvRAM86中时,可非常容易地在该激光打印机10中使用所述的特殊纸张形成高质量图象。
因此,即使在使用特殊纸张并要求在该特殊纸张上形成高质量图象时,由于对应于该特殊纸张所确定的参数及/或参数的校正值在第一次使用时写到NvRAM86上,所以接下来,可以通过在纸张选择模式中进行简单的操作而在所述特殊纸张上形成高质量图象。
对于本实施例,输入装置使用控制板88输入一个特殊纸张的参数和/或参数校正系数,如通过已说明的键操作。但是,所述输入装置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其可以为:通过传统的现有方法借由ESS控制器78等将激光打印机10连接到一网络中;通过该网络满足对于特殊纸张的参数、参数校正系数等的需求;从预定的服务器等设备下载所需求的校正系数等;及将这些校正系数等写入NvRAM86。这样,可使用特殊纸张并很容易地完成高质量的图象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对于本实施例,已经说明了这样一个例子:其中激光打印机10通过感光鼓14、初级中间转印辊22、24及次级中间转印辊26完成在纸张36上的图象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可应用于任意使用具有现有结构的中间转印体(如初级中间转印辊、中间转印带等)结构的图象形成装置,通过电子照相工艺将墨粉图象转印到各记录页(如纸张36等)。
根据如上述的本发明,通过利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其上预先记录事先指定的各种片状记录介质的参数,并通过简单的操作选定一种片状记录介质,而简单地形成高质量地图象。
此外,对于本发明,由于可使用输入装置将参数和/或参数校正系数写入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特殊材料的片状记录介质上,也可容易地连续形成高质量的图象,从而带来很大的便利。

Claims (16)

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包括:
一个图象载体,其上通过一个曝光装置形成一幅静电潜像;
一个显影装置,其用于形成一幅与所述图象载体上的静电潜像一致的墨粉图象;
一个转印装置,其通过一个中间转印体把在所述图象载体上形成的墨粉图象转印到一页片状记录介质上;及
一个定影装置,其将由所述转印装置转印的墨粉图象热定影至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
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上存储有随各种不同片状记录介质而改变的所述转印装置与所述定影装置的参数,并且所述参数预先确定并对应于各种片状记录介质而存储;
一个选择装置,其用于从所述参数已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多种片状记录介质中,选定拟用于转印所述墨粉图象的那种片状记录介质;和
一个控制装置,其用于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由所述选择装置所选定的片状记录介质的所述参数,并且根据所读取的参数控制所述转印装置和所述定影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一个初级中间转印体,其与所述图象载体接触,并且所述墨粉图象从所述图象载体上转印到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上;及
一个次级中间转印体,其与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相接触,并且所述墨粉图象从所述初级中间转印体转印到所述次级中间转印体上,且所述次级中间转印体与所述片状记录介质接触,并将所述墨粉图象转印到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一个用于输入参数的输入装置;及
一个写入装置,其将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所述参数写到预先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个空区域中,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能够选择已经写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空区域中的所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并选择由这些参数所确定的一种片状记录介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包括一个设显示装置的控制板。
5.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提供所述参数的校正系数记录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6.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包括一个基于电流检测而控制一恒定电压的部分,且所述参数可包括一个恒定电压控制校正系数,其设定所述转印装置的一个转印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压校正系数包括一个纸张尺寸校正系数。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压校正系数包括一个纸张前端检测校正系数。
9.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一个纸张消电电压设定系数。
10.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一个纸张传送速度选择系数。
11.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一个循环调节系数。
12.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一个用于所述定影装置温度调节的系数。
13.一种形成图象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曝光形成一幅静电潜像;
形成一幅与所述静电潜像一致的墨粉图象;
将所形成的墨粉图象通过一个中间转印体转印到一个片状记录介质上;
热定影所述已转印到片状记录介质上的墨粉图象;
预先确定并存储相应片状存储介质的参数;
选择在转印所述墨粉图象的过程中要使用的片状记录介质;及
读取所选择的片状记录介质的预先确定并存储的参数,并根据所读取的参数控制所述转印和定影。
14.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包括:
一个第一存储装置,其存储与第一片状记录介质相关的参数,在所述第一片状记录介质上将形成一图象;及
一个第二存储装置,其能够存储与第二片状记录介质相关的参数,所述第二片状记录介质与所述第一片状记录介质不同。
15.一种选择装置,用于选择在一个图象形成装置中要使用的片状记录介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根据从其外部输入的图象数据,在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图象,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显示部,其显示所述图象形成装置将在上面形成一图象的第一片状记录介质的信息;
一个第二显示部,其显示第二片状记录介质的信息,所述第二片状记录介质与所述第一片状记录介质不同;及
一个选择处理部,用于选择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其中一个。
16.一种选择装置,用于选择一种将在一个图象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片状记录介质,所述图象形成装置根据从其外部输入的图象数据,在所述片状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图象,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显示部,其显示所述图象形成装置将在上面形成一图象的第一片状记录介质的信息;
一个第二显示部,其能够显示第二片状记录介质的信息,所述第二片状记录介质与所述第一片状记录介质不同;及
一个选择处理部,用于在指定所述第二片状记录介质时选择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其中一个。
CNB2004100697553A 2003-07-14 2004-07-14 图象形成装置及形成图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6735 2003-07-14
JP2003196735A JP2005031443A (ja) 2003-07-14 2003-07-1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7148A true CN1577148A (zh) 2005-02-09
CN100356272C CN100356272C (zh) 2007-12-19

Family

ID=3418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7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272C (zh) 2003-07-14 2004-07-14 图象形成装置及形成图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62184B2 (zh)
JP (1) JP2005031443A (zh)
CN (1) CN10035627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1906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941160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3735A (ja) * 2005-06-22 2007-01-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0477A (ja) * 2005-05-27 2006-12-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100850712B1 (ko) * 2005-06-20 2008-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전사 전압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4294675B2 (ja) * 2006-10-23 2009-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転写装置
JP5159445B2 (ja) * 2007-06-27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9148B2 (ja) * 2008-05-27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1788B2 (ja) * 2011-10-06 2016-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29362B2 (ja) * 2011-11-28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5844B2 (ja) 1987-05-25 1997-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3100580A (ja) 1989-09-14 1991-04-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820993B2 (ja) 1990-02-08 1998-1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リフロー用温度制御装置
JP3089018B2 (ja) 1990-06-22 2000-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画像形成装置のモード設定装置
GB9119487D0 (en) * 1991-09-11 1991-10-23 Xerox Corp Reprographic apparatus
JPH06253120A (ja) 1993-03-01 1994-09-09 Sharp Corp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390276B2 (ja) * 1994-11-16 2003-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97109A (ja) * 1996-09-25 1998-04-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1438A (ja) * 1996-12-04 1998-06-1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54217B2 (ja) * 1999-03-17 2004-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75089A (ja) 1999-12-14 2001-06-29 Fuji Xerox Co Ltd トナー像転写装置
US6577826B1 (en) * 2000-03-24 2003-06-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sets parameter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per
JP2001347727A (ja) * 2000-06-09 2001-12-18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6716B2 (ja) * 2000-07-10 2005-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体の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73972A (ja) * 2001-03-21 2002-09-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37282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1906A (zh) * 2017-09-22 2019-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941160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结构
CN110941160B (zh) * 2018-09-25 2024-03-22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41989A1 (en) 2005-02-24
US7062184B2 (en) 2006-06-13
JP2005031443A (ja) 2005-02-03
CN100356272C (zh)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45222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movement of developer onto the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carrier when the voltages applied to the charging and developing devices are raised or lowered
CN1673885A (zh)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JP59714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232975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044189A (ja) 湿式現像装置、湿式現像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14766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34430A (ja) 液体現像方法、液体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577148A (zh) 图象形成装置及其纸材选择装置
JP20141230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39390B (zh) 显影装置、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方法
CN1499300A (zh) 显影剂承载体及显影装置
CN1082682C (zh) 成象设备
CN1081348C (zh) 具有充电部件的成像设备
CN1470960A (zh) 具有向传输辊子提供偏压的电源的成象装置
US72127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2078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eaturing a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oner or abrasive particles
JP36366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859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5306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868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7175B2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224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491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89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7109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4